印刷色彩基礎知識
印刷色彩
在印刷工藝中,要理解印刷色彩,首先要了解顏色的基本屬性及其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
第一節 顏色的基本屬性
如果我們被問及某一物體的顏色是什麼,例如問到一本書的封面的底色是什麼,我們第一反應是說,譬如,這本書的封面是綠色的。用這種方法給物體的顏色作一評價,只說明了物體顏色的色相。為了更明確地表達,我們還可以說這本書的封面是淺綠或是深綠的。這樣就提到了顏色的明度,這個性質很明顯是與色相無關的,因為至少可以有兩種相同色相而具有不同明度的顏色。
另外,我們還可以說書的封面是灰綠的或是明快的、鮮艷的綠色,這裡要表達的是顏色的另一個屬性,即顏色的彩度。
為了對各種色光和顏色進行較為正確分析或區別,國際上統一規定了鑒別色彩的三個屬性,這就是色相、明度和彩度。我們可以用這三個物理量中的一個或者同時用兩個、三個屬性來區別不同的顏色。
一、色相
色相是顏色之間彼此區分的最主要的最基本的特徵。一定波長的光或某些不同波長的光混合,就呈現出不同的顏色表現,這些顏色表現就稱為色相。如紅、橙、黃、綠、青、藍、紫等,就是不同的色相。可見光譜不同的波長輻射在視覺上就表現為各種色相,單色光的色相完全取決於這種色光的波長,而混合光的色想取決於組成這種顏色的各種波長的單色光的比例。
不同的波長的光給人的感覺也各不相同,因此可以用波長表示色相的不同。如果我們把光譜的色光分成六種色相的話,其對應的波長如表C-1所示。實際上,人眼能分辨出的光譜色有150多種,我們無法一一列出這些色相的名稱,而都籠而統之地將其劃歸紅、橙、黃、綠、藍或紫這六種色相中去這樣稱呼起來就便利多了。
同樣,其它色(除品紅色外)也大都可以用某一種波長的光來表示,這一波長稱為這一顏色的主波長,當然它與色相是有所區別的。
表C-1 光譜色波長及其範圍
顏色 |
主波長(nm) |
範圍(nm) |
紅 橙 黃 綠 藍 紫 |
700 620 580 510 470 420 |
640~750 600~640 550~600 480~550 450~480 400~450 |
用波長來表示色相,只能說明某種顏色與光譜中某一波長的色光給人眼的感覺相同,但這種顏色色光的光譜成分卻未必與這一波長的單色光的光譜成分完全相同。例如,用一定波長的紅光和一定波長的綠光混合而成的黃光同光譜中某一波長的單色黃光給人的感覺相同,這時可以用單色黃光的波長來表示用紅光和綠光混合而成的黃光的色相,而此時它們的光譜組成是絕不相同的。
主波長是色度學中表示顏色的色相方法,但顏色的色相表述的是顏色的心理因素,它與主波長的區別還在於主觀對顏色的評價和顏色的客觀存在。
光譜色的色相的順序是按紅、橙、黃、綠、青、藍、紫的順序排列的。在藝術領域裡常將光譜色色相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是指紅、橙、黃等波長較長的長波光,稱為暖色調(也稱熱色);一部分是青、藍、紫等波長較短的短波光,稱為冷色調;第三部分是介於二者之間的綠色光,稱為中間色調。這種顏色冷暖感覺是人們聯想而來的,是一種心理感覺。
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光源或物體的顏色給人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每當我們看到紅或黃的顏色,總是聯想到火焰、太陽而感到炎熱或溫暖;看到藍、紫就聯想取海水、天空而頓覺涼快、幽靜;看到綠顏色也常令人聯想到綠樹、草地,也有涼快之感,也常把它劃入冷色之列。但冬日裡的一塊綠地就使人覺得春天的溫暖,卻又顯出暖色來,因此也有人將其劃為中間色相,以表示綠色偏黃而顯暖色,綠色偏藍則又屬冷色相,它與暖色相比偏冷,與冷色對比又偏暖的這一性質。
二、明度
一種顏色單用色相來表達是不夠的,例如色相相同的藍色,就可以有由深於淺等一系列的藍色,它們之間由於明亮程度的不同,看上去就有了深淺之區別,這樣的區別稱為明度不同。顏色越淺、越接近白色的,其明度就越大;而顏色越深、越接近黑色的,其明度就越小。
明度,指的是由光的刺激所產生的視覺感覺。明度是作為心理物理學名詞表示顏色知覺的一種屬性。而亮度是作為物理學名詞表示發光面一發光強弱的物理量。對於自身不發光物體所發出的光的刺激所產生的主觀感覺量,則常用「明亮度」一詞。
所有消色(即中性灰色)的區分完全在於反射率有所不同,也就是說,表示某一物體對入射光以無選擇吸收的漫射或反射的視覺感覺程度不同,所以消色沒色相之分,只有明度之差。黑和白之間有一系列的灰色,越接近白色的灰色越淺,越接近黑色的灰色就越深。深灰與淺灰的區別在於明度的不同。
人眼對明度的分辨力是很敏感的,只要反射率改變不到1%,隻眼就能察覺。但是周圍環境的明度太大或太小,都會使分辨能力低。
明度也是心理上對顏色進行評價的一個指標,它與色度學上所說的明度是有所不同的。心理上的明度感覺可分為兩種,一是聯繫到物體表面考慮的明暗感覺,一是從物體物理屬體的色光光度考慮的。後面一種是不考慮物體表面的,這與色度學上的明度比較接近。如果把兩塊明度接近的顏色分別放於比它們亮的背景前和比它們暗的背景下觀察,在亮背景下觀察到的兩塊顏色的明度差似乎要比暗背景下觀察到的這兩色塊的明度差要小一些。如果把在白背景上分過等級的10個小片放在黑背景上,會感到黑色一端的分級太粗,而白色一端的分級不明顯。如果把黑背景上分過等級的小片放在白背景上。則會感到白端分級太粗,而黑色一端的分級又不太明顯。所以,明度不僅與色光的光亮度有關,還和顏色的色相、彩度以及觀察背景的顏色有關。
三、彩度
顏色的彩度是標誌顏色的純度的,也稱作鮮艷度、飽和度等。實際上彩度表示顏色本身透過或反射色光的選擇程度。色相相同,明度也相同的兩種顏色仍可能有色彩鮮艷程度的差別,如柑桔和沙粒都屬於橙色相,經測定反射率也大致相同,但是柑桔的顏色要沙粒的顏色鮮艷得多,這就是顏色的第三個特徵—彩度不同。如果物體能反射某一色光,同時也能反射其它一些色光,則該色的彩度就小。換言之,含消色萬分的比例越大,顏色的彩度越小。反過來,含彩色成分比例越大,顏色彩度也就越大。
可見光譜的各種單色光是彩度最大的,當光譜色中混進白光時,顏色的彩度就下降。摻進的白光所佔的比例相當大時,人眼就只能看成是白光了。在明度相同的情況下,可用一種顏料與白色顏料以不同比例的混合來說明顏色的彩度,白顏料摻得越少的彩度越大,而白顏料摻得越多,彩度就越小。
在色度學上,純度描寫的是彩度。色度學的純度有兩種,一種指的刺激純;一種指的是色度純。色度純認為色光中所含單色光的比例表示某種顏色與中性灰色或白光的接近程度;刺激純指的是白光的純度為0,一切單色光的純度為1。度心理顏色的純度略有不同,它認為各個單色光的純芳並不相同,也就是各種單色光與中性色的區別不一樣,黃、綠色光與白光的差別比較小,紅、藍色光與白光的區別就比較大。從心理顏色視覺來說,黃色光雖然也是單色光,但其純度要比藍色光低一些。
光譜色與明度消色之間的彩度能分辨也的級數各不相同。在同樣的照度下,人眼對不同色相的彩度的分辨能力在短波靈敏,當白光中加入0.1%的色光時,就能為人眼所辨別。隨著波長的增加,人眼對彩度分辨的能力逐漸降低,人眼對波長為570nm的黃光的分辨能力最差,需在白光中加入2%的黃光才能分辨出彩度的不同來。這種特性,給膠印過程中看要帶來很大困難。
第二節 顏色的三屬性之間的關係
色相、明度及彩度是顏色的三屬性,只有在正常情況下,顏色的這三個屬性才能明顯的表現出來,否則,測出的量值就沒有意義。
一、色相與明度的關係
各種顏色的明度決定於人眼三種感色細胞所受刺激量的總和。白色對各種波長的光的反射率均很高,則白色的明度最高。黑色對各種波長的光的反射率均很小,它的明度則極低。其它各色的明度視其反射光各成分比例的大小而定,反射率大小,明度也高;反射率小的,明度也就低。例如黃色的明度較高,僅次於白色,紅色和綠色的明度中等,藍色和紫色的明度就很低,其明度幾乎接近黑色。
複色光一般比單色光的明度大,因為複色光反射的光是幾種光合成的。但是由於人眼對綠光最為敏感,紅光次之,藍光又次之,在反射率相當的情況下,含綠光較多的顏色明度較高,含紅光較多的顏色,明度就較低。黃、橙、青為中間色,又含有較多的綠光成分,則這種顏色的明度較高,而藍、紫、紅等顏色相對來說其明度較低。
二、色相與彩度的關係
根據三原色視覺理論,顏色的彩度取決於人眼中三種感色細胞所受的最強與最弱刺激量的相對值。一般地說,藍色和紅色的彩度很大,而黃、青、綠色的彩度較小。
在彩度極低時,顏色就可歸結為帶黃的暖色調和帶藍的冷色調這兩種色調。
三、明度與彩度的關係
因為明度和彩度的改變都是量變,在一般情況下,明度的改變都要引起彩度的改變,只有在明度適中時,彩度才有最大值,而明度增大或減小,都會使彩度降低。在明度極低的時候,顏色彼此之間難以分辨,無法確定它們的彩度和色相,而當明度達到刺眼的程度,眼睛所受的刺激已達極限,也失去鑒別顏色彩度的能力,不能辨別進入眼睛中的色光之間的差異在這兩種情況下顏色的彩度都近似於消色。
由於明度過高或過低,彩度都要下降,這給彩色印刷帶來很大的影響,明度不同時,彩度也可以相同;而明度相同進,也可以獲得各種相同色相而不同彩度的一系列顏色。
第三節 彩色印刷原理和顏色混合定律
一、色光加色法
根據常識我們知道,人眼所看到的白光是紅、綠、藍三原色光擬適當的比例合成的。假如用紅、綠、藍三束三原色光部分重疊地投射到屏幕上時,我們會看到,在藍光與綠色重疊的部位是青色;藍光與紅光重疊的部位是品紅色;紅光與綠光混合重疊之處是黃色。這裡可以用紅光和綠光混合重疊之處是黃色。這裡可以用紅光和綠光的混合來說明色光加色法的原理。
我們採用兩個色光,一個是通過綠濾色片中的綠光,一個是通過紅濾色片後得到的紅光,將這兩個色光混合,能夠獲得黃色的感覺。這是因為眼睛中感紅和感綠的系統受到了同樣的刺激而感到黃色。可見,不但特定波長段的單色光刺激感色系統會產生黃色的感覺。感紅和感綠系統的刺激值粗略相等也能夠產生黃色的感覺。這就是色光加色原理在人的視覺上的顯現。
2、色料減色法
在白熾燈上加上紅色的透明紙,燈光便成了紅色,好象紅色的透明紙給白色的燈光加上一種顏色,實際上恰好相反。我們已知道只有當人的視網膜上三種感色細胞同時受到等量而又較強的刺激時才有白色的感覺,白光是多種色光的複合。這裡紅色透明紙吸收了白光中的其它色光而只透過紅光,給人的感覺。如果用黃濾色片把紅透明紙換下來,則不僅透射過紅光、也透過綠光,使視網膜上的感紅色細胞和感綠色細胞同時受到刺激,因而有黃色的感覺。這可以說是白光中減去了藍光而剩下紅光和綠光而產生黃色的感覺。這種從白光(或複合光)中減去一種或幾種色光而得到另一種色光的效應叫減色效應也色料減色法。
如果把紅、綠、黃三個濾色片相疊放於一個白光源之上時,就沒有光線通過了。因為濾色片濾去光的波長範圍是互不相干的,也就是說沒有一個濾色片能透射過另兩個濾色片能透射過的光。而用青、品紅和黃濾色片進行同樣的操作,情況就有些不同了。因為第每個濾色片通過的是光譜中三分之二的色光,如果兩兩重疊在同一個光源上可以產生其它的顏色(見圖C-1)。任意兩個濾色片混合減色後通過的光是色光三原色之一。例如,青濾色片從白光減去紅光,品紅濾色片減去綠光,當兩種濾色片相疊之後,只剩下藍光。如果把三個濾色片都重疊在一起,則黃濾色片又減去藍光,所有的光都被減去了。
適當的青、品紅和黃色的顏料兩兩等量混合,其成色情況和濾色片成分情況是類似的。例如青色顏料和黃色顏料混合產生綠色,青濾色片和黃濾色片重疊也產生綠色(見圖C-2)。
紅 過
白光 綠
藍
青濾色片 品紅濾色片 黃濾色片
圖C-1濾色片色示意圖
減色法成色的實質是顏料或其它帶色物質將白光光譜中的某些色光有選擇地吸收掉了,造成了從白光中減去某些色光的效果,人眼所觀視到的顏色正是白光中減去某些色光之後所剩的色光。被減去的色光和剩餘的色光互為補色。
黃 紅 綠 黑 品紅 藍 青 |
減色法說明了白光是產生顏色的根源,一切顏色都包含在白之內。
圖C-2青、品紅、黃色料兩兩
等量混合色示意圖
用於減色法成色的三種原色稱為減色法三原色,這三種原色應該具有其中兩種無論以什麼樣的比例混合都不能產生第三種原色的性質。混合後能夠產生最多的顏色的三個原色應是青、品紅和黃色。它們的每一個顏色應能減去白光中的三分之一色光,相應地反射和透射三分之二的色光。習慣上也常把色料減色法的原色品紅叫作減綠色,黃色叫作減藍色,青色叫作減紅色。因為減色三原色的每一種都相當於白光中減去一個光譜色光後的色彩,並且這種名稱和加色法三原色的名稱都能相對應。
減色法三原色和加色法三原色互為補色,即青和紅互為補色、品紅和綠互為補色、黃和藍互為補色。
二、照相分色和彩色印刷的基本原理
根據色光加色法原理可知,色光的混合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兩種不同波長的色光以相同的比例混合,兩種色光混合後產生另一種色光。另一種是以不同的比例混合,這樣用紅光、藍光和綠光以不同的比例進行混合,幾乎能產生出所有的顏色,甚至產生出光譜中所不存在的紅色。但光譜色和那些非常純的色光只能近似再現出來。
能以不同比例在視覺中構成各種顏色,而又非其它兩個原色光所混合出來的色光稱為原色光。色光三原色是紅、綠、藍三種色光。國際標準照明委員會(CIE)1931年規定這三種色光的波長是:
紅色光 700nm
綠色光 546.1nm
藍色光 435.8nm
利用自然界中各種顏色都能由這三種原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這一現象,可以用攝影的方法分別記錄下原來物體表面顏色中所包含的三種原色光的比例,也可以把這三個記錄結果合成原來的顏色,這就是照相分色和彩色印刷的原理。
三、顏色混合定律
人的視覺器官具有合成的本領,當人眼視網膜上三種感色細胞分別受到等量或不等量的刺激時,在大腦中就產生顏色的感覺。當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色光以不同形式同時作用,或在極短時間內交替連續作用,刺激人的視覺器官時,都會使人的視覺神經產生另一種顏色。
當兩種色光以等量混合時,其成色情況如下(見圖C-3):
紅光+綠光=黃光 綠光+藍光=青光 紅光+藍光=品紅光 紅光+綠光+藍光=白光 |
紅
品紅 黃
白
藍 青 綠
圖C-3色光加色混合示意圖
當兩種光不等量混合時,又可以得到別的顏色的光,改變兩種原色光或三種原色光混合的比例,可以得到多種不同顏色的光。
從圖C-3中還可以看到:
紅光+青光=白光
綠光+品紅光=白光
藍光+黃光=白光
把相加混合後能生成白光的兩種色光稱為補色光,或叫余色光。因此,紅光與青光互為補色光,綠光與品紅光互為補色光,藍色與黃光互為補色光。
互為補色的要求相當嚴格,例如波長為700nm的紅色光的補色度為波長495.5nm,而波長為650nm的紅色光的補色應為495.3nm的。
另外,當兩種色光給人的色覺完全相同時,並不表示該兩色的光譜成分完全相同。例如,波長為610nm的色光是橙色光,用波長為590nm和630nm的色光混合而成的也是色光,這兩種色光給的的色覺是完全一樣的,但一個是單色光,一個是複色光。這兩種色光在印刷業中可以互相替代,因為它可以取得同樣的顏色視覺效果。色光相加後的複色光的明度是各單色光明度之和。
根據這些現象格拉斯曼(Grassmann)提出了顏色混合定律,有如下幾條:
1、人的視覺只能分辨顏色的色相、明度、彩度這三種變化。
2、由兩個成分組成的混合色中,只要有一個成分連續變化,則混合色也發生連續變化。
由此導出兩個定律:
補色律:每個顏色光都有其相應的補色光。如果某一色光與其相應的補色光以適當的比例混合,可以獲得白色或灰色;如果兩者按其它比例混合,便產生比重大的那種色光的非飽和色。
中間色律:任何兩個非補色光混合便產生中間色,其色相決定於這兩種顏色的相對比例,其彩度決定於這兩種顏色在色相順序上的遠近。
3、顏色外貌相同的光,不管它們的光譜組成是否相同,在顏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即凡是在視覺上相同的顏色都是等效的。由此導出代替律。
代替律:相似色混合後仍然是相似的,即如果顏色A和顏色B的視覺效果是相同的,並且顏色C和顏色D的視覺效果也是相同的,則:
顏色A+顏色C=顏色B+顏色D
根據代替律,可以利用顏色混合的方法來產生或代替各種顏色。
4、混合色光的明度等於組成混合色各顏色光的明度之總和。這一定律為明度相加定律。
第四節 彩色印刷的呈色原理
一、網點及其作用
分色陰圖上的密度是表示原稿上某種色光的相應成分,它將原稿上的顏色按三原色進行分解,但是,如果將由連續調的分色陰圖底片製成的印版,裝在印刷機進行印刷,並不能獲得滿意的效果。這是因為分色陰圖的密度是由極微的銀粒子組成的,通過銀粒子的多少來反映圖象的濃淡層次,就象繪畫時通過墨色的多少來表達物體的濃淡層次一樣,但是在印刷的時候,印刷機上的墨輥給印版塗敷的是一層均勻的墨層,印刷品的圖象不能以印版上的各個部分的墨層厚薄來印刷出圖象的濃淡層次。為此,必須將原稿的圖象分割成許多小點子,印刷出來這些小點子的密度是一樣的,但是點子的大小是不一樣的,這樣,印刷品的圖象就通過點子的大小來表現濃淡層次,圖象上的暗調部分點子大,亮調部分的點子小。由於這些點子很小,排列得很緊密,眼睛在明視距觀視時不能分辨出點子來,在人們的視覺中的呈現了一幅完整的有明暗變化的圖象,這些點子就叫做網點。有了網點,印刷時就可以印一層厚度相同但面積大小不同的點狀油墨層,從而呈現出有濃淡層次的顏色,幾種印版的顏色圖象都重疊上之後的可以表面出顏色的色相、明度和彩度,對整幅印刷品,也靠網點來表現顏色、圖象的層次和輪廓。
有黃、品紅和青三種顏色的大小不同的網點套印,可以印出不同的色調。各色版在印刷時由於網點大小不同,以及網點的角度不同,有些網點會重合在一起,有的網點又彼此分離,而這兩種情況卻往往又是在同一幅畫中同時出現,因此,要了解網點呈色的原理,就先了解網點疊合和網點並列的呈色原理。
二、網點的疊加呈色原理
圖C-4所示為單層油墨層的呈色原理。當光通過近似透明的墨層時,油墨層對光的吸收和透射情況相類似,不同的是光透射過油墨層之後射到白紙上,還要反射罪惡第二次經過油墨層射入人眼。如果白紙白度很高的話,從白紙反射回的光相當於入射光的量,也就是與透射過油墨層的光量相等。這樣,單層油墨層的呈色相當於經過兩次油墨薄膜的濾色所得到顏色。
藍 綠 紅 綠 紅 藍 綠 紅 紅
品紅油墨
黃油墨 黃油墨
紙張 紙張
圖C-4單層油墨層的呈色原理 圖C-5兩層油墨疊合的呈色原理
當兩層油墨膜(如圖C-5)重疊時,例如品紅墨膜疊合在黃墨膜之上時,當白光透過品紅墨膜時,其綠光萬分已經被墨膜所吸收,剩下的藍光和紅光成分在透過黃墨膜之後剩下紅光成分,剩分的紅光成分被白紙反射回來,先透過黃墨膜,再經過品紅墨膜而反射到人的眼睛中,使我們察覺到紅色。故品紅和黃墨的疊合呈現紅色。同理,白光照射到青墨和黃墨的疊合層之上,當白光透過青墨層之後,其紅光部分被吸收再透過黃墨層而使藍光被吸收,所剩下綠光被白紙反射回來,順利地通過這兩層墨膜而使這一墨層疊合呈現綠色。而白光透過青墨和品紅墨疊合層後,紅光和綠光被吸收,只有藍光通過青、品紅墨層射過白紙再反射回來,而使該疊色墨層呈藍色。當三種油墨層疊合時,白光中紅、綠、藍三種成分的色光分別在經過青墨層、品紅墨層和黃墨層之後被吸收掉了,再沒有光能到達白紙而反射回來,這樣色塊看起來就是黑色。但因為油墨吸收色光時還與油墨中的色料濃度和透明度、墨度的厚度、疊印的先後順序有關。再有,三原色油墨並不太理想,它往往不能完全吸收它應吸收的色光,而使這種色光在兩次經過該墨膜之後,還有少量需吸收的色光再反射回來,而且它也要吸收一小部分它不該吸收的色光,因此三色疊合墨層的顏色也只是與黑色相近而已。
油墨的墨膜厚度對油墨的顏色有影響,如果墨膜的厚度較厚,它對光的吸收就比較充分,墨層的顏色也就比較深;反之,如果墨膜太薄,光線與色料接觸而被吸收的可能性減少,就有一部分應該吸收的色光沒有被吸收而透過墨膜,使得油墨顏色變淺,彩度下降。舉品紅墨和黃油墨的疊合為例,如果其它條件完全相同,而品紅油墨的墨層較厚,則其綠光被吸收得很充分,而使疊合後的墨層顏色偏紅。而如果品紅油墨的墨很薄,有一小部分綠光透過品紅墨層而不被吸收,經黃墨層、白紙反射回來,這樣疊合的墨層的顏色就偏黃,色相與橙色不多。
紅光+白光=紅光 紅 綠 藍 紅 藍紅 綠 藍 紅 綠 黃油墨
紙張 |
三、網點的並列呈色原理
網點並列時的呈色原理參見C-6這種情況下的油墨顏色與油墨的透明度無關,只不過呈色過程略有些不同。透明油墨色光是透過墨層經白紙反射回來,再次經過這一墨層而呈色的;而不透明油墨則是光從墨膜中直接反射回來而呈色的。 圖C –6網點並列的呈色原理
網點並列呈色屬於色光 空間混合的呈色現象的。拿品紅網點與黃色網點並列的情況為例,白光照射到品紅網點之上,墨層吸收了白光中的綠色光,反射出紅色光和藍色光,而白光照射到黃網點反射回來的是紅色光和綠色光,而藍色光被吸收掉了。如果品紅網點和黃網點面積的近似時,反射的紅色光大約是反射出的藍色光和綠色光的兩位,這樣一個單位的紅光、藍光和綠光合成白光,剩餘一個單位的紅光給人以紅色的感覺。
當網點很小,而且彼此靠得很近,在正常視距內分辨不出一個個獨立的網點,此時所反射的色光經視覺器官內部空間混合成色,使我們有紅色的感覺。
同理,品紅網點與青網點並列時,除吸收的色光之外,共反射兩個單位的藍光、一個單位的紅光和一個單位的綠光,經空間混合使我們的感覺認定為藍色。青色網點與黃網點並列時,除吸收的色光之外,共反射兩個單位的綠光、一個單位的紅光和一個單位的藍光,感覺是綠色。
當品紅網點、黃網點、青網點這三種顏色並列時,照到品紅網點上的一個單位白光反射出一個單位的紅光和一個單位的藍光,照到黃網點上的一個單位的白光反射回一個單位的紅光和一個單位的綠光,照射到青網點上的一個單位的白光反射出一個單位的綠光和一個單位的藍光。綜上,三個單位的白光照射在品紅、黃、青三種並列網點後反射回兩個單位的紅光、兩個單位的綠光和兩個單位的藍光,也就是相當於兩個單位的白光,這是說明在三色網點並列的情況下,白光減弱了。隨著網點面積的增大,白光減弱得也越厲害,給人的灰色的感覺也越來越深。
儘管網點疊合與網點並列所呈現的顏色是一樣的,但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色光合成方法。兩色網點是彩色透明墨層從白光中逐步減去某兩種色光,反射出所剩的色光,這種成色過程是減色法呈色現象。兩色網點並列,呈現的色彩則是由這兩色網眯分別吸收白光中的某一色光,將剩餘的色光反射後合成的色光,故可說是加色法呈色原理成色。這種加色法呈色現象只有在網點的大小與距離在肉眼不能分辨時,才會產生這樣的呈色效果。如果用放大鏡觀察彩色網點,就只能看到這只是些大小顏色各不相同的彩色點子而已,見不到合成的色彩了。還有,當三原色油墨疊合時,只要三原色墨的色相足夠正確,其疊色的顏色就接近於黑色,而三色網點並列時,各色色相再正確也不能得到黑色,而只能形成濃淡不同的灰色。
推薦閱讀:
※多數女人喜歡男人穿這些最基礎的衣櫥單品
※零基礎一個小時學會看八字
※肩袖損傷基礎篇:認識比治療更重要
※基礎
※陽宅風水零基礎教程31-第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