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二十四帝的廟號、謚號

太祖高皇帝(劉邦)孝惠皇帝(劉盈)少帝(為高後所廢殺)淮陽王(為周勃所廢殺)(以上兩個廢帝都不是劉氏的子孫)太宗孝文皇帝(劉恆)孝景皇帝(劉啟)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孝昭皇帝(劉弗陵)昌邑王(為霍光所廢)中宗孝宣皇帝(劉詢)孝元皇帝(劉奭)孝成皇帝(劉驁)孝哀皇帝(劉欣)孝平皇帝(劉衎)孺子(為王莽所廢殺)世祖光武皇帝(劉秀)顯宗孝明皇帝(劉庄)肅宗孝章皇帝(劉炟)穆宗孝和皇帝(劉)孝殤皇帝(劉隆)恭宗孝安皇帝(劉祜)少帝(北鄉侯劉懿,病死)敬宗孝順皇帝(劉保)孝沖皇帝(劉炳)孝質皇帝(劉纘)威宗孝桓皇帝(劉志)孝靈皇帝(劉宏)少帝(為董卓廢殺)孝獻皇帝(劉協)附:漢朝二十四帝謚號的意義(根據《漢書》《後漢書》注)西漢:高帝——謚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此後歷代王朝始祖多以「高」為謚惠帝——謚法『柔質慈民曰惠』文帝——謚法『慈惠愛民曰文』景帝——謚法『布義行剛曰景』武帝——謚法『威強叡德曰武』昭帝——謚法『聖聞周達曰昭』宣帝——謚法『聖善周聞曰宣』元帝——謚法『行義悅民曰元』成帝——謚法『安民立政曰成』哀帝——謚法『恭仁短折曰哀』平帝——謚法『布綱治紀曰平』東漢:光武帝——謚法:「能紹前業曰光,克定禍亂曰武」明帝——謚法:「照臨四方曰明」章帝——謚法:「溫克令儀曰章」和帝——謚法:「不剛不柔曰和」殤帝——謚法:「短折不成曰殤」安帝——謚法:「寬容和平曰安」順帝——謚法:「慈和篃服曰順」沖帝——謚法:「幼少在位曰沖」質帝——謚法:「忠正無邪曰質」桓帝——謚法:「克敵服遠曰桓」靈帝——謚法:「亂而不損曰靈」獻帝——謚法:「聰明睿智曰獻」從這裡分析漢朝帝王謚號的幾個特點:1、出現了多個歷史上從未見過的謚號,其中「高」肯定是漢朝的首創。而「光」「明」「和」「順」「沖」「質」這幾個謚號也前所未見,很可能也是東漢王朝的首創。2、美謚占的比例非常大,除了「靈」是惡謚,「哀」「殤」「沖」算是平謚外,其餘都是美謚。有些美謚簡直和帝王本人的生平掛不上鉤,如元帝任用佞幸,導致朝政日益腐敗,謚號卻是「行義悅民曰元」,其實從史書上根本找不到元帝「行義悅民」的記錄。成帝本來是一介荒淫之主,死的更是極不光彩,謚號卻是「安民立政曰成」,與周成王、楚成王這樣的一代雄主並列,實在難以服人。桓帝消滅外戚勢力,也算是能夠殺伐決斷,但他統治時期並沒有大規模邊境戰爭,所謂「克敵服遠曰桓」不知從何說起。雖然謚號的溢美現象從周朝開始就代代相傳,但從來沒有像漢朝這樣司空見慣,整個朝代只出現一次惡謚,簡直是前所未有。這樣的惡習被後人繼承,謚號的「褒善懲惡」就成了一紙空文。3、多義謚號的使用值得注意。最典型的例子——「文」的意義繁多,最高的是「經天緯地曰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也可以稱為「文」。漢文帝的「文」,並不是周文王的「經天緯地」,而是「慈惠愛民」,與惠帝異曲同工,但「文」明顯比「惠」高一個檔次。「武」的意義也比較多,漢武帝是「威強叡德曰武」,光武帝則是「克定禍亂曰武」,因為武帝的武功主要是「外事四夷」,光武帝的武功則主要是「削平大難」,這樣意義變化也是理所當然。4、某些謚號的意義發生了新的變化。如漢昭帝的「昭」,名義上是「聖聞周達」,在實際使用中卻類似於平謚,表達一種憐憫之義,但又沒有「哀」「懷」「閔」的感情色彩那麼強烈。在漢朝之前,謚號為「昭」的君主著名的有周昭王、楚昭王、秦昭王、魏昭王等,其中周昭王、楚昭王都是死於軍中,「昭」字在這裡可能也有一點憐憫的意義,但秦昭王的「昭」則可以肯定是褒義。到了漢朝以後,情況完全變化,如北齊昭帝、唐昭宗、唐昭宣帝等,都屬於可悲可憐的君主,「昭」字意義的轉折就是從漢朝開始的。明帝的「照臨四方曰明」也有點可疑,在漢朝之前只見過「顯」這個謚號,「明」有可能是漢朝創造出來代替「顯」的。明帝的廟號為「顯宗」,可見「明」「顯」意義相近,至於為什麼要用「明」代替「顯」,就不得而知了,需要再深入探討。5、東漢帝王短折者多,所以平謚經常出現。短折帝王的美謚也多帶有同情之義。典型的平謚如「短折不成曰殤」「幼少在位曰沖」,而「寬容和平曰安」「慈和篃服曰順」也帶有一些同情、哀悼意味。值得說明的是,「不剛不柔曰和」看起來也是平謚,但其暗指和帝符合「不剛不柔」的「中和之道」,實在也是美謚無疑。質帝的「忠正無邪曰質」比較有意思,質帝是因為看不慣大將軍梁冀的跋扈才被鴆殺,他面對梁冀的那句「跋扈將軍」的名言也滲透著孩子的天真無邪。這個謚號估計不滿於梁冀的禮官所為,梁冀自己未必知道其意義,否則他是一定不會允許這種謚號存在的。6、漢之傳謚常用「孝」,除了高帝和光武帝兩個開基之祖,其餘皇帝都有「孝」字,因此漢朝除了高帝的所有帝王都是兩字謚號。大將軍霍光廢黜昌邑王時的理由之一就是「漢之傳謚常用孝」,如此不孝的帝王將來怎麼承擔的起這個謚號。兩字甚至三字謚號早在春秋就已出現,戰國時更是流行,如周威烈王、周貞定王、秦惠文王、秦昭襄王、楚考烈王等。當時出現這麼多兩字謚號,原因之一可能是當時的諸侯傳世都已經有數十代,大部分謚號都已經使用,如周已有烈王、定王,秦已有惠公、襄公,此後再想用這些謚號,就不能不花樣翻新,創造出兩字謚號。但是當時並沒有「傳謚」一說,更沒有幾十代王侯都使用同一謚號的慣例,兩字謚號雖然流行,但並沒有規章可循。漢朝的情況大大不同,「傳謚用孝」是一以貫之的政策,體現了儒家「以孝治天下」的主張。西漢前期儒學尚不盛行,猶有以孝傳謚者;武帝之後儒學日益興旺,以孝傳謚更帶上了一層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是鞏固漢家統治的精神支柱之一。廟號-概述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商湯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成湯有可能是太祖)。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古者天子廟號,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於兩漢,名實相允,今古共傳。」)漢朝以後承襲了廟號這一制度。漢朝對加廟號一事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劉邦是開國君主,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慣用之),謚號為高皇帝(謚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漢朝強調以孝治天下,所以自漢惠帝起,繼嗣皇帝謚號都有「孝」字。兩漢皇帝人人都有謚號,但有廟號者極少。西漢劉邦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劉盈上廟號)、劉恆為太宗孝文皇帝(孝景帝劉啟上廟號)、劉徹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劉詢上廟號)、劉詢為中宗孝宣皇帝(東漢光武帝劉秀上廟號);東漢劉秀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劉莊上廟號)、劉庄為顯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劉炟上廟號)、劉炟為肅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劉肇上廟號)。另外東漢還有幾個皇帝有廟號:劉肇為穆宗孝和皇帝、劉祐為恭宗孝安皇帝、劉保為敬宗孝順皇帝、劉志為威宗孝桓皇帝,不過這一些廟號在孝獻帝時被取消。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廟號開始泛濫(「降及曹氏,祖名多濫」)。而到了唐朝及以後各朝,除了某些亡國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廟號。廟號-種類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後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濫,始於曹魏。到十六國時期,後趙、前燕、後秦、西秦等小國,其帝王廟號幾乎無不稱祖。在稱呼時,廟號常常放在謚號之前,同謚號一道構成已死帝王的全號。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謚號,如漢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唐朝以後,由於謚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謚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世祖、太宗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號,仁宗、宣宗、聖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另外,哲宗、興宗等都是有所作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業不足,德宗、寧宗過於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武宗名褒實貶,穆宗、敬宗功過相當,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國。除了中國以外,王氏高麗、李氏朝鮮,以及越南的李朝、陳朝、後黎朝、莫朝、阮朝,也使用廟號制度。但是日本沒有採用。廟號-相關背景在古代,祖、宗和帝、王的廟號是因嚴格區別對待的,而祖和宗又不是當代皇帝對己的封號,而是後世帝王對上一代先皇的尊敬追封的廟號。在秦朝始皇帝統一六國以前,因為沒有實現封建專制,一直延續的是奴隸制天子的封號,叫做什麼什麼王。史冊記載從夏禹王到秦朝始皇帝統一六國為止,大約有五六十位王,但在東周春秋、戰國兩個時期,因為列國稱霸稱雄,所以,王的統計應該說是不確切的。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王的封號暫時中斷,變成了皇帝。贏政自封自己為始皇帝,他的兒子稱作二世皇帝,贏政本想能夠延續到萬世皇帝,但暴政下的秦朝統治,已經走向滅亡的邊緣。楚國項羽自封西楚霸王消滅了秦朝,所以,王的封號又一次出現,項羽雖然滅了秦,屬於軍事性的君主,但他不是政治性君主,隨後,反而將統一的中原封還給諸王,漢中王劉邦滅楚之後,恢復了秦朝皇帝封號,劉邦也仍然自稱皇帝,也簡稱帝。劉邦又將自己的兒子外放封藩,稱王。雖然王的稱號還在延續,但王已經不屬於封建最高領導者的封號,到了漢武帝時,開始出現年號,中國皇帝的第一個年號就是建元,至於文帝景帝時期出現的後元、中元,那都是漢武帝對他們的追封年號,包括高帝惠帝文帝景帝的廟號也都是後一代皇帝對他們的追封,所以,中國君主的廟號也是從漢朝開始延續追封制的。西漢末期,王莽篡政,雖然自稱皇帝,但後來的劉姓君主並沒有對王莽進行追封,所以,王莽也是封建王朝進行之中唯一一個沒有追封廟號的君主。經過東漢,到了三國,這一時期的政治背景比較複雜,三國之間只承認自己國家是正統,其他兩國非正當稱帝。所以,各國自家都追封上一代君主稱什麼帝,魏國到了正元年間的時候,大權落入司馬氏和曹真的手裡,所以,當時並沒有追封曹芳為帝的廟號,而把曹芳未登基前的封號齊王作為廟號,包括後來的高貴鄉公曹髦和陳留王曹奐都沒有受到後世皇帝的追封,以及蜀漢的後主劉禪、烏程候孫皓也沒有受到晉朝司馬皇帝的追封,曹奐雖然歷史中也有魏元「帝」的廟號,但那不是後世皇帝追封的,只是曹氏後人自我陶醉追悼的廟號,不可稱為「太廟」。當時吳國的孫亮稱作會稽王,他和齊王曹芳的情況差不多,都是因為孫亮後期、孫休前期政權被亂臣賊子篡奪,所以,也沒有追封太廟。以後,各個朝代中途出現不是帝封號的也同屬此類情況。再經過東晉、南北朝以及隋朝大統一之後,李淵統一中原,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登上皇帝寶座,他為人比較謙遜,所以,等到李淵死後,他沒有再延續漢朝的追封太廟法,而是借鑒《史記》中的方法追封李淵為唐高祖,這也是中國帝王祖、宗廟號的開始。但是,追封祖宗廟號法和追封帝廟號法本質上還是一樣的道理,只不過祖宗廟號追封是從家族性追封的,而帝廟號追封是從政治性追封的,所以,這兩種追封先皇既屬同質,又有政治區別性。至於《史記》中記載的劉邦漢高「祖」的廟號其實並非正統皇朝追封廟號,是沒有政治性的,包括之前記載劉邦是其母與蛇配交所生也是不正規的,所以,漢武帝稱他的《史記》不可作為正規史料,只可看作是司馬遷的一家之言。至於祖廟號和宗廟號的區別主要在於:祖廟號是指前朝皇帝開國或統一收復疆土所用的廟號,而宗廟號僅僅是後朝皇帝對前朝皇帝的正常追封。像唐朝僅有唐高祖一個祖,五代時有後梁太祖、後晉高祖、後漢高祖、後周太祖,而後唐李存勖因為是唐朝皇族後裔,所以,仍然用唐庄「宗」的廟號。宋朝從北宋到南宋也只有宋太祖一個祖廟號,少數民族君主遼金仍然如此,但到了元朝之後,開始出現兩個祖廟號,一個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另一個是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鐵木真被追封祖廟號是因為他統一了蒙古各部,忽必烈被追封祖廟號則因為他統一了中原,成為元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任皇帝。明朝也有兩個祖,一個是明太祖朱元璋,一個是明成祖朱棣,朱元璋開國皇帝統一中原,這是無需爭論的,而明成祖朱棣因為派遣鄭和七下西洋,並奠定了中華民族海域版圖的統治,所以,朱棣被後世的朱高熾追封為明成祖。到了清朝之後,更加出現了三祖的現象,一個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一個是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一個是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皇太極追封他為清太祖,而福臨因為是第一個入關進入北京,統一中華大陸的君主,所以,康熙皇帝玄燁追封他為清世祖,而康熙皇帝玄燁主要因為他收復了台灣,實現了華夏土地全局性的統一,所以,雍正皇帝胤禛又追封父親康熙為清聖祖。唐朝之後,又有幾個復出的「帝」廟號,分別是唐哀帝李祝、後梁末帝朱填(王旁)、後唐閔帝李從厚、末帝李從珂、後晉出帝石重貴、後漢隱帝劉承佑、後周恭帝柴宗訓,很容易看出:五代出現的幾個帝都是亡國之君,之後,帝廟號的追封就是亡國之君的專利。宋朝恭帝趙顯因為失了大半個宋朝江山,他的兄弟趙昰登基後,就追封他為帝廟號,所以,唐朝之後「祖」和「帝」應該是兩個對立的廟號,祖廟號是統一江山代表,帝廟號是丟失江山代表。明末代皇帝朱由檢之所以沒有被追封帝的廟號,是因為當時的南明四王在江南稱帝,他的後代便追封他明思宗的廟號,所以說,他這個末代皇帝倖免了帝廟號,到了清朝滅亡,國人的政治方面已經不在廟號上作文章了,所以,封建王朝的最後一任君主愛新覺羅溥儀就沒人給他追加廟號了,因此,他和王莽是中國封建王朝里僅此沒有追封廟號的君主。廟號-廟號列表太祖列表姓名朝代謚號在位年份劉邦漢朝高皇帝前206-前195年孫權東吳大皇帝222-252年拓跋珪北魏道武皇帝386-409年朱溫後梁神武元聖孝皇帝907-912年郭威後周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951-954年耶律阿保機遼朝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907-926年趙匡胤宋朝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960-976年完顏阿骨打金朝應乾興運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聖武元皇帝1115-1123年朱元璋明朝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1368-1398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清朝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1616-1626年世祖列表姓名朝代謚號在位年份劉秀漢朝光武皇帝23-57年曹丕曹魏文皇帝220-226年司馬炎晉朝武皇帝265-290年張駿前涼文王324-346年苻堅前秦宣昭帝338-385年慕容垂後燕成武帝384-396年劉駿南朝宋孝武帝453-464年蕭賾南朝齊武帝483-493年蕭繹南梁孝元皇帝552-554年拓跋燾北魏太武帝409-452年高湛北齊武成帝561-565年陳蒨北朝陳文帝560-566年楊廣隋朝明皇帝(唐謚煬皇帝)604-617年孛兒只斤忽必烈元朝聖德神功文武皇帝(薛禪可汗)1260-1294年愛新覺羅·福臨清朝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1644-1661年高祖列表姓名朝代謚號在位年份劉裕南朝宋武皇帝420-422年蕭衍南朝梁武皇帝502-519年陳霸先南朝陳武皇帝557-550年元宏北魏孝文皇帝471-499年宇文邕北周武皇帝561-578年楊堅隋朝文皇帝581-604年李淵唐朝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618-626年石敬瑭後晉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936-942年劉暠(本名知遠)後漢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947-948年太宗列表姓名朝代謚號在位年份劉恆漢朝孝文皇帝前179-前157年司馬昱晉朝簡文皇帝371-372年劉彧南朝宋明皇帝465-472年蕭綱南朝梁簡文皇帝550-551年拓拔嗣北魏明元皇帝409-423年李世民唐朝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627-649年趙光義宋朝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976-997年耶律德光遼朝孝武惠文皇帝927-947年完顏晟金朝體元應運世德昭功哲惠仁聖文烈皇帝1123-1134年朱棣(明世宗朱厚熜改為成祖)明朝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1403-1424年愛新覺羅·皇太極清朝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1636-1643年世宗列表姓名朝代謚號在位年份劉徹漢朝孝武皇帝前140-前87年元恪北魏宣武皇帝500-515年宇文毓北周明皇帝557-560年柴榮後周睿武孝文皇帝954-959年耶律阮遼朝孝和庄憲皇帝947-951年完顏雍金朝光天興運文德武功聖明仁孝皇帝1161-1189年朱厚熜明朝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1522-1566年愛新覺羅·胤禛清朝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1723-1735年高宗列表姓名朝代謚號在位年份蕭鸞南朝齊明皇帝494-499年陳頊南朝陳孝宣皇帝568-582年拓跋浚北魏文成皇帝452-459年李治唐朝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650-683年趙構宋朝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1127-1162年愛新覺羅·弘曆清朝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1736-1795年中宗列表姓名朝代謚號在位年份劉詢漢朝孝宣皇帝前73-前49年司馬睿晉朝元皇帝317-322年李顯唐朝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684年,705-710年穆宗列表姓名朝代謚號在位年份李恆唐朝睿聖文惠孝皇帝821-824年耶律璟遼朝孝安敬正皇帝951-968年朱載垕明朝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庄皇帝1567-1572年愛新覺羅·載淳清朝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明肅毅皇帝1862-1874年宣宗列表姓名朝代謚號在位年份李忱唐朝元聖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847-858年完顏珣金朝繼天興統述道勤仁英武聖孝皇帝1213-1223年朱瞻基明朝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1426-1435年愛新覺羅·旻寧清朝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1821-1850年注1:在位年份只算為帝時間。如清太宗皇太極,其在位年份從他稱帝那年算起,即從1636年,而不是1627年。注2:此只列部分使用較多的廟號。不列追封皇帝。[雜談]談中國君主廟號05-08-1908:40發表於:《吟竹齋》 分類:未分類在我國古代,祖、宗和帝、王的廟號是因嚴格區別對待的,而祖和宗又不是當代皇帝對己的封號,而是後世帝王對上一代先皇的尊敬追封的廟號。在秦朝始皇帝統一六國以前,因為沒有實現封建專制,一直延續的是奴隸制天子的封號,叫做什麼什麼王。史冊記載從夏禹王到秦朝始皇帝統一六國為止,大約有五六十位王,但在東周春秋、戰國兩個時期,因為列國稱霸稱雄,所以,王的統計應該說是不確切的。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王的封號暫時中斷,變成了皇帝。贏政自封自己為始皇帝,他的兒子稱作二世皇帝,贏政本想能夠延續到萬世皇帝,但暴政下的秦朝統治,已經走向滅亡的邊緣。楚國項羽自封西楚霸王消滅了秦朝,所以,王的封號又一次出現,項羽雖然滅了秦,屬於軍事性的君主,但他不是政治性君主,隨後,反而將統一的中原封還給諸王,漢中王劉邦滅楚之後,恢復了秦朝皇帝封號,劉邦也仍然自稱皇帝,也簡稱帝。劉邦又將自己的兒子外放封藩,稱王。雖然王的稱號還在延續,但王已經不屬於封建最高領導者的封號,到了漢武帝時,開始出現年號,中國皇帝的第一個年號就是建元,至於文帝景帝時期出現的後元、中元,那都是漢武帝對他們的追封年號,包括高帝惠帝文帝景帝的廟號也都是後一代皇帝對他們的追封,所以,中國君主的廟號也是從漢朝開始延續追封制的。西漢末期,王莽篡政,雖然自稱皇帝,但後來的劉姓君主並沒有對王莽進行追封,所以,王莽也是封建王朝進行之中唯一一個沒有追封廟號的君主。經過東漢,到了三國,這一時期的政治背景比較複雜,三國之間只承認自己國家是正統,其他兩國非正當稱帝。所以,各國自家都追封上一代君主稱什麼帝,魏國到了正元年間的時候,大權落入司馬氏和曹真的手裡,所以,當時並沒有追封曹芳為帝的廟號,而把曹芳未登基前的封號齊王作為廟號,包括後來的高貴鄉公曹髦和陳留王曹奐都沒有受到後世皇帝的追封,以及蜀漢的後主劉禪、烏程候孫皓也沒有受到晉朝司馬皇帝的追封,曹奐雖然歷史中也有魏元「帝」的廟號,但那不是後世皇帝追封的,只是曹氏後人自我陶醉追悼的廟號,不可稱為「太廟」。當時吳國的孫亮稱作會稽王,他和齊王曹芳的情況差不多,都是因為孫亮後期、孫休前期政權被亂臣賊子篡奪,所以,也沒有追封太廟。以後,各個朝代中途出現不是帝封號的也同屬此類情況。再經過東晉、南北朝以及隋朝大統一之後,李淵統一中原,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登上皇帝寶座,他為人比較謙遜,所以,等到李淵死後,他沒有再延續漢朝的追封太廟法,而是借鑒《史記》中的方法追封李淵為唐高祖,這也是中國帝王祖、宗廟號的開始。但是,追封祖宗廟號法和追封帝廟號法本質上還是一樣的道理,只不過祖宗廟號追封是從家族性追封的,而帝廟號追封是從政治性追封的,所以,這兩種追封先皇既屬同質,又有政治區別性。至於《史記》中記載的劉邦漢高「祖」的廟號其實並非正統皇朝追封廟號,是沒有政治性的,包括之前記載劉邦是其母與蛇配交所生也是不正規的,所以,漢武帝稱他的《史記》不可作為正規史料,只可看作是司馬遷的一家之言。至於祖廟號和宗廟號的區別主要在於:祖廟號是指前朝皇帝開國或統一收復疆土所用的廟號,而宗廟號僅僅是後朝皇帝對前朝皇帝的正常追封。像唐朝僅有唐高祖一個祖,五代時有後梁太祖、後晉高祖、後漢高祖、後周太祖,而後唐李存勖因為是唐朝皇族後裔,所以,仍然用唐庄「宗」的廟號。宋朝從北宋到南宋也只有宋太祖一個祖廟號,少數民族君主遼金仍然如此,但到了元朝之後,開始出現兩個祖廟號,一個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另一個是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鐵木真被追封祖廟號是因為他統一了蒙古各部,忽必烈被追封祖廟號則因為他統一了中原,成為元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任皇帝。明朝也有兩個祖,一個是明太祖朱元璋,一個是明成祖朱棣,朱元璋開國皇帝統一中原,這是無需爭論的,而明成祖朱棣因為派遣鄭和七下西洋,並奠定了中華民族海域版圖的統治,所以,朱棣被後世的朱高熾追封為明成祖。到了清朝之後,更加出現了三祖的現象,一個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一個是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一個是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皇太極追封他為清太祖,而福臨因為是第一個入關進入北京,統一中華大陸的君主,所以,康熙皇帝玄燁追封他為清世祖,而康熙皇帝玄燁主要因為他收復了台灣,實現了華夏土地全局性的統一,所以,雍正皇帝胤禛又追封父親康熙為清聖祖。唐朝之後,又有幾個復出的「帝」廟號,分別是唐哀帝李祝、後梁末帝朱填(王旁)、後唐閔帝李從厚、末帝李從珂、後晉出帝石重貴、後漢隱帝劉承佑、後周恭帝柴宗訓,很容易看出:五代出現的幾個帝都是亡國之君,之後,帝廟號的追封就是亡國之君的專利。宋朝恭帝趙顯因為失了大半個宋朝江山,他的兄弟趙昰登基後,就追封他為帝廟號,所以,唐朝之後「祖」和「帝」應該是兩個對立的廟號,祖廟號是統一江山代表,帝廟號是丟失江山代表。明末代皇帝朱由檢之所以沒有被追封帝的廟號,是因為當時的南明四王在江南稱帝,他的後代便追封他明思宗的廟號,所以說,他這個末代皇帝倖免了帝廟號,到了清朝滅亡,國人的政治方面已經不在廟號上作文章了,所以,封建王朝的最後一任君主愛新覺羅溥儀就沒人給他追加廟號了,因此,他和王莽是中國封建王朝里僅此沒有追封廟號的君主。
推薦閱讀:

努爾哈赤一生,四位大妃,兩位有謚號,卻只有她是大贏家
謚號、廟號、尊號、徽號哪些用在生前?哪些用在死後?傳統不能丟
關於皇帝的廟號與謚號,司馬遷都搞錯了
歷史上有哪幾位帝王被謚號為「煬」
謚號「武穆」的帝王將相太多!除岳武穆曹武穆,你還知道誰?

TAG:漢朝 | 謚號 | 廟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