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舉薦狄仁傑,反遭狄擠兌,武則天忍不住說了一番話

武則天主政後,既豢養酷吏,打擊異己;也起用良臣,治國理政。在選拔賢才方面,武則天採用的方式很多,其中大臣舉薦就是很突出的一個特點。

作為傑出的封建帝王,武則天有識人之智,她一旦看準的人,往往會賦予重要的職權,並給予充分的信任。每當這些人年老乞退或出任外職時,武則天都會讓他們舉薦人才,補充進朝堂,以維持國家政務的正常運轉。

武周時期,大名鼎鼎的宰相狄仁傑既是良臣賢輔,也是慧眼伯樂。在任期間,他先後舉薦了張柬之、桓彥范、敬暉等數十位傑出人才,有「桃李滿天下」的美譽。然而,狄仁傑能夠脫穎而出,也是經人舉薦的,舉薦之人名叫婁師德。

婁師德是河南原陽人,生於貞觀四年(630年),文人出身,中過進士,初任江都縣尉,因政績突出,後被提拔為監察御史。儀鳳三年(678年)九月,唐高宗派趙國公李敬玄、工部尚書劉審禮統兵十八萬西征吐蕃,婁師德自告奮勇,「應猛士詔從軍」。此戰,唐軍慘敗,劉審禮被俘,李敬玄逃跑。在潰軍無帥的情形下,婁師德奉命「收集散亡,軍乃復振」,顯示出了卓越軍事才幹。

此後,婁師德成名,官職再次提升,任殿中侍御史,充河源軍(今青海樂都西南)司馬,兼知營田事。永淳元年(682年)十月,吐蕃再次侵犯河源軍,婁師德率兵迎戰,八戰八捷,大敗吐蕃。消息傳到長安,高宗誇讚婁師德「有文武材」,任命其為比部員外郎、左驍衛郎將、河源軍經略副使。天授元年(690年)九月,武則天稱帝,婁師德升任左金吾將軍、檢校豐州都督,依舊知營田事。

婁師德雖身在邊關,但心系朝廷。當時,酷吏橫行,瀰漫邪氣,婁師德希望有忠貞清廉的官員入朝,給朝廷帶來正能量。之前,婁師德早就聽說狄仁傑是個品操高尚的人才,做大理丞時,「歲中斷久獄萬七千人,時稱平恕」;任寧州刺史時,「撫和戎落,得其歡心,郡人勒碑以頌」,這些政績讓人拜服。為此,婁師德多次向武則天舉薦狄仁傑,但因狄仁傑性格太過剛烈,武則天未予以重任。

武周建立之初,婁師德又向武則天舉薦狄仁傑,舉薦信一封接一封地從邊關發到洛陽。武則天信任婁師德,決定重用狄仁傑。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傑被任命為地官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也就是宰相。當時,武則天侄子武承嗣謀求太子之位,與一心匡複李唐的狄仁傑針鋒相對。為了除掉絆腳石,長壽二年(693年)正月,武承嗣勾結酷吏來俊臣誣告狄仁傑謀反,將狄仁傑逮捕下獄,後革職貶官。此後數年,狄仁傑經歷宦海沉浮,從彭澤縣令干到了幽州都督。

神功元年(697年)正月,婁師德第二次入朝為宰相。不久,婁師德再次上疏請武則天任命狄仁傑同為宰相。當年十月,狄仁傑被召回洛陽,官拜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恢復了宰相職務。這樣一來,婁師德跟狄仁傑同朝為相,成為武則天的得力助手。然而,狄仁傑並不知道自己入閣為相是婁師德舉薦的,且從內心看不起身為武將的婁師德,故「排斥師德非一日」,多次擠兌他。

對於狄仁傑排斥和擠兌婁師德,《唐語林》記載頗詳。一天,武則天問狄仁傑,你知道我為什麼重用你嗎?狄仁傑很從容地回答,「臣以文章直道進身,非碌碌因人成事」,說我文章出色,品行端正,沒有投機鑽營,完全靠的是真本事。狄仁傑不明就裡,且如此自負,武則天既為婁師德感到不平,在沉默了許久後,終於忍不住說了一句話,「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實師德之力」,說你是很有本事,但我以前並不了解你,你能當上宰相,全靠婁師德的極力舉薦。

武則天此話一出,狄仁傑一頭霧水,似乎不相信。武則天隨即「命左右取筐篋,得十許通薦表」,狄仁傑一看,萬萬沒想到,這十幾道不同時期舉薦他的信、表,均出自婁師德之手。狄仁傑「閱之,恐懼引咎」,發出了「吾不意為婁公所涵」的感嘆,婁公如此大人大量,我遠不如他啊!婁師德聽說這件事後,「未嘗有矜色」,沒有任何嬌吟傲慢之言形,仍一如既往地對待狄仁傑。(劉秉光)


推薦閱讀:

武則天退位之謎:武則天是怎麼下台的?
武則天為何還位李家,而未傳給武氏宗親
千古一帝武則天--------談談唐代混亂的男女關係
(8)武則天和她的面首們
狄仁傑如何讓武則天戒色的

TAG:武則天 | 狄仁傑 | 擠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