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名聯觀止??梁羽生

名聯觀止梁羽生大觀樓長聯對聯可長可短,短的五七字,長的數十字都有.長聯中最出名的當推昆明滇池大觀樓那一副,此聯共一百八十字,是曾被譽為"古今第一長聯"的.(不過,若以字數來說,則後來已有比大觀樓長聯更長的長聯了.)大觀樓長聯全文如下: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州,梳裹就風鬟霧鬢;更*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紅塵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上聯寫景,下聯論史,情景交融,古今會合,渾成一體,氣魄之大,無與倫比.我以為即使在字數方面,不能稱為"古今第一長聯",也可稱"古今第一名聯"!長聯作者孫髯翁,能詩善文,由於不滿清朝的封建科舉制,發誓不參加科舉考試,所以他只得以布衣落拓一生.晚年更是窮困不堪,寄居於昆明圓通山下一個叫"咒蚊台"的地方,自稱"蚊台老人",替人占卜算命過活.雲貴總督阮元,認為孫髯翁的大觀樓長聯"對得不工整","夾硬"改了十數字.例如原聯是"*天葦地"對"斷碣殘碑"的,他改為"蘚碣苔碑".理由是*、葦、蘚、苔,都是植物,"更工整",卻不知道這一改韻味全失了.後來他一去職,當地人又把原聯掛上.並且寫了一首打油詩罵他:"軟煙袋不通,蘿蔔韭菜蔥.擅改古人對,笑煞孫髯翁."阮元號雲台,"軟煙袋"是"阮雲台"的諧音.以筆喻樓真巧思在黃鶴樓許多楹聯中,我最欣賞下面一聯,作者是清代文人陳兆慶.聯雲:一枝筆挺起江漢間,到最上頭放開肚皮,直吞得八百里洞庭,九十里雲夢;千年事幻在滄桑里,是真才人自有眼界,那管它去早了黃鶴,來遲了青蓮."一枝筆"是以筆喻樓,而黃鶴樓又恰好是和著名的文人崔顥、李白有過文字因緣的,以筆喻樓,頗有雙關之妙.此聯文氣奔放,構想亦甚新奇.陳兆慶是雲南通海縣人,光緒三年進士.口氣類似此聯的,還有新化(在湖南省)文人周延俊題的一聯:瓢飲長江,一吞六七千里;笛橫大別,三弄十二萬年."大別"是指在豫、鄂、皖三省邊界的大別山,西接桐柏山,東延為霍山,是長江、淮河的分水嶺.神話傳說,有古仙人在此山吹笛,吹了三個樂曲(樂曲曰"弄"),人間已經過十二萬年.不過,此聯的口氣亦奔放,我認為是比不上陳兆慶那一聯的.因為陳聯說的都是和黃鶴樓的關的景物和典故,此聯只故作大言而已.五色五行風月聯"煙鎖池塘柳"以偏旁有"五行"之字為上聯,流傳三百餘年,對句亦甚多,前已概述矣.最近翻閱陳方鏞(清末民初人)的<楹聯新話>,其中一則,談及民初某君以五色五行字樣,嵌綴成聯,寫風月場中事,甚為有趣.因而轉錄以供同好欣賞.其聯雲:綠酒映紅燈,誰人夢醒黑甜,笑他潦草黃衫,歲月銷磨嗟白髮;土音歌水調,畢竟星沉火滅,任爾生花妙筆,心思多少為金釵.陳方鏞評此聯雲:"渾融工麗.結句並蘊有規勸之意."<楹聯新話>另有一則民初聯話,亦頗有趣.清末民初,輪船已從西方輸入,成為一種新的交通工具.時人稱為"火輪".有人懸賞征聯.對頭是:火輪船水火既濟。"既濟"是卦名,對仗除必須以具有"五行"的字來對"水""火"之外,最後兩字還要是卦名.難度頗高.對得最合規格的是下面一句:木偶像土木同人。還有兩副是部分合格的,一是:"澤蘭草風澤中孚"(中孚,卦名."澤"是水部,但"風"不具五行).一是:"石鼓文金石同珍".(不合規格處乃"石"字不具五行,"同珍"不是卦名.)如果不理那些"五行"、"卦名"的限制,有個對句也很有意思.清末有"陸軍部"之設,但海軍則未設專部,而系附屬於陸軍部.(按:1960年,光緒三十二年十月,清廷改革官制,慈禧太后頒布上諭,將兵部改為陸軍部.)有人擬下聯雲:陸軍部海陸兼司用此句對"火輪船水火既濟",雖然不合規格,但就字面來說,卻是合乎對聯要求,對得頗為工整的.而且切時事,亦堪稱新穎.詩妓顯靈,文人戲擬所謂是薛濤所作的《四時迴文詩》,並非見之於薛濤的詩集,而是有一段"鬼話"(名實相副的鬼話)的."鬼話"雲,明朝有個文人叫做田孟沂,有一次扶乩,招來了唐代詩妓薛濤的鬼魂,那四首迴文詩就是薛濤的"顯靈"之作.孟沂依韻和了四首,也是迴文.從這個"鬼話"看來,則所謂薛濤的"顯靈"之作,顯然是後世文人的戲擬了.孟沂的和詩,並錄如下:春 芳樹吐花紅過雨,入簾飛絮白驚風;黃添曉色青舒柳,粉落晴雲雪覆松.夏 瓜浮瓮水涼消暑,藕疊盤冰翠嚼寒;斜石近階穿筍密,小池舒葉出荷團.秋 殘石絢紅霜葉赤,薄煙寒樹晚林蒼;鸞書寄恨羞封紙,蝶夢驚愁怕念鄉.冬 風卷雪蓮寒罷釣,月輝霜柝冷敲城;濃香酒泛霞杯滿,淡影梅橫紙帳清.這四首迴文詩也都是用"詩歌"形式組成的,依我看似乎比薛濤的"原作"還好一些.如"瓜浮瓮水涼消暑,藕疊盤冰翠嚼寒","濃香酒泛霞杯滿,淡影梅橫紙帳清"等句,順讀倒讀都是頗有趣致的詩聯.(《名聯觀止》編者按:迴文詩指古代的一種詩體,通常指順讀倒讀都能成詩的詩.多為舊時文人的一種文字遊戲.詩聯指詩中符合對聯要求的聯句.)悉尼唐人街牌坊聯在中國文學中,最流行的一種形式共恐怕就是對聯了.內地固無論矣,海外凡有華人聚居的地方,楹聯也都隨處可見.現在就談幾幅我在悉尼看到的楹聯吧.悉尼的唐人街頗具規模,近年香港來悉尼的移民甚多,唐人街的一切都香港化了,踏足其中,恍如回到香港.其中主要的一條街道名德信街,建有兩座牌坊,有彭中流撰的《美化德信街牌坊文》.從碑文得知,牌坊是1979年9有1日奠基,1983年8有15日竣工,舉行落成典禮的.彭中流是悉尼中國畫廊主人.東面牌坊外柱聯雲:德業維新,萬國衣冠行大道;信孚卓著,中華文物冠全球.橫額"通德履信".楹聯和橫額都嵌有街名.內柱聯雲:繼往上國衣冠,維護自由正義;開來大同世界,發揚民主精神.橫額"繼往開來".楹聯即以鶴頂格分嵌此四字.移居海外的中國人,一方面要繼承中國的傳統文化,一方面要在異國開創未來的事業.根在中國,吸收當地的養料而滋長,用"繼往開來"四字形容華僑的奮鬥精神,極為恰當.宋湘巧對宋湘是清代乾嘉年間廣東嘉應州(今梅縣)的著名才子.有關他的文才敏捷的故事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他巧對作弄名流,因他幼時家貧,曾替人看牛,後來中了進士,但當時一些名流,因他出身貧賤,還是看他不起.在某一次文酒會中,有人就特地出一聯作難他:北雁南飛,遍地鳳凰難下足;意即將他比作"北雁",將在座名流比作"鳳凰"也.宋湘看了,不露聲色,隨手取一紙片,寫後搓成一團,以茶碟覆蓋,不辭而行.眾人以為他對不通,惱羞成怒,紛紛笑他徒有虛名.有一人說,且看他寫什麼,於是揭開茶碟,眾人低頭鋪平紙團,只見紙片上寫的是:東龍西躍,滿江魚鱉盡低頭!此一下聯,不但對工整,且正是眼前情景.眾名流想難宋湘,不料反被宋湘奚落了.還有一個據說是出於宋湘之手的巧對,有人與宋湘同行,見路人有一瘦漢擔柴,因一聯首請他對:柴重人輕,輕擔重;宋湘笑道:你我現在做什麼?同伴道:做什麼,在行路呀!宋湘道:對了,這不正好就可以作對嗎?於是說下聯:路長腳短,短量長.吳佩孚詩張學良聯吳佩孚入蜀,賦詩自嘆,詩句平平,知者亦不多.但另外一首別人改唐人之作來"幽他一默"的詩,倒是曾傳誦一時.原詩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名作,題為《芙蓉樓送辛漸》,詩云:"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有人將詩句的次序顛倒,改為:一片冰心在玉壺,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寒雨連江夜入吳.寫吳佩孚失敗之後的狼狽,三四兩句尤其妙絕.吳佩孚在"九一八事變"後,有一首贈張學良的詩,倒是寫得較好.詩云:棋枰未定輸全局,宇宙猶存待罪身.醇酒婦人終短氣,千秋誰諒信陵君.此詩責備張學良"醇酒婦人",可能是誤信張學良在事變前夕與胡蝶共舞的謠言所致.而且張失東北,也並非因為"醇酒婦人",而是奉命不抵抗的.不過吳佩孚這一首詩從責張之中表現了他自己的愛國心,還是比較可取的.前述他的入蜀詩的最後兩句:"匈奴未滅家何在,望斷秋風白帝城."也有遺憾自己不能執戈抗日的意思在內.據說張學良在九一八事變後,也曾題一聯自嘲,聯雲:兩字聽人呼不肖半生誤我是聰明江南名士盡低頭談了宋湘那副戲弄名流的巧對,想起清末民初的一位大名士王壬秋(1833-1916.湖南湘潭人,咸豐舉人,曾國藩幕客.入民國後,袁世凱曾聘他為國史館館長).他也有以妙聯折服江南名士的趣事,與此相類.宋聯故事是民間流傳下來的,是否屬實,難以稽考;王聯則是著名的對聯掌故,近代諸家聯話均有記載.因並錄之,並略加註釋.王壬秋有個姓魏的同鄉在南京做官,某年,王游南京,住在他家.聽他說金陵名士每多自負,看不起外省文人.王遂為他題一聯懸於客廳,聯雲: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派;大江東去,無非湘水餘波."濂溪"即宋代哲學家周敦頤,周是湖南道州人.湘水(洞庭)流入長江是地理事實,故"湘水餘波"云云,雖有自炫之意,亦難反駁.壬秋題聯後,魏遍邀南京名士為他介紹(其時王還是個出道未久的舉人).眾名士見王聯,都作聲不得.此事過後不久,南京新建關廟竣工,安神典禮,請魏主祭,壬秋又即席揮毫,替魏題一聯雲:匹馬斬顏良,河北英雄皆喪膽;單刀會魯肅,江南名士盡低頭!聯語用《三國志通俗演義》中有關關羽的故事,大殺"江南名士"氣焰.王的才名遂因此聯傳開了.大包 花生 草對聯是要成對的,如果只有上聯,下聯尚未對出來的,有個專門名詞,叫做"片玉".香港人最熟悉的片玉大概是下面這個了:食包包食飽。這是廣東話"片玉".第一個"包"是可食的"包子"(名詞),第二個"包"相當於國語"包管"的意思(動詞)."食"和"包"合成"飽"字.的確難對之極.據在三藩市開業的一位老中醫何仲賢來信說,他少時已聞有此上聯(總在三十年以前吧),據說是某茶樓出的,要是有人對得通就可以在該茶樓食大包食到飽,食一個月.不過似乎到現在還未有人對得出.無獨有偶,民初的北京《朝報》也曾出過一上聯求對,迄今似乎也還未有人對得出來.這個上聯是:花生,生花,落花生;"落花生"即"花生"的學名.種植花生,長大開花(生花),花落後又生花生,故曰"落花生"."落花生生花落花生"是花生的繁殖程序,而且是周而復始的.即循環回復讀之,可以讀成花生,生花,落花生,花生,……其難對處在此.而且還是著名文學家、三十年代在香港逝世的許地山的筆名.何仲賢醫師還有一個自擬的"片玉",迄今三十多年,也是尚未有人對出.這個上聯是:鵝兒不食草菓。"鵝兒不食草"是藥名,"草菓"又是藥名,難對處在此.有江東才子之稱的近代詩人楊雲史,一度曾任北洋軍閥陳光遠的秘書,曾因一副對聯,險遭不測之禍.其事經過甚為有趣,不妨一談.事情發生在民國九年(1920),其時陳光遠任江西督軍,另一奉系軍閥張宗昌也有軍駐在江西.那年冬天陳要驅逐張的"客軍"出境戰於袁州,雙方傷亡甚重最後陳軍獲勝.第二年正月,陳光遠為陣亡軍士開追悼會,楊雲史寫了一副輓聯雲:公等都遊俠兒,我也有幽燕氣,可憐北去滯蘭成,聽鼙鼓一聲,愴然出涕;醉後摩挲長劍,閑來收拾殘棋,慚愧西來依劉表,看春江萬里,別有傷心.有妒忌楊雲史者向陳光遠進饞,說楊秘書欺我輩不識字,竟敢把督軍比作劉表,那是說你終將如劉表之讓成都也.陳光遠不知劉表是何人,聞言大怒,幾乎就要下令殺楊.好在他的左右還有通人,和他說,讓成都的是劉璋,不是劉表.劉表是東漢皇族,做的官是荊州刺史,他既有文名,也有賢名,是漢末"八俊"之一.陳光遠還是弄不清楚.那人也有但氣,把劉表的傳找來,叫他的幕僚給他講解,並憤然道:"談何容易做劉表!"陳光遠這才知道楊雲史將他比作劉表是捧他的.後來楊雲史知道此事就辭職了.孫行者 胡適之 祖沖之對聯是中國文學獨有的形式,用其他國家的文字是絕對做不出對聯的。這裡說一件趣事,一九三二年,清華大學舉行新生入學試,國文一科由名史學家陳寅恪出試題,其中有一題就是做對子。出的對頭是「孫行者」,結果有一半以上的考生交了白卷。當時正是白話文運動蓬勃發展的時候,矯枉過正,於是就有人在報上攻擊清華大學不應該要學生做對子。陳寅恪出來答辯,指出做對子最易測驗學生對中文的理解程度,因為寥寥數字已包含對詞性的了解,以及平仄虛實的運用。對聯在各種文學形式之中字數最少,但卻最富於中國文學的特色。他的解釋一發表,這個「茶杯里的風波」也就平息了。不過,雖然有許多考生對不出來,卻也有幾個對得很好的。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一個,說來有趣,正是以提倡白話文運動出名的「新人物」胡適之來作對。孫行者胡適之  這個對子不但當年傳誦一時,直到今天還膾炙人口。但認真說來,用「胡適之」來對「孫行者」是不算工整的,「行」對「適」,「者」對「之」,可以;「孫」對「胡」就欠工整了。它之所以膾炙人口,恐怕還是由於胡的名氣之故。胡適之是當時全國皆知的名人,末代皇帝溥儀在故宮開始安裝電話之後,第一個電話打給徐狗子(北京的一個雜耍演員),第二個電話就是打給胡適之,可見其知名度之高。對「孫行者」對得最好的是「祖沖之」。「祖」「孫」相對,天造地設。祖沖之是南北朝時代的大數學家,是全世界第一個把圓周率的準確數值算到小數點後七位數字的人。十六世紀德國數學家盧道爾夫窮畢生之力把圓周率箅到小數點後三十五位,科學界給他立的墓碑就只刻下他算出的這三十五個數字,沒其他文字,成為全世界最奇特的墓志銘。但若論實用價值,圓周率算到小數點後七位已足夠了。在這方面的研究,祖沖之要比盧道爾夫早了一千多年。還有一個考生對以「王引之」,也比對以「胡適之」好。王引之是清代嘉慶年間的著名學者,高郵人。繼承其父王念孫的音韻訓詁之學,世稱高郵王氏父子。他在學術上的貢獻是絕不下於胡適之的。陳寅恪的諧趣聯陳寅恪以學問淵博著名,為人卻是很風趣的。一九二六年,他做清華國學研究所導師的時候,對學生說:「我有一聯,贈給你們。」聯云: 南海聖人,再傳弟子; 大清皇帝,同學少年。「南海聖人」指康有為。康是廣東南海人,以繼承孔子之學自任,著有《孔子改制考》,《新學偽經考》,《大同書》等等。因而有「康聖人」之稱。研究所導師之一的梁啟超是康有為的弟子,另一導師王國維則做過宣統皇帝溥儀的師傅。所以他說他的學生是康有為的再傳弟子,是大清皇帝的同學。陳寅恪在做大學問之餘,似乎也相當喜歡做對聯這個「小玩意」,(「小玩意」語出梁啟超,他曾有集詞句聯數百副,題為《痛苦中的小玩意兒》)抗戰期間,他在昆明西南聯大教書,時常要「跑警報」(躲避日機空襲),因而做了一副對聯:見機而作,入土為安。「入土」者,躲入防空洞也。見機而作,入土為安都是普通成語,但其運用之妙,卻令人嘆服。陳寅恪不但曾用對聯來「幽」學生的「默」,且曾用過對聯來「幽」大學校長的「默」。他有一副贈羅家倫的嵌名聯:不通家法,科學玄學;語無倫次,中文西文。 羅家倫曾任清華大學校長,有學生寫了一副打油詩在校報發表,嘲諷他道:一身豬狗熊,兩眼官勢錢;三才吹拍騙,四維禮義廉。從這首打油詩可以想見其人,怪不得陳寅恪用嵌名聯來諷刺他了。陳寅恪擅作諧趣聯,但最能代表他在聯語這方面功力的,則是他挽王國維的一聯: 十七年家國久魂銷,猶余剩水殘山,留與壘臣供一死: 五千卷牙籤新手觸;待檢契文奇宇,謬承遺命倍傷神。一九二七年北伐軍入北平之日,王國維自沉於頤和園魚藻軒。他是忠於清室的,遺書云:「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當此事變,義無再辱。」清祚告終於宣統三年(一九一一),距離王國維之死為十七年,「十七年家國久魂銷」指此。「契文奇字」指王國維在甲骨文、金文方面的成就。陳瘦竹 謝冰心老舍在抗戰期間,曾用現代作家的名字,做過兩首五言律詩。其中有兩聯是對得相當精彩的,挑出來談談。其一是:素園陳瘦竹  老舍謝冰心  素園即韋漱園(一九零二~一九三二),是近代著名翻譯家,一九二四年,魯迅在執教北大之餘,主編「未名叢刊」,專收譯作,素園是「叢刊」主要作者之一。他雖然只活了三十歲,譯作卻頗多。果戈里的著名小說《外套》就是他譯的。魯迅對他評價頗高。給他寫的墓志銘道:「素園並非天才,也非豪傑,當然更不是高樓的尖頂,或名園的美花。然而他是樓下的一塊石材,園中的一撮泥土。」陳瘦竹是小說家和戲劇理論家,一九零九年出生於江蘇無錫。重要作品有中篇小說《燦爛的火花》、長篇小說《春雷》以及戲劇理論《易卜生玩偶之家研究》等等。解放前曾任南京中央大學教授,解放後任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素園」「老舍」恰成妙對。「陳」可作動詞用,「陳瘦竹」對「謝冰心」也很精彩。謝冰心的丈夫是社會學家吳文藻,國內著名的社會學家費孝通教授就是吳的高足。台灣鄭成功祠聯鄭成功是收復台灣的民族英雄,台南有「延平郡王祠」(延平郡王是明朝桂王給他的封號),通稱鄭成功廟,為台灣省首要古迹,祠內楹聯佳作甚多,選幾副出名的談談。沈葆禎聯云: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奈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  沈葆禎(一八二零~一八七九),道光進士。曾任江西巡撫、福建船政大臣等等要職,馬尾船政局就是他主辦的。後來他官至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參與經營輪船招商局。對中國的航運事業,可說得是有相當貢獻的。此聯詠嘆鄭成功的平生際遇,有史實,有感情,堪稱佳構。唐景嵩聯云: 由秀才封王,撐持半壁舊山河,為天下讀書人頓生顏色;驅外夷出境,開闢千秋新世界,願中國有志者再鼓雄風。唐景嵩本人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在清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的中法之戰中,曾堅守諒山,大敗法軍。中日甲午之戰(一八九四)時,他是台灣巡撫(相當於省長),清廷戰敗,把台灣割讓給日本,他曾受紳民擁戴為總統,宣告「自立」。其後兵敗,始渡海回內地。他所撰的鄭成功祠一聯,是大有英雄重英雄氣概的。國民黨政府搬至台灣後,許多黨政軍要人也為鄭成功祠題聯,有兩聯我認為是寫得比較好的,錄如下:志存明杜,力抗虜廷,挈一旅海上縱橫,珪土舊提封,遺像清高留浩氣;地辟草萊,誕敷文教,亘三紀荒洲殷阜,河山今復旦,崇祠展拜佩雄圖。(王東原聯)王東原曾任國民黨政府的湖南省主席。「珪」是中國古代的「守邑符信」;「提封」亦作堤封,古代諸侯之封地也。此聯將台灣比作鄭成功的「封地」,雖然不大恰當,但所說的史實,還是足以概括鄭成功生平的,而在鄭成功的「武功」之外兼及他的「文治」方面,亦是此聯特色。鄭成功是在清順治十八年(公元一六六一)從荷蘭侵略者手中收復台灣的,一八九五年,清廷將台灣割給日本,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台灣復歸祖國。王東原聯中的「亘三紀」云云,即是指這段將近三百年的時間。台灣從「荒洲」變為「殷阜」,鄭成功的功勞自不可沒。更有特色的是孫立人撰的一聯:仁人志士,史不絕書,類皆值民族危亡之際,保民社而莫能,獨天留椰雨蕉風之一島,延永曆正朔二十餘年,抱箕伯過墟之痛,宏虯髯創業之功,海外奠基,剖符建節,殊跡超於常軌,精忠感召後來,想像旌旗,有誰手轉乾坤,掃蕩九邊弭世亂:漢武唐宗,威行異域,然併當國家強盛之時,傾國力以從事,惟公提孤臣孽子之偏師,復台灣故土三萬方里,斷裹糧運械之援,攻堅壁待勞之寇,敵前登陸,張幕受降,遺烈震於千秋,偉跡遠逾先例,敬瞻廟貌,自是名垂宇宙,縱橫百代仰人豪!孫立人在抗戰後期,曾率師出國作戰,是著名的遠征軍將領之一,初任師長,後任軍長(他所長的那一軍,即當時知名度最高的全美式裝備的新一軍)。在反攻緬北的戰役中,大破日軍,打通了中印公路。國民黨政府搬至台灣後,一九五零年任命他為「陸軍總司令」兼「台灣防衛總司令」。他題鄭成功祠一聯,是在他任「陸總」期間的事。孫聯的特點,就在於他是以軍事家的眼光,從軍事觀點,論鄭成功收復台灣之難能可貴。清順治十八年,鄭成功在大陸的抗清軍事受到挫折,因而想到要在海外建立一個抗清基地。於是由廈門、金門兩島發戰艦數百艘,戰士三萬五千人攻入台灣,從荷蘭侵略者手中,收復了淪陷三十多年的中國領土(台灣是一六二四年被荷蘭侵佔的)。他的進軍台灣是沒有後援的,而敵人則是堅城深池,以逸待勞。因此孫立人對他的能夠在這種情況之下,以「偏師」克敵,「敵前登陸」、「張幕受降」大表嘆服。此聯上聯談史實,下聯論軍事,都有獨到之處,對仗也甚工整。鄭成功祠聯,還有一副值得一提的是:賜國姓家破君亡,永矢孤忠,創基業在山窮水盡;復父書辭嚴義正,千秋大節,事俎豆於舜日堯天。此聯作者是清代「名臣」劉銘傳(字省三,生於道光十六年,卒於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三六~一八九五),他曾任福建台灣巡撫,這一聯是他在巡撫任內題的。雖然比不上沈(葆禎)、唐(景嵩)二聯的出名,但卻有一段關於鄭成功「大義滅親」的故事。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在清兵入關之初,本來是矢志效忠明室的,順治二年(一六四五),他曾擁立明宗室唐王朱聿鍵為帝,在福州建立南明隆武政權,不料次年清兵入閩,他就變節投降了。他奉命寫一封招降書給他兒子,勸兒子跟他一同投降清廷。鄭成功堅拒投降,並且複信給他的父親曉以大義。這就是此聯中所說的「復父書」的「本事」。鄭成功曾受隆武帝賜姓朱,號「國姓爺」。聯中說的「賜國姓」即指此事。鄭芝龍的下場很慘,在鄭成功收復台灣那年,他被清廷處死,連累他在北京的家人,全都被殺。鄭成功的家庭悲劇鄭成功在收復台灣之後,第二年(康熙元年,公元一六六二)就死了,享壽不過三十九歲。他的早死,和他的「家變」可能也有一點關係。他的長子鄭經也是個將材,他收復台灣後,命鄭經駐守金門、廈門。鄭經的行為卻是不大正經,和乳母通姦生子。鄭成功聞知大怒,曾派人持令箭到廈門要殺鄭經。但鄭經很得軍心,諸將不肯奉命。不久,鄭成功就病死了。禍延下代,鄭經接延平王之位,他和奶母所生的兒子鄭克臧也漸漸長大了。史稱他剛毅勇斷,有乃祖風,鄭經很疼愛他,在出兵大陸時,令他守台,號「監國」。但他的祖母(即鄭成功的夫人)董氏認為丈夫是給兒子和奶母生子一事氣死的,因而遷怒於他,極力主張立嫡孫克塽(鄭經次子,正室所生)為世子,後來鄭經又短命死了(比他父親還少一歲,只活三十八歲),克臧遭祖母所廢,自縊而死。克塽嗣延平王位,不過二年,台灣被清水師提督施琅攻陷,克塽降清。台灣人痛惜克臧之死,建有「監國祠」在鄭成功祠內,附祀克臧夫婦。(克臧夫人陳氏在丈夫自縊後,絕食七日而死)監國祠有陳謨所題一聯:惟君克振祖風,乃使骨肉情中,生許多媒孽;有婦能完夫志,求之鬚眉隊里,恐無此從容。說的就是這個家庭悲劇。鄭成功的軍師談起台灣的歷史,還有一個人是必須一提的,他就是鄭克臧的岳父陳永華。陳永華是幫助鄭成功建設台灣的一大功臣。清人魏源所著的《康熙戡定台灣記》就有一段說:「成功既有台灣,與所據金、廈二島相犄角。又禮處士陳永華為謀主;辟屯墾,修戰械、製法律,興學校;起池館以待故明宗室遺老之來歸者。以赤嵌為承天府,置天興、萬年二縣,招徠漳、泉、惠、潮之民;污萊日辟。」「謀主」亦即俗稱軍師,從這段敘述,可見他對開發台灣的功勞。鄭成功死後,鄭經繼位,和他結成兒女親家,對他更為倚重。他的官職雖然只是「參軍」,但台灣許多軍政設施都是出自他的擘畫。鄭經的下屬,多稱他為「軍師」而不名。鄭成功祠的東西兩廡,配祀明末忠義之士一百一十四人(陳永華亦在其中)。有聯云:逋播老蠻天,是洛邑義民,遼東處士;文章傳幕府,聽西台慟哭,蒿里哀歌。又聯云:返日共揮戈,滄海樓船拼轉戰;餘生皆裹革,秋風鐵馬倘來歸。黃傑題金門鄭祠聯鄭成功是福建省南安縣石井人,在他的故鄉,也建有紀念他的祠廟。民國四年(一九一五),許世英任福建省長,曾至南安石井謁鄭氏祠,並題一聯云:東海望澎台,風景不殊,舉目有河山之異;南天留祠宇,雄圖雖渺,稱名則婦孺皆知。許世英,光緒廿三年拔貢,在清末曾任司法官多年,並曾奉命考察歐美各國司法及監獄制度.民國初年曾任大理院長及司法總長。石井古稱海都,曾設巡檢司,宋代建靖水寨,明代置煙墩,銃城,為泉州的海防要地。鄭氏始祖鄭穩石宋時在此定居。另外在金門島也有一座鄭成功祠。金門是鄭成功取台之前的重要基地之一(另一為廈門)。金門鄭祠位於夏墅、后豐雨港間之高崗,風景甚佳。祠內立有鄭成功的坐姿雕像。有曾任「台灣省政府主席」的國民黨將領黃傑所撰的楹聯:立金門以望神州,萬頃恩波迥赤嵌;撫銅柱而聽聲鼓,千秋烈焰鑄黃魂。「赤嵌」是荷蘭侵略者在台灣所築的城,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改名承天府。康熙取得台灣後,又改名安平鎮城。流水是車龍是馬江孔殷有題東園酒家一聯:立殘楊柳風前,十里鞭絲,流水是車龍是馬;望盡玻璃格里,三更燈影,美人如玉劍如虹。據熟悉廣州掌故的汪杅庵先生說,此系民國初年事,園是遊樂場,在廣州東堤,故名。據此,酒家所處的環境是遊樂場所,「流水是車龍是馬」則更見貼切了。但當時有人彈「流水是車龍是馬」此句欠通。其言曰:李後主詞:「還是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用「如」字連接來作形容則可,用「是」字直指則欠解了,流水怎能是車,龍又怎能是馬呢?「彈者」似乎所見不廣了。這一句是有出處的,清代的紀曉嵐(乾隆進士,官至協辦大學士,乾隆修《四庫全書》,任他為總纂。)有一詠紅章京(官名,清代在軍機處辦理文書的官員)的詩,其中就有句云:「流水是車龍是馬,主人如虎仆如狐。」江的聯語,其實是借用紀的詩句的。以物擬物,用一「是」字,加強語氣,並無不可,且是古已有之的。例如蘇東坡的《卜運算元》一詞上半闋: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若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比喻新鮮,意境空靈,韻味無窮,千古傳為名句。海山仙館聯「流水是車龍是馬」一聯刊出後,編者轉來莫退之先生來函,提供補充江孔殷所題東園酒家一聯的材料。莫先生說:「後來我所聞的與此聯頗有出入,不知道是否江孔殷被人彈後自己修改,抑或別人替他寫過。」他所聞的一聯是;披襟珠海樓頭,千里來賓,流水比車龍比馬;著眼玻璃格里,滿堂倪影,美人如玉酒如醪。此聯的用詞遣句,更適宜用於酒家。不過文采則似乎稍遜於原聯。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孰優孰劣,那還是見仁見智的。由東園而想到廣州的另一名園——荔枝灣的「海山仙館」。它的歷史更長,是清代道光年間廣州首富潘仕成(道光拔貢,曾任兩廣鹽運使)的產業,擅山水園林之勝,有何紹基題聯云:無奈荔枝何,前度來遲今又早;又欲搖舸去,主人不飲客常醺。何紹基(一七九九~一八七三)是道光進士,官至編修,草書為一代之冠。通經史、小學(文字學),詩也做得很好。又:「又欲搖舸去」,亦有版本作「又乘蘇舸去」的。「蘇舸」是海山仙館的遊艇。「蘇舸」對「荔枝」似更工穩。潘仕成亦有自題「海山仙館」一聯:池館偶陶情,看此時碧水欄邊,那個可人,勝以荷花顏色;鄉園重涉趣,憶昔日紅塵騎上,幾番過客,虛拋荔子光陰。據說潘仕成此聯是為紀念他的一個不幸短命而死的寵妾寫的,「那個可人」即該寵妾也。五層樓三聯廣州越秀山五層樓有一名聯:萬尋劫危樓尚存,問誰摘斗摩星,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憑欄看劍,淚灑英雄!此聯乃清代與曾(國藩)左(宗棠)同時的「中興」名將彭玉麟所撰,辭雄氣壯,堪稱粵中第一名聯。胡漢民在廣州任「代師」時,亦曾有題五層樓一聯:五嶺北來,珠海最宜明月夜;層樓晚望,白雲猶是漢時秋。此聯嵌「五層樓」三字,寫景、抒情、亦饒情趣。原聯用《曹全碑》體貌書之,後佚去。解放後五十年代初吳子復以《禮器碑》體式補書於楹。六十年代後期,香港大公報副總編輯陳凡,亦曾為五層樓撰過一聯:百尺樓憑遍欄杆,極目古雲山,問國族幾經隆替?一江水洗清霾瘴,手懸新日月,信人民才是英雄!氣概似更勝彭聯,且具歷史感。可稱是適合新時代的新對聯。但有某刊推薦此聯時,誤「國族」為「國旗」,是亦可列入校對之笑話也。水緊一聲齊走鬼讀陳凡兄寫的《大公報在港復刊的時候》一文,文中談及當年有個無牌小販,因「走鬼」跑到當年大公報斜對面的樓上,不幸失足,墜樓死命一事,因而想起一副「怪聯」:水緊一聲齊走鬼風飄萬點正愁人上聯是用香港俚語來寫的一個常見的社會現象,下聯則是一句唐詩。一俗一雅,對得卻是甚為工整。在這裡說說這副怪聯的來歷,五十年代初,我擔任《新晚報》的副刊編輯,曾開設一個「一日一聯」的小專欄,徵求寫本地風光的妙聯、怪聯。上述這副怪聯,就是入選的作品。香港擅寫對聯的人確是不少,這個小專欄維持了將近兩年,用的都是讀者投稿。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如下幾聯:白日放歌須縱酒黑燈跳舞好揩油赤柱有食兼有住汀洲無浪復無煙怕熱最宜穿短褲論功還欲請長纓徒令上將揮神筆慣見霸王搭電車最饞白菜煲豬肉忍見黃沙沒馬頭最後一聯是寫在馬場鋪了草皮的馬迷的。(賭馬輸了,俗稱「鋪草皮」)。觀塘藝術節征聯有人說香港是文化的沙漠,是否真的如此,姑置不論。只就對聯來說,香港的水平是不低的。非但不是沙漠,甚至可說是花果滿園。我曾擔任過幾個有較大規模的征聯評判,來稿都是數以千計,可觀者著實不少。較大規模的征聯,最近一次是去年觀塘藝術節的征聯。在征聯的同時,兼有徵詩、徵文。評委的意見,一致認為聯的水平最高,詩次之,文又次之。征聯規定,嵌「觀塘」二字。獲得冠軍的一聯是:觀無盡,大廈連綿,喜善政愛民,萬家蒙蔭;塘有源,長江浩瀚,感良工澤世,一地沾光。評委之一的前中文大學文學院長李棪教授欣賞「觀無盡」三字,認為用此三字帶領全聯,氣魄宏大;而用來與「塘有源」相對,亦是渾成可喜。「長江」的「長」,在這裡是用作形容詞,並非實指中國的長江。獲得亞軍的一聯是:觀海觀山,趁良辰讀書評詩,賞聯顧曲;塘南塘北,看勝地飛橋卧隧,闢土開村。此聯以文采勝,寫得非常瀟洒,字面也對得很工整。對聯是可以兩邊各自成對的(部分或全體都可以,但當然還是要合乎平仄。)本聯的「觀海觀山」、「塘南塘北」;「讀書評詩」、「飛橋卧隧」,都是兩邊各自成對的好例子。就我個人來說,我是比較喜歡這副對聯的。爆個小小的「內幕」,說來有趣,評聯是每個評判各給一個分數,加起來就是該聯所獲的「總分」,根據總分來定甲乙。一般情況,總分是極少相同的,但這次評聯,冠、亞軍聯的總分卻恰好相同。後來經過再度細評,方始定出甲乙。多數評委認為「觀無盡」一聯較勝的理由是,作為藝術節征聯的首選,應該以有氣派而字面也較堂皇的為宜。我同意這個說法。宋城征聯的閑話宋城落成時,有徵聯之舉,獲得冠軍的一聯是:大宋漢山河,氣勢長存威海外;富家王府第,聲名遠播震城中。獲優異獎第一名的是:大雅琴書,垂楊秀竹神仙府;富華院落,之徑高台帝子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對聯欣賞》一書,收錄了這兩副對聯,並附加意見:「……其實此二聯均以鶴頂格嵌入『大富』二字,似不足稱道,以為有傷大雅。」我忝屬評判之一,想略加說明。宋城有座「王員外府」乃是「大富之家」,征聯是作為「大富之家」的門聯用的。因此許多應徵的對聯都嵌上「大富」二字。香港是商業社會,一般人的觀念和中國古代文人的「恥於言富」的觀念不同。說老實話,對「大富」的,「有傷大雅」,我們在評聯時,確是不以為意,沒有人提出過要求討論的。另一副以鶴頂格嵌入「大富」二字的對聯是:大地栽水陸草木之花,足以怡情悅性:富家集商周唐宋異寶,珍如拱璧連城。北京出版的《對聯欣賞》一書,也收錄了這副對聯。評語是:「寫得不錯」。我也認為寫得不錯,「水陸草木」與「商周唐宋」,是兩邊各以同類字成對,「怡情悅性」與「拱璧連城」是兩邊各以成語成對。字面對得工整,內容也頗能表現富家氣派。不過,作為大富之家王員外府的門聯,則似不及上面所說那兩副對聯的適當,因此獲得的名次較後。還有一副是用「蜂腰」「鶴膝」格兩嵌「大富」的:注酒百千杯,大論英雄,往道風雲際會,何如滄海魚龍,三尺浪推,大可隨機能變化;量珠十萬斛,富瞻華貴,好誇詩禮傳家,更羨前頭鸚鴣,重樓聲價,富而令德未忘言。我頗欣賞此聯,不過此聯側重於借題發揮,抒發情懷。作為宋城門聯,不大適合,因此未能獲獎。還有一副不嵌字的對聯獲得《對聯欣賞》收錄的是:拓地遠塵囂,適吾居矣,喜園林日永,景物常新,好領取柳底鶯聲,松間鶴影;升堂多俊桀,把酒欣然,想文酒風流,琴棋繼興,忽虛掉梅花時序,荔子光陰。此聯也寫得不錯,但可惜寫不出「宋城」特點,用於南國的任何園林都可以,這就流於浮泛,影響得分了。
推薦閱讀:

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等武俠作家筆下的人物組cp會擦出怎樣奇妙的火花。?
如何評價蕭逸武俠小說《飲馬流花河》?
梁羽生在武俠創作中的地位是否被高估?
黃蕉風:略談梁羽生、金庸、古龍的武俠改編影視及劇本———愛思想:學習型社會領航者
梁羽生:是是非非,要待江湖後世評

TAG:梁羽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