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歷代帝王世系考錄之夏朝篇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前2070---前1600,凡四百七十一年,共歷十七位國君、十四世,國域在今天的河南、陝西、黃河流域一帶,都城陽城(在今河南省登封東南)。

帝啟,大禹之子,又稱啟王,姒姓。初禹推益嗣位。到了禹死後,三年喪畢,天下歸了啟。帝啟建國後,廢棄了堯舜禹時的氏族禪讓制,代之以家族的世襲制,這表明了中國此時已漸漸告別原始部落聯盟,進入了真正意義上的奴隸制時期。帝啟在位二十四年(前2070---前2047)。註:《竹書紀年》謂:在位十六年。《路史·後記》作在位十六年,年九十一。《御覽》八十二引《帝王世紀》、《通鑒外紀》作在位九年。《真誥》十五引《竹書》作在位三十九年,亡年七十八。《路史》注引《紀年》作在位二十九年。此引《史記·夏本紀》。此啟在位年數,包括立喪之三年。

帝太康,又稱太康王,帝啟之子,(《竹書紀年》:居斟尋。在位四年。)在位二十九年(前2046---前2018)。

帝仲康,又稱仲康王,太康王之弟,在位十三年(前2017---前2005)。(《紀年》:居斟尋。在位七年。《路史·後記》作十八年。《年代歷》為二十六年。)

帝相,又稱相王,帝仲康之子。仲康死,出居商丘,依邳侯。《紀年》:即位後,居於商。八年,寒浞殺羿。九年,居於斟灌。二十六年,寒浞使其子帥師滅斟灌。二十八年,帝被寒浞子澆所殺。帝後緡歸於有仍而生少康。《史記·夏本紀》:在位二十年(前2004---前1985)。

有窮王,姓寒名浞,寒國子弟,竊取夏國長達四十年(前1984---前1945)。《左傳·哀元年》注謂寒浞立四十年。

帝少康,又稱少康王,帝相之子。父帝相被殺,母后緡逃至有仍而生少康。後奔虞。少康以汝艾伐殺寒澆,伯靡殺寒浞而復國。十八年,遷於原。在位六十一年(前1944---前1884)。《紀年》、《通鑒外紀》作立二十一年,《路史·後記》謂四十六年。

帝杼,又稱杼王,帝少康之子。(《紀年》:帝或作帝寧,居於原。五年,遷於老丘。)在位十七年。《路史·後記》作二十七年(前1883--前1857)。

帝槐,又稱槐王,帝杼之子,在位二十六年(前1856---前1831)。《紀年》作帝芬、芬發。在位四十四年。《帝王世紀》、《路史·後記》同為二十六年。

帝芒,又稱芒王,帝槐之子,在位十八年(前1830---前1813)。《紀年》也作帝荒,在位五十八年。《御覽》八十二引《紀年》、《路史·後記》十三注引同作五十八。《帝王本紀》作十三年。

帝泄,又稱泄王,帝芒之子,在位十六年。《紀年》作在位二十五年(前1812---前1798)。《路史·後記》作二十一。《御覽》八十二引《帝王本紀》作十六年。應以《紀年》為準。

帝不降,又稱不降王,帝泄之子,在位五十九年(前1797---前1739),公元前1739年傳位於其弟扃,十一年後病逝。《紀年》作讓位弟即位十年而亡。《紀年》:五十九年,遜位於弟扃。《御覽》八十二引《紀年》作六十九年。《外紀》、《路史·後記》與《紀年》同。

帝扃,又稱扃王,帝不降之弟,在位二十一年(前1738---前1718)。《紀年》、《帝王世紀》、《路史》作二十一年。

帝廑,又稱廑王,帝扃之子。在位二十二年(前1717---前1696)。《紀年》作在位十八年。《御覽》引《帝王世紀》作二十一年。《紀年》作帝僅,一名胤甲,居西河,在位八年。《御覽》引《帝王世紀》作二十年。

帝孔甲,又稱孔甲王,帝廑之子,在位三十一年(前1695---前1665)。《紀年》作:居西河,九年亡。《通鑒外紀》作三十一年。《路史》作四十年。

帝皋,又稱皋王,帝孔甲王之子,在位十一年(前1664---前1654)。《紀年》:一作帝昊,在位三年。《通鑒外史》、《路史》作十一年。

帝發,又稱發王,帝皋長子,在位十九年(前1653---前1635)。《紀年》;一後敬,或作發惠,在位七年。《通鑒外史》作十三年。《路史》、《帝王本紀》位十二年。

帝桀,又稱桀王,又名履癸,帝發之弟,在位三十五年(前1634---前1600)。公元前1600年,與商國戰,兵敗,走死於南巢,夏亡。《紀年》:一名癸,居斟鄩,在位三十一年,為商敗於鳴條,放於南巢,夏亡。

註:本史實來源於《史記》、《竹書紀年》以及多年的考古研究考證等等,所錄實際年份按實推算所致,若有錯處漏處,請給予指證。


推薦閱讀:

(七)槐:戰爭狂人
為什麼我們稱禹為「大禹」,卻不稱堯舜為「大堯」、「大舜」?
夏朝的老百姓每天都幹什麼?
夏朝帝王姒發
春秋之前的歷史到底可信嗎?

TAG:中國 | 夏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