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入門》系列專題之二:為什麼某些劇集會被取消?

每當電視播出季在五月份結束時,總會在身後留下許多劇集的「死屍」。

在電視界,時間就是金錢。如果一部劇集不在開播時馬上成為「熱門劇集」,電視網絕不會放任它「慢慢尋找自己的定位」……因為那樣做太燒錢了。但是我們不能不考慮許多複雜的因素,包括現代電視產業所處的經濟環境。現代電視觀眾的分類已經越來越細,「簡單粗暴」的收視率數據已經越來越難以解析觀眾的行為習慣。為了幫助你理解「一部劇集為什麼會被取消」的問題,本文將從淺層次原因和深層次原因兩方面進行解釋。

首先我們要說說……什麼是取消?

簡單來說,「取消」意味著電視網決定終結一個正在播出的節目。取消的原因相當複雜,但多數是因為收視率過低、經濟損失過大以及評論口碑過差。也有一些情況是因為劇組(節目組)內部發生矛盾(包括演員之間的矛盾、職員之間的矛盾以及演職人員的相互矛盾三種情況),或者電視網為了迎接新節目而清空現有的檔期。

人們有些時候會把「劇集被取消」與「劇集結束」弄混。「劇集結束」是製片人、演員和電視網再商討之後做出的共同決定,是個「創意決定」(如《宋飛正傳》、《黑道家族》、《超感警探》、《獨木嶺》),它不同於「取消」。「劇集結束」意味著該劇會有一個特別的終結集,我們通常將其稱作大結局或劇終集(術語為「Series Finale」)。例如,Fox宣布續訂《美國偶像》第15季,但強調這將是該節目的最後一季;CBS宣布不再續訂《犯罪現場調查》,但會在下個播出季開始前播出一部電視電影作為全劇的「最終章」,嚴格來說這都應該視作「劇集(節目)結束」而不是取消。傳統意義上的取消是指一部劇集在播出過程中(或者一個電視播出季沒有結束之前)突然結束——有時是立即生效,檔期被即時撤除;有時是電視網做出取消的聲明後仍然播完已經拍好的剩餘集(但不會再製作更多新集)。

一、劇集(節目)被取消的淺層次原因1廣告收益與收視率

商業電視是由廣告(包括插播廣告和植入廣告)支撐的。一部電視劇集或一個電視節目究竟有多少觀眾,其數據一般是由商業化的收視率統計調查機構收集發布的。在美國,這個機構就是著名的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Nielsen)。對電視網來說,他們可以藉助收視率更高的劇集或節目向廣告商收取更高的廣告費用。同樣的,收視率很低、觀眾人數很少的劇集或節目基本無利可圖。對大多數美國的電視網來說,年齡位於18-49歲區間的觀眾群比其他任何區間的觀眾群都重要——因為這部分觀眾是廣告商的命根子。當然啦,未成年人沒有購買力,老年人不願意多花錢,青年人和中年人才是消費的主力軍。廣告商出錢打廣告的唯一目的不就是想讓觀眾買他們的產品么?我們應該明確一個事實:尼爾森發布的收視率調查結果其實並非真正的「電視節目收視率」,而是「電視廣告收視率」。換句話說,它統計的不是多少觀眾觀看了電視節目內容,而是多少觀眾觀看了電視節目的插播廣告(即便用DVR錄製電視節目也是帶廣告的),由此可見廣告收益與收視率之間的關係有多麼密切。電視網(歸根結底是廣告商)最關注的廣告年齡的重要性還可以用一些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在2007-2008電視播出季,《實習醫生格蕾》30秒普通廣告檔位的費用是41.9萬美元,遠高於《犯罪現場調查》的24.8萬美元——儘管《犯罪現場調查》平均每集的觀眾人數要比《實習醫生格蕾》多500萬;《老友記》在年輕成年觀眾中非常強勢,因此它的廣告費差不多是偏向老年觀眾的《她書寫謀殺》的三倍——儘管兩部劇集同期播出時的總觀眾人數不相上下。CBS是唯一的例外,CBS更看重25-54這個年齡區間,因為長期以來他們的觀眾群年齡就偏大(相對於它的競爭對手Fox、NBC和ABC而言)。

2製作費用與利潤率

還有一個因素也必須考慮,那就是製作一部劇集或節目的費用。如果一部劇集的廣告收益不足以抵銷電視網支付給製片公司(製片廠)的權利金(這是個重要概念,在後文中將詳細解釋),這意味著電視網要賠錢……世界上沒有人會幹賠錢的買賣。很顯然製作一部遊戲節目或真人秀的費用(如《好萊塢遊戲夜》)要遠遠低於製作一部科幻劇(歷史上最燒錢的電視節目幾乎都是科幻劇)。因此,一部遊戲節目或真人秀的收視率即便很低,它仍然有可能長期生存(畢竟這種節目有不錯的投入產出比和較高的利潤率)。遊戲節目和單集獨立的真人秀節目還有個好處:它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用很少的錢製作出來,不像有劇本節目和一年一度的大型競技節目(如《極速前進》《生存者遊戲》)那樣需要複雜的開發過程和繁瑣的製作流程。遊戲節目和單集獨立的真人秀被取消的模式也和它們不同——電視網對於這種節目只是簡單地停止製作,不再續訂新集。他們不說這種節目「還活著」,也不說它們「已經死了」。但是在必要的時候(例如電視網有空白檔期需要填補的時候),這種節目可以輕易恢複製作。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Fox的《和小學五年級學生比智力》(Are You Smarter than a 5th Grader?),Fox今年突然宣布續訂該節目並填入夏季檔期……此時距離該節目播出最後一集已經整整過去三年時間。歸根結底,是因為Fox今年夏季鬧節目荒,如果他們不這麼做,他們的夏季檔就真沒什麼東西可看了。

3其他原因

除了收視率和利潤率之外,劇集很少因為其他原因被取消(但也不是絕對沒有)。我能夠想到的其他原因包括:

內部矛盾:製片人、演員和電視網三方經常會發生矛盾——製片人和製片人的矛盾,演員和演員的矛盾,製片人和演員的矛盾,製片人和電視網的矛盾,演員和電視網的矛盾。任何一種矛盾都可能改變劇集的創意方向,但絕大多數矛盾都在幕後得到解決。如果矛盾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將嚴重影響一部劇集的品質,它走不了多遠就會倒下。

演員合同到期:按照好萊塢電視界不成文的規矩,一部電視劇集的核心演員在加盟時會簽5-7年合同。但是電視劇集的製作費用每年都在增長,演員的工資每年也按一定比例增長。對於那些「熱門劇集」或「流行劇集」而言,製作費用的昂貴程度越來越超出想像。如果核心演員的合同在這關鍵時刻到期,他們很可能提出大幅漲薪的要求,製片公司(製片廠)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滿足他們的要求,要麼放棄他們。去年的《生活大爆炸》就遇到了這種問題,結果勞資雙方的談判以主要演員Jim Parsons、Johnny Galecki和Kaley Cuoco獲得單集接近100萬美元薪金的天價續約合同而結束,該劇也順利獲得三季續訂(8-10季)。今年的《靈書妙探》同樣遇到了這種問題,結果Nathan Fillion很爽快地和製片公司續簽了一年合同,Stana Katic與製片公司舉行多輪「拉鋸戰」之後也續簽了一年合同,該劇總算獲得第八季續訂。你能想像沒有Sheldon、Leonard和Penny的《生活大爆炸》嗎?你能想像沒有Castle和Beckett的《靈書妙探》嗎?顯然那是不現實的。如果缺少了這些角色中的任何一個,《生活大爆炸》和《靈書妙探》勢必很快結束(即便他們現在看起來還算熱門)。還有一種情況是一部電視劇集的核心演員為了追求事業的更高發展主動要求離開,這也會帶來不確定因素。如果製片人和編劇組不能儘快對劇情做出正確調整,這部劇集最終難逃一死。今年《實習醫生格蕾》的男主角Patrick Dempsey和《吸血鬼日記》的女主角Nina Dobrev均因個人原因離開了演出多年的劇集,引發劇迷和媒體對這兩部劇集前途的擔憂。

糟糕的評價:過分糟糕的評價和各方的尖銳批評會對一部劇集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給觀眾留下不好的印象。其結果是沒人關注,沒人在社交媒體上討論,最終……沒人觀看。還有一種極端情況是惹了眾怒,例如ABC曾經播過喜劇小品節目《Turn-On》,但只播了一集……因為它不僅引發了觀眾的憤怒,甚至遭到播出它的ABC附屬電視台和地方電視台的抵制。歷史上有數十部只播了一集就被取消的劇集和節目,其中主要原因是評價過低(導致收視率過低)或者過於反傳統(引起巨大爭議)。

為新劇騰出空間:如果電視網覺得某部新劇或新節目很有前途,他們可能砍掉一部在播劇集以騰出檔期。英國的BBC最擅長此道,但他們不是唯一這麼做的電視網。那些「命運不確定」(意即表現平平,令電視網高管難以投入感情)的劇集最有可能落得這種下場。

電視網政治及劇集的歸屬:如果一部劇集不是電視網自己的製片公司(製片廠)拍攝的,也不是電視網的合作夥伴拍攝的,那意味著電視網對該劇沒有任何控制權。一旦製片公司(製片廠)和電視網在某些方面產生分歧(特別是權利金問題),這樣的劇集將很危險。劇集的控制權(所有權)是個重要的話題,在後文中將詳細解釋。

惹了官司:2009年8月,一個叫做《Megan Wants A Millionaire》的節目被取消,其原因是警方對一名決賽入圍者發出了逮捕令。更糟的是……後來此人自殺了。如果哪部劇集或節目攤上這種事,就自認倒霉吧。

胎死腹中:最不幸的情況莫過於尚未播出就被取消……別以為這是個案,這種情況還委實不少(幾乎每年都有)。一些劇集原本有著很好的前景,電視網也做了宣傳,也拍了試映集,也排定了播出檔期,但到某個時刻卻突然宣布放棄它們。這裡面的原因非常複雜,以上個播出季剛剛被Fox放棄的《象形文密語》(Hieroglyph)為例,它在2013年10月獲得直接劇集預訂,在2014年5月公布了首個預告片,但Fox在2014年7月突然宣布放棄整個項目(此時試映集已經拍完,編劇組也已創作出多集劇本)。Fox給出的官方解釋是「它的風格不適合Fox」,但……天知道它被取消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4劇集的復活

劇集的復活

在很久以前,幾年甚至十幾年都不可能出現「死劇復活」的現象。但是自從《核爆危機》(Jericho)的狂熱劇迷用「堅果炸彈」轟擊CBS總部迫使CBS復活該劇之後(參見下面的事件回放),「死劇復活」突然成了一種流行趨勢——最近幾年,《雙峰》、《南國警察》、《遠古入侵》(英國)、《明迪煩事多》、《西鎮警魂》、《超能英雄》、《美國老爸》、《安全警報》、《社區大學》、《美人不可貌相》、《24》、《X檔案》等許多劇集都有過死而復生的經歷。

事件回放:

2007年,當CBS宣布取消《核爆危機》之後,這部電視劇的愛好者情緒激動,迅速團結並組織起來,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挽救這部電視劇。其中包括:網上20萬人簽名請願及投票活動;在官方和非官方留言板上大規模留言;每天向CBS的高級管理層發送大量電子郵件。但是最富創造性的聲援活動,是他們向CBS總部辦公室郵寄了成千上萬磅堅果(包括花生、榛子、杏仁、核桃等等,主要是花生),並募集了幾千美元,持續購買並郵寄這些堅果。這個主意來自《核爆危機》第一季最後一集的對白,劇中人Jake Green引用了美國著名將軍Anthony C. McAuliffe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經典語錄。愛好者的行動最終收到了成效:CBS收回了「取消令」,為《核爆危機》續拍了七集,並定於2008年2月播出。雖然這是繼《星際旅行》之後好萊塢電視史上的第二大「群眾運動」,但短暫的勝利無法改變該劇的最終命運——續拍的七集比被取消之前收視率更差,人氣更低,CBS只好第二次取消了它。這場被CBS稱作「鬧劇」的行動,反而證明了CBS最開始取消它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

劇集多次復活

現在還出現了「死劇多次復活」的現象——意即某部劇集多次被取消,但是又多次復活。最典型的例子是AMC的《謀殺》。AMC在2012年7月取消了《謀殺》,但很快又續訂了第三季——因為AMC在與製片公司(Fox電視製片廠)的談判中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且流媒體巨頭Netflix注資成為合作夥伴。2013年9月,AMC第二次取消了該劇,Netflix於兩個月之後宣布再次復活該劇。無獨有偶,這種兩起兩落的情況還發生在CBS的《不能忘記》。2012年5月,儘管該劇當時的收視率在所有新劇中位列中上水平,CBS還是執意取消了該劇。一個月之後,CBS在沒有給出任何解釋的情況下突然宣布復活該劇。該劇在CBS又播了兩季,直到2014年10月第二次被CBS取消。2015年2月,A&E電視網正式宣布第二次復活該劇。

劇集轉網播出

某些時候,一部劇集被取消後可能轉到另外一家電視網播出。有時是因為這家電視網與被取消劇集的製片公司有相同的母公司,有時是因為這家電視網的確喜歡某部劇集。典型的例子包括:《神奇女俠》1975-1977年在ABC播出,1977-1979年轉到CBS播出;《星際之門SG-1》1997-2002年在Showtime播出,2002-2007年轉到Sci-Fi(今天的Syfy)播出;《實習醫生風雲》2001-2008年在NBC播出,2009-2010年轉到ABC播出;《天橋驕子》2004-2008年在Bravo播出,2009年到現在在Lifetime播出;《靈媒緝兇》2005-2009年在NBC播出,2009-2011年在CBS播出;《飛出個未來》1999-2003年在Fox播出,2008-2013年在喜劇頻道播出;《熟女鎮》2009-2012年在ABC播出,2013-2015年在TBS播出;等等。不過,更改電視網之後能夠增加人氣的劇集非常稀少。

劇集以其他形式復活

如果一部劇集被取消之後仍能通過DVD賣個好價錢,而且在有線電視網的重播有很高的人氣……說不定電視網會想辦法拍一部電影來慰藉劇迷的饑渴。沒錯,這說的就是《螢火蟲》。電視史上只有兩個「失敗了還能拍電影」的例子,一個是《特警隊》(Police Squad!),另一個就是《螢火蟲》。一般沒人相信失敗的電視劇集會是拍電影的好素材,但這兩部劇集顯然不「一般」。《飛出個未來》被Fox取消後以DVD直錄電影的形式回歸,並最終在喜劇頻道以劇集形式復活。《發展受阻》2013年被Netflix當做「原創劇集」復活——Netflix拍了一集作為測試,結果大受歡迎,他們很快乘熱打鐵拍了一整季。

劇集的重生

劇集的重生當然也可被看做復活,但復活前後的時間間隔相當長,因此它更像是一種衍生劇。例如,《星際旅行:下一代》在上一部《星際旅行》劇集結束18年之後才出現。《神秘博士》在1989年被BBC取消,直到2005年才被複活。這兩部劇集在被取消期間都曾出現過衍生電影。

5死亡檔期

人們普遍將周五晚上的檔期視為「美國電視節目的死亡檔期」,因為在這個檔期上播出的節目普遍收視率很差,註定要被取消。但是近年來美國電視節目的整體收視率下降得十分厲害,因此電視網對周五節目的容忍度進一步提高了。對ABC、CBS、Fox和NBC四大廣播網來說,周五節目的18-49區間收視率只要不低於1.0都可以接受。CW的要求更低,即便0.3亦能接受。

二、劇集(節目)被取消的深層次原因

但是……新的問題出現了:為什麼一些收視率還過得去的劇集被取消了,而一些收視率根本不入流的劇集居然獲得了續訂?在今天的電視體系和經濟環境下,這是個很不好回答的問題。如果《宋飛正傳》在眼下播出,它很可能成不了「一代名劇」,而是和《麥卡錫一家》、《米勒一家》一樣落得個早夭的下場……畢竟它一開始無論創意還是收視率都很糟糕。但電視網信任它,它最終成功了。我們可以換個更熟悉的例子:如果電視網缺乏耐心,《行屍走肉》和《權力的遊戲》很可能都止步於第一季(它們最開始的收視率都很令人失望),你能想像這種事情嗎?下面,讓我們從七個方面來解釋一部劇集被取消的深層次原因。

1劇集本身確實失敗

Fox今年取消了他們曾寄予厚望的《慕蘭尼的人生》——因為它從一開始就是個失敗者。無論你去問在電視網工作的任何人,他們都會給你同樣的答案。如果一部劇集想要獲得續訂,有些看不見的底線是不能逾越的——特別是這部劇集剛剛邁出一隻腳就踩進了泥潭,那肯定沒戲了。《熟女鎮》的聯合創作人兼《軍旅軼事》的創作人Kevin Biegel表示,「雖然人們說這個說那個,但說到底一切還是離不開收視率。」

問題是,現在的電視節目普遍收視率都不高。對不同的劇集來說,它們的播出環境不同,製作成本不同,「收視率太低」或者「成功」的標準也是不一樣的。「徹頭徹尾的失敗者」通常都很明顯——仍然以《慕蘭尼的人生》為例,它在周日播出,首播觀眾人數只有230萬。這個數字還不到在它之前播出(術語為「前導劇」)的《惡搞之家》的一半。周日的黃金檔期(通常電視網將晚上的8-11點視為黃金檔期,全球的標準一致)歷來被視為高調檔期,如果一部劇集在這個檔期上只有這點成績,它絕對活不了。果不其然,《慕蘭尼的人生》很快被取消了。

但並非所有類似的情況都如此明顯,尤其是CW的劇集——因為它們的收視率基數本身就太低了。從0.2的18-49收視率漲到0.3,那可叫「漲了50%」,但這0.1又能代表得了什麼呢?因此收視率並非決定一部劇集命運的唯一原因,電視網還必須考慮許多其他要素。

2劇集收視率低,而且製片公司不肯降低權利金

權利金,或者叫做授權金、播映許可金(licensing fee),這是一個很微妙的東西。可能很多電視觀眾並不理解:你每天都在看的電視節目很可能並非播映它們的電視網所擁有,它們是買來的。更準確地說,它們是「租」來的。

下面這張圖清晰地展現了北美電視產業的資金流轉情況:

不難看出,這張圖上的變數很多,但它真實地反應了電視產業的基本規則——你每天都在看的電視劇集,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上。

製片公司(術語為「Production Company」)或者製片廠(也譯作製片工作室,術語為「Studio」)負責製作電視劇集和其他電視節目。製片公司和製片廠本質上就是劇集的所有者,它(幾乎)獲得劇集所產生的所有收益。過去大家對此習以為常——因為一部電視劇集不在廣播網上播出就沒有收益,唯一的次級收益(意即「除了在廣播網上播出之外的收益來源」)就是聯合有線電視網市場(術語為「Broadcast syndication」,參見下面的注釋)。如今情況早已不能同日而語,除了聯合有線電視網市場之外,一部劇集還能通過流媒體點播(術語為「streaming」)、國際電視市場發行(術語為「international distribution」)、DVD和藍光套裝銷售等眾多方式來賺錢,製片公司(製片廠)理所當然想要儘可能多製作幾集,以便賺取一部劇集的最大利潤。

注釋

聯合有線電視網(Broadcast syndication)其實並不是一種真正的電視網,而是一種「許可」,意即多家電視台和廣播電台獲准播出原本只在廣播網上播出的電視和廣播節目——而且它們不需要加入廣播網。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離網播映權」。這裡可以舉一個不太恰當的類比例子:在我國,如果中央電視台或者某個地方衛視擁有一部劇集的首播權,那麼其他地方衛視不可能同期播出該劇。但是在首播過後,其他地方衛視可以購買該劇的版權,在其他任何檔期播出該劇(不受播出時間、播出模式的限制)。美國的廣播網和聯合有線電視網的情況有些類似(雖然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一部劇集在廣播網播出後,可以通過「離網播映權」許可的模式在地方電視台和基礎有線電視網再次播出(一般是延期幾年播出,例如TNT目前擁有《靈書妙探》《識骨尋蹤》《格林》《天堂執法者》和《邪惡力量》等廣播網劇集的離網播映權,但它們目前在播的分別是第5季、第9季、第1季、第3季和第4季,至少也比廣播網的進度晚兩年)。

在美國及許多國家,公眾可以直接看到的電視節目(不需付費的節目,即除了HBO、Cinemax、Showtime、TMC、Flix、Starz、Encore、MoviePlex、Epix、Baby First TV、Fox Soccer Plus、NFL RedZone、here!、BBC、Playboy TV、Hustler TV和Penthouse TV之外的所有電視節目)是由各大電視網來安排的,但電視網本身並不是電視台,他們傳遞的電視節目信號需要由各個地方的獨立電視台和附屬電視台(local affiliates)來推送到千家萬戶。此前曾多次發生過地方電視台、附屬電視台和電視網產生矛盾的事件,地方電視台、附屬電視台切斷了來自某個電視網的信號,該電視台管轄範圍內的所有電視觀眾因此無法收看相應電視網的節目。但是大多數國家只有「中心電視網」(集中的、統一的電視網,centralized network)或「中央電視台」(centralized television station),沒有地方附屬電視台,也沒有聯合有線電視網。

關於電視網、電視台、電視頻道、基礎有線電視網、付費有線電視網、聯合有線電視網等諸多複雜概念的詳細解釋,本系列會有一篇專題文章予以介紹,請關注。

但是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製片公司(製片廠)需要尋找一種方法來分攤部分劇集製作費用。現在的人力成本如此高,物價如此高,即便最便宜的肥皂劇也是相當燒錢的。說白了……製片公司(製片廠)必須找到一家電視網將自己的劇集播出去(否則他們的劇集就白拍了)。在某些時候,製片公司(製片廠)會與一個製片搭檔簽約合作,情況就更複雜了。

如果電視網購買一部劇集並同意播出,他們會向製片公司(製片廠)支付權利金(授權金、播映許可金)。這其實是一種協議,電視網會通過這種協議給製片公司(製片廠)一筆錢。權利金是按集計算的,而且還規定了每一集的播出次數。與此同時,電視網會在播齣劇集時插播廣告,通過廣告收入來填補權利金並最終盈利。有時電視網和製片公司(製片廠)會分享廣告收入,但本文不打算把情況搞得那麼複雜。本質上電視網不會為劇集的拍攝直接出錢,但是一部超級熱門的劇集可以帶來大量的廣告收入和周邊收入,只有這種劇集才是真正的搖錢樹。

電視觀眾經常對權利金產生誤解。理論上,一家製片公司(製片廠)要想確保一部劇集達到一定的集數,就應該不收取任何權利金——這樣電視網左手不用出一分錢,右手還有錢進(廣告費),他們當然樂意繼續播出一部劇集。但這是一種危險的前提——當然啦,製片公司(製片廠)怎麼會幹虧本的買賣?如果他們掏錢拍攝的每一集都收不回一分錢,他們早就倒閉了。

通常電視網和製片公司(製片廠)會進行談判,確定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數值。如果一部劇集的收視率處於「垃圾」邊緣,這種談判更有必要。製片公司(製片廠)有時會做出妥協——他們同意降低權利金,自掏腰包填補「降價」後的空洞。只要是一部劇集仍然在播,他們總能想點別的辦法來挽回損失。

但也有些製片公司(製片廠)堅決不這麼干。以本季被取消的劇集《明迪煩事多》為例,它是NBC環球電視製片公司拍攝的作品,但在Fox播出。它從一開始的收視率表現就很糟糕,但還沒有糟糕到要被「斬立決」的地步,於是Fox一直對它採取「以觀後效」的做法。問題是Fox完全沒有這部劇集的所有權,它是「別人家的孩子」,Fox不可能通過聯合有線電視網或流媒體點播市場來賺取額外的利潤。當它的收視率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後,Fox要求環球電視製片公司降低權利金,環球不答應,Fox再也無法忍受。這解釋了「Fox為什麼會取消它」、「為什麼要拖到2015年才取消它」兩個問題。後來該劇被網路流媒體服務商Hulu復活,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網路流媒體的要求比正規電視媒體要低得多)。

3劇集收視率低,而且製片公司和播出該劇的電視網沒有共同的「主人」

ABC播出的《神盾局特工》是Marvel製片廠拍攝的劇集,Marvel和ABC同屬於迪斯尼公司,這意味著它們是親姐妹。所以不管《神盾局特工》的表現如何差,ABC在現階段都能容忍它、照顧它。但是反觀Fox的《明迪煩事多》和《男與女》,它們的收視率都很糟糕,為什麼前者被取消而後者獲得續訂了呢?《男與女》當然比《明迪煩事多》的收視率高一點,但也只是高一點而已,你不能說1.3和1.1的18-49收視率有太大的差別……至少要有0.5的差別才算得「明顯差別」吧(CW的劇集另當別論,它們的基數太低了)?《男與女》的優勢在於,它是Fox廣播公司下屬的Fox電視製片公司拍攝的劇集,因此Fox對它有完全控制權。Fox控制不了《明迪煩事多》,畢竟它是NBC拍攝的東西。

你常在一些新聞報道中看見「某某電視網擁有一部劇集」的字樣,「擁有」的意思就是上面所說的含義。《男與女》由Fox自己拍攝、自己播出,所有的收益都進了自己的腰包——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的錢在自己手中,一切都好說。事實上Fox的這種情況算得一種非常極端的情況——因為Fox電視網和Fox電視製片公司不僅隸屬於同一家公司,而且管理人員都相同(其他電視網管理製片公司的班子和管理電視網的班子是兩批人)。

此外,電視網還特彆強調某部劇集能夠吸引特定的廣告觀眾。對於《男與女》,Fox幾乎每年都會強調一件事:年收入在20萬美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和高級白領人群喜歡它。這些人簡直就是廣告商眼中的搖錢樹,Fox怎會不重視?

我們回頭說說ABC的Marvel劇集。無論是《神盾局特工》還是《卡特探員》,收視率都不如人意,但ABC播出這兩部劇集既幫助了ABC製片廠,又幫助了同一家母公司旗下的合作公司Marvel。花出去的錢和收回來的錢最終都算在迪斯尼公司頭上——管它是ABC電視網、ABC製片廠還是Marvel。

在1993年柯林頓政府廢除「財務收益規則」(Financial Interest and Syndication Rules)之前,一家電視網從自家製片公司(製片廠)和合作夥伴手中購買新劇的數量是有限制的。現在,一家電視網能夠「擁有」的劇集數量無限。每年這個數字都在上升。電視網越來越不願意播出不是自家製片公司(製片廠)拍攝的劇集,因為只有自家公司(或合作夥伴)出產的劇集才是他們的「親兒子」。今年的電視節目展映既廣告投資洽談會完全體現了這種趨勢:ABC和Fox均有超過80%的新劇來自自家公司(獨資拍攝、合資拍攝或合作拍攝),CBS和NBC也超過60%。

你可能有個疑問:為什麼電視網要購買那些非合作夥伴拍攝的劇集呢?它們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嘛。你別忘了,特定的劇集只適合特定的電視網。例如,Fox電視製片公司拍攝了《當代家庭》,卻將它賣給了ABC——因為ABC一向以播出家庭喜劇著稱,Fox在家庭喜劇方面卻鮮有成功案例。還有一些第三方製片公司,它們自己旗下沒有電視網,它們拍攝的劇集將「一視同仁」地分配給主要電視網和主要合作夥伴——就看誰出的錢多。華納兄弟電視製片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它們的《綠箭俠》、《閃電俠》、《吸血鬼日記》等劇集賣給了CW,《哥譚》賣給了Fox,《永恆》和《再造淑女》賣給了ABC,《地獄神探》賣給了NBC,《超女》賣給了CBS。

4劇集收視率低,而且沒有通過聯合有線電視網和流媒體重播的價值

前文我們提到,當代電視劇集的收益既來自廣告費,也來自聯合有線電視網和流媒體市場,事實上聯合有線電視網的許可金才是一部劇集收入的「大頭」(例如《傲骨賢妻》每集的許可金高達200萬美元)。如果一部劇集有辦法擠入聯合有線電視網市場的話,任何製片公司(製片廠)和電視網都不會放過。但聯合有線電視網是比較挑剔的,它們更傾向於重播價值比較高的程序型劇集(特別是程序型罪案劇),而且對集數有不成文的限制。製片公司會竭盡全力確保一部劇集達到集數的底線,以使它們具備重播的價值。

如果你仔細研究每一年的電視節目,你會發現一個秘密……其實也不是秘密……如果一部劇集能活到第三季,那麼它活到第五季的希望很大,遠遠大於那些剛剛活到第二季的劇集。歸根結底,這還是聯合有線電視網的因素。對每一部劇集來說,聯合有線電視網是它們結束播出之後最好的歸宿。它們在電視網的第一輪播出只能賺到廣告費,但在聯合有線電視網的重播卻能賺到高額的許可金,那才真叫「賺得盆滿缽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部劇集能否在聯合有線電視網播出是評判它「成功」與「失敗」的重要標準。在有線網興起之前,大多數製片公司(製片廠)在製作電視劇時是賠錢的——除非這些劇集能進入聯合有線電視網。

簡單來說,進入聯合有線電視網的節目將在地方電視台的非黃金時段播出,但也可在有線電視網日間時段的任何一個檔期播出。像《宋飛正傳》這種超級熱門劇集,1998年就已(在廣播網上)結束,但時至今日仍然在聯合有線電視網上播出。擁有這部劇集的製片公司(索尼)每集都能拿到許可金——地方電視台重播多少次(相當於購買多少次),他們就拿多少次錢。

一部劇集是否能在聯合有線電視網播出,與其集數有很大關係……儘管這始終是個不成文的規矩。通常一部劇集需要88集至100集才能滿足聯合有線電視網的最低要求,具體的集數有一定的時代性(過去24-25集一季,現在一般22集一季)。但也有很多進入聯合有線電視網的劇集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特別是兒童節目)。在這個熱門劇集極度匱乏的年代,聯合有線電視網對劇集數目的要求在逐年下降。

在有線電視網和互聯網興起之後,一部劇集在結束首輪播出之後有了更多賺錢手段。除了聯合有線電視網和有線網的重播之後,製片公司(製片廠)還可以將他們的劇集賣給國際電視市場(例如,ABC電視製片廠將他們拍攝的《復仇》的部分季賣給了我國的中央電視台),賣給iTunes和亞馬遜這樣的網路點播站點,賣給Hulu和Netflix這樣的流媒體服務商。這還只是最典型的三個例子。

現在的多媒體平台真「多」,賺錢的手段也真「多」,那些媒體公司的小算盤自然越打越精——他們不僅想要擁有電視網,還要擁有拍攝劇集的製片公司(製片廠),這讓他們既能得到廣告費又能得到劇集結束第一輪播出之後的種種收益。

但最基本的問題是繞不過去的——一部劇集能夠堅持到擁有足夠集數的那一天。不可否認,Netflix和Hulu買了許多單季劇集,但別忘了權利金是按集計算的。你不用算也知道,13集的劇集和100集的劇集哪個更賺錢。當然……除非你是非常非常熱門的流行劇集(如《螢火蟲》),製片公司(製片廠)可以故意將每集的權利金提得很高。

如果一部劇集能通過Hulu這樣的流媒體服務商播出,那當然是一件好事。即便流媒體的觀眾人數可能不高,而且電視網在進行決策時並不將這件事當做關鍵要素,但這還是有望改變一部劇集的命運。例如,Fox的高管在5月中旬的電視節目展映暨廣告投資洽談會上化了不少時間向雲集一堂的廣告商宣傳《一個人的地球》的流媒體表現——因為廣告商也很喜歡流媒體服務,而流媒體服務的主攻對象是樂意花錢買新產品的年輕觀眾(並且他們無法在流媒體中跳過廣告)。一位內部人士直言不諱地說:「幾年前電視網根本看不上流媒體那點觀眾人數,但是現在他們的眼光已經離不開流媒體。」

這位內部人士還表示:「如果你能證明人們仍然在看你的劇集,而且這些觀眾是電視網最看重的「高價值」觀眾,那麼一切都好商量。只要廣告商仍然對這些觀眾感興趣,仍然想為他們打廣告,你就有希望活下去……要麼成功要麼毀滅。」

5劇集收視率低,而且製作費用太高

這和「電視網不擁有一部劇集」(上面第3點)的情況非常類似。回想2014年被取消的Fox劇集《機器之心》,它的收視率對Fox來說還算可以,但這部未來風格的機器人劇集的看點很大程度上依賴視覺特效的好壞。誰都知道視覺特效是影視製作中最燒錢的部分,更何況這部劇集的真正主人是華納兄弟而不是Fox,Fox沒有任何理由保留它(除了播完已經拍完的第一季之外)。

對於已經播了很多年的「老劇」來說,製作費用問題是頭號問題,製片人時常要為它操心。即便這部劇集由電視網自己擁有,它還是會受到詳細的財務審查,經費的使用將細化到每一集。如果這些細節問題沒有提前擬定出詳細方案,劇集要想獲得續訂恐怕有點困難。

6劇集收視率低,而且電視網內部沒有人喜歡它

電視劇迷和電視評論家認為,只要他們對一部劇集表現出足夠的熱情,就足以確保一部劇集的生命得到延續。但……這種想法太天真了。大多數廣播網劇集都很昂貴的,電視網花四五千萬美元的權利金買來一部劇集可不只是為了讓一些人寫兩句好聽的話。沒有人看……一切都免談。

但是在電視網的高管中,情況就不同了。如果電視網的高管普遍都喜愛一部劇集,即便那些老是唱反調的人也表示肯定,那麼這部劇集是大有希望的。很難找到一部所有人都支持的劇集,但有些時候,電視網的高管會把某部特定劇集當做「寶貝」或「特別寵物」來對待。NBC前兩年的百老匯音樂劇《一鳴驚人》就是個例子,報道稱NBC電視網的總裁Robert Greeblatt十分喜愛該劇,雖然該劇每集的收視率都在縮水,但是Robert Greeblatt還是親自拍板給了它第二季。可是《一鳴驚人》自己實在不爭氣,Robert Greeblatt的寵愛無法改變它的最終命運。Robert Greeblatt能夠照顧它一季,不可能照顧它兩季,於是它在第二季結束後被取消了。沒有Robert Greeblatt的照顧,恐怕它連第二季也播不完(第二季的最後幾集是在周六這個「不毛之地」燒完的)。

7劇集~~~太老了

像《法律與秩序》、《犯罪現場調查》這樣的劇集,它們的確「年事已高」。

前面我們已經多次提到,當一部劇集播出很多年之後,劇集的製作費用和每個劇組成員的工資都在不斷增長。這很容易理解,你和我這樣的普通人每年都渴望能夠加工資,更何況演員、製片人、導演這種高收入人群。不管一部劇集如何成功,它的成本都會越來越高。正因為如此,類似《識骨尋蹤》和《犯罪現場調查》這樣的劇集每年都要進行(製片公司和電視網之間的)續約談判。收視率高自然有吸引力,但經濟問題可能更重要。經濟上不能取得平衡,製片公司(製片廠)就無法獲利。一旦到了製片公司(製片廠)和電視網都不能承受的時候,這部劇集就該退出歷史舞台了。只要不被提前取消,每部劇集最終都會踏上這條道路,這是不可逃避的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

過於年邁的劇集也有一個好處:它畢竟紅火了很多年,電視網對它有起碼的尊重感。通常電視網會提前與製片公司(製片廠)進行協商,給製片人充足的時間來策劃一個合適的大結局。製片人可以按照他們的預想來結束這部劇集,而不是在倉促間搞出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四不像」。例如ABC的《復仇》沒有《犯罪現場調查》那樣的地位,因此它的大結局是匆匆忙忙趕製的,讓人感覺它把一整季的東西全都濃縮在一集里了。

如果你認為電視劇也有「壽終正寢」的話,那麼這就算「壽終正寢」吧。更何況「壽終正寢」的劇集也不是從此再也看不見了……它還可以在有線電視網重播,在流媒體平台點播,在DVD商店銷售。對於我們這些「免費觀眾」來說,這就更不是問題了。

天涯小築授權發布,作者:Donatino

推薦閱讀:

前妻再婚,我在她樓下站了一整夜,第二天她取消了婚禮_【今日爆點】
背景資料:被取消的聯合國人權委員會
港媒稱警方近日將對「佔中」清場 警察取消休假
外資真的要來了?央行或考慮逐步取消QFII和QDII額度審批
「有毒」藥味限制取消,這些處方獲准可申報經典名方!

TAG:美劇 | 專題 | 入門 | 取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