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與音樂養生

中國古代的音樂療疾思想在《黃帝內經》中體現得最為豐富,其開啟了音樂療法的新紀元。古代真正高明的中醫不但用針灸或中藥,而且用音樂,通過五音作用於五臟,影響情志。元代名醫朱震亨曾說過:「樂者,亦為葯也。」《黃帝內經》五音療法將音樂和人的身心狀態進行聯繫,強調不同音樂對人體五臟以及情志變化有不同的影響,從而可以預防和治療不同疾病。

一、五音與五髒的關係

《黃帝內經》闡述了五音與五臟六腑的聯繫。《靈樞.邪客》記載:「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素問.金匱真言論》進一步提出了「五音應五臟」的觀點。把五音宮、商、角、徵、羽及五臟脾、肺、肝、心、腎和五志思、憂、怒、喜、恐等生理、心理內容運用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提出了「肝屬木,在音為角,在志為怒;心屬火,在音為徵,在志為喜;脾屬土,在音為宮,在志為思;肺屬金,在音為商,在志為憂;腎屬水,在音為羽,在志為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還通過五行具體論述五臟與五音的聯繫,「東方生風,風生木……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南方生熱,熱聲火……在臟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中央生濕,濕生土……在臟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西方生燥,燥生金……在臟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北方生寒,寒生水……在臟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

二、五音與情志的聯繫

《黃帝內經》音樂療法的基本原則是運用不同類型的音樂來調節機體的情志。《素問.金匱真言論》記載:「宮為脾之音,大而和也,嘆者也,過思傷脾。可以用宮音之亢奮使之憤怒,以治過思;商為肺之音,輕而勁也;角為肝之音,調而直也;徵為心之音,和而美也;羽為腎之音,深而沉也。」《史記.樂書》也說音樂可以「動蕩血脈、流通精神」,其旋律的陰陽升降可以協調人體陰陽升降的平衡。《金峨山房醫話》進而記載:「宮音悠揚諧和助脾健旺,旺盛食慾;商音鏗鏘肅勁,善制躁怒,使人安寧;角音條暢平和,善消憂鬱,助人入眠;徵音抑揚詠越,通調血脈,抖擻精神;羽音柔和透徹發人遐思、啟迪心靈。」在這裡,音樂本身被賦予了一種情感,它可以使人體獲得全方位的音樂體驗,引發身心狀態的變化,達到輕鬆、愉悅、悲傷、憤怒等情緒的共鳴,進而達到身心平衡、調暢情志,達到治病的效果。

三、《黃帝內經》中音樂療法治療疾病的經驗

失眠在《黃帝內經》中又稱「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黃帝內經》中記載的關於失眠的病因病機及治療的理論頗為深刻,並初步形成了較為系統治療失眠的方法,其主要從陰陽氣血方面探究其病因病機,並依據此理論進行辨證治療。《靈樞.大惑論》在解釋失眠時說:「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五音療法也是以調節陰陽為核心治療失眠症的。用樂如用藥,也要辨證論治。五音療法根據不同的症型對失眠疾病進行辨證治療:肝火擾心型可選用角調式類音樂,以調節肝膽的疏泄功能,促進人體氣機的升發調暢;痰熱擾心型可選用徵調式音樂,以助養心氣;心脾兩虛型可選用宮調式音樂,以調節脾胃的升降功能,促進全身氣機的穩定;心腎不交型可選用羽調式音樂,以助養腎氣,促進人體氣機的下降。

 四、《黃帝內經》與音樂養生

《黃帝內經》中的音樂療法在養生上的應用《黃帝內經》音樂養生理論集中體現在養形與養神上,即:保持形體與神志,臟腑與陰陽,人體正氣與外界環境等多方面的動態平衡。《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說的「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是貫穿整個中醫學體系的基本脈絡,「陰陽平衡」是調節情志、保持身心健康的基礎。《黃帝內經》音樂養生療法以調節陰陽情志為媒介,以達到治療疾病、保持健康的目標。

《禮記.樂書》云:「致樂以治心,耳目聰明。」《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以疾病與戰亂相比擬,提出了「治未病」的預防學思想,並通過對傷病經驗的積累,逐漸產生了預防疾病的理論。《黃帝內經》中的音樂養生思想改變了人們對養生的傳統認知,開啟了養生理論的新領域。《黃帝內經》音樂養生不只是局限於權威的醫藥膳食養生理論,而是通過不同形式的音樂,使形神合一,進而身心統一。音樂養生更加註重音樂對人體情志的影響以及對人體心神所起的作用,音樂養生理論告訴我們,要學會看音樂表象下真正的養生意義。


推薦閱讀:

【黃帝素問直解83】在線收聽
江夏黃氏--族譜研究(上) 黃帝
推薦: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國學堂」欄目《重新發現中醫太美》— 黃帝內經 視聽,講...
黃帝內經20講:不講虛的,只講乾貨
邪客——《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一篇

TAG:音樂 | 養生 | 黃帝 | 黃帝內經 | 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