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王氏怎麼了,三論琅琊王氏、論王氏始祖王氏起源時間

天下王氏

家譜 | 祖訓 | 名望

文化 | 精神 | 古迹

王家人自己的公眾號

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滋養了一個偉大的中華民族,培育了一個勤勞勇敢、仁愛智慧的王氏家族。王氏家族是當今中華民族中的第一大族,數千年來探天人之道,窮古今之變,暢時事之運,勵志自強,建功立業,英豪遍神州,美名揚天下。

與中科院姓氏研究群商榷糸列之一

三論琅琊王氏在中華王氏研究中的地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作為全中國軟科學事業發展的領導和指揮中心,不但在現實中要對全中國的社會學、哲學、政治經濟學和文化藝術學的發展作出科學的符合實際的研究、論證和探索,也要對全中國的歷史、即社會文展史、哲學思潮史、文明發展史和民族進化史的總結、批判和論證負責。恰逢2005年是聯合國倡導的孔子文化年,也是華夏文明在全球範圍內再傳播大激蕩的啟動年,有理想、有機會、有責任、有義務的中國社科界,本應在這項中華文明走向世界的偉大進軍中,發揮資訊中心和信息核心作用。但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一些院校等相關機構的部分學者,卻因為其不彰的影響,平庸的形象,不但自慚形穢於自已的「學術力」,而更加臭名昭著的還有「十大怪現象」(請參見香港《亞洲周刋》2006年9月3日《中國學界十大怪現象》文),和哈佛大學數學講座教授丘成桐的相關言論。一個堂堂的代表國家進步和文明的先進勢力的神聖殿堂,鬧來鬧去幾成封建餘孽藏污納垢的修養聖地,他們公開地死灰復燃封建帝王的威儀、佞臣閣老的權術和術士軍師的玄言。一時間,出版物、影視劇和論壇上充斥了那些早在上世紀初興起的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和上世紀中後期興起的無產階級文化革命運動中、被正確批判和唾棄了的華夏民族文化遺產中的糟粕,差點讓一個泱泱大國的載人太空梭,敗在秦始皇大羽鳥人的手上。特別令人髮指的是譜牒界有著博士、教授和研究員頭銜的著名專家學者,竟然與農村中一些專門騙人錢財的修譜農民聯手,採信一些諸如「公元前565年出生的人是公元前717年出生的人的始祖」的資料,干盡與他們的使命、身份、學養和素質完全相反的勾當,雖然他們最終也逃不掉被專業、被科學和歷史邊緣化、或淘汰的可恥下場,但是他們的倒行逆施對中國社科界造成的重創和傷害,己到了相關部門不管就要出大亂子的時侯了!前論:對山西社科院《太原王氏》和張海贏論述的質疑一九九二年六月,受山西省海外太原王氏聯誼後援會委託,由中國譜牒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山西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張海瀛研究員主持,經山西社科院家譜資料研究中心(亦稱中國家譜資料研究中心)的十三名學者及幹部在一九九四年九月定稿,並於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出版了在海內外王氏同宗中影響巨大的《太原王氏》一書。據統計,參加此書主纂、撰稿、統編、審定等工作的學者和工作人員超過了十五人。這一工作的目的和重點,就是要把太原王氏界定為在全世界有近一億人口的王氏總宗和始祖。為了完成創造出「王氏始祖太子晉」和「天下王氏出太原」的論述的任務,為了實現這一既定的目標,《太原王氏》的編著者們就不管太原王氏的起點 (前565年)晚於前717誕生的琅琊王氏的史實,不顧太原王氏的「始祖」太子晉不是太原人,而是河南洛陽人(被封於晉境之今河南淇縣一帶)的史證了。而此類完全相同的故事,也正在全國幾乎所有姓氏的研究中象瘟疫一樣地發生並漫延著。關於「王氏始祖太子晉」和「天下王氏出太原」的論述,來源於一個封建帝王(唐高祖李淵)出於政治需要所造的謠言,這卻幾乎要斷送一代中國社科學界王氏研究學者的學術生涯,因為他們的誤導,全世界近億冊新編王氏譜和其它出版物,都在樂此不疲地重複這個類似中世紀前西方「地心說」的謠言,以維護騙子們的神權和王權的統治欲。每當有戳穿騙局的人物出現,就會成為人神共憤、千夫所指的惡棍,筆者「」琅琊王子城父早於太原太子晉「太子晉不是太原是洛陽人」「新論述」出世以來,所受到的攻擊、污陷和誹謗,也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每一次有新論述的專著要出版,都會受到形形色色的阻撓和危言聳聽的破壞,但是我絕不相信經過奮鬥和努力,這個謠言還永遠不會被壽終正寢。好在己經有不少學者和同宗,正在逐步認識和支持筆者「新論述」的基本原則。那就是:(1)王氏的始祖是王倪(前3200)、王亥、王子比干、王業(前1165)、王季、王子城父(前717)和太子晉(前565)這一個一脈相承的群體,而不是始於太子晉其人。(2)王子城父代表的琅琊王氏,早於太子晉代表的太原王氏150多年。(3)前685誕生的琅琊邑,早於前497年起源的晉陽 (太原)城180多年。(4)太子晉不是山西太原人,而是河南洛陽的王城人,他的封地是晉城朝歌(河南淇縣),離山西太原還遠著呢。(5)太原王氏從「始祖」太子晉起,至第二十六世王霸前,無一人生於太原或長住過太原,是完全由歐陽修等人按琅琊王氏的世糸拼湊的,被太原王氏學者忽略的王卓世糸是真正有太原生卒經歷的,但仍為琅琊王子城父的「後世」。(6)華夏共祖黃帝至太子晉不是49世4000年,而是5200年81世以上的。(7)黃帝、顓頊、大禹和后稷等人不是各為一代一個人,而是各為一族很多代。《太原王氏》一書的觀點和論述儘管有很多常識方面、專業方面的大錯特錯,但仍不失為一部好書,因為它比起另一部分只描寫王氏祖地的風景、和王氏祖先生平的著作,看起來要言之有物的多。《太原王氏》不失為中華王氏研究的一流好書。雖然《太原王氏》的部分作者己視筆者為惡棍,我還是必須這樣說。《太原王氏》的將精兵強、參編人員不可謂不是當時國內譜牒界的一流,《太原王氏》的資料充足、因參編單位是當時譜牒收藏研究界的國內前三,《太原王氏》的編寫工作的組織計劃之嚴密、足以與當代一些大典的修輯媲美,《太原王氏》的編寫時間充分、二十五萬字的篇幅一般一個人五個月就足夠了,而太原王氏的寫作、編纂的過程卻長達二十五個月以上。這本書的結論和數據,至今還在影響和主導著海內外同宗的尋根問祖、宗親交流和王氏研究的眾多領域,並且仍為參編單位和部門的部分學者和幹部們津津樂道。這本小書的學術價值至今已歷經十餘年,其資料引證的重大錯漏,和結論表述的語無倫次是驚人的,有些部分離史實和史證相去甚遠、或者己南轅北轍。在這本書的參編作者的表率、影響下,國內外的王氏研究便開始了不驗證即引述的修譜撰著之風。相互引證本是學術交流、信息流通、辨理明道、啟蒙教化、普及科學和文明升華的需要。但是在互相引證的過程,如此大規模地以訛傳訛、甚至閹割和扭曲史證,卻可能是上述參編者所始料不及,並不願看到的。筆者收藏、研究了國內外各類王氏譜牒資料數千冊,在王氏得姓以來的世系、宗支、郡望、堂號的調查研究方面所花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是海內外同宗之中至今最多的。在翻閱《太原王氏》的第一時間,一種親切和重逢的感覺立即撲面而來。張海瀛老先生是上世紀國內一流學者吳晗的弟子,其治學的嚴謹和涉獵的淵深應該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這本由他主持編寫的小書所出現的一系列的狀況,卻讓筆者和很多人極其困惑。筆者必須聲明:海外太原王氏聯誼後援會,和山西社科院家譜資料研究中心,對海內外王氏的尋根訪祖工作的貢獻是巨大的,對促進王氏重要祖地之一的山西及太原的招商引資、和經貿旅遊事業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他們對筆者的提攜和重視,是超乎形容的。筆者曾五赴山西及太原,對太原的向戀難名,面對先祖的遺址之一的靈石王家大院,也曾多次流淚。二00五年十一月,筆者還應邀成為由海外太原王氏後援會發起的,在馬來西亞沙勞越州詩巫市召開的第七次世界王氏懇親聯誼大會的主祭官,被選定為大會成制以來在大會尋根研討會唯一發言、作長篇尋根報告的學者。雖然這也是筆者多年不懈努力的結果,但亦與太原方面的友善與器重密不可分。本文的寫作,正是基於上述的感激之反哺。為答疑解惑,筆者開始注意並留心其它部門和學者編寫的同類著作,也有與作者感受相近的,但大多對《太原王氏》的引證和結論堅信不疑。特別是民間自修的各類族譜、宗譜、家譜等,在相關落段的引證和表述一字不差外,對《太原王氏》中結論性的語言和概念性常識性的錯謬也全盤接收,如果不計小節,這本書的重大硬傷處己經使人非常震驚,作為一個長期從事譜牒研究工作,和世系、宗支考證工作的學者,筆者現將初步觀察到的問題,和相關文獻的表述,及筆者本人的觀點,特作如下表述,以期讀者取捨。一、關於「王氏」和姓氏起源的時間點1、最早的「王」和王姓人不是太子晉據《莊子/逍遙遊》記載:首代許由是末世帝堯的老師,堯欲將治理九州的重任託付於許由,而首代嚙缺又是末世許由的老師,末代嚙缺的老師是首代王倪,首代黃帝的父輩伏羲末世亦曾與首代王倪論道。王倪、嚙缺、許由,他們都是逍遙派,都是仙風道骨的長者,無論這些人物和故事的可信度如何,我們在事關譜牒和宗支的著述時,可能都需要抉擇。王倪與太原王氏(實際為洛陽王城王氏)的太子晉子僑一樣,都有點傳說中的人物那種特有的、很神秘的氣氛,他們是否能稱為一個姓氏或家族的始祖,承擔起傳宗接代的重任,可能需要慎重。王倪如果真的是黃帝時代的人,就可謂是中華王氏第一人了。筆者對選擇王倪作於為中華王氏第一人取保留意見的態度,對選擇太子晉作為太原王氏的始祖之一則無異議。對關於太子晉為中華王氏第一人的說法則不以為然。另一個較早出現在史籍中的王姓人,便是夏朝的冥子王亥,由於王亥的地位很高(夏王室的親王或「王」),史籍中多有提及。王亥的存在,旁證了王室即為王氏之源的論點。王亥的世系清晰,為黃帝第三十七世(而《太原王氏》的第三頁卻將他和堂兄弟差弗誤傳為黃帝的第十一世,黃帝至王亥約1300年,如果只有十一世的話,豈不是每一代都要到一百多歲才生兒子),王亥和差弗也是相當於夏王大禹的第七世孫中的同輩。因為王亥身份的真實性沒有問題,他的身分又確實是 「王」。所以,由王倪王亥來共同出任沒有爭議的,中華王氏的形式上的不同世代的第一人,應該不存在問題(法律上的第一人應是姬稷、子契、姒禹)。而姬姓王氏的第一人,則非周朝的始祖周太王古公亶父王業莫屬。很多史學家和譜牒學家,都論述過中華王氏的三個起源的源頭,總源是黃帝的三十一世孫姒姓夏王王啟一一禹王、子姓商王一一王契、和姬姓周王王棄一稷王;因為是堂兄弟輩的同宗,所以他們都生活在約公元前2200年前後。在他們的前輩中,最早使用王字在名字前面的人是王倪,他與黃帝是同輩(約生活公元前3200 年前後),晚些的是夏商周三朝王室的諸位祖先。(此前后稷、子契、大禹等人被《太原王氏》考證為黃帝五世孫。黃帝是公元前3200年前後的人,大禹是前 2200年前後的人,一千年中怎麼可能只有五世傳承呢?經本文筆者考證,稷契摯堯禹封等人均是黃帝三十一世)。由此可見,山西社科院的副院長張海瀛等人,在閹割或篡改歷史時是多麼地無知或肆無忌憚。姓名前面是否寫有王字其實並不重要,因為在戰國以前與王室中有裙帶關係的人,隨著職銜駐地等因素的變化,自己與後代的姓氏就會隨時發生變化,例如商王室 (氏)的始祖之一,王子比乾的後代中不但有姓王和複姓王子的,也有林氏等姓的始祖,原因很簡單:因為王子比乾的兒子林堅是在樹林子裡面出生的,隨著商王朝的毀滅和王子比乾的去世,比乾的兒子己不是王室的身份,所以不能姓王,武王授氏時就依據了比乾子生於「林」這個重要的出處。為什麼周太王古公亶父叫「王業」,周王季歷叫「王季」呢?因為從法律上來講,當時他們的身份不是國王,而只是周族的氏族領袖,實際上,當時他們還是殷商臣國的諸侯,也是他們受封於堯帝時的食邑子為什麼他們也可以姓王呢?因為是周武王姬發追封的,追封(上三代)和襲傳(下三代)是我國封建文化的核心,這也是一些近現代史學者在詮釋周天子家族時的一些成見或規矩,否則歷史上就不會有周王王季和周文王王昌的定讞。但是在姓氏學的範疇卻不是這樣說話的,既然周太王王業、周王王季、周文王西伯與周武王發是直接的父傳子的關係,他們的血統的統一,也就結構了他們姓氏的統一:姬姓王氏!姓氏合璧後凡是姬周的天子就全部姓王了,沒有別的人還能姓王,至少在秦始皇以前,冒用別人的姓氏,特別是冒用王族、顯族的姓氏是要殺頭的。有人說漢以前的人無姓,周王為什麼可以姓姬就不能姓王呢?「帝」和「王」都是父系社會的產物,為什麼父系社會的周王,一定要姓母系社會的「姬」而不能姓父系社會的「王」呢?那時的寒門素族,如果要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除了與士族攀婚之外,只有偽詐高門,詭稱郡望了。例如賈淵掌修撰譜牒,有一個叫王寶泰的人,買通賈淵,要把自己的家族上到江左第一大高門琅琊王氏的譜中。事未成而被告發,按律賈淵當處死,由於其子向皇帝叩頭流血乞免,才免去死罪(《南齊書》卷五二賈淵傳)。可見當時這種買譜、賣譜的事件也是有的。)氏為父親的身份,姓、氏合一時,父姓就當然就可以冠在名字前廣面了。張氏等姓也是以姬姓為母姓的,但他們的開宗立姓為黃帝的孫子張揮,或玄孫弓正,比王氏的太子晉早了兩千多年。而「周武授氏」和「太公封神」的結果是:全國有近百「氏」得姓(所謂「百姓」正是此際所形成的),對在此際得姓,有得姓的法律依據的林姓第一人而言,林氏是從周武王的子輩林堅開始的,這也比王姓的太子晉子王宗敬早了近五百年。說起來有些難為情了,林堅可是子姓王氏的王子比干(約前 1150年生)的親生兒子啊。兒子家的姓,怎麼能比老子家的姓早了近500年呢?(山西社科院副院長張海瀛研究員和《太原王氏》論證的王氏「始祖」太子晉生於公元前565年)。在此之前常常會有一種誤會的說法:王姓起源於公元前五六五年出生的源於漢代劉向《神仙傳》中的傳奇人物太子晉,其實與太子晉同樣有神話傳說的王倪,早在公元前三千二百年前就很活躍了,晚一點的王亥,也比太子晉早生了一千三百五十年。可能不需要討論的是太子晉作為太原王氏的始祖,最後被傳成了王氏的始祖,把太原兩個字弄丟了,這一丟就至少是一千多年,使王氏比他們後代(例如林氏)的誕生還晚。中華「王」氏的起源,即是譜牒學範疇中華王氏的創源,是和中華民族早期的文化建設、與中華民族的祖先伏羲和黃帝創造性的生命一道,是從公元前3200年以前開始的。作為「中華王氏」的載體的王姓,也是中華民族的源頭大姓之一。國王以「王」為姓,在中原己被夏商周三朝的歷史證明,否則在王氏的源頭的論述中,就不會有夏代姒姓王氏、商代子姓王氏和周代姬姓王氏的說法。關於王氏的這三個主要來源,和這三個王氏中的王亥、王叔箕子、王子比干、王子城父、太孫(王孫)赤等王氏歷史名人,和他們在中華王氏家族史上始祖級人物的地位,也受到了史學界、譜牒界、和海內外王氏宗親的一致公認。在朝鮮、韓國和日本也是這樣。朝鮮和韓國歷史上的大多數國王都是以王為姓的,《隋書/日本志》中也曾有「倭王以王為姓」的記載。2、「天下王氏出太原」和《太原王氏》是中華王氏的「地心說」既然如此,《太原王氏》為什麼還有「天下王氏出太原」的觀點和結論呢?因為第一個說出太原王氏比琅琊王氏重要的人是唐王李世民(公元627——649在位),因為他父親、太原的留守李淵起兵反隋的時候是從太原開始的。當時的太原的郡丞是王咸,王威就拽住李淵說,你造反了,留下個爛攤子給我,我怎麼辦?我們王家與前朝和當朝的天子關係都不錯,他們把我們照顧的也都蠻好。李淵說,沒事,這麼多人我顧不了,把你王家照顧好反正我沒問題,而且一定讓你王家的人比在前朝過的還要好!結果,王威不信他講的,讓李淵把賭咒發誓用極其堂皇的語意寫在了紙上,後人又把這個叫做《晉祠銘並序》的文字刻在碑上。但是,王威並沒有支持李淵,並且自殺了,李淵認為他沒有選擇通報朝廷而選擇了自殺也是對自己的支持,便信守了自已對王威生前的承諾,後人也把《晉祠銘並序》立在了傳說中根據太子晉之子王宗敬的衣冠冢而建的晉祠(其實是唐叔虞祠)中最醒目的地方。後來李淵果然成功了,他和他的後代封了許多王氏的人做宰相,做皇后、做大臣。李世民(公元627——649年在位)、李隆基(公元713——756在位)還為許多王氏祖先編了譜,撰了傳。其中太原王氏的地位有史以來第一次真正地超過了琅琊王氏。因為太原是李家的福地,是世界上最不得了的地方,太原王氏於是也沾了光(當然也付出了很多,那時候那樣的待遇是應該的,作者舉雙手贊成)。「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從當事人口中了解到太原王威在自己父親起兵時不是自殺,而是被李淵派人殺掉的,由於怕王威家族生變,才對外公布說王威是自殺的。於是李世民就改變了李淵的一些政治主張,特別是在太原王氏與琅琊王氏的政治地位上,他真正地做到了一碗水端平,甚至有些矯枉過正了。首先,他發動了一場造神運動,把琅琊王氏的王羲之捧上了「書聖」的寶座。他認為王羲之的行、草二書都很好,但他的姨媽衛夫人、從父王敦、王導、兒子王徽之、王獻之和侄子王珣等人的書法也很優秀。李世民、李隆基還為琅琊王氏重修了《琅琊臨沂王氏譜》,並為琅琊系的王吉、王祥、王覽、王導、王羲之等十餘人寫了傳。唐朝皇帝們的作品、有些語言用的甚至很肉麻,不象皇帝寫的,很象御前的筆杆子李延壽們的作品,只不過簽了皇上的名。這樣,李世民的「書聖王羲之」、擺平了李淵的「天下王氏出太原」,因為「聖」即「皇上」朕即」天下」,大家是平級的。但是,這樣做的確造成了混亂,用現在流行的語言批評,就是李淵、李世民的政治需要,褻瀆了科學、歷史學和譜牒學。在李淵和李世民的主導下,後世歐陽修等人編撰的《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硬是生編了一段從漢初揚州刺史王威到唐宰相王溥的世系貽笑後人,《太原王氏》編著者們也從一部世糸極其混亂的《餘姚上塘王氏宗譜》中抄出了指導全世界王氏同宗編譜用的世糸,其中矛盾和漏洞百出簡直慘不忍睹。例如:(1)把王氏始祖群體內的最後一人說成始祖第一人:筆者在馬來西亞出席第七次世界王氏懇聯誼大會時,就曾有不止一人,指著《太原王氏》中的太子晉的生卒年問:全世界的王姓人都是這個十七歲就仙逝並且是得了腎衰竭病死的人的後代嗎?筆者不無辛酸地回答說:他是王氏祖先群體中的最後一批中的最後一個。(太子晉是中華王氏祖后稷、子契、大禹的五十七世孫,姬姓王氏祖古公亶父王業的二十六世孫,也是太原王氏祖周平王太孫、王孫赤的第十一世孫)糾正這一類錯漏,正應是《太原王氏》的編著者、山西社科院歷史研究所、中國家譜資料研究中心的著名學者們開展歷史和譜牒研究工作的重點,而他們競然將這些有太多原則問題的世糸結論原封不動地販賣給世界各地的王氏同宗,這到底是想證明他們的無知、還是想證明他們的無畏呢?(2)把黃帝至太子晉的世系,少計39代即1200多年:《太原王氏》第二頁的最後兩行說:黃帝四十二傳至周靈王太子晉,是為太原王氏系姓始祖,亦即太原王氏之根。黃帝,是公元前3200年前時的人,太子晉是公元前565年時的人,兩人相差2635年,按照30年一代計算,應為81代才對,山西社科院的副院長張海瀛和《太原王氏》的全體作者都認為黃帝「四十二傳至周靈王太子晉」,被《太原王氏》他們遺失的「三十九傳」祖先被他們寄存或監禁到哪裡去了呢?這不是離譜和對華夏民族的共同祖先大不敬到連起碼的常識都沒有了嗎?(3)黃帝與炎帝均傳了十餘代(同名),《太原王氏》的作者卻把他們都只算成一代。王氏始祖后稷傳了十餘代(同名),《太原王氏》中也只考證為一代。夏、商兩朝共三十一代,共九百多年(前2025一前1046),《太原王氏》只把與此同時的周族的姬姓王氏記成十四代(是不是太原的著名學者和專家們又太過粗心了),因為這樣算下來,相當於這十四代人每代人都要到60多歲才能生兒子。黃帝至太子晉總共八十一代,《太原王氏》只記成四十二代,少了三十九代,黃帝至今約五千二百年,但《太原王氏》卻少記了一千二百年,這樣的姓氏譜牒專著是否過於離譜了呢?(4)在捕風捉影中求證:王威能任職的年代,沒有刺使這樣的職務,王威幼時隨兄王元在琅琊武城生活,王威去太原是後人想像出來的。揚州的府治當時在今江蘇南京和安徽壽縣,王威如果被派來南京工作,倒是也有可能,但職務只能叫太守。在那以後,的確有數任丹陽(今南京)太守是姓王的,也符合當時王氏等望族有大量襲職的現象。這和九世以後,王霸去太原隱居,才有了一些聯繫,因為在那之前的「太原王氏」都是河南洛陽和山東臨沂人。與上述情形相當的例子,在《太原王氏》專著中還找出了幾十例,此不一一計出(歡迎私下探討)。為此、筆者鄭重重申:1、中華王氏和姬姓王氏起源於陝西西安等地;2、前太原王氏祖周平王的長孫太孫(王孫)赤、周恆王的次子王子城父和周靈王的長子太子晉等人的出生地均為河南洛陽的王城;3、中華王氏的始祖是一個群體,而不是哪一個地方的哪一個人。這是事關王氏源頭的原則問題,不是一般的學術爭論。4、按照顧言午稱定的「五世親盡,別為公族」(引自《孔子家語》)的原則、和我國民國至今對祖籍的界定:如果王宗敬父親太子晉是河南洛陽人,則王宗敬以下三代的祖籍都應是洛陽王城,無論王宗敬是否在太原生活過,他們和子孫亦只能被稱為「王城王氏」,與「太原王氏」一點邊也扯不上。這是常識和法律,至少你現在去派出所填報籍貫時還得填報你爺爺的出生地。唐高祖李淵的筆杆子們不愧是造假高手,「唐叔虞祠在晉陽即太原」,也是一個天大的謊言,太原之「晉陽」始見於《左傳/定公十三年》(前497年):「秋,晉趙鞅入於晉陽以叛」。考「晉陽城」為春秋末期趙簡子之家臣董安於所修,既不是唐堯所築,也不是晉之始封地,太原始稱晉陽則是漢以後的事了。考古學方面的物證也表明:「晉陽」沒有早於春秋之前的發現。「堯都是太原」的論述者,曾引《史記?晉世家》相關文獻與太原晉祠互證,認為今太原晉祠,是為奉祀西周時唐國侯叔虞而建,故晉之始封地唐就在今太原。晉祠為唐叔虞之祠堂不假,但其創建年代從酈道元《水經注》和《魏書?地形志》中可見,在北魏以前,絕不可能早於東漢。它的興建,完全是附會於《漢書?地理志》:晉陽縣為「故《詩》唐國,周成王滅唐,封弟叔虞」所建。但是,古唐國與唐叔虞的封地到底在哪呢?其實《史記?晉世家》講的很明白:「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離太原即晉陽不要太遠啦。太原曾有一個年齡比張海瀛還大的民間學者叫王劍霓,他非常悲劇、非常辛苦地統計過有多少多少古人、皇帝、名人和現代的國家、地區的同宗宣傳和支持過「天下王氏出太原」和「王氏始祖太子晉」,只能證明他和張海瀛二人不過是魯迅罵過的「拿來主義」的「抄書先生」,而不分良莠地抄承別人本身就是既可憐又可悲的。這些統計不能證明什麼,因為「地心說」在被哥白尼批判前,曾是全世界所有神皇和人皇欺騙、愚弄人民的理論支柱、在哥白尼之前支持地心說的的百姓、學者和官員幾乎是全世界人口中的百分之百。這能說明什麼呢?統計依然蒼白,事實勝於雄辯。「天下王氏出太原」、「王氏始祖太子晉」和「地心說」一樣,都是謠言、傳說、猜想和夢囈,是永遠也找不到證據作支持的。


同宗同源同文化 天下王氏一家親


推薦閱讀:

怎麼把「表達欲」變成錢!
女性在床上希望男人怎麼做
拿酒來,沒酒怎麼寫字
微警認證掃碼認證怎麼用 微警認證認證碼怎麼用
我們怎麼看待半裸的男人和女人?

TAG:時間 | 起源 | 太原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