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史懷澤「敬畏生命」的倫理思想
——試論佛教「眾生平等」生命觀比較
作者:張晶晶
論文摘要:「敬畏生命」是史懷澤倫理思想的核心,以生命意志為邏輯出發點,強調愛與公正對於生命價值的重大意義,其思想中隱含了「上帝之愛與相對公正」和「人類中心主義的陷阱」兩大悖論;相比較而言,以「輪迴說」為基礎的佛教「眾生平等」思想和「不殺生」戒律則從利人類的動機出發,強調生命的可貴和對自然萬物生命的尊崇,最終達到促進宇宙整體和諧的目的。兩種宗教情感的升華,充分發揮了宗教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積極作用,成為提升人類道德境界、改善現代社會環境的一劑良方。
論文關鍵詞:敬畏生命;愛與公正;眾生平等;和諧
阿爾貝特 · 史懷澤的敬畏生命倫理思想認為:「善是保持生命、促進生命,使可發展的生命實現其最高的價值。惡則是毀滅生命、傷害生命,壓制生命的發展。這是必然的、普遍的、絕對的倫理原理。」在他的倫理體系中,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賴於其他生命和整個世界的和諧,任何生命都有平等的存在價值在這一和諧的生命體系中,人擔負著最為核心的道德使命。
一、「生命意志」:敬畏一切生命
「生命意志」是史懷澤「敬畏生命」倫理學的核心概念,也是其倫理思想的邏輯起點。他認為萬物都有生存下去的意志,都對生命有著本能的尊重珍惜,并力圖保全和發展生命,任何生命意志都含有渴望和恐懼。企求生命意志能夠繼續存在並能神秘地加強起來的那種渴望即為快樂,而害怕生命意志受到摧殘和神秘地遭受損害的那種恐懼即為痛苦。然而,自然界在產生孕育生命的同時也在無情地銷毀生命。任何一個生命的發展都建立在銷毀其他生命的基礎上,「自然撫育的生命意志陷於難以理解的自我分裂之中」。人類的自我中心主義和強烈的利己主義更加凸顯了此種分裂性。
史懷澤認為這種對其他生命的無視是傳統倫理觀導致的結果,「過去的倫理學是不完整的,因為它認為倫理只涉及人對人的行為。實際上,倫理與人對所有存在於他的範圍之內的生命的行為有關。只有當人認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聖的時候,他才是倫理的。」反之,人若不懂得敬畏生命,隨著利己主義的膨脹,必然會造成屠殺生命的惡果,會讓生命陷於黑暗之中。因此,「只有體驗到對一切生命負有無限責任的倫理才有思想的根據。」
「敬畏生命」的倫理否認高級和低級、富有價值和缺少價值的生命之間的區分。因為在生命之間進行價值的區分,其據以判斷的尺度是人的感受性,人們會不由自主地依據與人的關係確定不同生命的價值,這是一個完全主觀的尺度。依據這一思路,我們必然會得出這樣的結論:自然中存在著無價值或低級的生命,壓迫以至完全毀滅它是可以的。
但「真正倫理的人認為,一切生命都是神聖的。包括那些從人的立場來看顯得低級的生命也是如此。」因此,人類沒有權利也不應對其他生物生命任意殺戮。史懷澤認為,建立並持守這種敬畏生命的倫理觀,就會與所有存在於自然之中的生命體和睦共處,並關心它們的命運,在危難之中互相救助。這與只涉及人的倫理學相比具有更為廣泛的適應性和現實意義。
二、「敬畏生命」中的雙重悖論
(一) 悖論一:上帝之愛與相對公正
「敬畏生命」倫理思想蘊涵了基督教境遇主義的倫理觀,在「基督教境遇倫理學那裡只有一條規範、原則或律法具有約束力而無可指摘,不論境遇如何它總是善的和正當的,這就是『愛』——關於愛上帝、愛世人這一綜合戒律的神愛。其他一切律法、準則、原則、典範和規範,毫無例外都是有條件的,只有當它們在某一境遇下恰巧符合愛時,它們才是正當的。基督教境遇倫理學並不是依照某種規則生活的體系或綱領,而是要通過服從愛的決疑法,努力把愛同相對性的世界聯繫起來。」可見,境遇倫理學強調道德評價和行為選擇要受實際境遇的影響。
在史懷澤的思想中,始終置於首位的就是基督教的上帝之愛,愛是唯一的永恆的善,是衡量一切是非的唯一標準,這種愛要求我們擺脫世俗的情感偏好。將愛上帝、愛世人和自愛完美地統一起來以尋求最大的公正。這就必然推導出一個結論:基於不同的境遇,我們採取不同的行動,使得愛能夠被公正地分配,公正也因境遇而變成相對的。於是出現了一個悖論:絕對的上帝之愛與相對的人間公正。對生命的敬畏要求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以一顆至善的「上帝之愛」之心愛護一切生命形式、保全一切生命存在,然而我們面對的現實情況是,在一些具體情景中保全一種生命往往要以犧牲其他生命為代價,「敬畏生命」的絕對性與公正的相對性之間的悖論似乎成為一個永恆的存在。
(二) 悖論二:人類中心主義的陷阱
「敬畏生命」的倫理觀向世人展示,人的目標應當是追求價值的完美,使人類具備對世界的無限責任和義務。道德的力量作為一種精神的力量與自然律的必然性相對立,體現人的生命意志的特殊性——人能意識到敬畏生命,併產生和睦的道德理想,進而試圖重建當代人與自然的倫理關係。倫理道德要求人類擔負起對於整個宇宙的責任,而作為意志主體,人類始終從「人」的視角發揮著其作為人所應起到的一切作用,在行為過程中的人的主體性導致人類在實踐中不可避免地從人的角度出發進行思考和行為,在任何境遇中「敬畏一切生命」也因此蛻變成為在境遇中敬畏一切人類認為最值得重視的生命。
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樣,任何一個生命的發展都建立在銷毀其他生命的基礎上,生命意志處於不斷的自我分裂之中,在多種生命同時面對挑戰時,保全某生命意味著銷毀其他生命,這時人類作為決策的主體則隱藏地反映出其作為意志主體的特徵,人類中心主義也必定蘊涵其中。史懷澤的「敬畏生命」倫理思想力圖超越人類中心主義,強調一切生命都具有平等的生命意志,生命之間不存在高低等級之分,然而其思想中對人類之為道德主體的強調以及人類作為宇宙中最偉大的意志主體的凸顯導致我們必然落入人類中心主義的陷阱之中而無法逃脫。
三、「眾生平等」的佛教生命觀
(一) 眾生平等與「不殺生」
佛教生命觀的基調是眾生平等,生命輪迴。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平等:
(1)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該思想源自古代印度不平等的種姓制度,釋迦牟尼佛極力主張建立平等的種姓關係,即無論是哪個種姓的人,只要他信奉佛教並修行,就可以得到解脫,強調人在修行和解脫上享有平等的權利和地位。
(2)有情眾生之間的平等。有情眾生指一切有感情、有意識的生物。包含了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六道眾生。佛經中有許多地方描述天神護念行善之人而得善果,以及濫施威力、陷害無辜的惡鬼受到懲罰的故事,體現了六道眾生的平等。
(3)有情眾生與無情眾生之間的平等。無情眾生主要指沒有情識的山河大地、草木瓦礫等。佛教主張這些無情眾生與有情眾生之間也是平等的,有情眾生應給予尊重和愛護,大乘佛教天台宗等更主張「無情有性」,即無情眾生同有情萬物一樣具有佛性,皆可成佛,因此一切眾生平等。
眾生平等的佛教思想在具體實踐上則體現為「不殺生」,不僅要求不得殺傷人,還要求不得殺害動物。不殺生的理由有二:一是慈悲心,二是避免殺生惡業。不殺生就是從護生中生起的崇高倫理規範。
(二) 輪迴說:以利人類為出發點的和諧觀
「六道輪迴」是佛教眾生平等思想最主要的理論根基。《大智度論》卷十三說:「諸罪當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如果觸犯殺戒,滅絕人畜的生命,不論親自殺,還是讓他人殺,都屬於同罪,死後將墮入畜生、地獄、餓鬼三惡道,即使生於人間,也要遭受多病、短命兩大惡報。這種惡報將徹底打破佛教徒追求的理想人生歸宿——西方佛國凈土的可能性;同時,佛教徒還認為此生以動物形式存在的生命本質,其前生或來世可能為人,如此循環往複的輪迴思想迫使佛教徒懼怕殺生、不敬生等行為會帶來的惡果,此類宗教心理更加促使人類嚴守「眾生平等」和「不殺生」的戒律。
從本質上看,佛教中「不殺生」的戒律及眾生平等的生命觀是以人類自身為出發點的,正是由於人類畏懼因殺生惡業而墮人惡道,才選擇了一種尊重一切「有情」、「無情」生物的行為方式。從動機論上說,其道德行為的出發點是利己的,同時也強調了人類作為意志主體的核心地位。愛護生命是人類超脫的手段和需要,護生作為實現宗教超脫的必要途徑為人類脫離今生苦難獲取完滿來世創造了可能性,也正是在「護生」中,手段與目的實現了美妙的統一,佛教徒在追求精神超脫的過程中引發了一個更為崇高的目的,即在利人類的過程中實現了人類社會與生態環境的整體和諧。
四、宗教情感的升華:兩種生命觀的現實意義
史懷澤的「敬畏生命」倫理思想和佛教的「眾生平等」生命觀基於宗教情感通過信仰與倫理的結合,試圖給人類社會帶來大善。敬畏生命倫理觀從根本上說是基督教境遇倫理學思想的體現,作為虔誠的基督教徒,史懷澤認為基督教的本質是愛,敬畏生命的背後就是上帝之愛發揮的無限可能。通過對於基督教的信仰和對大愛的追求,促使人們對於什麼是愛,什麼是善進行思考,而經由倫理思考的基督教就不再僅僅局限於神秘主義的宗教信仰,而是上升到了思想的高度。
東方的佛教作為另一種文化背景下產生的宗教形式,在對待生命的問題上也是類似的態度。佛教生命觀從人類生命出發並在實踐過程中將理論外延不斷外推,促進了生態的和諧。對於生命的珍惜不僅是對自身罪孽的排除,對來世幸福的渴求,也表現為對崇高生命本身的尊敬。
值得強調的是,史懷澤的「敬畏生命」倫理思想一直試圖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然而正是兩大悖論的存在使得人類永遠都無法完全意義上的逃脫人類中心主義的陷阱,在「敬畏生命」中對「愛」、「公正」、「善」的衡量依舊以人的意志為主體,然而值得充分肯定的是,史懷澤將對生命的重視置於崇高的地位,這種精神倫理對於指導生態倫理和生態保護的實踐有重要意義。
相比較而言,佛教則沒有樹立起超脫人類中心主義的宏大夙願,而僅僅單純地遵循著從實踐到信仰,再從信仰到實踐的路徑。將思想內化到行為戒律中,於潛移默化之下實現由利人類到利社會的整體和諧。在這個過程中,生命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只有達到手段與目的的協調統一,才能更好的將宗教生命觀運用於現實生活實踐中。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世界上的環境、經濟、政治和社會問題,相反還是許多社會矛盾產生的根源。然而,宗教的消亡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我們應該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宗教問題。江澤民也曾在《論宗教問題》中指出:「宗教存在的長期性要求我們要以科學的觀點和方法對待宗教、努力認識和掌握宗教自身的規律」,發揮宗教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積極作用。作為宗教情感的升華,以基督教和佛教為基礎的「敬畏生命」和「眾生平等」思想是為現代社會帶來的一劑良方,成為人類精神荒漠中的一片綠洲。
阿爾貝特·史懷澤:
阿爾貝特·史懷澤(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又譯施韋澤)是當代具有廣泛影響的思想家,他創立的以「敬畏生命」為核心的生命倫理學是當今世界和平運動、環保運動的重要思想資源。1992年,他的代表作《敬畏生命》中譯本問世,其生平與思想開始為中國讀者所知。他的諾貝爾和平獎演講《我的呼籲》被收入高一語文課本。與此同時,海外出版了他的多種傳記及著作漢譯。2003年12月,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將《敬畏生命———五十年來的基本論述》(陳澤環譯)重新出版,2004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了台灣作家鍾肇政編譯的《史懷澤傳》,這使我們再一次沉浸於史懷澤的博大胸懷和神奇經歷之中。
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推薦閱讀:
※一切為了思想之美
※呂耀東:軍國主義陰魂不散的深刻思想根源
※人民日報:學習毛澤東思想 繼承毛主席遺志(1976-10-01)
※每個人都有三種「自我狀態」 人際溝通分析理論認為人格由三種自我狀態組成:父母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和兒童自我狀態。其中每一種自我狀態都包括完整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方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是人們各自的「
※顧准過時了嗎?現在的青年還有必要讀顧准嗎?你如何看待顧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