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名家聯墨 I

名家聯墨 I來源:選摘自原中國楹聯學會網 發布者:雲兮編輯瀏覽111次 時間:2011年10月23日 07:29孟繁錦書法欣賞

馬蕭蕭書法作品欣賞

谷向陽書法欣賞谷向陽 號犂雲居士,1944年7月生,山東嘉祥人。北京大學畢業後留校工作至今。北京大學東方學系教授,北京大學書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兼楹聯書法委員會主任。長期致力於東方傳統文化的研究,潛心中國楹聯的發掘、整理、研究和編著。著有《中國名勝楹聯大觀》、《北大百年百聯》、《中國楹聯大典》等千餘萬字,論文多篇,撰聯三千餘副。多年來除為北大學生講授書法外,並為日、韓、泰、馬、美等國家留學生授書法課,其書法作品近百次在海內參展,被多家收藏。曾赴日本、泰國、美國進行書法交流,2003年7月應邀在紐約舉辦了「谷向陽楹聯書法展」。

余德泉書法欣賞余德泉,1941年9月生,四川瀘州敘永人。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南大學教授,中南大學研究所所長,我國首位對聯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南大學書法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省楹聯家協會主席和《對聯學刊》主編。研究古漢語、對聯和書法二十餘年,首次總結出我國對聯的聲律學規則馬蹄韻,編纂出版書法工具書《章草大典》。

費之雄書法欣賞費之雄,著名書法家費新我之子,1934年生於湖州。中國楹聯學會名譽理事,江蘇省楹聯學會副會長,蘇州市書協顧問,聯協、武協(太極)、謎協名譽會長。『費之雄系列書法展』攝成專題片在海內外播放。撰寫楹聯在各地刻、藏百餘副。國際書畫大賽中龍門長聯『祖國頌』獲特等獎。發表『書苑折枝』、『與時俱進費新我』、『我為新律鼓與呼』等文章。回歸期間為港澳特首作嵌名聯,選送董、何府。出版『雄虎謎集』等。

蕭良平蕭良平字雪峰,號湘西布衣。1964年12月出生於湖南省洞口縣,現任中國楹聯學會理事兼書法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書協、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華海內外對聯書畫家協會常務理事等。自幼喜愛楹聯書法藝術,得到了馬蕭蕭、孟繁錦等著名楹聯家、書法家的指教。近年來,協助參與策劃組織了一系列在海內外有影響的楹聯書法活動。上百次參加國內外大型書法展覽,並獲獎三十餘次。在各種楹聯書法專輯或報刊雜誌發表作品三百餘副。1989年創作的「創千秋偉業;垂萬古英名」被毛主席紀念堂收藏,並選入《毛主席紀念堂收藏書法珍品集》。2003年為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所創作的楹聯書法作品被毛岸青、邵華夫婦收藏。還有作品被海內外許多單位和個人收藏。1993年成功舉辦了個人書法展,沈鵬、孟繁錦先生分別為其題寫了展名。傳略入編《中國當代書畫家大辭典》、《世界藝術家英漢大辭典》、《走向世界的中國一專家篇》等。榮獲過中國青年書畫家百傑和弘揚楹聯文化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胡春奎胡春奎,1942年3月生,湖南婁底市人,大學文化,空軍大校。現為中國楹聯學會、中國榜書研究會、中韓書法研究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楹聯學會書法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楹聯學會組聯部主任,中國楹聯學會宣傳出版委員會秘書長。楹聯書法作品特邀參展「天津600周年書畫展」、「中國第一屆自撰自書楹聯書法展」、「紀念紀曉嵐逝世200周年書法展」、「第四屆中韓書法展」等多種展覽。並被江西南昌滕王閣、山西永濟舜帝陵、湖南嶽陽樓等收藏並刻石南昌玉帶河景區。參展作品獲「紀念白居易逝世1160周年全國書畫大展」銀獎,朱德誕辰120周年及「三勛頌」愛國杯書畫大獎賽特等獎,並被聘為喬木故里書畫協會、中華書畫藝術研究院客座教授。作品及傳略入編《白居易詩詞書畫精品集》、《新北京、新奧運中國書畫名家精品集》、《當代書畫家作品選集》、《中華中老年書畫家作品選集》等專輯。

阮 元阮元,字伯元,號雲台,儀徵人。乾隆己酉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體仁閣大學士,重宴鹿鳴,加太傅。謚文達。有《研經室集》。

陳鴻壽陳鴻壽(1768—1822),字子恭,號曼生、恭壽、夾谷亭長、種榆道人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嘉慶六年(1801)拔貢,後來任江蘇溧陽知縣,官至海防同知時病逝,阮元為浙江巡撫時,與他曾經有交往。陳鴻壽.長於篆刻,是繼丁敬、蔣仁、黃易、奚岡之後,「西泠八家」中的重要人物。他又喜制宜興紫砂壺,善畫山水,介干明代姚綬與程燧之間,花卉蘭竹雖源自陳道復、李觶,但不拘於宗法,而有瀟洒之趣,實為趙之謙的先驅。陳鴻壽·書法造詣最深,篆、隸、行、草皆達獨特境地。他習隸書,喜愛《開通褒斜道刻石》等摩崖和碑版,字形呈扁方,中宮緊密收縮,橫、撇、捺筆左右伸展,如長槍大戟,橫向取勢。同時將字形各組成部分拉開距離,使字形在疏密、伸縮、正欹等空間關係上造成強烈的對比效果,然後再從整體章法上尋求平衡。為了追求奇異的姿態,其橫畫甚至矯枉過正地經常左高右低,由此亦可看出他所選擇的是一條追求奇險的極端道路。儘管陳鴻壽主張「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但從其作品來看,他正是以其極端標新立異的藝術面貌,從眾多的隸書名家中脫穎而出,而成為清代隸書領域內一支引入注目的偏師奇兵。陳鴻壽的行草書似以帖學為基礎,然與趙孟傾、董其昌異趣,而且與以往帖學派諸家不相同,表現出了淡泊洒脫的風格意趣。

清 陳鴻壽行書七言聯127×31厘米水墨紙本,字對。此聯充分體現出梅花的蒼古清勁,與書法的妍美灑落相烘托,天趣盎然。伊秉綬伊秉綬(175l~1815),字組似、墨卿,號墨庵,福建汀州寧化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進士,曾任刑部主事、遷員外郎,後出任廣東惠州和江蘇揚州知府。伊秉綬善詩文,工書法,尤長於隸書,為求科舉功名,曾改習小楷。伊秉綬早年曾臨習過《蘭亭序帖》,尤其得法於顏真卿,他的行、楷書成熟較早。後來隨著宦途的遷徙和升降,結交了桂馥、黃易、孫星衍等金石名家和書法高手,書風才開始有了很大轉變。伊秉綬的隸書獨具特色,不十分強調漢隸特有的波磔,但字畫中實,善於根據字的不同結構,或四邊充滿,或有意識地拖長末畫,以使字體方整。宇野雪村先生將日本學界對伊秉綬隸書的不同研究成果的共通之處,歸結為兩點: —點是沒有漢隸獨特的波勢;另一點則是嚴密的分間布白。不過根據伊秉綬作品的款識可知,他曾臨寫過裴岑、韓仁、尹宙、孔宙、乙瑛等的漢碑,但是與原碑並不同。伊秉綬那裝飾性的書寫樣式,大約是在40歲前期完成的;當他過了50歲,點畫逐漸清晰;隨著進入晚年,點畫越發清晰,處處顯示出分間布白明晰的現代式的造型。他的字形大體上是縱長的較多,但這也刁;是完全一樣,也有扁平的。特別是在處理橫額時,伊秉綬更是煞費苦心,盡量注意抑揚,運筆時將全身之力注於筆尖,故能給人以自然、寬裕之感。伊秉綬最善大字,越大越佳,他還擅長寫楹聯,在方嚴整肅的隸書旁,他經常寫上一兩行行草書的邊跋、邊款,很像明代的李東陽。他與李東陽一樣,學顏而又別開生面,兩人的書格有不謀而合之處。但李東陽基本囿於顏書一家主體,伊秉綬則溢於隸法,比李氏的行草書更富體勢寬博平正、筆法圓轉勁健的篆隸遺意。伊秉綬的篆書留傳較少,大體如玉箸篆法,筆畫均圓勁直,然轉折處卻用隸法,是篆隸兼參的一種方法,基礎仍是隸書的化用。

趙 之 謙 簡 介趙之謙(1829-1884),字撝叔、益甫,號悲盒、無悶、冷君、憨寮,浙江會稽(今紹興)人。清咸豐年間舉人,曾做過江西鄱陽、奉新、南城等縣知縣。他的篆刻開始學浙派,後來又學鄧石如一派,由於寫得一手好篆書,又擅長繪畫,在北京又致力於文字訓詁和金石書畫考證,所見極廣,篆刻突飛猛進,創造了自己的風格。他在我國篆刻藝術發展史上,貢獻很大,一是開闢了新的摹漢印道路。以漢印作為學習目標,是明清以來篆刻家所走的道路。趙之謙悟出了"漢印之妙,不在斑駁,而在於渾厚"。他就在"渾厚"二字上下功夫,不求"斑駁",而取光潔,突出個性。二是擴拓了印章文字的廣闊前景。無論是白文印或朱文印,在文字的取材上大膽吸取漢鏡、錢幣、權、詔、漢器銘文、磚瓦以及碑額等文字入印,使篆刻藝術更豐富了金石的內涵。三是大膽探索邊欄的藝術。白文印的四周出較寬的地位,以作邊欄;朱文印的邊欄或破或曲,或一邊無欄,形式不一。四是開創了印章邊款藝術的新紀元。他的邊款,有顏體,有一般行書,後來大量用魏體書法,或用生動的圖畫,有陰的、有陽的。邊款的文字有筆墨有刀,金石味很濃。他的篆刻不但對國內影響深遠,而且對日本也有重大的影響。

王文治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號夢樓,丹徒(今江蘇鎮江)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探花,官至翰林院編修、侍讀,後又任雲南姚安知府,罷歸,遂絕意仕途,而與文人墨客交遊。王文治工詩文,善書法,與姚鼐交誼深厚。中年以後篤信佛教,精研釋典,並長年吃齋。當時他和梁同書被視為帖學大師,並稱為「梁王」。王文治一生以書法稱名於世,早年習書從前輩笪重光人手,受其影響頗深。他的楷書師從褚遂良,行草書則學自《蘭亭序帖》和《聖教序》。但錢泳卻認為他是學趙孟頫和董其昌的用筆,中年以後改習張即之。從王文治傳世書法來看,其飄逸婉柔的點畫和嫵媚勻凈的結體,的確透露出與笪重光、董其昌二人書法的傳承關係,而線條的扁薄,更是浸染於笪氏書法的結果。除笪、董二人的影響外,還有一個因素不可忽視:王文治中年以後潛心禪理,對於有關佛經的書法尤其用心關注。他曾收得張即之的寫經墨跡,臨摹學習,因此其書風與張即之、笪重光一樣有用筆扁薄的特點。

何紹基何紹基(1799—1873),字子貞,號東洲,又號暖叟,湖南道州人,道光十六年(1836)進土,授編修,亢武英殿國史館協修,總纂,國史館提調,歷典福建、貴州、廣東鄉試,四川學政,是晚清書壇最有影響的書法家之一。何紹基早年師法顏真卿,後學北朝碑刻,到60歲才開始寫篆、隸。他不斷臨習《禮器碑》、《衡方碑》、《乙瑛碑》、《史晨碑》等碑版,其中尤以《張遷碑》臨寫最多。為追求古人筆法,他臨寫北碑必高懸臂肘,臂與腕平,然後回腕,方始通身力到。此外,他的楷書寬博渾厚,也兼融北碑書法的特點,因而自具新意。何紹基行草書有兩個特點:其一,在筆法上,何紹基純用篆隸及北碑筆法,線條渾勁而有力,嚴格的中鋒及顫筆的交替使用,使線條有一種外柔內剛的韌勁。斷連停止,順勢而下,隨其自然,且以斷為主,斷中見連,突破了明末清初行草書「飄帶式」的俗套。篆隸筆法的大量使用,與由楷書入行草的八法相比,明顯地簡化了筆法而增加了書寫的隨意性,特別是洒脫的長撇和長長的彎鉤的大量運用,更有雲飛霧升、飄飄欲仙的意味。其二,在結構上,以斜為主,在斜正的顧盼照應中求得章法的平衡和諧,並且注重結構的疏密與開合,以密以合為主,以疏以開為輔,使文字量頗大的藝術作品無壓抑和不透氣的感覺。整個作品以行書為主,有少數楷、隸及草書相雜其間,錯落有致,如此,斜正,疏密、開合及正體草體的交替使用,使作品活潑富於變化,貌似散亂而極具章法。

鄧石如鄧石如(1739—1805),初名琰,字石如,後因避嘉慶皇帝名諱,遂以字行,又字頑伯(一作完伯),號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安徽懷寧人。他工篆、隸、楷諸體書,又善篆刻,開創:書法、篆刻新流派,是碑學書法的代表人物,篆刻則被稱作皖派。包世臣撰有《完白山人傳》一篇,非常詳盡地記載了鄧石如的身世、書學經過、藝術創造及風格特點等。鄧石如是一位出自寒門的書法家,從小就酷愛書法、篆刻,稍長立志外游,經當時書法名家梁獻介紹,認識了金石碑刻收藏家梅謬,客居梅家8年。諸如三代鼎彝、石鼓秦篆以及晉唐碑版等,日夜臨摹,積累數百本。「五年篆書成,乃學漢分」,「三年分書成」,因此他兼善楷、行、草諸體書。鄧石如的楷書,有鄭道昭、梁碑及《瘞鶴銘》的筆意,秀逸之氣溢於字外。早期楷書作品婉柔,結構偏平,後來逐漸向險峻風格轉變。不過嘉慶以後的作品,明顯地呈現出梁碑姿態。他的篆書,以李斯、李陽冰為法,後來逐漸轉向嶧山、泰山碑的書風,筆勢強勁,字體也向狹長發展。中年以後,採取"巳三公[11》、《天發神讖碑》、《琅琊台》、《開母廟碑》等筆意,用筆也不像以前人們那樣燒筆尖或剪齊筆尖,而是「以柔剛作篆,博大精深」(《藝舟雙楫》),是一種新的用筆法。他的隸書,廣學漢魏、六朝碑刻,「移篆、分以作今隸」。初期的作品圓潤,呈扁平的姿態,顯然出自《曹全碑》。後來,原有的圓潤逐漸消失,有時出現《夏承碑》的體勢,有時又出現《衡方碑》、《白石神君》、《西嶽華山廟碑》的體勢。到了嘉慶年間,其作品表現出更加厚重粗壯,強勁而呈沉鬱之趣。鄧石如往往以篆草筆勢寫隸書;行草又以篆分之法入之,一洗圓潤之習,遂被尊為清代碑學之宗。鄧石如書法的偽作以晚清民國初期仿造居多,同時代則較少,且以篆書、隸書為主,立軸、楹聯、冊頁兼有。

(右上圖)—篆書七言聯,清, 145×27厘米,   估 價:RMB 50000~80000, 紙本,立軸,癸亥年(1803)作。鈐印:鐵硯-房圖書,鄧石如字完伯。此篆書七言聯以李斯、李陽冰篆法為基礎,稍有隸意。書作保持7篆書「婉而遒」的特點,並具有清雅之風。

錢坫錢坫(1744~1806),字獻之,號十蘭,嘉定(今屬上海)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鄉試中副榜,授陝西乾州州判。他是錢大昕族子,曾入畢沅幕下。錢坫精幹訓詁、說文、地理以及金石碑版之學,兼工金石篆刻與畫梅,又以善書小篆而名重於世。他的篆書得力干李陽冰《城隍廟碑》,面貌不止一種,除了均勻方整近於王澍一路外,還有一類字形瘦長、結構錯落參差者,一望可知是加入了金文的字形特點。有些筆畫的轉折處,特意寫出稜角,帶有濃郁的金石味道。錢坫於嘉慶二年(1797),右手偏廢已不能執管作書,而改用左手寫篆,形成了古茂生動的風格。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錢坫在嘉慶四年(1799)所寫的小篆墨跡精品,便是他改用左手書篆後第三年的作品。此軸字寫得筆力遒勁,氣魄宏大,結體上吸收了隸書結體的某些特點,變篆書的長方為扁平,大大增強了作品的新意。錢坫自己亦頗以此自負, 曾專刻一印日:「斯、冰之後,直至小生。」

清 錢坫篆書四言聯126×30.5厘米水墨紙本,對聯。鈐印:錢坫之印(白文)、獻之(朱文)。

錢灃錢灃(1740~1795),呻:東注,——字約甫,號南園,人喜稱錢南園,昆明(今屬雲南)人。乾隆三十六午(1771)進士,曾提督湖南學政,後為言官。正值權相和坤當政,錢灃仗義上疏,;7;懼權勢,常慷慨直言,朝廷卜的眾臣僚多敬畏他。錢灃善詩文、工書畫,畫馬尤神。他的書法出自顏真卿,兼及柳公權,大楷書從《顏氏家廟碑》、《自書告身》、《大唐中興頌》、《麻姑仙壇記》、《東方朔畫贊碑》等大量顏書碑版人毛;行書則師法《爭座位帖》、《祭侄文稿》等帖,為有清一代學顏書無與倫比的書法家。他寫出的字結體穩健,不過分囿於顏書間架的平整和筆畫的豐肥。他的字比顏書瘦硬得多,清秀得多,這與他兼得柳法,後又轉學歐陽詢、褚遂良有關。

清 錢灃行書八言聯137×33厘米水墨臘箋,對聯。題識:彪蔚龍驤才無與偶,聲高行潔德有其鄰。錢灃。鈐印:灃印,南園。鑒藏印:曾藏工惕安處、劉氏道生所藏、健黃。裱邊題跋:南園人品書畫,世所推重,得之者視同球璧,此聯法兼顏、柳,深得魯公《麻姑仙壇記》神髓,流麗端莊,尤可寶貴,道生兄於燕市得之,異常忻幸,囑題數語以志墨緣。似樓孫忠亮時丁亥年(]947)秋日同客故鄉。鈐印:孫忠亮。曾國藩:

王 傑王 傑  (1725-1805)清狀元、宰相。字偉人,謚號文端。韓城廟後村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殿試點為狀元。初任翰林院修撰,升任侍講,五任內閣學士,歷任吏、禮、工、刑、兵等各部侍郎、左都御史、兵部尚書、軍機大臣、尚書房總師傅,六任會試主考,四任學政。1787年為東閣大學士(宰相),總理禮部。嘉慶即位,乃為首輔。嘉慶七年(1802),以病辭官,翌年還鄉。王傑在朝40餘年,忠清剛直,老誠端謹,薦賢舉能,清廉自守、不結黨營私,不趨炎附勢。嘉慶皇帝幼時,王傑為其師。一天乾隆到書房見皇子被罰跪,一時氣忿,令其起立,說:"教者天子,不教者亦天子,君君臣臣乎?"王傑於室內聞聲,高聲說:"教者堯舜,不教者桀紂,為師之道乎1"乾隆頓悟,令皇子復跪。王傑以詩文見長,工於書法,有"文章三江,字冠中原"之譽,其墨跡尚有遺存。

費念慈費念慈,字屺懷,號西蠡,武進人。光緒己丑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有《歸牧集》。

清 虛谷 對聯一幅

劉春霖劉春霖(1872—1944),字潤琴,號石雲。直隸肅寧人,清光緒30年(1904年)甲辰科狀元,亦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據說其因試卷字體為細筆工楷,字體清秀俊麗,慈禧一看試卷的署名,是「劉春霖」三字,心中不禁大喜,連聲說道:「劉春霖,春霖,春霖。這個名字起得好!」因為這一年全國適逢大旱,急盼一場春雨。於是,慈禧硃筆一揮,將32歲的劉春霖點為頭名狀元。)因其為封建科舉最末一科狀元,故他自稱「第一人中最後人」。劉春霖狀元及第後,授翰林院修撰,旋被派往日本,入東京法政大學深造。光緒33年(1907年)回國,歷任咨政院議員、記名福建提學使、直隸法政學校提調、北洋女子師範學校監督等職。辛亥革命後一度隱居家中,繼而出任袁世凱大總統府內史,從事些文字應酬;1917年12月,任中央農事試驗場場長。在徐世昌、曹錕當大總統期間,被授予總統府秘書幫辦兼代秘書廳廳長。後又任直隸省教育廳廳長、直隸自治籌備處處長等。曾兩次代表徐世昌到山東曲阜主持孔子大成節典禮,並因此名噪一時。1928年憤然辭官,在上海、北京以詩書自慰。1931年「九·一八」事變、1937年「七·七」事變後,均能保持晚節。1944年因心臟病突發與世長辭,時年73歲。作為科舉取士標準之一的「館閣體」小楷,劉春霖是絕對一流的。「大楷學顏真卿,小楷學劉春霖」為當時世人對他書法的評價。但僅僅一個「館閣體」尚不能概括他的全部書法風格,細觀其書,以唐為宗,特別是虞世南,歐陽詢書法對他的影響頗多。這構成了劉書法風格的主流。他的行書,則是博採各家之長,筆力清秀挺拔,點畫精到,結體縱橫倚正多姿多變,充分體現了他在金石、古文字、史學上的造詣。特別是北碑成分的導入,更使他的行書作品多了幾分陽剛與豪放,其藝術成就遠遠高過作為科舉工具的「館閣體」。他的楷書取法歐陽詢、趙孟頫,蠅頭小楷蒼楚秀潤、功力深厚,尤為人稱道。

弘一法師聯墨

豐子愷豐子愷(1898~1975),浙江桐鄉人。名仁,又名嬰行。自幼愛好美術。1941年進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從李叔同學習繪畫、音樂,1919年畢業。1921年赴日學習音樂和美術。回國後,曾任上海開明書店編輯、上海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美術教授。1924年,與友人創辦立達學園。抗戰期間,輾轉於西南各地,在一些大專院校執教。1943年起結束教學生涯,專門從事繪畫和寫作。建國後,曾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等。工繪畫、書法,亦擅散文創作及文學翻譯。著有《音樂入門》、《緣緣堂隨筆》、《豐子愷書法》等。

鄧散木先生書寫的對聯鄧散木(1898一1963),原名菊初。鈍鐵,字散木,別號蘆中人、無恙、糞翁。一足等,以字行。江南大書家蕭退庵的弟子。工行草書,一筆王字,但於篆隸真書,也都下過極深的工夫。楷書以唐楷為主,也寫北碑,但終於還是帖意濃於碑意。隸書則漢代名碑大多涉及,以筆酣墨飽、結字謹嚴勝。篆書功夫很好,初走吳昌碩的路子,以後上下古今融會貫通,寫出一種個人風格強烈的草篆。鄧散木在近代,是以篆刻著稱的。當年印壇所謂「北齊南鄧」,就是指北京的齊白石與江南的鄧散木。鄧散木的篆刻老師,是「虞山派」開山鼻祖趙古泥。他的篆刻,追求的是汪洋恣肆、不計工拙的效果。但顯得有些破碎,境界不高。書法也如此,這可能是天分使然吧。

(右2圖) 隸書聯·鄧散木,書寫時間未詳,紙本.隸書,計16字,162×37厘米,蒙山人藏。(右1圖)《篆書五言聯》 146x37.5CMx2   憨齋吳南生私人藏   釋文:竹戶掩溪畔 松亭築石巔 廿二年春雪霽 糞翁集句

林散之林散之(1898一1989),號江上老人、左耳、聾叟,別署林散耳。安徽和縣烏江人。當代最負盛名的書法家之一。詩、書、畫皆工,並稱「三絕」。60歲後專攻草書,以其蒼茫淋漓、雲煙四溢的狂草書冠絕今世,被譽為「當代草聖「。林散之的書學道路,他自己說是經過了四變。具體說來,林散之學書是「由唐入魏,由魏入漢,轉而入唐,入宋、元,降而明、清。」這種遠近上下反覆臨摹的功夫,為林散之後來的草書,打下了極堅實的基礎,使他晚年縱橫馳騁,隨心所欲,貌似無法而不逾矩。而他的狂草書,是「以大王為宗,釋懷素為體,王覺斯為友,董思白、祝希哲為賓。」草法多從大王來,但那根勁挺而有蠕力的「屋漏痕」線條,基本還是懷素的。自作詩云:「筆從曲處還求直,意到圓時更覺方」,這種曲中還直,圓極便方的效果,是林氏草書的一大特色。他的字所以個個線條如鋼絲一般地能從紙面上立起來,挺拔而彈性十足。用筆之外,林散之用墨也極講究。他寫字喜歡在硯池旁置一水孟,飽蘸濃墨之後,將筆尖輕輕點上一點清水,一下筆,水墨交融,千變萬化,妙不可言! 更善於用枯筆,往往在墨竭鋒散之後,還能仗其超凡的控制力,寫出時隱時現、若斷還連的點畫來。林散之工於畫,故於謀篇布局上能匠心獨運,出常人難有的藝術效果。用水,使他的字富於墨色變化;枯筆與潤筆相結合,使他的作品有鮮明的節奏。林散之深得「知白守黑,計白當黑」之理,所以他的作品看上去有那樣強烈的畫面感,加上大小參差,斜正互用,真是茫茫蒼蒼,真氣淋漓,滿紙雲煙。暮年更趨老辣,枯筆更多,又時出童趣。惟縱橫奔騰不如當年,雖還是狂草,草中多見寧靜,所謂絢爛之極復歸平淡是也。林散之—題文天祥祠堂草書聯

(左圖)題文天祥祠堂草書聯·林散之   書於1980年11月.紙本.草書,計35字.136×33.5厘米.溫州市博物館藏.

趙朴初

百千萬里,風舉雲騰,石鼓堪歌,喜憑印學心相印九十五年,燈傳踵接,斯文未墜,結集孤山德不孤——這是趙朴初先生祝賀西泠印社成立95周年而題寫的對聯墨跡(榴齋注釋)

錢 松【錢松】(1818~1860年)初名如,字叔蓋,號耐青,又有鐵廬、西郊、耐清、秦大夫、未道士、西郊外史、雲和山人等別號,浙江杭州人。叔蓋所作山水、花卉、隸書、行書功力皆深厚,為時所重。篆刻得力於漢印,嘗手摹漢印二千鈕。首創切中帶削之新刀法,所作韻味無窮,為後來吳昌碩所取法。有嚴輯與胡震自刻印成《錢胡印譜》2冊,西泠印社輯叔蓋自刻印成《鐵廬印譜》4冊,高邕輯叔蓋刻印成《未虛室印賞》4冊。

戴 熙戴熙(1801-1860),字醇士,號榆庵,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進士,官至兵部侍郎,後引疾歸,工詩書,善繪事,雖師法王翚,然不為門派所囿,別有所獲。曾大膽宣稱:「士大夫恥言北宗,馬(遠)、夏(圭)諸公不振久矣。余嘗欲振起北宗,惜力不逮爾。有志者不當以寫意了事,刮垢磨光,存乎其人耳。」(《習苦齋畫絮》)戴熙的這一觀點,在當時的畫壇可謂驚人之語。此幅《重巒密樹圖》系戴氏辭世前一年所作,雖然基本上沿襲董(源)巨(然)一系的南宗家法,但卻較好地體現了戴熙筆墨兼顧,繁簡適中,自然渾成的畫風特點

歡迎光臨木柳書屋
推薦閱讀:

【清初堪輿三大名家】
精校清名家詞 靜惕堂詞(二)
名家易天也國畫山水作品【上】 
法國盧浮宮中的世界名家名畫佳作欣賞,你認識幾幅?
宋元名家筆下的那些珍品全景花鳥畫,真是養眼!

TAG:名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