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最佳電影榜單,這是《紐約時報》眼中的本世紀 Top 25
首先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發布,即使我們允許了也不許轉載*
二十一世紀已經過去了近六分之一,電影界也已為我們貢獻了上千部作品。現在是時候好好整理一下已經上映過的電影。
作為《紐約時報》的首席影評人,我們決定對電影進行排名。在 Facebook 大數據的幫助下,我們選出了本世紀以來最偉大的二十五部電影,而這些電影也註定會在未來成為經典之作。
雖然大部分人都和我們有一樣的選擇,但我們也清楚有些人心中會有不同的答案。
曼諾拉·達吉斯、安東尼·奧利弗·斯科特敬上
凱瑟琳·比奇洛、吉爾摩·德爾·托羅、艾娃·杜維尼、巴里·傑金斯、理查德·林克萊特、羅伯特·帕丁森以及米歇爾·威廉姆斯對本文亦有貢獻
1~3《血色將至(There Will Be Blood)》導演:保羅·托馬斯·安德森 上映時間:2007 年
《血色將至》(There Will Be Blood)講述了美國石油商人丹尼爾·普萊恩維尤(Daniel Plainview)說服一個加州大農場內居民允許他在農場土地上開採石油的故事。同時,他還與神父伊利·桑迪(Eli Sunday)展開激烈競爭,各自傳播信仰。這場較量實際上代表了上帝與貪慾之間永恆的鬥爭。不過兩人都曾在正義人性與邪惡貪婪之間遊走,沒有人能夠一直代表光明或者黑暗。
達吉斯:保羅·托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的《血色將至》堪稱二十一世紀的大師之作。這部作品是一個縮影,讓我們看到上個世紀發生在美國土地上關於愛、死亡、信仰、貪婪、石油和血腥的故事。丹尼爾·戴-劉易斯(Daniel Day-Lewis)在本片中飾演了勘探者丹尼爾·普萊恩維尤。他畢生都在追逐一個狂野虛偽而又空虛的夢想,寫下了一個充滿邪惡卻又悲慘無比的故事。這個人物最終告訴我們,最勵志的美國夢有時候也會將人性的弱點和邪惡暴露的淋漓盡致。
美國在電影產業領域取得了偉大的成就。《血色將至》深刻展現了美國歷史,讓人覺得深深的不安。與此同時,它又體現出美國電影的成功。影片故事發生在 1898 年,那時普萊恩維尤正像一頭原始動物一樣瘋狂的開採著石油。這一幕讓我想起了《2001 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的場景。兩個半小時的精彩故事之後,劇情在 1927 年畫上句號。正如名字中暗示的那樣,影片結局血腥暴力。《公民凱恩》(Citizen Kane)是引領美國電影產業走進新時代的經典,而《血色將至》也通過劇情設定向其致敬。
斯科特:我深深的陶醉於電影展現的內容——美國資本主義身上活力十足卻又邪惡醜陋的精神、信仰與貪婪的辯證邏輯、加州的開發、現代男性氣概的鬧劇…實際上,這部電影讓我深深的震驚。整個故事帶給我們的東西比其中任何主題都要奇怪,影響也更深遠。《血色將至》涉及多個電影流派,對電影發展有著非凡意義。但相比於它的故事而言,這一切都還太過渺小。
影片第一幕便是無盡的畫面,沒有任何台詞。大約十五分鐘後,第一句台詞才緩緩響起。整體來看,第一幕為之後各種華麗的情節做出了鋪墊。安德森導演的宏偉視角與精妙的拍攝手法相得益彰。即便他對歷史和原著(厄普頓·辛克萊的小說《石油》)進行了改編加工,但你從頭到尾都不會懷疑劇情的合理性。與此同時,你還能感受到他那種對於藝術審美的自信。本片的攝影師是羅伯特·艾斯威特(Robert Elswit),編曲則是強尼·格林伍德(Jonny Greenwood)。在安德森導演的統籌規划下,所有演職人員都發揮出了自己最大的才能,盡全力展現導演心中所要呈現的鏡頭。
《血色將至》在我腦海中出現了無數次,而我卻從未感到厭煩。每一次看到這部影片,我都會有新的體驗和感觸。很少有電影能做到這點。
達吉斯:安德森導演拍攝《血色將至》時做到了兼容並包,既吸收傳統好萊塢電影的經典技巧,又採納歐洲藝術片的長處。每每看到這裡,我都會感到神魂顛倒。與《夜長夢多》(The Big Sleep)這樣的經典佳作一樣,《血色將至》也讓人感到樂趣非凡,忍不住想要一遍一遍翻看。當然,這要歸功於導演精湛的拍攝技巧。像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一樣,安德森導演也將自己從好萊塢學到的一切知識都投入到拍攝過程中,從而創造出一部帶有激進且強烈個人理念的佳片。
這是一個關於愛和工作的創業故事。影片主角普萊恩維尤的故事是個悲劇,但安德森導演自己的故事則輝煌耀眼。《血色將至》提出了一個在美國人心中徘徊已久的問題:電影(或者說民主)這樣令人震驚的東西如何會伴隨著恐懼一起出現在世間?
斯科特:與眾多描寫雄心壯志和創業艱難的電影一樣,《血色將至》在某種程度上也充滿諷刺意味。普萊恩維尤不僅是安德森導演另一面的真實展現,更是一個符合時代特色的白手起家之人。他既是魔鬼也是英雄,既能挖掘出深埋地下的石油,又能控制身邊之人並使他們墮落。簡而言之,普萊恩維尤就是靡菲斯特和浮士德(Faust)的結合體。一部展現這樣主人公的電影必定磅礴大氣,也註定在本世紀電影史上留下濃厚的一筆。
《千與千尋(Spirited Away)》導演:宮崎駿 上映時間:2002 年
《千與千尋》(Spirited Away)由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Hayao Miyazaki)執導,講述一個名叫千尋(Chihiro)小女孩的驚恐迷人冒險之旅。這部電影的藝術性與不可思議實在超乎語言的形容能力。吉爾摩·德爾·托羅(Guillermo del Toro)是宮崎駿的粉絲,也是一位令人敬畏的電影大師。他總能通過魔術一般的拍攝手法與觀眾分享自己的想法。斯科特在電話中與他交流了關於《千與千尋》的看法,以下是我們整理的談話內容。
托羅:我出生在墨西哥。童年的時候,我了解到宮崎駿這個人。記得在《穿長靴的貓》(Puss in Boots)這部電影中,宮崎駿和動畫師高畑勛(Isao Takahata)設計了一個讓怪獸在眾多岩石中奔跑的鏡頭。這是一個典型的宮崎駿式追逐場景。我至今都非常喜歡那部電影。
許多年後,剛剛成年不久的我因為《龍貓》(My Neighbor Totoro)而淚流滿面。實話說,影片美麗的畫面和那種捕捉到兒童純真的偉大技巧讓我久久不能自已。在那之後,我立即開始欣賞宮崎駿執導過的所有作品。人們稱他是「東方的迪士尼」。我覺得這是一個天大的錯誤:宮崎駿就是宮崎駿,他不像任何人。
《千與千尋》中的小女孩即將變成年輕女性,馬上就要和童年時代揮手告別。這麼說既可以理解成一種比喻,也可以理解成劇情的現實情況。故事開始時,千尋還是個孩子。我們第一次見她坐在車上時,她的雙腿放在椅子上。這是一種很孩子氣的姿勢。隨著故事發展,千尋慢慢長大。無論是姿勢、打扮、態度、情緒還是精神層面,她都從一個小孩蛻變成一位年輕女性,並且漸漸形成自己的風格。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她經歷失去所有的人生起伏。她失去了雙親,失去了名字,只能以「千」的身份活下去。整部電影是一場美麗卻又有些抑鬱壓抑的沉思。在宮崎駿的所有作品中,你都能找到這份瀰漫其中的憂鬱。
宮崎駿有著屬於自己風格的刻畫怪物手法,而且方式非常獨特。從設計角度來看,電影中的怪物具有全新的元素。不過,所有的怪物又都來源於歷史傳說。它們似乎代表原始力量。在很多時候,這些怪物也象徵著土壤深處、風裡和水中的原始精神。總之,宮崎駿筆下的怪物都閃耀著自然元素。
宮崎駿追尋優雅和力量。他作品中的好人和壞人都很有能力,破壞力極強的怪獸和樂於助人的怪獸也都可以非常優雅。這就是宮崎駿的厲害之處。他知道動畫最本質的原則之一就是不追尋美好,因為總有事物最終會走向惡的深淵。當然也不要追尋美麗的東西,因為事物美麗之後就會變得醜陋。
當然,宮崎駿對我的影響非常巨大。我在《鬼童院》(Devil』s Backbone)和《潘神的迷宮》(Pan』s Labyrinth)中就嘗試使用與宮崎駿一樣的失落感、憂鬱氣氛和悲劇色彩。有時候,影片的美麗能帶給你難以言說的感動。這不是因為你感受到導演製造出來的情感衝擊,而是因為欣賞到充滿藝術性的偉大作品。你知道現實世界中的一切都不會這樣純粹。宮崎駿就有這樣的魔力。
《百萬美元寶貝(Million Dollar Baby)》
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上映時間:2004 年
斯科特:有時候,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發布新片的方式與他的拍攝風格非常相似:迅速高效,沒有太多天花亂墜的宣傳與營銷。《百萬美元寶貝》(Million Dollar Baby)沒有參加各路電影節,也沒有在奧斯卡頒獎前夕造勢營銷。在 2004 年 12 月正式上映之前一周,部分影評人士受邀提前觀看了該片。因為一時興起,我便邀請編輯一同前去參加點映。我倆平時關係很融洽,但有時候觀影的品位還是有所區別。點映結束後,我們在沉靜的氣氛中一路走回辦公室。最終,他首先打破沉默:「真是一部好電影!」
無論是在當時還是現在,《百萬美元寶貝》都是一部佳作。很多導演出名後作品質量一落千丈,不復當年之勇。然而伊斯特伍德算得上是二十一世紀好萊塢中極為獨特的一個人,他的作品質量一如既往令人驚嘆。在《百萬美元寶貝》(他憑藉該片收穫第二座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之後,他偶爾會因為與電影無關的事情闖入公眾視野。他在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克萊斯勒廣告中露過面,也曾在 2012 年共和黨全國大會上與一把空椅子爭論不休。在去年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J. Trump)的競選活動中,他還表達了對這位總統候選人的讚賞。但這都只是他消磨時光和舒緩情緒的方式罷了。2000 年,伊斯特伍德度過了自己的 70 歲生日。在那之後他一直努力鑽研練習,想要精進自己的拍攝技術。他希望能在導演生涯的最後時光中拍攝出最偉大、最奇特的作品。靈異故事?音樂劇?關於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的橄欖球題材電影?一切都值得嘗試。
伊斯特伍德一直精通各種風格題材的經典美國電影:西部片、犯罪片、戰爭片等。不過,《百萬美元寶貝》是一部以拳擊為題材的電影。這可能是最容易讓人產生共鳴的電影,也是最「老生常談」的題材。《百萬美元寶貝》的成功之處在於它沒有刻意追尋創新,而是以巧妙自信且輕鬆舒緩的方式接納了類型片的傳統慣例。同時該片還近一步挖掘深層次感受,試圖展現此前從未有人關注過的體驗。
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和希拉里·斯萬克(Hilary Swank)因為在這部電影中的精彩表現各自斬獲一座小金人。弗里曼飾演的是綽號「廢鐵」(Scrap)的前拳擊教練,他是由伊斯特伍德飾演的法蘭基·鄧恩(Frankie Dunn)的知己。法蘭基此前是一名拳擊教練,因為太過投入事業而陷入自我封閉和壓抑。不過他最終還是決定冒險一試,幫助雄心勃勃的年輕拳手麥琪·菲茲傑拉德(Maggie Fitzgerald,由斯萬克飾演)開展訓練。
因為擔心你因為各種意想不到的原因而沒看過《百萬美元寶貝》,所以我就不劇透更多故事情節。不過如果你曾經看過這部電影,那你自然明白這部電影帶來的東西遠比劇情故事要豐富。主角之間那份溫暖而又刻薄的嬉笑令人難以忘懷。本片的攝影師是與伊斯特伍德合作很久的湯姆·斯特恩(Tom Stern)。在他手下,每一個鏡頭都蘊含著難以言表的憂鬱氣息。即便是五十年後,觀眾看完《百萬美元寶貝》後也會得出與我編輯在 2004 年時一樣的結論和感受。什麼是一部好電影?《百萬美元寶貝》就是典範。
4~6《天註定(A Touch of Sin)》導演:賈樟柯 上映時間:2013 年
達吉斯:賈樟柯導演通過一部令人驚嘆的《天註定》讓觀眾沉浸於暴力和悲傷之中。該片有四個故事組成,靈感來源於一系列在中國曝光度很高的暴力衝突事件。如他在採訪中說的那樣,將這些故事整合在一起之後,賈樟柯導演成功「描繪出當代中國的現狀」。
賈樟柯導演的妻子,演員趙濤在片中飾演小玉,一位在洗浴中心工作的年輕前台小姐。小玉的生活非常艱難:她與一個已婚男人發生婚外情,而這個男人的妻子對此非常清楚。不僅如此,她還帶人將小玉一頓暴打。與片中其他故事一樣,小玉的人生主要也是粗暴的自然主義與超現實主義的巧妙結合。電影整體的氣氛逐步緊張,你能感受到明顯的不安與慌亂。
在被暴打一頓之後不久的一天,小玉剛剛下班。此時,這條故事線開始進入高潮。她端著一盆水來到一個狹小昏暗且貼著棕櫚葉牆紙的房間。牆上的棕櫚葉代表大自然,而這也是引領影片慢慢以令人恐懼的氣氛開展的重要元素。同時棕櫚葉象徵的自然環境也與主人公生活的社會環境形成對比,暗示小玉的現狀與安靜祥和的大自然幾乎沒有任何聯繫。在小房間里,小玉獨自清洗著衣服上的血跡。此時一個男人突然推門而入,要求她提供按摩服務。小玉解釋說自己不是按摩師,然後關上了門。不久那個男人再次出現,然後又一次被小玉轟走。當他第三次出現時,身邊還站著一個同伴。
這個同伴之前曾在影片中出現:他就是毆打小玉的暴徒之一。他也要求小玉給她按摩,還說:「我們付得起錢。」小玉第三次拒絕了這要求。她說:「我不是妓女,回家找自己老婆去。」說完她用力關上門,沒想到暴徒奪門而入。「我現在就要你!」他一邊說著,一邊猛地將小玉推倒在地。小玉掙扎著站起來,暴徒將她推倒;她努力站起來,暴徒再次將她推倒。小玉是一個堅定、執著而又有些令人難以讀懂的姑娘,她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無名客三部曲》(The Man With No Name)塑造的硬漢形象如出一轍。接著暴徒用一卷鈔票扇打小玉的頭:一下、兩下、三下…他打了二三十下,小玉的臉漸漸被打出了紅色的傷痕。小玉只是靜靜的看著他,然後轉過頭躲避攻擊。
下一幕鏡頭突然切到一隻握著刀的手,打破了之前的寂靜氛圍。從這一刻起,電影的強烈氣氛、整體情緒以及現實主義風格都出現變化。賈樟柯導演從當代中國發生的各類事件(小玉的故事取材於鄧玉嬌案——譯者注)中找到靈感,但他同樣也借鑒了胡金銓(King Hu,首位被西方影評人推崇的華人導演,將武俠電影推向世界——譯者注)導演在 1971 年拍攝的經典武俠片《俠女》(A Touch of Zen)。突然之間,展現醜陋的場景躍然眼前。此時,令人不安的強烈氣氛瞬間轉化成經過精心編輯的風格化暴力鏡頭。屏幕上誇張的人物動作和畫面(小玉握著刀那隻手的特寫)近似於象形文字,讓人浮想聯翩。此前屏幕上唯一呈現紅色的是小玉浮腫的臉頰。然而轉瞬之間,紅色變成主色調:被捅的暴徒血流如注,一個平凡的女人則成為自己故事中的英雄。
《無醫可靠(The Death of Mr. Lazarescu)》導演:克里斯提·普尤 上映時間:2006 年
斯科特:《無醫可靠》(The Death of Mr. Lazarescu,直譯便是《拉扎雷斯庫先生之死》——譯者注)的片名便劇透出關鍵信息。主角但丁·拉扎雷斯庫(Dante Lazarescu)是一個六十歲剛出頭(不過看起來很顯老)的退休老人,生活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第一次出場時,他就因為胃疼而抱怨不停。兩個半小時故事之後,他撒手人寰。沒有人為他哀悼和悲傷,甚至人們都沒有注意到他的逝去。
我們為什麼要關心別人?導演克里斯提·普尤(Cristi Puiu)用一部陰冷、揪心卻又有些古怪的滑稽風格的電影向我們提出了這個問題。據悉,《無醫可靠》是他的第二部作品。該片在戛納電影節上引發極大轟動,收穫了不錯的口碑。人們議論紛紛:「你看了那部三個小時的羅馬尼亞電影沒?這片子真的值得一看!」
這話說的一點也不誇張。普尤導演的電影代表了正在繁榮發展的羅馬尼亞電影業。近些年,羅馬尼亞佳片不斷,在國際上贏得一片喝彩。年輕導演克里斯蒂安·蒙吉(Cristian Mungiu)的《四月三周又兩天》(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和柯內流·波藍波宇(Corneliu Porumboiu)的《警察,形容詞》(Police, Adjective)便是傑出代表。與同事和部分競爭對手一樣,普尤導演喜歡用長鏡頭和盡量少的機位移動來營造有生機的現實感。這種手法引人入勝,甚至讓人有點幽閉恐懼症的感覺。他對荒謬小事背後體現的冷酷無情觀察入微,也將十幾年前尼古拉·齊奧塞斯庫(Nicolae Ceausescu)共產主義專制獨裁政權倒台之後羅馬尼亞社會中的大奸大惡呈現的淋漓盡致。
雖然《無醫可靠》表現的是一種極為具有羅馬尼亞特色的人生體驗,但它卻迅速走紅,在布加勒斯特的街頭巷尾、每戶人家以及急診室內引發激烈反響。影片的名字可能讓你想起《推銷員之死》里的威利·羅曼(Willy Loman),而這不是偶然現象。可憐的拉扎雷斯庫只是一個普通人,他沒有死在上世紀中葉美國資本主義虛假的光環之下,卻因為東歐官僚主義和自己糟糕的決定而命喪黃泉。有權勢之人的自大傲慢和漠不關心是殺害他的兇手,其中就包括各路醫生和醫院裡的行政機構。這些醫務工作者沉迷於自己的權威,對拉扎雷斯庫所遭受的痛苦視而不見。
出色的羅馬尼亞舞台劇女演員盧米尼塔·喬吉烏(Luminita Gheorghiu)在片中飾演一位急救車司機。她對拉扎雷斯庫充滿同情,願意施以援手。全片中,只有她以一種英雄般的行為堅持幫助拉扎雷斯庫,希望有人能關注這位老人的病情。不過遺憾的是,一切努力都是白費。整部電影營造令人心痛的基調,通過生活中的悲劇故事刻畫出一個充滿黑色幽默的形而上學寓言,讓人不禁陷入深深的反思。
《一一(Yi Yi)》導演:楊德昌 上映時間:2000 年
斯科特:洋洋是簡南俊的小兒子,也是一位嶄露頭角的攝影師,專門拍攝各種人的後腦勺。他作品的主題很簡單:有些身體部位你今生可能永遠也不會親眼看到。本片導演楊德昌(Edward Yang)姓楊,洋洋這個角色的名字中有兩個洋字。這不怎麼像是巧合,反而像是導演專門設計的「彩蛋」。洋洋頑皮熱情,像是楊德昌導演的另一面人格:一個致力於從各個角度探索人生的視覺藝術家。
《一一》算得上節奏緊湊,情節迷人的現代台灣家庭生活編年史。全片時長三個小時,是一部地位很高的偉大作品。導演通過楊楊,他姐姐婷婷和他父親簡南俊的多個視角敘事。羅傑·艾伯特(Roger Ebert)表示,這部電影中「每個人都只知道一半的真相,也只有一半時間是快樂的」。以樂觀的角度來看,這剛好也是我們真實生活的寫照。《一一》讓觀眾印象深刻,而最能打動人的不是你看到的畫面,而是體驗到的感觸。你覺得自己好像生活在台北,是簡家人的鄰居一般。
在回台灣從事電影行業之前,楊德昌曾在西雅圖的科技產業工作。他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新台灣電影的代表人物,與侯孝賢(Hou Hsiao-hsien)、蔡明亮(Tsai Ming-liang)等導演齊名。《一一》是楊德昌第一部在美國上映的作品。遺憾的是,這也是他在 2007 年去世之前完成的最後一部電影。《一一》是一部卓越的電影,值得人們反覆品味。
全片的故事背景設定在高樓林立、街頭繁忙的台北,不過中間插入了一段簡家人去東京旅行的故事。每一部電影中出現的城市都算得上電影中的一個角色,這種想法似乎有點老生常談。不過,這個觀點的確值得我們思考。現代都市有著自己的性格,它們是充滿孤獨和親密關係的空間。各地傳統漸漸消亡的同時,前途光明的全球化未來冉冉升起。在楊德昌導演的作品中,你便能看到這樣的主旨。楊德昌導演能夠從各個角度全面審視現代都市生活,很少有藝術家能有他這種能力。《一一》的英文譯名是「a one and a two」,看上去有種無限循環的意味。
7~9《頭腦特工隊(Inside Out)》導演:彼特·道格特、羅尼·德爾·卡門 上映時間:2015 年
達吉斯 & 斯科特:相比於本世紀其他電影工作室和獨立電影製作人而言,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更加秉持為所有人打造電影的崇高理念。每個人心中最愛的皮克斯動畫都各不相同。我們讓 Facebook 上的讀者選出自己的最喜歡的作品,這感覺就好像讓他們選出最親密的朋友、最親近的兄弟、最愛的孩子或者最心儀的玩具一樣。我們在選擇的過程中情緒起伏強烈,也因為不得不捨棄一些電影而痛苦不已。
有些人選出了最愛的五部電影,也有人吹毛求疵(《機器人總動員》是最佳電影,但是《賽車總動員》是最有趣的)。還有的人猶豫不決,想法不斷改變。本世紀以來,皮克斯一共發布了十四部電影,每一部都深受觀眾喜愛。大部分電影都是佳作,但至少六部電影中一些精緻片段讓人久久不能忘懷:《飛屋環遊記》(Up)中卡爾和艾莉令人感動的婚姻;《機器人總動員》(Wall-E)中瓦力和夏娃的初次相遇;《玩具總動員 3》(Toy Story 3)結尾時安迪與玩具們的告別;《美食總動員》(Ratatouille)中柯博先生對老鼠小米作品的評價…另外,《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超人總動員》(The Incredibles)和《怪獸電力公司》(Monsters, Inc)也妙趣橫生。我怎麼能從中選出一部最佳之作呢?
為了保證世界上的其他電影能得到公平的評價,我們不得不限制讚美皮克斯的篇幅。最後,我們發現選出最佳皮克斯電影也不是特別難。在社交網路上,人們投票選出的皮克斯最佳電影是《頭腦特工隊》(Inside Out)。本世紀以來,人們拍攝了很多關於發展心理學的動畫片。《頭腦特工隊》算得上是最感人、最引人入勝、最富有創造性且最具有啟迪意義的作品。導演將抽象概念人格化,用視覺渲染的方式表現出人們腦海中的意識。這種創造力堪稱無與倫比,令每一個觀眾都震驚萬分。本片傳達的理念(與喜悅一樣,痛苦也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劇情形成完美結合,讓人既能捧腹大笑,也能淚流滿面。
《少年時代(Boyhood)》導演:理查德·林克萊特 上映時間:2014年
從平凡蛻變為非凡,這就是《少年時代》(Boyhood)所講述的故事。理查德·林克萊特(Richard Linklater)用寫實電影的手法為我們記錄了一個孩子的成長經歷。該片以名叫梅森(Mason)的男孩為主角,連續拍攝長達十二年之久。影片開拍時,梅森還是個喜歡幻想的六歲男孩。影片結束時,他已經成長為即將步入大學的十八歲小夥子。時光如梭,梅森就在觀眾眼前一點點長大。有時候你察覺不到時光在銀幕上飛馳而過的痕迹,有時候你又會被時光的威力而深深震撼。觀影時,你會想起那些對著鏡子獨自思考的時刻。時間都去哪了?
達吉斯對林克萊特導演進行了採訪,以下是我們整理的談話內容:
林克萊特:時光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非常私密的事情,我也沒想到人們會有這麼強烈的感觸。我只是想講述一個親密的故事而已。可是看到人們的反應後,我也感受到時光的強大。我們尋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這部電影讓你關心別人,體會時光飛逝的感覺,目睹生活和人際關係的變化。誰沒有經歷過長大成人的過程?誰沒有兄弟姐妹?誰不曾離家遠行?我覺得年紀大一點的觀眾看了電影后感觸會比較深。不過後來,我發現自己講述的是關於一代人生活和時光的故事。
人們喜歡訴說人際關係。所以我們才會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我女兒/兒子剛離家去上大學。」「我剛離家去讀大學。看了你的電影后我給媽媽打了一個電話,告訴她我終於理解了這些年來她所經歷的一切。」我們都在這個世界中慢慢長大,陷於自己的故事和視角之中。但是,一部電影能讓你看到他人視角下的東西。這就是利用電影講故事的厲害之處。
《夏日時光(Summer Hours)》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上映時間:2009 年
達吉斯:奧利維耶·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是那種能帶給影評人夢幻般作品的人,但他也是一個聰明機靈的導演。《夏日時光》(Summer Hours)以愛迪斯·斯考博(édith Scob)飾演的七十歲老人的生日聚會開場。全家都來為老人慶祝生日,包括她三個已經成年的孩子。年邁的母親是很好的切入點,通過她你很快就能體會到這一家人之間複雜棘手的人際關係。實際上,劇中的母親總是能讓你聯想到自己的媽媽。影片中的一切都非常有愛,充滿法式風格:各色人群、多座房屋、傢具陳設、花園草坪…正因如此,觀眾才會沉迷於劇情之中。《夏日時光》是一部關於生活、死亡、無常的電影,但整體風格保持了法國電影一直以來的特色。
斯科特:與很多法國人一樣,阿薩亞斯用喜好和多疑詮釋了法式風格。塑造角色時,他讓生命中美好與世俗在理念中糾纏不清,而這些理念又體現於各種情緒和物體之上。《夏日時光》表現了很多家庭面臨的一個實際問題:父母離世後,應該如何處理他們的遺物?影片中,老人的遺物包括不只是具有情感價值的眾多畫作和小裝飾品。出人意料的是,這個問題非常令人揪心。死亡、家庭和全球化影響等問題對歐洲人的生活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老人的大兒子由查爾斯·貝爾林(Charles Berling)飾演,生性懷舊。二兒子由傑瑞米·雷乃(Jérémie Renier)飾演,是一個全家都住在中國的生意人。妹妹則由朱麗葉·畢諾什(Juliette Binoche)飾演,是在紐約定居的藝術家。老人去世之後,兄妹三人不僅要向舊的鄉間別墅告別,更是與他們一直所珍視和習以為常的法式生活風格說了再見。阿薩亞斯很清楚自己作為後1968一代的身份,因此他在所有電影中都展現了一絲歷史感。《夏日時光》可能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具有預知意味的一部。順便說一句,劇中的老太太品位很高。
達吉斯:老太太的品位極好。她不僅把自己家變成了博物館,更是讓自己的人生像博物館一樣充實。她家算得上是美麗的博物館,裡面擺滿藝術性極強的傢具陳設和她喜歡的重要藝術品。相比於和孩子們的關係而言,老太太對維護藏品這件事顯然更加上心。她是一個保護性很強的人,所以兩個孩子與她以及這棟房子的關係疏遠便不是什麼令人吃驚的事情。實際上,孩子們只是不定期的來探訪母親,比如在片名中所提到的夏天前來拜訪。和大部分導演相比,阿薩亞斯對下一代人心中那種急迫性有著更深的感觸。所以我覺得《夏日時光》也是一部講述電影業的電影。
斯科特:阿薩亞斯此前做過影評人。當然,我們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將他的作品列入榜單。他是一名編劇的兒子,迷人的作品中充滿歷史的氣息。《夏日時光》是他寫給法國電影的一封情書,也是對法國電影未來的仔細審視。影片最後老太太的孫女宣布放棄繼承權,轉而選擇形式另一種權利:享受年輕、性感、充滿哲理而又衝動浮躁的人生。而這也是法國電影這些年來一直教導年輕一代應該有的生活態度。
10~12《拆彈部隊(The Hurt Locker)》導演:凱瑟琳·畢格羅 上映時間:2009 年
達吉斯:凱瑟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憑藉《拆彈部隊》(The Hurt Locker)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時創下歷史,成為第一個獲得這項殊榮的女性。電影產業一直存在病態,拒絕承認男女平等。這麼久以來,終於有一位卓越的女性導演因為自己的作品得到男性佔主導地位產業的認可。直到今天,畢格羅斬獲小金人都堪稱電影領域和政治領域的里程碑事件。不過,畢格羅得獎這件事卻充滿了矛盾意味:因為身體素質原因,女性很少出現在戰爭題材電影中;而作為女性的畢格羅卻正是憑藉一部戰爭片證明自我。陽剛的男子氣概中充斥著不滿、儀式感、令人費解之事和使人震驚的破壞摧毀能力。長久以來,這恰恰是畢格羅所擅長的題材。
《拆彈部隊》中,這種暴力也令人處於自毀狀態。伊拉克戰爭後美軍佔領巴格達,這個令人痛苦的真相也環繞在每一個士兵心頭。影片講述陸軍拆彈排爆小組中三個普通士兵的故事,他們的日常工作就是排除路邊炸彈。故事的核心是拆彈小組的領導者,非常情緒化的上士威廉姆斯·詹姆斯(Staff Sgt. William James)。這個由傑瑞米·雷內(Jeremy Renner)飾演的軍官精於拆彈,但也因此陷入令人害怕的狂躁之中。他願意承擔本可避免的風險,曾經因為汗水影響工作而在拆彈過程中脫掉防爆服。除此之外,他甚至還主動與各種危險打交道。
戰爭使得詹姆斯有了工作,而他也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士兵;戰爭讓他獲得軍銜、戰友情誼(有時候還有一絲嫉妒的情緒)以及生活的意義;戰爭也摧毀了詹姆斯。大部分電影表現戰爭殘酷時會創設災難情節,讓主角像英雄一般做出令人崇拜的巨大犧牲。然而《拆彈部隊》卻沒有採用這種傳統手法。詹姆斯不是因為被子彈擊中而陣亡,也沒有什麼宏大而具有啟迪意義的情節。相反,他經歷的是生活的慢性死亡過程:恐懼好像處於倒計時的炸彈一樣,日復一日的吞噬著他的靈魂。
法國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Fran?ois Truffaut)曾經說:「每一部戰爭片最終體現的都是支持戰爭。」他要是能活著看到《拆彈部隊》就好了。這部電影旗幟鮮明的反對戰爭:它不僅批評戰爭,更提醒我們人們是如何對戰爭上癮,如何靠戰爭給自己提供生活的意義。與編劇馬克·鮑爾(Mark Boal)合作拍攝《拆彈部隊》之後,畢格羅女士在一封郵件中闡述了拍攝過程中遭遇的種種挑戰:「那時人們大大低估了伊拉克戰爭的影響。這部電影算得上某種形式的新聞報道。此次軍事行動本來就受到各方的強烈質疑,我覺得需要讓人們了解更多關於伊拉克戰爭的信息才行。」
《醉鄉民謠(Inside Llewyn Davis)》導演:喬爾·科恩、伊桑·科恩 上映時間:2013年
達吉斯&斯科特:對喬爾·科恩(Joel Coen)和伊桑·科恩(Ethan Coen)的全部作品進行排名已經發展成互聯網上的一個小型產業。所以當我們要求讀者選出本世紀以來科恩兄弟最佳電影之後,人們很快就給出了清晰明確的答案。科恩兄弟的粉絲知識淵博,奉行教條主義,喜歡逆向思維。其中大部分人都對《真情假愛》(Intolerable Cruelty)和《閱後即焚》(Burn After Reading)情有獨鍾。當然,也有少部分人的最愛是《逃獄三王》(O Brother, Where Art Thou)和《大地驚雷》(True Grit)。不過最後真正獲得大多數人青睞的還是三部電影:《老無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嚴肅的男人》(A Serious Man)以及《醉鄉民謠》(Inside Llewyn Davis)。
奧斯卡評選委員會更喜歡《老無所依》,而科恩兄弟也憑藉此片獲得職業生涯中唯一一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正如欣賞科恩兄弟在改編戈麥克·麥卡錫(Cormac McCarthy,著有同名小說《老無所依》)小說時所體現出的才華一樣,我們也被《嚴肅的男人》中那種形而上學理念和《醉鄉民謠》中那份憂鬱氣質所打動。最佳作品究竟是哪一部?我們在這兩個電影中猶豫不決。於是我們就此問題諮詢了科恩兄弟,但沒有得到答案。實際上,我們要找的答案就隱藏在人們的嘴裡,潛伏於鄉村民謠的字裡行間。
我們最終選擇的是《醉鄉民謠》,原因是片中那隻貓。
其實,打動我們的是影片精緻的前後呼應、優美的原聲音樂以及奧斯卡·伊薩克(Oscar Isaac)猶豫的眼睛和嫻熟的彈奏指法。如果說選擇《醉鄉民謠》是錯誤的,那我們也認了。實際上,科恩兄弟電影中的人物就經常做出錯誤的決定。
《廷巴克圖(Timbuktu)》導演:伯德拉馬納·希薩柯 上映時間:2015 年
達吉斯:《廷巴克圖》(Timbuktu)講述了廷巴克圖地區漸漸被摧毀而人們卻默不做聲的故事。該片故事背景設定於當下,所有劇情都發生在馬里的廷巴克圖。聖戰分子來到當地後實行伊斯蘭教法(Shariah),要求所有抵抗他們的民眾服從。最開始,影片似乎沒有什麼中心主旨或者主角。相反,導演伯德拉馬納·希薩柯(Abderrahmane Sissako)展示了大量恐怖分子的暴行。通過這樣的手法,我們漸漸了解被壓迫人民生活的一些片段。
片中,一個沒戴頭巾的女性走在街上。一大塊布料垂在身後,像是隨從尾隨女皇一般。她絲毫不在意聖戰分子用來統治當地人的規定,實際上聖戰分子有時候自己也會違反伊斯蘭教法。根據伊斯蘭教法,人們不能在街頭播放音樂、抽煙以及踢足球。一個公然違反規定的年輕男子最終被處以二十下鞭刑。不過,要想限制人們的想像力可不容易。在一幕感情豐富的情節中,孩子們快樂的踢著「想像中的足球」。兩名乘坐摩托車的聖戰分子在塵土飛揚的場地邊上轉了許久,最終發現自己不能處罰眼前的這些孩子。
片中主角叫基達內(Kidane),是一個與妻子莎提瑪(Satima)和女兒一同居住在靠近廷巴圖克地區的穆斯林。他們的家位於沙丘之上,是一個面積不大但卻平靜祥和的「小城堡」。聖戰分子佔領當地後,很多鄰居紛紛外出逃難。不過基達內運氣不錯,暴力與恐怖似乎沒有降臨在他身上。然後有一天,暴力猛然出現在他的生命中:在與漁夫的爭論中,基達內向對方開了一槍。為此,他要接受由聖戰分子組成的陪審團的審判。這個陪審團奉行伊斯蘭教法,手段殘忍無情。
《廷巴克圖》故事的起源是發生在 2012 年的一起駭人事件。當時,一對沒有結婚的馬里夫婦被聖戰組織 Ansar Dine 成員用石刑活活砸死。聖戰分子宣稱這對已經有孩子的夫婦是婚姻關係之外的婚外情。次年,出生於茅利塔尼亞而成長在馬里的希薩柯導演便開始籌劃《廷巴克圖》的拍攝。他希望藉此引發人們對聖戰分子暴行的關注。該片堪稱藝術佳作。希薩柯導演曾說,他通過這部電影向所有聖戰分子恐怖行徑的受害者表達哀悼。他表示:「聖戰分子讓伊斯蘭教教義中的美好設想成為泡影和虛幻。」
《廷巴克圖》是一部悲情片,但卻沒有宣揚虛無主義和無政府主義。希薩柯導演在展現暴力行徑時沒有絲毫迴避,但他也沒有以聳人聽聞的手法加工任何恐怖分子的暴行。相反,他的鏡頭展現了視覺美感和日常生活的種種樂趣。隨著影片的發展,這反而變成人們對抗恐怖分子的一種充滿藝術性的行為。他堅持給聖戰分子賦予人性,比如片中一位老人徒勞無功的教導年輕人如何在傳教視頻中發表演講。(老人說:「你的演講毫無說服力。」)這是一幕非凡的場景,既荒謬可笑又真實可信。導演藉此提醒人們,犯下種種罪行的聖戰分子也是人,而不是什麼不為人知的野獸。
13~15《在傑克遜高地(In Jackson Heights)》導演:弗雷德里克·懷斯曼 上映時間:2015 年
《在傑克遜高地》(In Jackson Heights)的導演弗雷德里克·懷斯曼(Frederick Wiseman)不僅僅是當今最偉大的紀錄片製片人之一,也是一名優秀的導演。他的作品以各種機構為題材,尤其注重描寫在學校、官僚機構和各種組織中堅守人性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從表面上看,學校、官僚機構和各種組織存在的意義正是要最大化的滅絕人性。艾娃·杜維尼(Ava DuVernay)便是他的仰慕者之一。在拍攝反映體制性種族歧視和美國刑罰制度現狀的紀錄片《第十三修正案》之前,杜維尼反覆欣賞了懷斯曼的作品。達吉斯與杜維尼就懷斯曼對她產生影響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以下是我們整理之後的談話內容。
杜維尼:「我在 UCLA 讀書時看了《高中》(High School)這部電影,深受觸動。首先,影片的形式就很驚人。我不斷問自己兩個問題:『這是什麼?我在看什麼?』影片表現的是體制內的人,是站起來反抗體制的人。懷斯曼找到故事中那種親密關係的方式讓人著迷,他也讓我們看到體制內有很多毫無生機的生命。他移動鏡頭的方式很講究。我對他呈現的東西很感興趣,但在他講述之前我都不知道自己會對此產生興緻。第一次看他的作品時,你會覺得高度寫實而沒有任何藝術加工。我覺得《高中》之前我看過的都不能稱之為紀錄片。對我來說,懷斯曼的作品才配得上紀錄片的名號。」
《孩子(L』Enfant)》導演: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 上映時間:2006 年
斯科特:有些導演是環球旅行家。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景,他們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從一種風格轉化到另一種風格。比利時兄弟讓·皮埃爾·達內(Jean-Pierre Dardenne,)和呂克·達內(Luc Dardenne,)則傾向於待在離家近的地方,所以他們一直在說法語的比利時工業城市瑟蘭(Seraing)附近活動。他們在那裡發現的故事充滿艱辛和現實主義傳奇色彩,看上去更像是預言一般。很多人仰慕兄弟二人的作品,也有很多導演試圖模仿他們的風格。他們在戛納電影節上贏得了六座獎盃,影響力也遍及全球。從《廷巴圖克》到《溫蒂和露西》(Wendy and Lucy),你都能看到他們的影子。
《孩子》(L』Enfant)是一部劇情充實而又令人緊張不安的犯罪片,同時它又是一個啟迪心靈的寓言故事。傑瑞米·雷乃飾演主角布魯諾(Bruno),一個年輕的小壞蛋。片中黛博拉·弗朗索瓦(Déborah Fran?ois)飾演的女友索尼婭(Sonia)懷孕並生下一個孩子。要說布魯諾還沒準備好成為父親是有些不真實,但他的處境的確會給這個孩子帶來很多麻煩。我把這部電影看了一遍又一遍。雖然此前已經寫了很多關於達內兄弟的影評,但我覺得自己還能找針對基督教、歐洲社會主義制度崩塌、羅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和搖晃鏡頭等問題寫出許多新的看法。當然,本片的劇情讓我著迷。即便知道結局,我依舊屏氣凝神的欣賞著扣人心弦的情節。
達吉斯:影片的故事雖然相對簡單,但是敘事背後卻隱藏著深遠的意義。這就是達內兄弟電影令人生畏的地方。在《孩子》中,他們更是將這一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故事不可避免的涉及樸實的道德選擇以及誤入歧途,還把人們經常與基督教聯繫在一起的救贖作為元素之一融合其中。不過,達內兄弟電影中的上帝恩典本質上是個人選擇,而這也與斯科特的一個想法緊密結合在一起:歐洲社會主義制度的崩塌。在一個墮落的社會環境中,我們只有彼此,也只能面對自己的選擇。
斯科特:影片基調陰冷,但卻沒有絕望氣息。經濟壓力的確是造成布魯諾和索尼婭困境的原因之一,但他們也能享受到社會福利帶來的津貼和補助。實際上,問題的根源在於非物質領域的價值觀來源腐化墮落。宗教、家庭、階級團結、故鄉榮譽…這些東西都失去了往日的約束力。價值觀的缺失和對個人責任(尤其是作為父親的責任)的強調使得《孩子》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一部保守的電影。
達吉斯:父親必須對孩子負責,對其他人也負有一定社會責任,這就是《孩子》所堅持的觀點。這種觀點是太過保守還是合乎情理?我們對其他人的義務正是人性的組成部分。當人們把這種義務轉移給官僚作風的政府之後,社會可能面臨風險。你不需要太激進,也不需要太保守。實際上,我們就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側面證明達內兄弟的作品實在是內涵豐富。他們的作品像驚悚小說一樣扣人心弦,但他們也讓觀眾以哲學家的角度思考道德和政治問題。
《白色物質(White Material)》導演:克萊爾·德尼 上映時間:2010 年
故事發生在未提及名字的非洲國家。在那裡,伊莎貝爾·於佩爾(Isabelle Huppert)飾演的瑪利亞(Maria)拚命想在衝突不斷升級的內戰中保住家族的咖啡種植園。《白色物質》(White Material)是一部關於愛、力量、守護家族遺產代價和後殖民主義對當地持續破壞的電影。為了拍攝,傑出的法國導演克萊爾·德尼(Claire Denis)又一次來到非洲。她童年大部分時光都是在非洲說法語的國家度過。演員羅伯特·帕丁森(Robert Pattinson)極其喜歡這部電影,也是德尼導演的粉絲。他通過郵件回答了一些達吉斯提出的問題。
達吉斯:你最初是怎樣了解到克萊爾·德尼的電影?
帕丁森:七年前我看了《白色物質》,那之後她就成了我最愛的導演。
達吉斯:究竟是什麼讓你對她的電影如此著迷?
帕丁森:看著影片中演員的表演,你能感受到她給演員提供的那份自由。她為演員創造了一個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在這樣的環境中,她能捕捉到大量豐富的細節,而不是簡單的推進劇情發展。她的電影能讓你感覺到連綿的起伏。
達吉斯:伊莎貝爾·於佩爾是如何塑造瑪利亞·維亞爾這個角色的?
帕丁森:她飾演的角色堅定不移的活在自己的信念和想像世界之中。不過你依舊能感受到人物身上那份人性。於佩爾塑造的角色很接地氣,一點也不做作。
達吉斯:於佩爾是目前在世的最偉大的女演員嗎?
帕丁森:我很難想到比她還優秀的女演員。
16~18《慕尼黑慘案(Munich)》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上映時間:2005 年
達吉斯&斯科特:雖然聽起來奇怪,但該片的確強有力的證明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是本世紀最被低估的美國導演之一。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從備受歡迎的藝術家轉型成為頗具威望的作家,用歷史題材電影《辛德勒名單》(Schindler』s List)和《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為二十世紀划上圓滿的句號。《拯救大兵瑞恩》之後,他拍攝作品的效率高的嚇人,取材範圍也非常寬泛。不過,觀眾並沒有給他足夠的掌聲和喝彩。作為一個熱情有活力且高度自律的人,他先後拍攝過科幻片、歷史片、政治片、動畫片和諜戰片。斯皮爾伯格是一個高產導演,作品內容豐富多樣。基於此,我們認為他最近拍攝的眾多電影中至少有一部應該登上我們的榜單。
但究竟是哪一部呢?我們其中一人覺得是《人工智慧》(A.I.)。另一人說:「打死我也不能認同你的觀點。」不過我們一致認為《戰馬》(War Horse)算不上斯皮爾伯格的最佳之作。我倆覺得《間諜之橋》(Bridge of Spies)堪稱「完美」,而《林肯》則稱得上「傑出」。不過有些同事對前者不怎麼感冒,對後者則吹毛求疵的抱怨連連。要想做出決定,我們需要一些幫助。為此我們向Facebook上的讀者求援。
但此舉反而令我們更加難以找到答案。雖然沒人支持《奪寶奇兵 4:水晶骷髏王國》和《吹夢巨人》(The BFG),但有些人對《逍遙法外》(Catch Me if You Can)的輕鬆活力、《丁丁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Tintin)的動態藝術、《少數派報告》(Minority Repor)的反烏托邦恐怖行徑以及《世界大戰》(War of the Worlds)的邪惡外星人念念不忘。
為了反映 911 恐怖襲擊和它帶來的巨大影響,斯皮爾伯格拍攝了較為鬆散的三部電影。我們認為三部曲中的一部——《慕尼黑慘案》(Munich)應該是他本世紀以來創作的最佳電影。這是一部富有爭議且經常被人們誤解的電影,聚焦暴力、正義和復仇。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一群以色列秘密特工專門負責搜捕在慕尼黑奧運會上發動恐怖襲擊的恐怖分子。影片充滿扭曲而令人不安的驚悚,而其本質內核則是一個令人心緒不寧且模稜兩可的道德問題:正義和復仇之間的界限在哪裡?人類如何能在與狂熱盲從中的爭鬥中體面地活下來?直到今天,這些問題依舊縈繞在人們心頭。它們和慕尼黑慘案一樣,一直困擾著我們。
《最好的時光(Three Times)》導演:侯孝賢 上映時間:2006 年
雖然備受全世界導演和影評人的推崇,但台灣導演侯孝賢(Hou Hsiao-hsien)對美國觀眾而言還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名字。他的作品視覺效果華麗,情緒微妙精緻。他能夠跨越電影流派和時代,用智慧、好奇和嚴謹的態度探索中國歷史和中國當代生活。《最好的時光》(Three Times)分為三個部分:1966 年的戀愛夢、1911 年的自由夢以及 2005 年的「青春夢」。每一部分的主角都是一對嚮往浪漫愛情的情侶。實際上,三段故事中的情侶扮演者都是同樣的演員——張震和舒淇。從某種程度而言,他們對愛情的渴望已經超越了所處的歷史環境。
侯孝賢導演的影響力擴展深遠,巴里·傑金斯(Barry Jenkins)便是他的崇拜者。憑藉《月光男孩》(Moonlight),傑金斯獲得了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他表示,《最好的時光》影響了《月光男孩》的創作拍攝過程。斯科特與他進行了郵件溝通,以下是整理後的對話內容。
斯科特:看了《最好的時光》後你是什麼感覺?
傑金斯:我第一次看《最好的時光》是在 2005 年的特柳賴德電影節(Telluride Film Festival)。羅傑·艾伯特向我們介紹這部電影,說是一部佳作。他對侯孝賢導演的這部作品青睞有加,大加讚賞。
斯科特:你認為侯孝賢導演在電影界地位如何?
傑金斯:眼下我正在參加戛納電影節,耳邊經常聽到的一個詞就是「超越了電影本身」。侯孝賢導演就是一個超越了電影本身的人。我不是說他的電影形式過於陳舊或者古板,而是說他總能呈現給人聯覺感受的高質量作品。他的手法總能讓人想起一些備受尊敬的名家大師,不過最終表現出來的效果卻精妙複雜,引人思考。
斯科特:《最好的時光》如何影響了《月光男孩》?
傑金斯:《月光男孩》的敘事結構借鑒了《最好的時光》。他敘事的故事原型本來也不是一個三部曲,但他卻藉助這個模式表現出微妙的情緒起伏。相比於內心獨白而言,他更喜歡用外部意象和聲音表達人物內心感受。我一直銘記他的手法,也在《月光男孩》拍攝過程中加以採用。
《拾穗者(The Gleaners and I)》導演:阿涅斯·瓦爾達 上映時間:2000 年
斯科特:《拾穗者》(The Gleaners and I)是一部受 1857 年法國畫家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ois Millet)油畫啟發而拍攝的紀錄片,本意是告訴人們學會珍視自己忽視和拋棄事物價值的重要性。米勒畫作中的拾穗者都是法國鄉村婦女,她們跟在收割者後面撿拾掉落的麥粒。這些人的節儉和得體讓人們對今天的社會產生反思。不消費主義者、囤積者、藝術家和隱士,這些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抵制消費主義和浪費。實際上,消費和浪費正是現代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導演阿涅斯·瓦爾達(Agnès Varda)便是片名中提到的那個「我」。她認為自己也算是抵制消費和浪費一族的非正式成員。她是一個親切友好又充滿好奇的人,喜歡收集容易被人們忽視遺忘圖像的和軼事。經過不懈努力,她拍出了這部風格獨特且令人難忘的紀錄片。雖然影片讓人覺得雜亂的有些有趣(充滿導演的自由想像和內心感觸),但其整體性和嚴謹性不容置疑。簡而言之,《拾穗者》就像是一場藝術展。
瓦爾達導演是唯一一個獲准進入法國新浪潮男子俱樂部的女性。這些年來,她漸漸成為跨學科的國際藝術發展趨勢領域的核心人物。她是一個反叛傳統的人,具有極強的創造力。和她一樣,她的朋友克里斯·馬克(Chris Marker)、小說家兼藝術評論家約翰·伯傑(John Berger)、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以及其他藝術家都對普通的藝術類型不太感冒。瓦爾達導演曾經告訴我:「他們都叫我『朋克奶奶』。」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她也都很認同朋克搖滾那種反抗精神以及無政府和 DIY 的氣質。
在真正的朋克精神看來,《拾穗者》展現了程序化的審美和對身邊事物的抗議。收集、詮釋、並置多種多樣的物品(優化、西紅柿、背殼、書籍等)是最接近真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創作形式。欣賞不同人群、地點和時間所具備的別樣特徵是導演的終極目的。而我們收集而來的所有物品便是表達欣賞的一種象徵。但是商業化的浪潮使我們像丟棄垃圾一樣放棄了人生體驗,讓我們雖然身處物質豐富的世界但卻心靈空虛。
這也正是電影的本質。我們身邊的事物太多,來來往往的速度又太快。在這個過程里,我們很容易忘記事物究竟因何而意義非凡。《拾穗者》是寶貴的作品,因為它完美的告訴觀眾一個道理:麥粒雖小,但卻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19~21《瘋狂麥克斯:狂暴之路(Mad Max: Fury Road)》導演:喬治·米勒 上映時間:2015 年
達吉斯&斯科特:我們想依靠 Facebook 用戶投票選出本世紀以來最好的動作片,但沒想到大家為此展開了一場充滿哲理性的辯論。在這個數字特效極為發達的時代,究竟什麼樣的電影才算是動作片?超級英雄系列電影算不算?以孩子為主要觀影群體的奇幻冒險片呢?《諜影重重》(Jason Bourne)系列呢?重獲新生的《星際迷航》(Star Trek)和《決戰猩球》(Planet of the Apes)系列呢?
這的確是個棘手的問題。雖然電影學者對此意見不一,但我們的標準具有相當強的包容性。動作片中要有很多追逐鏡頭和爆炸場景。追逐和爆炸可以發生在任何地方:太空、哥譚市、霍格沃茨、洛杉磯的高速公路或者可憐的傑森·伯恩(Jason Bourne)躲避敵人追捕時落腳的任何一個國際都市。
無論如何,最終我們還是得出了結論:本世紀最佳動作片當屬《瘋狂麥克斯:狂暴之路》(Mad Max: Fury Road)。
你想知道原因對嗎?喬治·米勒(George Miller)是一位老派的導演,擅長場面混亂複雜的各種鏡頭。相比於數字特效而言,他更傾向於現場實地拍攝。作為《瘋狂麥克斯》系列的第四部作品,該片將這個充滿咆哮震天、反對獨裁和朋克搖滾智慧元素的系列電影帶入了全新時代。米勒導演僅憑一己之力就保留住這個系列電影的傳統,還順帶完成了「升級」。查理茲·塞隆(Charlize Theron)飾演的費羅莎指揮官(Imperator Furiosa)是一個帶著煙熏妝的獨臂復仇者,髮型清爽幹練。《瘋狂麥克斯:狂暴之路》漂亮的完成角色塑造工作,因此觀眾不再需要其他英雄。有費羅莎指揮官在,一切就都足夠。
《月光男孩(Moonlight)》導演:巴里·傑金斯 上映時間:2016 年
斯科特:過去十七年中,我喜歡過、支持過很多電影。但是,《月光男孩》(Moonlight)有些與眾不同。第一次觀影時我便感受到超乎尋常的緊張情緒,也對該片產生了非常親密的感情。片中主角喀戎(Chiron)應該是我產生這份感情的一大原因。電影中的喀戎從小男孩慢慢過渡到青春期,最終成長為一個男人。人們經常討論自己與片中角色的相似性,覺得電影有代入感。但是《月光男孩》不一樣,你只會覺得與喀戎非常親近,有義務對他負責。我曾經非常認真的研究過這部電影,但至今依舊沒能搞明白巴里·傑金斯(Barry Jenkins)是如何做到這一切。
達吉斯:這是影評人要弄懂的本質問題。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內心世界,既有鮮明的特徵又有與大眾相似的共性。導演如何塑造角色才能使其活靈活現?即便我們能在理性層面理解導演引發我們同理心泛濫的手法,這個過程還是好像鍊金術或者魔術一樣神秘。傑金斯在影片開場後不久就帶我們走進小男孩喀戎的世界。童年的喀戎身材瘦小。在馬赫沙拉·阿里(Mahershala Ali)飾演的身材高大的保護者胡安面前,喀戎更顯得弱不禁風。這個矮小的孩子沉默寡言、眼神惹人憐愛,身上有一種明顯的「脆弱感」。每每看到這裡,觀眾都想擁他入懷。
斯科特:《月光男孩》表明誠實機敏的敘事手法和嚴肅的創造力同樣能產生政治影響。與喀戎一樣,影片從未聲嘶力竭的兜售理念,也沒有拋出明顯的觀點。
達吉斯:本片之所以優秀,原因之一就是它將觀點巧妙的隱藏在實際敘事結構中。在喀戎成長過程里,傑金斯導演努力讓我們保持對他的同情。影片第二部分中,喀戎變成被人欺負的青少年。與男性友人的「親密接觸」成為觀眾與他之間共同的秘密。到了第三部分,喀戎就成長為趾高氣昂且身材健壯的成年人,身上的陽剛之氣像是鎧甲一樣保護著他。此處的劇情雖然老套,但是導演處理的非常聰明:他使用了黑人「暴徒」形象,但卻強有力的將好萊塢傳統風格拋於腦後。《月光男孩》是一部藝術片,也是一部對抗體制的作品。它拒絕利用可恥無禮的鏡頭侮辱黑人身上那份男子氣概。
斯科特:染有毒癮的媽媽、待之如友的毒販、背叛他的朋友…片中各個角色都表現出了複雜且相互糾纏不清的人性。《月光男孩》向我們展示了黑人生命也同樣珍貴的原因。
《溫蒂和露西(Wendy and Lucy)》導演:凱莉·雷查德 上映時間:2008 年
在凱莉·雷查德(Kelly Reichardt)執導的《溫蒂和露西》(Wendy and Lucy)中,一位名叫溫蒂的年輕女子獨自穿過太平洋西北小鎮,踏上前往阿拉斯加的道路。她希望能在阿拉斯加找到一份工作。溫蒂身邊僅剩下一點錢,一輛問題頻出的汽車和她的拉布拉多犬露西。該片用簡約樸實的風格闡述了絕境求生和在困難時期保持希望的故事,有點像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在大蕭條時期的作品。飾演溫蒂的米歇爾·威廉姆斯(Michelle Williams)與斯科特交流了她拍攝期間的經歷。
斯科特:你是如何才獲得第一次與凱莉·雷查德導演共事的機會?
威廉姆斯:一個共同朋友的介紹。我以前與本片的選角導演勞拉·羅森塔爾(Laura Rosenthal)住在同一個小區,有一天她在咖啡館看到我。此後我看了雷查德導演的《舊夢》(Old Joy)。我覺得凱莉的電影風格很合我口味,因此也想參與其中。
斯科特:扮演這個角色時你有沒有遇到什麼挑戰?
威廉姆斯:凱莉把自己想要的東西說的很清楚。她是個很好的合作夥伴,因為她總是一絲不苟。如此一來,拍攝工作的進展便很順利。她會具體表達出自己要的東西,所以你能迅速融入環境和角色。當然,她也願意接納別人的意見。我會和她交流想法,她也願意反饋感受。她會說:「米歇爾,回去把你花哨、乏味、空泛的想法打磨精緻,一周後再來和我談。希望到時候能給我一些我可能會喜歡的東西。」
斯科特:她飾演的角色沒那麼多戲劇性,理解起來也不容易。這對演員來說一定是個麻煩。
威廉姆斯:凱莉電影里的角色很有尊嚴,也很自重。他們很少放縱自己。這給表演製造了難題,而我要處理的東西很多。有人會了解我嗎?有人能理解我飾演的角色嗎?人們會在意這個角色的感受嗎?是應該這樣做還是那樣做?
凱莉是個語言簡練而又感性的人。片中的角色沒有那種想要為自己辯解的衝動。你要訓練自己的耳朵和眼睛,讓自己慢慢了解人物。看她的電影不會讓你產生那種第一次約會就和別人上床的衝動和激情。你會覺得自己需要一些時間,需要好好了解和接受各種信息。
斯科特:《溫蒂和露西》在 2008 年年底上映,正值總統競選活動中期,也恰好趕上了經濟危機。這部電影雖然講述了年輕姑娘和她的處境,但讓人覺得內涵又遠不止如此。
威廉姆斯:凱莉的所有作品都有政治意味,但不經人提醒你可能發現不了。她能迅速切入主題,不過卻不採用說教和僵化的敘事模式。這就是凱莉的風格。她對很多類型電影都有興趣,但是所有作品的主題也很鮮明:人們應該如何相處?又應該如何面對生活?
22~25《我不在那兒(I』m Not There)》導演:托德·海恩斯 上映時間:2007 年
斯科特:托德·海恩斯(Todd Haynes)用一部《我不在那兒》(I』m Not There)闡述了鮑勃·迪倫(Bob Dylan)的故事。這不是一部傳記片,而是加長版的迪倫學(Dylanology)「論文」。六位演員分別扮演鮑勃·迪倫,展現了這位諾貝爾獎得主在不同時期的生活故事、音樂經歷和豐富個性。為了幫助觀眾理解這部電影和它的主題,我們整理了一些問題(問題和答案的來源皆是套用了鮑勃·迪倫的歌詞——編者注)。
問:我那藍眼睛的兒子,你去哪裡了?我那親愛的孩子,你去哪裡了?(鮑勃·迪倫歌曲《A Hard Rain"s A Gonna Fall》的歌詞——譯者注)
答:坐在五月花號上時,我覺得發現了新大陸。我大聲呼喊亞拉伯船長,我想讓你明白。誰一路跑上甲板報告喜訊,大聲喊著:「夥計們,忘掉那條鯨魚吧!我們要去新大陸了!關掉引擎,揚起風帆!」(鮑勃·迪倫歌曲《Bob Dylan『s 115th Dream》歌詞——譯者注)
問:曾經何時,你衣著光鮮。你帶著優越感將硬幣扔給流浪漢,有這回事吧?(鮑勃·迪倫歌曲《Like a Rolling Stone》歌詞——譯者注)
答:有人想讓我難堪,他們在媒體中編造我的故事。不論是誰,我希望他們儘快停止。但是我只能想想罷了。(鮑勃·迪倫歌曲《Idiot Wind》歌詞——譯者注)
問:你金屬般冰冷的床單,你蕾絲般飄逸的腰帶。你那副缺了 J 和 A 的紙牌。你地下室里的衣物,你漫無表情的臉龐。他們當中可有人自認能夠猜透你的心意?(鮑勃·迪倫歌曲《Sad Eyed Lady of the Lowlands》歌詞——譯者注)
答:我真希望有那麼一次,你能設身處地替我著想。而就在這一刻,我可以成為你。是的,我期待那一刻,你能設身處地替我著想。你就會知道看到你是多麼令人心生厭惡。(鮑勃·迪倫歌曲《Positively 4th Street》歌詞——譯者注)
問:一個人究竟要走過多少路,才能夠長大成人?(鮑勃·迪倫歌曲《Blowing In The Wind》歌詞——譯者注)
答:我自此出發,離家已近千里。走在一條前人走過的道路上。我望著早已物是人非的世界,看到貧民、農夫、王子和國王。(鮑勃·迪倫歌曲《Song To Woody》歌詞——譯者注)
問:你和一個穿著中國服裝的小孩跳舞。他和我說話,我搶走了他的長笛。我對他不是很友善,對吧?(鮑勃·迪倫歌曲《I Want You》歌詞——譯者注)
答:你也許喜歡吃魚子醬,你也許喜歡吃麵包。你也許睡在地板上,你也許睡在羽絨褥墊中。但你總要為別人服務。(鮑勃·迪倫歌曲《Gotta Serve Somebody 》歌詞——譯者注)
問:你知道有事正在發生,但你不知道究竟是什麼事。對吧,瓊斯先生?(鮑勃·迪倫歌曲《Ballad Of A Thin Man》歌詞——譯者注)
答:總有太多困惑,我無法從中得到慰藉。(鮑勃·迪倫歌曲《All Along the Watchtower》歌詞——譯者注)
問:哦,我要乘船遠去,我的真愛。早上我便要踏上航程。可有什麼需要我從海的那邊寄給你的東西,從我正要駛向的地方?(鮑勃·迪倫歌曲《Boots of Spanish Leather》歌詞——譯者注)
答:我回到賓館房間。我成功約到波提切利的侄女。她答應我將會陪著我,看我繪出傳世傑作。(鮑勃·迪倫歌曲《When I Paint My Masterpiece》歌詞——譯者注)
《寂靜之光(Silent Light)》導演:卡洛斯·雷加達斯 上映時間:2008 年
達吉斯:在《寂靜之光》(Silent Light)中,墨西哥導演卡洛斯·雷加達斯(Carlos Reygadas)給我們講述的不只是一個宗教故事。他創造出一個充滿恩典和奇蹟的世界,美麗繽紛。如此一來,整部電影就變成了一種禱告。影片儘可能少的敘事,但內容依舊豐富紮實。故事發生在墨西哥一個與世隔絕的門諾教派(Mennonites)社區里,展現了農民夫婦約翰和艾絲特的痛苦掙扎。因為丈夫與另一個女人有染,夫妻兩人正處於感情破裂邊緣。電影中似乎沒發生太多事情,但它卻內涵超凡。導演讓我們知道了愛、信仰和生活的意義。
影片開場就是美到令人窒息的風景:夜幕在鳥鳴和風聲中緩緩褪去,一縷晨曦打破寂靜,迎來嶄新的一天。這畫面好像劇院拉開帷幕一樣。電影中多次出現的自然畫面讓人隱約覺得這是一部紀錄片,而非專業演員自然真誠的表演更是加重了這種氣息。主角主要用門諾低地德語(Plautdietsch)交流。這是一種門諾派教徒採用的德國方言。德國方言、家庭成員端莊的打扮、樸素的作風以及對信仰的虔誠都讓片中角色有了一種超脫塵俗的氣質。
隨著故事推進,約翰和艾絲特的婚姻經歷了重大考驗。導演一直強調夫妻二人關係親密且與孩子關係良好,這讓我們漸漸感受到一絲家庭凝聚力。通過敘事和視覺畫面衝擊,導演似乎想讓觀眾與角色拉近距離,專心致志的欣賞各種特寫鏡頭。夫婦兩人居住的地方相對與世隔絕,這也就意味著觀眾大部分時間中都只能在屏幕上看到約翰、艾絲特和他們的孩子。這進一步強化了我們與片中角色的關係。
仔細觀察非常重要。雷加達斯導演沒有在電影中設置太多常見的線索:沒有暗示悲傷的眼淚,也沒有展露角色內心的演講。相反,片中人物的言行舉止與生活中的一般人並沒有太大區別。這種明顯的現實主義風格烙印深深打在家庭日常行為的每一個畫面之上。在一幕引人入場的場景中,全家在被綠色植被環繞的戶外游泳池裡嬉戲。這本是一副天堂般美好的畫面,但卻被艾絲特突然的哭泣而打斷。約翰建議大家游泳,此時導演拉到近景,畫面上出現了一個模糊的圖像。等鏡頭穩定對焦之後,觀眾才看清那是一朵野生蘭花。
雷加達斯導演希望我們能夠認真觀察這朵蘭花,感受到它脆弱的美和生命的短暫。這種感慨生命無常的刻畫讓觀眾想起電影首尾呼應的兩個鏡頭:故事開始時,有人撥停了一個正在運轉的時鐘;故事結束時,又有人讓時鐘繼續滴答滴答運轉起來。通過停止的時鐘,雷加達斯導演告訴觀眾生命中還有其他可以參照依賴的節奏,比如東升西落的太陽。我認為他還試圖傳達另一個理念:愛是永恆不變的。正是這份瀰漫全片的永恆之愛讓夫妻感情最終重現生機。
《暖暖內含光(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導演:米歇爾·岡瑞 上映時間:2004 年
達吉斯&斯科特:情人節期間,我們在 Facebook 上發起了一項非常不科學但卻極為有趣的調查。也許是因為節日期間人們的情緒原因,也許是因為《紐約時報》讀者特殊的情緒原因,受訪人群都表示本世紀以來最好的愛情電影全是先苦後甜,破涕為笑。這些電影有著憂鬱氣質,讓人不禁多愁善感起來。
當然,少數愛情電影沒有走這個套路:《BJ 單身日記 1》(Bridget Jones)、《瘋狂愚蠢的愛》(Crazy, Stupid, Love)以及《真愛至上》(Love Actually)。相比於普通的愛情片而言,觀眾更喜歡看劇情跌宕起伏的愛情音樂電影。另外觀眾不喜歡一帆風順的劇情,而是希望看到主人公失去之後的渴望心情。本世紀眾多偉大的愛情片中竟然有很多是講分手的故事。愛情並不能永恆,它的脆弱和易變實在令人震驚。《愛樂之城》是最近口碑爆棚的愛情電影,可即便它表現的也是愛情最終輸給事業雄心和演出機會。部分人喜歡《和莎莫的 500 天》((500) Days of Summer),可這部片子也是一個關於浪漫最終未能長久的故事。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她》(Her)以及法國女同性戀題材電影《阿黛爾的生活》(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身上。
觀眾更滿足於看到令人失望的結局,而不是大團圓的收場。我們讚美偉大的愛情,因為它們與迅速升溫發酵的感情關係一樣,在生活中都很極為罕見。《曾經》(Once)和《迷失東京》(Lost in Translation)就很好的表現出這一主題。相比於赤裸裸的親密鏡頭而言,男女主人公不求回報的等待和付出才更打動人心。
在我們調查中獲得最高支持率的電影既有歡笑也有淚水,成功將懷舊憂傷與期待信心融合在一起。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除非憑藉瘋狂科學家和自製設備的幫助洗去記憶,否則你永遠無法忘記初戀。導演通過整個故事讓我們知道,渴望與失去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想要清除記憶然後從頭開始?你經歷的不過是永恆的循環而已。
《暖暖內含光》(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像是一首淡淡的流行歌曲,讓人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單曲循環。該片的所有演員都表現出極高的水準。金·凱瑞(Jim Carrey)演技驚人,凱特·溫斯萊特(Kate Winslet)的橘黃色頭髮魅力十足。除此之外,克爾斯滕·鄧斯特(Kirsten Dunst)、伊利亞·伍德(Elijah Wood)、湯姆·威爾金森(Tom Wilkinson)以及馬克·魯法洛(Mark Ruffalo)也都貢獻了高水平的表現。編劇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完美的平衡了角色性格中的玩世不恭和敏感多情,最終作品與米歇爾·岡瑞(Michel Gondry)導演技驚四座的創造力完美契合。我願意一遍又一遍欣賞這部佳作。但如果能洗去記憶從零開始,那就是最好的觀影體驗。
《四十歲的老處男(The 40-Year-Old Virgin)》導演:賈德·阿帕圖 上映時間:2005 年
達吉斯:《四十歲的老處男》(The 40-Year-Old Virgin)剛上映時,我絲毫沒意識這會是一部關於缺乏男子氣概主人公的電影。更令我意外的是,該片導演賈德·阿帕圖(Judd Apatow)此後迅速成長為美國喜劇的中堅力量。我預料到片中會出現很多笑點,不過沒想到導演會用胸部脫毛的暴力場景和主角獨自吹大號的滑稽場面烘托氣氛。這種歡樂氣氛的程度遠超我的想像。史蒂夫·卡爾(Steve Carell)扮演的安迪為自己收藏手辦上色的畫面完美展現了影片主題,直擊美國宅男悲劇人生的痛苦與絕望。
斯科特:在一群法國影評人眼中,我們生活在「一個美國喜劇的黃金年代」。美國喜劇的主旨就是與成熟抗爭,其中傑出代表便是阿帕圖導演、他曾經的室友亞當·桑德勒(Adam Sandler)以及一大群熱愛戲劇的男人、女人以及孩子。最近這些年,投身喜劇視野的女性和孩子越來越多。有時候與成熟之間的戰鬥令人不快,有時候它有令人覺得充滿天真的甜蜜。不過《四十歲的老處男》完美的平衡這兩種情緒,算得上這個領域內最成功的作品。
達吉斯:本片的確兼容了兩種情緒,而這也是阿帕圖作品的標誌。不過,《四十歲的老處男》更像是一個警示人們要遠離男子俱樂部的寓言故事。一定程度上而言,環境因素的確造成了安迪的困境。電影講述故事時更注重突出主人公的悲慘,而不是想給觀眾敲響警鐘。安迪的生活環境讓他可能成為心理變態或者連環殺手:他的鄰居是一對老年夫婦,平常在電子產品商店上班,接觸的都是青少年(不過他們卻不是處男)。這種幾乎全是男性的排外空間內似乎像是暗喻當今的電影產業。安迪的女同事是一個貪婪而令人恐懼的老女人,她一直叨叨男性對女性有一種渴望和焦慮。不過,這並不是本片想要重點突出的主題。
斯科特:害怕女性——準確來說是害怕女性特徵——是表現充滿孩子氣男人喜劇常用的題材。有時候電影角色知道自己的問題,有時候這只是他們令人心酸的隱藏性格。《四十歲的老處男》的偉大之處在於展現了安迪同事們(堪稱夢之隊,演員陣容包括羅曼尼·馬爾可、塞斯·羅根以及保羅·路德)的色狼之舉。這些人毫不避諱的表達自己的慾望。如果說安迪害怕女性,那麼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其他男人討論女性的方式讓他感到厭惡。
凱瑟琳·基納(Catherine Keener)扮演的翠西(Trish)最終幫助安迪擺脫處男身份。這也是影片用來表現安迪成長的精心設計。也許女性喜劇演員和編劇要在數十年後才能表達出自己對「不成熟」的看法,不過那一天終會到來。阿帕圖導演也許不是現代女權主義喜劇之父,但他的早期作品的確為《生活殘骸》(Trainwreck)的成功做了鋪墊。在這部電影中,艾米·舒默(Amy Schumer)大膽的表達了女性也有「行為不端」權利的想法。
翻譯 糖醋冰紅茶
題圖來自 視覺中國
2017 THE NEW YORK TIMES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推薦閱讀:
※《紐約時報》數字化自救:成為精通代碼的新聞巨頭有多難
※紐約時報:反腐倡廉停不下來 天價藏獒淪為火鍋配菜
※紐約時報:美國大學招生辦從申請人那裡想發現什麼?
※紐約時報:研究表明雙性戀男確實存在
※紐約時報:愛讀書的孩子越來越少 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