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代彈劾貪官污吏為何稱簠簋不飾

(簠)

(簋)

古代歷史上,被彈劾或者處罰的貪官污吏,一般被稱為「簠簋不飾」,似乎這四個字已經成了一種罪名。

《孔子家語》第七卷《五刑解》對這一詞有所說明:「凡治君子以禮御其心,所以厲之以廉恥之節也。故古之大夫,有坐不廉污穢而退放者,不謂之不廉污穢而退放,則曰簠簋不飾。」意思就是說,犯貪污受賄罪的人不稱貪污受賄,而稱作「簠簋不飾」。東漢·班固所寫的《漢書·賈誼傳》亦有記載:「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廢者,不謂不廉,曰"簠簋不飾』。」意思是貪污的官員不叫不廉潔,而叫簠簋不飾。古代為何要用這個詞來稱呼不廉正的官員呢?

  先秦時期,特別是商周兩代,國家的大事有兩件:祀和戎,即祭祀活動和軍事行動。周代的祭祀很強調儀禮,在行祭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序和制度,稱之為祭禮。祭禮是絕對不容許有絲毫差錯的,祭祀對象不同,規定也不相同,小至祭器,按不同的祭祀對象,使用種類和數量也不一樣,陳設擺放的位置也有嚴格的要求。

  簠簋是祭祀時不可缺少的器物,它與酒器同樣重要。因為先秦時期,簠簋是用來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飯食的青銅器具,這種器具,只在祭祀和重要宴會時才使用,屬於禮器。《周禮·舍人》有記載:「凡祭禮共(同供)簠簋,實之陳之。」《禮記·樂記》說:「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禮之器也。」至今出土的簠簋數量很多,足見當時盛行這套禮制。

簠,是與列鼎制度相配合的,在祭祀與饗宴的時候,簠以偶數與鼎以奇數組合起來使用,文獻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簠,諸侯七鼎六簠,大夫五鼎四簠,元士三鼎二簠。

簋,有的畫有很複雜的花紋,有的很單調簡單,雙耳或者四耳,有圈足的,也有三足的,是莊重嚴肅的象徵如利簋。牧野之站後,周王賞賜利,利以其所得,鑄為銅簋,世代相傳,足見其地位的重要。

  不飾,是指簠簋不整齊,或者有破損,或者與列鼎不相配合,總的來說,就是有悖於禮,對禮不敬,違反儀禮,是一種嚴重的罪過,把貪贓枉法比作簠簋不飾,正表示犯了大罪。據《春秋左傳注》記載:可能先前簠是黍稷稻粱並盛,有簋之後,則分盛黍稷和稻粱。

簠簋之事,就是儀禮之事,因而「簠簋不飾」作為彈劾貪官污吏之詞,表面看是婉轉,實際上這如同抵觸禮儀,非同小可,罪過極大。


推薦閱讀:

【閱讀悅讀丨歷史】古代官職詳解:古代檢校到底是什麼官?
中國古代天文
揭秘:看看古代少女們內衣里的羞澀秘密!
古代女子內衣是什麼樣的?看後滿面潮紅

TAG:古代 | 貪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