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分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權力分立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重定向自三權分立)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政治系列:


政治學科

政治學

  • 政治哲學
  • 政治經濟學
  • 政治心理學
  • 比較政治學
  • 公共行政
  • 國際關係
  • 政治名詞

    政體

  • 單一制
  • 複合制
  • 民主政體
  • 集權政體
  • 威權政體
  • 政府

  • 權力分立
  • 國家元首
  • 行政部門
  • 立法部門
  • 司法部門
  • 選舉

  • 投票
  • 阿羅悖論
  • 投票制度
  • 其他

  • 國家
  • 意識形態(列表)
  • 政黨
  • 輿論
  • 公民社會
  • 公共政策
  • 政治家
  • 政治主題頁
    編輯

    權力分立(Separation of Powers),是指將各種國家公權力分散,不使其集中在單一機關內的設計。權力分立這一名詞首先由啟蒙時代法國的哲學家孟德斯鳩所提出,而這樣的設計通常以三權分立(Trias Politica)而被熟知。三權分立即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政府機構共同存在,地位平等且互相制衡的政權組織形式。是當前世界上多數國家普遍採用的一種政治制度。與其相對立的政權組織形式是議行合一制。

    目錄

  • 1 學說歷史
  • 2 分權的目的
  • 3 權力分立的實行
  • 3.1 權力分立的典型
  • 3.1.1 源於美國的總統制
  • 3.1.2 源於法國的雙首長制
  • 3.2 其他地區的權力分立實施情形
  • 3.2.1 中華民國的五權分立
  • 3.2.2 香港的權力分立
  • 4 參見
  • 5 參考文獻
  • [編輯] 學說歷史

    分權理論可以追溯到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提出的混合政體學說。柏拉圖認為混合政體綜合了君主政體的智慧和德性,民主政體的自由,是最好最穩定的政體。 [1]

    近代的三權分立最早由17世紀英國著名政治學家洛克提出,用以鞏固當時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成果。後來該學說不斷傳播,並被法國著名人物孟德斯鳩詮釋為行政、司法、立法三權分立的形式,解決了在該種政治制度下可能出現的部分問題。該學說在當時被廣泛認為是民主制度的有力保證。

    [編輯] 分權的目的

    分權的目的在於避免獨裁者的產生。英國史學家艾頓勛爵的名言「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地腐化」(Power tends to corrupt,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說明了權力分立的重要性。

    古代的皇帝以至地方官員均集立法、執法(行政)、司法三大權於一身,容易造成權力的濫用。即使在現代,立法、運用稅款的權力通常掌握在代表人民意願的議會中,司法權的獨立在於防止執法機構濫權。

    [編輯] 權力分立的實行[編輯] 權力分立的典型

    [編輯] 源於美國的總統制

    美國的立國者對政府普遍採取不信任的態度。為了保障公民自由和限制政府的權力,他們接納了孟德斯鳩的想法,在美國憲法之內清楚地把行政、司法、立法分開,而且讓它們互相制衡。在當時這種憲制是前所未有的嶄新嘗試。至今美國聯邦政府的三權分立,仍然是眾多民主政體中最徹底的。而美國大部分的州政府亦有相同的憲制架構。

    三權分立常見的問題是如何解決行政及立法機關之間的矛盾。其中一種方法是採用議會制。在議會制之下,行政機關的領導來自立法機關的多數派。行政、立法並不完全分離。現代一般認為,成功和穩定的自由民主政制不一定需要徹底的三權分立。事實上,除了美國以外,所有開始實行民主便使用總統制的國家,它們的首次民主嘗試都以失敗告終。相反議會制的成功率反而較高。

    就算是三權分立最成功的美國,如何解決三個部門之間的矛盾仍然間中出現阻礙。1929年大蕭條時期,羅斯福上台頒布一系列法令,並通過國會授權取得美國總統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權力。但美國聯邦法院卻經常駁回一些法令。結果1935年1月最高法院以8比1的票數,宣布羅斯福的《全國工業復興法》違憲。同年一名失業工人試圖利用《最低工資法》來取得工資補償時,被控方律師則直接指出該法案違反了美國憲法第14條修正案。羅斯福為推行新政,於1936年3月6日進行了「爐邊談話」,將矛頭直指司法部門,要求國會讓他無限制增加最高法院法官的數目,間接將司法部門置於行政部門管轄下。這就引起了全國範圍的激烈討論。後來聯邦最高法院判決的大法官認為《最低工資法》並無違憲。有人認為當時大法官是為了保證三權分立的政治格局而退讓。

    [編輯] 源於法國的雙首長制

    在第五共和建立時,汲取了前幾次共和時期議會民主制度失敗的教訓,因此開始創立並執行半總統半議會民主制(雙首長制),維持到現時法國的政體,並未改變。而最近幾年法國和德國的密切合作成為歐洲經濟一體化不可或缺的主要動力,例如在1999年歐元的流通就是一例。

    [編輯] 其他地區的權力分立實施情形

    [編輯] 中華民國的五權分立

    中華民國(台灣)採用孫中山所提出的五權憲法,除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外,外加考試與監察二權。五權分立的思想是孫中山結合西方的三權分立與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提出的,並得到確認。按憲法,最高權力機關是國民大會,下面設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監察院、考試院,分別行使五權。

    但是,經過1990年代以後的幾次修憲,國民大會取消。因國民大會是非常設制,只有在需修憲時才設立及選舉相關代表,修憲完成後廢除。

    [編輯] 香港的權力分立

    至於香港實行的權力分立,由於歷史原因,被認為是比較特別的(下詳)。

    香港殖民地時期的政制被稱為軟性獨裁,因為港督乃由英國任命,而立法會在1984年之前仍全由港督委任產生,可說政府完全控制行政、立法權,只有司法權是獨立於二權以外。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有兩派不同意見。一派認為香港基本上行使三權分立的政治架構,因為《香港基本法》將司法、立法和行政權置於三個不同權力單位上。另一派(主要為內地法律學者)則認為香港屬行政主導,不屬三權分立。如李國能認為香港行政、立法及司法機關「互相制衡,三權分立」[2],林瑞麟認為行政與立法機關是「互相制衡、互相配合」,香港三權分立不同外國。[3]

    推薦閱讀:

    崔判官—搜狗百科
    四馬拒孫—搜狗百科
    港澳簽注,搞錯這些事,小心上糗事百科!
    定製—搜狗百科
    李遠(北周陽平公)—搜狗百科

    TAG:維基百科 | 自由 | 權力 | 百科 | 百科全書 | 維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