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一生-看過你就不後悔3

六、自由的鐵窗生涯

本帖最後由 照片中國 於 2009-6-10 05:49 編輯  

1938年9月:德國慕尼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  由於這一點,也由於希特勒在來比錫審訊時對陸軍方面所作的公開保證,有些將軍開始考慮 ,國家社會主義可能正是他們所需要的東西,可以用來團結人民,恢復德國原來的地位,再 一次使德國軍隊成為一支強大的軍隊,使國家擺脫喪權辱國的凡爾賽和約的桎梏。最高法庭 庭長曾經問希特勒,他不斷提到的"德國民族革命"指的究竟是什麼意思?"這指的僅僅是 拯救我們今天的被奴役的德意志民族,"希特勒說,"國家社會黨並不認為和約是法律,它 是用強制辦法加在德國身上的東西。我們認為,完全無辜的未來一代,不應該承受這種負擔 。 如果我們,盡我們一切力量反對這些條約,我們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希特勒的回答,使 這些將軍們感到很高興。這也正是軍官團的看法。 工業界和金融界的巨頭們在政治上的愚蠢不亞於將軍們,他們錯誤地以為,只要付給希特勒 足夠的金錢就能把他籠絡住,一旦他當權之後,就會按他們的命令辦事。他們之中有很多人 在20年代還把他看成是個奧地利的暴發戶,但是納粹黨在1930年9月選舉中獲得驚人勝利後 ,企業界的領袖人物逐漸意識到,這個暴發戶很可能接掌德國的控制權。 據瓦爾特?豐克在紐倫堡作證時說,到1931年的時候,"我的工業界朋友和我相信,在不太 遙遠的將來,納粹黨就會上台。"豐克是個油光滿面、目無定睛、大腹便便的矮胖子,他的 臉像一隻青蛙。他在這一年夏天放棄了德國金融界著名報紙《柏林交易所日報》主編這個好 差使,當了納粹黨和一些企業界重要領袖人物之間的牽線人。他在紐倫堡說,他的好幾個工 業界朋友,特別是那些在來因蘭大煤礦企業中有地位的朋友,要求他參迦納粹運動,"以便 說服該黨採取私人企業的方針"。 據希特勒的這位未來國家銀行總裁和經濟部長說,當時希特勒開始會見德國國內掌握經濟命 脈的一些人物,並且向他們說了一些多少是他們喜歡聽的話。黨需要巨額經費來從事競選, 支付大規模的頻繁的宣傳費用,發給成千上百的專職人員薪水和維持衝鋒隊和黨衛隊這些私 人軍隊。衝鋒隊和黨衛隊到1930年底已有10多萬人,成了一支比國防軍還要大的部隊。企業 家和銀行家是最大的經費來源。他們給納粹的錢愈多,他們給迄今他們所支持的其他保守 黨派的錢也就愈少。 從戰後在紐倫堡監獄對豐克的偵訊中了解到,希特勒所結交的有勢力的工業界巨頭中,有煤 礦大王艾米爾?寇道夫,鋼鐵托拉斯頭子弗里茨?蒂森。繼蒂森之後的是艾伯特?伏格勒, 他也是聯合鋼鐵公司的一個巨頭。事實上,煤鋼企業是工業界人士方面幫助希特勒在1930年 到1933年期間克服他取得政權的最後障礙的主要經濟支柱。 據紐倫堡法庭提供的材料證明,早在20年代末,德國壟斷資本家就與希特勒勾結起來了。煤 鋼壟斷巨頭每年捐助納粹黨100萬馬克,企業主聯盟每年捐助200萬馬克。1931年,魯爾煤 礦辛迪加決定每年賣1噸煤抽5芬尼給納粹黨,每年平均600萬馬克。前德皇威廉二世到19 30年為止,也資助納粹黨約200萬馬克。希特勒一方面秘密地取得德國統治階級的大力資助 ,作為黨的活動經費;另一方面,又利用千百萬失業者要求工作、擺脫苦難困境的機會,蠱 惑人心,用"社會主義"來招搖撞騙,許下種種諾言。所以在經濟危機期間,納粹黨發展很 快,在1929年它還只有17萬8000黨員,到1932年就已發展成為擁有100萬黨員的大黨了。  1932年1月27日,在杜塞爾多夫召開的壟斷資本家會議,對希特勒奪取政權起了重要的作用 。這次會議是由壟斷巨頭蒂森主持的。希特勒在會上發表了長篇講話,和盤托出了納粹黨的 反 動綱領。希特勒根據壟斷資本家的願望,在內政方面提出要徹底取消德國勞動人民的民主和 自由,他宣布民主是"愚蠢的統治"和"破壞的原則"。他說,納粹黨"已作出堅定的決定 ,要徹底根除德國的馬克思主義,結束工人階級的革命運動"。他向與會者保證,他將動員 國家的全部力量來"改善經濟狀況",即幫助資本家攫取更多的利潤。 希特勒提出的對外政策綱領是用武力奪取"生存空間",然後全面利用被奴役國家的工業、 人力和物力,為德國統治階級謀利益。希特勒對到會的資本家說:"如果我們要解決生存空 間問題,我們就要運用整個民族積累起來的政治力量。所以現在大家爭吵我們的軍隊是10萬 還是30萬,這完全無關痛癢,問題在於我們的軍隊至少是800萬。"800萬軍隊的建設和 奪取"生存空間"的戰爭對於壟斷資本家來說,那將意味著神話般的巨額利潤。所以,希特 勒的講話征服了德國壟斷資本家的心,博得了他們的熱烈掌聲和喝彩。在這一次會議上,壟 斷資本家們就納粹黨執掌政權的問題,原則上達成了協議。第二天,鋼鐵托拉斯的經 理蒂森等人甚至還同納粹黨的三個頭目希特勒、戈林和羅姆討論了未來的法西斯政府的人選 。 

本帖最後由 照片中國 於 2009-6-10 05:51 編輯  

1938年9月:德國紐倫堡,希特勒即將演講 PS:希特勒絕對是個天才演講家,富有鼓惑、煽動的演說常使聽眾如痴如狂,其現場激情可撼動任何地球人,詳情請點擊 這裡 )  從1932年1月起,希特勒及其黨羽同德國有代表性的工業巨頭進行了一系列會見和談判。納 粹黨何時執掌政權的問題,是他們談判的主題。為了換取壟斷資本家的支持,希特勒向他們 許下了種種諾言。萊茵-威斯特伐利亞煤礦辛迪加老闆基爾道夫的自白,道破了建立納粹統 治的背景。他於1937年1月3日在《普魯士日報》上寫道:"在執政之前,經濟界的領袖們還 在我家裡同阿道夫?希特勒、魯登道夫?赫斯、赫爾曼?戈林以及黨的其他領導人物作了最 後一次會見。" 希特勒除了得到本國壟斷資本家的支持外,還得到國際壟斷資本、特別是美國大老闆的支持 。美國大壟斷巨頭摩根、洛克菲勒、杜邦、亨利?福特,英荷殼牌石油公司董事長德特丁, 英國報業大亨羅特米爾,瑞典火柴大王克雷格爾和法國軍火商康采恩施賴德爾?克雷佐等, 都給希特勒提供了大量金錢。一些美國壟斷資本的喉舌公然支持希特勒上台。《紐約時報》 於1931年6月1日寫道:"假使任命阿道夫?希特勒為總理,那就顯然在華盛頓更孚眾望了。 "美、英壟斷資本把希特勒看成是把德國和歐洲從無產階級革命"危險"下拯救出來的救星 ,他們希望希特勒上台執政,消滅德國的革命民主力量,以確保他們在德國的大筆投資和貸 款。 德國社會民主黨右翼領袖的叛賣政策,也為希特勒的上台幫了大忙。由於他們的破壞,削弱 了工人階級的革命力量,以致不能阻止法西斯奪取政權。1932年3月,德國總統選舉時,反 動派曾提出興登堡和希特勒為總統候選人,德國共產黨當時曾指出:"誰選舉了興登堡,就 是選舉了希特勒;誰選舉了希特勒,就是選舉了戰爭!"可是,社會民 主黨卻提出"取小害(興登堡)而避大害(希特勒)的理論,支持興登堡。正是他們選舉了支持 保皇派和法西斯組織的行將就木的興登堡,希特勒才很快上台。 渾水摸魚的希特勒,奪權的條件在其內部也日漸成熟。這時國家社會黨不僅成了一個人數眾 多的大黨,而且他還糾集了一批狂熱的不擇手段的法西斯骨幹。他們將協助希特勒最後取得 政權和幫助他維持政權。在這個時期里,有五個人的地位超過其餘的徒眾。這五人是施特拉 塞、羅姆、戈林、戈培爾和弗立克。 戈林是在國會通過了一項政治大赦令後,在1927年底回到德國的。自從1923年政變以來,他 的大部分流亡生活是在瑞典度過的。他在瑞典的蘭格勃羅療養院戒掉了吸毒的惡習,病癒後 在一家瑞典飛機製造公司供職。這位戰時空軍英雄,這時身體已經發胖,但是仍舊精力旺盛 ,生氣勃勃。他在柏林巴登大街租了一套公寓,一方面擔任一些飛機公司和一家航空公司的 顧問,一方面建立社會關係;這種關係範圍很廣,從前黑森王太子菲利普親王到弗里茨?蒂 森和其他企業界巨頭,其中還包括一些陸軍高級軍官。這些關係正是希特勒所缺少而需要的 ,因此戈林不久就積極介紹納粹黨領袖同他的朋友們相識。1928年,希特勒選戈林為國會議 員,在1932年納粹黨成為第一大黨時,戈林也就成了國會議長。正是在國會議長官邸中,舉 行了許多次會談,策划了許多次陰謀,最終導致了納粹黨的上台。 恩斯特?羅姆在1925年與希特勒鬧翻後不久就去參加玻利維亞軍隊,當了一名中校。到1930 年年底時,希特勒請他回來,重新擔任衝鋒隊的領導工作,當時衝鋒隊已不大聽話了。衝鋒 隊員,甚至一些隊長,顯然相信納粹黨將用暴力奪取政權。因此,越來越經常地在街頭鬧事 ,同政敵搗亂,甚至暗殺他們。每次選舉,不論是全國選舉,還是邦選舉或市選舉,沒有不 發生街頭慘劇的。在羅姆的領導下,衝鋒隊為納粹運動提供了一個"最偉大"的烈士。柏林 衝鋒隊有個名叫霍爾斯特?威塞爾的小隊長,他是一個新教牧師的兒子,棄家逃學出走後, 在貧民窟中同一個以前的妓女同居,一生為納粹主義當打手。許多反納粹分子認為這個流氓 是靠拉皮條為生,日夜同烏龜和妓女廝混的人。他在1930年2月被政敵所暗害,要不是因為 他寫了一首歌曲,他也會像街頭毆鬥中雙方都有犧牲的好幾百人一樣,就此默默無聞。這首 歌叫《霍爾斯特?威塞爾之歌》,在他死後馬上就成了納粹黨歌,後來成了第三帝國除了《 德意志高於一切》以外的第二國歌。霍爾斯特?威塞爾本人則由於戈培爾博士的巧妙宣傳, 成了納粹運動的偉大神話英雄,被捧為一個為了事業獻出生命的純粹理想主義者。 在羅姆接管衝鋒隊時,格利戈爾?施特拉塞無疑是納粹黨內的第二號人物。他是一個口若懸 河的演說家,一個辦事能幹的組織者,擔任了黨內最重要的一個部門政治組織的首腦。這個 職務使他在邦和地方黨的領袖中間有很大的勢力,因為他們的工作都要受他的監督。他有著 巴伐利亞人隨和的脾氣,除了希特勒以外,他是黨內最有影響的領袖,而與希特勒不同的是 ,他得到大多數政敵的個人信任,甚至喜愛。當時在黨內外有不少人認為施特拉塞很可能代 替這個奧地利來的脾氣乖戾、性格捉摸不定的領袖。在國防軍和總統府中,這種看法特彆強 烈。至於格利戈爾?施特拉塞的兄弟奧托,這時已經失勢了。他由於當真相信納粹黨"國家 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這塊招牌中"社會主義"和"工人"這兩個字眼,曾經支持社會黨工 會所主持的幾次罷工,而且要求納粹黨公開主張工業國有化。最後作為異端被希特勒驅逐出黨。

希特勒身邊五員大將中第四號大將戈培爾,自從1926年同格利戈爾?施特拉塞鬧翻後,一直 是後者的敵人和對手。在鬧翻兩年後,施特拉塞升任政治組織首腦,戈培爾繼他為宣傳工作 的負責人。戈培爾仍兼任柏林區黨組織的領袖。他的宣傳才能和改組柏林黨組織的成績,希 特勒頗為賞識。但是他那一張油滑而刻薄的嘴和靈敏的頭腦,卻討不到希特勒其他助手的歡 心,他們都不信任他。不過,納粹黨領袖很願意他的主要部下之間存在著明爭暗鬥,哪怕僅 僅是因為這是防止他們聯合起來篡奪領導權的保障。他從來沒有完全信任過施特拉塞,但是 他對戈培爾的忠誠卻是完全相信的;此外,這個瘸腿的狂熱分子,常常有些奇異的思想,這 對希特勒來說是頗有用處的。為了擴大宣傳,他辦了一張自己的報紙《進攻報》,戈培 爾有流氓記者的辦報才能和善於煽動群眾的演講本領,這對希特勒有著無法估計的價值。 這五個人中最後一個威廉?弗立克是其中最無特色的一個。他是個典型的德國公務員。1923 年以前,他在慕尼黑當青年警官,曾經給希特勒在警察局裡當過坐探,因此希特勒一直很感 激他。他常常擔當吃力不討好的使命。在希特勒的吩咐下,他是納粹黨人中擔任地方公職的 第一個人。後來成了納粹黨的國會黨團主席。他忠誠不二,辦事很有效率,而且由於他外貌 給人以與世無爭、和藹可親的印象,在同共和國政府那些左右搖擺的官員打交道時特別有用 。 除了這五員大將外,在希特勒周圍還聚集著一些諸如希姆萊、羅森堡、萊伊等一批烏七八糟 的怪物。在共和國最後混亂的日子裡,他們在千百萬迷惑混亂的德國人的心目中卻逐漸成了 "救星"。他們有兩個有利條件勝過他們的對手:首先,他們是由一個目標明確的人領導的 ;其次,他們為了幫助希特勒實現他的目標,是完全不擇手段的。 在動亂不安的年代裡,經濟情況日益惡化,政府危機迭出,84歲的總統興登堡日益年老 昏憒。在這種情況下納粹黨的一些頭目信心日益高漲,他們不必再等待很久了。正如格利戈 爾?施特拉塞公開吹噓的一樣:"凡是有助於促成危機的,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好的,都是 極好的。"正是:納粹頭目黑心腸,盼望天下大動蕩。 

七、登上權力高峰

  希特勒要奪權,天賜良機,在施萊徹爾的短命內閣倒台之後 , 希特勒在壟斷資本和軍方的支持下, 終於爬上了總理的寶座。 在動蕩和混亂的德國政治生活中,共和國像一隻風雨飄搖的小船,在大海航行中隨時有沉 沒 的危險。在勃魯寧和巴本兩屆內閣相繼垮台之後,現在又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異乎尋常的人物 ,天意註定要由他,而不是別人,來挖掘共和國的墳墓。他要擔任共和國最後一任為時不長的總理,而且也可以說是奇特的一生中最後一次意外的轉折。這個人就是庫特?馮?施萊徹 爾。1931年的時候,他是陸軍中的一名中將。他生於1882年,18歲的時候加入軍界,在興 登堡原來所屬的第三步兵禁衛團里當尉官,成了這位元帥兼總統的兒子奧斯卡?馮?興登堡 的好友。 1928年1月間,他利用他對興登堡總統的影響,使他的老上司格羅納將軍擔任了國防部長, 這是共和國時期第一個由軍人擔任這個職務。格羅納把施萊徹爾當作部內最得力的助手 , 成為國防部的"紅衣主教",負責處理陸軍同其他各部和政黨領袖的關係。在陸軍中,他能 夠任免高級軍官,在政治方面他能說服總統任命他所推薦的總理人選。 1932年5月30日,勃魯寧總理被迫辭職。德國舞台中心暫時出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和滑稽可 笑的人物。由施萊徹爾將軍推薦給80多歲的總統受命出任的總理是53歲的弗朗茲?馮 ?巴本,他是威斯特伐利一家沒落貴族的後裔,曾在參謀總部供職,是個賽馬能手,但在政 治上卻是個不成功的政客。巴本以膚淺愚蠢、虛偽狡猾著稱,不論敵友,無人把他當一回事 。而興登堡在施萊徹爾的唆使下竟然把在掙扎中的共和國命運交託給這樣一個人。 巴本上台後的第一個行動是履行施萊徹爾與希特勒的協議。6月4日,他解散了國會,決定在 7月31日舉行新的選舉。6月15日,他取消了對衝鋒隊的禁令。在7月31日的選舉中,國家社 會黨取得了大勝,一共獲得了13745萬張選票,在國會中佔230席,輕 而易 舉地成了國會中的第一大黨。8月30日國會開會時,中央黨同納粹黨一起選戈林為國會議長 。於是,希特勒所領導的國家社會黨成了左右國會的一支重要力量。 1932年11月6日,德國康采恩大亨們上書德國總統興登堡,公開要求納粹黨領袖希特勒上台 執政。信中說:"我們認為,只有讓民族運動的最大集團參與政府,並在其中占居主導地位 ,才能促使人們甘心情願地去作出犧牲。委託民族運動的最大集團的領袖,負責領導一個由 具備實際能力和個人才幹的人士組成的總統制內閣,就可消除任何群眾運動所必然帶有的渣 滓和弊病,並且 還可能把今天仍然袖手旁觀的千百萬人吸引進來,變成積極的力量。" 在這封信上簽名的有沙赫特、施略德爾、斯羅曼、烏爾曼、伏格勒、蒂森、漢尼爾、克虜伯 、西門子、斯普林格魯姆、博施、馮?奧彭以及馮?科伊德爾。這些名字代表著德國最 大 的鋼鐵、煤炭康采恩、化學及電力工業康采恩,以及輪船公司老闆、大銀行家和大地主。 巴本意識到這一點,於是撇開他自稱的對希特勒的個人厭憎,在11月13日寫了一封信給他, 邀他前來討論局勢。但是,希特勒在複信中提出了許多條件,使巴本終於放棄了要想同他達 成諒解的一切希望。納粹黨領袖頑固不化的態度並沒有使態度隨和、庸碌無能的總理感到意 外,使他感到意外的是他的朋友和軍師施萊徹爾現在提出的一個新建議。原來這個詭計多端 的幕後操縱者已經得出這樣的結論:巴本像前任勃魯寧一樣,現在已經不再有什麼用處了。 他的計謀無窮的頭腦中現在醞釀著新的計劃。他的好朋友巴本必須下台。總統必須不受任何 限制,可以自由地同各政黨,特別是同最大的政黨打交道。他要求巴本辭職,巴本和他的內 閣就在11月17日辭職了。興登堡立刻派人去請希特勒。施萊徹爾本人也加緊了同納粹黨人的 勾搭活動。 巴本天真地一直不知道施萊徹爾在他背後玩弄什麼把戲。直到12月1日晉見總統時,巴本才 驚訝地得知,這位將軍要親自出面組閣。施萊徹爾向總統表示,他相信,如果由他來領導, 那是有可能組成一個在國會中爭取到多數支持的政府。他有把握能夠使希特勒的副手施特拉 塞以及至少另外60名納粹黨議員脫離希特勒。除了這批納粹黨人以外,他還能夠取得中產 階級政黨和社會民主黨的支持。他甚至認為工會也會支持他。 12月2日,施萊徹爾擔任了總理,這是1890年蒙特古哥利將軍接替俾斯麥以來第一個將軍擔 任這個職務。施萊徹爾的陰謀詭計終於在經濟蕭條到了頂點的時候,在他竭力破壞的魏瑪共 和國已經崩潰的時候,在沒有人再信任他的時候,把他送到了最高職位。但是除了他以外, 幾乎人人都很明顯地看到,他在這個高峰上的日子是屈指可數的。希特勒對此深信不疑。 

  巴本也這麼想。他由於自尊心受了傷害,深感不快,渴望對他的"朋友和繼承人"復仇。施 萊徹爾為了要巴本走開,讓他擔任駐巴黎大使,但是他謝絕了。他要留在首都,要對這個陰 謀大師布置他自己的陰謀網,柏林是個最有戰略意義的地方。巴本像蜘蛛一樣忙忙碌碌地織 起 陰謀網來。隨著多難的1932年接近尾聲,柏林到處都是陰謀集團。除了巴本集團和施萊徹爾 集團以外,興登堡的兒子奧斯卡也在幕後操縱著實權。凱撤霍夫飯店的希特勒和他周圍的人 ,不僅在搞陰謀奪取政權,而且在搞陰謀幹掉對方。不久,這種陰謀網越來越錯綜複雜,鬥爭越來越尖銳。 施萊徹爾一當總理,就邀格利戈爾?施特拉塞當德國副總理兼普魯士總理。施萊徹爾由於邀 希特勒參加他的政府失敗,現在打算向施特拉塞放下這個釣餌來分裂納粹黨。有理由相信, 他是可能成功的。施特拉塞在黨內是第二號人物,在黨內"左派"分子中間,由於他們當真 相信國家社會主義,他比希特勒更有聲望。他是黨組織部門的領導人,同地方各級黨領袖有 直接聯繫,看來頗得他們的擁護。結果施萊徹爾的如意算盤落空了,施特拉塞雖然和希特勒 政見有分歧,但拒絕參加施萊徹爾的政府。在他和希特勒鬧翻後,一氣之下辭去了納粹黨內 一切職務,到陽光明媚的義大利去度假了。 12月10日,也就是被施萊徹爾將軍絆倒腳跟栽了一個筋斗後一星期,巴本開始布置他自己的 陰謀網。暗中同納粹黨人相互勾結,並於1月4日同希特勒秘密會談。巴本建議,由一個希特 勒-巴本內閣來代替施萊徹爾內閣。在此情況下,施萊徹爾政府的地位越來越困難了。因此 ,在1月23日,施萊徹爾去見興登堡,承認他不能在國會中爭取到多數的支持,要求解散國 會,按照憲法四十八條,授與他緊急權力,根據總統命令行使政府職權。施萊徹爾絞盡了腦 汁,到頭來仍回到巴本在12月間所處的地位。但是,現在他們兩人所扮演的角色已經顛倒過 來了。當時巴本要求授予緊急權力,而施萊徹爾加以反對,建議由他自己在納粹黨的支持下 組織一個多數派政府。現在堅持要進行獨裁統治的是這位將軍了,而狡猾的狐狸巴本卻向老 元帥保證,他能夠拉攏希特勒組織政府,在國會中擁有多數的支持。無賴漢和陰謀家就是這 樣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 在1933年1月30日這個冬天的早晨,魏瑪共和國的悲劇,德國人14年來徒勞無益地要實行 民主制度的笨拙努力的悲劇,終於告終了。施萊徹爾結束了他57天的執政,向總統提出 了辭呈。而希特勒這個維也納從前的流浪漢,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棄兒,在德國軍人和右派的 支持下登上了這個國家總理的寶座。 開始,國家社會黨在新的政府中居於少數地位,在內閣11個職位中,他們只佔了3個,除 了希特勒擔任總理一職外,弗立克擔任內政部長,戈林擔任不管部長,同時兼任普魯士的內 政部長。幾個重要的部都給了保守分子。他們頗有把握地認為已經把希特勒籠絡住,可以為 他們的目的服務了。牛賴特繼續任外交部長,勃洛姆堡任國防部長,休根堡任經濟部長,巴 本本人是聯邦副總理兼普魯士總理,而且興登堡向巴本保證,除非由副總理陪同前來,否則 他不會接見總理。巴本認為,這種獨特的地位,使他能夠對難以捉摸的納粹黨領袖增加一種 牽制。而且這個內閣出自巴本的構思,是巴本的產物;他相信,在保守派同僚的堅決支持下 ,他又據有八比三的優勢,他完全能夠控制希特勒。 巴本和他所代表的壟斷資產階級認為,他們找到了一個能乖乖聽話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目標的 人。毀滅共和國只不過是第一步。他們所希望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極權主義的德國,這個德國 在國內不再搞什麼民主的"無聊玩意兒",剝奪工會的權力,對外能廢除1918年的判決,掙 脫凡爾賽和約的枷鎖,重建一支強大的陸軍,以其軍事力量恢復德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這也 是希特勒的目標。 但是,這個浮誇輕薄、姑息養奸的政客並不了解希特勒,也不了解支持他的勢力有多大的力 量,更不了解既有的勢力強大的機構:陸軍、教會、工會、政黨,或者廣大的非納粹黨的有 產階級,他們難以解釋的軟弱已經到了近乎癱瘓的程度。正如後來巴本哀嘆而說的,他們都 會"不經一戰就投降"。 希特勒清楚地知道,他是靠著總統、陸軍和保守分子的支持上台的,而這三個方面卻置身於 納粹運動之外,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對這個運動還是不信任的。因此,希特勒當前的任務是迅 速地剝奪他們的駕馭地位,使自己的黨成為國家的唯一主宰,然後以極權主義政府及其警察 的力量,實行"納粹革命"。他一上任,就發動了一系列不是由他主使的就是由他控制的事 件,並且在6個月之後終於使德國完全納粹化,他自己也成為德國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統一 和取消了聯邦的獨裁者。 為了一舉消滅共產黨,剷除在德國實行納粹主義的最大障礙,希特勒及其一夥精心策划了臭 名昭著的國會縱火案。原來在戈林的國會議長辦公室的下面,有一條地下暖氣管通道,通到 國會大廈。一個曾在旅館擔任過侍者的柏林衝鋒隊長卡爾?恩斯特,在2月27日晚上,帶領 一小隊衝鋒隊員,經過這條地下通道到國會大廈,在那裡灑了汽油和易燃化學品,然後派人 放了幾把火,頃刻之間雄偉壯觀的國會大廈就化為灰燼了。事件發生後,戈林聲嘶力竭地叫 嚷:"這是共產黨反對新政府的罪行!"納粹秘密警察頭子魯道夫?狄爾斯大聲說:"共產 黨的革命開始了!我們一分鐘也不能坐待。我們要毫不留情地對付他們。共產黨幹部一經查 獲,當場格殺勿論。今天晚上就把共產黨議員統統弔死!" 這是希特勒精心策劃的一個大陰謀。其目的是以"國會縱火案"為借口,對德國的革命力量 進行殘酷鎮壓。他們賊喊捉賊,把縱火的罪名加到共產黨身上,誣衊這是共產黨發動武裝暴 亂的信號。可是,還在27日中午,柏林的全部衝鋒隊員,就已進入戒備狀態。起火後兩小時 ,法西斯分子便對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實行了大逮捕和大屠殺。僅僅在27日晚上就逮捕了一 萬名反法西斯戰士,在以後的三四個月里,被捕人數達到六七萬人。德國工人運動的 著 名領袖、德共主席台爾曼遭到非法逮捕。德國法西斯還對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保加利 亞工人階級的領袖季米特洛夫進行了非法的審訊。季米特洛夫利用來比錫法庭作講台,義正 辭嚴地揭露了納粹分子是真正的縱火犯,與法西斯主義進行了英勇卓絕的鬥爭。 

七、登上權力高峰

  德國工人階級堅決反對希特勒的暴行,全國數百個大小城鎮舉行了閃電示威遊行。在多特蒙 德工人大街上曾掛出了這樣一塊橫幅,上面寫著:"尼祿(羅馬的暴君)焚燒羅馬,嫁禍於基 督教徒;希特勒焚燒國會,嫁禍於共產黨!" 為了進一步鎮壓人民的反抗,打擊革命進步力量,在起火後的第二天,2月28日,希特勒又 誘使興登堡總統簽署了一項所謂"保護人民和國家"的法令。這項法令不僅暫時停止執行憲 法中保障個人和公民自由的七項條款,取消了言論、出版、集會、結社自由,而且還授權希 特勒在必要時接管各邦的全部權力,對某些所謂"嚴重擾亂治安的人"判處死刑。這樣一來 ,希特勒就能夠合法地任意箝制和逮捕他的反對者。數天內,就有大批的共產黨幹部和許多 社會民主黨的領袖遭到逮捕和慘遭殺害。這是德國人第一次嘗到在政府支持下的納粹恐怖的 滋味。滿載衝鋒隊員的車輛,在德國各個城市的街道中隆隆駛過,未經許可,破門而入,進 行搜查,把受害者帶走,投入衝鋒隊營房中,嚴刑拷打。共產黨的報紙和政治集會遭到取締 ,社會民主黨的報紙和許多自由主義的報刊也被勒令停刊,群眾集會不是遭到禁止就是遭到 破壞。 納粹黨人現在手頭掌握了全國政府和普魯士政府的一切力量,財庫里有著大企業方面來的充 分經費,因此他們在3月的競選宣傳是德國歷史上空前未有的。國營電台第一次把希特勒、 戈林和戈培爾的聲音傳送到全國每一個角落。裝飾著字旗的街道上,衝鋒隊員列隊而過的 皮靴聲不絕於耳。還有數不盡的群眾大會和火炬遊行。廣告牌上儘是納粹黨的觸目的招貼。 入晚,山頂上燃起了篝火。對選民威脅利誘,雙管齊下,一會兒以德國天堂來引誘,一會兒 又以街頭的褐色恐怖來威脅,一會兒又以"揭露"共產黨革命來恐嚇,使千百萬德國中產階 級和農民陷於恐懼之中,生怕如果他們在一星期後的選舉中不投國家社會黨的票,就要遭殃 。就這樣,在1933年3月5日,在希特勒一生中最後一次民主選舉的那天,納粹黨人贏得了17 277180張票,佔全部選票的44%。但距離要求國會通過一項 "授權法"所需要的2/3的多數仍相差很遠! 希特勒耍盡了鬼點子,他認為這個問題可以用國會81個共產黨員"缺席"的辦法得到部 分解決,餘下來的問題就可以不讓一些社會民主黨人入場的辦法輕而易舉地處理掉。這時, 希特勒情緒很高,頗為自信。因為,根據他在國會起火後第二天誘使興登堡簽署的2月28日 法令,他可以肆意逮捕任何數量的反對黨議員,以保證他那2/3的多數。 經過和戈培爾密謀,希特勒決定新國會的開幕式要在波茨坦衛戍部隊教堂舉行。這個教堂是 普魯士主義的聖地,在許多德國人的心中,能夠喚起對於帝國的光榮偉大的回憶,因為腓特 烈 大帝的遺體就埋葬在這裡,霍亨佐倫王朝的歷代先王都曾在這裡做過禮拜,現任總統興登堡 也於1866年來這裡做過第一次朝聖,當時他還是一個年輕的禁衛軍軍官,剛剛參加了給德 國帶來第一次統一的奧普戰爭而凱旋歸來。 第三帝國第一屆國會,選定3月21日作為隆重的開幕日期是大有深意的,因為這一天正好是 俾斯麥在1871年主持第二帝國第一屆國會開幕的日子。當身穿金光閃閃的制服的帝國時代遺 留下來的老元帥們,和頭戴髑髏驃騎兵頭盔的海陸軍將領們,在身穿威武制服的前王太子馮 ?馬肯森陸軍元帥的帶領下進入會場時,腓特烈大帝和 鐵血宰相的威靈赫然如舊。興登堡顯然大為感動。布置這次演出並指導向全國廣播的戈培爾 ,在儀式進行中一度注意到老元帥熱淚盈眶。總統身穿灰色軍服,胸佩黑鷹綬章,一手捧著 尖頂頭盔,一手執著元帥節杖,在穿著正式禮服顯得有點拘謹的希特勒陪同下漫步進入會場 ,中途停下來向皇室旁聽席上空著的德皇威廉二世的座位敬禮,然後到祭壇前宣讀了一篇簡 短的講話,表示支持希特勒的新政府。 希特勒的答辭極其狡猾,旨在打動濟濟一堂的舊秩序代表的同情心和騙取他們的信任。他說 :"無論皇帝、政府或人民都不要戰爭。只是由於國家的崩潰才迫使一個備受凌辱的民族違 反它的極其神聖的信念,承擔了這次戰爭的罪過。"說到這裡,他轉身向巍然坐在前面不遠 的興登堡說:"由於過去幾星期中發生了一個獨特的變化,我國民族榮譽得以恢復,而且由 於您,陸軍大元帥閣下,往日的偉大象徵和新的力量的象徵聯合起來了。我們向您致敬。感 謝上帝的保佑:我國新的力量能由您領導。" 希特勒為了表示他對總統的敬意,走下講台,到興登堡面前深深一鞠躬,緊緊地同他握手。 這時,戈培爾布置的照相機、電影機、錄音機都同時開動起來,鎂光閃閃,機聲軋軋,把德 國陸軍元帥和奧地利下士象徵著新德國和老德國團結的莊嚴握手場面記錄下來,讓全國和全 世界都能看到聽到。 

  當希特勒在波茨坦作了令人眼花繚亂的保證以後,國會於3月23日在柏林的克羅爾歌劇院討 論通過所謂授權法。它的正式名稱叫《消除人民和國家痛苦法》,一共只有5節,把立法權 、批准同外國締結條約權、憲法修正權都從國會手中拿過來移交給內閣,為期4年。此外, 這項法律還規定,內閣制定的法律由總理起草,並且可以不同於憲法。但是任何法律不得" 影響國會的地位",這肯定是世界上最殘酷的嘲弄了。 從1933年3月23日起,希特勒成了全國不受任何約束的獨裁者。德國最有權勢的機構現在一 個接著一個向希特勒投降,一聲不吭、毫無反抗地自行消失。 在德國歷史上始終堅持自己單獨權力的邦政府首先被解散,重新組織由希特勒一手控制的納 粹政權。在3月9日晚上,也就是通過授權法以前兩個星期,馮?埃普將軍奉希特勒和弗立克 之命,在少數衝鋒隊員的協助下,趕走了巴伐利亞政府,成立了一個納粹政權。不到一星期 ,希特勒就派出了國家專員去接管其他各邦,只有普魯士例外,因為在這裡戈林早已牢牢地 處在控制地位了。3月31日,希特勒和弗立克第一次援用授權法,宣布了一項法律,解散普 魯士以外各邦的議會,命令它們按照最近一次國會選舉結果的比例重新組織。共產黨的議席 則予以虛懸。不過這個辦法只實行了一個星期。性急如火的希特勒,在4月7日又頒布了一項 法律,任命了各邦的邦長,他們有權任命和撤換地方政府,解散議會,任命和撤換各邦的官 員和法官。新任的邦長無一不是納粹黨人,他們"必須"執行"國家總理新制定的總政策" 。 在希特勒強力推行納粹獨裁的白色恐怖之下,德國資產階級政黨卑鄙地屈從於法西斯。1933 年 5月3日,胡根伯格的德意志民族人民黨改稱為"德意志民族陣線"。在此以前,"鋼盔團" 的領導人弗朗茨?塞爾特將該團合併於國社黨。但是,胡根伯格即使取消了"黨"的名稱也 無濟於事。1933年6月27日,在他被迫退出政府的同時,他不得不簽署解散"德意志民族陣 線"的法令。一天以後,國家黨就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1933年7月4日,德意志人民黨自行 解散。該黨領導人丁格爾戴向法西斯分子寫了一封獻媚信,保證人民黨的黨員將在納粹國家 中守法效勞。同一天,巴伐利亞人民黨也同樣宣告政治上自殺。 擁有430萬選票和70個國會議席的最大的資產階級政黨中央黨,也同樣可悲地自行解 散。1933年7月5日發表的自行解散的聲明沒有對希特勒的不斷食言提出任何抗議,而只是卑 躬屈膝地請求不要沒收該黨的財產,釋放被逮捕的黨員。而且還向它過去的黨員與選民發出 如下的政治指示:"在今天大家一起重新建設國家、並為人民團結做出真誠努力的時刻,中 央黨的成員絕不甘居落後,也絕不會落後於他人。" 3月選舉以後,德共早已不能進行任何合法活動,只能在地下進行鬥爭,此後社會民主黨也 於6月22日被禁。7月14日,希特勒憑藉《授權法》宣布:在德國唯一的政黨就是德國國家社 會主義工人黨!從這一天起,其他政黨在組織上的結合或任何建立新黨的活動,都將受到苦 役徒刑的懲罰。這樣,在德國只留下了一個"合法"的希特勒黨,一個實行最殘酷的恐怖的 黨,一個最卑鄙的欺騙群眾的法西斯黨。 這樣,從國會得到全部權力還不到3個月,希特勒就完成了俾斯麥、威廉二世和魏瑪共和國 所從來不敢嘗試的事情:他廢除了歷史性各邦的單獨權力,使它們歸屬於掌握在他自己手中 的國家中央權力之下。他在德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統一了德國,摧毀了它的歷史悠久的聯邦 性質。在1934年1月30日,希特勒就任總理一周年紀念日,他頒布了一項《國家重建法》, 就正式完成了這個任務。這項法律取消了各邦的"人民議會",各邦的主權移交給國家,邦 政府隸屬於全國政府,邦長受全國政府內政部長管轄。法律前言宣稱,這項法律是"國會一 致表決通過的"。這話並不錯,因為到了這個時候,除了納粹黨以外,德國所有政黨、團體 都已經被消滅殆盡了。這種一黨極權的國家,是國會放棄了它的民主職責後4個月內在幾乎 未受絲毫反抗的情況下建立起來的。 受到歷史嘲弄的巴本,儘管狡詐多謀,這時已經完全無能為力了。他自己就被轟出了普魯士 總 理的職位,而由戈林來接替。他雖在全國政府中仍舊擔任副總理一職,但是正如他悻然承認 的那樣,"這個職位是徒有虛名"。企業界和金融界的辯護士休根堡已經辭職,他的黨已經 解散。納粹黨的第三號人物戈培爾已在3月13日參加內閣,擔任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長。希 特 勒已經完成了全國的統一和權力的移交,不少保守的政治家悲嘆自己上當受騙。但到那個時 候,有誰要在希特勒面前力挽狂瀾,為時已經晚了。 雖說希特勒輕而易舉地征服了德國,但是到1933年夏天來臨的時候,他還面臨著許多棘手的 問題需要解決。 雖說希特勒施展陰謀詭計,一個個打敗自己的政敵,奪取了全國的政權,成 為德國歷史上至高無上的獨裁者;但是,當1933年夏天來臨的時候,他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 決。其中最主要的是防止出現"第二次革命",解決衝鋒隊與陸軍之間令人不安的關係問題 。 "第二次革命"這個口號是衝鋒隊頭子羅姆製造出來的,他堅決主張實現"第二次革命"。 納粹黨摧毀了左派,但是大企業界、金融界、貴族和容克地主仍然牢牢地控制著陸軍的普魯 士將軍們。羅姆、戈培爾和納粹運動中的"激進分子",要求把他們清算掉。當時羅姆手下 的衝鋒隊已發展到200萬左右,幾乎是陸軍的20倍。8月間,羅姆在一次講話中說:"今 天仍有擔任官職的人,對於革命的精神毫無了解。如果他們膽敢把他們的反動思想付諸實踐 ,我們將毫不留情地要把他們幹掉。" 

七、登上權力高峰

   但是,希特勒卻有不同的想法。在他看來,納粹黨的"社會主義"口號只不過是宣傳而已, 只不過是取得政權道路上爭取群眾的手段而已。現在他既然已經奪取了政權,對這個口號就 不再感興趣了。他現在需要時間來鞏固他的地位和國家的地位。在目前,他還得巴結企業 界、陸軍和總統。他並不打算使德國陷於混亂,從而危及他自己的政權的生存。絕不允許有 什麼"第二次革命"。他在7月1日對衝鋒隊和黨衛隊領袖的講話中說明了這一點。他說,德 國現在需要的是秩序。"對於任何破壞現有秩序的企圖,我將同所謂『第二次革命『一樣,加以無情的鎮壓,因為這隻會造成混亂。" 在普通納粹黨員中間,特別是在希特勒的群眾運動核心力量衝鋒隊員中間,失望情緒是很強 烈的。他們大多數人屬於心懷不滿的失業大軍,由於本身經歷,生來就反對資本主義。他們 相信,在街頭鬥毆,對"革命"作了貢獻,"革命"就一定會給他們帶來報酬,不管是在企 業中,還是在政府中,應該得到優厚差使。他們在春天,由於採取了一陣過火行動而陶醉了 一個時候,如今他們的希望破滅了。原來的人,不管是否黨員,仍將保有原來的職位,並且 握有任免大權。不過,這還不是衝鋒隊員中間騷動不安的唯一原因。 希特勒和羅姆過去在衝鋒隊的地位和宗旨問題上的爭吵,如今又爆發了。納粹運動一開始的 時候,希特勒就主張,衝鋒隊員應該是一支政治力量而不是軍事力量。他們應該提供納粹黨 在 取得政權的道路上所需要的暴力和恐怖。而在羅姆看來,衝鋒隊不僅是納粹革命的骨幹力量 ,而且是未來革命軍的核心。現在已是這樣的時候了,應該推開反動的普魯士將軍,組織一 支"革命"的軍隊,一支"人民"的軍隊,由他和他的那些征服了德國街道的強悍的助手們 來領導。 這種想法同希特勒的想法大相徑庭。他比羅姆或任何其他納粹黨人更加清楚,沒有陸軍將領 的支持,或者至少說沒有他們的默許,他是不可能取得政權的;至少在目前,如果他要繼續 執政,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取決於陸軍將領們的繼續支持,因為他們仍舊有著可以攆走他的 實際力量。而且希特勒也預見到,在不會很久的將來,當86歲的總司令興登堡逝世的時 候,他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將需要陸軍對他個人的忠誠。此外,這個納粹黨領袖還相信,只 有軍官團才能幫助他實現他在短期內建立一支強大的紀律嚴明的軍隊的目標,因為軍官團有 著它的軍事傳統和人才。而衝鋒隊只不過是一群暴徒、烏合之眾,只能在街頭毆打鬧事,很 少有現代軍隊的價值。況且,它的任務現在已經完成了,從今以後,就必須很有策略地使它 退出歷史舞台。因此,希特勒的看法和羅姆的看法是不可調和的。從1933年夏天開始到次年 6月30日,這兩個既是納粹運動的元老又是親密的朋友之間,一直在進行著一場簡直是你死 我活的鬥爭。 希特勒奪權以後,曾秘密地向軍隊作了保證,因此爭取到許多高級軍官倒向他的一邊。在19 33年2月2日,即他就職後兩天,他在陸軍總司令馮?哈麥施坦因將軍的家中,向陸、海軍高 級將領講了兩個小時的話。埃里希?雷德爾海軍上將,在紐倫堡審訊時透露了希特勒同軍官 團第一次會談的大意。他說,希特勒消除了高級將領們的疑慮,他還保證,陸軍和海軍現在 可以放手致力於迅速重新武裝的這項主要任務。雷德爾海軍上將承認,他對於建立一支海軍 的前景是極為高興的。馮?勃洛姆堡將軍後來在他的回憶錄中也說,"元首打開了一個使將 來有無窮機會的活動餘地。"勃洛姆堡於1933年1月30日匆忙就任國防部長一職,也就消除 了陸軍方面要想反對希特勒出任總理的任何打算。 為了要進一步鼓起軍方領袖們的熱情,希特勒在4月4日設立了國防會議,來加緊執行一項重 整軍備的秘密計劃。3個月以後,在7月20日那天,他頒布了一項新的陸軍法,廢除了民政法 庭對軍人的司法管轄權,取消了士兵的選舉代表制,從而恢復了軍官團的歷史悠久的軍事特 權。許多陸、海軍將領開始從另外一個比較贊成的角度來看待納粹革命了。 為了要給羅姆吃些甜頭作為安慰,希特勒在1933年12月1日任命羅姆和副黨魁魯道夫?赫斯 為內閣閣員。在1934年元旦,又給這個衝鋒隊的頭子寫了一封熱情友好的信。他一方面重申 "陸軍有責任保衛國家,抵禦境外敵人",同時又承認"衝鋒隊的任務是確保國家社會主義 革命的勝利和第三帝國的存在",並且承認,衝鋒隊的成績"主要應歸功於羅姆"。這封信 刊登在1934年1月2日納粹黨的機關報《人民觀察報》上,對於暫時緩和衝鋒隊中存在的不滿 情緒,起了很大作用。在聖誕節和新年的普遍善意氣氛中,衝鋒隊和陸軍的鬥爭,激進的納 粹黨分子要求進行"第二次革命"的叫囂暫時平息下去了。 

  希特勒圖謀世界的藍圖是,要征服歐洲,必先征服德國。一旦他消滅了國內的反對者以後, 他馬上就轉到一直使他感興趣的外交事務方面了。 1933年春季,德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變得更糟了。第三帝國在外交上空前孤立,軍事上軟弱無 力。整個世界對於納粹的暴行,特別是迫害猶太人感到憎惡。德國的鄰邦,特別是法國和波 蘭,態度是敵對的和多疑的。早在1933年3月,波蘭在但澤舉行了一次軍事示威之後,畢蘇 斯基元帥向法國人表示最好聯合起來對德國進行一次預防性的戰爭。甚至墨索里尼對於希特 勒上台執政,事實上也並不熱心,儘管在表面上他裝出歡迎第二個法西斯國家出現的姿態。 一個潛力上大大強於義大利的國家元首,很可能不久就使墨索里尼這位領袖黯然失色。一個 狂熱的泛日耳曼德國,對奧地利和巴爾幹各國都有野心,而在這些地方,那位義大利獨裁者 也已經提出過他的領土要求了。社會主義的蘇聯,支持共和,反對納粹法西斯主義。這樣, 在一個充滿敵意的世界中,第三帝國的確是孤立無友、失道寡助的。而且,它又沒有武裝, 或者說,同它的高度武裝的鄰邦對比之下,是不堪匹敵的。 因此,希特勒外交政策的當前戰略和策略,是由德國的軟弱和孤立處境這個嚴酷現實所決定 的。但是,自相矛盾的是,這種處境又提供了符合他自己和大多數德國人最強烈希望的自然 目標:在不致引起制裁的情況下擺脫凡爾賽和約的束縛,在不致引起戰爭的情況下重新武裝 。只有在他完成了這雙重的短期目標以後,他才有軍事力量,才能毫無牽制地實現既定的長 期外交目的,而它的具體目標和方法是他早在《我的奮鬥》中就十分露骨和十分詳盡地規定了的。 現在希特勒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以宣傳裁軍與和平的方法來迷惑德國在歐洲的敵手,同時 睜大眼睛尋找他們集體甲胄中的弱點。1933年5月17日,希特勒在國會發表了"和平演說" ,這是他一生中最漂亮的演說之一,是欺騙宣傳的傑作,它不僅深深地打動了德國人民的心 ,使他們團結在他的周圍,而且在國外造成了一個使人有好感的印象。就在前一天,美國總 統羅斯福剛剛向44個國家的元首發出了一封動人的信件,概述了美國在裁軍與和平方面 的計劃和希望,呼籲廢除一切進攻性武器--轟炸機、坦克、機動重炮。希特勒很快地響應 了美國總統的呼籲,並且加以充分的利用。希特勒說,他的政 府對羅斯福總統的呼籲表示熱烈的歡迎,德國願意放棄一切進攻性武器,也願意解散它的全 部軍隊,銷毀它現有的少量武器,如果鄰國和有武裝的國家也這樣做的話。他還強調,德國 不想進攻別國,只想謀求安全,願意同任何國家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這篇演說,還有不少溫和的辭句和熱愛和平的表白,使得憂心忡忡的世界感到又驚又喜。給 人的印象是:德國不要戰爭,戰爭是"瘋狂透頂的事"。它會"造成現有社會和政治秩序的 崩潰"。納粹德國並不希望把其他國家的人民"德國化"。"上一世紀的心理狀態使人們認 為,他們要把波蘭人和法國人變成德國人,這種心理狀態同我 們是格格不入的……法國人、波蘭人和其他國家的人民都是我們的鄰人,我們知道,任何事 情都不可能改變這一客觀現實,否則,這種事情在歷史上是不可想像的。" 但是,其中有一個警告。德國要求同所有其他國家享有平等待遇,特別是在軍事方面。如果 不能得到平等待遇,德國寧可退出裁軍會議和國際聯盟。然而,在西方世界同聲慶賀希特勒 出乎意料的講道理的時候,這個警告沒有引起注意。倫敦《泰晤士報》也認為,希特勒的平 等待遇的要求是"駁不倒的"。工黨機關報倫敦《每日先驅報》要求相信希特勒的話。保守 的倫敦《旁觀者》周刊認為,希特勒已響應了羅斯福的呼籲,這個姿態使惶惶不安的世界有 了新的希望。在華盛頓,據德國官方通訊社引述羅斯福總統的秘書的: "總統對於希特勒接受他的建議感到很鼓舞。" 從這個性格暴躁的納粹獨裁者口中說出來的,竟不是如許多人所預料的蠻橫威脅,而是甜言 蜜語,全世界都給迷住了。而在國會中,甚至那些還沒有被投入獄中或自行逃亡的議員,也 沒有表示異議,都投票贊成希特勒的外交政策演說,使得國會能夠一致地予以通過。 但是,希特勒的警告並不是空口說說的。當10月初看到協約國堅持要在8年之後才肯把它們 的軍備降低到德國水平的時候,他就在10月14日突然宣布,由於其他大國在日內瓦不肯給予 德國平等待遇,德國立即退出裁軍會議和國際聯盟。與此同時,他採取了其他三個步驟,即 解散國會,宣布他將把他退出日內瓦會議的決定交付全國公民投票來認可,最後命令國防部 長馮?勃洛姆堡將軍向軍隊發出秘密指示,如果國際聯盟採取制裁行動,就要抵抗武裝進攻 。 

  希特勒所以把公民投票和國會清一色的納粹黨議員的新選舉,規定在1933年11月12日舉行, 這是因為這一天容易激起德國人民復仇情緒,這是1918年停戰"國恥紀念日"的後一天。11 月4日,他在布累斯勞舉行的一次競選大會上說:"我們一定要使這一天在我國人民的歷史 上成為得救的一天,歷史將這麼記載:在11月11日,德國人民正式喪失了它的榮譽,而在15 年後的11月12日,德國人民又恢復了它的榮譽。"在投票的前夕,11月11日,興登堡總統向 全國發表廣播演說,支持希特勒政府的內外政策。他說:"明天你們要表現出堅決的民族團 結和對政府的支持。同我和國家總理一起擁護權利平等和光榮和平的原則,讓全世界看到, 我們已恢復了德國的統一!" 在經過了15年的挫折失望並對戰敗後果懷了15年的憤懣不平以後,德國人的反應幾乎是一致 的 。據《第三帝國的興亡》一書披露,合格選民之中約有96%參加了投票,其中有95%贊成德國 退出日內瓦會議。甚至在達豪集中營中,被拘的2242人中有 2154人投票贊成那個把他們拘禁起來的政府! 在舉行公民投票和選舉之後三天,希特勒邀見波蘭新任大使約瑟夫?利普斯基。在會談結束 時發表了一份聯合公報,這一公報不僅使德國公眾而且使外面世界都感到驚異。波蘭政府和 德國政府一致同意,用直接談判的手段來解決兩國共同有關的問題,並且為了鞏固歐洲和平 ,在相互的關係中放棄使用武力。 在德國軍官團的心目中,波蘭是比法國更為可恨和更受鄙視的敵人。他們認為,凡爾賽和約 締造者的最不可饒恕的罪過,是用一條波蘭走廊把東普魯士同德國隔絕,成立但澤自由市和 把波茲南省及一部分西里西亞割讓給波蘭。割讓部分的居民雖然是波蘭人佔優勢,但是自從 瓜分波蘭以來一直是德國的領土。在共和國時期沒有一個德國政治家願意把波蘭的佔領看成 是永久不變的事情。當時的總理施特萊斯曼甚至不願考慮同波蘭簽訂東方洛迦諾條約來補充 同西方簽訂的洛迦諾條約1925年10月16日,英、法、德、意、比、捷 、波七國代表在瑞士洛迦諾會議上通過,同年12月1日在倫敦正式簽字。條約主要規定:德、法、比保 證德法、德比邊界不受侵犯;遵守凡爾賽和約關於萊茵區實行非軍事化的協定;通過外交途 徑解決一切爭端等。條約宣稱,其目的是為了"鞏固歐洲的和平",實際上是英法企圖固定 戰後德國西部邊界,把德帝國主義的侵略矛頭引向東方。但希特勒上台後,於1936年3月7日 首先向萊茵區進軍,並於1939年4月28日首先宣布廢除該條約,隨即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號稱國防軍之父和共和國初期外交政策的決定者馮?西克特將軍 ,早在1922 年就告訴政府,"波蘭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與德國生存的基本條件不能並存。波蘭必須 消 滅,而且一定是會消滅的。"他又說,消滅波蘭"必須是德國政策的基本動力之一……波蘭 滅亡以後,凡爾賽和約的最堅強支柱之一法國的霸權也將完蛋"。 希特勒看到,在滅亡波蘭之前,必須先使它脫離同法國的聯盟。他現在所採取的方針,除了 最 後的長遠利益以外,還可以取得眼前利益。由於宣布放棄用武力來對付波蘭,他就能夠加強 他的和平宣傳,並且減輕由於他突然退出日內瓦會議而在西歐和東歐所造成的疑慮。由於誘 使波蘭人同他進行直接談判,他就能繞過國聯並且削弱它的權威。這樣也就能夠破壞法國在 東歐的聯盟關係,而在這種聯盟關係中,波蘭是個重要的堡壘。 1934年1月26日,也就是希特勒在他執政第一周年紀念日出席國會開幕式的前4天,德國和 波蘭宣布了簽訂為期10年的互不侵犯條約。從這一天起,波蘭開始逐步脫離自從1919年復國 以 來的保護人--法國,而越來越接近納粹德國。這是一條導致它在"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 遠遠沒有滿期之前就亡國的道路。 當希特勒在1934年1月30日向國會發表的演說中回顧過去一年的情況時,他可以自豪地說, 這是在德國歷史上獲得空前成就的一年。在12個月之內,他推翻了魏瑪共和國,以他的個人 獨裁來代替共和國的民主,消滅了一切其他黨派,只留下納粹黨,摧毀了邦政府和它們的議 會,統一了德國,取消了聯邦制,消除了工會,取締了任何民主結社,把猶太人驅逐出了政 治生活和自由職業界,取消了言論和出版自由,扼殺了司法獨立,在納粹黨統治下,使一個 歷史悠久、文化發達的國家的人民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一體化"。在外交事務 上,他使德國退出日內瓦國際聯盟和宣布德國堅持享有大國平等待遇,得到德國大多數人的 支持。 儘管如此,當他的獨裁政權進入第二年的時候,希特勒的頭上出現了一些烏雲。 

八、血洗老搭檔羅姆

  希特勒的獨裁政權進入第二年的時候,納粹黨頭上烏雲密布,一時又呈 現緊張狀態。究其原因,是由於三個互相關連的問題沒有解決所造成的。這就是黨和衝鋒隊 "激進派"領袖繼續叫嚷"第二次革命"的問題;衝鋒隊和陸軍之間的衝突問題;興登堡總 統的繼承人問題。隨著春天的到來,興登堡的身體愈來愈壞,總統生命的垂危,更加劇了這 些問題的矛盾。 衝鋒隊現在已經擴大到250萬人,它的參謀長羅姆並沒有因為希特勒任命他為內閣閣員 或"元首"在元旦給他友好的親筆信而就此罷休。他在2月間,正式向內閣建議,以衝鋒隊 為一支新的人民軍的基礎,而將軍隊、衝鋒隊、黨衛隊以及一切退伍軍人團體都置於一個單 一 的國防部的指揮之下。其含意很清楚,這個國防部要由他來擔任部長。在軍官團看來,再也 想像不出有比這更令人反感的主張了,軍官團的高級成員們不但一致反對這個建議,而且要 求興登堡支持他們。如果羅姆和他的褐衫隊員控制了陸軍,軍官團的整個傳統就要毀掉了。 此外,這些將軍們聽到關於這個衝鋒隊頭子周圍一批人腐化墮落的傳說,更是大為震驚。他 們堅決主張,不能允許盜用公款者、酗酒鬧事者和亂搞同性戀者參與重整軍備的大事。 當時,希特勒還不能得罪陸軍,因此他對羅姆的建議未予支持。事實也的確如此,他在2月2 1日,還密告前來柏林討論裁軍僵局的英國外交大臣艾登,他願意把衝鋒隊裁減2/3, 同意實行視察制度以保證留下來的人不受軍事訓練,也不武裝。這個建議泄露以後,更加促 進了羅姆和衝鋒隊的怨恨。隨著1934年夏天的來臨,衝鋒隊參謀長和陸軍總司令部之間的關 系繼續惡化。在內閣中,羅姆和國防部長勃洛姆堡將軍常常發生激烈爭吵。3月間,這位國 防部長向希特勒抗議說,衝鋒隊正用重機槍秘密武裝一支大規模的特別警衛隊。勃洛姆堡將 軍指出,這不僅是對陸軍的威脅,而且由於它做得過分公開,也威脅到德國在國防軍主持 下進行的秘密擴軍。 顯然,希特勒在這個時刻考慮了好多。他知道,興登堡總統本人和陸軍以及德國其他保守勢 力,都贊成在總統去世後立即讓霍亨佐倫王室復辟,而他自己卻另有打算。早在4月間,當 希特勒獲悉總統命在旦夕時,他就意識到必須採取大膽的行動,要在友誼和野心之間作出抉 擇。為了確保這一行動的成功,他需要軍官團的支持,而為了取得這一支持,他準備作出幾乎任何讓步。 同陸軍進行秘密商談的機會不久就自動出現了。4月11日,希特勒在國防部長勃洛姆堡將軍 、陸軍總司令弗立契將軍和海軍總司令雷德爾海軍上將的伴同下,乘巡洋艦"德意志"號從 基爾出發,前往柯尼斯堡參加在東普魯士舉行的春季演習。希特勒把興登堡病危的消息告訴 了陸海軍司令後,直率地提出,要在國防軍的支持下,由他來繼任興登堡為總統。為了報答 軍方的支持,他答應壓制羅姆的野心,大大裁減衝鋒隊人數,保證陸海軍繼續做第三帝國唯 一擁有武器的組織。據說,希特勒還向弗立契和雷德爾指出了陸海軍大事擴充的前景。對於 一 味討好奉承的雷德爾來說,他願意支持希特勒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弗立契是個比較難辦的 人,他先要徵求一下他的高級將領們的意見。 這次意見徵求會是5月16日在瑙海姆浴場舉行的。在把"德意志號協議"告訴他們以後,德 國陸軍高級軍官們一致贊成支持希特勒為興登堡總統的繼承人。這個政治決定使希特勒的獨 裁統治上升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在頑固的老元帥去世以後,在霍亨佐倫王室復辟的可能性被 消 除了以後,一旦他身兼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之時,他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愛怎麼干就怎麼幹了 。他為了取得這個至高無上的權力,所付出的代價不過是犧牲衝鋒隊而已。現在他有了一切 權力,他就不再需要衝鋒隊了。衝鋒隊是一群亂鬨哄的烏合之眾,它的存在只會使他感到難 堪。 但是,夏天來臨後,希特勒的困難還遠遠沒有克服。柏林籠罩在一種不祥的緊張氣氛中。" 第二次革命"叫的更響了,不僅羅姆和衝鋒隊的領袖們,甚至戈培爾本人,在演講中和他所 控制的報紙中,也發出這種叫喊。而保守的右派、巴本和興登堡周圍的容克地主和大工業家 們,則要求停止革命,要求停止任意捕人、迫害猶太人、攻擊教會,要求限制衝鋒隊的專橫 行為,要求消除納粹黨所製造的普遍恐怖。 在納粹黨內部,當時也正在進行著一場無情的爭奪權力的新鬥爭。羅姆的兩個最有勢力的敵 人戈林和希姆萊聯合起來反對他。4月1日,戈林任命當時尚在羅姆指揮下的黑衫黨衛隊頭目 希 姆萊為普魯士秘密警察的頭子,希姆萊立即開始建立一個他自己的秘密警察帝國。戈林在上 一年8月,經興登堡晉陞為陸軍將軍;作為將軍和軍官階層的一個成員,他在陸軍反對羅姆 和衝鋒隊的鬥爭中,立刻站到陸軍一邊。為了在這場弱肉強食的鬥爭中保護自己,戈林組織 了他個人的警衛隊"戈林將軍邦警察隊",一共有好幾千人,駐紮在他當年入伍的地方利希 特菲爾德的前士官學校舊址,該校位於柏林郊外的戰略要衝。 

  6月初,希特勒同羅姆攤了牌。據希特勒後來在國會所作的報告,這次攤牌持續了近5個 小 時, "一直拖到午夜"。 希特勒說, 這是他想要同他的運動中最親密的友人達成諒解的"最後一次嘗試"。 在這次談話後一兩天,希特勒就命令衝鋒隊休假一個月,在假期中衝鋒隊員不得身著制服或 舉行遊行和演習。6月7日,羅姆宣布,他本人也請了假,但同時又發出一個強硬的警告說: "如果衝鋒隊的敵人希望在假期滿後不會再召集衝鋒隊員歸隊,或者先召集其中的一部分歸 隊,那麼我們就讓他們暫時去這麼希望吧。在必要的時候,在必要的方式下,他們會得到答覆的。衝鋒隊現在和將來都是德國的命脈。" 由於陰謀和反陰謀的謠諑紛紜, 柏林的空氣更加緊張了。 馮?施萊徹爾和巴本等人也加緊活 動。6月17日,巴本受興登堡總統的委託,以副總理的名義到馬爾堡大學發表演講。他要求 停止"革命",結束納粹恐怖,恢復正常秩序和某種程度的自由,特別是新聞自由。巴本 還指名對宣傳部長戈培爾進行了批評。這篇演說傳開以後,在德國受到普遍的歡迎,但是在 吉拉開會的一小批納粹黨人中間,卻像爆炸了一顆炸彈一樣。戈培爾立即採取行動,他禁止 電台按原定計劃在當天晚上廣播這篇演講的錄音,並且禁止報上提到這篇演講。他還命令警 察到街頭去沒收已經刊載了這篇演講摘要的《法蘭克福日報》。但是,即使這位宣傳部長的 絕 對權力也不足以防止德國人民和外界知道這篇反抗性演講的內容。狡猾的巴本事先已把講稿 印發給駐柏林的外國記者和外交官,他自己的報紙《日耳曼尼亞報》也匆匆趕印了好幾千份 ,秘密散發出去。 希特勒聽到馬爾堡演講後,不禁勃然大怒。他於同一天下午在吉拉發表的講話中,譴責"自 以為靠幾句話就能夠使一個國家的人民生活的復興大業停頓下來的侏儒"。巴本因為演講被 封 鎖,也很氣惱。他於6月20日去見希特勒,表示不能容忍"一個下級部長所採取的"這種封 鎖措施,堅稱他是"作為總統的委託者"說話的,接著便提出辭呈,並且警告說,他"將把 此事立即報告興登堡"。 這個威脅顯然使希特勒感到擔心,因為他聽說總統對目前局勢感到很不高興,正在考慮宣布 戒嚴令而把權力移交給陸軍。為了要估量一下這個危及納粹政權繼續存在的危險的嚴重程度 ,希特勒第二天即6月21日飛到了紐台克去見興登堡。他所受到的接待只有使他更加擔心。 接見他的是馮?勃洛姆堡將軍,他立刻看出,他的這位國防部長平常對他的卑躬屈膝的態度 已經突然變了。相反,勃洛姆堡現在成了個嚴厲的普魯士將軍,他硬綳綳地告訴希特勒,他 奉老元帥之命告訴希特勒,除非德國目前的緊張狀態迅速過去,總統將宣布戒嚴令而把國家 的控制權交給陸軍。當希特勒獲准在勃洛姆堡陪同下見到了興登堡,老總統在短短的幾分鐘 里也證實了勃洛姆堡傳達的最後通牒。 對於希特勒來說,這是一個極其不利的轉折。不僅他繼任總統的計劃受到了威脅,而且如果 陸軍接管國家的話,他個人和納粹黨政府也將完蛋。他在當天飛返柏林時,暗自考慮,如果 要生存,只有一個辦法。他必須履行對陸軍的諾言,鎮壓衝鋒隊,停止衝鋒隊隊長們所要求 的"繼續革命"。顯然,有著興登堡總統的支持,陸軍是不肯接受比這個還低的讓步的。 儘管如此,在關係重大的6月最後一個星期,希特勒還是猶豫不決。究竟對那些幫了他大忙 的衝鋒隊頭子們採取怎樣激烈的措施。不過,戈林和希姆萊幫助他作了決定。他們已經開列 了他們要算的帳,他們要消滅過去和現在的敵人。他們只要使"元首"相信反對他的陰謀的 嚴重性和迅速採取無情行動的必要性就行了。據希特勒最忠實的信徒之一內政部長威廉?弗 立克在紐倫堡的證詞,最後使希特勒相信"羅姆要發動政變"的是希姆萊。弗立克又說," 元首就命令希姆萊制止政變。"他說,希姆萊被派往巴伐利亞,戈林被派在柏林制止"政 變"。 陸軍也在慫恿希特勒,對衝鋒隊採取暴力行動。6月25日,陸軍總司令馮?弗立契命令陸軍 處於戒備狀態,取消一切休假,軍隊不得離營外出。6月28日,羅姆被開除出德國軍官聯合 會,這等於是清楚地預告這個衝鋒隊參謀長要倒霉了。為了防止任何人對陸軍的立場抱有任 何錯覺,勃洛姆堡採取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行動。他於6月29日在《人民觀察家報》上發表了 一篇署名文章,表示陸軍支持對衝鋒隊進行清洗,但它又不想弄髒自己的手。這件事必須由 希特勒、戈林、希姆萊用他們的黑衫黨衛隊和戈林的特別警察來進行。 對衝鋒隊的一場血腥清洗就這樣開始了。6月30日清晨,天剛蒙蒙亮,希特勒在戈培爾及其 隨行的陪同下,乘一長列汽車由慕尼黑抵達維西。當他們來到衝鋒隊下榻的漢斯爾包爾旅館 時,羅姆和他的部下們還在高枕酣睡。他們粗暴地弄醒這一夥,將正在床上鬼混的海因斯隊 長及其男寵拉下床來,押到旅館外面,按照希特勒的命令就地槍決。隨後,希特勒單獨走進 羅姆的房間,把他痛罵一頓,下令把他帶到慕尼黑,關在施塔德爾海姆監獄。這個衝鋒隊頭 子,在1923年參加希特勒的啤酒館政變失敗後,曾在這裡服過刑。這兩個朋友對於第三帝國 的建立,對於第三帝國的恐怖和墮落,比任何其他人起的作用都大。他們雖然經常意見相左 ,但在發生危機、遭到失敗、感到失望的時刻卻總是在一起的。在歷經14年的艱辛患難之 後,他們現在終於分手了。為希特勒和納粹主義效勞的這個滿臉傷疤、性格暴躁的打手,就 這樣結束了他惹是生非的一生。

八、血洗老搭檔羅姆  希特勒吩咐手下把一支手槍留在他的"老同志"的桌上,他顯然認為這個最後的舉動是夠朋 友的。但是羅姆不願用這支手槍。他說:"如果要殺死我,讓阿道夫自己來殺吧。"據23 年後,1957年5月在慕尼黑戰後審判中一個警官的目擊證詞說,兩個黨衛隊軍官進了牢房 ,對準羅姆開了槍。這個證人說:"羅姆當時想說話,但是黨衛隊軍官禁止他開口。於是羅 姆就站得筆直,他上身給脫光了,露出滿臉輕蔑的神色。"他就這樣死去了,死況之暴烈不下於他生前的作為。對於他曾經大力幫助登上任何其他德國人所從未攀登的至高無上地位的那個朋友,他只有輕蔑而已。而且幾乎可以肯定地說,像那一天橫遭殺戮的好幾百個人一樣 , 他一點也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也不清楚,為什麼發生這件事,唯一清楚的是,這是 一樁背叛朋友的行為。但是,他萬萬想不到居然是阿道夫?希特勒乾的,雖然他的一生一直 是生活在這種行為之中,而且自己也經常干這種勾當。 與此同時,在柏林,戈林和希姆萊也忙得夠嗆。他們一共搜捕了150名左右衝鋒隊長, 排在利希特菲爾德士官學校的一道牆前,由希姆萊黨衛隊和戈林特別警察所組成的行刑隊槍 決。 在這個血腥的夏天周末,橫遭非命的不僅是衝鋒隊人員。在6月30日早晨,在柏林郊外馮? 施萊徹爾將軍的別墅門口,有一小隊穿便衣的黨衛隊人員在按門鈴。當將軍聞聲前來開門時 ,就當場被擊斃,他身後的新婚只有18個月的妻子也當場被殺。施萊徹爾的好友庫特?馮? 布萊多夫將軍那天晚上也遭到了同樣的厄運。格利戈爾?施特拉塞是星期六中午在他的柏林 寓所被捕的,幾小時後根據戈林的親自命令在艾伯萊特親王大街秘密警察獄中被殺。 巴本比較幸運。他僥倖躲過了一死。但是,他的辦公室被黨衛隊搜查,他的秘書包斯在辦公 桌旁被擊斃,他的秘密合作者埃德加?榮格幾天前已被秘密警察逮捕並被殺死在獄中,另一 個合作者天主教行動組織領袖埃里希?勞克斯納在交通部辦公室被殺,巴本的其餘工作人員 都被投入集中營。巴本本人也被軟禁在別墅,割斷電話線,在重兵把守下禁止同外界有任何 聯繫。這真是辱上加辱,但是這位德國副總理居然厚著臉皮受了下來。因為在不到一個月的 時間內,他竟再次屈尊,從殺死他的朋友的納粹黨人手中,接受了德國駐維也納公使的新職 。當時納粹黨人剛剛在那裡殺了奧地利總理陶爾斐斯。 在這次清洗中,到底有多少人被殺,真實的數字一直沒有公布過。希特勒7月13日在國會講 話時,宣布槍決了61人,其中包括19名"衝鋒隊高級領袖",還有13人因"拒捕" 被殺,3人"自殺",總共77人。德國流亡者在巴黎出版的《清洗白皮書》中說,有401人被 殺,但它只舉出了其中116人的姓名。1957年在慕尼黑審判時,提出的數 字是1000多人。在這些人中,除了被鎮壓的衝鋒隊頭目外,有許多人是由於過去反對過希特 勒因受報復而被害的,還有的人則顯然是因為知道內幕情況太多而被殺滅口的,另有少數人 則因為被弄錯而冤枉死去的。 到7月1日星期日下午,人已經殺得差不多了。希特勒在前一天晚上從慕尼黑飛返柏林,這時 在總理府花園中舉行茶會。星期一,興登堡總統對希特勒"及時撲滅叛國案和拯救德國人民 免於大難的堅決行動和個人的豪俠表現",表示感謝。他並對戈林在鎮壓"叛國案"中的" 有力的和成功的行動"表示祝賀。星期二,馮?勃洛姆堡將軍代表內閣向總理表示祝賀,使 這次殺戮"合法化",說這是"保衛國家"的必要措施。勃洛姆堡並向全軍發出命令,表示 陸軍總司令部對於時局趨向感到滿意,並且保證建立與納粹黨的融洽關係。 陸軍對其敵手衝鋒隊的被消滅,當然是感到高興的。軍官團認為,在6月30日那一天,他們 終於一勞永逸地消除了納粹運動對他們的傳統特權和權力的威脅。這種想法當然是自欺欺人 的。因為除去了一個衝鋒隊,又來了一個黨衛隊。7月26日,黨衛隊因為執行處決有功,脫 離衝鋒隊而獨立,由希姆萊擔任全國領袖,只聽命於希特勒一人。沒有多久,這支紀律嚴明 得多的忠實部隊的力量就大大超過了當初衝鋒隊的力量,而且作為陸軍的對頭,羅姆的褐衫 隊所做不到的它卻做到了。但是,在目前這個時刻,將軍們卻躊躇滿志,頗為自信。因為希 特勒在7月13日的國會演說中重申,陸軍將繼續是"武器的唯一持有者"。在陸軍司令部的 要求下,總理終於除掉了竟敢不服從這一金科玉律的衝鋒隊。現在是陸軍方面來履行"德意 志號協議"的時候了。 就是在這年風雲多變的夏天,似乎長生不老的興登堡身體一天比一天壞,8月2日上午9時, 他終於逝世了,享年87歲。3小時後中午時分宣布,根據內閣前一天制定的法律,總理 的職務和總統的職務已經合併為一,阿道夫?希特勒已接管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總司令的 權力。總統的職銜已予取消;希特勒的頭銜將是元首兼國家總理。他的獨裁大權至此就完全 實現了。為了堵塞漏洞,他要軍隊全體官兵宣誓效忠,誓詞如下:    我在上帝面前作此神聖的宣誓:我將無條件服從德國國家和人民的元首、武 裝部隊最高統帥阿道夫?希特勒,作為一個勇敢的軍人,願意在任何時候為實行此誓言不惜 犧牲生命。 到1934年8月為止,將軍們如果要推翻納粹黨政權,本來是可以不費吹灰之 力的。但是他們沒有這麼做,反而承認他是國內最高的合法當局,作了這樣的效忠宣誓。從 此以後,他們對希特勒承擔了義務,而這樣的誓言,不論對他們個人或國家多麼不光彩,他 們出於所謂"德國軍人的榮譽感",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一定要忠實遵守的。從此以後,他們 常常為了忠於誓言這種榮譽感,而忘掉了自己作為人類的榮譽感,成了希特勒橫行侵略擴張 的工具,把人世間的道德準則踐踏在污泥之中。 興登堡死後,宣傳部長戈培爾博士正式宣布,沒有發現老元帥的遺囑,因此必須斷定他沒有 遺 囑。但是,在8月15日,也就是德國人民舉行公民投票批准希特勒接管總統職務的前4天, 納 粹黨又玩弄了一樁騙人的把戲,說是巴本找到了興登堡的政治遺囑,送給了希特勒。遺囑中 讚揚希特勒的話,為戈培爾在公民投票最後4天的宣傳運動中提供了大好的材料,而且在投 票前夕還有奧斯卡?馮?興登堡上校在電台發表的廣播講話: 我父親本人把阿道夫?希特勒視為他作為德國元首的直接繼承人,我現在根 據我父親的意願,呼籲德國全國男女同胞投票贊成把我父親的職務移交給元首兼國家總理。   那麼,德國人民呢?據《第三帝國的興亡》一書披露,在8月19日,合格選民 中約有95%投了票,其中有90%的人,也就是3800多萬人投票贊成希特 勒篡奪大權。只有425萬人,冒著生命的危險投了反對票。難怪9月4日,希特勒在紐 倫堡舉行的納粹黨黨代表大會上,神氣活現,信心百倍,像舊日的皇帝邁著方步進入旗幟如 林的會場。當時樂隊高奏《巴登威略進行曲》,三萬隻手臂一齊舉起致納粹黨的敬禮。幾分 鍾以後,他驕傲地坐在大講台的中央,雙臂交叉在胸前,兩眼炯炯發光。當時巴伐利亞黨組 織領袖阿道夫?瓦格納宣讀了元首的文告:   今後1000年中,德國的生活方式已經肯定了。19世紀的神 經緊張時代已與我們告別。在今後1000年中,德國將沒有其他革命!   希特勒是個魔鬼,不是神仙,無法活到1000歲。但是,只要他活著,他就要 力圖作為這個偉大民族歷史上最有權力、最肆無忌憚的專制魔王來統治他們。興登堡已不在 人世,沒有人可以非議他的權威。陸軍已處在他的股掌之中,立下了任何德國軍人都不敢輕 易違反的誓言。敵對政黨已被取締,德國無產階級政黨--德國共產黨已轉入地下,在進行 著艱苦的鬥爭。希特勒狂妄地認為,現在整個德國和全體德國人民都已在他血腥的手掌之中 了,他可以為所欲為了。  二、希特勒帶來戰爭陰雲   歐洲天空陰雲密布,瘋魔亂舞,席捲世界的大風暴就要來了。希特勒為了征服波蘭,一 方面磨刀霍霍,加緊在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進行準備;另一方面,為了分化西方聯盟, 孤立波蘭,積極與英國、法國政府進行討價還價的外交活動。正是在張伯倫、達拉第之流鼓 動"禍水東引"的情況下,蘇聯和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這一條約的簽訂,使歐洲鬥爭 形勢出現了新的轉折。 

希特勒  九、奇襲萊茵蘭  希特勒奪權後,雖然口頭上侈談和平,但暗中卻加緊準備戰爭;在外交 政策和暗中重整軍備方面,做得盡量小心,不露聲色,以避免凡爾賽和約國家對德國採取報 復性的軍事行動。這就是希特勒在頭兩年中的策略。 按照凡爾賽和約的規定,戰後德國的軍備,必須取消普魯士的軍訓制度,解散軍官學校,禁 止德國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德國軍隊"只能以志願服役者募集組織之",即實行僱傭兵役 制度。不許德國進行戰爭動員,限定其陸軍不能超過10萬人(包括軍官和補充部隊在內),其任務是維持國內秩序和巡查邊界。同時規定這支軍隊不能擁有空軍,不能使用坦克和重炮。德國的海軍只能擁有36艘軍艦,不能配備主力艦,最大的艦隻不得超過16000噸,並 規定禁止使用潛水艇。最後還規定萊茵河沿岸不能成為德國的軍事區;不僅不準德國在萊茵 河以東的50公里寬的地帶駐軍和舉行任何軍事演習,而且要拆毀原來的一切軍事設施;至於萊茵河以西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區,分別由國聯佔領5年、10年和15年。 希特勒在其執政的頭幾年中,以"砸爛凡爾賽和約的鎖鏈,恢復德國人民的榮譽與自由", "保衛德國的邊界"和"維護和平"等口號來欺騙人民。他侈談德國人民的"平等權利", 指的卻是德國法西斯分子準備戰爭的權利。希特勒有意識地利用了人民群眾對帝國主義凡爾 賽和約的仇恨情緒。對希特勒分子來說,凡爾賽和約只不過是對人民群眾進行極端沙文主義 的煽動和侵略擴張的借口。一個明顯的證據就是,法西斯分子把仇恨對準了未承認凡爾賽和約的蘇聯。 戈培爾1937年12月10日的演講證明了,當希特勒分子談論德國的榮譽與自由時,他們並沒有 把德國人民放在心上。戈培爾極無人性地說:"政治就是一種賭博。歷來賭博是怎樣贏錢的呢?就是要下大的賭注。這完全和買彩票一樣。誰買彩票買得最多,誰中頭彩的機會也就越多。如果有人問我們,四年計劃難道不是戰爭計劃嗎?我就這樣回答:是的,是這樣的計劃! " 希特勒分子就是這樣,把德國人民的命運視為多數人受害、少數人獲利的彩票賭局。戈培爾 野蠻地聲稱:"只要我們,納粹政府和後台老板能贏,我們就準備把全體人民去作賭注-- 戰爭就是這場賭博的最殘酷的結局。" 為了打破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軍事限制,早在1934年,希特勒就命令陸軍要在同年10月1日 以前,把它的兵力增加到兩倍,從10萬人增加到30萬人。還準備公開下令徵兵和公開否認 凡爾賽和約。海軍也得到警告,要加速建造兩艘26000噸的巡洋戰艦,這兩艘戰艦後來命 名為"夏恩霍爾斯特"號和"格奈斯瑙"號。凡爾賽和約所禁止建造的潛水艇,也早在芬蘭 、荷蘭和西班牙偷偷建造。作為民用航空部長的戈林也在忙著建立空軍。他命令製造商們搞 軍用飛機的設計,對軍用飛機駕駛員的訓練,早在航空體育協會的偽裝下加緊進行了。 凡是在那個時期到魯爾和萊茵蘭工業區參觀的人,看到軍火工廠,特別是德國主要槍炮製造 商克虜伯的軍火工廠和伊?格?法本這家大化學托拉斯的軍火工廠的緊張活動,無不觸目驚心。雖然協約國禁止克虜伯在1919年以後繼續從事軍火業,但是他的公司實際上並沒有閑著。法本托拉斯的科學家們,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由於英國的封鎖切斷了智利對德國的硝 石供應,因而發明了利用空氣製造人造硝酸的方法,使德國避免很早垮台。現在,在希特勒 統治下,這個托拉斯著手使德國在現代戰爭不可缺少的兩種物資方面能夠自給自足。這 兩 種物資就是汽油和橡膠,過去一直是依賴進口的。從煤里提煉人造汽油的問題,這個公司的 科學家早在20年代中期就解決了。在1933年以後,希特勒命令法本公司把人造汽油的產量到 1937年提高到每年30萬噸。到這時,該公司也發現了如何從煤和德國有充分蘊藏的其他物 產中提煉人造橡膠的方法,並且擴建工廠,大規模生產人造橡膠。到1934年年初,國防會議 工作委員會批准了動員24萬個工廠來供應戰爭訂貨的計劃。到了1935年2月16日,希特 勒公布了一項驚人的法令:實施普遍軍役制,並規定為和平時期建立12個軍和36個師 的軍隊,大約50萬人。德國的航空工業也得到迅速的恢復和發展,1932年才生產36架 飛機,到1935年已上升到3183架了。這樣一來,凡爾賽和約的軍事限制被希 特勒徹底撕碎了。 3月17日,星期日,是德國一個狂歡慶祝的日子。凡爾賽和約的束縛--德國的戰敗和屈辱 的象徵被掙脫了。在大多數德國人看來,國家的榮譽已經恢復了。這個星期日又是陣亡將士 紀念日。希特勒在國家劇院舉行了自1914年以來最盛大的紀念典禮。整個樓下是一片軍服的 海洋,前帝國陸軍的褪色灰制服和尖頂鋼盔與新軍隊的制服間雜在一起,還有以前沒有看到 過的德國空軍的天藍色制服。坐在希特勒旁邊的是馮?馬肯森陸軍元帥,他是德皇軍隊中唯 一還活著的元帥,穿著髑髏驃騎兵的禮服。台上燈光輝煌,青年軍官高舉著德國軍旗,一動 不 動地站著。在他們後面的一幅帷幕上,掛著一個極大的銀黑兩色的鐵十字架。從表面上看, 這是一個紀念德國陣亡將士的儀式,實際上卻是一個慶祝凡爾賽和約的死亡和德國徵兵制軍 隊復活的歡樂典禮。    希特勒擴軍備戰的步伐是驚人的。1939年9月1日他供稱:"我致力於德國國防軍的重建工作 ,已6年有餘。在此期間,為建軍而支出的費用在900億馬克以上。"每年平均150億馬克。 在1933年到1938年的6年中,德國軍事預算的開支和軍事生產都分別增加了9倍。軍費開支 占同期國家預算的五分之三。1939年建成位於德國西部邊界的長500公里,包括16000個軍事 設施的齊格菲防線1936-1939年,法西斯德國在西部邊境建築的防禦陣地體系, 大部分地段與法國的馬其諾防線相對峙。齊格菲是德國13世紀初民間史詩《尼伯龍根之歌》 的英雄,相傳以龍血沐浴後,全身刀槍不入。防線以此命名,含有不破之意。1945年3月,為 英美聯軍所突破。1939年,德國生產了8295架飛機。這一年,德國的軍火生產 , 比英、法兩國的總和還多一倍。希特勒對大規模擴充軍備的目的是直言不諱的,他說:"從 原則上來說,我不是為了不打仗才建立國防軍的。我一向都有打仗的決心。遲早我總要解決 這一問題。" 面對納粹德國擴軍備戰的瘋狂行動,英國、法國和國際聯盟理事會,除了發出空洞的警告外 ,沒有採取任何實際的懲罰行動。然而,希特勒並不安於已取得的成就。他認定,現在又該 來彈彈他那愛好"和平"的調子,藉以麻痹英法美,以便乘西方缺乏準備時,打它個措手不 及。此外,他還想看看是否能在團結起來對付他的大國中間鑽個空子,藉以離間他們之間的 關係。 1935年5月21日晚上,希特勒又在國會發表了一篇"和平"演說。這次演說是他最動聽的, 而且無疑是最巧妙、最能迷惑人的演說之一。希特勒當時顯得心情舒暢,流露出一種不僅自 信的,而且使聽眾感到意外的寬容與和解的精神。演說詞中沒有對凡爾賽和約國家進行譴責 和表示不滿。倒是有許多保證,說他所要的只是在對大家都公正的基礎上的和平諒解,他不 要戰爭;說戰爭是沒有意義的,沒有用處的,而且是令人極端憎惡的。他說: 過去300年中歐洲大陸上所流的血,跟這些事件對各國所產生的後果,頗不 相稱。到頭來法國仍舊是法國,德國仍舊是德國,波蘭仍舊是波蘭,而義大利仍舊是義大利 。帝王的野心、政治慾望、愛國偏見,造成了大量流血……如果這些國家僅僅把它們的犧牲 的一小部分用在比較明智的目的上,成就無疑會更大而且更永久。   希特勒宣稱,德國絲毫沒有要征服其他國家的念頭。德國要和平,是基於它 的基本信念。它要和平還由於它認識到這樣一個簡單而樸素的事實:沒有一個戰爭可能在本 質上改變歐洲的苦惱,每一次戰爭的主要後果是摧毀國家的精華。他聲嘶力竭地喊道:"德 國需要和平,希望和平!" 希特勒繼續在和平問題上大做文章。到最後,他還提出了維護和平的十三點建議,這些建議 看來非常冠冕堂皇,因此不僅在德國,而且在整個歐洲都造成了深刻而良好的印象。他在這 些建議之前卻有一段提醒人們注意的話:   德國已向法國莊嚴地承認和保證了它在薩爾公民投票後決定的邊界……我們 從而最後放棄了對阿爾薩斯-洛林的一切要求,為了這塊土地,我們曾經進行了兩次大戰… …在不咎既往的情況下,德國已和波蘭締結了一個互不侵犯協定……我們將無條件地信守這 個協定……我們承認波蘭是一個偉大而具有民族意識的民族的國土。   至於奧地利,希特勒說,德國既不打算也不希望干涉奧地利的內政,更不想 并吞奧地利,或者來一次合併。 希特勒的十三點建議的內容是很廣泛的。德國不能在國聯廢除凡爾賽和約以前重回日內瓦。 他暗示說,如果國聯廢除凡爾賽和約,各國的充分平等得到承認的話,那末德國將重新參加 國聯。但是,德國將"無條件地尊重"凡爾賽和約的非軍事條款,"包括關於領土的規定在 內。特別是它將支持和履行由於洛迦諾公約而產生的一切義務。"希特勒還保證德國將遵守 萊茵蘭的非軍事化。雖然德國"隨時"都願意參加一種集體安全體系,但是它卻更喜歡雙邊 協定,願意和它的鄰邦簽訂互不侵犯協定。 至於裁減軍備,希特勒更是準備無所不允的:"德國政府願意同意能導致取消最重型武器的 任何限制,特別是適用於侵略的武器,如像最重型的大炮和最重型的坦克的任何限制……德 國表明願意同意對大炮口徑、戰艦、巡洋艦和魚雷艇的任何限制。同樣,德國政府願意同意 對潛水艇噸位的限制,或者完全取消潛水艇……" 關於這個問題,希特勒向大不列顛提出了一個特別的誘餌。他願意把德國的新海軍限制為 只有英國海軍力量的35%;他又說,這將使德國在海軍噸位上仍比法國低15%。國外 有人提出反對,說這不過是德國的要求的開始而已;對這種反對意見,希特勒答覆 說,"對德國來說,這個要求是最後的和不變的。"為了表示"和平"誠意,希特勒在演講 結束時還講了一段冠冕堂皇的話:  不論是誰,要在歐洲點起戰火,除了混亂外不能希望得到別的任何東西。但 是 ,我們堅決相信,在我們的時代里實現的將是西方的復興,而不是西方的衰亡。德國可能對 這項偉大的工作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這是我們引以為自豪的希望和不可動搖的信念。  九、奇襲萊茵蘭  這些話都是和平、理智與和解的甜言蜜語。歐洲的西方國家的人民和政府迫 切希望能在任何合理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和平。因此這些話正是他們所愛聽的話。英國最有 影響的報紙倫敦《泰晤士報》,幾乎以欣喜若狂的態度來歡迎這些話。這家報紙為此發表的 評論說: "這篇演說結果證明是合理的、直爽的和全面的。凡是本著公正態度來看這篇演說的人,誰 也不能懷疑,希特勒先生所提出的一些政策主張完全可以構成徹底解決德國問題的基礎-- 一個自由、平等和強大的德國,來代替16年前強迫它接受和平的戰敗的德國…… "我們希望,這篇演說將在各地都被認為是一篇誠摯而經過周密考慮的由衷之言。" 這家大報是英國新聞界之光,它卻要像張伯倫政府一樣,在英國對希特勒的貽害無窮的姑息 政策中扮演一個極不光彩的角色。英國政府跟《泰晤士報》一樣,願意把希特勒的建議當作 "誠摯的"和"經過周密考慮的",特別是關於德國同意使它的海軍只及英國海軍力量的35 %那一項建議。 在希特勒這一誘餌的勾引下,英國政府上鉤之快和態度之天真,令人難以相信。這時,里賓 特洛甫已經成了希特勒的外交使童,他應邀在6月間到倫敦進行海軍談判。里賓特洛甫率直 地對英國人說,希特勒的建議是不能還價的,要末接受,要末拉倒。結果英國人竟然接受了 。他們自以為對自己有好處,就著手取消凡爾賽和約的海軍限制,事先既沒有和它的盟國法 國商量,甚至也沒有通知國際聯盟,雖然從名義上來說,凡爾賽和約是歸國際聯盟來保障的 。即使柏林頭腦最簡單的人也都可以看得出來,倫敦政府同意讓德國建立一支像英國海軍1 /3那樣大的海軍,就是鼓勵希特勒的造船廠和鋼鐵廠開足馬力,以儘快的速度在海軍方 面重整軍備。 英國對納粹德國採取綏靖政策,但對它最親密的盟國卻冰上加霜。為了實現對希特勒的諾言 ,竟拒絕將它所同意的德國建造軍艦的種類和數目告訴它的最親密的盟國,而只說德國潛水 艇噸數將為英國的60%,如果發生特殊情況,則可能為英國的100%。但德國 建造 潛水艇是凡爾賽和約所絕對禁止的。英國不僅允諾這些,而且還同意希特勒建造五艘戰艦, 它們的噸位和武裝將比已在海上的任何英國軍艦的噸位和武裝還要大。這些軍艦雖然在戰爭 爆發時並沒有全部建造起來或者完成,但是其中已有足夠數量的軍艦和潛水艇準備就緒,使 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頭幾年受到重大的損失。 墨索里尼充分注意到大不列顛的背信。英國能姑息希特勒,他也可以利用。而且英國不顧凡 爾賽和約的自私態度促使他相信,倫敦可能不會過於認真計較對國際聯盟的蔑視。1935年10 月3日,墨索里尼公然不顧國際聯盟的約束而派遣他的軍隊侵入古老的多山王國阿比西尼亞 。 在這一連串的事件中得到最大好處的不是別人,正是阿道夫?希特勒。 1935-1936年的整個冬天,希特勒像一隻餓狼似的,一直在等待捕食的機會。這時,他不能 不注意到,法國和英國正在忙著想制止義大利在阿比西尼亞的侵略,但是墨索里尼似乎逃脫 了懲罰。國際聯盟雖然吵著要加以制裁,可是它實在無能為力來制止一個下定決心的侵略者 。2月27日,法國議會以353票對164票通過了法蘇互助協定,這為希特勒進軍萊茵蘭提供了 借口。3月7日,希特勒命令三營國防軍,以奇襲行動進入萊茵蘭非軍事區。兩個小時後,希 特勒在國會宣布,由於法國和俄國簽訂了互助協定,洛迦諾公約已經失效。為了德國人民 維護他們邊界的安全和保障他們的防務的根本權利起見,德國政府已從今天起重新確立了德 國在非軍事區的不受任何限制的絕對主權!這時,600名議員,像機器人一樣倏地站起來,右 臂向上伸出作納粹式敬禮,口中高呼"萬歲"! 希特勒的這一冒險行動,卻嚇壞了德國的將軍們。陸軍首腦勃洛姆堡在約德爾和大多數高級 軍官的支持下,要求撤回已經越過萊茵河的三營軍隊。正如約德爾在紐倫堡作證時所說的, "以我們當時的處境來說,法國的掩護部隊本來是可以把我們打得落花流水的。"但是,希 特勒相信法國人不會進軍,斷然拒絕了態度動搖的總司令部的一切撤退的建議。即使這樣, 希特勒的心裡也是敲小鼓的。他私下對施密特博士說:"進軍萊茵蘭以後的48小時,是 我一生中神經最緊張的時刻。如果當時法國人也開進萊茵蘭,我們就只好夾著尾巴撤退,因 為我們手中可資利用的那點點軍事力量,即使用來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夠的。"但在一些 動搖不定的將軍們面前希特勒卻誇口說:"如果不是我,而是別人當德國的領導人,會發生 什麼情況?隨便你們說,他都會嚇破膽的。我不得不說謊,但是我的無可動搖的頑強和驚人 的沉著,挽救了我們。"    這話不錯,不過還必須說,他不僅得到了法國人躊躇不定的幫助,而且還得到法國的英國盟 友因循苟安的幫助。法國外交部長皮埃爾?艾蒂爾?佛蘭亭3月11日飛往倫敦,請求英國政 府支持法國在萊茵蘭採取軍事上的對抗行動。他的請求被婉言謝絕。英國不願冒引起戰爭 的危險,雖然盟國對德國佔有壓倒的優勢。然而,根據洛迦諾公約的規定,法國是有權對德 軍進入這個非軍事區採取軍事行動的,而且根據這個條約,英國是有義務以它自己的武裝部 隊來支持法國的。倫敦會談的沒有結果,向希特勒證實,他最近的冒險又僥倖得逞了。 希特勒出兵佔領萊茵蘭之後,又指派他的外長里賓特洛甫到國聯反咬一口。這位鸚鵡學舌的 外長,按照他主子的指示逐字逐句地講完進軍萊茵蘭"純法律方面的解釋"後,接著就提出 了希特勒早些日子提出的關於裁軍的建議。他說:"我們提出的絕對裁軍的建議被人拒絕了 。我們提出的,大家一律把陸軍各自裁為20萬人的建議被拒絕了,裁為30萬人的建議被拒絕 了。簽訂空軍協定的建議也被拒絕了……。1935年5月提出的全面解決歐洲問題的建議…… 也全都煙消雲散了。""因此,德國政府對於被指控為單方面破壞洛迦諾公約的譴責,認為是不公正的和毫無根據的。" 里賓特洛甫作了上述的"指責"之後,接著又演出了希特勒的拿手好戲。對國聯成員,特別 是英法代表,作出了一番冠冕堂皇的保證。"德國人民",里賓特洛甫說,"經過17年之後 ,現在總算重新獲得了自由和榮譽……熱切盼望能與鄰國和平而友好地相處,共同合作,建 立歐洲真正的團結。他們希望結束法德之間的長期緊張關係,結束危機和戰爭,促進這兩 個國家有更好的了解和友誼。這是德國人民發自內心的希望。根據這一精神,德國總理已經 向全世界提出了一個有歷史意義的、確實不尋常的和史無前例的建議,把歐洲團結起來,確 保未來25年的和平……。"這篇拙劣的充滿謊言的演說,不僅欺騙了當時的新聞界,而且那 些昏庸腐敗的英法當權派也信以為真了。 希特勒在萊茵蘭的冒險成功給他帶來的勝利,其後果之驚人和重要,超過了當時所能想像的 程度。在國內,這個勝利加強了他的聲望和權力,達到了過去德國統治者從未達到過的高度 。這個勝利確定了他凌駕於他的將領們之上的地位,因為他們曾在一個成敗關鍵時刻躊躇動 搖,而他卻保持著堅定。這個勝利告訴他們,在對外關係甚至軍事問題上,他的判斷比他們 來得高明。他們曾經擔心法國會作戰;希特勒則判斷他們不會出兵。最後,而且是最重要的 ,萊茵蘭的佔領,雖然只是一個很小的軍事行動,卻為希特勒日後在歐洲尋找侵略的新機會 打開了道路。因為歐洲不但由於三營德軍馳越萊茵河橋樑而嚇破了膽,而且它的戰略形勢也 因此而無可挽回地改變了。 對法國來說,這是末日的開始。它在東方的盟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 ,突然面臨這樣一個事實:法國不願進行戰鬥來反對德國侵略,以維護法國政府自己曾帶頭 費了很大的勁才建立起來的安全體系。但是,問題還不止於此。這些東方盟國開始了解到, 即使法國不是那麼因循苟安,由於德國拚命地在法德邊界後面建築一道西壁防線,法國也很 快就會無法給予它們很多援助。它們知道,這條堡壘防線的建立,很快就會改變歐洲的戰略 形勢而對它們不利。法國有100個師,尚且不敢去擊退三營德軍,那麼在德國軍隊攻擊東方 時,它們就更難指望法國願意讓它的青年人流血犧牲來襲擊難以攻破的德國工事了。 在希特勒出兵佔領萊茵蘭不久,1936年5月2日,義大利軍隊開進阿比西尼亞首都亞的斯亞貝 巴,7月4日國際聯盟正式屈服,取消了對義大利的制裁。兩星期以後,在7月16日,佛朗哥 在西班牙發動了軍事反叛,內戰爆發。這件事使得法國的邊界上有了第三個不友好的法西斯 國家。它加劇了法國右派同左派的衝突,從而削弱了德國在西方的主要勁敵。最重要的是, 它使英法和義大利不再可能修好,從而驅使墨索里尼落入希特勒的懷抱。就是這樣的環境, 產生了羅馬-柏林軸心。墨索里尼的女婿、外交部長齊亞諾,與德國外長牛賴特幾經會談 後,10月25日在柏林簽訂了一個秘密議定書,其中扼要地規定了德國和義大利在外交方面的 共同政策。這樣一來,希特勒不僅一手打破了凡爾賽和約的桎梏,靠了虛聲恫嚇而佔領了萊 茵蘭,而且完全打破了最初的孤立狀態,現在已有了墨索里尼和佛朗哥作為忠實的盟友,又 使波蘭脫離了法國的影響。希特勒在軍事上和外交上的這些成就,進一步刺激了他的侵略胃 口,決心用武力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希特勒發狂地叫嚷:要吞併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 要獲得1200萬"德國人"! 10年前,這位獨裁者在《我的奮鬥》中就已經說過,德國必須在東方有生存空間,必須用武 力取得它。不過,那時他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鼓動者。現在,他是國家元首,三軍最高統帥 ,他命令最高統帥部和外交部具體謀划進攻的日期和準備工作。他們肯定知道,這種行動一 定會引起一場歐洲戰爭的。根據希特勒的指令,他們必須在明年,1938年以前,最遲在1943 年以前準備就緒。這不免使將帥們發愣。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對"元首"建議的不道德感到不 能接受,而是為了更實際的理由:德國還沒有為一場大戰準備就緒,現在就挑起一場戰爭, 有招致滅頂之災的危險。 根據這些理由,武裝部隊總司令勃洛姆堡元帥、陸軍司令弗立契將軍、外交部長牛賴特和經 濟部長沙赫特博士,竟敢辯明利害,而對希特勒的計劃表示反對。結果,這4個人都被罷了 官。與此同時,還有16名高級將領因不同意希特勒的計劃而勒令退休;另有44名指揮官,被 認為對納粹主義不夠熱心而調到低級崗位。這些人的反對,是希特勒在整個第三帝國時期所 受到的最後一次當面反對,儘管是這樣微不足道,希特勒在排除了他們的反對以後,就走上 了征服者的道路。 為了便於推行他的侵略擴張計劃,希特勒作為國家元首,現在又親自接管了勃洛姆堡總司令 的職務,並取消原來的戰爭部,新設了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陸海空三軍都隸屬其下,由希 特勒直接指揮。  十、向自己的「祖國」開刀  希特勒清洗了軍界和政界的反對派後,決心推行他的侵略擴張計劃,他 的第一個獵取對象就是他的祖國奧地利。 這是他夢寐以求的目標。人們還記得,在《我的奮鬥》的第一章里,希特勒曾寫道,奧地利 和 德國的重新結合是"我們一輩子用各種方法來實現的任務"。在他成為總理不久,他就委任了一個國會議員西奧多?哈比希特為奧地利納粹黨督察。過了沒多久,希特勒批准設立了一個由幾千人組成的奧地利軍團,駐紮在沿奧地利邊界的巴伐利亞境內,準備在適當時機越過 邊界佔領奧地利。 1934年7月25日,也就是希特勒奪權一年半以後,他指示在維也納的納粹匪徒,暗殺了奧地 利總理陶爾斐斯。那天中午,黨衛隊第89旅的154名隊員,穿著奧地利陸軍制服,闖進聯邦 總理府,在相距兩英尺的地方開槍擊中陶爾斐斯的喉部。別的納粹分子佔領了廣播電台,廣 播了陶爾斐斯已辭職的消息。他們企圖一舉奪取政權。但是,這次納粹暴動卻主要由於奪取 總理府的陰謀分子過於笨拙而失敗了。由庫特?馮?許士尼格博士率領的政府部隊,很快就 重新控制了局勢。暴動者後來被逮捕了,而且其中有13個人被絞死。與此同時,作為奧地利 保護人的墨索里尼,急忙動員了四個師,陳兵勃倫納山口,這也使柏林感到不安。希特勒見 勢不妙馬上就縮回去了,並宣稱這完全是奧地利的內政,對"殘忍的暗殺"表示遺憾。在一 個月前,險遭清洗的巴本大使,又火速被打發到維也納去,按照希特勒的指示恢 復"正常和友好關係"。 如今,事隔近4年,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納粹德國羽毛豐滿,德意修好結盟,英法進一步 暴露了當權者眼光短淺、軟弱無能。希特勒認為,現在實現他侵佔奧地利的"奧托"計劃是 十拿九穩的了。經過和他的同僚謀劃,決定先把奧地利總理庫特?馮?許士尼格博士騙到伯希 特斯加登會談,脅迫他寫賣身契,宣布德奧合併,放棄奧地利獨立,否則就大兵壓境,用武力取之。 奧地利總理在去伯希特斯加登之前,還特別得到希特勒的保證:1936年7月11日簽訂的協定 將保持不變。在這個協定中,德國答應尊重奧地利的獨立和不干涉奧地利內政。許士尼格是 一個軟弱的文雅的奧地利政府首腦,時年41歲。在會談開始的時候,他自然先來一陣彬 彬有禮的寒暄,說幾句有關當地風景和天氣之類的話。但是阿道夫?希特勒卻粗暴地打斷了 他:"我們不是請你到這裡來談風景和天氣的。"然後就冰雹似的向這位總理襲來,說什麼 奧地利政府避免對德採取友好的政策,奧地利的整個歷史就是一種不斷的叛逆賣國行為。過 去是如此,現在也沒有好一些。現在他已下定決心要使這一切告終。還說什麼他已獲得了德 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成就,比任何德國人都偉大。凡是不贊成他的人,就要被摧毀。 在這些威脅以後,希特勒要許士尼格注意到奧地利孤立的和毫無辦法的處境。他說:"片刻 也不要以為世界上有任何人能使我放棄我的決定。義大利?我同墨索里尼是一致的。英國?英 國不會為奧地利動一動指頭。法國?法國本可以在萊茵蘭制止德國,那樣我就不得不後退, 但是現在對法國來說太遲了。現在我再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給你談成條件的機會。" 許士尼格問道,德國總理的條件到底是什麼? 希特勒說,"我們可以在今天下午談這個。" 午餐後,德國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送來了一個文件,實際上是德國的最後通牒,要許士尼格 在一星期內把奧地利政府交給納粹分子。具體內容是,對奧地利納粹黨的禁令要取消,所有 監禁著的納粹分子統統都要釋放,要由親納粹的維也納律師賽斯-英夸特博士擔任內政部長 , 他要有主管警察和保安事務的權力。要委任另一個親納粹的人格拉斯-霍爾斯特瑙為國防部 長,要通過若干措施,包括有步驟地交換100名軍官,來使奧地利軍隊和德國軍隊建立更密 切的關係。最後要求奧地利納入德國經濟體系。為了這個目的,要委任親納粹分子菲許包克 博士為財政部長。 許士尼格看過這個文件後,立即認識到,接受這個最後通牒,就意味著奧地利獨立的終結。 他還有一個最後抵抗的機會。他再度被帶去見希特勒。這個獨裁者粗暴地對他說,"這個文 件沒有什麼可討論的。我不會改變其中的一點點。你必須原封不動地在這個文件上簽字,在 三天內滿足我的要求,不然我要下令向奧地利進軍。" 希特勒根本不像一般人心目中典型的德國人。他激動起來時,那簇被漫畫定了型的黑長頭髮 ,就 會貼在他那塌扁的額角上。講起話來唾沫星子亂飛,語言刺耳,聲音嘶啞,一幅十足的強盜象。    面對這個戰爭狂人,許士尼格說,根據奧地利憲法,只有共和國的總統才有法律上的權力來 接受這樣一個協定和予以實施。雖然他願意籲請總統接受,但卻不能擔保。 希特勒叫嚷道,"你必須擔保!" 許士尼格雖說是經過政治動蕩的老手,但在武裝進攻的威脅面前,終於向希特勒屈服了。他 在2月12日回到維也納後,立即向總統米克拉斯作了報告。經過磋商,2月16日,奧地利政 府宣布了對納粹分子的大赦,並且公布了改組後的內閣名單,阿圖爾?賽斯-英夸特被 任命 為公安部長。第二天,這個納粹部長,這個奧地利的第一個吉斯林,就趕到柏林去見希特勒,接受主子的命令。 2月20日,希特勒向國會發表了大家等待已久的演說。希特勒宣佈道: 有1000多萬日耳曼人住在同我們邊界接壤的兩個國家裡……有一件事情是決 不能有什麼懷疑的。不能由於政治上同德國分開而使權利--那就是自決的一般權利--也 遭到剝奪。一個世界大國不能忍受它的旁邊的同種族弟兄遭受殘酷的折磨。保護這些不能憑 借自己的努力獲得政治上和精神上自由的日耳曼人民,是德國的職責。  這是直率而公開的通知:今後解決700萬奧地利人和300萬在捷克斯洛伐克 的蘇台德區的日耳曼人的前途,是第三帝國的事情。4天後,2月24日,許士尼格在向奧地 利聯邦議會發表的一篇演說中答覆了希特勒。他強調說,奧地利已經讓步到了"我們必須停 止 而不能再退"的極限了。他在結束演說時發出了一個激動人心的號召:"紅-白-紅(奧地 利國旗的顏色),誓死效忠!" 在這個決定性的關頭,許士尼格決定再採取一個最後的豁出去的行動。他宣布要在3月13日 ,星期日那天,舉行公民投票。他要問奧地利人民,他們是否贊成一個"自由的、獨立的、 統一的奧地利--是或否?"他認為,決定的時刻已經來到了,雙手給上了銬,等待著,等到幾星期後再被封住了口,這樣似乎是不負責任的。現在需要作最後的超人的努力。 希特勒聽到奧地利要舉行公民投票的消息,勃然大怒。決定要對奧地利實行軍事佔領,並要 許士尼格立即辭職,而且必須在兩小時內任命賽斯-英夸特為總理。奧地利總統威廉?米克 拉斯雖不是一個偉大人物,但是一個富有民族感的正直的人。他勉強接受了許士尼格總理的 辭呈,但拒絕任命賽斯-英夸特繼任。他說,"我拒絕這個最後通牒,只有奧地利才能決定由誰當政府的首腦。" 這時奧地利納粹分子已控制了街道和總理府,暴徒們狂呼:"勝利萬歲!希特勒萬歲!弔死許 士尼格!……"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希特勒以"應奧地利臨時政府的緊急請求,派軍隊維持 秩序"的名義,武裝佔領了奧地利。 與此同時,希特勒派黑森親王菲立普作為他的特使,到羅馬會見了墨索里尼,並就佔領奧地 利問題得到了義大利法西斯領袖的"友好允諾"。這樣,希特勒心中的一塊石頭才落了地, 大喜過望。希特勒接到黑森親王的電話後說,"我永遠不會忘記他!""一俟奧地利事件解 決,我願意跟他一起共患難,同命運--不論發生什麼情況!" 那麼,大不列顛、法國和國際聯盟在這個緊急關頭,又採取什麼立場來制止德國對一個和平 鄰邦的侵略呢?什麼都沒有。當時法國又處在沒有政府的狀態中。3月10日星期四,夏當總理 和他的內閣辭職了。直到13日德奧合併已經宣布後,才有了萊翁?勃魯姆組成的法國政府。  英國呢?在2月20日,就是許士尼格在伯希特斯加登屈服後的一個星期,外交大臣安東尼?艾 登辭職了,主要是因為他反對張伯倫首相對墨索里尼的進一步姑息。接替他的是哈利法克斯 勛爵。柏林對這種更動表示歡迎。在伯希特斯加登最後通 牒之後,張伯倫在下院發表演說稱,"在伯希特斯加登所發生的,只不過是兩位政治家商定 了改善他們兩國之間關係的某些措施……看來很難認為,只是因為兩位政治家商定了兩個國 家中的一個國家的某些內部變動,就可以說,一個國家已為另一個國家的利益而放棄了它的 獨立。"甚至當英國政府鬧清希特勒的軍隊正源源不斷地開入奧地利的時候,也只是發了一 個措詞強烈的抗議。 這時,希特勒只是對捷克斯洛伐克的態度有些不放心。但是,不知疲倦的戈林很快就在3月1 1日晚上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那天晚上戈林會見了捷克駐柏林公使馬斯特尼博士,他拿名譽 向這位大使擔保說,捷克斯洛伐克不必對德國有什麼恐懼,德國軍隊進入奧地利"只不過是 一件家務事而已",希特勒希望改善同布拉格的關係。反過來,他要求捷克保證不會動員。 馬斯特尼博士立即同布拉格的外交部長通了電話,然後回告戈林說,他的國家沒有動員,捷 克斯洛伐克無意干涉奧地利事件。戈林放下了心,重申了他的保證,並說他受權申明,希特 勒也發誓支持這些保證。    當事情越來越清楚,它們的"行動"只不過是發發空洞抗議的時候,米克拉斯總統在午夜前 不久屈服了。他任命了賽斯-英夸特為總理,並接受了他的內閣部長們的名單。他後來難過 地說,"我在國內外都完全被拋棄了。" 希特勒向德國人民發表了一篇冠冕堂皇的聲明,以他通常蔑視真理的態度把他的侵略說成是 正當的,並提出諾言說,奧地利人民將在"一次真正的公民投票"中選擇他們的前途。這篇 聲明由戈培爾於3月12日中午在德國電台和奧地利電台加以宣讀。然後,希特勒就出發到他 的祖 國去了。他受到了不尋常的歡迎。在每一個為了他的到來而匆忙裝飾起來的鄉村裡,都有歡 呼的人群。下午他到達了他的第一個目的地林嗣,他曾在這裡度過他的學童時代。在這裡, 對他的歡迎狂熱之極,希特勒深受感動。第二天,在給墨索里尼打了一個電報"為了這件事 我將永遠不會忘記你!"之後,他在利昂丁他的雙親的墳墓上放了一個花圈,然後回到林嗣 去發表了一篇演說: 在多年前離開這個市鎮時,我懷著完全和今天同樣的信仰。在那麼多年以後 ,我能夠使這種信仰得以實現,由此可見,我現在感動至深。如果上帝曾經叫我離開這個市 鎮去當德國 的領袖,他這樣做一定是賦予我一個使命,而這個使命只能是使我親愛的祖國重歸德國。我 相信這個使命,我活著為這個使命而鬥爭,我認為我現在已經把它實現了。 希特勒直到3月14日下午,才凱旋地進入他曾經在那裡流浪過的奧地利的首 都維也納。這是由於兩件沒有預見到的事而推遲的。希姆萊要求給他一天的時間來完成安全 措施。他已經在逮捕數以萬計的"不可靠分子",在幾個星期內,單是維也納一地就將達到 79000人。還有一件事就是,吹噓得很厲害的德國裝甲部隊,竟在還沒有看到維也納的山頭 以前就出了毛病而拋錨了。據約德爾說,約有70%的裝甲車停在從薩爾斯堡和巴索到 維也納的公路上,雖然指揮裝甲部隊的古德里安將軍說,他的部隊只有30%陷於停滯 。無論如何,希特勒對這種延遲大為生氣。他在維也納只過了一夜,下榻在帝國飯店。 不過,衣錦榮歸,回到這個他認為曾經冷待過他,使他在青年時期過著飢餓困苦的流浪生活 ,而現在又極其熱烈歡迎他的前帝國首都,使他處在一種欣喜若狂的狀態中。他在以後四個 星期中的大部分時間裡都處於這種狀態。這時他在德國和奧地利各地巡視,煽動群眾來對德 奧合併投贊成票。希特勒對他在四年前才在德國取得了霍亨佐倫國王的權力,而現在又擁有 了哈布斯堡皇帝的權力,不免充滿了一種天賜使命之感。他得意地說,"我相信,是上帝的 意志打發一個青年從這裡到德國去,讓他成長起來,把他培養成這個民族的領袖,以便使他能夠領導他的祖國回到德國。" 在希特勒鼓動誘惑和納粹匪徒脅迫之下,德奧合併終於按著"元首"的設計"圓滿"實現了 。按著官方公布的數字,"大德意志9908%,奧地利9975%的人 投了贊成票"。因此,作為奧地利來說,在歷史上它暫時消失了,它的名字被那個存心報復 的奧地利人抹掉了,他現在已使它同德國合併了起來。奧地利的古老德文名字東部帝國被取 消了,奧地利變成了東部邊疆,但是很快就連這個名字也不用了。柏林方面用區的行政建制 來管理這個國家,區大體上相當於歷史上的邦或其他國家的省。維也納也變成了德國的一個 城市,一個區的行政中心,它漸漸地衰落了。這個前奧地利流浪漢出身的獨裁者,把他的祖 國從地圖上擦去,並且使它一度光輝燦爛的首都失去了最後一點光榮和重要性。奧地利人中 間產生失望情緒,這是不可避免的。 希特勒不費一彈,而且沒有受到大不列顛、法國本來可以武力壓倒他的干涉,就為德國增加 了700萬子民,而且獲得了一個對他將來的計划具有莫大價值的戰略地區。不僅他的軍隊在 三面包圍著捷克斯洛伐克,而且他現在還擁有了維也納這個通向東南歐的大門。作 為前奧匈 帝國的首都,維也納長期以來一直是中歐和東南歐的交通和貿易中心。現在這個神經中樞落 在德國人的手裡了。 或許對希特勒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英法仍舊不肯動一根毫毛來阻止他。3月14日張伯倫在下 院談到希特勒在奧地利的既成事實後說,"無可動搖的事實是,沒有什麼事情能制止實際發 生的事情--除非我國和其他國家當初準備使用武力。"希特勒清楚地看出,這位英國首相 不僅不願意使用武力,甚至不願其他大國協作來制止德國以 後的行動。3月17日,蘇聯政府建議在國際聯盟內或國際聯盟外舉行一次各國會議,來討論 務使德國不再進行侵略的辦法。張伯倫對舉行這種會議表示冷淡,認為這種行動"不利於歐 洲和平的前途"。3月24日,更在下院公開拒絕了這種主張。在這篇演說中,張伯倫還宣布 了他的政府的一個決定,這個決定一定使希特勒更為愜意的了。他直率地拒絕了英法捷軍事 互助的建議,即英國不僅應當保證在捷克斯洛伐克遭到攻擊時去幫助它,而且應當在法國必 須履行法捷協定的義務時支持法國。這個直截了當的聲明,使希特勒輕鬆了許多。他現在知 道,在他撲向另一頭羔羊時,英國將仍然袖手旁觀。如果英國不採取什麼行動,法國不是也 會這樣嗎? 希特勒侵佔奧地利後,大肆鼓吹他的"大膽的領導才能",強調只有他一人才能作出軍事上 和 外交政策方面的決定,陸軍的作用僅僅是提供武力或者武力威脅而已。而且他不費一兵一卒 就使陸軍獲得了把捷克斯洛伐克在軍事上置於無法防禦的戰略位置。4月21日,納粹在奧地 利 舉行公民投票後的11天,希特勒召見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長官凱特爾將軍,討論進擊捷克斯 洛伐克問題。
推薦閱讀:

娃的鞋子先別買,看完這篇再下手,後悔太晚才看到!
衛生間裝馬桶時沒注意,結果裝修師傅要撬瓷磚重裝!後悔死了
關之琳稱後悔做小三 陳美琪回應:有悔意?那還不算太壞!
拚命網財焚自身 到死方知後悔遲
家裡不要再掛這種畫了,後悔沒聽師傅勸,難怪我家越住越窮!

TAG:後悔 | 一生 | 希特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