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國際智庫&暨南大學】自「9·11」後,美國再度與恐怖襲擊零距離

「輿情與社會治理研究基地」智庫欄目

鳳凰國際智庫&暨南大學聯合出品

在聖誕節即將到來的12月,美國再次發生槍擊案,這不僅是美國今年發生的第355次槍擊事件,也是自「9·11」以來美國遭遇的最大規模的恐怖襲擊。

恐怖襲擊難定性媒體持續關注

當地時間2日上午11時左右,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聖貝納迪諾市一家名為「內陸區中心」的殘障康復中心,聖貝納迪諾縣公共衛生部正在這裡舉辦年終聚會,然而一場始料未及的槍擊案使這場聚會成為噩夢。

在此次槍擊案中造成了至少14人死亡、21人受傷。一男一女兩名槍手已經被警方擊斃。

在槍擊案發生之後,美國對此次事件是屬於大規模的槍擊案還是恐怖襲擊保持謹言甚微的態度,遲遲未能定性。警方最初宣布該槍擊案為本土恐怖襲擊。

但隨著對槍手身份和動機的調查,槍擊案中的女殺手塔什芬·馬利克在發動襲擊前,曾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誓言效忠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言論的細節被公布。

4日,美國聯邦調查局宣布以恐怖襲擊的性質調查此槍擊案。至5日,IS在廣播上宣稱該組織的兩名追隨者實施了加州槍擊案。

這種謹慎也在媒體報道中有所體現,雖然媒體不斷拋出槍擊案與恐怖組織相關聯的疑點對槍手的動機進行猜測。但在槍擊案調查初期,大多數在描述該事件時,使用「shooting」、「shooters」、「massacre"和「rampage」等詞。而在5日IS認領槍擊案的責任之後,媒體報道中的「terrorist」、「attack」、「terror attack」等詞開始頻繁出現。

由於加州槍擊案一直在調查中,每天都呈現出新的調查結果,大多數媒體對該事件保持了持續的關注,輿論熱度也是長時間居高不下。直到今天,槍擊案還佔據著國外媒體報紙和網站的頭版及首頁的顯眼位置。

《華盛頓郵報》在5日頭版刊登了介紹馬利克的經歷的文章和奧巴馬稱不會被槍擊案所恐嚇的回應。CNN 則對自9·11後美國遭遇的第二次恐怖襲擊進行了解讀。BBC也在首頁報道了奧巴馬的回應言辭。

輿論:槍擊管控議題再度引發爭論

雖然加州槍擊案中的諸多證據將槍手的動機指向伊斯蘭國,但兩名槍手的槍支彈藥均屬於合法購買的事實再度將輿論的焦點對準美國的槍擊管控。

事發當天,奧巴馬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強調,美國應通過國會立法實施更嚴格的控槍,國會兩黨議員應採取行動堵上槍支管理的漏洞,讓本國人民變得更安全。

5日,《紐約時報》的報紙頭條刊登了一篇題為《槍支流行病》的社論,文章認為沒有權利是不受限制、免於合理管制的,過於強力的武器應當避免平民持有。而平民可以合法擁有致力於以殘酷速度和效率、專門設計出來殺人的武器是一種道德暴行和國家恥辱。

圖1:《紐約時報》頭版關於加州槍擊事件的報道

由於正值美國總統競選期間,民主與共和兩黨競選人也紛紛表態,但立場出現了明顯的分野。

民主黨競選人希拉里·柯林頓第一時間在推特上發言,稱「我拒絕接受這是一個平常的槍擊事件,我們現在必須採取措施阻止槍擊暴力」。

圖2: 希拉里在推特上呼籲嚴格控槍措施

而與之對應的共和黨對槍支管控問題保持了緘默,有意規避了控槍議題,僅僅表達了對遇難者的哀悼及對其家屬的祈禱。

共和黨的「祈禱」不僅引來民主黨的抨擊,也引來不少輿論的譴責。在周四,《每日新聞》的頭條摘引了共和黨為遇難者祈禱的推文,並配以醒目的「上帝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大字來諷刺共和黨沒有意義的祈禱,呼籲更為嚴格的槍支管控。

圖3:《每日新聞》周四頭版

對恐怖襲擊的恐懼引反穆斯林情緒

由於上個月發生的巴黎暴恐事件使人們重新回憶起了「9·11」恐怖襲擊造成的痛苦陰影,民眾對恐怖主義的恐懼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談恐色變的程度。而恐怖組織的穆斯林背景使得人們把情緒遷怒於普通的穆斯林,並將反恐情緒上升至反穆斯林的層次。

即便是像美國這樣一個穆斯林眾多的國家,也有很多美國人沒有對普通的穆斯林及伊斯蘭激進分子如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以及其他與伊斯蘭的宗教和它的追隨者沒有關係的極端組織進行區分。

這體現在一系列反穆斯林事件接連被媒體報道,其中包括佛羅里達州的清真寺遭受恐嚇威脅、佛羅里達州的一個穆斯林家庭出現槍聲、康涅狄格的一個穆斯林學生遭受塗鴉恐嚇以及其他穆斯林所接到的無數的簡訊和電話恐嚇。

而此次槍擊案中的兩名槍手的穆斯林身份以及與恐怖組織的關聯再度加深了人們對穆斯林的偏見。

部分外媒在報道該事件時,把槍手描述成「穆斯林夫婦(Muslim couples)」「穆斯林殺手(Muslim shooters)」或者稱此槍擊案件為「穆斯林大屠殺(Muslim massacre)」,而社交媒體中對穆斯林存在偏見的言論也比比皆是。

@Daniel H Boman 在推特上稱「我已經厭倦了穆斯林,他們是不和平的,他們都有成為極端分子的能力。」

圖4:國外網民在推特上發布反穆斯林的言論

美國的穆斯林對此感到十分恐慌和無助,他們擔心關於槍手的過去的指控會帶給穆斯林更多的歧視和更為強烈的反對。

《華盛頓郵報》援引美國穆斯林的話說,他們正在經歷一個痛苦的時期,自從伊斯蘭國襲擊巴黎和本周的加州槍擊案發生之後,感覺到「穆斯林夫婦」引發了越來越多的反穆斯林情緒,美國人加大了對穆斯林的懷疑態度。

在社交媒體上,穆斯林組織在譴責聖貝納迪諾的射殺以及為遇難者祈禱的同時,也呼籲公眾不要遷就於伊斯蘭教或者穆斯林。

媒體對此現象也進行了關注。CNN 在4日發布評論呼籲人們不要集體懲罰穆斯林,文章稱在每一次在西方國家的穆斯林犯下或者被指控犯下恐怖襲擊行為時,對公眾反穆斯林情緒的恐懼就會成為美國穆斯林社區的常見現象。

而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反穆斯林情緒對當前的政治氣候的影響。部分美國的政治人物利用這種情緒提出「管制」穆斯林的措施以拉取更多的選票。

共和黨的領袖和房地產大亨唐納德·特朗普提出,將會考慮要求穆斯林在資料庫上登記,並且保持國家資料庫對他們的檢查。

連特朗普最接近的競爭對手前神經外科醫生本·卡森也在曾說,雖然美國已經有280萬的穆斯林,但是穆斯林不適合做美國總統。

為什麼美國槍支管控始終舉步維艱?

奧巴馬自執政以來多次呼籲實施更為嚴格的控槍舉措,並敦促國會通過更嚴格的槍械管控立法。但相關法案一直未能在國會獲得通過。

奧巴馬今年7月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曾表示,無力推動美國控槍制度改革是其任期內的「最大挫折」。面對頻繁發生的槍擊案,奧巴馬頗為無奈。

這幾年,美國人對槍支的需求逐年增長,上周的美國「黑色星期五」創造了美國歷史上槍支銷量的最高紀錄。

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道,如今美國的槍支擁有量已經超過了美國的人口。2014年,平均每100個美國人當中的就有116隻槍。美國成為世界上擁有人均槍支擁有量最多的國家。

而根據美國有關部門對2001年至2013年間的恐怖襲擊以及槍擊案件造成的死亡人數的統計結果顯示,這13年間死於槍擊事故的人達406496人,但喪命於恐怖襲擊中的只有3380人,佔總人數的0.83%。

並且在頻繁的槍擊案中,相比攻擊性更強的AR-15槍或者其他半自動步槍,手槍才是最常見的兇器。這使得奧巴馬有理由相信,槍支已經成為影響美國社會安定的一個危險因素。

圖5: 殺人案中的武器使用情況對比

雖然民間對槍支管控的聲音也極為強烈,根據《每日新聞》和拉斯姆森公布的最新電話民調,有80%的選民支持應該採取措施,防止潛在危險人物買槍。但是由於政治和經濟的原因,槍支管控始終舉步維艱。

美國將公民擁有槍支的權利寫進了憲法,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賦予人民具有合法擁有武器的自由。如果要收回美國人民持槍的權力,必須要經過修憲。而修憲程序之複雜,控槍自然也不是易事。並且槍支文化已經融入了美國人的文化之中,槍支自由擁有權利的限制與美國的自由和權利相違背。

而美國步槍協會的阻擾更是讓控槍之路困難重重,在美國,要想嚴格控槍必須先克服步槍協會這個攔路虎。

因為美國步槍協會可以通過利益關係呼籲旗下眾多選民把支持禁槍和嚴格控槍的政治人物選下台,從而影響美國的選舉。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持反對槍支管控態度的共和黨在參議院中占多數,間接地美國步槍協會也就具有了控制國會的力量。

美國總統奧巴馬任職總統一職之後,這已經是第17次公開表達對層出不窮的槍擊案感到痛心和憤怒,即便對控槍呼聲無果充滿無奈,但也沒有擊垮他堅持走控槍之路的決心,正如他所說,「我選擇走那條比較困難的路,使用民主的程序,來達成你我共同的目標,因為這是這個國家的傳統。」

「輿情與社會治理研究基地」智庫欄目

由鳳凰國際智庫與暨南大學共同創辦。

研究基地將公共管理學、新聞學、傳播學、輿論學、公共關係學、法學等學科知識融合在一起。

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危機傳播、應急管理、突發性事件新聞處置、網路輿情監測、電話訪問輿情監測、社區輿情民意調查、微博傳播、手機傳播、媒體管理政策、政治傳播、信息公開、傳媒法規與倫理等。


持續更新,敬請期待。

鳳凰國際智庫,思想市場領導者 掃描二維碼 一秒關注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這個圖片細思恐極?
為什麼電梯的恐怖色彩那麼濃重?
好好的照片拍出恐怖東西,真見鬼了
百種蛇(比較美,有點恐怖)
恐怖故事下的人性深幽——哥特小說集《螺絲在擰緊》讀後感

TAG:美國 | 大學 | 恐怖 | 恐怖襲擊 | 距離 | 國際 | 智庫 | 鳳凰 | 暨南大學 | 零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