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詩教學,僅僅意會還不夠

古詩教學,僅僅意會還不夠

——《贈劉景文》教學思考

李竹平

古詩詞教學,歷來強調一個「讀」字,如今又提倡回歸詩的本質,變寬泛的「讀」為「吟」為「誦」。作為從一誕生就與音樂結緣的詩歌,平長仄短,依字行腔,通過音韻節奏來傳達情感意蘊,自是有一番道理的。然而,古詩詞實在是博大精深,並不是在「讀」「吟」「誦」上做足了功夫,就抵其肺腑,融會貫通了。應該說,唐宋文人比現今的凡夫俗子對詩之奧妙的理解不知勝過多少倍,他們也無法僅僅通過音韻的把握來體悟每首詩的要旨。例如李商隱的詩,因為用典多而生僻,同時代的文人也望而生畏。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談到了詩詞「隔」與「不隔」的區別,駝庵居士顧隨也談到了「隔」與「不隔」,所論基本無關詩詞的音韻,而是詩詞意象和情感能否與讀者形成自然的共鳴。從節奏音韻上來體會詩詞的情感意境,屬於大體上的「意會」,可以幫助我們正確地理解詩詞的情感基調。每首詩詞抒寫的具體情境、表達的具體情感,還是要沉入詩詞的詞句當中讀個明白。

蘇軾的《贈劉景文》一詩被人教版教材編入二年級,用意何在,無非是希望學生能從詩句中感受秋天景象,進而體會對朋友的讚美。而我認為,這首詩放在高年級更合適。

當然,和五六年級的學生一起學習蘇軾的《贈劉景文》,如果僅僅停留在了解詩句的字面意思,議議詩中的景、物和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強調讀中悟情,讀中移情,其實並不能讓學生真正讀明白這首詩的精妙。寫景以明時令,詠物以寄真情,這是詩歌前兩句所述,用的是比興的手法;後兩句表面看來,也就是在前兩句的基礎上直接表明心意,勉勵友人人生雖苦短,壯志猶可酬。這麼來解,實在顯得乏味無趣。

若要將這首詩讀個明白,必然要追問:為什麼景要取「荷盡」與「菊殘」,物要詠「荷」與「菊」?直抒胸臆時不接續一二句的景與物說「荷盡菊殘」時,而另取意象為「橙黃橘綠」時呢?將這些問題都弄明白了,學生再讀此詩,必然與不明白時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一知半解時的搖頭晃腦和透徹領悟時的點頭會意當然判若雲泥。

詩有詩的學法,運用講解分析,對於成人未嘗不可,對於六年級的學生,就很是不妥了。更何況,詩意之豐贍,往往與詩歌的創作背景、詩中運用的意象關係十分密切。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很容易領會,寫於1090年,蘇軾時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54歲,劉景文時年58歲。這樣的年齡在宋代已屬暮年了,文人最容易感慨歲月流逝,人生苦短。蘇軾贈劉景文這首詩的用意十分明顯,秋末冬初,殘菊猶傲霜,更有橙橘碩果滿枝頭,那麼雖已人過壯年,未嘗不能仍有所作為,還是要抓住這大好時光,積極進取。讀懂了這一層,不過是得其表而未入其里,學生的「讀」「吟」「誦」也僅表現為樂觀激昂而已,無法達到心領神會、意趣潤心的境界。

「意象」和用典是學習古詩詞必然要關注的,擔心小學生失去了興趣或理解力不夠而有意淡化意象的感悟和用典的鏈接,並沒有什麼科學的依據,畢竟小學高年級的孩子已經處於認知的形式運算階段,思維能力的培養應重點落實在邏輯思維訓練上。「荷」與「菊」是詩家經常吟詠的形象,尤其是「菊」這一意象早就深入人心——傲霜之精神,高潔之品質。《贈劉景文》的前兩句通過「荷盡」「菊殘」描繪了深秋初冬的景象,但「荷盡」與「菊殘」在這裡並非並舉,而是以「荷」襯「菊」,突出菊的「傲霜枝」,傳達的意思已十分明顯。還原一下劉景文讀到這兩句詩時的情景吧,他一定會聯想到更多描寫菊的詩句,感念蘇軾互勉之情:是啊,菊殘猶有傲霜枝,我雖已五十多了,生命不止,奮鬥不息,還是能有所作為的啊!為什麼劉景文能這麼心領神會呢?因為「菊」的形象已經在人們心中擁有了共通的意象密碼,這密碼就是歷代詠菊的詩句。理解感悟這兩句詩,補充有關詠菊的詩句就很有必要了。鑒於學生的閱讀積累和自主的理解能力,我在課堂上鏈接了陶淵明《飲酒》中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白居易的《詠菊》(這首詩中也同時寫到了「荷」與「菊」,也是用「荷」來襯托「菊」),元稹《菊花》中的「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補充的詩句讓學生懂得了蘇軾為什麼選擇寫菊花而不是別的花兒,他不僅僅是寫景、詠物,而是通過寫景、詠物來抒發特定的情感,傳達特定的胸臆。

詩歌的後兩句由前面的寫景、詠物轉到了直接抒情,「一年好景君須記」中的「好景」指的是什麼呢?如果不聯繫後面一句,讀者自然想到了前面的兩句,同時會再次將目光聚焦在菊花的「傲霜枝」上,這樣也很自然,正好能表達蘇軾對劉景文的勉勵之意。讀到下一句,我們發現蘇軾請劉景文記住的好景不是「殘菊傲霜」而是「橙黃橘綠」,疑問自然來了:難道蘇軾是讓劉景文忘記這深秋初冬的蕭瑟,也不要管那菊花是不是有「傲霜」之枝,忘記自己已經五十多歲,即將步入暮年?還別說,六年級的學生看到「橙黃橘綠」四個字,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就是夏秋之際,還以為蘇軾讓劉景文回想正值壯年的歲月呢。他們不知道,橙與橘都是秋冬時節才成熟的,橘子成熟時一般是綠色的。好吧,這點老師解釋清楚了,那為什麼蘇軾不說「菊殘傲霜」時,偏偏要說「橙黃橘綠」時呢?學生一定不知道,蘇軾的詩句中藏著典故的,這典故就是屈原寫過一篇《橘頌》。因為屈原的《橘頌》,在文人的眼裡,橘就成了「深固難徙」「獨立不遷」「秉德無私」「行比伯夷」等高貴品質的象徵。蘇軾正是借《橘頌》之意讚頌劉景文的品格和節操,同時勉勵好友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積極進取。

怎樣將屈原的《橘頌》引入課堂呢?講解肯定不合適,將《橘頌》解讀學習一遍也不合適。我的做法是,將《橘頌》的原文和一一對應的譯文提供給學生,我朗誦一遍原文,然後讓學生自己讀一讀譯文,並且思考,自主發現:蘇軾為什麼要強調秋末冬初時節是「橙黃橘綠」時?很快,學生在譯文中有了發現,原來屈原筆下的橘具有很多高貴的品質;緊接著他們又想到了,蘇軾這是在委婉地讚美劉景文。問題又來了:劉景文能看懂嗎?當然能,因為劉景文也是當時的讀書人,應該知道屈原的《橘頌》。我們一開始為什麼會產生疑問?因為我們不知道屈原寫《橘頌》的典故。現在知道了,也就恍然大悟了。

這樣的學習過程,既有獲得新知的快樂,又有發現的快樂,同時還收穫了閱讀古詩詞的新方法,當然學生的心中會充滿了詩意。

一首古詩詞一般只有幾十個字,其中包含的情感、意蘊用現代語言往往幾百字甚至幾千字也難以解讀透徹,我們在教學中總是點到為止,讓學生模糊意會,並非明智之舉。學習古詩詞,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在不同的學段採取不同的策略,讓學生真正得意得言又得法,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古詩詞的無窮魅力。

(已發《教育視界》)

推薦閱讀:

34首古詩賞析
初二下古詩
寶貝跟我學古詩——《贈汪倫》
古詩詞《山行》賞析_作者:杜牧
詠史懷古詩分析 (二)

TAG:古詩 | 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