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不知道,這些成語出自佛教

瘋狂猜成語1味同爵蠟《楞嚴經》卷八:「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同爵蠟。」謂修行人清心寡欲,淡於世味。後世以此比喻寡淡無味,了無情趣。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見功名,別舍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後,味同爵蠟。」

2空中樓閣出於《百喻經三重樓喻》:謂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樓。木匠依吩咐,開始在地面上砌磚。富翁驚問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樓呀!」富翁急忙說:「我不要下面兩重,只要最上一層!」木匠不勝驚異,說明不造下兩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層的道理。但是,富翁還是執迷不悟,引來了眾人的嘲笑。佛教用這個比喻說明修行者應築好根基,循序漸進的道理。今多用以比喻虛幻的東西或空想。3皆大歡喜原為佛經結束語這種的習慣用語。如《維摩詰經 囑累品》:「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又如《法華經 普賢菩薩發品》:「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雲。」謂參加法會的大眾聽佛說法後,都感到身心愉悅,無比欣喜。後泛指大家都很高興。4順水推舟順著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順應某種形勢而說話、辦事。原為禪語,見《續燈錄》卷七:「到這裡喚著順水放船。」又如金萬松老人《從容錄》:「本要以毒攻毒,長慶只解順水推船。」「順水推舟」在禪宗那裡比喻隨順眾生的機緣,開示說法。5看風使帆原為禪語,意為隨緣,對機。語本《五燈會元》卷十六:「看風使帆,正是隨波逐浪。截斷眾流,未免依前滲漏。」這是法雲法秀禪師上堂開示的法語。法秀屬禪宗雲門宗門下。該宗祖師文偃有「雲門三句」,名噪叢林,即「涵蓋乾坤句,截斷眾流句,隨波逐浪句」。「看風使帆」是解釋「隨波逐浪句」的。後變為「隨風倒舵」、「看風轉舵」、「見風轉舵」等,比喻順著勢頭行事。多含貶義。

6借花獻佛佛說法時,諸天散花。佛國凈土也有晝夜雨花的祥瑞。釋迦佛涅槃時,大眾持香花、寶幢等供養。以獻花、焚香禮敬佛等三寶,稱為「香花供養」,是佛門習見的儀規。「借花獻佛」典出《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釋迦佛過去世為善慧仙人,聞普光佛出世,欲覓名花供養。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支蓮花而過,蓮花感善慧之誠,踴出瓶外,青衣大驚。善慧「為欲成就一切種智,度脫無量眾生」,願以五百錢購取五支蓮花。青衣見其誠心,即以五花相贈,願結生死之緣,又「請寄二花以獻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願」。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莖,皆住空中,化成台;後散二莖,亦止空中,夾佛兩邊」。普光佛懸記善慧當來作佛,號釋迦牟尼。後因以「借花獻佛」比喻借別人之物去做人情。7家賊難防本為禪語,見《五燈會元·梁山緣觀禪師》:「問:家賊難防時如何?師曰:識得不為冤。」按佛教以色、聲、香等「六塵」為「外六賊」,以眼、耳、鼻等「六根」為「內六賊」。家賊即指內六賊而言,謂六根的貪慾。如《雜阿含經》卷四三謂:「內有六賊,隨逐伺汝,得便當殺,汝當防護…… 六內賊者,譬六愛欲。」六根以其內在的貪慾,追逐聲色等塵染,劫掠人本性中的善法,故稱「家賊難防」。後因以指家庭內部的小偷或內奸最難防範。

8森羅萬象即紛然羅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指天地萬物。如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在宇宙的森羅萬象中,我的胃痛當然不過是小事,或者簡直不算事。」森羅萬象一詞出於三國時譯出的《法句經》:「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 這兩句經偈怎麼理解呢? 原來,森羅萬象是「色」,即一切物質現象,而物質現象是剎那生滅、虛幻不實的。馬祖道一禪師指出:「森羅萬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五燈會元》卷三)所謂「一法」,即指能現森羅萬象的「一心」而言。佛教主張「三界唯心」,反對「心外取法」。 「森羅萬象」也作「萬象森羅」。9聚沙成塔把細沙聚成寶塔,也作「積沙成塔」。語出佛典。《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這段偈子的意思是:甚至於小孩子做遊戲,也能聚沙為佛塔。象這樣的各種與佛結下善緣的人都已註定將成就佛果。後比喻積少成多,常與「積腋成裘」合用。例:要懂得聚沙成塔、積腋成裘的道理,注意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滴油。10醒醐灌頂「醒醐」是從牛乳中反覆提煉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印度人不但視為「世間第一上味」,而且認為它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佛教常用「醒醐」比喻「無上法味」(最高教義)、「大涅Pan」、「佛性」等。至於「灌頂」,原來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時的儀式:取四海之水裝在寶瓶中,流注新王之頂,象徵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統治權力。 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阿She黎(規範師)時,「以甘露水而灌佛子之頂,令佛種永不斷故。」(見《大日經疏》卷十五)後來,詩文中多以「醒醐灌頂」比喻灌輸智慧、佛性,除卻疑慮,從而心地清涼。如唐.白居易《嗟落髮》詩:「有如醒醐灌,坐受清涼樂。」又如《西遊記》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聞孫悟空三個字,便好似醒醐灌頂,甘露滋心。」11鏡花水月亦作「水月鏡花」。《大日經》等佛經載有十喻:幻、陽炎、夢、影(謂鏡中之形像)、乾達婆城(海市蜃樓)、響、水月(水中所現之月影)、浮浪、虛空花(病眼昏花,於空中所見的種種花狀幻象)、旋火輪。密宗以此十喻觀想此世界虛幻不實,而離貪染執著。故此中「鏡」乃指鏡像,「花」指虛空花。《景德傳燈錄》卷十四:「三界六道,唯自心現,水月鏡像,豈有生滅?」後來人們多解作鏡中花,水中月,用來比喻詩文中空靈的境界。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言有盡而意無窮。12鸚鵡學舌《景德傳燈錄.葯山惟儼和尚》:「有行者問:『有人問佛答佛,問法答法,喚作一字法門,不知是否?』師曰:『如鸚鵡學人語話,自語不得,由無智慧故。 』」禪宗強調直指人心的「頓悟」,反對在語言文字上拾人余唾。「鸚鵡學舌」,即使學得維妙維肖,也無補於事。後因以「鸚鵡學舌」比喻人云亦云,沒有自已的見解。

13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亦農亦禪、農禪結合是佛門僧侶的一個優良傳統。僧侶們在禮佛、坐禪之餘,不但參加耕種、收割、植樹等農林勞動,還要從事砍柴、 挑水等日常勞作。六祖慧能就曾在碓房內干過雜活。正式創立農禪制度的是唐代百丈懷海 (720-814) 禪師。 懷海,福州長樂人,出家後師從馬祖道一,在江西弘揚禪宗二十多年。他制了禪寺中的集體勞動制度,稱為「普請」法。懷海以身作則,帶領僧眾參加勞動。執事僧見他年老,心中不忍,暗中藏了他的農具,請他歇息。懷海一時找不到他的農具,竟然不肯吃飯。「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語,流播寰宇矣。」事見《五燈會元》卷三。 懷海之後,農禪之風盛行禪林,禪宗認為,穿衣吃飯、日常勞動,都是佛法。實行農禪,可使得心境溶為一體,佛法、世法打成一片。也有利於寺院經濟的自給自足,增強僧侶的勤勞習慣。此外,勞動能夠活動筋骨,益壽延年。懷海本人活到九十五歲的高齡,便是明證。14一報還一報中國古代原有「報應」之說,謂上天能夠降福罰禍。如《荀子·宥坐》說:「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這種觀點本於「天人感應」的理論。道教亦有「受天報施」(《太平經》)之說。然而,「報應」之說盛行民間,當在漢末佛教傳入以後。佛教把「報應」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基礎上,與中國傳統的 「報應」說不同。 佛教認為:各人所受的報應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的,既非天降,亦非神罰。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這種因果報應貫通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民間根據佛教的說法,而有「一報還一報」之說,如《古今小說·月明和尚度柳翠》:「只因柳翠宣教不行陰騭,折了女兒,此乃一報還一報。」意為做了怎樣的事,就有怎樣的報應。15一剎那時間極短暫,謂之「一剎那」「剎那」,梵語ksana,「時極短者,謂剎那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一剎那」短到什麼程度呢?據《仁王護國經》卷上的說法是:「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佛家用「剎那」這一概念表達世間一切事物生滅變化的連續性和迅速性,謂之 「剎那無常」。如《景德傳燈錄·僧那禪師》:「無一塵許間隔,末嘗有一剎那頃斷續之相。」16十惡不赦「十惡」是十種當招致地獄、餓鬼和畜生這「三惡道」苦報的惡業,故又稱「十惡業道」。「十惡」的具體內容,如《未曾有經》說:「起罪之由,起身、口、意。身業不善:殺、盜、邪淫;口業不善: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意業不善:嫉妒、嗔恚、憍慢、邪見。是為十惡,受惡罪報。」行「十惡」而程度嚴重的,據說要受大苦報。 如《南史·高逸傳論》指出:「今則十惡,墜及五無間地獄,刀樹劍山,焦湯猛火。」與「十惡」相反的,稱為「十善」,是修行人努力的目標,所謂「行十惡者,受於惡報;行十善者,受於善報」(南朝·梁武帝《斷酒肉文》)。 我國古代刑法中出現「十惡」的名稱,始見於《隋書·刑法志》,晚於佛教。刑法「十惡」包括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等十條重罪,不在論赦之列,如《明史·刑法志》:「十惡及故犯者不赦。」因此,俗有「十惡不赦」之說,謂罪大惡極,不可原宥。17三頭六臂佛經上所說的天神和阿修羅(意譯非天,貌丑好鬥,有福無德)往往有種種異相。如大自在天神,其形像是「八臂三目騎白牛」(見《大智度論》卷二)。天神那吒,其形像是「三頭六臂擎天地」(《景德傳燈錄》卷十三)。阿修羅的形象是:「體貌粗鄙,每懷嗔毒,稄層可畏,擁聳驚人,並出三頭,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雲」(《法苑珠林》卷九)。後來,人們就用「三頭六臂」來形容神通廣大,本領非凡。

18不即不離不即不離」指物體若分若合或人際關係即不親熱也不疏遠。出於《圓覺經》卷上:「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不即不離」猶言不一不異,「即」謂融合,「離」謂分別。「圓覺」是真性,「眾生」是妄相,當然是有分別的,所謂「不即」;然而歸根結蒂,妄相亦是真性的顯現,二者是融合的,所謂「不離」。猶如波不就是水,但也離不了水。佛家好用否定式的表達方式,除此之外,還可舉出「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去不來」等。19火中生蓮比喻雖身處煩惱中而能得到解脫,達到清涼境界。源出佛教《維摩詰經. 佛道品》:「火中生蓮華,是可謂稀有,在俗而行禪,稀有亦如是。」謂火中生蓮是難得的,在有俗的世間行禪亦是難得的。俗語中常比喻稀有難得的事物。唐. 羅虯《比紅兒》詩之三五:「常笑世人語虛誕,今朝自見火中蓮。」宋. 蘇軾《陸蓮庵》詩:「陸地生花安足怪,而今更有火中蓮。」20心花怒放佛教以清凈的本心譬為蓮花,故名「心花」。《圓覺經》:「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成就正覺,心花發明,照十方剎。」唐譯《華嚴經》卷六六:「又如滿月出現虛空,令可化者心花開敷。」南朝梁簡文帝《又請御講啟》:「俾茲含生,凡厥率土,心花成樹,共轉六塵。」後來多用「心花怒放」比喻心情開朗愉快。


推薦閱讀:

成語典故心解之九十六:周不愛鼎,鄭不愛田
邢台成語典故
知識 | 「七月流火」、「無冬無夏」這些最容易望文生義理解錯的成語!
30個易錯成語
父親和丈夫誰更重要?兩千七百年前,丈母娘貢獻一個成語!

TAG:佛教 | 成語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