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讀經是有道理的

兒童讀經是有道理的湊個熱鬧,首先表明我的態度,我支持兒童讀經!!!    其次說說我態度形成的認知過程:剛開始我也討厭這一套!!!後來也的確也認同讀經!!!  或許很多人說這句話的潛在意思是「你還在討厭這一個心理層次,我已經超越了」,小弟的意思不是這樣。小弟對文化一知半解,只想說自己能體會樓主的感受,大家都是為小童好,為國家好!!!對不對?    第三,關於讀經的一些爭執,看了諸種對讀經的討論,好像矛頭主要針對兩個問題:  1、讀經是不是被動的痛苦的灌輸式的填鴨教育??是不是要用一個模板來塑造同樣類型的毫無個性的一群人?  2、經典誰來選?憑什麼說《論語》、《老子》就是對的?  我的看法是,  1、讀經是主動的愉悅的體驗式教學的!  2、《論語》對與不對?我沒資格說(可能有人會質疑怎樣才叫有資格,哈哈,我不知道,我只覺得我沒資格說而已),我覺得《論語》這類書對我的幫助太大了,而且我也真的很後悔到畢業後才真正接觸中國傳統文化,畢業前只是會背幾句唐詩宋詞吟兩首風花雪月的故事而已。    第四,心理學和教育學對讀經的理論支持  小弟學的是本科和研究生學的都是心理學,兒童發展與教育專業。同時也知道天涯上牛人比牛毛還多,希望能貢獻一些專業知識和各位共同探討。先說說題外話,心理學源於哲學,雖然現在心理學似乎傾向於腦認知方面的研究,也無論如今心理學應用的多麼廣泛——教育、醫學、工業等,依然脫離不了哲學的強大支持。所以小弟對研究哲學的XDJM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也希望各位能教教我。  轉入正題,我認為,心理學支持讀經的理由有以下幾條:  1、咱院長的話  咱們專業有門課是「學習心理」,院長(國內絕對是至top之列)親自來上的,院長就說現在的教育制度嚴重嚴重低估了兒童。我們認為兒童許多東西不懂,這是用大人「愚笨」的思想來想當然的。很多時候,即使我們用書面語言和3歲不到小孩交流,我們以為他一點聽不懂,其實他是懂的,不過反饋的方式不夠好。比如,你要帶小孩去商店,你可能會說「小寶,媽媽帶你去買糖糖」,其實你即使說「吾兒,為母帶你逛商場如何?」他一樣聽得動。又比如,我們教小孩什麼是「車」,我們常會拿圖片,或者指著路邊的汽車:「小寶,車車,車車」,然後再教他認字。事實上,你直接把大字「車」丟給他,「吾兒,此乃車字」,他一樣會懂。  總而言之,小孩的認知模式比大人想像中的要好很多,我對咱院長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所以他說的話我自然是相信的(不知道是不是迷信呢?嗬嗬)  2、所謂的「潛意識」和「意識」  現在的教育很講究意識層次的理解,把人腦編程比作電腦編程,你連「if」命令都沒動,怎麼能學會「if then」的命令?這種想法是認為人腦一樣有套環環相扣的必須通過了一環才能到下一環的認知模式。這事實上這也是一種錯誤想法,因為更多時候,人會不知不覺地利用潛意識層次內在的強大綜合功能自動解題,最突出的例子是夢的神秘。許多人都有夢預示了未來、夢預兆了身體疾病等的經驗,包括苯環分子結構、元素周期表、DNA結構,據說都是在夢中被發現的。  所以,總而言之,雖然許多時候我們在運用「語言」「意識」來發現、認識、解決問題,但過於強調這一點,反而會扼殺了「潛意識」強大的功能作用。  3、舉一反三  現行講究「理解」和「認知」的體制,由於忽視了人腦強大的綜合功能,結果不得不把一條概念拆分得很細,然後讓人去理解,反而割裂了每個概念之間的聯繫,讓人更難在高一個層次達到統一的認識。我們一般認為矛盾乃至對立的兩個概念,如果站在更高一層次來看,其實是統一的。但小孩子不知道啊!因為我們教他的時候,就是割裂的啊!我是師範學校的學生,畢業後也是從事教育,跟許多老師討論到現在學生的心理問題和學習問題,都不由自主地感受到這一點。而心理學也證明了此點,當我們在用「行為規範」來標示個體,卻忘記傳授行為規範背後更高層次的信念和身份時,這種行為規範往往是不能持續的。我女朋友第一年做班主任,累得她要死,早讀要看,掃地要看,自修要看,不停地強調規範,要掃地、要為班爭光、上課不能講話、不能交頭接耳……學生卻不斷地犯「錯誤」。後來我建議她不要要求細節,直接灌輸高層次的身份「你有愛心」「你很勇敢」和信念「為社會做貢獻」,她不相信,很難接受,說是大而空。我就跟她說你何不試試,反正你遲早會被累死。她試了,效果顯著,學生懂得舉一反三。  總而言之,無論是知識傳遞、行為規範乃至價值觀的養成,現行教育基於西方科學教育體系以及一些西方哲學基礎,都強調要求學生掌握每個基本點,然後再綜合。但這種理論的確只能適用於部分知識傳遞的教育,不太適用於價值觀體系或者行為的塑造。    我想通過以上三點說明的是:無論是從教育內容(行為、價值觀)的角度,還是從個體心理生理髮展(腦認知)的角度,或許我們都低估了兒童的智力水平,高估了科學教育方法的有效性。    4、尊重個體體驗,尊重個體差異。  接下來想運用現在國外很流行的所謂體驗式教學來看,國外體驗式教學的核心含義是:學習必定伴隨著體驗(情緒、認知等),而這些體驗是主觀的,因人而異的,因此不能用同樣的評價標準評價。例如看完一場電影,甲說女主角演的實在精彩,乙說劇情跌宕起伏,丙說配樂剪輯的確一流,這是各取所需,根據自己的價值觀結構(注意,不是價值觀)而各取所需,這樣這場電影對每個人都是有意義的。但學校教育的評價體系推行的是統一評價標準「看完電影大家一起給我列出中心思想」,結果就有「今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我扶老婆婆過馬路,老婆婆贊我好寶寶」的八股範文。這並不是說現行教育沒有伴隨體驗,而是現行教育往往給學生帶來的是趨賞遠罰的痛苦體驗,現行教育往往不能注意到個體體驗的獨特性。  而據我所知,讀經的並沒有要求小孩列出中心思想,只要求小孩記住,然後內化,其實是和國外的體驗式教學有異曲同工之處。其實讀經並不痛苦,如果我們施以正確的引導方式,而且在有長輩陪同的條件下,兒童讀經會很快樂的。    至於《論語》《孟子》等東西是否有資格成為經典教材?我想可以聽聽這方面行家的意見吧。我個人是認為《易經》、《論語》、《道德經》都應該教。    從全部文字來看,相信看官會理解我的想法,我不認為讀經是最棒的教育方式,只是因為對現行教育的許多不可克服的弊端感到不滿,所以才建議選擇讀經。

作者:胡主席萬歲萬萬歲 回復日期:2004-7-24 19:37:53 
回復

  凈空老法師有關紮根教育、讀經教育的開示摘錄    末學謹從《凈空法師專集》網站http://www.amtb.cn/(繁體字http://www.amtb.org.tw/)以及其它一些相關網站中,摘錄了有關家庭教育、胎教、讀經教育、兒童教育等一些開示,以供大家分享,相信大家會從老法師慈悲智慧的開示中受益良多。另:其中一些小標題(加括弧)為末學所加,以利導讀。2003年11月20日妙音末學合十。  南無阿彌陀佛!    ●凈空老法師簡歷(摘錄)  凈空法師,現年七十四歲,俗名徐業鴻,一九二七年二月生於安徽廬江 。少年時求學於國立第三中學及南京市立第一中學,四九年到台灣,服務於 實踐學社,公餘之時研習經史哲學。先後追隨一代大哲方東美先生、藏傳高 僧章嘉呼圖克圖及佛學大家李炳南老居士,學習佛法十三年。熟通佛教各派 經論及儒、道、基督、伊斯蘭等其它宗教學說,尤對佛教凈土宗著力最多, 成就亦最為輝煌。      ……    法師首開風氣之先,使用電台、電視台、衛星電視、網際網路等現代傳 播媒體推行佛陀教育。並大量印製贈送《大藏經》、儒家《四書》、《五經 》等善書及一切與提升善良品質,恢復心性,昌明道德,改善社會風氣,弘 揚中華傳統文化有關的書籍及音像製品。數十年來贈送各種經論善書累計達 千餘萬冊,佛菩薩及祖師大德像數百萬張,流通全球。     一九七七年,法師開始應邀向海外推行佛陀教育。指出大乘教學方針旨 在徹底破除迷信,啟發真智,使社會大眾明辨真妄、正邪、是非、善惡、利 害,建立理智、大覺、奮發、進取、樂觀、向上的宇宙人生觀;才能圓滿達 成解決一切眾生苦難,獲得真實永恆幸福的教育目標。為了讓這一理念得以 落實,法師先後於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 亞、西班牙、英國等地倡導成立凈宗學會五十多所;並擔任數十間佛教團體 及社會團體領導師或顧問職務。同年,法師還倡導世界各地華夏兒女應建立 『中華民族百姓宗祠』,期以教民誠信忠敬,繼孝思、篤人倫、醇風俗、隆 國運、開太平。並認為『文言文』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共通的語文,既 是中華文化獨具的異彩、世界文化最偉大的發明,亦是數千年人類智慧的寶 藏,與今人結晶成一體。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有責任和義務將它繼承下來,發 揚光大。     ……曾應邀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美國明州大學、德 州大學、夏威夷大學,澳洲默爾本大學、邦得大學、克汀理工大學、蒙娜士 大學及台灣輔仁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成功大學、中山大學等多間學府及電 台、電視台作佛學專題演講。所到之處聽眾如潮,極受四眾弟子擁戴。 (http://www.amtb.cn/jkfs/ln.htm)    ●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弟子規/餘力學文:  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讀此 勿慕彼 此未終 彼勿起  寬為限 緊用功 工夫到 滯塞通 ……  非聖書 屏勿視 敝聰明 壞心志 勿自暴 勿自棄 聖與賢 可馴致    ●三字經:   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  …… 四書通,孝經熟。如六經,始可讀。    ●我們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育,從家庭開始。在古禮上,我們看到儒家的教學從「胎教」開始,母親懷孕就在教育她的小孩,所謂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凈空法師專集》佛陀教育雜誌2002年http://www.amtb.org.tw/magazin/m2002.htm第84期:胎教)    ●(教育一定要紮根):  這就是說,我們這一生的教育非常重要,影響這一生的行為。教育一定要紮根,真正的根,胎教!在中國古人都懂得,而且都非常重視。母親懷孕的時候,起心動念都是善的,不許有惡的念頭,不許有惡的行為。為什麼?影響胎兒。在佛法裡面對這個更重視,佛在大乘經裡頭常常勸導,父母懷孕這個期間讀經。你看《地藏本願經》就說得很好,這個母親最好每一天能把《地藏本願經》念一遍。起心動念,一切造作都能夠與經典上的教誨相應;沒有邪思、沒有邪念、沒有邪行,無非保護她的小孩。這樣小孩生下來好教,他不會頑皮,他聽話,心地善良。   所以從懷孕這一天開始,就開始紮根教育了。到出生之後,這個嬰兒眼睛張開就不能叫他看不善的,所有一切不善的形象都要把它移開,不讓他看到、不讓他聽到。他所看的、所聽的、所接觸的都是純凈純善,這樣到他六、七歲的時候,根基紮下去了,這聖賢教誨。父母受過道德倫理的熏陶,不一定母親讀過書,認識字,不一定,從小家裡教的,我們常講天性善良。(http://www.amtb.org.tw/12/12-17-0876.htm大方廣佛華嚴經(第八七六卷)2002/10/4澳洲凈宗學院,檔名:12-17-0876)    ●根,中國古人常說「三歲看八十」,三歲是根,八十是果。由此可知,真正紮根教育,儒家講從胎教。    ●《禮記》裡面所說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家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大根大本,做父母不容易!    ●(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解決二十一世紀世界的紛爭、世界上的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  我們今天這個社會,如果沒有倫理、沒有因果、沒有大乘,這個社會動亂很難平息,很難恢復秩序。不僅印光大師有這個智能、有這個見識,我聽一些朋友告訴我,七十年代就是一九七0年前後,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有一次歐洲有一個國際會議,特地請他去講演,他去了。他在講演當中,提出了一個警告:解決二十一世紀世界的紛爭、世界上的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這是英國人說出來的。他這一次講演,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效果。……  更難得的,最近這三年,英國那邊同修告訴我,英國的教育部,下令他們的小學、中學、大學課本裡面,都有佛教的內容;我們中國還沒有,他們已經在讀佛教的經典了,學校正規的課程。隔了一年,前年,澳洲澳大利亞的政府也規定學生要讀佛經,他們把佛經翻成了英文。這個教科書,我在澳洲,澳洲同修送了我兩冊,那個本子都很厚。現在外國人認真學佛,認真研究中國儒家的東西。他學這個幹什麼?挽救世道人心(了凡四訓,檔名:19-16-20 http://www.amtb.org.tw/19/19-16-20.HTM)    ●弟子規/兒童讀經緣由(代序):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古德云:「教兒嬰孩,教婦初來」,兒童天真未泯之時,最容易教導,也最需要教導,所謂:先入為主是也。三字經說:「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如果我們能利用這一段黃金時期,藉由先哲的風範,熏習我們的子弟,引用聖賢的智能,教導稟性淳良的兒童,那幺;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日積月累,必將奠定他一生為人處世、成家立業、幸福成功的基礎。關心教育的家長,千萬不可輕忽。    「教之道,貴以專」在教導兒童讀經的時候,要有耐心,長遠心!不可希求速成,特別應注意「廣博不如專精」,是故一部經典,應讀誦百至千遍,根基扎得深,果實才芬芳。蘇東坡云:「經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古聖先賢常說:「經讀千遍,其義自見。」孔老夫子讀易經至『韋編三絕』,編串書的繩子,斷過三次,可見夫子用功之深。    經書的選擇建議以:弟子規、三字經、四書、老莊為主,唐詩三百首為輔,背誦吟唱相互調劑,如能有十數人切磋琢磨,體會出讀經之樂,效果更佳。「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願與天下為人父母師長者共勉之。祝福您!    ●(初學是身教重於言教;讀背經典的順序)  (摘自《凈空法師專集》/文字講堂/答疑解惑/年度問答/2003年度學佛問答http://amtb.cn/21/2003.htm檔名:21-157-02 )  答:四、五歲的兒童,應當從《弟子規》入門。《弟子規》是聖賢教學的基礎,可以說是基礎的基礎,非常重要。這個教學如果讓兒童能夠接受,歡喜接受,那是不容易的事情。大人也要學,跟他一起學;大人要照做,做榜樣給他看。大人是這樣?對,古時候大人就是這樣的。所以古時候做父母不容易,父母是子女的表率、模範。古時候人懂得,夫妻在子女面前,行住坐卧規規矩矩,做給他看,然後你再要求他,他心服口服。你自己不如法,你教他要按照規矩做,他不服你。所以現在難,太難了!    從前父母是兒女的榜樣,老師是學生的榜樣。做老師的人很辛苦,做出樣子出來給學生看,最重要的,身教!對兒童,其次是言教。最重要是身教。到他十二、三歲以後,這個身教他已經學得不錯了,根基紮下去了,那個時候言教重於身教,初學(就是小學)是身教重於言教,一定要懂,要懂這個道理。然後讀書,童蒙教學,《三字經》不可不讀,你現在要教的話,《弟子規》是基礎,《三字經》要讀,《四書》要讀,從這個地方紮根。    學文言文,我們現在這邊翻印的《德育課本》就非常好,是很淺顯的文言文,不深;每一篇文字不多,都不超過一百個字。每天學一篇,對於德育、文學都有好處,這個可以給他奠定根基。佛經裡面,像印光大師提倡的《了凡四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十善業道經》,再有這是《無量壽經》都非常好。小朋友記憶力好,讓他好好的去背誦,不必求解義。先叫他讀誦,讀到能夠背,背熟了還要常常溫習,他就一生都不會忘記。他長大處事待人接物,起心動念會想到經典上教我怎幺做,自自然然它會起作用。      ●問:「請教老和尚,我們是深圳佛教圖書館的兒童讀經班的義工,我們的孩子都是三歲到八歲的佛友的小孩,希望讀經班的孩子們長大之後,能夠荷擔如來家業,做弘法和護法的真正佛弟子。第一,現在英語課應該怎幺上?可以不學嗎?」(摘自《凈空法師專集》2002年度學佛問答http://www.amtb.cn/21/2002.htm檔名:21-156)  答:這是你的期望,小孩將來會不會聽你們的話?長大了,他們是不是要荷擔如來家業,還是搞他自己的事業?小孩這幺小,不太可靠!不要說小孩,就是連自己都靠不住,自己今年的想法跟明年的想法可能會完全不一樣。所以,總而言之,是一樁好事情。有這個願望,不能有這個希望,願望應該有。有這個希望,將來希望會落空,落空你就會很苦惱。所以我們要了解現實。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它不是短期的,你一定要想到,還要考量到整個社會的演變。  英語學不學,那你要多多去請教一些社會的人士。在近代,許多人都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如果真的是中國人的世紀,那不學外文可以,外國人要學中文。過去是外國人的世紀,你要跟外國人打交道,語言不通不行,所以要學英語。如果果然這個社會變遷了,這是風水輪流轉,轉到中國來,我們對外文就不是很重要了。    對於中國古籍的修養,在道德方面,倫理道德這方面確實是很重要,這是對於整個社會的安定和平、人民幸福,這是個根本。能夠有這樣的眼光,向這個方向去努力,不但你自己很了不起,你這個小孩將來他要真有智能,為什幺?他要能夠捨棄名聞利養、捨棄五欲六塵的享受,能夠過一個清貧的生活。像釋迦牟尼佛榮華富貴統統捨棄掉,甘心情願一輩子去托缽,三衣一缽,他才能成就這樣偉大的事業。所以如果要貪圖名利,要貪圖享受,這個事情是做不到的。小孩現在他小,他不懂事,你教他這樣子,將來一追逐到名聞利養,他這一套就丟掉了,他不會再相信你,不會再聽你的話了,這個一定要懂得。    所以對小孩的熏陶,最重要的是聖賢教育。多講聖賢人他們怎樣的犧牲奉獻,成就對於社會大眾真實的利益。從小要灌輸,他才會堅定他的意志,他能夠做到犧牲奉獻。所以小朋友喜歡聽故事,這些故事非常重要。學佛,特別是釋迦牟尼佛的故事,諸菩薩他們這些故事,這是人格的熏陶。這種教育給小朋友在紮根,它這是會起作用的,要有人認真去教導。    ●問:「第二,我們這個讀經班,安排孩子們上午背經典,下午有古箏、書法、美術課。下午是否學得太雜?這個藝術課從幾歲學才合適?」  答:學東西都要有個目標,有個方向,你學了以後做什幺用處?這個要多想想。是不是讓這些小朋友將來組成一個團到全世界各地去表演?如果目的到世界各地去表演的話,這個可以。所以學東西要有目標、要有方向。    ●問:「第三,因為我們負責教孩子的義工沒有修養,不是合格的佛弟子,不能給孩子做個好榜樣,深恐誤人子弟。請教老和尚,應該怎樣上孩子的德育課,日常禮節規矩採用哪些教材?」  答:先從自己本身做起。本身如果做不到,不能做個好榜樣,決定不能影響小朋友,所以家長跟老師都是孩子心目當中的樣子。所以從前在古代,家長對於自己的子女他負責任,只要小孩在身邊,他都不會放肆,他一舉一動都規規矩矩的,為什幺?做給小孩看,讓小孩學習。老師也是如此,一定要裝模作樣。你看釋迦牟尼佛一生嚴守戒律,為什幺他還要去持戒?做給別人看的,不是為自己。所以他的身分是老師,老師就要有義務、有責任做給社會大眾看,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今天一般做父母的、做老師的不曉得這些道理,只想在表面上教,而沒有在實際上做出樣子給他看。學生懷疑。那個聰明的他說:你教我,你為什幺不做這樣子?他就質問你。現在小孩有很多很聰明的,反過來問父母、問老師,搞到父母、老師沒有辦法解答。這個樣子一來,兒女、學生對師長對父母信心喪失掉了,這個問題非常嚴重,比什幺都嚴重,他將來不可能孝順,他對你懷疑。    ●問:「如果是社會上一般兒童讀經班,所謂英語、德語、藝術課程應該怎幺上?」  答:這個問題我不能答覆你,一定要了解你們當地的社會環境,還有社會教育的政策,方方面面都要顧及到。      ●弟子規易解/總敘: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分為五個部份加以演述;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http://www.amtb.org.tw/jzsy/dzg.htm)    ●(學《弟子規》):  我在澳洲帶二十幾個年輕的出家人,我現在教他們學什麼?學《弟子規》。《弟子規》是中國儒家教四、五歲小朋友的,是教他們課程的。怎麼坐法、怎麼站法、怎麼跟人家談話、怎樣對尊長、怎樣對兄弟,我教他們學這個。我們現在為什麼學這個?這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你不學,其它的你不要談。……我要求你每一條要做到、要落實,變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見解、自己的行為,你這樣學佛就有基礎了。好像蓋大樓,我地基打好,然後無論你修學哪一部經論,無論你想弘揚哪一個宗派,你有根底,你才能成就;不在這上下功夫,全都落空,都不是真實的。(http://www.amtb.org.tw/jkfs/zf.htm專題訪問:幸福、快樂、安定的泉源,2001/9/27,台北光啟社,檔名:21-111)    ●(小朋友學聖學賢,看到別人父母親與所學的不一樣,怎麼辦?):  台北有一位居士非常發心,他把工作辭掉,專門教小學生讀經。他收了一百位小學生,而且專門收最頑皮的學生,家裡父母無法教,學校老師也無法管教,還有很多智障有問題的。他非常有耐心,幫助智障的小朋友開智能,訓練他的清凈心。他教小朋友讀《四書》,讀唐詩,這兩年來很有成就。還教小朋友寫毛筆字,這是修心養性。我看到有一位六歲半的小朋友寫的幾個字,寫得很好,還裱起來掛著。這一批裡面將來決定有成就,有出類拔萃的傑出人物,他的心血沒有白費。     我特別提醒他一句話,「小朋友在你這裡訓練,頂多兩、三年,他離開你到別的學校去,看看別人所作所為與他自己現在學習的不一樣,或是小朋友學聖、學賢,但父母親不是這個樣子,這時怎幺辦?」他聽了我的話也愣了。我說有辦法,什幺辦法?你要常常不斷的教小朋友,不要學父母的樣子,不要學社會人的樣子,而是我要做好樣子給父母看,給社會大眾看,讓他學我,我不學他,這樣你就成功了。這個理念天天灌輸,才能收到效果,才能做到受持。並且要持之有恆,每天讀誦聖賢書養成習慣。(節錄自《華嚴經》12-17-0006【眾寶羅網,妙香華纓,周匝垂布】    ●問:請問如何教育下一代?   答:現代小孩都很難教,在中國、在外國向我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很多,還有老師也提出學生不好教。這是什麼原因?歸根結柢,中國古聖先賢的倫理道德教育喪失了。今天整個社會動亂,原因是人心反常、人心不平,社會動亂無法平息。所以,對小孩要很有耐心的教導,愈小教愈好,要從三、四歲就開始教,他染污的程度淺,比較容易教導。十幾歲就非常困難,他心靈已經受嚴重的污染,很不容易接受教誨。 (《凈空法師專集》佛陀教育雜誌http://www.amtb.org.tw/magazin/m2002.htm2002年第105期)    ●印光大師開示: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者。母教尤重。若於兒女初開知識時。其母即以因果報應。及做人之理事為訓。則大時便知好歹。不被惡黨邪說所惑。而為賢人善人。若小時任性嬌慣。大則無主宰。便隨邪說而靡。欲其反正。百難得一矣。當今之時。若不以因果報應。為救國救民之專劑。則縱有作為。無大功效。以彼不以實行為事。但以空談敷衍了事。因果。乃標本同治之法。凡夫初發心。如來成正覺。皆不出因果之外。狂人以因果為小乘而輕藐之。乃為自便於肆無忌憚之惡作。與空口快活之大話耳。(佛陀教育雜誌2003.11. Vol. 176)    ◎教子為天下太平之根本,而教女為尤要。以人之幼時,專賴母教。  ◎現在世道日衰,人心日壞,欲根本補救,則須注意家庭教育。治國平天下,自齊家始。所以治國平天下的權力,婦女操一大半。  ◎周朝開國之初,太姜,太妊,太姒,皆極賢德,母儀天下。所以稱婦人曰太太。  ◎周之開國,基於三太。而文王之聖,由於胎教。  ◎母教第一是胎教,胎教乃教育於稟質之初。凡女人受孕之後,務必居心動念行  事,唯誠唯謹,一舉一動,不失於正。尤宜永斷腥葷,日常念佛,令胎兒稟受母  之正氣,則其生時,必安樂無苦。所生兒女,必相貌端嚴,性情慈善,天資聰明。  ◎小兒甫能言,即教以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名號。即令宿世少栽  培,承此善力,必能禍消於未萌,福臻於不知。而關煞病苦等險難,可以無慮矣。  稍知人事,即教以忠恕仁慈,戒殺放生,及三世因果之明顯事迹。  (《印光大師專集》http://www.jingtu.org/ygds/index.htm)    ●父母應該如何教導兒女?  (摘自「凈空法師專集網站/文字講堂/《講記》/答疑解惑/佛學問答」http://www.amtb.cn/jiangji/jiangji.htm)  古人說教子要在年少。但現在這個時代,電腦非常普遍,家家都有,小學生已經利用電腦做功課。而電腦網路的內容非常複雜,作父母在這方面要特別關心,以免兒女小小年紀心靈就被污染,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所以,最近有些父母告訴我,兒女不聽話;作老師的說學生不聽話,原因何在?都是電視看多了,網路接觸多了,他們懂得的知識超過父母、老師,你說一句,他會說十句。雖然他們懂得很多、看得很多、聽得很多,但是沒有智慧去判斷是非、利害。這個社會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不但兒童不會辨別,成年人有時也難以辨別。  尤其現在社會是民主自由開放,絲毫約束都不行。譬如,美國是兒童的天堂,在美國管教兒女相當不容易,你要是罵他、打他,他可以到警察局去告父母虐待兒童,父母還要吃官司。有時小孩不告,鄰居會告,鄰居看到你管教太嚴格,就打電話給警察局,告你虐待兒童,麻煩大了!這與中國社會不同。因此,在美國一定要心平氣和跟小孩講理,開辯論會,必須讓他心服口服,讓他知道一切是為他好。    現今子女背叛父母,學生背叛老師,到處可見。這種背師叛道,欺師滅祖,都是阿鼻地獄的罪業。我們不必跟小孩說果報之事,因為他不會相信,你要講他能理解的。這當中最重要的,父母跟老師要以身作則,因為在子女心目中,父母是他的榜樣;在學生心目中,老師是他榜樣,所以一定要做個好樣子給他看。你要教孝,你必須自己孝順父母;你要教敬,你必須自己敬事師長。你教孝敬,自己沒做到,他不會相信你。  因此,今天作父母、作老師,教導兒女,教導學生,如果你講不出道理,他覺得他比你還高明,他就看不起你。現在只有將兒女、學生當作朋友看待,大家坐下來平心靜氣商量。他將所看到、所聽到的提出來,你再把是非、善惡、利害細細為他分析,他聽懂之後,對父母、老師才會佩服,才會接受指導去做。所以,愛護兒女,培養學生,要懂得這個道理。    ●少年應以什麼樣的態度讀書、工作?  儒、佛都教導我們,做任何事態度一定要真誠、恭敬。真誠、恭敬不太容易養成,尤其現在是功利、鬥爭的社會,一般觀念都是急功好利,這也是今天社會動亂、天災人禍的根源。讀書是求智慧,自己在社會上,有一技之長可以謀生,維持生活,足矣!然後以清凈心觀察世間,你就能明了一切邪正、善惡、因果。因此,大人要給小孩做個好榜樣,要『知足常樂』,讓小孩從小懂得知足,懂得心地清凈,一塵不染,這是真正快樂。    ●如何教小孩學佛?  小朋友學佛從讀經開始,我過去在美國勸導大家教小孩背誦《無量壽經》。小朋友讀《無量壽經》有四種好處︰第一,不會忘記中國的語言;第二,認識中國文字,從小幫他奠定根基;第三,他學習到中國的文言文;第四,他學佛了。所以教小朋友念《無量壽經》,一舉四得,不能忽視。天天督促他背誦,一定要背得很熟,他一生都不會忘記,受用無盡;到他長大之後,會感激父母教誨的恩德。一家人每天找一個時間來讀經、聽經,大人跟小朋友一起,天天不間斷。聽完之後,討論、講解,這是真正教導兒女,真正愛護兒女。    ●(五、六歲要教導他讀書、學禮,《弟子規》是學前教育):  五、六歲要教導他讀書,要教導他學禮,學禮就是有規矩,這是中國古代的小學,我們今天說實在話,非常可憐、可悲,我們沒有受過這個教育,所以看到古書上的記載,我們非常羨慕。古人從小教起,那個印象非常深刻,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養成習慣,一生他都不會改變。六、七歲教他做人的一些規矩,這有一本小冊子《弟子規》,這個小冊子裡面所說的一些原理原則,一生他都奉行,他都不會違犯,這是幼教,現在講幼兒教育。古時候七歲上學,上學是上私塾,私塾的老師負責教學生,接受正式的教育。《弟子規》是學前教育,沒有這個基礎,不能接受正規教育。正規教育,老師教什麼?教孝,教忠,教孝悌忠信,這是老師的事情。父母教兒女,尊師重道。怎麼個教法?光是口頭說不行,印象不夠深刻,要自己做給學生看,父母要做給兒女看。(《佛陀教育——誠敬人生》網站/凈空法師專集http://www.buddedu.com/main1.htm/文字講堂/了凡四訓 2001/4/16 講於中國深圳)    ●(〈澳洲〉凈宗學院修學的科目):  有《弟子規》、《三字經》等儒學科目,奠定轉惡為善的基礎;以《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編》,等因果書籍,作為轉惡為善的指導。進一步以《十善業道經》和《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作為指導,使我們的思想及行為做到純善無惡。如能做到以上教誨,再以《凈宗修行守則》(二種版本)中的科目作為我們修行的功課。(http://www.amtb.org.tw/jzsy/ssjj.htm凈宗學院修學簡介)    ●(學《弟子規》):  我在澳洲帶二十幾位年輕的出家人,我教他們學《弟子規》。《弟子規》是中國儒家教四、五歲小朋友的,其內容是教行住坐卧,如何與人交談話的方法,以及對尊長、兄弟應有的禮儀。這是做人的根本,沒有根本,其它的不要談了。    所以,我定了六門功課:《弟子規》、《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和《十善業道經》,另外一種是我編的《凈宗同學修行守則》。我限定這六門課兩年完成,我不是要求會背、會講,而是要求每一條要如實做到,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行為,這樣學佛就有基礎。    ●(落實戒學:「戒」沒有了,佛就沒有了;「禮」沒有了,儒就沒有了):  學佛從哪裡學起?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我們要是捨棄了戒學,再精進努力,充其量不過是世間的佛學家而已。如果你是「佛學」,不是「學佛」,你得不到佛法一分一毫真實的受用,你過的是凡夫生活,這就是今日佛法普遍衰微的原因。  此次訪問日本、韓國,與當地的出家、在家同學們也討論到這個問題。全世界每個地區的佛法,大幅度呈現衰落的現象,這是什麼原因?「戒」沒有了,佛就沒有了;「禮」沒有了,儒就沒有了;只剩下一個空洞抽象的概念,不能具體落實。  佛法的定慧要落實在戒行,儒家的倫常大道要落實在禮的基礎上,如果沒有禮就變成儒學,沒有戒就變成佛學。古人講實學,實是真實,真實的學是學儒、學佛。現代人將儒學、佛學當作學問來研究,自己不能契入儒、佛的境界,儒、佛的真實受用完全得不到,這真的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我辦的凈宗學院,前兩年是基礎的基礎,落實戒學,這是德行的教育。……我要求能背誦、講解,並且做到。不是會念會講,那沒有用處,變成講學了。(http://www.amtb.org.tw/magazin/m2002.htm佛陀教育雜誌2002年第121期:訪韓日後記(十)學佛與佛學)    ●問:「我有四個外甥女,十二、三歲,學習成績不好,我讓她們念《普門品》,很有效果。現在我又想讓她們念《無量壽經》,她們不能接受,嫌太長。請問是否讓她們繼續修學《普門品》?」  答:很好!一門深入就好,不要改變。她將來要改變是她自己的事情,現在能這樣教就好。而且最重要的,要把佛法的道理講給她們聽。年歲漸漸大了,如果沒有理論的基礎,這個信心是靠不住的。     ●背誦古文:    我非常希望馬來西亞古城「培風中學」能教學漢文,一個星期有四堂課(四小時)。初中教「四書」,奠定德行的根基;高中教古文,用《古文觀止》做為課本。《古文觀止》總共有三百篇,希望三年六個學期能完成。     從前李炳南老師常講,要背誦五十篇古文,並能理解,就有能力閱讀文言文。如果沒有五十篇古文的底子,就看不懂《四庫全書》、《四庫薈要》,所以五十篇文言文的底子是開啟《四庫全書》的鑰匙,就是開啟中國漢學的鑰匙。如果能熟讀一百篇古文,就有能力寫文言文,所以文言文比什幺都重要。這個鑰匙拿到了,閱讀大藏經也沒有問題。你沒有這把鑰匙,書擺在你面前,對你來講不起作用。   (節錄自21-124「吃虧是福」)     ●問:子女在幼兒、少年、成年後、成家後,父母應如何教育,才不會誤導子女?  答:我給你介紹一本書《五種遺規》,頭一篇就是「童蒙養正」,第二篇是「訓俗遺規」,後面還有一篇「教女遺規」,這把你的問題全部解答了。這是一部非常好的書,收集在《四庫提要》里,我們過去在台中求學,李炳南老居士指定這本書做為學生修身的課本。    ●(《五種遺規》之「童蒙養正」):  陳弘謀《五種遺規》的第一種「童蒙養正」,那個內容比《弟子規》豐富得多,我不取那個,取《弟子規》,最簡單的;如果你進一步想把根扎深、扎牢,「童蒙養正」你不能不學。我們現在不是童蒙,許多同修都已經到四十齣頭,但是你前面的根沒有,現在他補習,古人講亡羊補牢,還不算晚。現在不從頭干起,干一輩子都不能成就,你說多可惜!學愚學不來,諦閑法師那個鍋漏匠的徒弟,往年哈爾濱極樂寺的修無師,那種人是古人常講的「愚不可及」。這是往年我親近李老師,老師很誠懇的跟我談過,他想學愚,學不像、學不來。自己對自己要認識,人貴自知之明。要認識自己,要知道抉擇法門,決定選擇哪一個法門,一門深入,始終不懈,這一生才會有成就。    ●問:我的小孩今年五歲,非常好動,動作粗魯,也經常自言自語,但表達能力很差。而醫生檢查,說他很健康。我們無法管教他,請問有何方法能挽救、或是改善?  答:這個問題,在你自己的信心。經論里常常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如果你有堅定的信心,求佛菩薩加持,應該會有效果。重要的還是在真誠心,真誠心就能感動佛菩薩、天地鬼神,幫助這個小孩改變他的思想、習慣。我們在《安士全書》里看到,周安士居士在佛菩薩面前禱告:「凡是不肖的、不好的兒女,不要到我家來;希望到我家來的,都是孝子賢孫。」他這個祈禱非常有效,可以給你做一個參考。    ●問:請問何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答:這是古人教導我們的,很有道理!道理何在?你這本書念一千遍,心定了,定就開智慧。現代人不曉得用這個功夫,連佛學院教導的課程都很多,這決定不能開智能,所學習到的都是常識。中國古人教學,就是一門深入。從四、五歲的小朋友開始,教他念《弟子規》、《三字經》,天天就念這一本,這本書念上半年、一年,他的心是定的,他腦子想的就是這一本書,他不雜不亂,容易得定。得定之後,就會開慧,他自然懂得其中的意思,無需人講解。所以,古代有很多高僧大德,一生就受持一部經。《六祖壇經》中,法達禪師一生就一部《法華經》,無盡藏比丘尼是專攻一部《涅盤經》,一部經就能成就,就在當中開悟。悟了之後,一切經、世出世間法無一不通達。為什麼?理是一個,就像一棵樹一樣,你一門深入就能找到根,找到根之後,整棵樹的枝葉,你都通達了。中國過去儒、佛都懂這個道理,就是一門深入,不教第二門。可是西方人提倡的教學法是廣學多聞,所以只是學習到知識,並沒有智能。  (《凈空法師專集》佛陀教育雜誌2003年http://www.amtb.org.tw/magazin/m2003.htm 第173期「答疑解惑」)    ●(婦女照顧家庭教育小孩。如果清苦的生活能夠維繫,最好不要工作。):  這一位同修,他有兩個問題:「本人有兩個兒子,讀小學五年級、四年級,這個時候的功課比較緊張。本人也有一份穩定工作。丈夫經常要求我不要工作,回家幫助小孩。經常說如果你不回家,他也不理。其實家務是我包辦,下班之後就是家庭事務,大約每一天晚上十點半左右以後是我的早晚課,有的時候只能念幾聲佛號。我很樂意去做,只是不工作回家,問題就解決不了;生活費,不工作也無問題的。是否我不工作就能解決家庭問題?」  答:如果經濟能夠過得去,不工作最好。為什幺?家庭就是你最主要的一份工作。中國古人常常講「家和萬事興」,家庭能不能興旺,實在講,這個主權操縱在太太身上。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頭講得很多,都勸導婦女不要參與社會工作。除非你是不得已,你家裡一個人賺錢,沒有辦法生活,被逼著你才去工作;如果清苦的生活能夠維繫,最好不要工作。為什幺?你的兒女,他的榜樣就是父母。父母在家庭做出最好的榜樣,你的兒女將來長大能成就,他的成就不但是你一家的光榮,是整個社會大眾的幸福。他為國家、為社會造福,你的功德無量無邊!  所以現在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婦女拚命要在社會上跟人家去爭工作,家庭不顧。你縱然在社會上混得很不錯,你的下一代沒有了,他不知道這個利害得失。你家裡請幾個傭人來照顧你的小孩,你的小孩是被傭人帶的,他心目當中他只看傭人,他就學他們,你說這個損失有多大!祖師大德講的話是正確的,所以再清苦的生活都不怕,只要能熬過去,在家裡面照顧家庭、帶小孩是你最神聖的工作。    ●(婦女的偉大事業:教養兒孫,為整個社會、為國家、為世界培養優秀人才):  所以印光大師說,社會有沒有賢明的領袖出現,如果有賢明的領袖出現,這個社會安定、和平、興旺,這個人才是婦女培養出來的。……  所以,教養兒孫,古人不是為自己家!是為整個社會、為國家、為世界培養一個好的優秀的人才。他將來長大了,能夠為社會、為國家、為世界、為一切眾生謀幸福,你想想這一分職責值不值得做。世間人常講偉大的事業,還有比這個事業更偉大的嗎?在中國歷史上,孟夫子的母親是一個好榜樣,盡到相夫教子的責任。她沒有為自己,為自己的名聞利養到社會上去爭一份好的工作,沒有,全心全力教她的兒子。孔子稱為至聖,她兒子稱為亞聖,這個道理我們要懂,不能不懂!(《中國遠祖如何教導後裔》http://www.amtb.cn/21/21-190-01.htm)    ●(生活教育:生活樣樣都要會,特別是生在富貴人家。):  學習秩序也有,我們學習有學習的方法,有學習的程序,這個程序也有五科。第一個「博學」,人不能不學。我們現在講專精,專精是講學術,這個博學是包括生活教育,什麼都要學;掃地要學,抹桌子要學,從前砍柴要學,燒火要學,燒飯要學,燒水要學,凡是生活點點滴滴你不能不會!縱然你的福報很大,有人侍候你,你也不能不懂。孔老夫子《論語》裡頭有記載,家裡頭這些鎖碎的工作,他沒有一樣不會的,樣樣都會。至於學術他專精,專精而後博學,這個博學是講生活教育,要懂。如果一個人連生活教育都不懂,你在這個社會上還能立足嗎?現在確確實實有些年輕人疏忽了,書念得很好,不會做人,這就完了!將來踏進社會樣樣都不通,什麼叫不通?沒有人幫助他。你成績再好,再優秀,你得不到助手。這是什麼?這是你沒有學,你念書變成書獃子。書念得再多,在這個社會上,人情世故是一竅不通,生活教育一無所知,這沒有辦法在社會立身。  所以小學教育現在都沒有,這非常非常可惜!中國古時候,諸位去讀陳宏謀的《五種遺規》,第一篇「養蒙遺規」,那是教小學,教幼童。小孩從出生到六、七歲,教什麼?洒掃應對,你看看,還沒有正式去讀書,先教你,你會做人。再富有的人家都不例外,你們看看曾國藩的家訓、家書,……這叫廣學多聞,日常生活樣樣都要會,特別是生在富貴人家。……童子最重要的還是要德行,知道孝親尊師,敬老尊賢,你才真正能夠學到東西。  (《中國遠祖如何教導後裔》http://www.amtb.cn/21/21-190-01.htm)    ●(電視電腦的嚴重危害):  在早年,那還是老總統的年代,好像正是提倡『文化復興運動』的時候,有一天,我在方東美先生家裡遇到教育部有三位官員,他們去訪問方老師,跟方老師談文化復興運動具體的辦法,向方老師請教,希望方老師提供意見。這個問題問了之後,老師非常嚴肅,一句話都不說,沉默了五分鐘,然後告訴教育部的這些官員,他說:『有。』那些人說:『什麼辦法?』『第一個電視台關閉,第二個所有廣播電台關閉,第三個報紙雜誌關閉。』教育部的人聽到,『這個不行,這做不到。』然後方老師說:『這些東西天天在破壞中國傳統文化,只要有這些東西存在,喊復興中國文化只是口號而已!』這些話值得我們深思。談到最後,這些官員向老師問了一個問題:美國是現在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當然在歷史上我們所看到的,羅馬也有亡國的一天,他們就問到:『美國將來亡國第一個因素是什麼?』方先生毫無疑慮的說:『電視。』然後警告教育部,現在台灣電視還沒有這麼嚴重,要特別小心!如果走美國電視那種路子,台灣也不會有好日子過。  社會的動亂什麼造成的?電視教的。現在除了電視之外還有電腦,家長父母在家裡以為自己兒女很用功都在學習。其實電腦裡面負面的教育他不斷在接受,這不僅是社會動亂的根源,也是世間大災難的根源。方先生那時候講,這麼好的高科技的工具,可惜我們人不會利用它。如果用這些好的工具,真正發揚中國傳統的教學,我想我們的社會只要半年就安定了,一年和平就現前了。(http://www.amtb.cn/15/15-14-07.htm)    ●(儒家教學的總綱領、總原則):  一開始就把最高的原則、綱領傳授給你,不是等待將來這個東西要到大學、到博士班才傳給你,不是的,一開頭就傳給你,根就紮下去了。我們中國人常講「先入為主」,尤其是在童年,五、六歲這個時候,那真的叫紮根。  你看,中國古時候私塾,小朋友上學從哪裡開始,從《三字經》開始。《三字經》頭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就把儒家教學的總綱領、總原則傳給你了,讓你一生當中永遠記得、明了人性本善。他這個「本善」就是佛法講的「覺正凈」,覺是本善,正是本善,凈是本善。佛家講得清楚,儒家用一句話。所以,儒跟佛一配合,這個教學圓滿;儒家是專門抓綱領,佛家講行。儒家經典少,佛家經典多,詳細講解,這兩個一配合真的是究竟圓滿的教學。  《三字經》接著說「性相近,習相遠」,這兩句話就是為什麼要教學,理論的依據!人性自然本善,那何必要教?後面這兩話就是這需要教,性雖然相近,習相遠了!性相近是本性,大家都一樣,習性就不一樣,習性所謂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大德又常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那麼「童蒙養正」的教學比什麼都重要!童蒙時代如果疏忽了教學,以後你要教他就非常非常困難,為什麼?他已經被染污了,已經被染污,你要把他的染污洗刷乾淨,談何容易!有人最初就先入為主,到老死都受影響,都洗刷不幹凈。所以,古聖先賢教學沒有不重視童年。童年重視到什麼程度,重視到胎教,這才叫真正懂得教育,這才叫真正明了事實真相。  ……也有同學告訴我,童蒙,《弟子規》很重要。是的,《弟子規》是父母教兒女的。從哪裡教起?你從胎教教起。《三字經》是老師教學生的,小朋友上學了,聰明伶俐的四、五歲,一般程度的六、七歲,開始教這個。釋迦牟尼佛是印度人,沒到中國來過。他教人,一開頭教覺正凈,這是什麼?三皈依,三寶!入佛門第一堂功課就是傳授三皈,把佛法修學的總綱領、總原則、總方向、總目標傳授給你。儒家《三字經》上前面就有,那也是總原則、總綱領、總目標傳授給你。後面那幾句話重要,永遠不能忘記!……   「教之道,貴以專」,我們學就是要專精、專一,你才能深入。所以《弟子規》這門東西是基礎的基礎,是父母教幼童的,也就是說五歲以前要學會。怎麼教法?父母要以身作則。父母做不到,你教他,他雖然小,他不服你:你教我這樣做,你自己都沒有做到。你自己做到了,他心服口服,他真聽你的。譬如說看電視,很多節目不能看的,打開來了,「這個節目不可以看」,關掉!大人也不看,父母也不看,他就知道了。雖然他不知道為什麼不能看,以後慢慢他就懂了,這是舉一個例子。所以,父母在家對於自己的兒女的幼年時代,特別是五歲之前,古人講「三歲定終生,三歲看八十」,這些教誨都不在文字上,在什麼?身教,以身作則。到三歲之後,他已經成習慣了,他天天看到,天天聽到,父母、大人是這麼做的。到了四、五歲的時候,一、兩年的時間,你教他念《弟子規》,他念他懂!「原來是這樣,我都做到了」。他學的有興趣,你再讓他讀誦、讓他背熟。(釋迦牟尼佛如何教化眾生  (第一集)  2003/10/23  澳洲凈宗學院  檔名:21-192-01 http://www.amtb.cn/21/21-192-01.htm)    ●(讀誦經典須注意定力的培養)    ●(新加坡耕心園兒童讀經班)  俗雲"教兒嬰孩",兒童天性未污染前,善言易入;先入為主,及其長而不易變;故人之善心、信心,須在幼小時培養;凡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時,即當教以讀誦經典,以培養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曉以因果報應之理,敦倫盡分之道;若幼時不教,待其長大,則習性已成,就無能為力了。   《三字經》雲"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教之道,貴以專",並非博與雜;故一部經典,宜讀誦百至千遍。   耕心園兒童讀經班的教學宗旨是藉著經典的熏習,給予孩童們最基本的道德啟蒙教育,培養他們端正心性、行為,開拓他們的胸襟,引導他們邁向聖賢之道,如此也落實了老法師"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教學理念。(新加坡<佛陀教育> http://www.amtb.org.sg/main/index.htm凈宗學會/刊物與會訊:佛陀教育季刊)    ●(佛法傳統的修學以戒定慧三學為基礎。因戒得定,因定開慧。)    ●『佛法教人,先求根本智,無相無分別。次求後得智,能分別一切法。亦如中國往日教童蒙讀經,先但句讀,後乃開講,自然開悟,是為東方文化一貫之思想。學佛亦應熟誦應讀之經論,不求甚解,即為求根本智。及熟能生巧,由聞發思修慧,是為後得智。以是比較東西,東方不急求解,是培養根本智,而發達後得智。西方初學,即求甚解,是破壞根本智,而失後得智之用。』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http://www.amtb.cn/15/15-14-07.htm,建議直接進入該文查看,精彩!)    ●指導的原理肯定先教你修定,但是這些老師很高明,他不用修定這個名詞,他教你一門深入,一定是教你專修、專精,長時間的熏修,一門深入。他要教你同時學兩樣、三樣,這不是我們儒佛講的好老師,儒佛講的好老師決定是教你學一門。佛家常講:『一經通則一切經通』,學到什麼程度?學到通。通的標準在哪裡?通到自性。從這一部經上學習,要學到明心見性。見了性之後,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通,沒有到見性,你還不通。     ●(修學的方法,主要在『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中國北大有位同學問我修學的方法。世出世間的學問,只有一個原則,就是專精。我在講席中常勸大家,修學的方法,主要在『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 凈宗是我們的主修,其它法門可以聽,也可以看,懂不懂沒有關係。……儒家的典籍以《四書》為主,佛門典籍以《無量壽經》為主。《無量壽經》要背熟,《四書》如果不能背誦,也要讀得很熟,不要求多,多了會產生障礙。只要將這兩種念熟,不必求深解,熟透了自然就了解,古人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你慢慢就會覺悟。記住要『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你的學業一定能夠圓滿成功。(《佛陀教育——誠敬人生》網站http://www.buddedu.com/main1.htm凈空法師專集/解惑叮嚀/修學的方法)    (中國傳統的教學法):  從前儒家的小學,就是學前清陳弘謀編的《五種遺規》,過去我曾經教大家念過,從這裡面我們可以看出來,古時小學教育的教學宗旨確實是修定。我們在台中的時候,李老師選擇這本書給我們做修身必讀的參考書。過去我們買了很多《五種遺規》,買了二、三十本,一個人一本,從前都曾經發過,現在《五種遺規》也不見了,我看書架上這個書都沒有了。  你要不好好的教導小孩,他那個小頭腦也會胡思亂想。怎麼樣教他修定?當然不能教他去盤腿打坐,小孩坐不住的,可以教他背書。背書叫修定嗎?背書他就不會胡思亂想。所以四書、五經、諸子百家一部一部教他背,不講解的。從前七歲到十二歲是小學,小學學的東西是洒掃應對,完全學怎麼做人、怎樣說話。小學教育是德行、言語,一舉一動要有規矩,說話要有分寸。所以經過那樣一個訓練,這個十一、二歲的小孩很像大人,他有威儀,一舉一動都像個樣。這是生活教育,從小養成。「少成若天性」,小時候培養成的,就像天賦一樣。從小培養生活教育,怎樣侍奉父母,怎樣對待兄長,人倫關係搞得很清楚,輩分分得很清楚,懂得禮節,這是社會秩序、家庭和睦、社會安定真正的基礎。除這個之外,就是讀書,讀書要背誦,老師只教句讀。因為古時候的書沒有標點符號,念的時候老師給他圈句子。你看我們現在這個《四庫全書》裡面,沒有標點符號,所以念的時候老師用紅筆圈句子,教句讀。因為以前的書不像現在有分段落,有標上小標題。好像我們這個《無量壽經》它分四十八段,每段都有個標題,從前沒有,這是後人做的。所以老師教句讀,再督促他背誦。  從前念書的標準,念十遍還不能背的,就不能教了,他承受不。那怎麼辦?每一個人天賦都不一樣,從前上課的時候,天賦好的、根性利的、聰明的,每一天給他上的分量多一點,可以給他念十行、念二十行。二十行是一面,我們這個一頁就是二十行。這二十行念十遍的時候,他一定會背,這就是他的能力可以教二十行。十遍不能背,那就減少,教十行。十行再不能背,就教五行。五行再不能背,教三行。用這個方法。所以,往往一個老師教十個學生、二十個學生,每一個人念的行數不一樣,看他的能力。假如他要是五、六遍就能背了,這是天分好的,老師要督促他背一百遍,要大聲的念出來,這個樣子他永遠不會忘記。那個笨一點的,天賦差一點的,一定要念到十遍才會背的,老師要督促他念兩百遍。所以根性比較愚劣一點,要勤快、要多背,所謂「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家一遍就會,我要用十遍的功夫,勤能補拙,老師督促他的遍數。  到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在上課之前要把前面的功課再背一遍,才上今天的課程。所以天天都要溫習前面的,天天都要背前面的,把前面所教的統統背一遍。這本書上到最後了,前面的還是要背一遍,才給你上新的。所以他天天背書,心裏面記著。書是決定不講的,沒有意思,小孩不懂這個道理,他的目的是訓練「定」,訓練記憶,用這個方法。  大概到十二歲的時候,天分好的,讀十三經,讀諸子,諸子是選擇的;還有歷史這一部分,就讀二十五史,二十五史不可能全讀,也是選擇的;或者是讀《綱鑒易知錄》,這就是中國歷史的大綱;天分高的有基礎的就讀《通鑒輯覽》,統統都是念背,在七歲到十二歲當中全部完成。你問他某一句話在哪一本書裡面第幾頁第幾行,他都知道,真的背得滾瓜爛熟。他不打妄想,他心是定的。所以從前古人在十二、三歲時,心很清凈很定,就是用這個方法訓練的。  現在難了,環境太壞了,現在小孩都去看電視、打電動玩具,你叫他背書,不可能的。「大家都去玩,叫我一個人背書」,他才不幹。現在環境不一樣,跟從前教學環境比差得太遠了。你就曉得古人為什麼會開悟,為什麼會證果。現在人很聰明,一切環境比從前都好,為什麼搞幾十年都不能開悟、不能證果,你把這些統統看明白,你就曉得毛病發生在哪裡。古人尊師重道,老師怎麼教就怎麼學,老實念書,老實背書。所以小學階段是學定。  學慧,慧是什麼?讀,讀得很熟,這叫根本智。根本智是什麼?《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無知是根本智。先是無知,統統都念熟了,我什麼都不懂,光是念得很熟。古時候的學校沒有中學,小學再上去是太學,太學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大學。小學結束,十三歲就入太學了。太學裡面教什麼東西?講解、研究、討論。譬如講解四書,研究討論四書,沒有背誦,完全是講解。古人講「讀書樂」,真快樂!講解就是老師帶著這一群學生,每一天去遊山玩水,「有事弟子服其勞」,老師坐車,學生要給老師推車,準備些酒菜,一路上旅行。為什麼?老師、學生那些書都背得滾瓜爛熟,大家不要帶書,講到第幾章第幾頁,一面走一面研究討論,去旅行玩個兩、三個月,這個課程就教完了。從前讀書樂,不像現在這麼苦!他就分成這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背書,第二個階段講解。小孩的時候不懂事,專背;十三、四歲智慧開了,可以研究討論,這個教學法確實比現代教學法高明太多了。  民國成立以來,把我們中國傳統的教學法廢棄了,採取西洋的,這一下子壞了!根本智沒有了,後得智就更不必談。根本智是無知,後得智是無所不知。從前的教學法,你看童子十幾歲沒有到二十歲的(二十歲是行冠禮),參加國家的考試,中舉人的、中進士的(舉人是省考,進士是國家考),往往派出去做官,十幾歲就做縣長,就去當縣太爺了!人家把政治辦得有條有理。現在十幾歲是小孩,什麼都不懂!教育制度方法不一樣,所收的效果就不相同。  (「沙彌律儀要略」http://www.amtb.cn/11/11-02-02.htm。建議直接進入查看,精彩!)    ●(學習小乘):  「佛藏經雲」,這是佛經上說的;「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者,非佛弟子」,這是講修學的次第。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這是按照順序、按部就班的來修學,這是佛的弟子。聽佛的話,尊重老師的教誨,尊師重道,這是佛的弟子。  ……小乘在中國沒落有它的因素存在,這個因素是從前人念中國的儒家道家、孔孟老莊這些書。孔孟、老莊裡面所說的,確實不亞於小乘;換句話說,被我們中國的儒家、道家取而代之。所以從儒、道入佛法,就不要從小乘學了,直接就入大乘,是這麼一個道理。  ……我們現在是不是要從小乘學起?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是要從這裡打基礎。所以我教大家念四書,我對凈宗同修定了七門課程。七門課程裡面,三門是我們本宗的,《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要解》、《普賢行願品》,這是五經裡面選出三個最重要的。我這個選擇跟夏蓮居、黃念祖不謀而合,我們事先沒有商量過,我選這個,他們也是選這個。另外加了四種,這就等於是小乘的經論,小乘經我選的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另外,中國的儒家我選的是四書、《了凡四訓》、《感應篇彙編》;這些合起來,總共有七種。儒、佛、大小乘統統都有了,分量不多,真正從這七門深入,我們這一生受用就足夠了;然後老實念佛,求生凈土,沒有一個不成就!  我們選的《了凡四訓》跟《感應篇彙編》,這兩部書就是代替戒律的。當然現在大家肯發心學《沙彌律儀要略》,這是非常難得的事情,這是好事。依這一本《沙彌律儀要略》去修學,換句話說,《感應篇彙編》跟《了凡四訓》我們就可以捨去了,這一樣東西可以代替那兩樣,我們認真在這個本子上學習。  可是《感應篇彙編》跟《了凡四訓》這兩部書希望大家要精要熟,為什麼?能夠幫助一些在家同修,可以普及到社會。特別是《了凡四訓》、《感應篇彙編》都是中國人寫的,中國人看中國人的東西總是特別親切,願意受持,這個我們要理解、要明了。所以印光大師沒有在戒律上推動,他就是用《了凡四訓》、《感應篇》向廣大的社會來推動,收到很好的效果,使一般人明了因果,深信因果,斷惡修善。  《了凡四訓》是教你認識因果,深信因果;《感應篇》是教你斷惡修善,《感應篇》上所寫的就是善惡的標準。換句話說,這兩部書的宗旨,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沙彌律儀要略》也是屬於這一類的。(沙彌律儀要略http://www.amtb.cn/11/11-02-02.htm)      ●大乘佛法最重要的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孔孟學說最重要的是《四書》,不必搞得太多。(http://www.jingtu.cn/amtb.htm《大乘佛法對現時代的重要性》)    ●當然經世之學,古今中外都有,但是我們仔細比較一下,最精彩的無過於孔孟,佛菩薩。  ●[中庸]是理論;[大學]是方法;[論語]跟[孟子]是孔夫子與孟夫子一生所做的,就是把理論、方法應用在生活上、事業上,在處世、待人、接物上做出來給我們看。所以[論語]跟[孟子]就跟[華嚴]的五十三參一樣,做一個榜樣給我們看。理論與方法是[大學]、[中庸]兩篇。所以[四書]的架構跟[華嚴]完全相同。朱子是一個學佛的人,佛學造詣很深,是不是受[華嚴經]的啟示,編成這個教材就不可得知了。但是它確確實實像[華嚴經]。(http://www.bfnn.org/article_20.htm 了凡四訓講記):    ●中國遠祖如何教導後裔: http://www.amtb.cn/21/21-190-01.htm    ●古聖先賢教育的根在哪裡?經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又曰「人不學,不知義」。這是聖賢教化眾生的共同理念,大根大本。今日又有幾個人體會得到呢?……  孔孟的大道就在《大學》、《中庸》,千言萬語都沒有離開這個原則,所謂「知止而後有定」。止於做善人做好人,而不是做貴人做富人(佛陀教育季刊第9期http://www.amtb.org.sg/10/10_3/10_3_1/10_3_1main.htm《慈愛之光,遍照寰宇》)    ●《重建道德與青少年教育》:新加坡《佛陀教育》網站http://www.amtb.org.sg/    ●問:近兩年來世界災難驟然劇增,由此造成人心不安,怨氣衝天,請問有無解救辦法?  印光大師清楚現前的現象,所以提出三本書,我們不能不重視。第一本書是《了凡四訓》,從《了凡四訓》里真正覺悟因果報應,種善因決定得善果,造惡業決定有惡報。《了凡四訓》讓我們認清因果報應的理論與事實,教導我們要斷惡修善。而斷惡修善的標準就是《太上感應篇》,這是第二本書。印光大師不用戒律,用《太上感應篇》做為善惡的標準,我們一定要做到。第三本書是《安士全書》,共有四個部分:第一是『文昌帝君陰騭文』,這一篇教誨有七百多字,都是幫助我們斷惡修善。第二是『萬善先資』,這是勸我們戒殺。第三是『慾海回狂』,這是勸我們戒淫,殺跟淫是一切惡業最嚴重的,特別用這兩篇來詳細說明。最後一篇是『凈土指歸』,勸我們念佛求生凈土。   印光大師一生極力的提倡這三本書,目的是挽救世界的劫運,我們不能疏忽。今天學佛的人多,但是疏忽了印光大師的教誨,所以學佛功夫不得力,大災難之前還是人心惶惶。若你能在這裡紮根,災難縱然現前,你還是如如不動,因為你明了自己生從哪裡來,死後哪裡去,你就決定不受這些災禍的影響。     ●《了凡四訓》:http://www.amtb.org.tw/jiangji/jiangji.htm凈空法師講記(創造命運是有一套學問,它是有理論、有方法的,這些理論方法就在這本書中。)  ●《太上感應篇》:http://www.amtb.org.tw/jiangji/jiangji.htm凈空法師講記(《感應篇》這一篇文章,是從聖賢立心發願,一直落實到生活處事待人接物。古德云:其功用可做為超凡入聖的階梯,轉禍為福的關鍵。在中國過去每個朝代,依照這一篇修學的人很多,所感應的果報非常殊勝。)
推薦閱讀:

不要等到了離婚,你才懂得這些道理
一位董事長給年輕人講述的30條人生道理
「啥事都要講道理」就一定好嗎?
怎樣準確區分「善於思考」和「想太多」?
看完笑話,頓悟人生道理(圖文欣賞)

TAG:兒童 | 道理 | 有道理 | 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