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柱課堂:第21章 五行學說(1)
第1節 五行生剋制化的總論一、五行相生相剋的簡要總體理論 五行相生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環往複。大體上的平衡相生才為真正的相生,過分的不平衡相生不為相生,反而有害,這就是生多為患的道理。 五行相剋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平衡之克不為克,不平衡的克才為克。 萬物以多為為患,物少為希,該多的則多,該少的則少,才能促使萬物和諧生長。特別需要把握好這一大核心方面。 注意在相生中有相剋,在相剋中也有相生。然後在此基礎上再形成分屬化、細節化的分析。二、五行學說的哲學思想 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屬元素論的宇宙觀,是一種樸素的普通系統論。五行學說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元素所組成,自然界各種事物和現象的發展變化,都是這五種物質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天地萬物的運動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剋制化法則的統一支配。
五行學說用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來說明世界萬物的起源和多樣性的統一。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質和特點歸納為五個系統。五個系統乃至每個系統之中的事物和現象都存在一定的內在關係,從而形成了一種複雜的網路狀態,即所謂「五行大系」。五行大系還尋求和規定人與自然的對應關係,統攝自然與人事。人在天中,天在人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人交相生勝。五行學說認為大幹世界是一個「變動不居」的變化世界,宇宙是一個動態的宇宙。三、五行的含義 1、五行的哲學含義:五行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範疇之一,是中國上古原始的科學思想。「五」,是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行」,四通八達,流行和行用之謂,是行動、運動的古義,即運動變化,運行不息的意思。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切不可將五行看作是靜態的,而應看作是五種動態的相互作用。五行不僅是物質和運動,而且又不再是物質和運動,不即不離,亦即亦離,是五種物、五種性、五種能力,故稱五德。五行學說和陰陽學說一樣,從一開始就著眼於事物的矛盾作用,事物的運動和變化。《說文解字》:「五」,「五行也,從二,陰陽在天地之間交舞也」。五行的「行」字、五運的「運」字都是運行不息的意思。五行的概念,不是表示五種特殊的物質形態,而是代表五種功能屬性,「是五種強大的力量不停地循環運動而不是消極無動性的基本(主要的)物質」(英?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是自然界客觀事物內部陰陽運動變化過程中五種狀態的抽象,屬於抽象的概念,也是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的重要範疇。 2、五行的醫學含義:中醫學的五行,是中國古代哲學五行範疇與中醫學相結合的產物,是中醫學認識世界和生命運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醫學對五行概念賦予了陰陽的含義,認為木、火、土、金、水乃至自然界的各種事物都是陰陽的矛盾運動所產生。陰陽的運動變化可以通過在天之風、熱、溫、燥、濕、寒六氣和在地之木、火、土、金、水五行反映出來。中醫學的五行不僅僅是指五類事物及其屬性,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五類事物內部的陰陽矛盾運動。 中醫學的五行概念,一是標示著物質世界,不論自然還是生命都是物質形態的多樣性統一;二是標示著一種中國整體思想中的一種多元結構聯繫的思維形態.多元結構聯繫的整體思維是中國古代相關性思維的典型形態之——-這種思維形態在中醫學中獲得了更典型、更充分的表達。中醫學的五行概念,旨在說明人體結構的各個部分,以及人體與外界環境是一個有機整體,屬醫學科學中的哲學概念,與純粹哲學概念不同。四、五行與氣、陰陽的關係 1、五行與氣:氣與五行均為中國古代哲學對世界本原認識的哲學範疇。氣範疇說明物質世界的統一性,而五行範疇則說明物質世界的物質形態的多樣性。氣與五行體現出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一」和「多」的辯證統一,萬物本原於一氣,一氣分五行,五行歸於一氣。 2、五行與陰陽:陰陽是宇宙的總規律,是氣本身內在的矛盾要素:氣有陰陽,一氣分五行,故五行也含陰陽。五行的運動也必然受陰陽的制約。陰變陽合而生五行。五行中木火屬陽,金水土屬陰,而五行中每一行又各具陰陽。第2節 傳統相生相剋的含義一、相生 相生與相剋:對於五行,可以從相生相剋(或日相勝)的二理來加以考慮。在陰陽五行之中,雖然有好多的「理」,即「法則」,但這個「相生相剋」之理及下述的「三合」之理卻被廣泛的活用於祭事和民俗之中。 相生:「相生」說的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順序。就是說,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五氣依次生出對方,是相順的關係,由水氣生成的木氣,再回得到期生出火氣,就這樣無限地循環往複。對此,可用下面的話簡單的加以表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這種循環「相生的思考方法的基礎是一種非常單純的理。」 1、木生火。古時候,為了得到火,最簡便的方法是用木與木相互摩擦產生火,這是自然之理,木生火就這樣地發生了。 2、火生土。物質如果燃燒。留下的是灰。灰是土氣。火生土乃真正的自然之理。 3、土生金。礦物、金屬之類多埋藏於土中。人挖掘土才能提到金屬。因是土生出金屬,即土生金。 4、金生水。說明金生水的根據雖不充足,但當空氣中的濕度大時,金屬表面容易產生水滴。這就是金生水的道理。 5、水生木。一切植物(即木氣),均由水生,如果沒有水,草木將枯死。故木乃由水所生。二、相剋 相剋:相生是依次生出對方,與之相反的相剋,則說的是木、火、土、金、水五氣依次克制對方。即木氣克土氣、土氣克水氣、水氣克火氣、火氣克金氣、金氣克木氣,可以說,他們是相減的關係。被金氣所佔的木氣,再次去克土氣,如此循環往複。其情形表現如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同相生一樣,相剋也是一單純樸素的思考方法。 1、木克土。就是紮根於土地里,使土地固結和破碎。大樹自不消說,就是小小的灌木、柔軟的野草蔬菜之類的根部也能固結或破碎土地。這就是所謂木克土。 2、土克水。土乃阻塞水之物。水是不停地流動、滿溢、漲落的。如果沒有土的話,就止不住滿溢的水。抑制這水之力的東西就是普通的土。當洪水、大水到來的時候,起防水作用的東西,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是土。同作為應急措施的土堆相比,更為長久的防水對策則是構築土坎的堤壩。土、堤壩都是以土之力抑制水力之物。所謂土克水,就是這麼回事。 3、水克火。水能滅火,在今天乃不言自明之理。滅火的最好辦法是澆水。水能勝火,防火即需水。
4、火克金。火可融化金屬,金屬再堅硬,依然被火所融化,可謂火克金之意。 5、金克木。高高聳立的喬木,如遇到斧子的削擊便會死去。鋸子、手斧,一切帶刃的東西都是損傷樹木之物。總之,因為帶刃的東西即是金屬,所以,金克木之理得以成立。 可見,所謂相生,就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順序,五元素依次生成對方,相剋則是按照木、土、水、火、金的順序,五元素依次克制對方。三、相生中有相剋,相剋中有相生 宇宙的森羅萬象,如果光是強調加的一面,繼續發展下去的話,必將導致悲慘的結果,因此,還有必要強調減的一面。因為木、火、土、金、水是宇宙森羅萬象的象徵,所以對相生相剋這兩方面都有加以考慮就是理所當然的了,換句話說,相剋之中有相生,相生之中有相剋。 這就是說,土即能被樹木的根所緊固,不能因此而防止山崖崩潰;水即可被土抑制其行為,也能因此而保持溪谷和河流和形狀;火用水而抑制,也能因此而燒毀一切;金屬因火而被熔化,也能因此而被做成金屬製品;木被刃器所砍伐,又能因此被製成各種各樣原產品而得到再生。此乃相剋之中所以有相生的理由所在。 同樣,我們也能在相生之中看到克殺的情況。樹木如果繼續生火則衰,火如果繼續生出土氣的話,就會燒盡。第3節五行相生相剋的拓展之含義一、宇宙萬物的生成了最基本的五種元素 《易經》上的「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道德經》上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佛經》上的「宇宙萬物都是從無中生來的;宇宙萬物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種物質基本元素構成的。」這些內容中的「無極、道、無中」都是說明了宇宙開始是空的,無的,什麼都沒有的;但宇宙萬物都是從「無極、道、無」 中來的。 這些內容中的「太極、一」是說由無中產生了宇宙萬物的最基本的物質——元氣,然後元氣再生成陰陽之氣,陰陽再生成金、木、水、火、土的五種基本物質,繼而再生成和組成萬物,並影響、制約、控制著萬物的演繹、演變的發展、進化、升華,成為宇宙萬物生存規律的總綱領。 宇宙萬物的生成過程被後世人所研究,並用文字記錄下來,流傳至今。《道德經》、《易經》、《佛經》,尤其是《易經》就是研究宇宙萬物與人類社會的起源、發展、衰弱、滅亡,再起源、發展、衰弱、滅亡的全過程。並記錄下來,運用到社會中的各個行業、各個方面中去,如運用到軍事、政治、科學、農業、社交、天文地理等等眾多方面上,而流傳至今。二、每種元素又分陰陽論 《易經》上的「一陰一陽謂之道」的說法。這裡的道如同《道德經》上的道有著內涵雷同的意思。指似的是宇宙萬事萬物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所謂的基本規律意識就是說:「宇宙萬物是由陰陽兩個方面組成的,並在陰陽的制約下演繹發展變化的。這兩個方面是協調的統一,相輔相成的,保持著一種動態發展的平衡勢力」比如日月、晝夜、明暗、男女、大小、冷熱、高低、內外、天地、老少等等。再如成功與失敗,前進與後退,愛與恨,生與死,平凡與偉大,喜歡與討厭。善與惡等等,不是陰就是陽。陰陽這兩個方面無論在社會中,還是在自然界中,對待任何事物都是相互對立統一的,具有相輔相成、相互優化、共同促進發展的作用。俗話說:「沒有失敗有沒有成功,沒有天就沒有地,沒有大就沒有小,沒有男人就沒有女人,沒有老輩就沒有少輩,沒有好就沒有壞」等等。三、拓展到宇宙的萬事萬物中 在宇宙森羅萬象之象徵的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剋的兩面,萬象才能得以穩定的循環,由於這個循環,亦即五行,這個世界萬象的永久性才得到了保證。同時,它們又不僅僅是五要素,而且還是宇宙的萬象,諸如色彩、方位、季節、惑星、天神、人的精神、內臟、道德、十干、十二支等等的象徵物。換言之,萬象乃是能被還原或者說被相配於五氣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