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四章,上帝的恩召

The Christian Life磐石之上
作者:傅格森

譯者:Virginia Yip

版權歸改革宗出版社所有

第四章:上帝的恩召

「基督精兵」那首詩歌對教會信徒是這樣描述的,說他們是「被揀選,蒙呼召,忠心追隨主的人」。可是,這樣講,對聖經經文卻做了一些微妙的更改。啟示錄中所記載的則是另外一個次序,基督徒在那裡被稱為是:「蒙召、被選、有忠心的」人(啟17:14)。這是不是意味聖經教導說,人是先蒙召,然後才再被揀選的呢?根據我們前幾章所談的、在羅馬書和以弗所書中所講的,這是不可能的。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我們能先來探討有關「恩召」這個教義,然後再來詳細查考「揀選」、「預定」這些比較敏感的課題,這對我們的研習也許會更有效。

我這樣安排的原因,並非僅僅是為了把具爭議性的課題擱到最後。其實,不少人發現,就算是那位提及預定論時不能不提的改教家,加爾文自己,也曾經為了如何安置「上帝的揀選」那一章書而大傷腦筋。在他的那部經典作品《基督教要義》里,他終於決定把這個題目放到全書的最後。把「上帝的揀選」這一章放到最末了,實在有點奇怪。事實上,應該有更合乎邏輯的排列次序,比如說,西敏斯特信條就把這個題目放到整個教義系統的最前面。但加爾文的處理手法和羅馬書里的排序則非常相似。當然,要是和以弗所書對照的話,則又是另一回事了。「上帝的揀選」在以弗所書中是明顯放在一開始的。因此,聖經可以說是兩種排列都有。

從某一個角度來說,為了使學習可以循序漸進,我覺得將預定論放到最後才討論不失為明智之舉,因為基督徒在遇到具爭議性的課題時,往往就會給某那一點跘住,結果忘記去綜合整本聖經的教訓,或結合其他有關的教義一併思考。就以「上帝的揀選」為例,若不先對基督徒新生命的特質有一完整的認識,想要領會揀選這個題目的真正意思幾乎是不可能的。為此原因,讓我們暫時放下這個題目不談,等我們把剩下的聖經教導都弄清楚了,再回過頭來處理這個題目。在本章里,我們要集中講論的是「上帝的呼召」。

上帝的呼召

我們之所以成為基督徒,是因為上帝呼召了我們。彼得告訴我們:「然而你們是蒙揀選的族類,是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民,是屬上帝的子民,為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

同樣的描述也經常在新約其他地方出現。主召聚人進入天國,有時用的字眼也是「呼召」。祂說:「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太9:13)這並不是說主只是來召聚某一部份的人,這召喚對所有人類都適用,所有的人都需要悔改接受福音。但是,同一個召喚,凡能打開心裝載的,則會覺悟到自己的罪和自己的需要,也正是這類人才能「聽見」主對他們的呼喚,其他人對主的邀請是聽而不聞的。約翰福音就此情形,在「基督好牧人」那章書里這樣寫道:

「從門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看門的就給他開門,羊也聽他的聲音;他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既放出自己的羊來,就在前頭走,羊也跟著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羊不跟著生人,因為不認得他的聲音,必要逃跑。」(約10:2-5)

當時在場的人聽見耶穌說這番話,不明白祂是什麼意思。其實祂的意思並不難理解,祂只是用了一幅圖畫來表達做基督徒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許多時候我們對所聽見的,所看見的不以為然。但到了某個時刻,當我們一旦意識到,在我們裡頭有另外一個聲音在對我們說話,我們就會立即感到敬畏懼怕了。對許多人來說,這種經歷就好象他聽了一篇道,或者讀了一本書,或讀了一段聖經,然後發現這一切好象就是針對著他個人講的。傳道人常會被人責怪,說他們愛揭露聽眾的私隱。其實傳道人根本不知道聽眾當中誰做了什麼,誰給他說中了什麼。聽眾感到扎心是因為他們給上帝那銳利、切骨的話語觸及到了。上帝的話進入人心,在人裡頭發動,漸漸地,在外面聽到的是傳道人的聲音,在裡面卻浮現出另一個聲音,這聲音正是那好牧人的聲音。這位好牧人是按名呼召我們的,祂牽引我們進入祂的羊圈,成為祂的小羊,我們也因此會認祂的聲音了。自此之後,我們一生就只聽從祂永無差誤的命令。(約10:27)

有關對主呼召的個人經歷就講到這兒。不過,聖經中有關恩召的教導比我們剛才所講的要深、要廣得多。

舊約背景:

在舊約里,Qara 這個動詞可以是「命名」(創1:5,8,10)也可以是「呼喚」(創3:9)的意思。這兩個意思在整本舊約里是並存的。不過在先知書里,上帝的呼召常被視為是命令式的,是要人用心聆聽且要順服跟從的。在這一點上,眾先知所作的,只不過是呼籲百姓重拾起初與神立約的那種忠心。先知常常引用申命記26:16-31:13 上帝與以色列民立約的那段經文。但是,當先知們再度思想上帝早在西乃山上與祂百姓所立的約,他們的內心頓然感到一股新的負擔。由於以色列民的悖逆,先知的教導也就因此呈現了新的要點。他們看見上帝對人的呼召不單是向人說話那麼簡單,而是還有更廣的意思。首先,人受造是出於上帝的言語,上帝的召命。正如祂一聲令下,整個宇宙就被召集成形,祂也同樣發出命令,宣召聚集一群人成為祂的百姓,好讓他們在地上反射出祂的慈愛和榮美。祂按名呼召了以色列,以色列是屬祂的(賽43:12)。祂說:「以色列年幼的時候,我愛他,就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何11:1)。上帝的呼召不只是一種召喚,而且似乎帶有塑造能力的。

先知除了強調以上這個重點,另外還提出了一些令人大惑不解的教導。上帝似乎發出了一個沒有人理會的呼召。以賽亞痛苦之至,用了最強烈的文字來刻劃這個景象,他說:

我要命定你們歸在刀下,

你們眾人都要屈身被殺;

因為我呼喚,你們不回答;

我說話,你們都不聽。

所以,我也必選擇迷惑他們的事,

使他們所懼怕的臨到他們身上;

因為我呼喚你們,卻沒有人回答;

我說話,你們都不聽,

反倒行我眼中看為惡的事,

選擇我所不喜侻的事。

(賽65:12;66:4)

至於感情豐富的先知耶利米,很明顯,他的心也感到同樣地沉重,他寫道:

「現在因為你們行了這一切的事,我不斷懇切的告誡你們,你們卻不聽,我呼喚你們,你們卻不答話。」這是耶和華的宣告。

「至於你,不要為這人民祈禱,不要為他們呼求禱告,也不要為他們向我懇求,因為我不會聽你。」

「因此,耶和華萬軍的上帝、以色列的上帝這樣說:『看哪!我必使我對他們預告過的一切災禍,臨到猶大人和耶路撒冷所有的居民,因為我對他們說話,他們卻不聽從;我呼喚他們,他們卻不回應。』」

(耶7:13,16;35:17)

這些經文好象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上帝的呼召像是具有塑造能力的;而另一面,雖然上帝張開了雙手,打開了心房,但面對一群叛逆的子民,祂的召喚又好象是徒然發出、毫無果效的。上帝的呼召不是大有能力,不可抗拒的嗎?怎麼又好象可以被人隨便拒絕呢?來到新約,這種矛盾的現象仍然持續存在。耶穌說:「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太22:14)在這裡好象是將一群較大批一點的人和一群較小批一點的人相對照。呼召是兩批人都給了,但只有後者作了正面的響應。相反,在保羅的書信里,上帝的呼召幾乎儘是有能力和有效的。對這兩種顯然不同的呼召,常有人用「普遍的呼召」和「有效的呼召」這兩個名詞來形容,這兩者的分別,到底是怎樣的性質和形式呢?

普遍的呼召:

上帝召喚人來認識祂。祂借著自己的創造 (Creation) 和一直以來的掌管護佑(Providence) 向人「說話」。

詩篇十九篇就反映了舊約詩人對這方面的意識,詩人說:

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

穹蒼傳揚他的作為。

天天發出言語,

夜夜傳出知識。

沒有話語,沒有言詞,

人也聽不到它們的聲音。

它們的聲音傳遍全地,

它們的言語傳到地極,(詩19:1-4)

我並沒有意思要用這個論點來證明上帝的存在。若是單憑這段經文,就推伸到上帝存在這基本命題上,的確是強解了經文,脫離了詩人寫這段詩的原意。在寫這篇詩時,時人早已假設,讀者都承認上帝已經在歷史中向祂的百姓猶太人啟示過自己。而在這一基礎上,詩人另外還要宣告,同一位上帝、就是那位用言語和作為啟示過自己的上帝,正是那一位在諸天穹蒼中親筆署名的上帝。上帝向全人類發出的(述及祂的存在、祂的作為、祂的榮耀等)呼喚是超越語言和文化隔膜的。祂對祂自己屬性的啟示是刻劃在所有人的心裡的,無論是哪一族哪一方,也不論是古是今。保羅在羅1:20 就講到這一點。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顯明在所有人里的。縱使人墮落後被罪所沾污扭曲,他裡頭的良心仍然可以為上帝作證,並且上帝刻在人心裡的律法,即使已經肢離破碎,卻仍然會有間歇性的功用(羅2:12-16)。

上帝除了用這樣的方式向人類啟示祂自己,另外也要我們將十字架的信息遍傳萬邦。教會在每個時代、每個地區的責任就是要向每一個人傳講上帝。在基督里,人類可以找到一切難題的答案,滿足他一切的需求。當初,主的門徒就需要順服並且傳遞這個從主而來的大使命--往普天下去,向萬民宣講這福音訊息。凡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

這個救恩的邀請是在基督的福音里是向全人類發出去的(徒2:38;17:30;太11:28-30)。但很明顯,並不是所有人都接收到了這個呼召。被召的人是有很多,但被「選上」的則很少。其實,這福音信息一宣講出來,不只是能夠使人心軟化歸向基督,同時也能夠使人更加心硬以致於拒絕福音所帶來的恩典。無論在舊約還是在新約,先知、使徒在他們的事奉中總是會同時遇到這兩種人的反應。於是你會發現,以賽亞先知和耶穌基督都講了同樣的話。(參賽6:9-10;可4:12)。顯然,聖經用了同樣的辭彙,來形容這足以導致兩種不同結果的呼召。

有效的呼召:

新約聖經中描述聖徒時,最常用、最精短的形容詞之一,就是說他們是「蒙召的」。羅馬教會的信徒(羅1:6,7),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林前1:2),加拉太教會的信徒(加1:6),以弗所教會的信徒(弗4:1,4),腓立比教會的信徒(腓3:13-14),歌羅西教會的信徒(西3:15),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帖後1:11),通通被稱為是「蒙召」的,而且很明顯,在每一個個案里,上帝的召喚都達到了目的,沒有落空。也正因如此,保羅在談到上帝拯救人的一系列偉大工程時(羅8:28),用的都是這個詞。我們如何解釋,同一個「呼召」居然有這兩種極端不同的表現呢?難道上帝給了人兩種不同的呼召嗎?也許最簡單的答案才是最好的答案。怎麼說呢?上帝在宇宙中,在人類歷史中留下了祂存在的記號,向全人類發出呼召,但有時候,上帝會對某些人再發出個別「通牒」(注意:是通牒,而不是另一份備忘錄)。意思就是說,上帝這時會親自到來找你,來敲你的門,而不是只發一封信函讓你們自己去傳閱。

當然,這裡頭包函著一定的神秘成份。我們都知道上帝借著聖經或信息是怎樣真實而有力地跟我們講話。但要是我們嘗試把同樣的信息與其他人分享,我們往往會發現,對他們來說,這信息卻絲毫不起作用。我們或許無法解釋為什麼上帝跟我們講的時候會是那樣地清晰,對其他人來說,卻是講也講不清楚呢?我們只知道,上帝有祂的主權和祂的智慧,不是我們可以明白的。我們也看到過,兩個人去聽同一個佈道會,一個聽見的是基督在邀請他相信接受,而另一個則聽到的是台上的那人滔滔不絕。我們實在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我們越想弄懂普遍呼召和有效呼召的分別,就越覺得胡塗困惑,摸不著頭腦。我們只知道這分別確實是存在的就是了。

說到這兒,倒是有幾個要點值得注意:

(i) 我們是被父上帝所呼召的

新約聖經有多處經文都在表明,呼召我們要我們作基督徒的源頭是父上帝。也許我們會忽略這一點的實際意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是慈愛的父上帝親自召人來到祂跟前。如果對這一點掌握好了,我們就不必再覺得患得患失了。許多基督徒常常會懷疑上帝的慈受,這種懷疑不斷地纏繞著他們,使他們感到困惑。在以前,人在傳講福音時,把上帝的形象歪曲了,好象上帝是礙於祂愛子的不斷請求,很勉強地、很不甘願地把救恩施捨一點給我們。然而,聖經中,如羅馬書1:6-7;8:28;哥林多前書1:2,24;希伯來書9:15;猶大書一章等經文,均告訴我們,耶穌基督的父,上帝自己,就是那位偉大的邀請者。祂愛我們、呼召我們、拯救我們,祂的決心就和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是同樣地堅定。小孩子都知道,當他們在外面玩得樂極忘形時被爸爸叫回家時的那種感覺:自知自己晚歸了,渾身還又濕又臟,戰戰兢兢地踏入家門,等待父親發火,那是一種什麼滋味!但是,對我們來說呢,情形恰好相反,被父上帝叫到跟前不是來領受刑杖的,乃是來接受祂張開雙手的擁抱。

(ii)我們是被聖靈的大能所感召的

上帝的呼召是祂大能的彰顯。保羅在羅馬書8:30 整節經文中,就是表達了這個主題:上帝是如何一步一步,有節奏、有步驟地運用祂至高的權柄來成就祂永恆的旨意。在聖靈的大能中,我們蒙召出黑暗入光明(彼前2:9);並且得以從黑暗的權勢下被釋放出來(西1:13)。主更告訴我們,我們是蒙召出死入生的(約5:25)。在此,聖經很鮮明地點出了呼召本身的悖論(Paradox):「死人」又怎麼能聽得見呼召呢?上帝呼召我們,就賜給我們一顆能夠對祂呼召有反應的心,因此,上帝呼召的同時,也正是祂賜下新生命的一刻。對這一點最具體的闡釋,要算在約翰福音中,主如何叫拉撒路復活的那一幕了。拉撒路即是死人一個,怎麼會響應耶穌的呼喚呢?在這個神跡中,有些地方是超乎我們所能理解的。但拉撒路復活的這個經歷,正好用作描繪我們得新生命、進入天國的屬靈經歷。我們是從捆綁中蒙召得自由的。從前我們是罪的奴僕(弗2:3),如今基督釋放我們,以致我們可以自由地來伺奉祂。保羅將基督徒的自由和上帝的呼召一併提出來,加拉太書5:13 說:「弟兄們,你們蒙召得了自由。」主說:「所以,上帝的兒子若使你們自由,你們就真的得自由了。」(約8:36)

(iii)我們是被上帝的恩典所召,為要叫我們成為聖潔,進入天家。

上帝的呼召是個恩典,也就是說上帝的恩召表明了上帝的恩惠,也表明了這恩召是無條件的,是我們完全不配得的。我們蒙上帝呼召,就等於上帝要我們成為祂恩惠的領受者(提後1:9)。保羅在這一點上曾經用了強而有力的措詞--上帝沒有揀選有智慧、有權勢、出身尊貴的人,上帝定意邀請那些愚昧的、軟弱的、卑賤的,好象就是為了要表明祂對人的呼召只是出於祂自己,只基於祂的愛和對罪人的鐘情。(林前1:26-29)

上帝的呼召是聖潔的,我們因此被稱為聖徒。當然上帝召我們是要我們成為聖徒,但保羅講這句話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是上帝的呼召將我們分別為聖的,是上帝的呼召使我們成聖的。領受呼召就等於放棄污穢,從此過一種聖潔的生活,也等於踏足天路,從此順服主的引導,不偏不倚,直往天家走去。請注意,這個呼召的性質,正是決定我們生活見證的內涵。我們蒙召是為要叫上帝的美德得以宣揚(彼前2:9);我們蒙召也是為了與基督一同受苦,效法祂的生命。(彼前2:21)

上帝的呼召是屬天的,我們是同蒙天召的(來3:1)。這也是我們的盼望(弗1:18),並且如今在世的日子就已經可以彼此分享了(參弗4:4)。我們蒙召進入上帝的國度和上帝的榮耀里(帖後2:14),並且上帝也給了我們確據:「滿有恩典的上帝,就是在基督里召你們進入他永遠榮耀的那一位,....必定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建立你們。」(彼前5:10)很明顯,上帝的呼召即叫一個新生命開始,也叫這個生命日後的每一個階段被塑造成型。

恩召的含意

上帝的恩召到底有那些含意呢?

首先要強調的是,人屬靈的經驗是由上帝採取主動而開始的,而不是由人自己作主動的。對於上帝的呼召,我們即沒有權力也沒有資格向上帝要求什麼。正如宇宙初形之前,空虛、混沌、漆黑的一團東西,無權向上帝的聲音要光、要秩序一樣。而那位說「要有光從黑暗裡照出來」的上帝,也就是那位把上帝的榮光借著基督向我們心裡照射進去的上帝。(林後4:6)

其次,上帝的呼召是帶有道德印記的。我們的行事為人,必須要與所蒙的恩召相稱,生活樣式應當像一個天路客的樣子,與屬天的恩惠一致。從西乃山崗照射下來的光輝,也許照出了一條引向永生的窄路,但是,對靈里灰暗的人來說,這條從天上而來的光輝,無論是如何的細窄,總是給人指引出一條引向永生光源的路途。我們終究會發現,越靠近那源頭,上帝恩典就向我們照耀得越燦爛、越輝煌。那位曾經在上帝的恩召上失足過,在漆黑無人的耶路撒冷深夜裡痛苦過的彼得,也終於可以因著那召他出黑暗進光明的恩召而歡呼快樂。(彼前2:9)

第三,上帝的呼召是要我們有所回應。彼得又吩咐我們,要我們使所蒙的呼召堅定不移(彼後1:10)。我們要是想確定,我們是否真的聽到了上帝的聲音,唯一的方法,就是像小撒母耳一樣,對上帝說:「請說,僕人敬聽。」(撒上3:10)屬靈的聆聽最好的試驗就是順服聽命。

主耶穌今召我來,

面向全然信與愛,

在地上,在天家,

完全的盼望,平安與信賴,

神施恩典我心中,

主來堅固不搖動,

恩上加恩渡一生,

得勝死亡凱歌頌。路易斯.赫德梭(主,我來就你)

不過在經驗平安之前,你也許會發現,上帝會先到你心中來擾

推薦閱讀:

上帝讓誰滅亡,總是先讓他膨脹!(深度好文)
《基本信仰二十八條》第十九章 上帝的律法
上帝讓誰滅亡,總是先讓他膨脹!
當上帝遇到佛陀
關於政教分離——「上帝」與「凱撒...

TAG:上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