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星的面積相當於一萬五千個地球,科學家都不知道怎麼形成的

隨我漲知識 2017-08-254評

在星空中的南十字座位置,有一個編號為HD 106906的恆星,是該星座的主要恆星之一,距離地球約300光年,其質量是太陽的1.5倍,光度則為太陽的6倍,根據觀測數據分析,科學家預估這個星球非常年輕,才1300萬年。科學家關心的不是這個星球的光度、大小和年齡,而是圍繞它運轉的一顆行星,編號為HD 106906 b。

該行星為氣態巨行星,質量大約是木星的11倍,相當於15000個地球,也是科學家觀測到的已知最大行星,表面溫度大約是1800K(1500 °C)。該行星表面的高溫代表該行星剛形成不久,它仍藉助形成時殘餘的熱發光,本身所發射的輻射有太陽光度的0.02%,它也是母恆星旁邊唯一已知存在的行星,形成時間大約在1300萬年左右,這都說明了這顆巨大行星的特殊性,但讓天文學家更關心的的是它和母恆星的投影距離,竟然達到了650天文單位這,即接近970億公里,這使它成為已知距離母恆星最遠的系外行星之一。目前還無法測定其軌道狀態。

自2005年起,天文學家就使用位於智利阿他加馬沙漠中拉斯坎帕納斯天文台的麥哲倫望遠鏡對恆星HD 106906進行觀測8年。天文學家最初是對該恆星周圍的岩屑盤感興趣,後來發現了行星HD 106906 b的相關細節,開始對它更加關注。該行星和母恆星極遠的距離讓天文學界相當重視,因為目前恆星與行星形成的星雲假說,無法解釋距離母恆星如此遙遠的行星存在。

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都對該行星與母恆星遙遠距離十分困惑,因為一般不認為恆星旁的原行星盤能延伸到如此遠的距離,並形成氣態巨行星,因此該行星的形成還是個謎。

有科學家分析認為此類星球形成主要有三種主要方式。

第一種:該行星和母恆星是個自獨立形成,和聯星系統的形成方式一樣,但問題在於此母恆星與行星的質量比約為140:1,並不在聯星系統的預期範圍內。因為典型聯星系統內成員星的質量比並不會超過10:1,不過這項理論目前為止仍被認為是可能的。

第二種:這顆恆星和行星都是獨立形成的,但用於形成行星的堆積物質可能遠遠不足,從而無法增長到足夠大的質量以點燃形成新恆星。

第三種:行星可能形成於比現觀測到的更靠近母恆星的位置,之後因為和另一顆行星發生重力交互作用,被拋射至今日的位置,但是這又要求第二顆行星的質量必須要高於HD 106906 b,這種可能性是極小的,因為HD 106906 b已經足夠大了。

在大多數普遍接受的行星形成理論里,環繞軌道距離母恆星非常近的行星都是從非常小的類似小行星的天體開始形成的,主要是在新興恆星周圍的原始塵埃氣體盤裡堆積而成,例如地球,然而這個過程進行的非常慢,所以這一理論無法解釋距離恆星非常遠的巨大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


推薦閱讀:

按照地球的自轉速度一直向西走,是否一直白天?
NASA發現「另一個地球」究竟是怎麼回事?
《地球的內核體與外層圈是同向公轉逆向自轉》
為什麼冬至一過,「天黑的越來越晚」這件事比冬至前「天黑的越來越早」變化的快?

TAG:科學家 | 科學 | 地球 | 怎麼 | 面積 | 知道 | 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