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火自焚":火葬 密宗之所以能在洱海地區迅速傳播,並在民間歷久不衰,其中一個原因是由於阿叱力僧一杖一犬,深入民間,「功行艱苦」的傳教活動,贏得了下層群眾的信賴。原因之二則是密宗具有神秘色彩,其書符念咒、禳災祈福等神秘法術,很容易為下層群眾所接受,於是,白族幾乎全民信仰密宗。火葬及火葬墓遺存,便是在這一社會歷史背景下發生的。 人類的喪葬習俗與其宗教信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漢族在唐代以前,視火葬為「慘虐之極,無復人道」,而自唐末五代開始,歷宋代至元、明,由於受佛教「戒火自焚」主張的影響,自寺僧至民間火葬十分盛行。這一時期的火葬墓遺存,在東北、北京、山西、河南、福建、四川、貴州各地均有發現。與此同時,大約在南詔早期,佛教密宗開始進入洱海地區,並迅速傳播開來,至段氏大理國時極盛,降及元、明、清始衰。從目前掌握的考古資料推斷,至遲在大理國時期白族共同體正式形成時,白族已在佛教密宗的影響下,普遍實行火葬。據文獻記載,人死後置於正堂之上,請阿叱力僧念咒三天,然後焚於野,取殘骨貼上金箔,並在金箔上寫上咒語,再裝入瓷瓶埋葬。 火葬墓的結構是地表上一般立有墓碑或墓幢,有的墓碑、幢上刻漢文,有的則刻梵文,其形制與印度宰堵波(Stuap)相同。墓碑、幢下面是墓坑,墓坑用特製的石板扣合成方形的墓室,石板上刻著「常樂我凈,地水風火」或「東西南北」等漢字。墓室內放置一個或幾個火葬罐,罐外表飾仰蓮花瓣、金剛杵,罐內安置死者火化後的余骨,頭蓋骨及肢骨上貼赤金箔。白族火葬墓表現的是一種較為典型的受佛教密宗阿叱力教派影響的文化現象,與氐羌族自古行火葬有著本質的區別,不能混為一談。。 白族火葬墓遺存,其年代上起大理國晚期,下迄明代末葉,而以元明時期居多。它的分布範圍很廣,以洱海地區白族聚居地最為普遍。只要具有300年以上歷史的白族村寨,其附近的山岡、坡樑上就有火葬墓的遺迹,而現今壩區和緩坡、台地上,過去也有大量火葬墓存在。其火葬墓碑(幢)集中之處,累累相望,十分壯觀。與此相較,楚雄、昆明、保山、麗江及四川西昌、黔西北等地歷史上曾是白族居住地區的火葬墓分布,則不十分普遍。故白族火葬墓的分布,呈以洱海為中心,向四周擴散之勢。 明朝後期,由於朝廷嚴厲禁止火葬,白族逐漸由火葬改為棺木土葬。隨著時光的流逝,後世白族群眾對自己祖先的火葬墓遺迹已所知甚少,對火葬墓所具有的文化內涵更是缺乏了解。不少人稱這種火葬墓為「韃子墳」,將它與元朝軍隊進入大理地區之後遺留下來的火葬墓相混淆。尼泊爾露天火葬 尼泊爾人對死亡有著獨特的理解。他們相信,一個靈魂有8400萬次生命,每經一次輪迴都會提升一個層次。因此,死亡並不是件令人悲痛的事。這些觀念在尼泊爾的喪葬文化中表現尤為突出。前不久,筆者專程探訪了當地的火葬現場。 河岸是露天火葬場 尼泊爾人至今仍保留著傳統的露天火葬習俗。加德滿都的火葬場有幾十處,最大的一處設在帕舒帕蒂神廟。神廟是座三層建築,雕樑畫棟,飛檐斗拱,橫跨巴格馬蒂河兩岸,中間有座石橋相連。神廟下的河岸就是露天火葬場,建有幾十個方形或圓形石頭平台。方形台用來焚燒屍體,圓形台供死者家屬祭奠亡靈。 以石橋為界,西側供平民百姓使用,東側為王室貴族專用。橋下的河水很淺,呈灰綠色,兩岸露出大片沙地。可能是摻入過多骨灰的緣故,沙子呈現出灰白色。河灘上堆著很多燒剩下的木柴和竹竿。 在尼泊爾,最使遊客渴望目睹的就是當地人的火葬儀式。尼泊爾的印度教徒認為,把親人的骨灰撒入恆河的大小支流,能使死者的靈魂得以永生。 用黃巾和白布包裹的屍體 傳統上,死者都以黃巾或白布包裹,安放在河邊堆滿木塊的石壇上,檯子越高大越靠近下游,越尊貴,地位越高。死者的兒子們需剔凈頭髮、鬍鬚,提著油燈繞行父母遺體三周,以河中聖水為死者凈臉,象徵沐善洗罪,然後把米和花撒入其口中。遺體焚化後,把骨灰撒入河裡,隨河水流轉聖河,登至極樂。 死者家屬平靜安詳 幾名男子正把一具裹著白布的屍體順放在河邊的台階上,把死者的兩腳浸泡在河水裡。約半小時後,死者家屬把屍體搬上岸,用水擦洗表面,再換上更大的黃布包裹。然後把屍體放到竹梯上,抬到附近已搭好的柴堆上,再小心地把木柴碼放在周圍。 以河中聖水為死者凈臉,象徵沐善洗罪 現場沒有哀痛,沒人大放悲聲,甚至連肅穆的感覺都沒有,有的只是出奇的平靜與安詳。大家忙碌著,泰然自若地處置屍體,就像在捆紮一件普通的行李。 尼泊爾印度教徒的「火葬」儀式,從另一側面表現了尼泊爾人對生死的超脫態度。按照印度教傳統,死者都要進行火葬。加德滿都有很多火葬的地方,最著名的就是帕蘇帕提廟前、巴格馬蒂河邊的火葬台,巴格馬蒂河上有兩座橋,橋北岸的火葬台屬於貴族,南岸則是百姓的火葬之地。 用於焚燒屍體的方形台已經鋪上木柴 在印度教徒眼裡,人的生命來自「天、地、水、火、土」五種元素,對死者進行火葬,將骨灰撒入水中,變為泥土,交給大地、上天,這樣就又把這五種元素交還給了生命,所以對死者實行火葬是最自然不過的。 整個過程持續四五個小時 有人點燃柴堆,火苗漸漸升起,擴展成火焰,最後成為一叢叢火舌在空中飛舞。屍體在烈火燒灼下逐漸變形,空氣中瀰漫著焦糊氣味……烈火終於把一切能燃燒的東西都化為灰燼。桔紅色火焰下露出的是一堆堆黑炭樣的東西。這堆東西逐漸變小變白,最後變成灰白色。 整個過程大概持續了四五個小時。身穿白背心短褲的火葬工,拿著根長長的竹竿,不時翻動著火堆。等火候差不多了,他用鏟子把燒剩下的骨骸挑出來,盛在器皿里,用白布包好,然後在河底挖個坑,把布包埋進去。最後,他從河裡舀上幾桶水,潑灑到石頭平台上,把殘留在上面的骨灰和木炭沖入河裡。平台便變得乾乾淨淨,一個人的屍骸就這樣徹底消失了。 另外,尼泊爾人守孝期約一年,期間男女均只可穿素服,顏色鮮艷的一律禁穿。其中寡婦為了表示對已故丈夫的忠貞。在葬禮中必須把痛苦深刻表達出來,而愈是悲憤激昂,就會愈受親友里鄰的讚賞。 為了守孝,寡婦在丈夫死後第十天要除掉所有結婚配戴的首飾,剃光頭髮,穿上孝服。一年內每月都要舉行悼念儀式。而其它尼泊爾人對於寡婦的態度,認為不吉利,吐口水以辟邪。正因為有此不良風俗,寡婦就像過街老鼠,為避免招惹別人,於是足不出戶。 尼泊爾人對死亡的態度令人震撼 河岸上,幾個火堆靜靜地燃燒著。附近鐵架上幾隻野猴子翻轉跳躍,周圍三五成群的旁觀者在閑聊。幾具屍體擺在河邊,孩子們在河中尋找硬幣。十幾米遠的台階上,一個尼泊爾少女正在專心致志地看書,對身邊的事情毫不在意。對岸佛塔下,幾個人正躺著睡大覺,空中偶有一兩架飛機飛過,驚擾了他們的夢……這一切構成一幅奇特的畫面,顯得那麼不真實,然而又的確是真實的。尼泊爾人看待死亡的態度如此泰然,令人震撼。 回去的路上天色已晚。暮色中,不斷看到有新的屍體送來。回首火葬現場,仍是青煙裊裊,不禁想起《聖經》上的一句話:「來自塵土,歸於塵土。願逝者安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