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十二時辰|那些辰光背後的敬畏。

十二時辰|那些辰光背後的敬畏。

夜半、雞鳴

平旦、日出

食時、隅中

日中、日昳

晡時、日入

黃昏、人定

有人說中國人缺乏敬畏之心

當我們看到這些名字的時候

多少會對天地自然多些敬畏

在《黃帝內經》中的《素問》裡

滿是國人對自然的敬畏

或許

就在我們狂熱地相信可以戰勝自然時

才少了那份敬畏

十二時辰

西周時就已使用

漢代命名為

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

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

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

以此類推一天二十四小時分為十二個時辰

十二時辰有十二個特定的時間名詞構成

這是漢民族對人類天文曆法的一大傑出貢獻

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夜半(又名子夜、中夜、未旦、宵分)

地支命名稱作—子時23:00-1:00時中夜,由天黑轉為天亮這一時段

「夜半」是指天黑至天亮這一自然現象變化的中間時段,而人們平常所說的「半夜」則是籠統地指全部的天黑了的時間,其時間往往超出夜半的那兩個小時

「夜半」一詞常被文人用於詩詞之中如: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宜:睡覺

忌:熬夜,吃宵夜

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雞鳴(又名荒雞)

從字面看,「雞鳴」確有「雞叫」之意,但它在十二時辰卻特指夜半之後、平旦之前的那一段時間,不僅僅是指「雞叫」

地支命名——丑時:1:00-3:00時深夜過後,雞鳴之時

宜:熟睡

忌:熬夜,生悶氣,久視

十二時辰的第三個時辰——平旦(又名平明、黎明、早旦、日旦、早朝、早晨、昧旦)

地支命名——寅時:3:00-5:00時天剛蒙蒙亮的黎明之時

宜:熟睡

忌:熬夜

十二時辰的第四個時辰——日出(日生、日上、日始、旭日、破曉)

地支命名卯時:5:00-7:00時太陽剛剛生出地平線之時,旭日東昇,光耀大地,日出而作

宜:起床,喝溫熱的白開水

十二時辰的第五個時辰——食時(早食)

地支命名——辰時:7:00-9:00時早飯時間

宜:及時吃早餐,調理胃經

忌:早餐質量不好

十二時辰的第六個時辰——隅中(日禺、禺中)

地支命名——巳時:9:00-11:00時臨近中午

宜:適量飲水

忌:思慮過度,久坐不動

十二時辰的第七個時辰——日中(日正、日午、日高、正午、亭午、日當午)

地支命名——午時:11:00-13:00時

太陽光線最猛烈的時候(紫外線最強的時候)

宜:午餐、小憩、靜養

忌:午餐暴飲暴食

十二時辰的第八個時辰——日昳(日仄、日昃)

地支命名——未時:13:00-15:00時太陽開始偏西

宜:水果

十二時辰的第九個時辰——晡時(日稷、夕食)

地支命名——申時:15:00-17:00時傍晚時分

宜:適量飲水,運動,抓緊時間工作

十二時辰的第十個個時辰——日入(日沉、日西、日逝、日旴、傍晚)

地支命名——酉時:17:00-19:00時太陽落山,夕陽西下,華燈初上,日入而息

宜:休息

十二時辰的第十一個時辰——黃昏(日夕、日暮、日墮)

地支命名——戌時:19:00-21:00時太陽已經落山,天色慾黑而未黑

《說文》曰:「黃,地之色也。」又說:「昏,日冥也。」夕陽西沉,萬物朦朧,天地昏黃,形象地反映出這時段的自然特色。它經常出現在古代文學中如:「月上柳梢頭,只是近黃昏,」「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宜:晚餐、散步

忌:晚餐過肥膩,生氣

十二時辰的最末一個時辰——人定(定昏)

地支命名──亥時:21:00-23:00

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了,人定方能人靜

「人定」早見於《後漢書》:臣夜人定後,為何人所賊傷,中臣要害

宜:心平氣和,入睡

忌:熬夜、生氣

註:

1,顧炎武《日知錄》卷20:「古無一日分為十二時」一則考證,在先秦、西漢時,用十二名與地支來記十二時,還沒有確定出一個系統,使用上比較混亂。

2,王充《論衡》卷23說:「一日之中分為十二時,平旦寅,日出卯也。」大約在公元一世紀,十二支名與十二時名已配合運用,排定次序。

3,漢代之前,這些稱謂多有不同,直到漢代太初年間,中國實行了太初曆,「以一日分十二時,而以干支為紀。」才基本定型定名——趙翼《駭餘從考》卷34

來源:偶然53140899

推薦閱讀:

地方房價調控集體不給力的背後
?? 達拉斯慘案,誰是本次襲警背後的推手,誰是狙擊美國的罪人
「教唆犯」《盲井》,以及其背後的17條人命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死活要念緊箍咒?背後暗藏豬八戒一個秘密
一塊兒表和它背後的上流社會

TAG: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