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的內心之旅

本文作者:B.K.S.艾揚格老師 節選於《光耀生命》第一章 內心之旅

精神覺悟是我們每個人尋求自身本原的內在願望。而本原之體雖人人皆有,卻是潛藏無蹤。這不是向外追尋聖杯的冒險,而是一段內心之旅,以期我們隱藏的自性豁然展現。

為了讓我們深藏不露的本原之體展現無餘,聖賢大德們分析了存在的不同層次,從身體到心體,再從智體到法體,層層遞進。瑜伽之旅引導我們從外層的身體直達我們存在的核心——天地之靈。其目標是融合存在的各個層面,讓我們內在的神性晶然映照。

存在之層面

瑜伽將存在分為五個層級或層面,這五個層面必須完全融合才可能獲得圓滿。若這些層面互不協調,就會成為受染污的明鏡,反映出感官及物慾世界的晦暗景象。該明鏡反映的是我們的周圍世界,而並非讓我們的靈體之光粲然射出。於是我們經歷疾病與絕望。真正的健康?僅僅要求我們的身體層面有效運作,也要求我們內心微妙層面的活力、能力與敏悟力。

我們大多把我們的「身體」看做我們的物質存在——我們的皮膚、骨骼、肌肉和內臟。而瑜伽認為,這些僅僅是我們身體的最外層。正是這解剖學意義上的軀體涵括了其他四個微妙之體,或微妙層面。

這些層面就像洋蔥皮或俄羅斯套娃,層層相依。其中包括我們的能量之體,我們的心智之體,我們的智慧之體,以及最終的靈性極樂之體。當這些「體」或「層」彼此不和或衝突,我們必然遭遇擾亂世界的疏離與錯亂。如果我們身體的不同層面能夠彼此配合與協調,錯亂就會迷失,融合就會實現,合一就會建立。我們的軀體必須與我們的能量系統之體相連並與之作用,能體又必須與心體相調適,心體隨順於智體,而智體聽命於靈性之體。同樣,若靈性之體與軀體之間無法溝通,靈性就無法給軀體的行動帶來智慧,生命中就會有黑暗,而不是光明。

不同層面的劃分從本質而言是假說性的。我們是獨一而完整的生命現象。然而,為了達到我們所嚮往的圓融與健康,我們必須做到由內而外由表及裡的通達無礙,因為每一層面都相互交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完整健康的人。否則我們會遭受離散與錯亂,使生活充滿憂懼與迷惑。

對於瑜伽修習者而言,意識到身心層面融合與平衡的需要是一個基本條件。比如,心體與智體必須有效運行才能觀察、分析和反映身體與能體的變化並作出相應的調整。

換言之,身體無法與我們的心與靈截然分開。我們不應該像某些苦行者所說的那樣忽視或否認我們的身體。我們也不應該執著於我們的身體——我們凡塵的自我。瑜伽的目標是發現我們永恆的自性。瑜伽教我們通過各個層面的修鍊在身心兩面獲得圓滿的生活。

希望你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開始懂得:如果你也用正確的方式和態度習練瑜伽,你獲得的收益將遠遠超越身體的靈活與敏捷。如果沒有身心的轉換就無法接近終極的自由,而這是所有人生活中的關鍵問題,不管他們是否修鍊瑜伽。假如我們懂得我們心智運行的方式,我們就可以回答這樣的問題:「我為什麼老是犯同樣的錯誤?」

本書的基本架構是古代先哲留下的經典文本所賜予。他們的智慧與技巧構成了本書的內容。人是一個連續圓融的整體,人的各個層面之間沒有任何可見的界限,正如身心靈之間也並無障礙可得。但是,為了方便討論,為了協助我們的內心之旅,瑜伽以不同的層面來描述我們的身心。我們應該把它們想像為虹之七彩彼此交融。按照傳統瑜伽身心五體的理論,我們把本書分為五個主要章節:即「身體之安穩」,「能體之活力」,「心體之清明」,「智體之通達」與「法體之極樂」。

在上述章節中我們將討論內心之旅的不同階段,並認識與發現包容身心兩面的自然。我們在探索靈性的同時必須意識到這種探究是發生在自然(身體)之中;身體(自然)既是我們的寓居之地也是我們本性的示現。我們探索之道場就是我們自身,從皮膚開始直至未知的存在核心。瑜伽所關心的正是自然與靈性的融合,此身心之合一就是充滿挑戰、衝突與快樂的生命之本質。

生於天地之間

我曾說過,我們人類生活在天與地的兩重現實之中。「地」代表所有實用的、物質的、可觸知的和具備形體的一切。「地」是可知的世界?可以通過發現與觀察得到客觀的知識。我們都是通過海量累積的集體經驗參與這一世界及其知識系統。有一個詞可以表述這個概念,那就是「自然」。在梵文中,「自然」(prakrti)由五大元素構成,即地、水、火、風、空(以太)。因而身體也由同樣的元素構成,這正是我們用「自然」來指代身體的原因。太空探索者從月球帶回岩石供科學家研究,他們研究的是「自然」。我們計算太陽表面的溫度,我們是在觀察「自然」。 無論我們研究地球自然還是宇宙自然,我們都是在研究自然。這樣的研究永遠令人興味盎然,因為自然變化無窮。自然不但有萬千的形態,而且時時刻刻變化不停,所以我們總可以看到新鮮的事物。我們屬於自然的一部分,我們自身也不斷變化,所以我們也總是以變化的觀點來看待自然。我們是天地間一點變動不居的生命體在觀察自然中無窮無盡的變化。怪不得對自然的探索如此激動人心。認知自然的關鍵之處在於把握自然得以運行的固有的本質法則。

甚至在帕檀伽利撰述《瑜伽經》之前的數百年,印度的瑜伽行者已經試圖在表面紛亂不定的自然之中發現不變的形態。自然現象的無限變化給我們呈現出混亂的表象,而印度的瑜伽行者卻提出這樣的問題:支配這些紛亂現象的法則是否明晰可解?如果我們掌握規則運行的方式,我們是否能從混亂進入秩序?若不懂規則,一切遊戲都毫無意義。懂得規則,遊戲會給我們帶來很好的樂趣。你會受點打擊,輸掉幾個回合,但你至少是在參與,你是在遊戲之中。瑜伽認為你所進行的是身心之遊戲。通過遊戲你可以學會規則,如果你遵循這些規則,你不但更有可能獲得生活的成功,你還有機會獲得覺悟與自由。

所以我們人類是雙腳踏在地上(如山式所演示),頭在天上。但我們所說的天是什麼意思?顯然我不是說地球的生命大氣層,也不是指任何物理意義的方位。我本可以說:「我們足踏塵世,頭在天堂。」在許多語法中天與天堂是同一個詞。天堂所指代的是某種非物質的存在。這可以有幾種可能性:a) 天堂是完美的,而任何物理存在都不可能完美,因為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的;b) 天堂是普遍的,即天堂是一,而自然是多,因為自然有諸多現象之變化;c) 天堂無所不在,因為天堂並非物理存在,不受方位的限定;d) 天堂為終極永恆之實相。瑜伽認為身體具備物理實質,而自我的變化以及自性中天之展現即是空相自身。

任何物理的存在永遠在變幻,因而其實質不可恆常不變。在這個意義上,自然就像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員,它從不脫下自己的裝扮回家,而是永遠不停地從一個?色轉到另一個角色。在自然之中我們從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因為我們自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非物質的真實,不管如何難以索解,一定具備恆常不變的特性。這樣,真實不變者就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支點,一種指向,就像羅盤上正北方向。而羅盤的原理是什麼呢?是通過地球的北磁極與羅盤中的磁石相互吸引。我們自身就是羅盤。我們自身之中的真如實相讓我們與無所不在的真如實相調校合一。不要忘了「調校」一詞,正是通過對我自己身體的調校,我發現了我的心體、自我與智慧的協調如一。讓我們最外層的身體與我們最深層的核心協調一致,就是要讓我們個人的實相觸碰宇宙之實相。《維濕圖修多羅奧義書》(Vastasutra Upanishad)中說:「將四肢調節成式應受讚歎,如梵天(上帝)之智慧。」更早的《黎俱吠陀》也指出:「每一形式均為本原形式之映像。」此實相不因時間而變化,不為空間所限定,超越時空之上。因此,儘管我們的內心之旅在時空中發生,一旦我們到達旅程的終點並悟到終極的非物理之實相,我們所理解的時空將不復存在。

靈性與自然

到現在為止,我一直有意避免用非物理實相的梵文原詞,因為一旦用到梵文的音譯,就會影響讀者的獨立思考。在梵文中,該詞的音譯是「魯舍」,意為「宇宙之靈」或「天地之靈」。「靈」這個字有著強烈的宗教含義,人們往往不假思索地接受或拒絕,而忘記了那僅僅是我們用來指代恆久真相的一個詞。它雖然符合邏輯,但除非我們在自身中有真實的體驗,它僅僅是一個概念而已。

我們常常把這種恆久的真實與無私的愛聯繫在一起,因為無私的愛是建立在無分別的同體感受之上。母愛的力量來源於母子的同體關係。在同體中不存在佔有的關係,因為佔有是一種二元狀態。靈性恆常不變,根植於純一無二的神性之源,永遠觀照不已。瑜伽修行的本質是探究自然與靈性之關係,是回到我們的本原形?,學會在天地之間生活。這就是我們人類的境遇,我們的歡樂與哀傷,我們的救贖與墮落。自然與靈性彼此交融,彼此如婚姻般合為一體。通過體式、調息等瑜伽八支的習練,瑜伽修行者可體會到自然與靈性之間的溝通與聯繫。在凡俗人看來,自然與靈性的結合是衝突之源,不可調和的困境。而通過與兩者的親近,將漸漸促成兩者圓滿合一。這種交融與合一可揭開覆蓋心智的無明之輕紗。為達成身心之交融,瑜伽行者不僅要內觀自心,還要外觀作為心之形質的身體。瑜伽行者需要了悟本體之法,否則將繼續陷於自然的奴役,靈性仍將是虛幻的概念。我們需要體會:在於宏觀宇宙的萬物也存在於作為微觀宇宙的個體身上 。

瑜伽的八支

瑜伽有八支,猶如蓮花之八瓣,順次向修行者展現。八支包括外禁戒,內遵行,調身,調息,攝感,止心,禪定,與三摩地,此八瓣共同構成美麗的瑜伽之蓮花。

我們的內心之旅將深入身體的內層,從外表的皮膚直到內心的自性,我們將依次探究《瑜伽經》中所描述的八個階段。對於求道者而言,八支至關重要,正如帕檀伽利的時代一樣重要。沒有八支的準則與修行,我們無法理解與調和身心的各個層面。這裡我先簡要介紹一下,以後各章中將作詳細論述。

瑜伽之旅開始於五大戒律(yama),由此來培養對於我們在外部世界中行為的控制力。隨後是五步凈行法(niyama),與我們的內心世界和感官相聯繫,由此培養我們的自制力。我們在全書中都要討論這些道德準則,而道德準則首先是要約束我們對人對己的行為。道德準則將伴隨我們瑜伽之旅的始終,因為精神的覺悟只能表現在我們在人群中的行為,表現在與他人的交往之中 。

畢竟瑜伽的目標是終極自由;而在終極自由得以實現之前,隨著我們自制力、敏悟力以及覺性的提高,我們一定會感受到越來越多的自由;因為我們會越來越能夠按照我們所渴望的方式生活:體面而尊嚴;純?而誠實的人際關係;善意與友誼;信譽;自強;樂見他人的幸運;面對自身不幸的淡定。從人性善的狀態我們會獲得更大的自由。懷疑、迷惑與惡習無法給我們帶來自由。瑜伽修行之所以是道德修養的過程,其理由絕非道德的裁決,而是實際的需要。沒有經過「善」的階段,想從「惡」跳到「完善」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隨著無明漸漸退卻,「善」是遠遠超越「惡」的受用無窮之地。我們所說的「惡」就是行動上的無明,「惡」作為生命的策略只能在黑暗中繁殖。

瑜伽的第三支是體式的修習(調身),也是本書下一章的主題。體式旨在保持身體的力量與健康?同時使身體與自然協調一致。我們都知道心情可以影響身體,比如:「你顯得很沮喪」,「他垂頭喪氣」。瑜伽建議我們反其道而行之——通過身體影響心情。「抬頭」,「挺胸」,「站直」就是這樣的思路。體式的修習是進入內心的重要途徑。換言之,我們要用體式來塑造內心。我們必須發現每一身心層面的微妙需求並順勢加以培養。畢竟是微妙的內層支撐其所附著的外層。因而瑜伽認為細先於粗,心先於物。但瑜伽也說,我們必須從最外層、最顯著者著手,從雙腿、手臂、脊柱、眼睛、舌頭與觸覺開始,以修鍊深入內心的敏悟力。所以體式是瑜伽所有可能性的僚礎。如果沒有靈性的肉身資具,沒有從骨骼到大腦的飲食所養的身體,任何真實的靈性極樂都無法實現。如果我們意識到身體的局限與衝動,我們就可以把它們超越。我們都具有某些道德行為的意識,但是,如果我們想在更深的層面追求禁戒與遵行,我們需要養心,我們需要知足、安寧、冷靜與無私等品德。正是體式教給我們上述品德的生理特性。

瑜伽的第四支是調息技能,其梵文詞(pranayama)的原義為「擴展生命或宇宙能量」。呼吸是意識的載體,通過對呼吸進行緩和而規律的觀測與調節,我們學會把我們的心從向外的慾望轉向清晰明了的覺性。呼吸可以靜心,因而我們的能量就可以擺脫感官的束縛,轉而向內追求更為強大、充滿活力的覺性。調息並不是由意志力來進行。氣息必須去誘惑或勾引,如同在田野里套馬,不能去追趕,而要手拿蘋果站立不動才行。就這樣,調息教給我們謙卑的心態,讓我們擺脫貪婪,不再急切地追求我們自身行為的結果。一切都不可強求;順受就是一切。

將感官收攝入心是瑜伽的第五支,也稱為內外支轉換之樞紐。不幸的是,我們常常誤用我們的感覺、記憶與智力。我們讓其中的潛在能量外流並分散開來。我們當然希望到達靈性的疆域,但這裡總有一場拔河比賽,我們或進或出,左右為難,這本身就消耗我們的能量。我們能做得更好。

通過把感官感覺向內收攝,我們就能體會到心之控制、平靜與安寧。靜心與安心的能力是基本前提,不但對於禪定與內心之旅是如此,而且可以讓直覺力在外在世界中發揮有效的功用。

最後三支分別是止心、禪定與三摩地,三者節節上升,共同構成最終圓融之瑜伽(samyama yoga)。

我們從止心談起。止心的表面意思就是專心,我們常常容易忽視其真義。我們在學校里就要求專心,這當然重要,但這種專心並不是瑜伽意義上的止心。我們不會對林中的一隻鹿說:「看,它多專心。」那隻鹿正處於一種活力盈滿的醒覺狀態,身上的每一細胞都充滿了警覺。我們常常自欺欺人地說:我們很專心;是的,我們經常專註於動態的目標——一場足球賽,一部電影,一本小說,海上的波浪,還有蠟燭的光焰——而蠟燭的光焰不也在一刻不停地運動嗎?真正的止心是指綿密不斷如線的醒覺的意識。瑜伽所要探究的是:意志如何與智性及自省意識合作,共同把我們從紛亂之心以及外向感官的奴役中解脫出來。這裡,體式的訓練大有裨益。

請想像在體式中身對心的挑戰。腿的外側過度伸展,而腿的內側卻鬆弛下垂。我們可以選擇順其自然,也可以選擇以意志之力通過認知的對照來挑戰內外的失衡。要維持平衡以避免後退,我們還可以觀照膝、足、皮膚、踝、腳底,腳趾等等等等。我們的觀照之心不但要包容,還要洞察。我們能否像雜耍者那樣讓許多球在空中飛行?我們能否做到心無旁騖而無球落地?因此,體式的圓熟要花費多年的修鍊就不足為奇了。

當每一個新的關注點都經過研究、調整與持續,一個人的純一醒覺之心將可以同時觀照到無數的點,事實上,意識自身可均勻遍佈於全身。此時意識持續洞察與包容,為定向的智性之流所映照,成為觀照身心且具備轉化能力的覺性。醒覺不已的意志不斷調適與凈化,創造出完全的自我校正機制。這樣,體式的修習包含了我們自身存在的所有因素,它不斷喚醒與磨鍊我們的智性,使我們的智性融合於我們的感官、精神、記憶、意識,直至我們的靈性。我們所有的骨骼、血肉、關節、纖維組織、韌帶、感官、精神與智性都同時得到運用。自我同時是接受者和行動者。我所說的自我是指在自然意識狀態下對於我們自身狀況的全部意念之總和。因而自我可呈現其自然形態,既不膨脹也不縮小。在完美的體式狀態下,意識精一不斷,進入定境,自我可達完美之態,其完善無可指摘。

我們可以用一種單純的方式記住體式與止心的關係,這就是:下學許多小事,最終可以上達一件大事。

接下來我們討論禪定。現代生活讓我們面對不可迴避的各種壓力。心靈的壓力會積累精神的困擾,比如憤怒與慾望,反過來又加劇情緒的壓力。與許多教師想要告訴你的正相反,禪定無法驅除壓力。禪定只有在一個人達到某種「無壓力」狀態下才有可能。而大腦必須冷靜平和才有「無壓力」狀態。只有學會放鬆大腦才能開始消除壓力。

禪定無法消除壓力,而只有消除壓力禪定才有可能。然而我知道,在現代語境中,「禪定」一詞常常用於各種形式的情緒壓力管理或減壓。本書中我將在純的瑜伽意義上使用這個詞,即作為瑜伽的第七支;禪定只有在所有其他身心弱點都得到消除之後才可以實現。就技術層面而言,任何身處壓力的人,身體虛弱的人,或肺部虛弱、肌肉僵硬、脊柱塌陷、心事不定、精神焦慮、膽小怯懦的人,都不可能達到瑜伽意義上的真正的禪定狀態。人們常常以為靜坐就是禪定,這是個誤解。真正的禪定引導我們趨向覺悟與般若智慧,這有助於我們意識到:我們比我們的自我要偉大得多。為達到禪定的狀態,我們先要調身調息、攝感止心。

這個放鬆大腦的過程是通過體式的修習來實現。我們通常以為意識是在頭腦之中,而在體?修鍊中我們的意識貫通全身,最終散播於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實現完滿的覺性。此時,緊張的意念被排空,而我們的心專註於身體、智性與覺性的整體。

這樣,大腦更具容順性,攝感止心成為自然而然的過程。讓大腦細胞保持放鬆、寬容而專一的狀態,正是瑜伽所傳播的技藝。我們也必須懂得,禪定是瑜伽的天然組成部分,兩者不可或分。禁戒、遵行、調身、調息、攝感、止心、禪定、三摩地等八支共同形成瑜伽之蓮花。禪定貫穿於所有的過程。的確,在所有瑜伽八支之中,我們都需要沉思與靜慮的心態。

充滿大腦的壓力通過體式與調息得以消減,於是大?得到休息,緊張得以釋放。同樣,在修習各類調息技巧時,全身都流通著能量。要修習調息,人們需要強健的肌肉與神經,需要專註與堅韌,意志與忍耐,而這些是修鍊體式獲得的結果。神經得到安撫,大腦得到平靜,肺部的僵硬得以鬆弛。神經的健康得以保持,你與你的自我交融如一,這正是禪定的狀態。

在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中喪生的以色列宇航員伊蘭·拉蒙曾提出關於禪定的一個觀點。在環繞地球的旅程之後,他為「地球上的和平以及所有人類更美好的生活」發出呼籲。他並非唯一體驗這種超然願景的宇航員。其他人也指出:「從消弭政治分歧的制高點觀察地球之後,所有太空的旅行者都擁有同樣的獨特的觀點。」而在他們所俯視的星球上,暴力爭端是正常狀態。聖經中有「以眼還眼」的說法,這是復仇的哲學,不是正義的哲學。而聖雄甘地曾警示世人:若「以眼還眼」獲得統治地位,全世界很快就會陷於盲目。

我們不可能都到太空去觀察我們的星球,從而意識到我們人類共同的目標可以通過和平合作來達到。但當我們看到地球的照片——藍色的星球懸於太空,沒有國界的劃分,身影籠罩於白雲之中——我們也會感嘆地球的圓融統一。那麼我們如何才能生活在圓融統一之中呢?二元對立是衝突的種子。而我們都可以進入一片太空——內心的空間——從而終結二元對立與衝突。禪定所教給我們的正是這一點——自我之相的中止與真實圓融自性的開端,自性之外再無他物。瑜伽認為,最高層的自由體驗就是圓融,即至高的純一實相。但是,我們必須首先協調涵容靈性的五個層面,然後才可以洞徹內心並最終體驗到永恆之極樂。

體式與調息的修習是超越二元對立的必要前提。這種修習讓我們的身體、脊椎與呼吸準備迎受內心寧靜的挑戰,而帕檀伽利曾特別指出:體式修鍊可以讓我們超越冷熱、榮辱、貧富與得失的二元對立。體式賜予我們堅毅的品性,讓我們能夠以淡定之心生活在塵世的喧囂無常之中。嚴格說來,只能以一種體式進入禪定,但是我們卻能夠以禪定之心修習所有的體式,現在我自己的修習就是如此。我的體式是禪定,我的調息是信仰。禪定是對自我的最終征服,也是作為真我之示現的假我的最終滅度。一旦二元對立得以調和與超越,憑著神之恩典,終極的三摩地就可能顯現。

在最終的三摩地境界,個體的自我,連同其所有的特徵,與天之靈性融合,與宇宙之靈融合。瑜伽行者認識到,神性與其說在天上,不如說在內心;在追尋靈性的最後階段,求道者成為見道者。這樣,行者於存在的深層核心體驗到神性。三摩地通常被描述為終極的解脫,超越羯磨(karma)之輪轉、因果之束縛,不來不去,如如不動。三摩地絕不是延續我們凡俗的自我。三摩地是在我們無常肉身消逝之前接觸我們永恆不滅的自性,而肉身在自然的循環中必歸磨滅。

然而瑜伽行者並不停留在這高明極樂之境,但當他們回到世間,他們的行為將有所變化。他們已然從自我身心的最深層明了:神性貫穿於所有人類,對他人?言行終將還於自身。瑜伽將我們的行動分為四類:黑色——帶來惡報的行為;灰色——善惡果報相雜的行為;白色——帶來善報的行為;最後一類為無色,其中行為不落影響,不入輪迴。這最後一類就是瑜伽行者覺醒後的行為,他們在世間的行動不會落入化成或因果輪轉之系縛。甚至白色行為,那些清醒的以善意而為的行動,也會把我們束縛於未來——因為我們必須收穫善果。白色行為的例證可以是:一個律師為了正義奮力營救被誣陷的無辜者。但是,當一個孩子正要衝上大路而汽車迎面飛馳而來,在電光石火的瞬間,你不假思索地將孩子搶出險境;這就類似於瑜?行者的行為,就是說,那種基於良知良能的行為。你不會自我感覺良好,說:「真好!我救了那個孩子。」因為你會覺得自己不由自主地變成某種「仁義」之道的工具,此「仁義」僅僅存在於當下的瞬間,脫離過去與未來的影響。

因此,本書的最後一章「自由自在」是討論道德倫理,又重新回到瑜伽的前兩個階段(禁戒與遵行)。通過觀察獲得自由與成就的人如何在世上生活,我們也會理解:在我們的內心之旅與生活歷程中,我們並不是為了某個最終的未來而生活,而是真實地生活在我們旅程的每一個現在。

學會生活在塵世

在開始內心之旅以前,?們必須明確其性質。對於內心之旅或精神追求常常會有一種誤解,大多數人以為心靈的追求意味著對外在塵俗世界的拒絕,對享樂、實際與世俗的告別。正相反,對於瑜伽行者(或道士或禪師)而言,靈性的追求完全處於自然的領域。內心之旅是探究自然的過程,從表象的世界深入到涵靈生物的微妙之心。靈性並非我們必須追求的外在目標,而是我們必須揭示的人人皆具的神性。對於瑜伽行者來說,靈性與身體不可或分。我想明確的是:靈性不是縹緲於自然之上,而是在我們身體中可觸可感的真實。事實上,靈性之旅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畢竟,我們怎麼可能?趨向」於就其定義而言「無所不在」的靈性呢?一個更明確的意象是: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房子打掃得足夠乾淨,有朝一日我們會發覺神性一直在我們的房子里端坐不動 。我們同樣對身體的各個層面時時勤拂拭,直到它們變成顯現神性的明鏡。

科學家用知識來征服自然——外在的自然,外在的知識,並以此來分裂原子、獲得外在的力量。瑜伽行者則探究其內在自然,並洞徹存在的原子核心(阿特曼)。他不去支配廣袤的土地與洶湧的海洋,他所征服的是橫蠻的肉體與燥熱的精神。這就是慈悲實相之威力。實相之降臨讓我們感覺赤裸,而慈悲帶走我們的羞愧。這是對於生長(伸展或歸藏)的內心追求,這就是奧妙的求道歷程,這就是讓我們破繭成蝶的瑜伽之旅。我們從最顯著的身體開始「歸藏」之歷程;瑜伽體式的修習幫助我們學會使用「身體」這一奇妙的天賦資具。

添加微信認證公眾號:瑜伽健身瘦身

獲得專業女性瑜伽、健身、瘦身專業方案

微信客服:yogaliren01


推薦閱讀:

每天累成狗?9個瑜伽體式,助你真正放鬆!
瑜伽低位弓步有辣么多變體??開肩開髖瘦大腿!
瑜伽四式!給水桶腰放放'水' 讓腰細一點,體重輕一點!
太忙沒時間練瑜伽 其實只要十分鐘就夠 你可以嗎
瑜伽初級-視頻教程:戰士二式(精準練習指南)

TAG:瑜伽 | 內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