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心靈的智慧》

目錄  前言  自序:發現心靈的智慧  第一章 磨礪  在磨難中提升自己  每一次打擊都能令內心更強大  掌握自己的選擇方向  讓能力在磨練中快速成長  克服弱點的訣竅  用行為控制情緒  意志是一種獨特的智慧  增強自己的膽識  內心要有一種境界  與變化融為一體  靜能生慧  奇蹟往往源於一種純粹狀態  第二章 處世之道  不要輕易指責別人  成功源於做切合實際的事  找到最有價值的事  改變自己並不象想像中的那麼難  超然面對閑話  把侮辱轉化為進取的動力  素其位而行的秘密  改變心境就在一瞬間  順其自然是一種功夫  怎樣坦然去應對事物  化負面情緒為積極行動  如何培養自己的優良素質  洞察事物背後的規律  淡泊是一種大境界  直面現實才能淡定自如  悔悟改過之道  認識內心的力量  只做自己該做的  「不理它」的妙用  打開心門  第三章 行動  學習的最高境界  馬上行動,一以貫之  第四章 智慧  有一種智慧叫「心上學」  想像能助你更好地掌控人生  真知方能改變壞習慣  水的智慧  活在當下  挖一口有源泉的井  遊刃有餘地應付人情事變  良知妙用  擺脫羈絆,發現心的力量  提升心靈從靜坐開始  做什麼都從容自在的奧秘  有意注意——開發智慧最直接的途徑  讓你的心靈進入更高的層次  心與事合一  學會正確、清晰地思考  進入嬰兒心態,重獲非凡學習能力  以明鏡之心待物  左右逢源的不動心境界  物來順應,提升制怒功力  第五章 態度  每個人都能如聖人般偉大  自己做自己的「貴人」  天才就是努力到極致  把握自我  改變命運在於信念  心平氣和是一種領導力  發現真心,成功自然到來  知行合一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欲達極致,就必須全力以赴  大巧有所不為  善於反省  正心誠意才能合於道  激發每個人的獨特天賦  提升你的決斷能力  破除傲慢心態  參透生死玄機  第六章 治學  拒絕誘惑  擺正事業與愛好的關係  最有效率的做事方法  如何培養一種超人的氣勢  使學問融會貫通於內心  超越得失心不累  神奇的學問之根  消化知識的最佳方法  篤行的境界  耐心是一種悟性  第七章 立志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讓目標控制自己  立志要正確  活出生命的榮耀  持志不懈的秘密  第八章 心靈教育  內心充滿愉悅,進步就不會停止  讓孩子從根本改變  用積極的事物充實自己前言  王陽明,字伯安,名守仁,浙江餘姚人。明朝偉大的哲學家、軍事家、教育家、文學家,「心學」創立者。  少年時便胸懷大志,以「正心修身,賓士天下」為己任,後因體弱多病,接觸佛、道思想,並於家鄉的「陽明洞」習道家導引術以養生,因此以「陽明」為號。  青年時步入仕途後,因上疏觸犯權傾朝野的宦官劉瑾,被廷仗四十,並貶謫至窮山惡水之中的邊遠山區——貴州龍場。  在龍場任驛丞的日子裡,儘管環境十分惡劣,當初甚至無處可居,三餐難以為繼,但他以一種堅定的求道精神,克服了種種困難,勵志修身不已,終於在一個夜晚,領會到了儒家失傳已久的「格物致知」要旨,洞見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徹悟了「知行合一」這種天地間的終極智慧,從而創立了影響後世至今的一門學說——心學。  自「龍場悟道」後,王陽明繼續以講學的形式向世人闡述他的心學思想,認為「心即是理」,只要通過格物致知的實踐功夫,將各種蒙蔽心體的閑思雜念拂去,便能認識本心中的「良知」,從而讓源於良知的本能智慧顯露出來。以此應事接物,則能心定神明,洞察到事物的本質規律,順勢而行,事半而功倍。  後來,王陽明任南贛巡撫,以超絕的智慧和才幹,短時間內即剿滅盤踞江西各郡多年的眾多巨寇,並在寧王叛亂的緊急關頭,處變不驚,沉著應對,僅用四十二天便生擒寧王,平定叛亂。以顯赫戰功一路升遷,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卒後謚號文成。  縱使在繁忙的軍旅生涯,王陽明也不忘與學生、朋友們講學,而且每到一地,他都積極修建書院,推行教育,提出了很多見解獨到的治學、育人之論。如他認為「凡飲食只是要養我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積在肚裡,便成痞了,如何長得肌膚?後世學者博聞多識,留滯胸中,皆傷食之病也」,以此比喻做學問要善於消化,須融會貫通,才能運用自如。  在做學問方面,強調以「立志」為要,「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志立而習氣漸消。學本於立志,志立而學問之功已過半矣」,凡事只要有一種持之以恆的志向,時刻為這個目標而努力,就有成功的可能。為幫助學生樹立志向,王陽明還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如何立志的方法,使學生們受益匪淺。  作為一個已徹悟了心靈奧秘的教育家,王陽明有著非凡的洞察能力,他往往能洞悉學生們內心的弱點,一針見血地指出他們身上的毛病,以及給出如何改正缺點的有效方法。  如薛侃多悔,王陽明便告誡他說:「悔悟是去病之葯,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於中,則又因葯發病。」指出一個人有改錯之心是好的,但吸取教訓後,就不要想那麼多了,不然一味糾纏於已發生的錯誤當中,就會鑽進牛角尖,因不斷悔恨而時刻折磨自己。  對於如何正確思考問題,王陽明從「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觀點出發,也提出了自己的獨到看法。  如他說過:「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隨事應去,良知便粗了。」認為做一件事時,如果只是不著邊際地去思考,就會有毀譽、得失等各種雜念摻入其中,就會看不到事物的本質,得不出正確的結果。這種觀點是很有見地的。  在平時的應事接物上,王陽明已臻於「道」的化境,悟到「心無所滯」的重要性。  如他曾借除草的機會點化學生:「草有妨礙,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著了一分意思,即心體便有貽累,便有許多動氣處。」指出平時做事時的態度,也應和除草時一樣,要有一種圓活的心態,即使偶然做錯了某些事,也要保持鎮靜,不必過於在意,這樣所做的事情才不會變成心靈的累贅,從而輕裝上陣,不為情緒所擾,把握住處理事情的正確方向。  ……  王陽明長期與學生及友人論學,宣傳自己的哲學思想和主旨。其著作主要有《陽明集》、《居夷集》、《撫夷集略》、《五經臆說》、《大學古本旁註》等。後來,他的學生徐愛、陸澄、薛侃、錢德洪等,把王陽明先生的著作及論學的語錄、書信、詩賦等搜集起來,輯成《王文成公全書》(現稱《王陽明全集》)共三十八卷。  其中,《傳習錄》單獨列為全書(集)第一篇,分上、中、下三卷,乃王陽明哲學思想中的精華部分,也是研習心學的重要經典。【王陽明的人生之路充滿坎坷,所遇到的困難是我們今天無法想像的,但他卻憑藉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段輝耀千古的傳奇。這樣一位對生命有深刻體悟的人,他是怎樣對待磨難的呢?】  在磨難中提升自己  某於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實千古聖聖相傳一點滴骨血也。  ——《順生錄·年譜二》  王陽明認為,他對於良知這種學說,是從百死千難的磨練中得來的,實為古聖代代相傳的一點精華。  實際上,王陽明又何嘗不是告訴我們,任何偉大的成就,都要經過許多磨難,只有以頑強的勇氣,持之不懈地去努力,才有可能達到成功的境界。  在現實生活中,一遇到困難,很多人的反應就是怨天尤人,埋怨老天爺怎麼這麼對待自己,埋怨命運不公平,其實,磨難是一種財富,關鍵在於你怎樣對待它和採取怎樣的行動。  而王陽明正是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我們作出了一個完美的詮釋。  王陽明出生於一個官宦之家,自幼天資聰穎,家人對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他的人生之路卻充滿坎坷,兩次參加會試都落第了,難得的是,王陽明以坦然的心境對待這人生中的第一個挫折,當有人為兩次落榜而感到羞恥時,他淡淡地說:「世人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這是因為他的心中有著更大的理想——成為聖賢,對於他來說,世上還有更多、更重要的事要去做,眼前的這點挫折算得了什麼呢?  1505年,已入京為官的王陽明遭遇了他人生中前所未有的一次磨難。當時,身為兵部主事的王陽明因上疏言事,得罪了權臣劉瑾,結果被逮捕入獄,嚴刑拷訊。  無論古今中外,監獄都是人類最黑暗的地方之一,明朝時的詔獄尤甚。縱然在暗無天日的獄中,王陽明立志成聖的信念依舊未消沉,他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還與一同被捕入獄的難友相與講誦為樂:「累累囹圄間,講誦未能輟。桎梏敢忘罪?至道良足悅。」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都可以靜下心來做學問,以後還有什麼困難可以難住他呢?  在黑暗的詔獄中關了一個月後,王陽明被判廷杖四十,革去兵部主事的職務,貶到邊遠地區任雜職。  終於出獄了,但等待王陽明的並不是自由和幸福,而是更為艱苦的人生考驗,他將要到環境十分惡劣的貴州龍場去當驛丞。  龍場在貴州西北方的深山之中,窮山惡水,人跡罕至,住的都是些言語不通的少數民族居民,偶爾遇上幾個能聽得懂語言的人,卻又都是從中原逃來此處的亡命之徒。其生存環境之惡劣,可想而知。  但還有更艱苦的環境在等著他們。王陽明到了龍場後,居然發現那裡連住的房子都沒有,一切都要靠自己動手。沒辦法,顧不上旅途勞累,王陽明強打精神,與隨從一起把一座茅草房蓋起來。儘管蓋的茅草房十分簡陋、矮小,王陽明對此還是很樂觀,賦詩云:「草庵不及肩,旅倦體方適。」他的心中已不以環境的艱難險阻為念了,正如他在來的路途中所寫的詩那樣:「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  其實,所謂的困難只是存在於人的想像中,當一個人心中有更高的理想和信念時,這時的困難自然就會變得十分渺小了。  當然,在龍場所遇到的困難,還遠遠不是言語不通和住茅草房這樣的事,由於水土不服,加上當地瘴癘之氣瀰漫,除王陽明外,跟隨他來到龍場的隨從們都病倒了,這時連個做飯的人都沒有。  王陽明只得親自砍柴、取水、煮粥、做飯,又怕隨從們心情抑鬱,則給他們詠唱詩歌;但是他們還是不高興,又為他們吟著家鄉的小曲,雜以幽默逗笑的內容,他們這才愉悅起來,忘記了疾病和身處荒僻之地所帶來的患難。在這種常人難以想像的艱難處境中,他卻想到了一個問題:「要是聖人處在這種環境下,他們會有怎樣的想法和做法呢?」  通過效法古聖先賢,王陽明領悟到了一種獨特的境界,他在磨鍊中,「我」與萬物融為一體,心胸灑落如光風霽月,獲得了大智慧。  俗話說:「大磨得大道,小磨得小道,不磨不得道。」這是很有道理的。要想改變氣質,使身心契合於「道」,勇於接受各種患難的磨礪,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因素。  面對困難,只有不再想到逃避,或希望生活會自己改變,而是敞開心胸,去深入體驗所謂的痛苦,一點一滴地培養自己的耐心和意志,才能使整個身心素質發生脫胎換骨的改變。  因為痛苦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很有力量的情緒,但是如果沒有真正的體驗,就看不清它的實質;不能洞察它的實質,就無法真正地放下它,自主地掌控內心狀態。  所以說,如果不能在實踐中把自己的心態調整過來,所謂改變氣質就是一句空話。  一旦在患難中,真正體驗到了種種痛苦的真實感覺,就有了能夠主宰自我的力量,以後再遇到任何困難,就不會輕易退卻,反而能夠積極主動地迎難而上,應變自如。  正如王陽明所賦詩云:「知君已得虛舟意,隨處風波只宴然。」這時心靈已磨鍊得沒有一點浮躁之氣,虛靈無滯,不論碰上什麼地方的風波,都能安然自得,做到真正地融入生活。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借鑒這種智慧來提升自己的心靈境界。  普通人之心,就好象一面積滿塵垢、銹跡斑斑的銅鏡,要想恢復它能映照事物的光明本性,就必須先下一番刮磨的功夫。  如果在這個過程中,總是認為自己的命真不好,怎麼凈攤上這些倒霉事時,身心就會發生嚴重的自我衝突,經受不住磨礪,最後還是昏而不明。  相反,假如能認識到此時的磨礪,正是使自己增長能力的大好事。識破這一點後,那麼在外人看來十分艱難的事,自然也會甘之如飴了。如此愈磨愈明,終成一光彩照人的明鏡。【自序】  發現心靈的智慧  隨著社會不斷向前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向外追求物質利益,這樣發展下去,必然使得人的精神愈來愈和自己的心靈分離,使人趨向於「物質化」,在人的心靈深處愈感孤獨、苦悶、煩躁、矛盾。  如何使人們荒蕪、緊張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獲得一種心靈的自由,又不至於影響物質文明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儒學所倡導的「正心修身、賓士天下」的「內聖外王」修養之道,既強調涵養心靈,又不失進取精神,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方式。  很多人過於追求外在的人生高度,追求金錢、地位、名利那些東西,導致了心靈過於沉重,承受了太大的壓力。然而牽累太大,做事的效率也大打折扣,反而難以達到理想的人生目標。  其實,在今天的社會裡,要想更好地實現自己人生的高度,更重要的是要心靈也有一種高度,那是一種脫盡塵埃、充滿光明的境界。  乘坐飛機的人們能夠體驗到:飛機上升到一定高度,超越了雷雨交加的雲層時,將會出現一種奇特的現象,往下看去,儘管雲層下面電閃雷鳴,下著傾盆大雨,而雲層之上卻無一絲陰雲,充滿著朗朗陽光。這時的飛機,絲毫不受惡劣的外界環境影響,平穩地飛行著。  我們的心靈也是一樣,在一定的層面下,會有種種烏雲遮蔽心性的光明,讓我們生活在黑暗的陰霾里。然而,當我們的心靈到達了雲層,超越了雲層和衝突,同樣會發現,雲層之上,晴空萬里,心靈獲得了一種全新的自由。而我們帶著這種更高的精神境界和追求,回到現實中來時,智慧和聰明彷彿被提高了一個更高的層次,能用獨特的眼光來看事物,能發現一些以往不會注意到的細節規律,能承受更大的壓力和磨難,從而使自己的決策和行動似乎具有「神來之筆」……  早在孟子時候,就提出了「萬物皆備於我」這樣一個觀點,認為萬物的知識和規律,都是人心中所具備的,一個人只要「盡心、養性、反求諸己」,就可以把它們都發現出來。又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認識並掌握這種良知、良能有什麼好處呢?  王陽明認為,夫人心本神,本自變動周流,本能開物成務,所以蔽累之者,只是利害毀譽兩端。如果我心不動,以順萬物之自然,只是觸機神應,就能夠發揮良知妙用。  在他看來,人的「心」本來就有著神奇的作用,如行雲流水般變動周流於萬事萬物之中,反應著各層次事物的客觀規律,如果人能靜下心來,自然就能發現其中的規律,而把事情完成得十分完美。我們心靈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只是由於它被各種詆毀、讚譽等利害關係遮蔽了。如果能摒棄「自我」的束縛,保持我心不動,順應萬物之自然,對待各種事情,心靈就能根據其客觀規律,作出自己精準的判斷,將別人看似異常神奇的良知妙用發揮出來。  王陽明具有異於常人的全面智慧,正是通過一定的合理方法,讓自己的心靈境界得到提升,開發了人人本具的智慧潛能的結果。他由普通人到智力「超人」的超越,為人類提供了自我完善的典範。  雖然人心中包含著無窮的智慧,具備認識萬物的知識與規律的能力,但這種智慧和能力並不是已明明白白地擺放在那裡,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雖然都有一個深藏的寶庫,潛力無窮,但由於我們的心靈早已為物慾、私慾、人慾所蒙蔽,表面上人還是愚昧無知的。  有這樣一個笑話。  有一個人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面開來一輛貨車,司機搖下窗戶大喊一聲:「豬!」  現在的人怎麼這樣無禮,無緣無故地罵人?這個人越想越氣,也搖下車窗大罵:「你才是豬!」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其實,那位貨車司機是提醒他前面有一群豬,但他卻從「自我」的角度出發,以為別人是罵他,結果釀成大禍。  所以,如果一個人的心靈為自我和物慾蒙蔽的話,不僅不能獲得那種本能的智慧,就連基本的觀察判斷能力也會喪失。  為了獲得這種高層次的智慧和能力,需要進行自我思想鍛煉,即正心修身。  正確認識自我與天地自然的關係,是獲得更高智慧的前提。古人云: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只有心靈達到一定高度,才能看到更深更遠的地方。  心境提高了,一個人的智慧、能力和素質也會隨之提升。  人在生活中,往往被一些表面現象所迷惑,被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所束縛,難以找到應事接物的最佳途徑,其關鍵在於沒有將自我真正放下來,沒有以一顆虛靜清明的心去認真思考,認真對付。  正如儒家經典《大學》說:「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只有心靈達到寧靜、安穩的境界後,人才能夠洞察萬物之規律,這時考慮問題才能周詳,處理事情才能完善。  而當一個人的內心有了一種安頓了的感覺,生活也會有一種充實感。內心平靜,思想清晰,智慧必有所增,這樣做事情更有效率。這時人的主觀能動性就會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幫助我們達到更高的人生尺度。【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碰上那些似乎不堪忍受的事情時,如果我們能藉此動心忍性,把心靈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將會出現什麼奇蹟呢?】  每一次打擊都能令內心更強大  凡「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動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者,皆所以致其良知也。  ——《傳習錄》  王陽明引用孟子的話認為,凡是使他的筋骨受到勞累,使他的身體忍飢挨餓,使他備受窮困之苦,做事總是不能順利。這樣來震動他的心志,堅韌他的性情,增長他以往所不具備的才能的各種事情,都是為了致良知。  北宋一代名臣范仲淹的成長經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范仲淹,字希文,是唐宰相履冰的後代。在范仲淹還兩歲的時候,父親就不幸得病去世了,為生活所迫,母親改嫁山東長山一戶姓朱的人家,從此,范仲淹也跟從朱姓人家改姓朱,名叫朱說。  范仲淹從小時候,就很有志向和操守,尤其喜愛讀書。等到他長大了一些,從旁人的口中得知了自己的家世,明白自己原來是隨母親改嫁而到朱家的,他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和震動,哭泣著辭別母親,獨自一人前往南京求學。  來到南京後,范仲淹過著十分艱苦的生活。但他卻以常人難以想像的毅力勤奮地讀書,晝夜不息。  在冬天寒冷的季節里,是最考驗一個人意志的時候,人往往會因為寒冷而懈怠下來。范仲淹有時疲倦到了極點,就用冰涼刺骨的冷水來洗臉,用這個辦法來驅除倦意,振作精神繼續讀書。  寒冷和疲倦還容易戰勝,最讓一個人難熬的是食物的匱乏。自從范仲淹立志脫離朱家獨立生活,他的衣食便很不充裕,食物極度缺少時,他便靠喝煮得很爛的粥來充饑。  對於如此艱苦的生活,常人很難忍受,而范仲淹從不叫苦。也許他心裡有一種遠大理想的支持,從來就不以這種清貧的生活為苦,而以潛心於書中追求知識和智慧為自己最大的樂趣。正象《論語》中孔夫子稱讚顏回一樣:「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一個同學看到范仲淹如此苦讀,十分佩服,便將他的事迹告訴了父親。這位同學的父親是南京的一個大官,聽說兒子有范仲淹這樣餓著肚子做學問的同學,很受感動,便叫人給范仲淹送去許多可口的飯菜。  然而,令這位同學感到奇怪的是,經過許多天,飯菜都放臭了,也不見范仲淹吃一口,便問這是怎麼回事。  范仲淹很認真地說:「老兄呀,我很感謝你的好意。不過要是現在我吃了這麼好的飯菜,恐怕將來我就很難喝得下粥了。」同學聽了更是感嘆不已。  范仲淹經過努力,在1015年就中了進士,後來官至副宰相,推行慶曆新政,成為了北宋著名的改革家,並留下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為後人廣為傳誦。  范仲淹之所以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是與他自覺地通過各種不利環境的考驗,來挖掘尋找良知中的力量分不開的。良知即是「道」,也是每個人的「本心」,它無垢無凈,不增不減,妙用無窮,能感通萬物,是應變之樞機。如能善用之,就能幫助我們成就一番驚人的事業。不過遺憾的是,我們的「本心」卻往往被各種塵埃遮蔽住了,成為了一顆不為常人所知的「寶珠」。  我們要想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不虛度一生,就要通過精神上的磨練,不斷拂去那些塵埃,使自己的心靈得到解放,這樣就進入超越世俗的更廣闊、更自由的境界,表現出更高的智慧和才能。  這是一個尋找良知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挑戰自我、動心忍性的過程。  所謂「動心忍性」,並不是要求我們面對那些艱難困苦之事,皺著眉,苦著臉,咬牙切齒地拚命忍著心裡的憤懣之情。  而是把天地間的各種事看成是一個大洪爐,自己如同一塊粗鐵,在裡面接受烈焰、鉗錘的煅煉,要打造一把寶劍一樣。每一下的打擊,都會使自己的心性更精純一點。  擁有這個信念後,不但不怕苦,還唯恐火力不足、錘打的力量不夠,任憑它在別人看來如何痛苦難堪,我只是待之以性,而不待之以心而已。就是說不以感官之心去分別各種遭遇,而是以本來的生命之性去體驗、契合它。  具體來說,我們要認識到自己的「本心」是超然獨立於各種境界之外,不生不滅的。只要能把持住自己,任憑什麼痛苦來襲,認定那只是感官的感覺而已,與自己的「本心」並無關係,這樣任何外界的干擾都侵入不了自己的內心。  不論事情多麼繁雜艱苦,我就是保持「本心」不動,把分別、計較之心高高掛起,怡然自得地觀照內心,心平氣和地去做事,以此考驗自己的心性修養程度。這個過程就是「動心忍性」。  唐代詩人王維,有一首詩寫得很有意境:「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沿著山溪尋去,一路千辛萬苦,終於到達源頭,山已窮,水已盡,但當你靜下心來,打量四下,卻發現早已有氤氤氳氳的雲霧在山腰冉冉升起,這是一種「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境界。  磨練心性也是如此,當歷經了當初的煩躁與不適的感覺後,觀照到十分純熟,已超越喜悅與痛苦時,一種心靈上「空無一物」的虛無狀態便會到來,生命中的祥瑞之雲就會在心中生起。  到了這時,就會體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真正毫無牽掛的真實感覺。這種感覺出自內心深處,能使人有一種源於生命本真的自信。  達到此境界,心靈清澈靈明,能應萬物之變,不管在何時何處,你都能獲得來自「本心」的力量,順應規律去應對當前的事情。  只有經歷千錘百鍊,心靈才會由量變到質變,產生一個飛躍,進入全新的天地。略談心學的意義和價值  心學是儒家學說的一株奇葩,萌芽於宋朝的周敦頤(《愛蓮說》的作者,理學、心學的開山鼻祖),明朝時,王陽明先生總其大成,開創出影響中國數百年的心學一派。日、韓等國的不少人也也深為推崇心學。  儒家的學說,是一種安身立命的學說,強調在修身齊家、賓士天下的過程中磨練身心,徹悟心性的本源,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心學作為「承傳道統」的心靈學問,自然也不例外。在這種觀點看來,凡間諸事,世間百藝,其目的都在於調習此心,使心靈漸趨寧靜,讓隱藏在思想深處的另一個「自我」顯現出來。那個隱藏的「自我」,才是真我,認識到這個真我,才明悟人之所以為人處,才能懂得人在這個世界的真正地位和價值。  可以說,「內聖外王」理論是儒家學說的一個特色,也是儒家與其他傳統理論相區別的地方。「內聖」,就是一個人要練好「內功」,在自己的心內下功夫,提高自己的素質和涵養,領悟天地宇宙間的規律。「外王」,就是一個人經過修養身心,心靈安定了,獲得了一種超於常人的智慧,就可以用來在社會上做一些事,輔助天地化育萬物。  我們普通人自出生以來,由於受到七情六慾的干擾,思想混亂,雜念紛紜,本來具備的靈動智慧被遮蔽住了,常常很難看到事物的本質,對自己的情緒也難以掌握,所以經常處於「有心無力」的狀態,儘管有美好的願望,卻總是滿足於找借口,得過且過,不敢起而行之,用行動去實現自己的願望。而且,即使採取了行動,卻又因為各種人性的弱點,導致事倍而功半,工作效率很低,最終功虧一簣。  儒家的「內聖」修養,就是要解決這一問題。我們的心靈,本來就有無窮的智慧,本來就有無窮的能力,只是因為被各種塵埃蒙味了,不能顯現出來而已。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在工作和心靈的安靜之間找到一個契合點,讓心靈只停留在此刻,讓真心任運自然,活潑無滯。  這個「真心」,即是良知,即是天理,即是「道」,乃萬物之本體,為智慧之源泉。唯有用「真心」做事的人,才能樂在事中,不因物喜,不因己悲,做什麼都能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好。唯有「真心」顯露,才會心安理得,獲得一種恆定的安寧心態。  不少人有這樣的看法,他們說:世界上有許多著名的成功人物,他們不知道心學為何物,但他們也獲得了成功。如此看來,心學的價值和意義到底在哪裡?  的確,在王陽明之前,在心學誕生之前,或在王陽明之後,有很多人甚至連儒家學說都沒聽說過,但他們憑藉自己的努力,也在事業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但是,在這裡要指出的是,這些人的成功,只是在某一方面的成功,只能說他們成就了一番世俗的事業,獲得了錢財,或在事業上做出了超出常人的成績而已。而且,即使你功高蓋世,錢財堆積如山,其榮耀富貴也不過短短數十年光景,他們的心靈又在何處安頓?  而且,大多數人的「成功」,是建立在身心撕裂的基礎上的。在對物慾的追求中,我們迷失了自己,成為了金錢、物質的奴隸,不知自己到底為什麼而活著。到頭來,我們除了獲得金錢及一些庸俗的「享受」之外,卻一無所有,沒有真正成為一個「人」,甚至沒有真正地「活」過,這不是很可悲嗎?  心學的可貴之處,不僅是要做成一點事,還要獲得心靈的提升,在更高的一個層次看待生命。「事上磨練」是其入世的態度,「變化氣質」是其修養的目標,「心即是理、人天合一」是其要達到的境界。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抱持一種信念,義無反顧地投身於人生;「路漫漫兮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在苦苦磨練中澄清妄心,去盡雜念,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胸有境界氣自華;「水流花開,無處不是天機」,動以修身,靜以養神,悟到極處,與天地化一,齊萬物同觀,心即是道矣。 【孔子曾認為:「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並感嘆道:「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但他卻依然四處奔波,為弘道而不懈努力。這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是不知變通的迂腐,還是在其中隱藏了不為我們所知的大智慧?】  掌握自己的選擇方向  「夭壽不貳其心」,乃是教學者一心為善,不可以窮通夭壽之故,便把為善的心變動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見得窮通壽夭有個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動心。  ——《傳習錄》  王陽明認為,「夭壽不二」的意思,是教導學習的人一心嚮往好的念頭和行為,並努力地去實踐,決不能因為環境好壞或長壽夭折而讓完善自我的心改變了。只是一心依照「道」的原則去修養,等待命運的安排,即使明白人的窮通禍福、壽命長短是所謂「命中注定」的,我也不必因此而動心。  其實王陽明何嘗不是告訴我們,雖然我們不能控制外界的環境,但我們應該能夠掌握自己的選擇方向。一個人能否完善自我,可以決定一個人的能力高下,也完全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當你的思維和智慧進入更高的境界時,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蘇秦少年時,就立志要干一番大事業,拜鬼谷子為師,學習遊說縱橫之術。  學成返鄉後,蘇秦權衡了一下天下形勢,覺得先到當時最強大的秦國,獻上自己的良策,一定會得到渴望統一天下的秦國國君的重用。於是就置辦行裝,前往秦國。  沒想到,蘇秦言辭懇切地上了十多回書,但秦王自認為秦國還不夠強大,不肯冒險對六國用兵,始終不接受他用武力統一六國的建議。  這下蘇秦慘了,自己在秦國不受歡迎,呆了這麼久,帶的盤纏快花完了,眼看連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最後實在沒有辦法,他只好灰溜溜地離開秦國回家。  當蘇秦回到家時,腳上穿著草鞋,挑著一副擔子,面目黎黑,神情憔悴,一副潦倒不堪、慚愧難當的樣子。  一看他弄成這副模樣回來,大家的反應十分冷淡,正在織布的妻子不理他,嫂子不肯給他做飯,甚至父母也不跟他說話。  面對這種情況,蘇秦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妻子不以我為丈夫,嫂嫂不以我為小叔,父母不拿我當兒子,都是我蘇秦的過錯啊!」  從這件事中,蘇秦的靈魂深處受到很大刺激,連夜翻檢藏書,找到《太公陰符》這本權謀之書,潛心研讀。  有時他讀到半夜,實在太困了,就用繩子把頭髮拴起來,系在屋樑上,這樣打瞌睡時,頭一低垂下去,就會被繩子一拖,而痛醒過來;有時人雖然醒著,精神卻振作不起來,他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強迫自己振作精神,繼續苦讀下去。經過一年的苦學,蘇秦掌握了更加豐富的知識,同時他的精神意志及身心素質也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層次。他相信,自己已達到了掌握天下大勢及揣摩他人心理的境界,充滿自信地說:「現在真的可以遊說當世的國君了!」  於是他重新遊說諸國,終獲得器重,掛六國相印,聲名顯赫,開創了自己輝煌的政治生涯。  蘇秦衣錦還鄉時,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所到之處均盛情接待,周顯王率領百官親自到三十里地外去迎接,鄉親及家人更是誠惶誠恐,早早地就裝修房子、打掃清潔衛生,等待他榮歸故里,他的嫂子更是跪地磕頭不敢起來,蘇秦見此情景,心中感慨萬千。  可以說,在蘇秦的人生歷程中,積極而正面的思維方式始終主宰著他的行動,從而促使他不斷挖掘自己的潛力,最後成就了一番事業。遊說秦王失敗後,面對周圍親友的白眼和冷嘲熱諷,如果換作其他人,也許絕大多數人的反應,就是大家熟悉的四個字——「怨天尤人」,或仰天長嘆:「此天亡我,非我蘇秦之過也。」  但蘇秦並沒有怨天尤人,把過錯推給老天爺或其他人,而是認為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的功夫沒有下到家的緣故。這種想法雖然看似平常,卻蘊含了非常大的神奇力量。這是一種接受現狀、返求自身的力量。  古人云:「蹇以反身,困以遂志。」其實我們應該感謝所有的逆境,假如沒有那些事來刺激心性、砥礪意志的話,我們就不會幡然醒悟,反省自己以前到底在哪些地方做錯了。  如《孟子》中說:「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凡是行為得不到預期的效果,都應該返回來檢查自己,自身行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會歸服。《詩經》中也說:長久地與大自然的規律相配合,自己用心去追求,才能獲得更多的幸福。  這裡所強調的「反求諸己」,就是要求我們不要糾纏於外在的辯解,那是毫無意義的,而要回到內心,在裡面尋找力量。  可以說,只有向自己的內心去挖掘那些被抑制起來的能力與才華,自己去追求幸福,而不是祈求別人賜予,才是最穩妥的方法。  孟子認為,「萬物皆備於我」,心靈中的世界是最廣闊的,將繁雜虛假的念頭從外界收回來,優遊於內心,就能從被外物束縛的世界超越出來,汲取大自然的無窮力量。  返求自身,就是要用真實的自我去體驗人生,由有衝突的計較之心,返回到無分無別的大我境界。這種心靈境界從容自在,無懼人生的一切風雨,進入其中,一切都豁然開朗。  如此境界,就象蘇東坡的《定風波》所說的那樣: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淡泊是一種大境界   一切得喪榮辱,真如飄風之過耳,奚足以動吾一念?今日雖成此事功,亦不過一時良知之應跡,過眼便為浮雲,已忘之矣!  對於我來說,一切得失榮辱,真的就如同疾風吹過耳邊一樣,哪裡足以擾動我一分一毫呢?今天雖然立下了此等功績,也不過是一時良知隨機應對的事迹,過眼便成浮雲,飄逝而去,早已把它忘掉了!  這是王陽明在平定宸濠之亂後,召集學生講學時,對他們所說的一番話。  從中可以看出,王陽明對於那些得失榮辱,的確已到了不為所動的淡泊之境,可謂是「富貴於我如浮雲」,個人之得失全不放在心上了。  王陽明的「淡泊」,正是來自於他深厚的學養功夫和修養境界。  他曾對學生說過:「做學問的功夫,對於一切聲色名利和嗜好,都能擺脫殆盡。但是,如果還有一絲貪生怕死的念頭牽掛著,就不能與整個本體融合。人的生死念頭,本是從生身命根上帶來的,所以不容易去掉。如果在這裡能識得破、看得透,心的全體才是流暢無阻的,這才是盡性至命的學問。」  正象古人所說的「定能生慧」,意思是心靈安定了,靈感智慧才能生髮出來。由於他看破了這一切,心靈是自由活潑的,所以對外界的各種誘惑才處之淡然,因而也就達到了很高的智慧境界。  「淡泊」的心境不僅是一種修養境界,也是做學問的一種必要態度。  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在自己的書房掛一幅字——「寧靜致遠,淡泊明志」,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寧靜致遠,淡泊明志」這句話,源自諸葛亮的《誡子書》,其原文是「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慢則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認為做學問的關鍵在於「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上面,強調心境要淡泊,心緒要寧靜,去除各種物慾來修養自己的德行,這樣才能明確堅定自己的志向,在寧靜的心靈中,志向才能達到深遠廣闊的境界。一個人要成才就要做學問,而要做好學問就需要把心沉靜下來學習。沒有不經過學習就能成為知識淵博的天才的,也沒有不靜下心來就能做好學問的。一個人能夠靜下心來,即使在鬧市之中也能讀書,如果心情浮躁,就算在深山寧靜之地也是讀不好書的。所以關鍵在於排除各種物慾的干擾。  把那些傲慢、浮躁,希望走捷徑的心理統統丟掉,徹底靜下心來,才能達到「精益求精」的境地。否則就會時間一天天過去,今年過了又待來年,年紀漸漸大了,老了,雄心壯志也隨之被消磨殆盡,那時即使後悔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從頭來了。只能懷著一種悲哀的心情,凄涼的坐守在破敗的房屋中,在那裡整天后悔啊,我當時怎麼就不知道努力一點呢,要是當年努力一點,恐怕現在已經干出一番事業來了,但已經沒有法子,一輩子就這樣白白地過了。  「淡泊」、「寧靜」是一種有別於常人的思維方式,透出源自於心靈的靈感與妙思,能將一個人的能力與智慧提升至極致。  因為內心淡泊,無求於世,也就不為得失榮辱所迷惑,根據自己心靈的洞察,按照事物的本來面貌來行動,而獲得符合客觀規律的結果。這是一種大智慧。  「淡泊」與「寧靜」,又是一種生活心態,一種心靈閑適、逍遙自在的心態。諸葛亮和王陽明等智者,正是生活在這樣一種心無所求的境界中,不為名利富貴而活,而能盡享生命的樂趣。可以說,那些似乎洞察一切的智慧和靈感,就是在這種自由的心境中激發出來的。  其實這種「淡泊」與「寧靜」,更是一種常人難以企及的大境界,古老的「天人合一」哲學思想是其基礎,其中體現了人所存在的最高價值。那些甘於淡泊的人,正是把大自然與人的關係參悟透了,達到了心之化境——「視萬物為一體」,因此才能進入得失不計、寵辱如一的境界。  這種「淡泊」、「寧靜」的心境,是衡定和充實的。因為這樣的心靈,處於「中和」的狀態,也就是對外物不偏不倚,獨立而存在,獲得一種心與天合的人生快樂。【王陽明作為明朝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雖然公務繁忙,卻不忘修身養性,且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績。他是怎樣在繁瑣的事務與修身養性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的?我們又能從中領悟到一種什麼樣的、能使自己工作效率大增的做事方式?】  讓能力在磨練中快速成長  人須在事上磨鍊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  ——《傳習錄》  王陽明認為,人必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才會有收益。如果只喜歡寧靜安逸的境界,而沒有經過各種複雜環境的磨練,遇事就會忙亂,終究不會有長進。  在人生的旅途中,幾乎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擁有過人的能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但遺憾的是,絕大多數人雖然對出類拔萃的能力和高品質的生活充滿無限的嚮往,但他們卻不願在艱苦的生活中磨練自己。  殊不知,許多優秀的素質和能力,在書本上無法獲得,都是在實際的諸多瑣事中磨練才能獲得的。陸遊有一首詩說:「紙上得來終覺淺,欲知此事須躬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因為從實際磨練中得到的經驗,一個人才會記憶深刻。如果沒有經過那種令人刻骨銘心的體驗,人的潛意識是不會將這些東西記住,並化為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的。  正如一位作家所認為的那樣,現代物質生活條件好了,但卻比以前出現了更多的社會問題。在他看來,很多的年輕人就是因為沒有吃過生活中的苦,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問題青少年。就這個角度看來,古人所說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實在是很有道理的。  所以一個人要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一定要積極投入到現實環境的磨練中去,只有多吃點苦,不斷完善自我,才能將那些諸如渴望走捷徑、是非不分等浮躁、不健康心態磨掉,從而培養出受用一生的良好心態模式。  虞舜是古代的賢明帝王,《史記》中記載,虞舜小時候生活在一個問題家庭中,雖然他的祖先是顓頊帝,但到了後面這幾代已經衰落了,地位低微,都是平民。他的父親是個瞎子,人稱瞽叟。舜的生母死後,瞽叟給舜找了個脾氣很壞的後母,並生下了與舜同父異母的弟弟象。象這個人從小嬌生慣養,桀驁不馴,對舜很不友好,常常在父母面前說舜的壞話。他的母親自然也把舜看作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  瞽叟很寵愛象,在象和他母親的影響下,雖然舜是一個乖巧孝順的孩子,但他也越來越憎恨舜,居然經常想把舜殺掉,但因為舜很機靈,每次都好象很巧合地躲過去了。  由於父親和後母都不喜歡自己,舜每天都得干很多重活,一旦出了一點小小的差錯,就要受到父親的重罰。雖然受到這樣不公平的待遇,生活在這樣困苦的環境中,舜還是很孝敬地對待父親和後母,而且一天比一天忠誠恭謹,毫無一點懈怠之意。  就這樣,舜從小就做過很多事,他在歷山耕過田,種過莊稼,在雷澤那個地方打過魚,也做過陶器及各種家用器具來賣,還在各地做過生意,可謂農、漁、工、商的行業他全部都經歷過了。繁重的勞動和事務也鍛煉了他的才能,用今天的話來說,舜算得上是個閱歷豐富的複合型人才。這種人才,無論在今天還是在古代,都是很難得的。舜二十歲時,就因為孝順父母而聞名天下,大家都知道脾氣暴躁的瞽叟有一個很能幹、很孝順的兒子叫虞舜。舜三十歲時,當時的天子堯帝年紀大了,想找一個接班人,當堯帝問手下的大臣們誰可以治理天下時,手下的的大臣們都不約而同地推薦虞舜。  經過仔細而周密的德行觀察和能力考察後,堯帝確認舜具備治理天下的才能,終於把天子之位鄭重地傳給了舜。  可以說,正是由於舜從小就得以在各種事上磨練自己,才能比別人更快更有效地增進本身的智慧、素質和能力,進而擁有一個能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生命歷程。  當然,在當今的社會中,我們並不需要以頻繁的工作「跳槽」來進行這種磨練,只要你有心,在任何一件事上都是可以磨練自己的。  對於許多人來說,工作似乎是一件不得已的苦差事,他們抱怨著,發著牢騷,希望有朝一日能擺脫這令人煩惱的生活。  然而從某種角度來說,日常生活和工作正是鍛煉心靈的最佳機會。當你忙著趕一份重要的計劃時,碰巧又有人找你有事,這時你會不會急怒攻心,方寸大亂,在心中抱怨生活是如此艱難?但假如你用另一種方式來應對這件事,也許會讓你的感覺和工作效率截然不同。  正如柳宗元《江雪》一詩所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在天寒地凍的皚皚白雪中,飛鳥絕跡,人蹤俱無,唯有一葉孤舟橫在江面,一位老翁悠然自得,正獨自在享受垂釣的樂趣。在他的心中,人似乎已與大自然融而為一,眼中所見的,只是那無心飛舞的片片雪花……  其實,老漁翁寒江垂釣的境界,正是值得我們效法的做事方式。既不畏嚴寒,又自自然然,在靜謐中忘卻物我,超越成功與失敗,我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當你試著以這種心境,去對待所遇到的那些繁瑣之事時,你會發現自己的情緒奇蹟般地好了許多,自然就能比較順利地完成任務。  如果你順利通過了這樣一次考驗,這種美好的經驗會記錄進你的大腦中,以後它就會以同樣的方式處理其他的挑戰,你也就獲得了一份寶貴的「定力」了。久而久之,你就能夠鎮定自若地應付一切複雜的情況。  當你擁有這種能力後,以往讓你煩惱不已的事,就如過眼煙雲一般,你現在不會再受它們的干擾了。你會無視那些小事的存在,冷靜地做自己該做的事。這種良好的素質,將會讓你的人生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據王陽明自己說,他年輕時也有很多缺點,如經常有傲視行輩、輕忽世故之心,看不起別人,不懂人情世故,為此得罪了不少人,也吃了不少苦頭。後來他經過努力,終於成功變化氣質,克服了人性中的弱點,以不失原則而又圓滑的處世哲學解決了許多問題。他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呢?】  克服弱點的訣竅  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傳習錄》  人需要有為「真我」著想的心,才能克服自己的弱點。能夠克服自己的弱點,才能完善自己的人格,從而成就人生中的事業。  這個「為己之心」,當然不是普通人所說的「為自己著想」的「自私思想」的意思。王陽明認為,聖賢只是為己之學,人還有另一個自我,深藏在身心深處,不為常人所知,這就是「真正的自我」。只有真正為這個「真實的自我」著想,為心中更為長遠的目標而考慮,才能做到克服自己的種種弱點,也才能因此而完善人格或成就事業。  可以說,能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都是那些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而下決心克服自己弱點與缺點的人,他們修鍊自己的心靈,將它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以虛待物,大腦處理信息更為迅速與準確。  有一位網球運動員,從小便有極高的體育天賦。從他9歲時第一次接觸網球起,他便深深地迷上了這項運動。  不久後,他在家鄉便找不到對手了。12歲時,很多國家級選手都輸給了他。  但是,這位少年網球奇才的脾氣卻很壞。在賽場上稍不如意,他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暴跳如雷,大罵粗話,甚至當場摔砸球拍。  正因為他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動不動就發怒,浮躁的心理影響了技術的發揮,很多本來能夠勝出的比賽,結果他卻打輸了。  他的父親對此甚為憂慮,認為兒子如果不能儘早改掉這個壞毛病,即使他再有天賦,也不可能取得卓越的成就。  於是,父親果斷地對兒子作出了禁賽6個月的「處分」,讓他徹底反省自己。  對於少年來說,網球早已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6個月不准他摸網球拍,實在是項十分難熬的懲罰。有時球癮發作了,心裡難受得跟貓抓似的。  度過了坐卧不安的兩個月後,少年逐漸從狂躁的心理狀態中走了出來,他開始檢討自己以前的言行。這時父親不失時機地帶他去觀看一些頂級賽事,讓他看看並學習那些優秀的網球名將的言談舉止。通過與別人的對比,少年逐漸認識到了自己以前動輒發怒的行為是多麼幼稚和可笑,他決心用意志來克服自己的弱點。  然而俗話說得好:「江山易改,稟性難移。」雖然少年認識到了自己發脾氣的壞處,他也很想改,但這種長久以來養成的壞脾氣卻不是說改就能改的。他對此一籌莫展,只好去請教父親。父親沒說什麼,起身去倒開水,不料失手將一隻玻璃杯掉到地上摔碎了。  父親問道:「看到那隻摔碎了的玻璃杯嗎?有什麼感覺?」  少年不解地說:「沒什麼呀,只不過是一隻玻璃杯摔碎了而已,下次小心點就行了。」  父親讚許地點點頭:「這就對了,玻璃杯打碎了就是打碎了,即使你怎樣發怒或懊惱,它也不會復原,還不如保持鎮定去做其他事。」  少年若有所思地聽著。  頓了一會兒,父親又說:「你要細細體會此時如何平靜應對玻璃杯打碎的心情,牢記在心中。如果以後再遇到自己想發脾氣時,及時想一想這種經驗,就能找回能使自己冷靜看待這一切的力量,從而改變亂髮脾氣的壞習慣。只要勤於練習,很快你就會掌握這個訣竅。要知道,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真我』,它能讓我們平靜地面對一切問題。」  少年恍然大悟,但他還有一個疑問:「爸爸,既然你有這麼好的方法,為什麼不早說,以幫我更早地改變缺點呢?」  父親笑了:「傻孩子,你沒有主動地要求改變自己,我告訴你再好的方法又有什麼用?」  少年也笑了,他牢牢地記住了父親的話,從此認真練習著這個可以改變不良習氣的訣竅。  6個月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少年的言行不知不覺地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他重新出現在賽場上的時候,人們驚奇地發現,他的脾氣變好了。  無論是普通賽事的第一個球,還是頂級賽事決賽中的最後一個球,他的表情都泰然自若,保持著一種平常心。其他一些諸如裁判誤判、偶然失誤等小事,他根本就不放在心裡,心靈已達到一種既興奮又忘我的最佳狀態。  奇怪的是,當他不把這些以前幾乎能令他精神崩潰的事掛在心中後,他的動作變得幾近完美,極少出現失誤。  他的技術從此突飛猛進,15歲時,終於稱霸網壇。  正如古人所說:「意氣不從天地得,英雄豈藉四時推。」一個人所具有的一種胸懷、氣度,乃至境界,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自己努力修養得來的;要成為一個獨立於天地的「英雄」,就不能光想著靠別人的力量,一定得奮起勇氣,自己成為自己的主宰,超越一切弱點,這樣才是一個大寫的人——一個真正的「英雄」。  所以,我們要注重涵養心性,時時靈明在躬,觀照「真我」,不論碰到任何事情,都要首先想到「真我」,以找到「真我」為重,渾然不知世間還有什麼事物更大於這件事的。  如此持之不懈,把「真我」涵養、鍛煉得虛虛靈靈,有感而應。  這個「真我」雖然不能進行思維,但它能與任何一個層次的思維結合。當它一旦與某個想法融合後,所發出的力量是十分大的。  有的心理學家認為,意志抵不過想像的力量,其實就是因為:所謂的「意志」,只是大腦表層的想法;而當時的想像,則是由接近「真我」的意識層所發出來的。  在生活中,當舊的「自我」受到情緒刺激時,如能馬上看定「真我」,不要讓它與情緒結合,這樣內心就不會受到干擾,就可以擺脫那個心量狹小、暴躁、易受打擾的「自我」的控制,而使自己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從而增加成功的機會。【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讓情緒控制自己,很容易原諒自己,懶散度日,「業精於勤而荒於嬉」,以致一事無成。王陽明根據他的體驗,針對這一問題,給我們提出了怎樣的治學做事原則?我們該怎樣克服這一人性的弱點?】  用行為控制情緒  日間工夫,覺紛擾則靜坐,覺懶看書則且看書,是亦因病而葯。  ——《傳習錄》  平常修身養性的功夫,如果覺得煩擾,不妨就靜坐,如果覺得精神疲懶,不想看書,則偏要去看書,這也是對症下藥。  這是王陽明在回答學生陸澄問立志之道時所說的話。  他認為,立志的要點,在於做到能自我控制,有一種自律的精神。  要提升自控能力,關鍵在於每天去做一點自己心裡並不願意做的事情,以此來磨礪、調控自己的心性,換一句話說,就是要經常強迫自己進入狀態。這樣,你便不會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義務而感到痛苦。久而久之,這種自律行為就變成習慣,主宰著你的行為。  也許有人不贊同做事要強迫自己的說法和做法。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持這種觀點,就是認為一個人應該以一種愉悅、歡快的心情去學習、讀書、寫作、做事,說這樣才符合心理學及大腦思維的規律,因為據研究,人類的大腦只有在愉悅、快樂的狀態下才能最好地發揮作用。  基於這種觀點,更有人批判「頭懸樑,錐刺股」式的苦讀精神,認為如果困了就應該去睡上一覺,然後再悠閑自在地讀上幾頁,這樣才能更好地欣賞書中的內容。  這種觀點乍一看,似乎也有道理,尤其有所謂心理學理論的支持。然而,這樣的看法是比較片面的,只從純粹的思維科學一方面來考慮問題,而不考慮人性的弱點及人的潛力、意志方面的因素。  其實人是一種十分矛盾的動物,強大的惰性與巨大的潛力在體內共存,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人們就會顯得十分懶散,做事拖拖拉拉,得過且過,十足一個平庸之輩。  而施加了一定的壓力和強迫之後,不斷朝向一個目標努力,人的潛力才會被激發出來,顯現出不同於常人的地方。可以說,世上的許多事情都是被「逼」出來的,許多人必須強迫自己,才能將自身潛在的才華和智慧發揮得淋漓盡致。  有一位著名作家,也講過他通過強迫自己不斷寫作而取得成功的經歷。  還在讀中學的時候,他就萌生了要寫點什麼的念頭,那些平時看到、聽到的東西老憋在心中,好象要把它們寫出來才暢快。  然而,當他坐下來,想寫作的時候,卻什麼也寫不出。由於沒有「靈感」,他也就算了。  他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了好幾年。  一天,他在街上碰到了一位已成為大老闆的朋友。朋友熱情地宴請他,席上朋友對他說:「老兄,你知道我是怎樣獲得成功的嗎?」  他搖搖頭。  朋友感慨地說:「我遭到了無數次的拒絕和失敗,但我總是強迫自己幹下去。」  這時他才恍然大悟,原來成功的秘訣就是要強迫自己,以前他只是有想去寫點東西的願望,卻缺乏強迫自己付諸行動的決心。  從此之後,他強迫自己坐下來,強迫自己一遍遍地寫下去。在這個過程中,他找到了一些讓自己的強迫行為變得不那麼難受的巧妙方法。 每天他都根據具體情況,設定一段固定的寫作時間,除非有特別緊急的事情,否則這段時間是絕對不允許打擾的,而且在這段時間裡,即使他想不出要寫什麼,哪怕是什麼也不做,也要坐在書桌前,直到坐夠設定的時間為止。  然後他這樣想:無論如何,反正現在閑著也是閑著,與其在這裡胡思亂想,讓自己的思想更混亂,倒不如別理其他事了,趁此機會做一點與寫作有關的事,能做多少是多少,也算是磨練一下耐心吧。  這樣一想,心中的壓力就會減輕許多,當他在心中沒有一定要完成某件事的想法後,即不再與這件事對抗後,那種煩躁感和抵觸情緒自然沒有了,就能以較為輕鬆的心態開始工作了。  既然已經啟動了工作,他就試著用一種比較有新意的觀點來看待這件事,盡量放輕鬆一些,不要抱一定要完成某項任務的希望,就當作自己是一個充滿求知慾的人,要在這段時間內要學習一些有趣的知識,充實一下自己貧瘠、好奇的頭腦。  他驚奇地發現,當他以這種心態去學習、寫作時,總是能學到點什麼。他不再受以前那種「我是不可能寫出這部作品」的負面思想的干擾了。即使有時實在想不出什麼東西可寫,他也會整理一下思緒,讓自己的頭腦放鬆一下,然後心平氣靜地重新開始做當前需要做的事。  自從他開始實施這些策略後,他發現自己越來越熱愛寫作了,這項工作已變得十分有意義,他已洞悉了如何讓任何一件事變得更有趣的奧秘。後來他幾乎不再感覺到自己是被強迫去寫作,而是把寫作當作一個趣味盎然的遊戲來做。這樣的健康心態使他的工作變得更輕鬆,效率也更高了。  後來,他成為了一位著名的作家。  在《人間詞話》中,王國維曾以晏殊的一首詞,來比喻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的三種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在這一境中,也可說是一個強迫自己的過程,於蕭瑟的寒風中登高望遠,以堅毅的精神勉力而行,在孤獨中不斷求索。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這時對所做之事已有了濃厚的興趣,心甘情願地投入其中,食寢俱忘。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到了最後,生命之真性漸與事業融為一體,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我們凡事多強迫自己,也許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如果能運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就能使強迫的過程變得更為輕鬆。 【王陽明的一生,是坎坷崎嶇的一生,也是為了治學求道而百折不回、九死而不悔的一生。他經歷過種種挫折,曾經無比彷徨,也對前途產生過懷疑,但他終於堅持下來了,最後達成了心中的目標。在這個修身治學的歷程中,王陽明最有價值的心得是什麼呢?】  篤行的境界  辨既明矣,思既慎矣,問既審矣,學既能矣,又從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謂篤行。  ——《傳習錄》  當已達到能分辨清楚、思考慎密,問得已詳細,已學會了,還精進不已,持續不斷地用功,這就叫做切實地實行。  對於現代人來說,這種篤行的能力尤其重要。在這個普遍浮躁、急功近利的社會裡,如果能克服急躁的情緒,就意味著你比別人佔得了先機,在人生的道路上才有可能獲得較大的成就。  篤行還是一種很高的人生境界。根據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72%的老人後悔年輕時努力不夠以至於事業無成。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後悔年輕時努力不夠?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沒有盡全力活過,以致最後一事無成,遺恨終生。  而一個實踐篤行的人,對一件事情乃至對人生有過完全的努力,他真正地活過了,才能做到完全的放下,覺得自己問心無愧了,沒有虛度此生。而一個人沒有盡心儘力地在人生拼搏過,內心深處一定會留下遺憾。不論我們做任何一件事,只有忘我地鑽進去,把它真正搞懂了,才能超越它,把它放下來,這樣它才不會成為自己的牽累。  對於一個人來說,無論是廣泛地學習、詳細地詢問、清楚地研究分辨、慎密地思考,或是堅持不懈地做一件事,其關鍵都是在磨鍊這顆心,使它回歸本位。  所以做每一件事都要盡心去做,全身心去體驗它,以這件事為心,這樣才能與它融為一體,從而逐步從忿怒、焦慮、浮躁等不良情緒的干擾中脫出身來,進入心靈的本來狀態,就能達到得心應手、無往而不適的最佳境界。這也是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大的一個方法。李白年幼時,天資聰穎,活潑好動,是遠近聞名的「小才子」。由於他很聰明,看什麼書一看就能記得,於是就有點驕傲自滿,一味貪戀玩耍,讀書時只是敷衍了事,不願下苦功學習了。  父親看到這種情況,心裡很擔憂,害怕兒子這樣下去,會毀了他自己,於是便送他到山中去讀書,讓他能在那裡專下心來學習。  來到風景秀麗的山中後,李白還是貪玩,對讀書沒有興趣深入鑽研,只求能記住就行了。  一次父親考他,問他對一首詩的理解,李白憑著自己對此詩的「理解」,解說得亂七八糟的。父親很生氣,斥責他:「如此讀書,何時成才?!」李白卻不以為然,認為自己已經記住了那首詩了呀,不明白父親為什麼會生那麼大的氣。他找個借口,說去練書法,就溜出去了。面對頑劣的兒子,父親搖頭嘆息不已。  正當李白在寫字時,面前飛過一隻蝴蝶,這一下把他的興趣吸引過去了,忙放下筆,蹦蹦跳跳地去追蝴蝶。  一路追逐著蝴蝶,李白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山腳下的一條小澗,他看到一位老婆婆正在那裡磨一根鐵棒。  李白好奇地問:「老婆婆,你在這裡做什麼呢?」  老婆婆抬起頭來,答道:「我在磨這根鐵棒呀。」  李白感到更奇怪了:「你磨鐵棒幹什麼用呀?」  老婆婆說:「我呀,我想把這根鐵棒,磨做一顆繡花針。」  李白簡直驚呆了:「那麼粗的一根鐵棒,什麼時候才能磨成一顆繡花針啊?」  老婆婆回答道:「這你就不懂了。常言說得好,世間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不論做什麼事,沒有成不了的。這根鐵棒雖然粗,但只要堅持,總有一天會磨成繡花針的。」  看到這一切,李白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深深地感到自己以往不論做什麼事都淺嘗輒止的做法,與老婆婆要將鐵棒磨成繡花針的精神相比,真是太慚愧了!  從此,李白痛改前非,無論射箭、練書法、讀書都非常用心,力求精益求精。經過持久不懈的努力,他終於成了唐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李白天資聰穎,尚且要如此篤行才能成功,我們作為普通人,要想取得一點成就,就更要下苦功去克服淺嘗輒止的毛病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知放棄了多少本來有可能獲得成功的事,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從中找到成就感。我們總以為自己默默的付出,沒有得到別人的鼓勵和讚美,看不到希望和目標,久之就失去動力了。  所以,有時候我們花點時間給自己鼓鼓勁,享受一下從所做事情獲得的成就感,這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可以暫時停下來,欣賞一下自己的工作成果,想像一下它給旁邊的人能帶來哪些好處,這都是對自己努力的正面肯定。通過這樣一些簡單的自我肯定,我們的心靈能獲得極大的滿足,而只有當心靈得到滿足時,我們才更有力量去從事工作或其他的事。  做一件事,之所以不能堅持下去,除了沒有獲得一種成就感外,還往往是由於我們不能看到背後的希望和實現目標的可能,到了關鍵時候,看不到目標時,信心就動搖了,我這樣做值不值得?會不會成功?結果最後往往是失敗的念頭佔了上風,我們在關鍵的時刻退卻了。  其實當下的每一次努力,都會產生你看不見的效果,量變到一定程度一定會產生質變。  在做學問或其他事時,有時候會覺得心浮氣躁,雜念紛紜,感到很累、很難受,難以堅持下去。這時要注意「涵養性情」,把做事的過程當作是磨鍊自己心性的機會,這樣就會獲得一種克服困難成就感,自然就能深入地做下去。【在物質文化生活極大豐富的現代社會中,我們不少人整天追逐物慾,心靈處於紛亂彷徨的狀態,不僅工作效率低下,生活質量大大下降,甚至有時被外物引誘而誤入歧途。其實內心只要有一種境界,就能讓自己的心靈清明而澄澈,不僅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妙,還能將人生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在王陽明看來,一個人該如何達到這種境界呢?】  內心要有一種境界  問:「心要逐物,如何則可?」  先生曰:「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職,天下乃治。心統五官,亦要如此。今眼要視時,心便逐在色上;耳要聽時,心便逐在聲上,如人君要選官時,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調軍時,便自去坐在兵部:如此豈惟失卻君體,六卿亦皆不得其職。」   ——《傳習錄》  有人問:「心沉迷於追逐外物之中,如何對付這種情況?」  王陽明說:「一個國家的君王修身正己,各個部門的官員各司其職,天下就能安定。人心統率眼、耳、鼻等五官,也要如此。現在眼睛要看東西,心就在美色上追逐不已;耳朵要聽時,心便在追逐好聽的聲音。這樣妄起分別,就好象君王要選拔官員,便自己去坐到吏部;要調遣軍隊,則自己去坐在兵部。這樣憑自己的好惡去行事,不僅失卻了自己的君王身份,各部門的官員也都不能恪守其職。」  古人認為,心具有思考能力,在各種器官中處於統帥地位,所以將它稱為「心君」,而眼、耳、鼻、舌、身等五官不會思考,與外物接觸時容易被吸引而誤入歧途。  所以,只有首先把心的位置擺正,確定心的絕對權威地位,我們才不會讓外物擾亂自己的內心。用《孟子》的話來說就是「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只有心正了,才能在面對許多外物的誘惑時,能保持內心鎮定,不為外物所動,達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的超然境界,這樣就能從容自如地處理各種問題。  古時候,有一個國王,想找一個宰相。後來,找到一個博學多才、品行很好的人,國王認為他很適合當宰相,但不知他的工作能力如何,於是便採用一個智者獻出的方法,來考驗他能不能專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  國王找了一個借口,先說要殺他,後由身邊的大臣勸說,於是讓他端著一個盤子,裡面盛滿油,從京城的東門走到西門,在行走的這個過程中,不準把盤子中的油撒出一滴來,只要油撒出一點,就殺他的頭,如果他能順利完成任務,則封他做宰相。  這個條件,實在太難做到了,捧著滿滿的一盤子油,穿過這麼長的一座城市,人山人海,不準滴一點油出來,一般人是不可能完成的。所有的人都以為他難逃一死了。  這個人接受了這個生死攸關的挑戰。他雙手捧著滿滿的一盤油,走在路上,他的父母妻兒以為他必死無疑,前來哭他,他沒有看見,也沒有聽見。  走到一條街上時,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女人,從他身邊走過,不知有多少人成群結隊地跑來觀看,品頭論足,人聲鼎沸,他一心一意地端著盤子行走,毫不理會他們。  後來,一頭髮瘋的大象不知從什麼地方跑出來,在大街上橫衝直撞,嚇得滿街人到處亂跑,慌忙逃命,可是他一心一意、不緊不慢地走著,全部心思都集中在手中捧著的盤子上,仍然好象什麼都沒有看到。走到皇宮附近,不巧正碰上皇宮著了大火,一時間人們忙著救火搶搬物品,鬧得紛亂不堪,並且在皇宮殿樑上的一巢馬蜂,被火燒出來,到處飛舞螫人,這人雖然也被螫了幾下,可是他始終沒有感覺到,仍然專心致志地捧著油盤朝著目標走去。  最後,他終於達到了目的地,一滴油也沒有滴出來。  於是國王便拜他做宰相,認為一個人做事,能夠這樣專心,便是喜馬拉雅山也可以平下來,何況做其他事!  這個人做了宰相後,果然不負國王所望,發揮出了極大的智慧和能力,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  後來他的學生由於好奇,問老師當年是怎麼樣做到這一點的。他便披露了這個如何在做事時排除干擾的秘密:  「如果你能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體內,一旦進入狀態,就能獲得一種內在境界。這時外界的各種事情和動靜就干擾不到自己了,因為我們的注意力會被內在穩定的心境所抓住,處於這個境界,外面的種種誘惑就不再能控制我們了。  專註於眼前的工作當然是必要的,但是我們可以先觀照自己的內在身體,讓一個寧靜放鬆的境界在心內紮根,當外在的身體與心靈相連後,我們的心態會變得非常輕鬆自如,工作質量和效率也會大幅提升。  所以,當你在做一件事的時候,不管你做的是什麼,利用這個機會感覺自己身體內部的感覺和狀態,讓自己專註於當下。這種方式可以把要做的事變成一件輕鬆的事,避免你的思想受到其他事的干擾。  當你的注意力深入在你身體內部後,你會很容易地保持一種定力,不管外面發生什麼事情,你都可以保持不動如山的冷靜狀態。  鄭板橋有一首讚美岩竹的題畫詩說:「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山上看似弱小的一簇竹子,之所以能不懼風吹雨打及飛沙走石的考驗,就在於它的根深深地扎入岩石之中。  在這個世界上,成功者之所以很少,就是因為大多數人把握不住自己,心靈沒有一種定力。  如果我們有「力不從心」的感覺,本來是想做這件事情的,但心思又轉移到其他的事情上,又不由自主地去做與目標無關的瑣事了,總是在不由自主地放逸自己,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應該達到的目標上。這時不妨試試這個策略,做事時先將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體上,帶著一種境界去工作,或許能夠改變我們工作效率低下的局面,從而使自己的人生得到改觀。【正德十四年,王陽明擒獲叛亂的寧王后,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賞賜,反而招致群奸嫉恨。太監張忠、安邊伯許泰率領的京邊官軍進駐南昌後,對王陽明進行百般漫罵,或故意尋釁鬧事。但王陽明毫不為所動,對京邊官軍的將士們依舊待之以禮,最後贏得了他們的擁護。王陽明是怎樣對待忿怒之類的情緒的?】  物來順應——提升制怒功力  問有所忿懥一條。  先生曰:「忿懥幾件,人心怎能無得?只是不可有耳!凡人忿懥著了一分意思,便怒得過當,非廓然大公之體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如今於凡忿懥等件,只是個物來順應,不要著一分意思,便心體廓然大公,得其本體之正了。且如出外見人相鬥,其不是的,我心亦怒。然雖怒,卻此心廓然,不曾動些子氣。如今怒人,亦得如此,方才是正。」   ——《傳習錄》  有人請教「有所忿怒」一條。  王陽明先生回答說:「忿怒之類的偏頗情緒,人心之中怎麼會沒有呢?只是不應當有而已。平常人在動怒時,控制不住感情,便會怒得過了度,就不是廓然大公的本體了。所以心有所憤慨,便不能做到端正。如今對於忿怒這些不良情緒,它們來了,不要過分加自己的主觀願望在上面,只是個順其自然,心境自然不偏不倚、廓然大公,從而能夠中正待物。比如在外面看到有人互相鬥毆,對於他們不正確的地方,我心中也會動怒。不過雖然動怒,此心卻仍然冷靜清明,不會失去理智。如今對別人生氣時,也必須如此行事,這樣才能保持心體中正。」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煩心事,在各種外來事物的刺激下,我們並不能經常保持冷靜平和的狀態,有時遇到刺激,一時無明火起,就會造成情緒失控,哪怕只是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惹得自己勃然大怒,瘋狂地大吼大叫,或是亂砸東西,以此來發泄心中的怒氣。  在網上、報紙或電視上,我們也時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新聞:一個人由於與他人因口角之爭,惱羞成怒,一時控制不住自己,衝動起來鑄成大錯,事後平靜下來,雖然感到後悔莫及,但卻無法挽回自己的過錯了。  相反,如果我們面對那些給自己帶來煩惱的事,即使有不快的情緒反應,但能很快地將它們放下來,不讓這些負面的東西過多地影響自己,使心情保持相對的寧靜。這種寧靜的心情,就能帶給你更好的感受,讓你能擁有冷靜的洞察力,從而從複雜的局面看到改變現狀的契機。如一位細菌學家進行細菌研究,在培養葡萄球菌時,一天突然發現培養皿里出現了一塊綠色的黴菌,在這塊綠色黴菌的周圍,他精心培育已久的葡萄球菌死亡了。細菌培養失敗,這本來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以前也有好幾位研究細菌的專家也發生過這樣的事,但他們對此無一例外地感到惱怒、懊悔、自怨自艾,誰也沒有深究下去。  但是,這位細菌學家的心態很好,當然剛開始他也憤怒、煩惱過,但一會兒他就釋然了,坦然地接受了這個現實,並保持著積極進取的心態。結果,在這個過程中,他以冷靜的洞察力發現了一個疑點:自己培養的細菌為什麼會死亡,難道那塊綠色的黴菌有殺菌奇效?他循著這個思路契而不舍地研究下去,終於發現了青黴素。  培養的細菌不小心染上雜菌而死亡,在常人看來,這算是一件失敗的事了,大多數人的本能反應可能是覺得自己怎麼這麼倒霉,以前的所有努力都白費了。然而,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即使我們憤怒、埋怨、嘮叨,難道能挽回這件失敗了的事嗎?顯然不能,事情不會因為我們的不接受而有所改變,它永遠按一個已經發生的事實呈現出來。  相反,如果我們能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實,停止自己對改變事實毫無幫助的忿怒心情,心靈反倒得以放鬆,它本來具有的冷靜洞察力就會產生作用,能發現在消極心態下無法發現的機會。  所以,善於提升自己的制怒功力,實在是人生中一項重要的功課。  要讓自己達到寵辱不驚、喜怒不形於色的境界,有一個訣竅,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物來順應,不要著一分意思」 這個方法。  遇到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一個人難免會有些憤怒、埋怨的情緒,這是正常的。只不過你一定要注意擺正心態,那些負面的情緒一起來,可以立即向自己提問:「我正在幹什麼?」讓思想有一個停頓的機會,同時向內觀察此刻的情緒是怎樣的一種狀態。覺察情緒的時候要保持客觀性,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各種主觀想法加到它們的上面,跟著情緒去分析、批判它們,而是要完全接受它們,順其自然,適應當下這一刻的狀態。  這樣一來,我們就會體驗到一種雖然暫時表達出發怒的情緒、但內心卻是非常平靜的奇妙狀態,而且這種情緒隨發即過,不會長久地停留在心中干擾正常的思維。這時,我們的心靈自然會保持一種平和、不偏不倚、沒有干擾的清明狀態,這樣才能對所遇到的事物應對得當。  這是一個處理憤怒等不良情緒的妙方,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從另一個積極、客觀的角度來看待自己所遇到的一切負面情緒,而不是把自我的觀念摻雜進去,以致越攪越亂,形成惡性循環。  當一個人從以往束縛住他的行為思考模式中解脫出來,用完全接受任何事物的眼光來看待一件事時,他便會發現,那些不良情緒不能再干擾自己了。  在生活中,哪怕面對十分困難的處境,只要你能下定決心,從心底改變自己的觀念,坦然地面對世界,這時你的態度將會發生奇妙的改變,原來一切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而且只要你願意,你完全可以保持心靈的平靜,並發現所有的一切都會變得順利,沒有什麼不良情緒再能干擾你了,你也就更有能力去克服困難。因為只有在心情放鬆、積極樂觀的時候,我們大腦的控制機能沒有受到任何障礙,才會動員所有的資源來處理並解決遇到的問題。【意志力是一個人成就大事業的必要前提。在這個社會裡,有著太多太多的誘惑,一不小心,就會導致我們的行為偏離正軌。很多人就是因為沒有意志力,任由自己將時間和精力浪費在各種小事上,而與成功無緣。我們該如何從內心培養意志這種獨特的智慧和能力呢?】  意志是一種獨特的智慧  「善念發而知之,而充之;惡念發而知之,而遏之。知與充與遏者,志也,天聰明也。聖人只有此,學者當存此。」  ——《傳習錄》  「當好的念頭產生時,一定要及時予以肯定,讓它擴充開來。而當不好的念頭產生時,即將誘惑自己偏離正軌時,則要當機立斷,堅決予以制止。這種能對好念頭予以肯定並擴充、對不好的念頭予以制止的能力,叫做意志,是上天賦予人的獨一無二的智慧和能力。那些成為聖賢的人就是靠這個意志,不斷修養心性,才成為聖賢的,而普通人要提升自己,也應當存養意志,否則就很難進步。」  在很多時候,意志表現為一種能夠堅定不移地去做一件事的精神。可以說,在人生的道路上,機遇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差不多的。關鍵就看誰的意志力強,誰的功夫下得到家。  如果一個有志於成就一番大業的人,能下苦功磨練意志力,將會突破自己的弱點,進入一個從未經歷過的境界,讓心靈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從而把潛藏於體內的智能、天賦和能力挖掘出來。  明朝儒學大師陳獻章,自幼聰慧過人,讀書過目不忘,但參加兩次科舉考試都落第了,二十七歲時,他開始發憤學習,拜當時名重一時的大儒吳與弼先生為師。  陳獻章雖然很有才氣,但不夠勤奮,早晨常常貪睡不起。  吳與弼先生治學嚴謹,對學生要求也相當嚴格,這時就會在門外大叫:「讀書人!你現在假如因為懶惰的話,什麼時候才能學到前輩大師的精髓,將他們的思想發揚光大呢?!」  將陳獻章從舒服的床上叫起來後,吳與弼並不急於給他講授各種學問,而是通過各種雜事來磨練他,讓他去挖地,簸谷,割禾,種菜,編扎籬笆,自己寫字的時候,就讓他研墨,或者客人來時,則令他接待沏茶。這樣過了幾個月,就讓他回去了。  剛開始時,陳獻章對這種獨特的教學法感到失望,覺得在老師那裡,除了學會幹一些農活雜事之外,什麼也沒學到。回鄉之後,他靜靜地思索在老師那裡求學的經歷,想起了這樣一件事:一天在田裡割禾時,老師不小心被鐮刀割傷了手指,十指連心,自然非常疼痛,老師卻說:「人怎麼能夠被外物所勝呢?」竟然面不變色、若無其事地繼續割禾。  陳獻章終於恍然大悟,體會到了吳與弼先生的良苦用心,原來老師這是在身體力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教育學生要有過於常人的人格和意志,不要匍伏在任何外物之下。自己平時自恃聰明過人,不願痛下苦功,這不正是自己最大的弱點嗎?而老師早已洞察到了自己的這個毛病,對症下藥,從各種小事入手來提升自己的意志力。從此之後,陳獻章開始了真正的勤奮治學,他閉門讀書,足不出戶一年有餘,精益求精地窮研古今典籍,有時鑽研一個問題到了關鍵時刻,徹夜不寢,實在睏倦了則用涼水浸泡雙足,以刺激自己清醒起來。他還自筑陽春台,整日靜坐其中,潛心學習思考,他用功到如此地步,以致家人只能從牆壁挖一個洞把食物遞進去。   陳獻章以過人的意志力,一心修身治學,就這樣堅持數年,終於有悟,成為了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詩人及書法家,桃李滿天下,更開啟了明朝一代的心學新風。   後人評價說:「先生(陳獻章)之學,激勵奮發之功多得之康齋(吳與弼)。」陳獻章儘管聰明多才,智商高,記憶力好,但聰明的人往往容易去找捷徑,不肯下苦功去做學問。如果沒有吳與弼先生用各種農活雜役來磨練他的意志,使他從此痛改前非、發憤努力的話,他能否成就那麼大的學問還是個問題。   在這種堅持不懈的探索中,陳獻章通過親身實踐,終於悟到了掌握自己意志的奧秘。他說:「古之善學者,常令此心在無物處,便運用得轉耳。」這就是說,在修身治學、磨鍊意志的過程中,最關鍵的一點是:要善於把真我置於虛無處,學習不認同你的頭腦。   舉個例子說,當你在讀書時,突然生起一個念頭要去看足球賽,這就是頭腦在引誘你。只要你發現自己這個念頭,就馬上明確地告訴自己:「這是頭腦的想法,與我無關。」然後靜靜地觀察你的思想,不要去分析、思考你頭腦中的想法,更不要與它對抗,只是和平地與它共處,把握住自己的真心不動。   這時的心境,就如鄭板橋寫過的一首詩:「流水澹然去,孤舟隨意還。」當一個人的心靈無牽無掛時,任由河水澹然流淌,載著一葉孤舟適意而歸,他只是閑靜地觀照這一切,優遊自如,無滯無礙。   此刻心靈的鎖已完全打開,融入了整個宇宙,而獲得生命的安頓。此時我心就是萬物之心,萬物之心就是我心,意志與大自然相通,又有什麼東西能阻擋大自然的力量?   這個時候,那些頭腦中的想法沒有你的認同,便會失去力量,而你的意志力就會變得更為強大了。   由於每個人都具有人性的弱點,在面對複雜多變的外界環境時,稍不注意,就會屈從於外界的環境,或向自身的弱點投降了,得過且過,一事無成。只有磨練出頑強意志的人,才能自由地主宰自己的行動,使自己所有的行動和精力都集中到一個點上,把有限的生命能量用來做那些有價值的事,從而創造出奇蹟來。 【當代是一個比任何時代都要複雜多變的世界,科技更新換代快,社會面貌日新月異,各種局面瞬息萬變,以致很多人的心靈無所適從,感到與生活脫了節,異常苦悶。其實古人已領悟到一種智慧,能夠「以不變應萬變」,讓心靈在任何時候都閑適自如,與變化融為一體。這種智慧該如何獲得呢?】  與變化融為一體  澄在鴻臚寺倉居,忽家信至,言兒病危。澄心甚憂悶不能堪。  先生曰:「此時正宜用功。若此時放過,閑時講學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時磨鍊。」  ——《傳習錄》  有一次,陸澄在鴻臚寺暫住,忽然有人捎來一封家信,說兒子病情危重。聞此消息,陸澄心中非常憂悶,不堪忍受。  王陽明說:「這時正適宜用功,以提升自己的境界。如果將這個機會輕易放過,空閑時講學又有何用?人正是要在這樣的時刻磨鍊自己。」  在中國古代哲學看來,這個世界的本質就是「變」,任何事物都在「變化」之中。如為六經之首的儒學經典《易經》,談的就是天地宇宙的運轉變化之道。佛教認為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壞空」,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道家更是強調「一陰一陽之謂道」,世間萬物都處於陰陽相互運動、轉化的狀態中。  如蘇軾在《水調歌頭》中所發出的千古長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生活中,難免有這樣那樣的溝溝坎坎,這是不可避免的事實。因為生活就是在不停地變化著,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無論你有多成功,多有智慧,多善於處理問題,你一定還會碰到許多讓你煩惱不已的事情。  面對人生中的悲歡離合等痛苦,一個有智慧的人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呢?  《莊子》里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老子死了,他的朋友秦佚前去弔唁,大哭三聲就出來了,臉上也不見有悲痛欲絕的表情。  老子的一個弟子感到很奇怪,就問他:「先生難道不是我們老師的好友嗎?」  秦佚回答:「我和老子是知心好友。有什麼問題?」  「先生既然是我們老師的朋友,老師去世了,您卻弔唁得如此簡單,可以嗎?」問話的人頗有些不快的樣子。  秦佚淡淡地說:「可以的。開始我以為你們跟著老子學習多年,已達到了超脫物外,與天合一的境界,不過照你們的表現來看,似乎還差了點。剛才我到裡面弔唁時,看到有老人在哭泣,如同在哭自己的兒子;也有少年人在痛哭流涕,哭得如喪考妣。他們痛悼老子逝世,一個個哭得這麼悲傷,有說不盡懷念的話,更有無盡的哀思。看起來這是人之常情,但這種感情卻背離了天道自然的原則,不是合於『道』的正常感情。」  過了一會兒,秦佚又說:「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大家忘記了生命本來就是由『大自然』所賦予的,有生必有死,是人們無法逃避的自然規律,古代的聖人把這種過度的哀傷,叫做違背『道法自然』規律而遭受的束縛。老子誕生時,順應時勢而來;離開時,亦順其自然而走。安於時勢而自然而然,悲哀喜樂等情緒就不能進入心中,古代聖賢稱此為如同解脫了大自然的倒懸之苦一般。」從得道者的角度來看,天地萬物本來是一個整體,人們之所以不能安時處順,坦然面對自然的變化,關鍵在於其心沒有與天打通。一個人與浩瀚的宇宙相比,自然是渺小的,但當他將心融入宇宙的大化流行當中,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後,心靈就獲得了無限的伸展,「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登上了最高峰,回過頭一看,世上的其他事情就變得小了。  既然人生中有一些難題是我們逃避不了的,我們與其抱怨人生,憂愁多慮,還不如面對現實,試著用一種更輕鬆的反應來處理這些難題。  東晉詩人陶淵明也看到了這一點,他在《神釋》一詩中說:「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更須盡,無復獨多慮。」  在陶淵明看來,與其無謂地感嘆、挂念那些無法改變的事,徒然傷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如忘卻物我,讓心與自然相運化,毫不執著,進入隨順自然的境界。這時把自己完全融入大自然的洪流變化中,任憑寒來暑往,感悟清風明月,無喜亦無懼,應該做的事就平平常常地去做,不要過多地考慮不相關的問題。  陶淵明的這種人生態度,蘊藏著一種獨特的智慧。  當你將這種全新的、平和的反應方式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後,對於那些以往把自己困住、令人喘不過氣來的難題,你會用冷靜的態度來看待它,讓自己的的心情輕鬆一點,這樣也有助於問題的解決。退一步說,即使是一時無法解決的困難,你也能從更深的層次去理解其中的意義,順應其勢,待機而行,而不會一味地怨天尤人,哀嘆不已。  我們和那些人生中的苦難相遇時,即使它們的感覺令人不愉快,但如果我們敞開心懷,以完全接納的態度,坦然地接受並安靜地觀察它們,而不再與已經發生的事實相對抗時,那些憂慮、恐懼、懊惱的感覺便奇妙地發生了轉化,它們不再能夠干擾我們了,我們感覺到的只是身體和思想上的一些虛妄的覺受而已。  這時我們就會更有耐心,以一種處變不驚的態度去面對一切問題或困難了。  只要看透了令人痛苦的情緒是來自你的內心反應,當你改變自己的態度後,你的人生就改變了。你能夠洞悉人生的全貌,獲得一種超然的心態。  知道什麼是自己不能改變的,就接納它;而對於自己能夠改變的東西,就儘力而為。毫無疑問,這樣的處事態度,將能幫助你比較輕鬆地度過難關。【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發現,有一些人很有人緣,不論遇到誰,都能很快打成一片,贏得別人的好感,似乎具有一種獨特的魅力。歷史上的王陽明正是這樣的人。王陽明以他的切身體會,深知為人處世中的玄機,在這個問題上,他掌握了怎樣的奧秘呢?】  不要輕易指責別人  一友常易動氣責人,先生警之曰:「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奚暇責人?舜能化得象的傲,其機括只是不見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惡,就見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是友感悔。  曰:「你今後只不要去論人之是非,凡嘗責辨人時,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  ——《傳習錄》  有一位朋友脾氣不好,經常容易生氣而責備他人,王陽明告誡他說:「做學問應該反身自問。假若光知道一味苛責別人,眼睛就會只盯著別人的不對,而看不到自己的錯誤。如果能反過頭來要求自己,才能發現自己原來還有許多做得不夠的地方,哪裡還有時間去責備別人呢?舜能感化象的傲慢,其關鍵只是不去看象的不對之處。如果舜只是簡單地要去糾正象的奸惡,就會盡看到象的不對之處。象是傲慢之人,必定不肯承認錯誤,又這樣如何能感化他呢?」這位朋友聽後,很後悔自己的言行。  王陽明說:「你今後只是不要去評論別人的是非,當要責備他人的念頭出現時,就把它當作一個大私慾,堅決除掉。」  一些人在面對朋友的缺點或做錯的事時,往往會當面指出:「你錯了,讓我來告訴你正確的做法吧。」「你怎麼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以此來顯示自己高人一等的見解。他們以為這樣一來,別人就會心悅誠服地贊同自己的觀點。有的人甚至還一廂情願地認為,別人應該感謝自己為他們糾正缺點和指出錯誤!  可以說,不講策略地當面指責他人,這是一種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我們知道,根據心理學家研究,無論哪一個人,都有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的心理需要,這就是所謂的「自尊心」。如果是我們自己發現了錯誤,我們也許會自覺地改正它。但是由別人「直言不諱」地當面指責自己做錯了時,自尊心這種本能反應就起作用了,它動員全身的神經、肌肉來抗拒、反擊這種指責。所以,一個人面對指責的反應,通常是面紅耳赤脖子粗、氣急敗壞地和別人爭辯,竭力捍衛自己的觀點。  所以,我們永遠不要希望別人是從善如流的聖人。歷史上固然有古人聞過則喜的美談,但那是修養非常高的人才能達到的境界,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是不可能「聞過則喜」的。孔老夫子說得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想一想如果你受到別人的指責,自己會怎麼樣,你就會預見到別人面對指責的反應了。  很多時候,當我們指責他人時,不光受到指責的人會產生激烈的負面情緒反應,就是我們自己,只要細心體察一下,也會感覺到相當大的負面能量。  因為我們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人的缺點或錯誤上,自己好象生活在一個一無是處的世界中,似乎人人都與自己作對。這種消極的心態當然會產生消極的能量,然後會促使你不知不覺地在言行舉止上也變得十分消極,心情焦躁不安,受不得一點刺激,對他人越來越吹毛求疵,甚至把原本想幫自己的人也得罪了,把自己本來能做好的事情也搞砸了。這樣是不是得不償失呢?  而當我們保持一份寬容、尊重的心態時,即使看到別人有不合己意的地方,也會坦然面對這一切,盡量將注意力集中到別人好的那一面上,看別人到底能給自己帶來怎樣的啟示,而不是一味地去尋找、批評別人的不對之處。  如果我們能這樣做時,就會覺得心情好了很多,眼中的世界也變得更加美好了,而且這種良好的心情,不僅有助於我們與周圍的人保持和諧的關係,也能讓我們保持耐心與冷靜,處理問題也會更加輕鬆和順利。  要想克服愛批評指責他人的壞習慣,我們可以嘗試一下這個方法,讓自己的心從當前的圈子中跳出來,擺脫主觀願望,認真地思考和反省一下,假如一旦輕率地批評人,必然會導致雙方爭吵、對立的情況發生。而出現這種不愉快的事情,對解決問題有沒有幫助呢?如果自己這樣做,只會帶來更糟的心情,影響與他人的關係,甚至干擾到自己的工作,又何必執意去做它呢?  這種思考和反省,是一個不斷與良知——也就是「本心」溝通的過程。  我們的本心是無形無相的,它能客觀、不偏不倚地看問題,如果我們能接近本心,那些想表現自己的私慾就自然消失無蹤了。  當你想指責別人時,只要能做到這一點,你就能夠不理會即將湧上心頭的批評他人的衝動,而代之以一種更平和、寬容的感覺,你會驚奇地發現,你的人際關係在不知不覺中好了很多!【一個成功而又能擁有快樂的人,他必定是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一個契合點,使自己能夠全身心融入工作中,並能用心去感受生活的快樂。當以一種享受的心態去面對工作和生活時,他就能將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地步。在王陽明看來,我們該如何找到這個契合點呢?】  成功源於做切合實際的事  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體認擴充,卻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舛、紂心地,動輒要做堯、舜事業,如何做得?  ——《傳習錄》  王陽明認為,後世的人們不知道從自心上去體察認識,進而擴大充實本身固有的良知良能,卻偏要去謀求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做自己沒有能力做的事,一味地追求那些不切實際的東西,不知自己是桀、紂那樣的心胸境界,卻動輒要做堯、舜那般偉大的事業,這怎麼做得到?  王陽明的這個觀點,對今天現實生活中求職的人們來說,又何嘗不是一個正確的指導原則呢?  不少人在選擇職業時,恐怕都會有一種盲目從眾的心理。在親戚朋友或功利目的的影響下,一廂情願地選擇並不適合自己的職業,結果並不理想,有的甚至遭遇到悲慘的結局。  有一位年輕人,去到一個鄉村當了一個村官助理,他非常希望象別人那樣在仕途上發展。  但他明顯不具備從政的素質,幾年後村官助理的合同期滿,重新竟聘時,他落選了,年輕人一下子變得非常鬱悶起來。  後來,他去了南方一座城市打工,但這種鬱悶揮之不去,一直纏繞在他心頭。心裡有著這樣的一種沉重負擔,心情自然不會好,看什麼都不順眼,幹什麼也不順手,工作業績當然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境遇也就越來越差。  其實年輕人在競選村官助理落選後,就已經出現了有心理問題的苗頭,旁人經常發現他一個人在自言自語,但也沒有過分注意。  待到去南方打工時,年輕人看到自己也不能過上理想中的好生活,心理的偏頗越來越嚴重,他再也承受不起這種心靈的重負,他瘋了。  相比之下,另一位年輕人的選擇及遭遇卻截然不同。  這位年輕人是殘疾人,出生時由於早產,四肢不能動彈,直到13歲了,在母親持之不懈的關愛護理下,靠著母親的攙扶才能夠站立起來,但由於長年未得到鍛煉,雙手已經嚴重畸形。  不幸的是,在年輕人17歲那年,父親患病剛去世不久,他又因高燒無錢及時醫治,導致再次癱瘓,雙腿永遠不能再站起來了。  也正是在這一年,這個只斷斷續續上過5年小學的年輕人,母親為他報名參加了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由於長期治病,年輕人家中早已一貧如洗,母子倆相依為命,每個月的經濟來源僅有母親280元的退休養老金,一個月只能吃一次肉。  但就是在這樣極度桔據的生活中,母親還是擠出一部分錢來每年為兒子交自學考試的學費,並且為他買了一整套660多元的精裝百科全書。母親退休前在一家客車集團公司上班,一天,一個以前的同事來看望母子二人,談到廠里使用的塗料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能導電的就不能防鏽,能防鏽的則不能導電。國內外許多技術員、工程師及科學家們為之進行科研攻關,傷透了腦筋,但就是研究不出既能導電又能防鏽的新型塗料來。  母親的那位同事也許沒有想到,她的這番話就象一道閃電,擊中了年輕人的頭腦,他頓時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我能不能研製出既能導電又能防鏽的一種理想塗料來呢?  從此,母子二人簡單而有規律的生活多了一項新內容,那就是做實驗。一次次調整塗料的配方,一次次失敗。  看到深夜還在燈下忘我鑽研的兒子,母親多想為兒子補充一點哪怕是一碗餃子的營養啊,但她實在沒有過多的錢,只能抹一把心疼的眼淚,為兒子在心裡暗暗地加油。  也不知失敗了多少次,在母親的全力支持下,年輕人經過四年的反覆試驗,終於發明了一種既能導電又能防鏽還能防腐耐熱的全新型塗料,並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而這時的母親,也從兒子的發明中看到了自己的生存價值。  年輕人感慨地認為,正是由於母親寬容的心懷以及那種超乎功利的態度,對自己絕對信任,才使他「只管耕耘,不問收穫」地走到現在,取得了別人不能取得的成就,在獲得科研成果的同時,也領悟了生命的真諦。他在手記中寫道:「如果誰象我一樣用功,誰就會取得比我更大的成功。」  而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陷入失望、混亂的境地,就因為我們總是花時間來抱怨自己的人生總是不盡如人意,似乎自己享受不到一點生活的樂趣。但我們往往忘記了去真正行動起來,充分運用自己已經擁有的一切,用心尋找有意義的東西。  我們當然可以希望自己將來過上理想的生活,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就應該去做一些馬上就能做,也一樣快樂的事,讓我們的心情達到最好的狀態。  當你發現自己有好高騖遠的傾向時,不妨試著將你的焦點從你希望獲得什麼移開,代之以思考現在你擁有哪些可貴的東西,以及你可以用它們來做哪些符合實際情況的事。  如果你覺察到自己正陷入憤怒、懊惱、抱怨當中時,記住不要掙扎著與人生的各種問題相對抗,而要放鬆身心,靜靜地回味一下自己現在擁有哪些以前沒有注意、但卻十分寶貴的事物,例如青春、健康或生命等等,並對這一切心存感恩。  事實上,只要你不去一味追求那些不切實際的東西,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眼前你能做的事情上,你的心情會更寧靜,工作效率也會大幅度提升,也會更有洞察力,從而有可能獲得更多美好的東西。【17歲時,王陽明前往江西娶妻,住在岳父的官署中,閑聊之餘便苦練書法,沒想到本來書法平平的他,幾個月過去,等到回去的時候,竟然書法大進,一手毛筆字寫得龍飛鳳舞,神形兼備,如得神授。在練書法的過程中,王陽明悟到了什麼道理,使得其書法進步如此神速?】  有一種智慧叫「心上學」  先生嘗示學者曰:「吾始學書,對模古帖,止得字形。後舉筆不輕落紙,凝思靜慮,擬形於心,久之始通其法。」  ——《年譜》  王陽明曾經告訴跟隨他學習的人說:「我開始學書法時,只是對著古帖臨摹練習,這樣練來練去,只學得個字形相象,內在的神意卻毫無所得。後來我改變了學習方法,舉筆不再輕易落紙,而是凝神靜慮,先在心中想像要寫之字的形態氣勢,這樣練習久了之後才開始通達書法之道。」  這段話指出了一個人的心理態度與學習各項技能之間的關係,強調不論學習什麼事情,都要有一個正確、恭敬、專心的學習態度,心能真正地靜下來,讓所要學習的事物在心中形成一個明確生動的心理圖像,越生動逼真越好,這樣自然就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就象深諳繪畫之道的畫家在作畫時,心凝氣靜,萬慮皆空,意隨心轉,筆隨意動,在常人看來只是寥寥數筆,這一點,那一划,一幅栩栩如生的翠竹圖便出現在眼前。  有人好奇地問:「您畫的竹子為什麼會這麼逼真?」  畫家微微一笑回答:「因為我的心中早已有了這些竹子。」這就是所謂「胸有成竹」的典故。  在畫家看來,他畫這些竹子的過程是很簡單的,只是把早已進入他心胸的竹子用筆勾划出來而已。  我們通常認為,做一件事或學習一樣東西,反覆地去做去練習,重複的次數多了,就能獲得成功。然而,使我們最後獲得成功的,果真是重複的次數夠多才能達到的嗎?  心理學家馬爾滋對此提出了一個十分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學習某種技巧,並不是做的次數越多就越容易獲得成功,而關鍵在於你的大腦神經能否記住那種成功的經驗。  當一個人在反覆練習投籃動作時,他的腦子裡在不斷想像並調整籃球投進球籃的軌跡,並由此指揮著全身的肌肉作出相應的動作,慢慢地進行修正,最後達到在心裡投進球籃的心理圖象。為什麼在投籃訓練中,要一再地強調態度,要做到認真、專心、全神貫注?因為這樣才能利於在心裡形成穩定、清晰的心理圖像。如兩個人一起訓練投籃,一個人十分認真,心無旁鶩;而另一個人則雜念紛紜,心不在焉;兩個人即使練習投籃的次數一樣,其訓練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古人云:「萬物靜觀皆自得。」只要思想能靜下來,用心去觀察、感知,就能掌握萬事萬物的規律和奧妙,有得於心。而《莊子》中說:「得於心而應於手。」心內有所會通,悟到「道」了,自然心靈手巧,任憑再難的動作,也能很快掌握,起立竿見影之功效。  所以,如果我們善於培養先用「心」來想像學習的習慣,使自己產生平靜、自信的感覺,讓「心」能夠突破自我的束縛,這樣就能達到靈活自如地掌握所學事物規律的目的。  學溜冰時,就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去學。首先進行想像訓練,可以先到溜冰場觀摩一下那些溜冰高手的動作,也可以仔細欣賞一段運動員溜冰的精彩視頻。然後選擇一個安靜的地方,坐著或躺下,輕輕閉上雙眼,放鬆身體,深長呼吸,心神集中在呼吸上,順其自然,合而為一,藉此讓思想盡量放鬆下來。  接下來,讓看過的高手溜冰的畫面在大腦中浮現出來,就好象這是一個遊戲,不要給自己壓力,自己現在只是在欣賞腦海中的一段電影。悠閑自在地沉浸在想像之中,注意觀察想像中的每一個細節,不能象走馬觀花一般勿勿而過。  當這種想像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覺得思想十分寧靜時,便開始想像自己慢慢地融入腦海里的畫面中,好象就是自己在作動作優美、順暢自如的溜冰。細細地體驗這時候自己身心上的感覺:松馳、自信、忘我、和諧……反覆想像,直至渾然不覺的境界,這時候的良好感覺就儲存在你的潛意識之中了。  如果你閉上眼,用心一想,就能很清晰地在腦海里將這個畫面想像出來,同時你在想像中體驗到的各種良好感覺也會浮現出來,你在實地學習溜冰時,一會兒便能輕鬆自如地騎了,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實,這也就是通過想像,先在心上學習,然後再進行實踐驗證的實例。當然學習其他技能或運動,也可以運用同樣的方法去學。結果證明,這種學習方法比起普通的機械重複練習法,效果又快又好。  心靈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各種技能訓練中,千萬不要忽略了心靈的另一種智慧——想像。【現代的人常說:「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當一個人有正確的態度、胸懷和境界時,他的世界自然而然地就擴大了。王陽明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悟出了快速掌握某一技能的心法,而且這種心法還能有助於我們掌控自己的人生,因為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想像能助你更好地掌控人生  既後讀明道先生書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學。」既非要字好,又何學也?乃知古人隨時隨事只在心上學,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後與學者論格物,多舉此為證。  ——《年譜》  (王陽明)後來讀到明道先生(即程顥)的書,其中講道:「我寫字的時候很恭敬,並不是要字寫得好,只是這個恭敬的態度就是學習。」既不是要字好,又為什麼要去學呢?通過學習書法的例子,於是知道古人不論什麼事情,隨時都在心上學習,等到心精明透徹了,字自然也就寫得好了。後來他與學生及朋友們討論格物致知的學問時,經常舉這個例子為證。  從王陽明關於「心上學」的論述中,我們不僅可洞悉快速學習技能的奧秘,還可以發現其中包含了如何掌控人生的妙法。  縱觀王陽明的一生,雖然遭遇坎坷,歷經磨難,但令人驚奇的是,王陽明在面臨危機、困境甚至絕境的關鍵時刻,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契機,這不是什麼神秘的超自然力所致,而是與他那超強的自控力有關的。  因為無論在怎樣困難的環境里,王陽明都能很快調整自己的心境,保持一種坦然淡定的狀態。在這種狀態里,內心寧靜而充滿自信,就能在錯綜複雜的形勢里洞察到事物運行的規律,從而採取正確的應對方法。  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想的大多是些負面的事情,腦袋裡裝的都是消極情緒,如:「天啊,生活太艱難了,這樣的生活不知何時才是個盡頭!」「以我的能力是不可能做成這件事的。」……等等。  很多人覺得自己活得很累,壓力很大,就是因為總是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消極的事物上,看到的都是一些黑暗面,不但使得自己精神沮喪,更會產生一種失敗的感覺,覺得活在世上毫無意義。  這種心理上的自我衝突,會導致你時時活在抱怨、憎恨的情緒之中,感到人生是那樣的難以掌控,毫無激情和動力。  面對變幻莫測的人生之路,中國的古聖先賢們,曾提出一個十分豪邁的口號——我命由我不由天!  他們認為,如果一個人修養到人天合一的境界,認識到了大自然的規律,其命運是可以由自我本人掌握的。普通人之所以認為命運是由老天爺決定,不能由自己做主,是因為他們的心緒混亂不堪,參透不了天地玄機,只能任由命運擺布。  而要掌握自己的命運,關鍵就在於能否掌握自己的心靈狀態。如果能隨時洞悉、察知心靈能量的流動情況,並自如地控制它們,以無為之心順其而行,所謂的命運也就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但是,我們平常人的心活躍易動,雜念紛紜,如同象猿猴一樣好動,又如烈馬一樣難以駕馭,人們常常喻之為「心猿意馬」。所以,充斥我們頭腦的通常是一些亂七八糟的念頭。就是這些游思雜念,使我們的心靈如同無人駕駛的小船,無可奈何地隨波逐流,駛向不可知的人生之路……  在這裡,我們可以用一個小小的技巧來迅速改變這種狀態,讓你的心境在瞬間扭轉過來,體驗到可控的、成功的感覺。  這個具有神奇作用的技巧,就是「心中的想像」。先讓自己的身體放鬆,心靈安靜下來,然後在腦中想像自己所希望的美好、幸福的事情,讓它形成一幅穩定、生動的心理圖像。  在想像的過程中,一切都順其自然,心境淡泊而閑適,如李白《獨坐敬亭山》所說:「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  一群鳥兒在天空高處飛翔,漸漸消逝,天邊唯一的一片白雲也慢慢地飄走了,只剩下一個幽靜空靈的天地。詩人獨自一人坐在空無一物的世界裡,靜靜地凝視著敬亭山。在這種忘物忘我的觀照中,敬亭山好象也有了生命,似乎能感受到它那充滿溫情的無形的目光。  想像也是如此,要忘卻外在的一切干擾,只是如實、客觀地進行一種體驗,尤其要注意體驗想像中的所有細節和自己在心理上的極細微的感受。  通過想像,你那種被歲月塵封已久的美好感覺得以挖掘出來,你沉浸在久違的自信、激情及高度專註等狀態之中,就能與心靈深處的能力和智慧取得聯繫,讓自己變成越來越強大。  另一方面,如果善於用心靈的力量來指導自己的人生,進行人生設計,就能增加獲得成功的可能性。  如果我們覺得自己的人生渺茫,不知往何處去時,也可以借鑒這種方法,在心裡規劃一下自己的人生,認真在頭腦中構思實現理想的美好過程,使它們在你的心中形成一個清晰的形象,最後用行動去實現這一切。  不論是什麼東西,只要它進入了我們的潛意識,就會具有很大的能量。如果理想進入了心靈深處,形象化後,實現它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因為心中有了一個理想的圖景,就會獲得一種信心和方向,發揮主導作用,讓自己把精力集中在那些有價值的事情上,這樣才可能將自己的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能在心靈進行生動的想像,這是一種十分可貴的素質,也是一種可以滋養生命的東西。  身處同樣困境的兩個人,如果一個人充滿信心,有著一個明確的方向,努力用自己所有的智慧和能力來改變命運,而另一個人則灰心喪氣,怨天尤人,兩人的結局是可想而知的。
推薦閱讀:

智慧語絲 
箴言中的智慧話與愚妄話的教牧意義
妙華法師 著:智慧與解脫——《維摩詰經》釋論(5)|
什麼是心無雜念?
好聽的女孩智慧名字 2018女孩智慧名字大全

TAG:智慧 | 發現 | 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