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己的情緒和平相處

壹心理導讀:通過共情和情緒管理,我們每個人都有修復他人的創傷經驗的能力。我們每個人亦可以做自己的「治療師」,去修復和創造自己的狀態和經驗。—— www.xinli001.com

文/簡里里,原載《科學Fans》

原題:愛是唯一道路

住學校的宿舍,就像舊社會的婚姻。你們素昧平生,千差萬別,卻有一日忽然便要在同個屋檐下,吃喝拉撒睡在一起。無論你情願與否,你和這些陌生人,不得不相互影響,一起建立規則,彼此討厭或彼此喜歡,度過幾年時光。和來自不同背景、彼此陌生的人朝夕相處,這絕非易事。

最近媒體上各種因宿舍關係而發生的悲劇不斷出現,微博上甚至出現了「寢室生存秘笈」,提供包括「不要太優秀」、「不要太小氣」等等幾大辦法。使得人們不得不去反思,到底是什麼出現了問題,使得日常瑣碎的口角紛爭引得驚天命案?

他們為什麼失控?

你一定也有過相似的經歷。連你自己都覺得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卻讓你產生超乎尋常的情緒,無論是悲傷、沮喪、憤怒還是開心快樂。

近些年的神經科學研究發現,我們的大腦中有一個儲存記憶情緒經驗的地方,叫做杏仁核(Amygdala)。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情緒,會通過杏仁核的神經迴路儲存下來。這樣,日後再發生同樣的事情,杏仁核就會越過大腦前額頁理性的分析,直接做出反應。而科學家也發現,人們對事件的反應,有部分原始的信號,是直接從丘腦傳送到杏仁核的。這部分信號抄捷徑、走得更快,卻並不準確——它是基於你過去相似經驗產生的情緒,而不是對於正在發生事件的評估。

簡單說來,一個人如果常常感受到憤怒,那麼在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上,就有可能會引起他的軒然大波;或者如果你從前做過很讓你備受折磨的事情,儘管帶給你很好的收益或結果,下一次再有同樣的任務出現,哪怕它仍然能夠帶給你巨大的收益,你第一反應會沮喪的說不。(來源:壹心理網www.xinli001.com)

曾經有科學家說過,人強烈的情緒只有20%-30%是現實引發的,70%-80%是來自「舊傷」。這些發生的事件,不過是你情緒的導火索而已。

而對於不斷發生的極端悲劇事件,無論是對馬加爵還是葯家鑫,媒體的報道除了關注事件本身、教育環境之外,也都紛紛開始關注他們的成長背景。究竟是怎樣的成長經歷,讓他們在平凡瑣事上,「舊傷」發作,喪失理智?

童年對人究竟有怎樣的影響

中國有句古話,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並不無道理。心理治療的鼻祖弗洛伊德創立的精神分析流派,也一再強調一個人童年經歷對人格形成的重要影響。在精神分析流派的理論多年的發展和修正中,「童年經歷」包含多種因素,大到社會文化、小到和親密撫養人之間的互動模式,都在不斷地塑造一個人人格的形成。

美國的心理學家Harlow曾經做了一系列實驗,來研究猴子母嬰之間的關係。在這些實驗裡面,Harlow用鐵絲製作了一系列道具,使得它們看起來像猴子媽媽。他把新出生的小猴子從猴群中隔離出來,和道具生活在一起。這些「假媽媽」為小猴子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分,但是情感上冰冷、沒有回應,甚至會無情地傷害小猴子——有一些道具會噴出氣體來,撕裂小猴子的皮膚,或者彈出鋼絲來扎傷小猴子。而實驗結果發現,這些小猴子出於本能,無論「假媽媽」如何傷害它,它仍然緊緊地抱住猴子媽媽。而小猴子在成長的過程裡面,逐漸變得抑鬱、自閉,在族群中無法社交。這些遭受過情感創傷的小猴子,在成為父母之後,他們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冷酷和暴力,超乎想像的虐待時有發生。

在今天看來,這一系列實驗冷酷殘暴,但毋庸置疑,Harlow第一次用科學的方法證明了靈長類動物對愛的需要。而早年愛的缺失(或不恰當滿足),會致使一個人的人格發展受損,在與人相處過程中,出現不適當、「失控」的情緒反應或者行為舉止。

這聽起來令人絕望。因為我們生來都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庭、成長環境,倘若童年決定一個人的人格,我們真的無能為力了嗎?

我們還是從實驗談起。在Harlow那一系列令人悲傷的實驗之中,他發現了一個令人充滿希望的現象。當這些受創傷的猴子被放回族群中,它們顯得自閉、抑鬱、無法交往,但是當族群眾有一些健康、活潑、友善的小猴子,執著地和這些有創傷的小猴子互動玩耍,幾個月之後,這些受創傷的猴子也慢慢走出抑鬱,變得能夠正常社交。Harlow把這群小猴子叫做「猴子治療師」。

無獨有偶,也有科學家追蹤過一批生長在貧民窟、父母是妓女、吸毒者的孩子,他們成長成為了健康的個體,有健康的人格,建立了穩定的家庭,有不錯的收入,甚至在中上層社會小有成就。科學家們在追蹤過程中發現,這些有著糟糕童年,卻人格健康的孩子們,在他們青少年時期,都有遇到過「猴子治療師」一樣的玩伴、或者長者,他們借從這些人身上依附於另外一種價值觀,或者從這些「治療師」身上獲得愛的感受。

加之近些年來神經科學領域也不斷提出「可塑腦」的概念,認為在腦部的發育的過程中,不斷重塑新的經驗,能夠使神經系統產生新的迴路。也就是說,如果一件事情曾經讓人感到不快,而若新的經驗——比如做這件事情還蠻快樂的感受——重複出現,新的經驗感受能夠替代舊有經驗,你便改變了杏仁核對感受記憶的儲存,「舊傷」治癒。

童年經歷也一樣,無論它對你的人格形成產生多大的影響,當人們獨立成人之後,仍然有機會發生變化,療傷治癒。

處理人際關係的法寶

共情的能力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曾經提出「自我中心主義」這個概念。說嬰兒無法客觀地判斷和理解事物、情境和他人的關係。嬰兒在判斷他人需求的時候,主要是根據自己的需求來理解。打個比方,一個2歲的小朋友愛吃糖,會認為你和他一樣,也喜歡吃糖;而他討厭的東西,你應該也很討厭。人們在長大的過程中,慢慢地祛「自我中心」,我們慢慢有能力客觀的看待周圍的世界,理解他人和自我的不同。

而更有趣的是,我們大腦中有一些神經元,叫做鏡像神經元。它們能夠使得我們在看到別人的行為時候,體會到對方的感受。也正是由於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使得我們能夠彼此共情,相互理解。

我最喜歡的關於共情的解釋是,透過對方的眼睛,去看對方的世界。當和他人交往的時候,請放下我們內心嬰兒式的「自我中心主義」,透過對方的眼睛,去理解他的世界。

和情緒相處

Thomas在1993年提出,人們在表達情緒的時候,往往有四種方式。一種是壓抑(Anger in),一種是攻擊(Anger out),一種是討論憤怒感(Anger discussion),另一種是憤怒軀體化(Psysiological anger symptoms)。

你看,情緒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它是真實存在人身體裡面的能量。就像你緊張的時候會流汗,生氣的時候會發抖,它是我們真實的體驗,並無好壞之分。

所以,當情緒出現的時候,請一定使得情緒有出口。壓抑、不理智的攻擊、憤怒軀體化,都不能使情緒變得更穩定,更甚會對他人或自己造成傷害。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處理情緒能量的方式,有人需要跑步、打球,有人逛街傾訴寫日記,需要注意的是,當情緒來臨,不要傷害自己、不要傷害他人、不要破壞公物,選擇適合你的方式,合理宣洩。

美劇裡面人們在遭遇強烈情緒時,朋友經常會問:「你願意講講嗎」?當人們身體裡面情緒這股能量慢慢消失,理智回來之後,合理、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心底的想法,往往能夠達成事半功倍的溝通。

而更絕妙的是,這樣我們便修復對事件的負性體驗,不致積攢「舊傷」。

通過共情和情緒管理,我們每個人都有修復他人的創傷經驗的能力。我們每個人亦可以做自己的「治療師」,去修復和創造自己的狀態和經驗。

就如Harlow在他的實驗中證明的一樣:愛是唯一道路。

心理延伸

心理圈:心理學人都在這裡

心理FM:空山不空

打卡學習:社交網路帶給我們的負面情緒


推薦閱讀:

袁和平:武行終會後繼無人
世界和平
撬動敘利亞和平的「鐵翅雄鴿」
時事簡評20121118美國鐵了心攪局中國不再侈談和平崛起
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告別演講譴責美國不希望和平

TAG:情緒 | 和平 | 相處 | 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