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累積福德與智慧的資糧—一?海濤?輯

累積福德與智慧的資糧—一海濤輯(2010-06-25 15:26:50)

1.佛法是有加持,但最重要的加持是由內心生起的,假使內心無法生起佛法真正的加持,從外境是不可能得到佛法的加持。

2.佛陀說:「我講解脫之道,至於要走否由你自己決定。」因此佛說自己是自己的救怙主,自己要當自己的皈依處。

3.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和藹平靜的人,和藹並非是身、口的外相,最主要是調伏內心而產生。

4.何謂調伏內心呢?並非服藥開刀,要在內心上生起智慧辨別,才能調伏內心,慢慢訓練、漸漸調伏,我們的心識就會跟著改變。調伏,是由心來調伏,調伏的地點也是內心,調伏之後內心會得到真正的平息寂靜。

5.心識有粗、細等等很多種層次,像我們現在輕鬆的坐著,內心應該很平靜,以此平靜為最粗的標準,直到最究竟成佛內心的平靜,這中間有很多很多層次。

6.無論為了自利得到暫時解脫,或為了成就無上菩提圓滿自他利成佛,我們目前要修習的就是使內心平靜。

7.我們要如何使「道功德」增長?波羅蜜多是「到彼岸」的意思,又分智慧和禪定到彼岸,即六度中的慧度和禪度。

8.慧度是以智慧增長我們的道功德,如何以智慧往究竟的佛果前進?未知令知,知後再修行和串習。

9.真正的慧度至少要做到善心,「善」指大悲心,因由大悲心的方便法門,再修學智慧才能真正得到智慧波羅蜜多。

10.經典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指的是具有大悲心的男人與女人。

11.未成佛之前有二種資糧: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大悲心是福德資糧,可證得色身(色身、報身),智慧資糧可證得法身。

12.福德資糧仍需智慧資糧相輔相成,福德與智慧是不可分而且需要雙修。龍樹菩薩云:「願一切眾生都能圓滿二種資糧,得到二種最殊勝的果報。」因為大乘分福德(方便)與智慧二法門。

13.佛弟子要修習智慧資糧就要認識空性道理;想學福德資糧,就要見緣起、見因果,了解何謂「應修」及「應斷」。

累積福德與智慧的資糧—二 海濤 輯

1.為使自己和他人脫離生死輪迴的苦海,無論晝夜二十四小時都要行聞思修,平時念誦聞思修和以聞思修的心睡覺,方式雖不同,但我們是可以二十四小時都修行。

2.也可以用打坐的方式修學佛法,打坐時心緣十善業,雖然無法很專註緣念在一點,但至少使我們內心永遠保持善心的境界。

3.無上瑜伽有講到許多睡眠的修持方法,我們也可以依照佛經上所說的五十一種心所里的四意轉:悔、尋、伺、眠來修學。

4.如果做了善事,起後悔心態,後悔本身變成不善;同樣如果做了不好的事,因為產生後悔的心,這種後悔意識就變成善。所以「悔」本身沒有善惡標準,是依其它因緣而變化。睡眠亦同,在未睡之前保持善心,睡多久就行善多久。

5.依靜處是內心不散亂再加上外境不喧嘩吵鬧。在靜處修學聞思修時,常會有世間八法來干擾,如此聞思修將變成煩惱毒品。

6.若為博取名聲聞思修或為世間財物聞思修,表面上學佛,內心學煩惱,增長煩惱,如天成魔,甘露成毒。

7.這樣的聞思修只為今生的利益,所思所行皆為今世的名聞利養,要特別小心世間八法,無時無刻不在伺機找你的漏洞侵入,因此盡量減低對今世的執著。

8.如果為後世著想,今生的貪著自然會減少,你不會在乎別人唾棄、嘲笑、諷刺你,因為你覺得今生不過如此的空虛,不會動搖為後世著想的心。而且你會去行善,內心因而得到快樂,所以為後世著想,不只今生快樂,後世也安樂。

9.念死無常可減少對今世的執著,觀想人生無常隨時可能會面臨死亡,這是觀粗分的無常。

10.今生的利益畢竟是暫時,重要的是究竟利益,為斷今生利益需要觀粗無常,為斷今生執著需修無常。

11.人身難得,有能力、有權力而且有因緣,能自在學佛的人是有大福報的;無能力、無順緣可學佛,或是自己有權力想要學佛,但外在因緣不具足,所以無法學佛,這也是一種不圓滿的人生。


推薦閱讀:

什麼叫領導?
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是怎麼樣的?
你是不是愛他那時的樣子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B08 男左女右·智慧樂園
學會做智慧的知性女人

TAG: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