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的意象分析

《道德經》中的意象分析

唐黎標

《道德經》又名《老子》,由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道德經》為了將「道」的精髓清晰地表達出來,從自然界中選擇經驗性的物象作為意象,賦予其豐富的哲學文化意蘊,來闡發道家思想。縱觀《道德經》全書可以看出,老子創造的意象大致有:「水」(江海、溪流、川穀、雨露)、「嬰兒」(孩之、赤子)、「玉」等。《道德經》一文出現的意象雖少,還是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一、「水」(江海、溪流、雨露、川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一遞進式邏輯過程提醒我們,「人」最終也要「法自然」,也就是「取法於自然」的自然性。我們都知水是生命孕育的源泉,任何生命其生存都離不開水。所以《道德經》開篇即講:「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第8章)[1]意思是講,最高境界的善行如同水的品性,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道德經》全文,論道幾乎都取譬於水,以水喻道。在老子看來,或許水與抽象的「道」最接近。於我們看來,這種以水來喻意抽象的道的思維方式,探究實質,其實就是一種「物我同一」、「以己度物」的智慧。[2]《道德經》中數次用到「江海」、「溪流」、「雨露」、「川穀」等有關水的不同意象,體現出水隨物賦形的柔弱形態。同時,老子看到水有莫之能御的力量,其性雖柔而力至堅,常順勢而為,充滿爆發力。如:「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第32章)道與萬物之關係如同川穀與江海的關係。「大道汜兮,其可左右。」(第34章)[1]意思說,道如同水一樣,四處漫流,無所不至;「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第28章)。「天下莫柔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第78章)[1]《道德經》之水其性柔。「柔」是老子處世哲學精華之所在。水之柔弱,正是道的「無為」的一種表現,也正因其「無為」,才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與兼收並蓄的胸懷,從而獲得「善勝」;「大國者下流,故能為天下之交。」(第61章)「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為百穀王」(第66章),[1]說江海之所以能為百川之首領,就在於它善處下,終有容乃大,成「百穀之王」;「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第8章)[1]正因水之利萬物不爭,才能執守「道」,才得「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

正是據水的這種品性詮釋了「天之道,不爭而善勝」(第73章)[1]的為政之道,聖人應如上善之水,為而不爭終而有容乃大。

二、「嬰兒」(孩之、赤子)

「道」作為宇宙萬物的源始,在創生萬物時,順萬物之性,使萬物自生自長。「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第64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第37章),[1]嬰兒無知無欲無求,最自然,在宇宙生靈中,老子選取「嬰兒」來闡釋他「無為」的道。如:「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第28章)[1]老子希望人們摒棄各種慾望,皈依大道,回到純樸的原始狀態;「含德之厚,比於赤子……。」(第55章)[1]這章老子以嬰兒的種種生理現象作比喻,宣揚其虛靜處下,柔弱無為的人生哲學。在老子眼中,真正得道高人像赤子,如嬰兒般純真柔和。本性如何,就應如何,無任何扭曲與外在約束;「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無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第10章)[1]老子用開啟智慧的語氣,向世人提出可否專氣致柔像嬰兒一般,在心態上能否去除慾望回到玄覽的地步,希望人們回歸自我自然本性;「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第20章)[1]本章老子通過嬰兒似的聖人(昏昏、沌沌、悶悶)與俗人(洋洋自得、昭昭察察、注重功利)的對比,揭示出生命的本質:自然。在他眼中,嬰兒無知無欲無為,是生命本質自然的象徵;「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第49章)[1]老子在這章進而提出聖人之治應如嬰孩般幼稚無知。即無私心,清心寡欲。聖人的治國目標是「為天下渾其心」使百姓自化、自正、自朴、自富,使人民安樂。總之,嬰兒般的「純真自然」「無知無為」「清心寡欲」是老子追求的生命大道的境界。

三、玉

古人十份重視佩玉,《禮記·曲禮》:「君無故,玉不去身」,孔穎達註:「玉,謂佩也。君子於玉比德,故恆佩玉,明身恆有德也。」《說文解字》對於玉比德有著更詳細的解釋:「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不析,勇之方也;月廉而不技,潔之方也。」

聖人是老子筆下最理想人格的現實承擔者,是人類道德的最高體現者。[3]全文概括起來,聖人集注的內在美有:自然無為、為而不爭、貴柔守雌、貴重守靜、少私寡慾、務實有度、功成不處、無私謙虛、知足節約等等。「是以聖人被褐懷玉。」(第70章,聖人身穿粗布衣服,而懷裡卻懷揣著美玉。)[1]老子在文中以「玉」來象徵聖人的內在美,暗示這種內在道德美是聖人所最珍視的,是不能也不會「去身」的。老子又說:「是以大丈夫處其實,不據其華。」(38章,得道之人追求內容樸實而摒棄形式的虛華。)[1]所以在老子看來道德方面達到很高境界的人,形象修飾必然會疏忽,從而使外在形象有所缺欠,不那麼美。在莊子那裡,這句話反過來說也是可以的,即「形有所長,德有所忘」。所以道家是摒棄外在形式美而重內在修養之美的,而玉是《道德經》內在美的象徵。

綜上,《道德經》所涉的意象超越了物質層面的束縛,上升到精神層面而成為「道」的象徵載體,反映了老子的哲學思想。意象可謂為「自然」的具化,其中水最能體現「自然」的本真本性,但無論是「水」還是「嬰兒」「玉」都以「道」為宗,歸於自然,以順應自身本性規律。品味《道德經》中的意象,可揭開道家思想的神秘面紗,把握其哲學內涵與精神風貌,也可探本溯源,讓人們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推薦閱讀:

第十章  後天運勢--歲限的分析推斷4
詠春拳技擊特點分析
客廳財點陣圖解分析
六十甲子先來分析一部分
朝三暮四之半島局勢隨想分析

TAG:道德 | 道德經 | 意象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