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父親是那個永遠肯陪你冒險的人

一個人對世界的基本態度

來自於他的原生家庭

回憶起已經辭世十多年的父親

于丹無不動容地說

而她有機會踏進國學這個領域,成為

古典文化的普及傳播者

與父親從小對她的言傳身教和

家庭生活的耳濡目染密不可分

第一次與《論語》結緣,是于丹四歲那年,父母帶她去參加一次聚會,在這次聚會中,父親讓羞澀的女兒觀察大人的言談舉止,告訴她「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看看這麼多人之中誰能當她的老師。

她轉了一圈告訴爸爸,有個特別好的阿姨總是照顧她和別的小朋友,肯定是老師;有個嗓門特別高的叔叔隨地吐痰,肯定不是老師。爸爸說:「是呀,阿姨那麼好,你要像她那樣對別人,這就叫『見賢思齊』;那個吐痰的叔叔呀,其實也是『老師』,因為你要提醒自己不能像他那樣做,這就叫『見不賢而內自省』。」

爸爸還告訴她,公共場合有人監督,別人一提醒,吐痰的人就會改正。可是沒人監督的時候,自己能不能做到君子「日三省乎己」,這就叫做君子「慎獨」。

雖然這個只有四歲的小女孩當時並不一定能完全聽懂父親的話,但父親通過日常生活傳遞的言辭道理,卻一點點地留在了她的記憶中。

父親早年給於丹講古典的智慧,教她欣賞、背誦美妙的詩詞,讓她對傳統文化有了濃濃的興趣和初步的感悟;而日後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更離不開父親對她習慣的培養。

曾國藩在家書中曾說過,看一戶人家的門風如何,主要看他家孩子能不能做到三件事:每天早起,愛幹活兒,愛讀書。在早起這件事上,因為父親不常在家,于丹被姥姥寵溺得打了不少折扣,但是幹活兒和讀書這兩件事爸爸是不肯讓步的,「有事,弟子服其勞」,是父親掛在嘴邊上的一句話。

在她的記憶中,勞動是件充滿儀式感的事情。

譬如削水果,父親必定左手端執一個洗凈的蘋果或梨,右手的果刀「啪」地一下,在果子上端磕開一個小口,從這裡削開去,一圈一圈的果皮薄厚寬窄都是均勻的,一直削完,都不會斷掉,那齊整的果皮,盤旋逶迤在搪瓷盤子里,像一幅靜物寫生。

再譬如掃地,父親教她握了笤帚,一定從屋子靠窗的一側左面的角落掃起,一笤帚挨著一笤帚,中間不能有疏漏的地方, 掃過的地面,如同用空氣給水泥塗過一層清漆,不留一痕灰塵。 各個屋子掃下的塵土,一律掃到廚房門口,那裡有個三四毫米的小落差,恰好把簸箕的邊緣卡住,灰塵完整利落地掃進簸箕里。掃完之後,才可以用墩布擦地。

最有趣的是包餃子。姥姥家是旗人,帶出的媽媽、姨媽、 舅媽都是東北習慣,用筷子挑餡兒,捏出月牙形花邊餃子;奶奶家是上海人,習慣用一隻一指多寬的長竹板挑餡兒,裝好後 竹板閃到食指中指間夾住,兩手虎口一合,擠出元寶形餃子。這樣清晰的南派、北派文化,每次包餃子時候,都碰撞得趣味橫生,媽媽笑話爸爸擠出餃子沒有花邊,爸爸打趣媽媽放筷子捏花邊包成一個餃子,還不如爸爸擠出兩個餃子速度快。

潤物細無聲,父親用行動真正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這些習慣也陪伴著孩子的一生。現在於丹教自己的孩子,總會說這是姥姥姥爺當年,他們怎麼曾教的,這種習慣就是一種傳承。

對於讀書更是如此。

在於丹3歲生日時,父親送她的禮物是厚厚的大部頭書——浩然的《幼苗集》。6到8歲時,媽媽看到女兒的狀態就是在門後坐在那裡捧著一本大書在看。她看《金光大道》、《西沙兒女》,還囫圇吞棗地看《西遊記》、《紅樓夢》……後來,女兒偷著翻爸爸書架里的外國名著,看《人間喜劇》、《悲慘世界》、《安娜·卡列尼娜》等等,鄰居們看到她這麼小的年齡整天抱著這些大部頭的中外文學名著,感到驚訝,曾擔心地對於丹父親說:「怎麼可以讓孩子看這些書?孩子肯定看不懂。」父親哈哈一笑說:「我們家是百無禁忌,認得字就讓她看,看不懂就不懂唄,慢慢地她會懂的。」父親的開明,讓于丹開始養成對書的依戀。

在於丹考上大學那一年,父親有機會擢升,他主動請求離開國務院辦公廳,平調中華書局,父親對組織陳述的理由是:我投身革命之前學習文史專業,工作這三十多年沒有回到本行,我的獨生女兒今年考上中文系,我最大心愿就是退休前為孩子多留些書籍。

在這個清貧的出版社,唯一的大福利就是買書可以打些折扣,父親開始興沖沖地用自行車往家馱《二十四史》、《十三經註疏》,當然,擺在書桌上的還有1980年版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1983年版陳鼓應先生的《莊子今注今譯》。這兩本書成為于丹後來講《論語》心得、《莊子》心得最重要的依據。

父親的一言一行不斷浸潤著女兒的心靈,他在家裡不光是立規矩,同時還身體力行地踐行這個規矩,讓孩子看得見家裡這個爸爸是怎麼做的。同時這也是我們這個古老的國家一直延續下來的家教與門風,于丹的成長正是受益於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于丹一直認為「真的教育」應始於父母之心,始於家庭。為了與更多的父母探討家庭教育的問題,她在喜馬拉雅FM開了一個音頻專欄《于丹:給年輕父母聽的國學課》,希望跟大家分享國學經典中的治家智慧,讓古人的家教門風真正幫助我們解決現代家庭生活的問題。

在每期音頻中,于丹老師將由當下家庭教育、家庭關係的痛點入手,結合《論語》、《大學》等傳統文化經典,以及從古代流傳至今的家訓、家書、家信等內容進行講述。將古人的治家智慧引申到當今,並在每一集中,舉例提供可能的解決方法和啟示。

雲上文化 · 臻選

喜馬拉雅FM

《于丹:給年輕父母聽的國學課》

無論帶著孩子跑了多少名校多少課外班

真正的學業成長、教養習得

能力培養,都要落到

家中的點點滴滴,家庭的耳濡目染

建立好的家教門風

讓教育回歸家庭

是每個父母都責無旁貸的義務


推薦閱讀:

于丹的一百一十句人生忠告
于丹講授「家教的學問」(圖)
于丹:重溫最美的古詩詞
于丹莊子心得講稿全文
于丹感悟人生之心得,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TAG:父親 | 于丹 | 冒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