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道與儒學思想(下)
中國茶道與儒學思想(下)
孺家最忌俗,「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認為俗人是不大懂得品茶,不會欣賞茶的芬芳。《荀子》對「俗人」的定義是:「不學問,無正義,以富利為隆,是俗人者也。」即不學無術、不講正義、唯利是圖者就是俗人。即使是讀過書有文化的儒者,如果品格低下,心術不正,胸無大志,(荀子》也稱之為「俗儒」。一沽「俗」字,就不能成為茶人。明代屠隆(考梁餘事》卷三「茶箋」曾說:「使佳茗而飲非其人,猶汲泉以灌篙萊,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識其趣,一吸而盡,不暇辨味,俗莫大焉。」在儒家看來,俗人不懂品飲之道,只有脫俗的雅士才能成為茶人。或者反過來說,品茗實踐(茶藝)可以使人脫俗、文雅、高尚,因而儒家就特別重視飲茶之道。這是因為濡家不僅是將「雅」作為個人修身養性的目標,而且更重視將「雅」普及於社會群體,以提高大眾的道德修養,其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品茗之迸。最典型的就是唐末劉貞亮《茶十德》中所指出的:「以茶利禮仁,以茶可雅志(心),以茶可行道。」賴功歐先生對劉貞亮的「雅志」說給予很高評價:「『以茶可雅志(心)」』乃古今絕妙之提法,非通儒無以出此命題,非高道無以出此概念。『雅』與『志』一聯結,生髮出許多極有意義的思想,這無疑首先是因為它與濡家的人格思想發生了最為直接的聯繫。」⑨「志」在孺家經典中是指人格精神趨向於一個較恆定的、具有真正價位的目標。同時,「志」又是「道」的體現,是心之本體。所以孔子提侶「志於道」。「立志」就是意味著「至誠一心,以道自任」。的孟子認為不動心就是「持其志」,「不動心有道」。「志」作為人道、性理的負載者,既是個體與群體親合的心靈紐帶,又是保持個體相對獨立而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柱石。而從個體的人來看,「志」又與人的後天修養密切相關,因而就有一個「養志」的問題。孔子提出』『隱居以求其志」,孟子稱讚過曾子善養志,至宋二程開始形成「養志說」,認為天理本存於心,所以主張養。人而無志,則類於禽獸,故需大力培育、養護。儒家的養是指自律的意志的鍛煉,著重以至誠之道養其志,使人的品格更加高雅、聖潔,即通過「熏陶德化」來建立儒家的理想品格。在長期的品茗過程中,儒家自然會發現品茗實踐和茶道精神的形成正是「雅志(心)」的一種理想途徑,以茶之雅來培育人志之雅,使茶性與人性相契合,使茶道與人道相交融。於是由茶性之雅到茶藝之雅,再到茶道之雅,最後造就茶人之雅,這是孺家對中國茶文化的一大貢獻。第二節中國茶道與道家思想道家與茶的關係歷史久遠,至少可迫溯至漢代。《茶經·七之事》中開列歷代茶人名錄時,指出:「漢:仙人丹丘子、黃山君。」又引陶弘景《雜錄》:「苦茶輕身換針,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說明漢代的一些道士們經常服用茶葉以達到修鍊成仙的目的,因為他們早就發現茶有「輕身換骨」的功效。(茶經》又引《神異記》:「餘姚人虞洪,如山采茗,遇一道士,牽三青牛,引洪至爆布山,曰:『子丹丘子也。聞子善具飲,常四見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LVP犧之餘,乞相遺也。』因立奠祀,後常令家人人山,獲大茗焉。」將大茶樹的發現歸功於道士的指引,也表明道家與茶的關係歷史久遠。道教強化了「道」的超越性和絕對性,變成無限力量,與茶關係也非常密切,在修鍊中飲茶以圖「輕身換骨」,在道教的壇蘸中就有一道「獻茶」的程式。
道家不但在茶葉的藥用和飲用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道家思想中的「靜」「和」「清」等觀念,對中國茶道精神的形成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對於道家來說,「靜」更是其重要哲學範疇。與儒家一樣,道家也把「靜」看成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質特徵。靜虛則明,明則通。「無欲故靜」,人如無欲,則心虛自明,所以道家講究去雜欲而得內在之精微。如(道德經>第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於其根。歸根曰靜,靜日復命。」(莊子)也說:「水靜伏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老莊認為致虛、守靜達到極點,即可觀察到世間萬物成長之後各自復歸其根底。復歸其根底則曰靜,靜即生命之復原。水靜能映照萬物,精神進人虛靜的狀態,就能洞察一切。聖人之心如果達到這種境界,就可以像明鏡一樣反映世間萬物的真實面目。
《莊子·天道》又說:「以虛靜推於天地,通於萬物,此謂之天樂。」如果人們能夠以虛靜空靈的心態去溝通天地萬物,就可達到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境地,也就是「天樂」的境界。因此道家特別重視「人靜」,將「人靜」視為一種功夫,也是一種修養,只有素樸虛心,靜養人生,提升悟性,才能更好地享受大自然的賜予,達到「無我」境界。老子(道德經)中經常提到「靜」,如:
孰能濁以靜之徐生?(第十五章)—誰能夠以靜制動,讓濁流徐徐漸清?
靜為躁君。(第二十六章)—沉靜克服浮賺。
不欲以靜,天下自歸正。(第三十七章)—寡慾則心靜,天下自安定。 靜勝操,寒勝熱。(第四十五章)—靜能克服躁,寒可降溫。
聖人曰:我好靜,而民自正。(第五十七章)—聖人說,我好靜,則民風自正。
化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第六十一章)—善居其源者,常以靜勝猛,而柔靜之道則在於謙下。
《莊子》中也經常強調「靜」的作用,提出「靜而聖,動而王,無為也而尊,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意思是:心靈靜止下來,就能成為玄聖;自然感動,就是天下聖主;無所作為而順應自然,便是天下之至尊,就是樸素,就是人生之最高境界。又如:
無視無聽,抱神以靜,行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在宵))—不外聽,不外視,抱守精神,處於清靜,形體自然康健。一定要寧寂、清靜,不要勞累你的身體,不要耗費你的精神,這樣就可以長生。
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天道》)—靜時和陰氣同隱寂,動時和陽氣同波流。
其動也天,其靜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天道》)—動時如天運轉,靜時如地寂然,一心安定而天地正位。 必齊以靜心。(《達生》)—必定齋戒來靜養心靈。
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靜擾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天道》)—水面靜止時可以清楚照見鬚眉,水的平面也合乎測量標準,可以讓大工匠取法。水面靜止時,還會顯得明亮,何況是人的粉神呢!聖人的心是清靜的,可以作為天地的明鑒,萬物的明鏡。
由此可見,「靜」確實是道家的一個重要概念。道家在養生修鍊過程中已經非常熟悉茶葉的藥用性能,當然也會發現茶葉的自然屬性中的「靜」,與他們學說中的「虛靜」是相通的。他們自然也會將道家的思想追求自覺和不自覺地融人到茶事活動中去,也會為茶人們所吸收而成為中國茶道精神的豐富營養。「人們一旦發現它的『性之所近』—近於人性中靜、清、虛、淡的一面時,也就決定了茶的自然本性與人文精神的結合,成為一種實然形態。也就是說,決定了一種文化—一種新的文化形態的出現。」。
所以,道家思想對中國品茗藝術境界的影響尤為深刻。「茶人需要的正是這種虛靜醉和的境界,因為藝術的鑒賞不能雜以利慾之念,一切都要極其自然而真摯。因而必須先行『人靜』,潔凈身心,純而不雜,如此才能與天地萬物『合一』,亦即暢達對象之中,不僅『品』出茶之滋味,而且『品』出茶的精神,達到形神相融的情態。」公由此可見,中國茶道精神中的「靜」的形成,與道家學說中「靜」的觀念,關係極為密切。
「和」也是道家的重要思想。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就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的「道」是先於天地而生的宇宙之源,人類之本,由它衍生萬物。萬物都具有陰陽兩個對立而又統一的特性,發展變化後達到和諧穩定的狀態。道家認為人與自然界萬物都是陰陽兩氣相和而生,本為一體,其性必然親和,故「聖人法天順地,不拘於俗,不誘於人,故貴在守和」。在第五十五章又說:「知和曰常,知常日明。」意思是均和為天地之常道,能知常道,就是明悟。第五十六章提到:「和其光,同其塵。」意思是韜光蓄勢,明而不耀;安身塵世,潔而不傲。老子思想中的「和」,不僅體現了自然運動的客觀規律(「充氣以為和」),也是為人處世與修身養性的原則(「和其光」)。也就是說,「和」既為自然之常道,也應為人生之常道。因此,知「和」就是要求同於常道(「知和曰常」),而求同於「道」者,才能真正明悟人生的意義(「知常曰明」)。
可見,「和」確實是道家哲學思想中一個很重要的範疇。與儒家相比,儒家的「和」更注重人際關係的和睦、和諧與和美。道家則更強調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強調要「法天順地」,將自己融人大自然中去,追求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和美境界。道家的「和」是與「靜」連在一起,(莊子·繕性》在描摹遠古社會的情景時說:「當是時也,陰陽和靜,鬼神不驚,四時得節,萬物不傷,群生不夭,人雖有知,無所用之,此之謂至一。當是時也,莫之為而常自然。」在《莊子·山木》中說:「一上一下,以和為最。」這裡的「和」是指以順應自然為原則,與天地協和。
所以道家在發現茶葉的藥用價值的同時,也注意到茶葉的平和特性,具有「致和」「導和」的功能,遂將它作為迫求天人合一的思想載體和一種易於常人操作掌握的手段,於是道家之道也就與品茶之道非常和諧地融在一起。同時,道家的「和」與儒家的「和」也因為有共通之處而產生互補作用,在儒生的腦海中產生共鳴,而為其吸收消化,故道家的「和」也就融人儒家的「中和」思想範疇之中,共同豐富了中國茶道核心的思想內涵。
此外,「清」也是道家的一個重要概念,老莊著作中也常提到「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老子)第三十九章)—天為一體,有序乃清。
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老子》三十九章)天不清將傾裂,地無以寧將崩壞。
清靜為天下正。(《老子》第四十五章)—清靜無妄,天下歸正。
《莊子》中也承繼《老子)的「清」:
天無為以之清,地無為以之寧,故兩無為相合,萬物皆化。((至樂))—蒼天無為卻自然清虛明激,大地無為卻自然濁重寧寂,天地皆無為,萬物就自然變化生長。
緣而葆真,清而容物。((田子方》)—順應外物而能保有真性,心境清寂而能包容外物。
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鬱閉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刻意))—水本性,不含雜質就會清激,不去攪動就會平靜,但是閉塞而不流動,也不會清激;這是自然所賦予的現象。
「清」有清寂、清靜、清凈、清虛、清明、清純、清澈、清醇、清淡、清高、清寒、清朗、清麗、清廉、清涼、清亮、清冽、清爽、清心、清新、清雅、清逸、清瑩、清幽、清湛、清真諸義,道家經常將「清」與「靜」連在一起,如「清靜為天下正」「必靜必清」等,用以表達經過修行得道後的一種清虛明澈的精神狀態。它與茶人所追求的品茗意境有共通之處,如唐代皎然茶詩的「再飲清我神」,裴墳的《茶述》序指出茶的特性是「其性精清」。崇信道教的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強調茶的功效是「致清導和」,並把飲茶習俗稱為「清尚」。同樣崇信道教的朱權在《茶譜》的序中也是非常看重這個「清」字的:「予嘗舉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謂與天語以擴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內煉之功。得非游心於茶灶,又將有裨於修養之道矣,其惟清哉。」一般的茶學家也很重視這一特點,如明代的徐}}(茗譚)指出:「茶事極清。」黃龍德《茶說》認為:「品茗最為清事。」蔡復一(茶事詠)也說:「茶神清如竹。」
因此當代的品茗藝術都強調「清」的特性,除了要求水清、茶清、器清、境清之外,還要求人清、心清。如江西贅源(文士茶)就強調三清:湯色清、心境清、氣韻清。一些專家學者在概括中國茶道精神時也常常提到「清」。如吳振鐸的「清、敬、怡、真」,周渝的「正、靜、清、圓」,程啟坤等「理、敬、清、融」等,這些都說明道家思想對品茗意境及茶道精神的確產生過深刻的影響。
推薦閱讀:
※【孔德成:孔子的道德思想】
※大家有無某方面能力突然間提高很多的案例?自己的經歷是什麼?又是什麼原因使自己提高的,是使用了什麼方法還是其他?
※做一個純粹的邊緣人
※土默熱 紅樓里的思想
※當前思想文化領域的挑戰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