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劉渡舟講傷寒論(14)

下面就談脾胃了。人身的氣血,是從脾胃的水谷精氣而來的。如果說,胃裡沒有谷氣了,胃就不能上輸水谷之精氣於脾,脾無東西可運,脾就澀滯不通。在這樣情況之下,不但是是脾氣不通,水谷之氣不能內歸於心,心無所養,而脈無所榮,所以就口急不能言。谷精之氣不能上輸於肺,肺氣不足,上焦開發,宣發五味,所以心裡發涼,渾身發抖。這主要是谷精之氣不能上輸於脾、心肺,皆因胃無谷氣而致。

此二者有什麼關係?因為他所講的,亡陽、亡血、傷了陽氣了,這都是和脾胃、脾氣虛、心氣虛、肺氣虛有關係的。所以榮衛、氣血、虛寒。脾胃之氣就虛寒,脾胃之氣虛寒,五臟六腑之氣也就虛寒了,不再是一臟一腑的問題。所以脾胃是後天之本。10完

所以我認為榮衛氣血脾胃,說的已經到家了,比其他 的其餘要入木三分。所以我們把這麼的知識,學到手中,體會太陽病篇第十二條桂枝湯,何雲魁說,滋陰和陽,為眾方這魁。作為第一張方了放在前,意義很深。

68「濡弱何以反應十一頭?師日:五臟六腑相乘,故令十一。」

這一條講胃脈,很重要。

脈得有胃氣,所以胃為五臟六腑之根本。有胃氣則生,無胃則死。這是從生理上講,五臟六腑皆秉氣於胃,反應於脈,脈以胃氣為本。胃氣脈濡弱,濡者軟也,很沖和。濡弱和緩的脈 就是有胃氣的脈。

所以問「濡弱何以反應十一頭?」十一頭,就是十一個。濡弱之脈為有胃氣之脈,適應於十一臟。這十一個器官都得要有胃氣,脈都得見有濡弱之脈。平脈篇快要結束了,張仲景提出脈以胃氣為根本。脈有胃神根,得要體會,他說的這些話都是客觀存在的,不是玄學。因為人的思想往往有隋性,但在學習時得研究,得體會,下功夫,人得會學習,但要時習之。在臨床實踐,就得實踐。

所以有胃氣之脈,還有胃氣之色,比如脾有胃氣之色,辟如雄黃外包白絲。所以知道生脈才知道死脈和病脈。生脈,就是有胃氣則生。如果有胃氣,則是人病脈不病,如果一個人身體很健康,但脈無胃氣,叫脈病人不病,日行屍。

所以五臟六腑之間的關係,腑為陽,臟為陽,這個關係就是生克制化,但是在這些問題,首先看脈是不是有胃氣。如果有胃氣就好。沒有就不好。所以脈以胃氣為根。

所以渚濡弱,可以識十一髒的脈氣。

69「問日,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臟?師日:諸陽浮數為乘腑,諸陽遲澀為乘臟也。」

這一條,論病邪乘臟乘腑的問題,從脈法上加以說明。

這一條,跟五臟六腑十一頭是邊續而言的。因為五臟六腑有相乘之力。病在臟腑之間誰加於誰?

諸陽浮數,是陽脈,故入腑,諸陰遲澀,是陰脈,故入臟。

邪氣是加於六腑還是五臟,要從脈的陰陽上看。陽脈主陽,邪加在六腑,陰脈主陰,邪加在五臟。這是其一。

也有,六腑之病脈可見陰之遲等,五臟之病脈可見陽之數,這種情況也是有的。這個就要看是六腑之邪加於五臟,五臟之邪加於六腑,這又是另一個情況。所以這裡只是舉個例子,陽邪加於六腑是見陽脈,陰邪加於五臟是見陰脈,這是一個方面,五臟之邪加於六腑,六腑之邪加於五臟是另一個情況。 

但是,脈分陰陽、分寒熱、虛實,可以類推,我們不是講柯雲伯的五個看法,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但這一條,是在十一頭後面,有一個意思,什麼意思呢?就是無論乘臟、乘腑,腑邪乘臟、臟邪乘腑,但是要以有胃氣為生,為順,無胃氣就為逆,就危險。

這兩條講五臟六腑為發病核心,核心在脈法上,脈應見有胃氣的特點,來判斷病的順逆吉凶。

平脈法就介紹完了。平脈法多,比辨脈法內容多,且有些發展。現在我們就做一個小結。小結不是流水帳。主要我們要把平脈法的幾個重點問題提出來,在研究中,有所側重。

平脈篇是在辨脈篇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分為總論、個論。

在總論上,平脈提出了脈的生理、部位、狀態、適時之脈,五髒的平脈,以及診法上的色脈合參等都加以敘述,是指導個論的。

個論里,主要有15個問題,一個是論脈與氣息的關係,呼吸者脈之頭也。當醫生的臨切脈,是憑我們的呼吸。現在有人說了,張仲景那時沒有手錶,沒辦法講呼吸,現在有表了就另呼吸了。但是中醫的特點必需講呼吸,因為脈與呼吸是相通,有呼吸脈有來去,來者為陰,去者為陰,是來的快還是去的快啊,如果拿表,來去虛實就沒法看了。所以脈是講呼吸,就有來去的問題,脈 來有快、有慢,脈去有快、有慢。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這是門學問。古人說常以平旦診病人,這時人的精力旺盛,才能體查脈相。一是脈隨呼吸而至,有呼吸脈就有來去,就有盛衰。

二,脈有舉按之法,浮中沉,舉按尋,考量指頭的力量。這個是做什麼呢?舉按尋候五臟之氣的,一個候表裡陰陽的,一個是候五臟之法。連這個都不會還當什麼中醫啊。

三.根脈的重要性。講尺脈,尺為根,少陰為陰陽之根。如果說浮中沉是候五臟,脈的兩尺,太溪脈就是關乎人的生死。前面的三個是脈學的基本功,呼吸結合,是測脈的來去盛衰;舉按尋是候五臟之氣;寸關尺要以尺這根。這三點是最基本的。

四、講脈的縱橫順逆,講脈的關係。脈有相乘,有縱橫順逆,也就是在以陰陽為綱以五行學說來講脈之間的聯繫,來反應聯繫中的生克制化的,適時之脈、五臟之脈都是以五行來聯繫的,從而有縱橫順逆之變

五、論六種殘賊之脈,能為人病,也是經常遇到的,要引起我們注意,要很好體會。弦滑浮緊沉澀

六、論適時的平脈,和無胃氣的死脈。非時之脈,就有生克制化的問題,是正常還是不正常,要和縱橫順逆、五行聯繫結合起來,以判決死、生、疾病。所以脈有三種作用。如果光看病不知生死,是盲目的看。

七、論生死之爭,一個是沒有胃氣,一個是陽絕。

八論行屍之脈,內虛之脈,是不同的,一個是有胃氣,一個是無胃氣。所以刻畫了病脈、生脈、死脈。時時刻刻,要與病、生死聯繫起來。

九、論陰中伏陽之變,少陰微滑,尺微滑,陰里有熱。

十、十,在此之後,以榮衛強弱論人體的氣血脾胃、三焦之氣的影響,其中雙穿插了榮衛、趺陽、太溪的關係。總的來說,榮衛、脾胃占的比重大一些。榮衛的影響在這裡說的比較全面。所以有三個關係:榮衛與三焦、脾胃、五臟、整體。


推薦閱讀:

劉渡舟傷寒論講義6
略論《傷寒論》厥陰病
傷寒論六經欲解時象數原理揭示3
《傷寒論》溫陽三方與心衰辨治
JT傷寒論筆記

TAG:傷寒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