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在生產線上的第三帝國,從經濟角度淺談納粹帝國的毀滅

有人曾經這樣總結:「納粹德國是在生產線而非戰場上輸掉了那場裝甲戰爭。每一輛德國坦克都是精雕細琢的藝術品,一如騎士時代的高貴戰馬,但其對手卻只是流水線上的廉價貨。然而,最終在『數量也是一種質量』(列寧語)這一最為樸素的軍事哲學面前,高貴的日耳曼戰馬卻被醜陋的流水線產品所吞噬了。」有意思的是,此語雖然大體道出了實情,但並不等於說德國人自己就沒有這方面的覺悟——E系列就是對此最好的回應。事實上,作為幾年殘酷戰爭的最精闢總結,E系列代表了納粹德國機械化戰爭手段的最高水準,是時代技術條件下,裝甲戰鬥車輛質/量並重最完美的結合。

這是一個關於「坦克」的故事,然而卻必須先從經濟講起。當然,這並不是毫無緣由的。納粹德國的戰略眼光可謂相當長遠,但在具體的落實上卻極盡敷衍和妥協,這一點在戰時經濟體制的緩慢轉型中,被反映得相當徹底。戰爭之初,納粹德國吉星高照,戰場上的順風順水使其儼然成了歐洲的霸主,建立了希特勒自誇為「千年帝國」的歐洲新秩序。不過由於擔心生活水準的降低會影響(中下層)人民的士氣,再加上閃電戰戰果豐厚異常,德國經濟遲遲沒有轉入戰時體制,一場足以致命的資源性危機從戰爭一開始就已經在醞釀了。事實上納粹特別在意的這種人民「士氣」正是納粹政權合法性的依據。要知道希特勒並非「一戰」後德國軍國主義暗流的正統接班人,而是發跡於經濟危機。在1920年慕尼黑「啤酒館暴動」 時作為納粹黨綱提出的《二十五點綱領》中,這位當時的小人物就以民族復仇主義和迎合中小資產階級社會改革要求為核心,猛烈抨擊資本主義、托拉斯、大工業家和大地主,主張「取締不勞而獲的收入,取締和沒收一切靠戰爭發財的非法所得,分享大工業利潤,將大百貨公司收歸國有,租給小商人」。 隨後,納粹黨不斷以國家訂貨、解決就業、取締土地投機等政策主張,拉攏中小企業、手工業者、中小農和社會下層。希特勒的理論是, 「國家社會主義是維護私有財產的。個人為社會犧牲,這是國家主義;社會為個人服務,這是社會主義。這兩點結合,便是國家社會主義」。

▲ 1939 年的柏林街景——德國人在悠閑地品嘗小吃

從武器的生產數量和工人薪金的變化等指標來看,1939、1940年和1941年的經濟動員規模並沒有擴大,而德國武裝力量對戰爭的準備不論是人員、物資、技術還是心理方面都不夠充足,尤其是對世界大戰的巨大消耗性更是準備不足。在1939、1940、1941年和1942年年初的德國軍事力量實際上只適合打一場中小規模的戰爭(儘管納粹德國一向被認為在戰前就強調優先發展軍事工業。1933-1936年, 德國新建軍工廠300多個,其中飛機製造廠60個,汽車和裝甲坦克製造廠45個,軍事化工廠70多個,軍用艦船製造廠15個,火炮工廠80個。到大戰前夕,德國生產的武器和軍事設備與1933年相比增長了11.5倍,戰鬥機產量從1933年的368架增加到1939年的8295架,汽車突破200萬輛,坦克約3000輛。然而這點本錢相對於納粹想要通過戰爭手段的「恐嚇」來達到的宏大目標來說,卻仍然是太少了)。再加上為了避免通貨膨脹,同時對於儘快結束戰爭的樂觀判斷,佔領區內的資源掠獲大多被用於改善德國國內人民的生活質量(當然納粹的首要目標並非改善中下層人民生活,納粹德國戰前的食品生產由國家控制了,而德國人之所以樂於接受納粹所提倡的農民式簡樸生活,並從中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感,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和大蕭條的對比,以及對納粹勾畫的強大帝國美好未來的期待),軍事科研工作也受到了這種樂觀情緒的影響,有些周期長但前景光明的項目預研投入過少乾脆不再受到重視,甚至一系列與戰爭有關的法律因為效果沒有預期的明顯, 也在開戰後不久就被廢除了,結果不但德國經濟體系和工業資源向軍事領域的傾向遠比想像中要少,已經動員起來的工業資源也沒有進行充分的整合〔不但除了奧地利外,大部分所吞併下去的中西歐國家(主要是法國和捷克)的工業資源遲遲沒能用於加強納粹的軍事機器,而且為了避免激化國內矛盾,希特勒和納粹地方領導人甚至堅持維持較高的消費品生產水平,致使分配給軍事領域的資源不足。雖然德國官方曾在1942年下令限制「非急需消費品」的生產,可是資本家們卻不打算錯過發財的機會,依然堅持大量生產傢具、玻璃製品和瓷器等等〕。

▲ 1940 年,悠閑而滿足的普通德國民眾

▲ 1940 年,一片繁榮的柏林街景

以人們普遍關心的陸軍機械化問題來說,德國軍隊一向被認為早在戰前就被武裝到了牙齒, 並因此憑藉大量先進的武器—— 特別是在質量和數量上均大大優於別國的坦克和飛機,以全新的閃電戰術收穫了巨大的勝利果實。然而,實情卻遠非如此。儘管希特勒在1933年1月上台執政時,許下了一個堅定但含義不清的諾言——實現德國生活的現代化和機械化,但在1939年9月戰爭爆發時德國擁有的全部103個師中,卻僅有16個是完全機械化的(包括裝甲師、摩托師和輕型師)。其餘的87個步兵師,每個師理論上均擁有942輛裝甲偵察車、指揮車、火炮牽引車和卡車(可載運1/6的部隊),但大部分的物資供應卻是依靠1200輛馬車進行的。而在1年後入侵蘇聯的計劃展開前夕,雖然情況稍有改善,有3個集團軍群共142個德國師部署在從波羅的海到黑海一線,但其中也只有23個師是裝甲師、半裝甲輕型師或摩托化師, 其作戰實力的相當部分不得不靠繳獲來的裝備和強征民間車輛來支撐。顯然,從德國軍隊機械化程度令人失望的真相中,我們很難說納粹德國為具體軍事問題做的「功課」是太多還是太少,這其中的資源問題僅僅是個「體面的託辭」,真正的深層次原因則是體制上的。

本文摘自《帝國最後的巨獸:二戰德國E系列坦克全集》

二戰納粹德國「下一代坦克車族」E系列坦克全貌,300張珍貴歷史圖、坦克結構圖、藝術創作圖,詳解E系列坦克的技術裝備特點;超前的設計、先進的技術、大膽的創新,使E系列坦克毋庸置疑成為二戰德國最兇猛的巨獸;它是最能展現希特勒個人風格的心血之作,是第三帝國沉沒前的輝煌印記!

推薦閱讀:

快樂孕育】生孩子太痛?掌握這些技巧讓你減輕疼痛,還生的快!
龍鳳胎媽媽的懷孕生產記錄(圖)
台灣的「生產救國運動」
【圖】全手工打造 獨家探訪科尼賽克生產車間
中國自主汽車品牌首次在伊拉克生產 力帆斥資1.2億新廠啟動——摘自觀察者網

TAG:經濟 | 生產 | 生產線 | 毀滅 | 帝國 | 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