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明:馬英九拖輸國民黨,還會拖累兩岸關係嗎?
周建明
發表時間:2014-11-30 13:32:56
2014年的九合一選舉落幕,國民黨對縣市的執政從上一屆的15個跌倒只剩6個;在6個都會性城市中,失去5個,具有標誌性的台北市、台中市都以24萬左右的大比例票數落敗,本以為有勝選把握的桃園也意外以3%選票數的差距失去;國民黨最有競爭力的新北市也只以1.2%的選票領先險勝。隨之,國民黨的縣市議員、鄉里長席位也大幅萎縮。儘管落選的國民黨候選人在宣布選舉失敗時都以自己不夠努力來解釋選敗的原因,但是,大家都明白,這是以馬英九為首的國民黨執政團隊6年來在執政上的失敗,拖累了整個地方選情。
馬英九領導下的國民黨執政團隊的失敗,拖累了地方選情。
可以說,這次九合一選舉,是馬英九當局執政危機的總爆發。它表明這個執政團隊已經嚴重脫離了廣大台灣民眾,也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被原來所支持的泛藍基本群眾所拋棄。它所帶來的後果不只是2014年的選舉本身,也直接影響著2016年的選舉,更重要的是馬英九在他所不長的幾年執政期間,已造成了國民黨的衰敗。
這個衰敗,在意識形態上表現為國民黨徹底拋棄了三民主義,卻提不出能呼喚和整合台灣民心的新的意識形態,從而在與民進黨的意識形態競爭中始終處於被動。在對政黨的使命上,馬英九完全沒有展現出一個國民黨的領導人對中華民族所應承擔的歷史責任;沒有對新的歷史條件下「強政府」對任何一個國家與地區的良好治理的重要性具有充分的認識。從而在台灣社會關於國家與民族認同上的變化、政治與經濟的糾纏、兩岸關係與島內政治的複雜性上,馬英九始終不能把握時代與民眾的需求與社會的脈動,把握引領民眾走向兩岸「和」與「合」的契機,提出不僅必要,而且可行的改革方案,行使好執政權。更為嚴重的是,馬英九心目中要把國民黨當做一個西方式的選舉型政黨來改造,不僅不加強組織系統,而且以財力問題為由大力遣散黨工,造成國民黨的組織空虛化,在組織系統上重創了傳統的黨務系統,大大降低了國民黨組織的戰鬥力。在決策系統上,馬英九以自己能絕對掌控的小圈子來代替廣延各方精英,特別是排斥在資歷和能力上強於自己、和自己意見並不完全相同的人才,組成強大的執政團隊,甚至不惜通過公開的黨內鬥爭來消除異己,全然不顧大局。在決策中馬英九剛愎自用,聽不進不同意見,而一旦出現什麼問題,又完全沒有作為領導人自己主動承擔責任的胸襟,總是拿下面的人員開刀來平息矛盾。馬英九把權力看得高於責任,不惜通過修改黨綱,以確保自己任內的黨主席位置。6年來,馬英九已經從2008年具有高民意支持的執政者,國民黨內的明星,變為孤家寡人。這樣的領導人和這樣的執政團隊,無疑無法帶領台灣走上重振經濟的道路,無法解決事關大部分台灣民眾,特別是台灣年輕人的生計與前途的經濟平等問題,帶領台灣重振當年作為「亞洲四小龍」的雄風,失去民眾的支持勢在必然。在這個意義上,這次九合一選舉是台灣民意唾棄馬英九執政團隊的總爆發。
九合一選舉結果表現出來的特點,是選舉超出了「藍」、「綠」的意識形態,更大程度上以「經濟平等」為訴求,以對執政當局公共政策的不滿成為支配民眾情緒的主軸。所謂的「民意求變」,主要是大部分民眾對馬英九的執政路線與團隊失去希望,心生厭惡,從而遷怒到整個國民黨的選情。在這個意義上,國民黨在地方選舉中大面積的落敗和得票數的大幅下降,與其說是因候選人自身原因,不如說主要是民眾對馬英九及其執政團隊的不滿。同樣,民進黨在這次地方選舉中雖取得從未有過、也超出他們自身想像的勝利,但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撿了國民黨的執政失敗的便宜。
從29日晚選敗後國民黨執政團隊的反應來看,仍循以往馬英九一貫的風格,由手下的「行政院長」、國民黨秘書長的辭職,30日馬英九表示辭去國民黨主席職務以承擔敗選責任。這樣,這次九合一選舉結束了馬英九主導的國民黨時代,所付出的代價極為慘重。接下來,無論誰接國民黨主席的位置,都面臨著一個的如何重組國民黨的艱難局面:不僅台灣民眾對國民黨失去信任,要重建這種信任非一日之功,而且國民黨內士氣低落,黨的組織已傷痕纍纍,要重組一個有理念、能團結、有戰鬥力的國民黨,絕非易事。
另一方面,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中雖得大勝,有利於2016年台灣領導人的選舉,使台灣的再一次政黨輪替已成為大概率事件。然而,與國民黨相比,民進黨同樣也缺乏治理能力,這是一個在選舉上內行,在公共政策的決策與施行上既缺人才,又缺胸襟與格局,更缺乏國際觀、中國觀的政黨。該黨的台獨意識形態如不放棄,一旦掌權後,會給兩岸目前和平發展的現狀帶來什麼樣的衝擊與阻礙,兩岸關係是否會重新走向圍繞著統獨的衝突與角力已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
回過頭來,台灣所走上的政黨政治、選舉政治的道路,台灣的許多人以這樣的「民主化」為驕傲。但是,一人一票的選舉政治很大程度上只是「平庸政治」,選舉出來的領導人雖然很難找到明顯的瑕疵,或在情緒一面倒的情況,許多瑕疵被視而不見,但所產生的領導人往往十分平庸。在這種政治制度下,台灣民眾可以用選舉來發泄對某個領導人、某個政黨的不滿,通過選票趕他下台,但卻很難選出真正有格局、有魄力、有胸襟的領導人。換句話說,選舉只能否定不滿意的候選人,但無法選拔有能有為,能夠帶領台灣前進的領導人。這些年來,台灣是在「小確幸」下生存的,但在國際格局的大變動,與中國大陸的崛起勢不可擋的趨勢下,台灣如果實現了政黨輪替,民進黨堅持不放棄台獨意識形態,台灣還能在「小確幸」下偏安一方嗎?
推薦閱讀:
※服裝色彩與膚色的關係
※曾子與《孝經》的關係(下)
※性騷擾和長相關係大嗎?
※男女最好是什麼關係?
※李子勛親子關係36講之1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