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邦國,饒老與汕頭的不解之緣
昨天,立春後的汕頭迎來今年最冷天氣,也傳來了汕頭市榮譽市民饒宗頤先生仙逝的噩耗——著名國學泰斗饒宗頤於2月6日凌晨在香港家中去世,積閏105歲。
饒宗頤老先生籍貫廣東潮州,出身書香名門,自學而成一代宗師。他是當代中國百科全書式的古典學者,其茹古涵今之學,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經史子集、詩詞歌賦、書畫金石,無一不精;他貫通中西之學,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臘楔形、楚漢簡帛,無一不曉;人謂「業精六學,才備九能,已臻化境」。他與錢鍾書並稱「南饒北錢」,錢鍾書先生稱他是「曠世奇才」;他與季羨林並稱「南饒北季」,季羨林先生說他是「我心目中的大師」。金庸說,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學術界尊稱饒宗頤老先生為「整個亞洲文化的驕傲」,而他更是潮汕人的驕傲。
饒宗頤先生愛國愛港愛鄉,畢生傾注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研究。長期以來,他關心支持汕頭髮展,嘔心瀝血推動潮學研究,不遺餘力向世界傳播潮汕文化,是他,樹立堅定了潮汕人的文化自信。心有邦國,饒宗頤老先生與汕頭有著不解之緣。
情牽桑梓,他為潮學研究傾盡心血
1917年8月9日,饒宗頤出生於潮州大戶人家,家族富甲一方,家學淵源深厚,潮州最大的藏書樓「天嘯樓」便是他父親饒鍔所建。少年時代,饒宗頤就在天嘯樓里自學,經過父親栽培,他自小打下了良好的傳統文化根基。饒老先生曾說,他是命里註定要做學問的人,他有五個基礎是來自家學,包括寫詩填詞、寫駢文散文;寫字、畫畫;目錄學;儒、釋、道和乾嘉學派的治學方法。
生於斯,長於斯,飲著韓江水長大的饒宗頤情牽桑梓,對潮汕文化研究傾注了自己的心血。作為饒宗頤老先生的「粉絲」,在饒老身邊當「義工」近30年的國際潮團總會執行秘書長林楓林告訴記者,饒老對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對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更是有著特殊的感情。在潮學研究,特別是僑批文化研究方面,饒宗頤總是不遺餘力。「饒老先生特別鼓勵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要開展僑批文化研究,當時他提出三步走,先普查收集民間僑批,再進行僑批研究,然後要讓僑批走向世界,申請『世界記憶遺產』。」林楓林說。為了推動潮汕歷史文化研究,饒老先生多次舉辦潮學專題講座,甚至親自選題進行調查研究,他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求新求變的探索精神,屢樹新幟,不斷拓寬人們的學術視野,開闢潮學研究的新境界。饒老先生還以香港和汕頭為基地,積極向世界傳播潮汕文化。在饒老學術旗幟的招引下,「潮州學」不僅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而且成為國際學術界關注的課題。
致力教育,他為汕大建設奔走出力
饒宗頤老先生對汕頭的教育事業,也是重視至極。林楓林回憶說,在上世紀90年代,他曾陪同饒老先生奔走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拜訪大學學者,請他們從學術上支持汕頭大學,促進汕大文史方面的學科建設。汕頭大學的教授老師到香港拜訪饒老先生,他也是熱情接待,聽他們講學校的現狀,也為他們學術方面的問題答疑解惑,為學校的發展出謀獻策。
饒老與汕頭金中也結下不解之緣。在金山中學,有一座「國學大師饒宗頤校友雕像」,那是2017年汕頭市金山中學140周年校慶活動時揭幕的。金中是饒老先生的母校。早在1930年秋天,14歲的饒宗頤以優異成績考進省立金山中學就讀。1944年,金山中學時任校長詹昭清特聘饒宗頤回金中任教。母校校慶,年逾百歲的饒宗頤還專門贈予母校賀歲書法作品「百年金中」。
心系汕頭,他為小公園保育活化點贊
一直以來,饒老先生不管身在何處,總是心縈故土,幾十年如一日致力於潮汕文化的研究和傳播,為弘揚潮汕優良傳統文化、振興潮學事業嘔心瀝血,使潮學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極大地提高了潮汕三市,特別是汕頭市的知名度,促進了汕頭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
饒老先生對汕頭的貢獻,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2001年8月8日,汕頭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授予饒宗頤「榮譽市民」稱號。同年12月26日,汕頭市政府舉行授榮儀式,時任市長李春洪向饒老先生頒發了「汕頭市榮譽市民」證書和金鑰匙。
多年來,汕頭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到香港拜訪饒宗頤老先生,他總是熱情相迎,關切詢問家鄉近況。2016年7月,汕頭市黨政代表團到香港拜訪饒宗頤、陳有慶等旅外知名潮籍人士。座談中,陳良賢書記代表汕頭市委、市政府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汕頭髮展建設的旅外潮人潮商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敬意,並向潮籍鄉賢通報了市委、市政府的發展思路和近期的重點工作。饒老先生在聽取汕頭將下決心年內動工保育活化小公園片區、打造海內外潮人共同精神家園的情況後,不時豎起大拇指,多次鼓掌,對市委、市政府近期的工作表示肯定。
「饒老先生十分關心汕頭,尤其是僑文化發展。」汕頭市外事僑務局局長陳鵬告訴記者,他多次跟隨市領導到饒老先生香港的家中拜訪,近距離感受到饒老先生的大家氣質,十分儒雅,和藹可親。每當市領導介紹家鄉發展情況時,饒老先生總是認真傾聽,當聽到經濟文化和城鄉面貌有喜人變化時,老先生就會豎起拇指點贊。
昨天下午,饒學聯匯、饒學基金、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聯合發布饒宗頤教授仙逝公告,內文稱:
饒學聯匯永遠榮譽會長、香港大紫荊勛賢饒宗頤教授於二零一八年二月六日凌晨零時四十五分安然仙去,積潤105歲。
饒宗頤教授為中國近代極具影響力學人,他在中國傳統學術十多個領域,如甲骨學、敦煌學、古文字學、簡帛學、宗教學、藝術學等,具有篳路藍縷之開創成就。在藝術上,亦為繪畫及書法大師,繪畫方面開創西北宗山山水畫法及荷花新技法;在書法上則自甲骨,以至篆、隸、楷、草等各體,具寫出自己面目,世稱「饒體」。
饒宗頤教授百歲高齡,仍屬神清氣朗。他遠遊法國巴黎。又在月前參加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之「蓮蓮吉慶」展覽。本月六日凌晨,在家人圍繞之下,無疾西去,可謂福壽全歸。
大師駕鶴仙逝,人間再無饒宗頤,天上又多文曲星。饒公千古,汕頭人民永遠懷念您!
饒宗頤生平
饒宗頤,字固庵,又字伯濂,伯子,號選堂,
1917年生,廣東潮安人。
◆1937年,整理其父遺著《潮州藝文志》,刊於《嶺南學報》
◆1935~1937年,應中山大學之聘任廣東通志館專任纂修。
◆1943~1945年,任無錫國專教授;
◆1947~1948年,任汕頭華南大學文史系教授兼《潮州志》總編纂;
◆1949年,遷居香港;
◆1952年,任教於香港大學中文系;
◆1962年,獲法國法蘭西學院頒發「漢學儒蓮獎」;
◆1963年,至印度班達伽東方研究所作學術研究;
◆1965~1966年,在法國國立科學中心研究敦煌寫卷;
◆1968~1973年,應新加坡大學之聘出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間任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客座教授;
◆1972~1973年,任台灣中央研究院教授;
◆1973~1978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間於1974年,為法國遠東學院院士;
◆1978~1979年任法國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
◆1980年,任日本京都大學研究所客座教授;
◆1979~1986年,擔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榮譽高級研究員;期間於1982年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復獲香港中文大學授予中文系榮休講座教授銜;
◆1981~1988年,擔任澳門大學客座教授;
◆1992年起,被複旦大學聘為顧問教授;
◆1994年起,任泰國華僑崇聖大學中華文化學術研究院院長;同年獲汕頭市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潮學研究特別獎,並將全部獎金捐贈香港中文大學敦煌吐魯番研究中心;
◆1998年,獲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中華文學藝術家金龍獎、國學大師榮銜,並成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首任榮譽院務委員;
◆2000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授予大紫荊勳章,以表彰他在學術領域的傑出成就;
◆2001年,獲得俄羅斯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同年獲「汕頭市榮譽市民」稱號;
◆2005年,書寫《心經》,並由當代著名篆刻家唐積聖先生鐫刻,「心經簡林」樹立於香港大嶼山昂平一址;
◆2009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聘請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並得到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終身成就獎;
◆2011年,獲澳洲塔斯曼尼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
◆2013年,榮任法蘭西學院銘文與美文學院外籍院士,成為亞洲首位獲得此榮銜的漢學家;
◆2011年12月,經西泠印社選舉擔任第七任社長;
◆2018年2月6日凌晨,饒宗頤去世,享年101歲
本報記者 方曉旻
編輯:曉丹 敏
推薦閱讀:
※海水倒灌汕頭 動物園河馬「越獄」出逃(高清組圖)
※「小公園」改造:汕頭人的責任與期望
※廣東潮汕行4:汕頭庄氏老祖母墳|
※能率汕頭專賣店:家裡的燈這樣設計,鎖住你家的財氣
TAG:汕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