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學》複習大綱

第一章 旅遊發展的歷史沿革§1·1 19世紀以前的旅行活動  一、原始社會早期的人類遷徙活動  當時人類遷徙活動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說明這類活動根本不屬於現今意義上的旅行和旅遊。  二、人類旅行需要的產生 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開創了旅行的通路。  三、奴隸社會的旅行活動  古羅馬帝國: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典型  四、封建社會的旅行活動  (一)中國  旅行活動的形式:(1)商業旅行(2)帝王巡遊:周穆王(3)政治旅行:孔子(4)外交旅行:春秋戰國時期:張騫、鄭和(5)士人漫遊:陶淵明、李白(6)科學考察旅行:司馬遷、李時珍、徐霞客、酈道元(7)宗教旅行(8)佳節慶游  五、19世紀以前旅行活動發展的特點  古代旅行活動的特點可以用「局限性」來概括,表現在:1.環境依賴性2.商業旅行主導3.規模小4.非民眾性(階層局限性)5.自我服務6.行多游少§1·2 近代旅遊和旅遊業的開端一、近代旅遊發展的背景 產業革命:1.加速了城市化進程。使人們工作和生活地點的重心從農村轉移到工業城市。2.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性質。3.帶來了階級關係的新變化。4.科技的進步,特別是蒸汽機技術在交通運輸中的應用,使大規模的人員流動成為可能。  二、旅遊業的開端  1841年7月5日,托馬斯·庫克包租一列火車,載570人,每人繳納一先令,往返24英里,由萊斯特到洛赫伯勒去參加禁酒大會。此次活動開有組織的大規模集體外出之先河,是里程碑式的事件,被認為是近代旅遊的開端  1845年8月4日,托馬斯·庫克組織350人由萊斯特去利物浦進行了一次消遣旅遊。特點:(1)本次活動是一次純商業目的的旅遊活動;(2)本次活動用時長(歷時一周);(3)托馬斯·庫克對沿途進行了先期考察;(4)出版了第一本旅遊指南(5)最早的地方導遊。3.1855年,托馬斯·庫克組織了50萬人由萊斯特去巴黎參觀第二屆世界博覽會。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出國包價旅遊。  三、中國的近代旅遊業  1923年8月,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總經理陳光甫在銀行內部設立旅行部。1927年6月旅行部從銀行中獨立出來,成立中國旅行社——中國第一家旅行社。§1·3 現代旅遊一、現代旅遊迅速發展的原因現代旅遊的迅速發展得益於以下兩大原因:  1.相對持續的和平環境(1)人口增加。(2)世界經濟迅速增長,經濟往來更加頻繁。(3)城市化進程加快。(4)教育事業發展。(5)各國政府的支持。 2.現代科技革命的成功(1)生產力、生產效率的提高,使:A.國民收入增加。B.閑暇時間增多。(2)交通工具與旅遊設施現代化。(3)信息交流手段現代化。二、現代旅遊的特點1.大眾性2.多樣性3.發展的持續性  三、中國現代旅遊(1949~)  1949年12月成立的廈門華僑服務社是新中國第一家旅行社  1954年4月15日成立中國國際旅行社  1964年全國人大正式批准設立中國旅行遊覽事業管理局  1974年中國旅行社成立  1980年6月,中國青年旅行社成立。  1985年5月11日,國務院頒布了旅遊產業第一部行政法規《旅行社管理暫行條例》。  1986年,國務院將旅遊業納入七五國民經濟計劃,這是旅遊業第一次在國家計劃中出現  1998年12月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房地產業、信息業和旅遊業被確定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十一五」期間促進全國旅遊業發展的工作方針是:「以人為本,改革創新,資源配置、聯合協作,重點推進,協調發展。」  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入境旅遊、出境旅遊、國內旅遊」三大市場的開發戰略調整為:「大力發展入境旅遊,規範發展出境旅遊,全面提升國內旅遊」。第二章 關於旅遊活動的基本認識§2·1 旅遊活動的概念  一、旅遊的詞義  旅即旅行,游即遊覽,旅行是遊覽的前提和手段,遊覽是旅行的目的和主要內容。  二、旅遊的科學定義  當今世界上比較權威的定義是「艾斯特」定義,這一定義原為瑞士學者漢澤克爾和克拉普夫(Hunziker and Krapf)在1942年提出。  旅遊是人們出於移民和就業任職意外的其他原因離開自己的常住地,前往異國他鄉的旅行和逗留活動所引起的各種現象和關係的綜合。§2·2 旅遊活動的特徵和要素構成  一、旅遊活動的基本特徵  1.審美性  2.異地性—流動性  3.暫時性  4.綜合性  二、旅遊活動的要素構成  (一)從旅遊活動的開展所涉及的內容構成而言,包括食、住、行、游、購、娛六個方面。  (二)從旅遊活動得以開展的基本要素或旅遊活動的體系構成而言,有:  1.主體:旅遊行為的施動者——旅遊者  2.客體:旅遊活動的對象——旅遊資源  3.中介體:旅遊業§2·3 旅遊活動的類型  一、以地理範圍為標準劃分  (一)國際旅遊 (二)國內旅遊  國內旅遊活動和國際旅遊活動的區別:  (1)從活動開展的地理範圍上看,區別在於旅遊活動是否跨越國界。  (2)從便利程度上看,國內旅遊活動的開展一般不存在語言和文化方面的障礙,並且通常不需要辦理准入手續,國際旅遊則不然。  (3)從直接的經濟影響來看,國內旅遊消費的發生只是促使國內財富在本國不同地區間的重新分配,而國際旅遊消費的發生則會造成國家間的財富轉移。  國內旅遊與國際旅遊的關係:國內旅遊是國際旅遊的先導,國際旅遊是國內旅遊的必然,一般國家的旅遊業是按先國內旅遊後國際旅遊的順序發展的。  二、以旅行距離為標準劃分  (一)遠程旅遊 (二)近程旅遊(短程旅遊)  人類的活動規律總是由近及遠,所以近程旅遊活動總是率先發展,因為:(1)近程旅遊活動旅行費用較小,因而有支付能力者相對較多。(2)客源地與目的地的文化傳統和生活習慣比較接近,並且很少存在語言障礙。(3)兩地之間在交通方面相對便利。(4)在出遊時間方面易於靈活掌握。  三、以組織形式為標準劃分  (一)團體旅遊 (二)散客旅遊  四、以旅遊目的為標準劃分  (一)消遣性旅遊  1.觀光旅遊  是世界上最為普遍的旅遊活動類型。觀光旅遊活動的特點是參與性差、比較被動,重遊率低。觀光旅遊是最低層次的旅遊活動。  2.度假旅遊  度假旅遊的特點:一地停留,停留時間較長;消費水平較高;活動方式隨意;活動內容自由。  3.文化旅遊  這類旅遊活動的特點是知識性和參與性較強。  4.宗教旅遊  5.探險旅遊  6.特殊興趣旅遊  (二)事務性旅遊  1.公務旅遊  這類旅遊者社會地位高,影響力大,消費水平較高。  2.商務旅遊  商務旅遊活動具有重訪率高、無季節性、消費水平較高、對價格不敏感等特點  3.會議旅遊  4.家庭和個人事務旅遊§2·4 旅遊活動的性質  一、旅遊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  二、旅遊是一定社會文化的產物  ①旅遊者依賴於一定社會文化背景而產生。  ②旅遊資源是一定社會文化環境的化身。  ③旅遊設施、旅遊服務是一定社會文化環境的自我表現形式。  三、旅遊是人的一種生活方式第三章 旅遊活動的主體§3.1 旅遊者的概念界定  一、基本概念  1963年,在羅馬召開的聯合國旅行和旅遊會議,將遊客分為兩類,一類是旅遊者,或稱過夜旅遊者,另一類是遊覽者,或稱不過夜的當日往返者  二、我國對旅遊者的規定  海外遊客是指來我國大陸觀光、度假、探親訪友、就醫療養、購物、參加會議或從事經濟、文化、體育、宗教活動的外國人、華僑、港澳台同胞。  三、關於國內旅遊者的界定  我國國內遊客分為兩類:  (1)「國內旅遊者」,指:我國大陸居民離開長住地,在我國境內其他地方的旅遊住宿設施內停留至少一夜,最長不超過6個月的國內遊客;  (2)「國內一日游遊客」,指:我國大陸居民離開長住地10公里以外,出遊時間超過6小時但不足24小時,並未在我國境內其他地方的旅遊住宿設施內過夜的國內遊客。§3.2 實現個人旅遊需求的客觀條件   一、足夠的支付能力  真正決定一個人能否實現其旅遊需求的收入水平,實際上指的是其本人或其家庭的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水平。  可自由支配收入,亦稱可隨意支配收入,是指個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應納所得稅、社會保障性消費、日常生活必須消費部分之後所剩餘的收入部分。  可自由支配收入是一個人能夠產生和實現其旅遊需求的首要條件。  (一)收入水平決定著個人或其家庭外出旅遊的可能性  (二)收入水平還決定著個人或其家庭外出旅遊時的消費水平  (三)收入水平還會影響到人們外出旅遊期間的消費結構  (四)收入水平意味著遊客的支付能力  二、足夠的閑暇時間  (一)閑暇時間的概念  閑暇時間就是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及其他必需的時間之外,可以自由支配,從事消遣娛樂或自己樂於從事的其他任何事情的時間。  閑暇時間不僅決定一個人能否成為旅遊者,而且影響旅遊活動的方式與內容。  三、其他影響因素  1. 社會因素 2. 個人因素§3.3 實現個人旅遊需求的主觀條件  旅遊動機就是激發人們外出旅遊的內在驅動力,即促使一個人有意於外出旅遊以及選擇到何處去、做何種旅遊的內在驅動力。§3.4 旅遊者的類型二、旅遊者的基本類型  1.消遣型旅遊者的特點:(1)人數多,比例大。(2)季節性強。(3)行為自由。(4)停留時間長。(5)對價格敏感。  2.差旅型旅遊者的特點:(1)人數少,出行頻繁。(2)沒有季節性限制。(3)選擇自由度較小。(4)消費相對較高。(5)對價格不太敏感。  3.個人和家庭事務型旅遊者第四章 旅遊活動的客體§4.1 旅遊資源的概念  一、旅遊資源的定義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凡能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遊業開發利用,並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  二、旅遊資源的特點  1.觀賞性。觀賞價值是旅遊資源使用價值的核心成分。  2.地域性。  3.季節性。  4.永續性。  5.綜合性。  三、旅遊資源的分類  1.按旅遊資源的基本屬性劃分。這是最常用、最普遍的劃分方法。  ①自然旅遊資源,即天然賦予的,自然界在長期的運動、發展中形成和留存下來的自然存在。這類資源又可分為四種類型:  A.地貌。B.水體C.氣候D.生物。  ②人文旅遊資源,即由人類創造的,在漫長的人類發展過程中,通過各種形式留存至今的存在。  A.文物古迹。B.現代建設成果。C.文化傳統與風土民情。D.節會與娛樂活動。E.其它對遊客產生吸引力的因素§4.2 旅遊資源的開發  一、旅遊資源開發的含義  旅遊資源開發是指通過適當的方式把旅遊資源及其所在地改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旅遊環境,從而使旅遊資源的吸引力得以發揮、改善和提高的技術經濟過程。  四、旅遊資源的評價  (一)評價的原則  1.實事求是的原則  2.全面系統的原則  3.動態觀察的原則  4.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原則   (二)評價的標準 1.對旅遊資源本身的評價,有6個標準。 ①美。②古。③名。④特。⑤奇。⑥用。 2.對旅遊資源所處的環境進行評價,主要有7個標準: ①季節。②污染。③聯繫。④可進入性。⑤基礎結構。⑥社會經濟環境。⑦市場。  五、旅遊資源開發工作的基本內容  1.景區景點的開發與建設——核心工作  2.提高可進入性。是旅遊開發首要的基礎工作。 3.建設和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 4.培訓人才完善旅遊服務。 六、旅遊資源開發的原則 1.彰顯特色原則。特色是旅遊資源的靈魂 (1)盡量選擇帶有「最」字的旅遊資源進行開發。 (2)盡量保持自然和歷史形成的原始風貌。 2.效益原則 (1)旅遊資源的開發必須要服從當地經濟發展的水平和總體規劃; (2)必須要實事求是、分期分批、有重點地實施開發; (3)必須要認真進行投入-產出分析; (4)必須要考慮到市場需求的狀況。 3.保護原則。 4.綜合開發原則。§4.3 旅遊資源的保護  一、旅遊資源的破壞因素  1.自然的破壞(1)自然風化。(2)突發性自然災害。(3)生物活動。  2.人為的破壞(1)旅遊活動本身造成的破壞。(2)建設性的破壞。(3)管理、保護不力。 二、旅遊資源保護的對策及措施1.保護原則  旅遊資源的保護分為積極的保護和消極的保護兩種,即「防」和「治」。保護的原則是以「防」為主,以「治」為輔,「防」、「治」結合,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和技術等手段對旅遊資源進行管理和保護。   2.保護措施  (1)技術措施。(2)加強規劃。(3)完善立法。第五章 旅遊業§5.1 旅遊業的概念  一、什麼是旅遊業  旅遊業的定義:旅遊業就是以旅遊者為對象,為其旅遊活動創造便利條件並提供其所需要商品和服務的綜合性產業。  二、旅遊業的構成 人們通常將旅行社、住宿業和交通運輸業稱為旅遊業的「三大支柱」。這三類企業構成了旅遊業收入的主要來源。  三、旅遊業的基本特點  1.綜合性  認識旅遊業的綜合性這一特點的意義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1)聯合營銷的必要性。(2)行業管理的必要性。  2.勞動密集型的服務性行業  3.涉外性  4.脆弱性§5.2 旅行社  一、旅行社的定義「旅行社是指有營利目的,從事旅遊業務的企業。」這裡所稱的旅遊業務「是指為旅遊者代辦出境、入境和簽證手續,招徠、接待旅遊者,為旅遊者安排食宿等有償服務的經營活動」。  二、旅行社的分類  1.歐美國家的分類  歐美國家採用的是垂直分工體系。  (1)旅遊批發經營商  (2)旅遊零售商   2.我國的分類  我國採用的是水平分工體系。  我國的旅行社劃定為兩類,一類是國際旅行社,另一類是國內旅行社。  三、旅行社的作用  (一)橋樑作用  1.從需求角度看,旅行社是旅遊活動的組織者,是旅遊者達成旅遊目的的中介。  2.從供給角度看,旅行社是旅遊產品的銷售渠道。  (二)先鋒作用  四、旅行社的業務  (一)團體旅遊業務  綜合包價旅遊的概念。綜合包價旅遊指旅行社經過事先計劃、組織和編排活動項目,向旅遊大眾推出的包攬一切有關服務工作的旅遊形式。  團體包價旅遊之所以能夠迅速普及和發展,從旅遊者需求方面來看,其主要原因來自於綜合包價旅遊方便易行、安全可靠、價格低廉。從旅行社供給方面來看,則主要是由於包價旅遊產品便於實行批量生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從而有利於旅行社擴大經營。  (二)散客旅遊業務  散客旅遊在內容上選擇餘地較大,旅遊活動比較自由,能滿足旅遊者的個性化需求,但費用較高。  接待散客旅遊者人數的多少是一個旅遊目的地的接待條件成熟程度的重要標誌。  五、旅行社發展趨勢  1.經營範圍的多元化  2.管理工作的自動化  3.經營合作的國際化§5.3 旅遊飯店一、飯店發展簡史 1.客棧(Inn/Tavern)時期 2.大飯店(Grand Hotel)時期 3.商業飯店(現代)時期 4.飯店聯號(新型飯店/旅遊飯店)時期 三、飯店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 (一)飯店為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提供了方便 飯店業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接待能力的重要標誌。 (二)飯店是旅遊創收的重要基地 (三)飯店是地區發展和創造就業的重要促進者 (四)飯店是旅遊和社交活動的重要場所 四、現代飯店集團 1.飯店連鎖集團 或稱飯店聯號,即一些飯店統一於某個集團公司的領導、監督、管理或指導之下,組成強有力的競爭實體。 (1)連鎖飯店的經營優勢 主要來自規模經濟。①資本優勢。②技術經濟優勢。③市場營銷優勢。④管理優勢。⑤抗風險優勢。 (2)飯店聯號的經營方式 ①直接經營。②租賃經營。前兩類是聯號的嫡系、核心力量。③委託(合同)經營。④特許經營。 2.飯店合作集團 (1)市場營銷合作集團。最早的類型。 (2)物資採購合作集團。所佔比例最高。 (3)人員培訓合作集團。此種集團正日趨減少。§5.4 旅遊交通 一、旅遊交通的概念 旅遊交通是指旅遊者利用某種手段和途徑,實現從一個地點到達另一個地點的空間轉移過程。  二、旅遊交通在旅遊業中的作用  (一)從需求方面看,旅遊交通是旅遊者完成旅遊的先決條件。  (二)從供給方面來看,旅遊交通是發展旅遊業的命脈。  (三)交通運輸業作為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本身也是旅遊收入和創匯的重要來源。  (四)旅遊交通是目的地總體旅遊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現代旅遊交通的主要形式 1.汽車—公路旅遊交通是目前人們,特別是歐美地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進行中、短途旅遊最理想的方式。 2.飛機—航空旅遊交通是遠程旅遊的主要方式。經營方式主要有定期航班和包機業務兩種。 3.火車—鐵路旅遊交通目前在我國仍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4.輪船—水路旅遊交通 水路旅遊交通的業務可分為四種:(1)遠程定期航班。(2)海上渡輪。(3)海上巡遊。(4)內河航運。 5.其它。§5.5 旅遊景點  一、概念  旅遊景點是指專為供來訪公眾參觀、遊樂和增長知識而設立和管理的長久性休閑活動場所。  特點: 1.專用性。 2.長久性。3.可控性。  三、我國旅遊景點的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  1999年我國第一部關於旅遊區(點)質量等級方面的國家標準——《旅遊區(點)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正式頒布。  《旅遊區(點)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將旅遊區(點)的質量等級劃分為四級,從高到低依次為AAAA、AAA、AA、A。  全國旅遊區(點)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負責AAAA、AAA級旅遊區(點)的評定工作。地方旅遊區(點)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負責本行政區域內AA、A級旅遊區(點)的評定工作。  五、影響景點經營的基本因素  1.需求層次的變化2.競爭狀況的發展3.科技的發展4.宏觀政策的變化§5.6 旅遊業的產品  一、旅遊產品的概念  (一)總體旅遊產品  從需求角度看,總體旅遊產品就是旅遊者從離家外出開始直至完成全程旅遊活動並返回家中這一期間的全部旅遊經歷的總和。  從供給角度看,總體旅遊產品是指旅遊目的地為滿足來訪旅遊者的需要而提供的各種旅遊活動接待條件和相關服務的總和。  (二)單項旅遊產品  二、旅遊產品的特點  1.無形性  2.不可轉移性。兩層含義:旅遊產品在地點上的不可轉移性;所有權上的不可轉移性。  3.不可存儲性  4.同一性   5.綜合性  三、旅遊產品的質量標準  (一)服務質量的兩個方面  1.技術質量 2.功能質量  五、質量管理的基本途徑  (一)要有做好工作的願望  (二)要有做好工作的本領  (三)要有做好工作的條件  (四)要有嚴格的保證措施第六章 旅遊組織§6.1國家旅遊組織  一、政府對旅遊發展的干預  政府介入旅遊發展的必要性:  1.旅遊業構成的分散性以及各企業出於自身利益而各行其是的自由性使得有關各方在行動上不存在自動的協調。  2.國家或地區旅遊市場形象的建立和推廣需要政府的參與和領導。  3.旅遊市場秩序的維護需要政府的努力。  4.旅遊活動的開展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產品都需要由政府來提供。  5.政府有責任維護社會的安定。  6.政府有責任保護環境和旅遊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7.國際間的旅遊事務必須由國家出面處理。  二、國家旅遊組織  國家旅遊組織是指一個國家中為國家政府所承認,代表國家政府負責管理全國性旅遊事務的組織。§6.3 國際旅遊組織  一、國際旅遊組織的概念與類別  狹義的國際旅遊組織是指其成員來自多個國家並為多國利益工作和服務的全面性旅遊組織。  廣義的國際旅遊組織還包括那些其工作部分地涉及國際旅遊事務的國際組織,以及專門涉及旅遊事務某些方面的國際性旅遊同業組織。  二、同我國有關的國際旅遊組織  世界旅遊組織WTO。是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旅遊事務的全球性政府間機構。第七章 旅遊市場§7.1旅遊市場的基本概念  一、旅遊市場的概念  (1)廣義的定義:是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之間圍繞旅遊產品的交換所產生的各種關係和現象的總和。 (2)狹義的定義:指旅遊者,即旅遊客源市場。  二、旅遊市場的特點  1.異地性。2.易波動性。3.季節性。4.高度競爭性。  三、旅遊市場的作用  1.是聯結旅遊供給者和旅遊需求者的紐帶。  2.旅遊市場發展變化的規律是制定旅遊業發展規劃和旅遊經濟決策的客觀依據,有指導作用。  四、旅遊市場細分  (一)旅遊市場細分的概念和意義  1.概念  旅遊市場細分是指將一個整體市場按照消費者的某種或某些特點分解或劃分為不同的消費者群的過程。所劃分出來的每一個消費群也就是一個市場部分,通常稱之為細分市場。  2.意義  (1)有助於選定目標市場。(2)有利於有針對性地開發產品。(3)有利於有針對性地開展促銷。  (二)旅遊市場細分的標準  世界旅遊組織將全世界國際旅遊市場分為六大市場,即:歐洲市場、美洲市場、東亞和太平洋市場、非洲市場、中東市場和南亞市場。§7.2 旅遊市場客流規律   一、國際客流規律  1.近域性流動多。  2.旅遊的流量,主要源於經濟發達和和文化發達的國家和地區。  3.多數旅遊者向風景名勝地區和文化特色顯著地區流動;  4.向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流動。  二、影響客源消長的因素 1.經濟發展因素 2.社會政治因素 3.人文地緣因素 4.市場開發因素 5.人口結構和需求變化的因素 6.其它第八章 旅遊的影響§8.1 旅遊活動的經濟影響  一、積極方面的影響  (一)增加外匯收入,平衡國際收支  旅遊業增加外匯收入的特殊優越性: (1)換匯率高。A.被稱為「就地出口」,不受國外關稅壁壘的影響,在價格等各方面有較大的自主權。B.被稱為「無形貿易」,不會發生運輸、倉儲及損耗,換匯成本低。  (2)收匯直接。是一種現付的交易。  (3)收匯來源廣。  (二)有助於貨幣回籠,促進社會繁榮  (三)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  (四)增加政府稅收  (五)平衡地區經濟發展,縮小地區差異  (六)擴大就業機會  1.旅遊業屬勞動密集型行業。在旅遊接待工作中,許多工作都必須靠員工手工操作,而且需要面對客人提供富有人情味的直接服務,因而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2.就業崗位層次眾多,特別是很多工作並不需要很高的技術 二、消極方面的影響  (一)有可能引起物價上漲  (二)有可能影響產業結構發生不利變化  (三)過分依賴旅遊業會影響國民經濟的穩定  1.旅遊活動有季節性。2.旅遊活動受制於市場。3.脆弱的產業。§8.2 旅遊的社會文化影響  一、積極方面的影響  (一)有助於提高國民素質  (二)有助於增進國際間的相互理解  (三)有助於促進民族文化的保護和發展  (四)有助於推動科學技術的交流和發展  (五)有助於促進目的地生活環境的改善  二、消極方面的影響 (一)不良的「示範效應」 (二)干擾目的地居民的生活 (三)當地文化被不正當地商品化§8.4 可持續旅遊發展  「可持續旅遊」是指旅遊業的發展應當實現經濟上可行,但又不會破壞未來旅遊將賴以開展的資源(特別是自然環境)和接待地區的社會結構。  二、實現可持續旅遊發展的關鍵 (一)可持續旅遊發展的核心問題——旅遊承載力  旅遊承載力是指一個旅遊目的地在不至於導致當地環境和來訪遊客旅遊經歷的質量出現不可接受的下降這一前提之下,所能吸納外來遊客的最大能力。  旅遊承載力的內容:(1)旅遊設施建設用地的承載力(2)物質環境承載力(3)生態環境承載力(4)社會承載力,亦稱社會心理承載力        
推薦閱讀:

禹音:我眼中的天柱山
日本旅遊注意事項
奉節:彰顯詩城風采 打造旅遊勝地
【靠譜旅行貼士】出國旅遊,帶多少錢?千萬別穿假名牌!
旅遊常備葯

TAG:旅遊 | 複習 | 遊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