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批評當財富
文/ 謝亦森
機關工作人員中挨批評最多的人是誰?是秘書。是辦公廳(室)、秘書處(科)所有帶「長」或不帶「長」的秘書人員。
或許您覺得難以置信:這怎麼可能?秘書一般都是領導比較親近、信任的人,怎麼會老挨批評?
這的確是事實。正因為秘書與領導較親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直接為領導服務,思想素質、工作態度、能力水平一切都逃不出領導的眼睛,所以挨批評就成為家常便飯。當然也有受表揚的時候,但比起挨批評的頻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可以說,沒挨批評其實就是表揚。秘書挨批評是正常的,不挨批評才不正常。「老秘」們有這樣一句深有體會的話:「如果領導對你都懶得批評了,那你還有什麼希望?」
◎當秘書原來並不是想像的那麼風光,得習慣挨罵受批評
我剛當秘書那會兒也不相信這一點。自我感覺好著呢:共產黨員、本科文憑,經過組織嚴格挑選而來,寫文章還有點小名氣,領導能不把我當寶貝看?沒想到上崗沒多久就挨了一頓罵。那天晚上,地委某副書記讓我陪省委組織部一位領導去醫院看望一位老幹部,因為我遲到兩分鐘沒接上頭,組織部領導就自行往醫院去了。副書記知道後把眼一瞪:「你怎麼搞的!拖拖拉拉,一點紀律性都沒有!這個樣子還當什麼秘書!」罵得我大氣都不敢喘。又過了不久,我陪這位副書記下鄉調研,正逢當地柑橘收穫季節,主人要送幾箱橘子給領導嘗嘗,我沒請示領導,就讓放在車後備箱里了。本以為幾個橘子算不上什麼大事吧,誰知上車一報告,壞了!領導氣得眼珠子都紅了:「糊塗!亂搞!怎麼能亂拿老百姓的東西?紀律性哪裡去了?群眾觀念哪裡去了?回去!掉頭!」這時車已開出十多公里,司機被逼得沒法,只好掉頭返回原地,把橘子退回去才算了事。
從此我知道,當秘書原來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風光,得習慣挨罵受批評。稿子寫得不好,要挨批評;某件具體事沒辦好,也要挨批評;有時甚至連說話聲音高了點兒、穿衣服稍微時髦了點兒,也會挨批評。當然,不同領導的批評也是各式各樣的,厲害點兒的:「怎麼弄的?這點小事也辦不好!」「你是木頭腦瓜嗎?這也搞不懂?」溫和點兒的:「怎麼啦?這事這麼處理恐怕不妥吧?」「你再想想,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委婉點兒的:「啊呀,這事確實有點難度,不能全怪你。」「可以理解,我也碰過類似的問題,以後注意吧。」如此等等,不管狂風驟雨還是和風細雨,反正都是批評。
然而,我卻在這批評聲中不斷成長,從副科級到正科級,從副縣級又到正縣級,後來還當了縣委書記。心想這下好了,當縣委書記萬人之上,一呼百應,當然不用挨批評,倒是輪到我批評別人了。不過,因為自己是從批評聲中走過來的,開始一段時間對身邊秘書人員還盡量表現得和藹可親一些,但時間一長就「忘本」了,他們一出差錯就忍不住要批評,有時批評得比原來領導批評我還厲害,弄得他們見到我就像老鼠見到貓一樣。批評過後往往又後悔,但又自己安慰自己:沒什麼吧,從前自己不也這樣嗎?當了秘書就免不了挨批評,挨不得批評就別來當秘書!
◎秘書帶了「長」,總不會老挨批吧?可沒過多久就發現,事情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可能是命運有意捉弄我、報復我吧,四年之後,組織上又讓我回到「挨批評」的崗位:某市市委常委、秘書長。開始我還以為,秘書帶了「長」,還是個班子成員,大小也是個地廳級幹部,總不會老挨批吧?總得顧及點兒面子吧?可沒過多久就發現,事情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甚至比原來更糟:不僅自己挨批評,有時還代替所有秘書人員挨批評,不僅挨市委主要領導批評,很多時候還要挨其他班子成員的批評。
比如,某分管領導提出的事項沒能列上常委會議題,他可能會說:「秘書長先生啊,我這個事情這麼重要,為什麼不列上?」某項工作沒來得及與有關領導溝通,他可能會說:「我說老弟呀,那麼大個事怎麼不事先通個氣,就直接捅上常委會去了?」
還有來自縣市和市直單位的批評:「領導,那個督辦件沒及時上報結果,您不能全怪我啊,有些情況其實您並不清楚。」「秘書長老哥,那天書記在大會上點名批評我們,您審稿時怎麼不把一下關啊!」「秘書長老兄,領導有那個意思您怎麼不早說?搞得我們很被動!」
當然,最多的批評還是來自書記。因為秘書長與書記幾乎是形影不離,領導有事要交辦也總是先找秘書長,所以我的一舉一動他都看得十分清楚,我的一切優點一切缺點一切成績一切失誤他都了如指掌。事情辦得好,有時會表揚幾句或道一聲「辛苦」,有時則默不作聲,頂多「嗯」一聲或點個頭就算過去了;而一旦辦得不好或者出了大婁子,批評就來了,尤其是那種性格火暴的領導,他可不管你什麼「長」不「長」,也不管是不是你個人的責任,既然你是秘書頭子就得負全責,就把火全部發到你一個人頭上,有時會批評得很厲害、很尖刻,弄不好連傷及人格尊嚴的話都會罵出來。這時候,你除了低頭認錯或保持沉默,還能怎麼樣呢?你能說秘書長大事小事內事外事什麼事情都得管難免出點差錯嗎?你能同領導解釋和爭辯說領導您批評錯了嗎?你能因此而對領導心生怨恨賭氣不幹嗎?當然不能。
◎正確對待領導批評是秘書人員的一門「必修課」,領導的批評還真是一種難得的財富
不過,多年的「挨批」經歷使我發現一種有趣的現象:領導批評人一般都不往心裡去,罵完了也就過去了,第二天見面一切如常,好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有的領導覺得批評錯了或批評過火,還會道個歉:「對不起,別往心裡去啊!」「放心,我對事不對人。」有的領導習慣於「打」一下又「摸」一下,嘴上什麼也不說,但會突然對我露個笑臉,或突然在我肩膀上親熱地拍一下,或帶我出席本來沒安排我出席的某個重要活動。這時候我就會很感動,甚至很激動:是啊,常言道「嚴是愛,寬是害」,領導這是為我好,我還有什麼可計較的呢?
有一件事更加印證了這一感覺。那年,一位中央領導來我市與老區人民共度新春佳節,其間安排了一場小型文藝晚會。省委秘書長領著我們市縣一班工作人員忙活了一整天,所有細節都考慮到了,沒料到出現了一個小插曲。觀看晚會時,首長突然邀請一位當地老紅軍坐在身旁,這樣前排就少了一張凳子,使原來安排坐前排的一位部長沒地方坐了。情急之下,陪同而來的省委領導左右張望了一下,然後從後排抓了一張凳子擠進前排。本以為事情就這麼過去了,誰知我剛回到賓館,就接到通知,要我去省委領導房間。到了那兒,一看省委秘書長和我們市委書記都在,我以為有重要工作要布置,急忙掏出筆記本。「別記!有什麼好記的!」省委領導擺擺手說,「剛才看晚會的時候,你們倆都躲到哪兒去啦?少了張凳子都不曉得,省委秘書長找不到,市委秘書長也找不到,你們就是這樣當秘書長的?」省委秘書長說:「是我的責任!我的責任!」我趕緊接話:「不不不,是我的責任!是我考慮不周到!」心裡卻老大不服氣:位子本來算好了的,誰曉得突然冒出個老紅軍?這能怪我?這時市委書記瞪著牛一樣的眼珠子對我說:「你怎麼搞的?要深刻檢討!」省委領導又擺擺手說:「算了,檢討就不必了,但你們要吸取教訓,啊?當秘書長就是要時刻站在領導能看得見、找得著、喊得應的位置,這樣才能做好服務工作,你們說對不對?」我當然連連說「對」,但因為同時受到兩級領導批評,心裡總是覺得像壓著一塊石頭般很沉很悶。沒想到,第二天送走中央首長後,省委領導突然往我肩上一拍:「小夥子,工作做得不錯!你很能幹!」送他到機場時,我們班子成員和服務人員都爭著跟他照相,我故意躲得遠遠的不肯靠前。省委領導照完幾十張之後轉頭四處尋找,突然發現了我,招手說:「小夥子過來,我們照張相!」快門一閃,把我心中的塊壘也一「閃」而光。那張照片我至今還珍藏著。
回想起來,正確對待領導批評真是秘書人員的一門「必修課」,領導的批評還真是一種難得的財富,挨領導批評則是難得的學習機會。批評得對,固然是受教育、受啟發,以後可以少犯或不犯同樣的錯誤;即使有時批評得不對,那也是一種警示和提醒。所以我總結了幾條:第一,既然當了秘書或秘書長,就要增強對批評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方面努力把工作做好,力求不出差錯,不挨批評,另一方面如果出了差錯、挨了批評,也不要大驚小怪,更不能背心理包袱,而要把批評看作一種正常現象、必然現象,正確對待,有錯就改。這樣不僅有利於工作,還能讓自己練就一副好脾氣。這就有如花木生長,陽光雨露固然是一種恩澤,但急風驟雨又未嘗不是一種眷顧,風雨過後,殘葉飄零,生機依然,更添幾分堅強而柔韌的風采。第二,要善於與領導換位思考,想一想:這時候如果我是領導,我會怎麼辦?下屬做了錯事,我不批評人嗎?領導批評人都是為了工作,是對工作的嚴格要求,是行使領導和管理職能的一種重要手段,無論怎麼批評都有他一定的道理。管理學上有一句經典名言:「管理是一種嚴肅的愛。」作為秘書人員,要學會理解和接受這種嚴肅的愛,把領導的批評化作正確的行動。第三,受到批評時,尤其是受了委屈時,千萬不能當場還嘴頂撞,而要保持沉著冷靜。如果覺得事關重大需要解釋,那要等到事後找到恰當的時機再解釋,如果不是太緊要的事情就乾脆別解釋,不要緊,無所謂。這樣,領導反而會覺得你大氣、淡定、成熟,從而更加信任和喜歡你。更重要的是,作為領導身邊的工作人員,要注意時時處處維護領導的尊嚴,哪怕領導批評你時態度生硬一些、言辭過激一些,也要理解和體諒,切不可斤斤計較。這是秘書應有的職業素養和品行修為。第四,對領導的批評意見要深刻領會,及時改進,這樣有利於自己不斷進步。事實上,領導同志的不少批評意見是經驗性的、啟迪性的,比如前面那位省委領導說的話:「當秘書長就是要時刻站在領導能看得見、找得著、喊得應的位置。」也許他是不經意說出來的,實際上一語道中了秘書長工作的根本性質所在。人家那麼大領導,比我這小秘書長還「專業」得多呢!又比如,秘書起草大量文稿,很多時候難免因質量不過關而受領導批評,而那批評聲中不僅體現著高標準、嚴要求,往往還蘊含著知識、智慧和才幹,按其意見修改,每修改一次就能使自己前進一大步。再比如,有時我們好心辦錯事,在生活小節、禮尚往來等方面給領導幫了倒忙,犯了紀律,領導的批評就體現出其嚴於律己、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行,從而對自己的思想品德產生示範、帶動效應。
由此,套用「在罵聲中成長」那句話,秘書長和秘書人員不也是在批評聲中不斷成長和成熟嗎?
(作者系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推薦閱讀:
※如何面對批評
※「粵派批評」一說成立嗎?
※第七章 批評的藝術
※自己被批評 蔡英文卻抹黑、卸責大陸 語氣咄咄逼人
※理念 | 程光煒:文學批評的一點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