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如何實現「三級跳」?

21世紀經濟報道 耿雁冰等 2014-08-13 10:56

導讀:雖然我國已躋身於製造大國行列,但產業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基礎製造水平落後、低水平重複建設、自主創新產品推廣應用困難等問題依然突出。

隨著全球製造業發展格局的深刻變化,「中國製造」正面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前後夾擊的雙重挑戰。

如何從製造大國升級為製造強國,成為「新常態」下繼續支撐經濟增長的重要命題。

圍繞工業轉型升級,工信部著眼規劃未來10年製造業發展的重要綱領性文件——《中國製造2025》,並將重點借鑒德國「工業4.0」計劃,對我國工業有待加強的領域進行強化,力爭在2025年從工業大國轉型為工業強國。

針對裝備製造業,工信部勾畫了「三步走」路線圖:到2025年,我國裝備製造業進入世界裝備製造強國第二方陣,部分優勢產業率先實現又大又強;到2035年,我國裝備製造業位居世界第二方陣前列,成為名副其實的裝備製造業強國;到2050年,我國裝備製造業進入世界裝備製造強國第一方陣,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裝備製造業強國。

德國「工業4.0」啟示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數據,2013年,我國裝備製造業產值規模突破20萬億元,佔全球裝備製造業的比重超過1/3,多數產品產量居世界首位(見表1)。其中,發電設備產量約佔全球總量的60%;造船完工量佔全球比重41%;汽車產量佔全球比重25%;機床產量佔全球比重38%。

不過,雖然我國已躋身於製造大國行列,但產業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基礎製造水平落後、低水平重複建設、自主創新產品推廣應用困難等問題依然突出。

作為借鑒的範本之一,裝備製造業最具全球競爭力的德國推出的「工業4.0」計劃闖入中國官方視野。工信部正在編製的《中國製造2025》提出,將體現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深度融合的數字化、智能化製造作為今後發展的主線。

前三次工業革命源於機械化、電力和信息技術。現在將物聯網和服務應用到製造業正在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在製造領域,這種技術的漸進性進步可以被描述為工業化的第四個階段,即「工業4.0」。

21世紀宏觀研究院認為,「工業4.0」對於大而不強的中國製造業,尤其是裝備製造業而言,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有很多可供借鑒的地方。

一、注重中長期規劃。德國「工業4.0」的大體概念是在2011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提出,是德國政府確定的面向2020年的國家戰略。

二、需要資金和國家政策大力扶持。德國政府推出 《高技術戰略2020》,「工業4.0」作為十大未來項目之一,政府將投入2億歐元,並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旨在支持工業領域新一代革命性技術的研發與創新。

三、建立跨界研究小組或平台。為推進「工業4.0」計劃的落實,德國三大工業協會——德國資訊技術和通訊新媒體協會(BITKOM)、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VDMA)以及德國電氣和電子工業聯合會(ZVEI)共同建立了「第四次工業革命平台」辦事處,以吸引並協調各方資源。

四、配套的工業基礎寬頻設施。「工業4.0」簡言之就是將製造業向智能化轉型,而這依賴於綜合併高質量的通訊網路條件,總體要求是簡單、可擴展性、安全性、可用性和支付得起。

五、標準的國際化建設和產品安全設計。中國要實現向「工業4.0」轉化,必須參與國際分工,而這需要一套與國際接軌的標準化和參考架構。

六、安保措施升級。基於CPS (Cyber-Physical System)的工業4.0的製造系統涉及高度網路化系統結構,數據信息安全問題必須納入其中。

七、培訓和持續性的職業發展。在德國將近80%的年輕人接受的是職業教育,成功的職業教育為「德國製造」提供了大量優秀的產業工人。

突破從哪裡開始?

除了借鑒國外模式,國內業已成形的若干具有影響力的產業聚集區同樣值得關注。

目前,高端裝備製造業形成以上海臨港、瀋陽鐵西、遼寧大連灣、四川德陽等為代表的產業示範基地;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形成以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為中心的產業集聚區;工程機械主要品牌企業集中在徐州、長沙、柳州、臨沂等地區;此外,瀋陽、蕪湖、上海、哈爾濱、廣州等地也建立了工業機器人產業園。

在高端裝備製造領域,上海臨港整個產業區的集群集聚化,使其穩居幾大示範基地的龍頭老大地位。

上海臨港、瀋陽鐵西、遼寧大連灣、四川德陽等地的裝備製造業各有側重,而上海臨港產業鏈上的聯動效應更突出。上海臨港以清潔高效發電及輸變電設備、大型船舶關鍵件、海洋工程設備、自主品牌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航空裝備產業、大型工程機械等六大裝備產業集群為特色,囊括了國內眾多高端製造業的「第一」。

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主要形成三大產業集聚區。

根據《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以大連-天津-煙台-青島為主的環渤海地區、以江蘇蘇中地區-上海-浙江浙東地區為主的長三角地區、以深圳-廣州-珠海為主的珠三角地區是我國三大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集聚區。

在這三大產業集聚區中,環渤海地區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規模優勢最為明顯,擁有數量最多的海洋工程裝備基地,以及大型的船舶企業

目前國內工程機械領域,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基地,包括江蘇徐州、廣西柳州、湖南長沙、江蘇常州、福建廈門、山東濟寧、安徽合肥、四川成都、陝西西安、河南鄭州十大生產基地,而徐州、濟寧、常州、長沙更是我國著名的「工程機械重鎮」。

在幾大產業集群中,長沙工程機械發展速度最快、市場所佔份額最大。


推薦閱讀:

阿里研究院:關於互聯網+製造業的10個觀點
智造轉型 | 水泥工業發展現狀及兩化融合重點舉措分析
馬雲將中國製造業搞死的?太冤了,原來真正的原因是它.....
激光切割機是我國未來的發展重心?
工業互聯網平台已成各國競爭新熱點,全球160餘個,美國佔一半

TAG:中國 | 製造業 | 中國製造 | 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