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海南(卌八)——瓊台書院奎星樓
(2012-01-10 12:58:02)
轉載▼
標籤: 海南 瓊台書院 奎星樓 歷史 旅遊 人文 雜談 | 分類: 旅痕散記 |
度假海南(卌八)——瓊台書院奎星樓
離開海瑞墓園之時,覺得著名的秀英古炮台當離此不遠,遂向工作人員詢問路線,然而卻被遺憾的告知,自2006年3月5日關門以後,至今不知何故一直未曾開放。
秀英炮台是中國近代史上現存最為完整、規模宏大的古代軍事設施之一,與廣東虎門炮台、上海吳淞炮台、天津的大沽炮台並稱中國清代四大炮台,是海南人民不畏強暴、抵禦外敵的歷史見證。
惜乎這樣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與山人失之交臂,豈不憾哉。
按照計劃,乘坐1路公交經過一條條繁鬧的街道,走近掩映在一片綠蔭下古色古香的建築群。
此處便為瓊台書院是也。
瓊台書院是海南著名的名勝古迹。也是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它座落在瓊山區府城鎮文庄路,現在是瓊台師範學校的校址。
瓊台書院始建於清朝康熙四十年(1705年),相傳是後人為紀念海南第一才子、明朝大學士邱浚而建。由於丘浚號瓊台,人稱瓊台先生,故書院由此得名。
有著300年精神傳承的瓊台書院大門是一座漆色斑斕的牌樓,牌樓正中懸掛嶺南著名書法大家、廣州美院副教授麥華三先生題寫的「瓊台書院」四個筆力遒勁的大字,左首還掛著「瓊台師範專科學校」的校牌,站在牌樓之下,很有些一脈書香百年傳承的感覺。
同國內許多城市的書院比起來,瓊台書院應該是被發揚光大的一種,作為文物保護單位,它屬於這個城市,但在特定的時空坐標上,它只屬於這所高校。
從牌樓進入院內,右邊的現代建築群是瓊台師專學校教學區,左邊透過幾株榕樹的掩映之下,那幾幢古色古香的明清風格古書院若隱若現,青磚黛瓦,平添了幾分深山古寺的情調。
這個小院包括三進二層的主體建築,是典型的嶺南建築布局,屬於仿明清風格的建築。
第一進與二進是2001年至2002年擴建完成的,第一進是售票處,第二進是史志研究、陳列、展覽博物館,第三進才是書院本體「魁星樓」。
書院正門的外層柱上懸掛著海南省教育史志辦公室木牌,牆根有一塊2005年8月擴建工程石碑。
第二層門柱兩邊懸掛一幅草書對聯:「金榜題名曾向吾門求鼎筆;蟾宮折桂須從此處借天梯」。客觀地反映了書院在海南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世人對書院的推崇。
大門內牆上左右各有一塊黑色大理石碑,一塊是瓊台書院擴建記;一塊是書院擴建捐款名單。
在第二進的院落兩邊,對稱植有十幾株雞蛋花樹,綠葉稀疏,樹影婆娑,光影掩映,景緻優雅。
雞蛋花又名緬梔子,花瓣潔白,花心淡黃,端莊高雅,極似蛋白包裹著蛋黃,因此得名雞蛋花。可惜現在不是花期,無緣得見。
雞蛋花的枝頭是鈍圓頭的,一到冬天,葉子掉光後,光禿禿的就像鹿角模樣,因此緬梔又稱為「鹿角樹」。
雞蛋花夾雜著鳳尾竹與四周古色古香的建築融為一體,讓人產生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悠遠感,似乎時光倒流,回到了過去。
院子兩側是兩排長長一溜的廂房,門上寫著學生們的各類書畫展,隔門一看,裡面空空如也。
第二重門的兩邊也懸有對聯,只記得上聯是院開瓊台師承百世弦歌在;而下聯卻被疏忽忘記了。
門廊的牆壁間一邊是書法大師沈鵬手術的草書詩句:弦歌不輟是瓊台,佳話頻提盛毋衰。萬紫千紅園裡樹,儻應謝寶手親栽。
另一側則是「風箏斷線」引出的《搜書院》愛情故事線刻連環畫。
清雍正年間,著名的粵劇、瓊劇《搜書院》的故事就發生在此。當時,書生張日文和瓊州府鎮台的婢女產生愛情,鎮台震怒嚴懲婢女,婢女逃進書院求救。
鎮台派人追至,當時任掌教的進士謝寶不畏強權,仗義執言,門前擋駕,嚴詞拒絕鎮台亂搜書院。謝寶機智地乘夜將婢女送出城外,使張日文與婢女終成眷屬。
瓊台書院隨著《搜書院》而蜚聲海內外,粵劇和瓊劇均曾以此作為題材編成劇本演出,還拍成電影在海內外放映,使書院更加聞名遐邇。
瓊台書院博物館以翔實的史料、豐富的內容展示了瓊台書院三百年發展史及海南教育史。
瓊台書院創建之初,僅一亭二院,書籍不多,設備簡陋,後經幾次擴建,遂成為齋舍齊全,藏書頗多的大型書院。
從蘇試等開設載酒堂即東坡書院教化黎民到清,有史可考的大小書院有七八十所,主要集中在清朝,而瓊台書院是清代唯一的府立官辦書院,是名正言順的海南最高學府,這讓早它幾百年於瓊山和儋州先後建立的兩所東坡書院也不得不位居其右。
在前200年間,這裡是海南人登科及第的必由之門,曾走出一名探花、二十二名進士和一百七十八名舉人,教化生徒萬餘人,對海南乃至全國文化教育的發展,功不可沒。
在改辦新式學堂以來的100年間,清末和民國時期也曾培養畢業生六千六百餘名。
解放以來的五十多年中,瓊台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先後培養了兩萬一千多名中師、幼師畢業生,一千餘名大專畢業生,是海南小學、幼兒園骨幹教師的搖籃。
為海南的文化教育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不少人成為教育專家和學者。
瓊台書院曾為清代瓊州最高學府,常設執教並主持院政的掌教一人,由道台從德高望重的進士或舉人中聘任。
瓊台書院從創建之初就是海南人讀書登科之地,曾培養了一大批文人墨客,清代瓊籍之進士、舉人多數入第前曾在此攻讀。
1895年維新變法後,瓊台書院曾數度易名。
民國後,書院辦過中學、師範,為當時的革命培養了許多骨幹分子,辦師範後,又為海南的教育事業培養了一大批教育工作者。
1951年命名為廣東瓊台師範學校,海南建省後改名為海南瓊台師範學校。
過了第二重門,就到了書院精華所在。迎面而來的是書院的古迹和核心建築----兩層的奎星樓。
草坪中樹有有兩尊塑像,一尊是書院掌教之一、《搜書院》主人公進士謝寶老先生。
另一尊是書院掌教探花張岳崧。
之所以樹立兩位先生雕像,恐怕不在於兩位是本地人,而在於他們愛護學生,熱衷發展海南教育文化上表現尤為突出的赤子情懷。
院外有一棵椰樹,巨大的椰枝吹折下來,好似鐵剎公主的芭蕉寶扇。
院內迎門有用火山石做的一個鼎,高一米多,厚重、質樸,有龍飾,三個鼎足上有人面雕塑。
背陰草坪之間,還有古時遺留下來的石槽、石缸等歷史文物。
兩側豎有碑石若干,一方方讀過去,有刻於道光五年、乾隆丁亥、咸豐三年的,有增膏火、添設宅舍經費的;有創建書院記實,有建「魁星樓」碑記。
特別是奎星樓前左側一塊高約2米、寬約0.8米的石碑,記載修建此樓經過,碑文至今仍清晰可見。
瓊台書院原大堂後面有奎星亭,亭兩旁各有廊宅一間。乾隆十八年(1753年)第一次擴建時,將奎星亭改建為兩層樓,名曰奎星樓。
在主體建築奎星樓兩旁增建廊宅各三間,作諸生宿舍。
「魁星樓」一層門上高懸篆書匾額「講學堂」,兩側有楹聯一副:「樹老花偏嫩;春融枝亦樛」。
奎星樓為磚木結構,高二層,二樓正面有走廊,樓頂全是綠色的琉璃瓦。飛檐上雕有龍頭及花木鳥獸,樓內朱紅圓柱,絮紅梁桶,淡綠花窗,五彩地板,各種陳設古色古香。
魁星樓綠瓦、紅廊、白牆,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磚木結構建築,至今保存完好。
書院初建落成時並無奎星樓,只有奎星亭,奎星樓是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道台德明拆除奎星亭後改建而成,樓上樓下各3間,當時主要用以收藏曆代各種文物、古籍,或許曾經也是書聲琅琅之所。
一樓進門迎面即是一尊海南第一才子、明朝大學士邱浚雕像,雕像兩邊的柱上又有一聯:「養乾坤正氣,育天下英才」。
大堂的四周擺著一圈海南花梨木做的桌椅、書櫃等古物,說明牌上註明這裡是學生上課的地方。
魁星樓二樓中梁正中懸掛一匾,上書"進士"二字,字大如斗。這是當年書院的高材生張日文中進士後朝廷所賜。
二樓即「魁星樓」,和底層一樣大小。樓內雕樑畫棟,也有些傢俱,桌椅床案,異常別緻。
一側是掌教的卧室,
室內置有花梨木卧床,腳踏,還有一隻精緻的雕花小櫥。
另一側是掌教的書房,室內置有花梨木桌椅。大堂中間未作說明,應該是掌教的客廳。
站在走廊向四周眺望,視野開闊,風景極佳。
師在上,生在下,書院一半的建築面積由掌教一個人使用,師道尊嚴是有了,可總讓人感覺有些奢侈。
奎星樓前還有並連的兩幢仿奎星樓建築,前樓左側另有一座古香的六角亭。
樓前花草香氣襲人,建築美觀雅緻。
這裡曾是瓊州的最高學府,是古代海南人士登科入仕的必經階梯。
解放後,海南人民政府多次撥款維修瓊台書院,除將奎星樓修飾一新之外,還在奎星樓前左、右側各恢復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廂房,將書院的主體建築襯托得更加壯觀。
分享:
推薦閱讀:
※沙特國王薩勒曼在摩洛哥豪擲一億美金度假後,美滋滋的回家了
※【旅遊攝影】2010大連莊河市黑島旅遊度假區紀實之二
※海邊度假就穿長裙,遮肉還很仙
※度假海南(四)----博鰲禪寺萬佛塔
※庫克群島小波利尼西亞度假村 (Little Polynesian Res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