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6種父母,孩子都不愛和你一起玩!
回復「育兒」做最懂孩子的媽媽
這6種父母,孩子都不願意和你一起玩!
- 作者/絲瓜媽媽-
當孩子把水從一個杯子倒進另一個桶子,樂此不疲。
大人們總是說:別打濕衣服別弄髒地板!
當孩子用衣服兜滿了髒兮兮的小石子,非要帶回家。
爸媽們總是說:快扔了吧帶回去幹嘛!
大人如此緊張的「控制」和「限制」小孩,企圖告訴孩子「什麼才是正確的事,什麼才是有意義的事」。
須不知,這樣的大人,在孩子眼裡,好無聊。
TOP1
大人們總說什麼都不準做,乖乖坐好。
帶孩子參加聚會,到別人家做客,在公共場合等候,大人們最擔心孩子惹禍。
一句「什麼都不準做,乖乖坐好」,就希望孩子做個雕像。
這怎麼可能?
孩子要無聊透頂了。就這樣干坐著么,絕對不行,於是偷偷戳一戳、摸一摸。
與其想著避免惹禍,還不如主動找些樂子給孩子玩兒。
隨身帶的迷你汽車,凳子的邊沿就是軌道;紙巾變成小船在腿上靠岸。
孩子需要的是有趣,大人需要幫助孩子構建有趣的場景、情節,利用身邊的小物品,將無聊的等待變得有趣起來。
TOP2
大人們總說別打擾我,你自己去玩兒。
大人們總是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當我們忙碌時,總會對孩子說:別打擾我,自己去玩兒。
可是當孩子玩水、玩沙、玩石子的時候,大人們卻橫加干涉,沒看到本寶寶現在很忙,玩的很嗨嗎!
所以,在我們繁忙需要孩子一邊兒去的時候,請認真的跟孩子說清楚。
給他找個好玩有趣的活動,一本新書,一堆積木,一個小任務。
別因為自己沒空,讓孩子也跟著無聊。他們的世界就該摸爬滾打肆意玩耍,有趣是最重要的。
TOP3
大人們總說知道錯了嗎,明白道理了嗎。
思想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我深以為然。比如跟3歲的孩子說:別在吃飯的時候玩筷子,筷子是用來吃飯的,扔到地上服務員姐姐就要收拾……
這樣寫出來,感覺是一個唐僧念經的感覺。
有用嗎?根本沒用!
不玩兒筷子,那就給找點兒有意思的東西啊,等吃飯的過程好漫長好無聊。
所以,不如換個思維方式。
其實孩子的有些「毛病」,很多時候,是大人認為它是「毛病」。而在孩子眼裡,它無非是一種新的體驗方式。
比如玩筷子,只要不危險玩玩兒又咋啦。
TOP4
大人們總說你看牛牛比你聽話多了。
別人家孩子是一種神奇的存在。
大人們總愛拿各種別人家孩子的優秀特質來對比,以此激勵孩子。
「你看牛牛比你聽話多了,你看小雨就很乖不到處亂跑」。聽在自己娃的耳朵里就是:牛牛關我什麼事,我又不是牛牛。
等到孩子大一點,甚至會後「爸媽是不是嫌我不好」的心理。
所以趕緊覺醒吧!放棄這個「別人家的孩子」,放棄將自家孩子與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
對於孩子的進步,我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表達在嘴裡,我們要適時適當的、真心的、熱情的鼓勵和表揚自己的孩子。
這才是家長的責任,和培養傑出孩子的最大秘訣。
TOP5
大人們總說在別人面前說我的糗事。
媽媽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後,討論最多的就是孩子。
我就親歷過:朋友帶著4歲女兒來聚餐,中間說女兒這麼大了竟然還尿褲子的事兒,小姑娘明顯受傷害而且一直要捂媽媽的嘴巴。
媽媽還笑說「看她還不好意思呢!」我一點兒也不覺得好笑。
在複雜的成長過程里,孩子的「笨」是不可避免的,因為「笨」所以會產生數不清的成長糗事。
如果大人把孩子的成長糗事當成笑料,特別是當成「開心笑話」講給眾人聽時,大人倒是「可樂」。
可給孩子帶來的卻是「揭傷疤」一般的心痛,他們的尊嚴會在大人的鬨笑聲中受到傷害。
別把孩子的糗事當笑料,孩子再小也要保護他的尊嚴和面子。
TOP6
大人們總說說好的給我買玩具又不算數了。
當孩子哭鬧耍賴時,大人經常來一句:不哭了下次給你買超人玩具。於是孩子止住哭聲期待這個「下次」。
或許小一點的孩子很快就忘記了,等到三歲以後孩子的長久記憶力更好之後,他很快發現:原來大人說話可以不算數。
結果就是孩子開始不相信,並且也開始說話不算數。
你所定好的「只看10分鐘電視」的規矩,他肆無忌憚的打破。
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不聽話。所以在孩子剛剛懂事起,就應「說話算話」,幫助他們在心中樹立起「誠實信用」的基礎。
其實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小孩,摸爬滾打、飛檐走壁;每個大人都曾經有夢想,肆無忌憚、敢做敢想。
當曾經的小孩變成了大人,他們就選擇性的遺忘了很多。
用大人的標準,控制和限制孩子,把大人眼中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灌輸給他們,甚至要求孩子完成自己的夢想。
大人們漸漸丟掉了初心,忘了童年的自己。
拒絕做無聊的大人,給孩子一個有趣的童年。
責任編輯:小雨
▏來源:絲瓜媽媽(ID:hy280t)
推薦閱讀:
※如何教育孩子懂禮節 [圖]
※父愛與孩子
※讓孩子遠離變態,這30部動畫片寒假裡可以放心給孩子看!
※孩子不聽話?試試這些方法!
※這5件事不要逼孩子做,孩子情商能高出同齡人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