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六經爭論
06-23
傷寒論六經研究41說玉慶國 李宇航(北京中醫藥大學傷寒研研室)王履(保定市第一中醫院)1.經絡說朱肱提出:「治傷寒者先須識經絡,不識經絡,觸途冥行,不知邪氣之所在。」,做(類證活人書)卷一專設經絡圖,示人經絡循行之路以辨六經病症。如 「足太陽膀膀胱之經,從目內毗上頭連於風府,分為囚道,下項並正別脈上下六道以行於背,……今頭項痛,身體疼,腰脊強,其脈尺寸俱浮者,故知太陽經受病也。』淇後汪藐等亦從此說,但並不限於足經,而是手足並論,使此說得到了井一步的淪展。2.臟腑說何志雄認為﹕「(傷寒論)六經,是為認識外感疾病的需要,在藏象學說的基礎上,對人體功能作出的另一層次的概括。首先將臟腑功能分為陰陽兩大類﹕ 五臟屬陰,六腑屬陽﹔然後再根據各臟腑的不同功能以及所屬經絡不同的循行部位,分為三陰三陽,名之曰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這便是傷寒六經。每一經的功能並非是其所概括的臟或腑的功能的機械相加,而是綜合了這些臟腑與外感疾病有關的功能。」其中「以肺氣統屬太陽,小腸隸屬於陽明,是與《內經)的六經最明顯的區別」。魯福安亦云﹕「六經之中除表現有本經所屬臟腑的病變以外,還包括有不少它經所屬臟腑的病變。」可見近人以臟腑釋六經,與古人不同,已不再拘泥於同名經所屬的臟腑,而是結合六經病變特點予以了適當的調整。3.氣化說此說源於(內經),後由傷寒注家張隱庵、陳修園、唐容)11等發揮,用六氣特點解釋傷寒六經,故亦稱「六氣說」。如陳修園匕吠倡此說曰﹕「六氣之本標中氣不明,不可以讀傷寒論。」劉渡舟指出﹕「講求六經標、本、中氣化學說時,首先要建立三者之問的有機聯繫。」即﹕「太陽為寒水之經,本寒而標熱,中見少陰之熱化」﹔「陽明本燥而標陽,中見太陰之濕化」﹔「少陽本火而標陽,中見厥陰鳳木」﹔「太陰本濕而標陰,中見陽明燥化」﹔「少陰本熱而標陰,中見太陽寒氣之化」﹔「厥陰本氣為風,標氣為陰,中見少陽火氣」。並結合六經病對標本中氣化學說進行系統論述,同時指出「標本中的氣化學說,有辯證法思想和唯物論的觀點。它能系統地分析六經的生理病理以及發病之規律,而指導臨床並為歷代醫家所重視」。但也有人對此說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如章炳鱗為(傷寒論今釋)序曰﹕「假借運氣,附會歲露,以實效之書,變為空談。」陳亦人亦云﹕次多禍詞奪舜﹒亥阻難深。」而近來郝印卿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對此說做出了較為客觀的評價 ﹕「由(素問)六氣氣化到傷寒六經氣化顯然是中醫學術的發展﹒以三陰三陽為框架,天六氣和人六經為中心的對應同構,是繼(素間)以五行為框架,五運和五臟為中心的對應同構之後,對天人相應內容的又一系統歸納。不言而喻,只要中醫藏象理論不變,六經氣化學說即不可能因個人的好惡麗被抹殺。」另有將臟腑功能活動稱為氣化者,與此說概念不同。4.地面說柯琴認為﹕「夫仲景之六經,是分六區地面,所賅者廣,雖以脈為經絡,而不專在經絡上立說。……請以地理喻,六經猶列國也。」即﹕「內自心胸外自巔頂,前至額顱,後至肩背,下及干足,內和膀脫,是太陽地面。……內自心胸至胃及腸,外自頭顱,由面至腹,下及於足,是陽明地面。由心至咽,出口頰,上耳目,斜至巔,外自脅內屬膽,是少陽地面。……自腹由脾及二腸魄門,為太陰地面。自腹至兩腎及膀骯溺道,為少陰地面。自腹由肝上隔至心,從脅肋下及於小腹宗筋,為厥陰地面」。5.六部說方有執則把六經比喻為1門類或職能部門﹕「六經之經,與經絡之經不同。六經者,猶儒家之六經,猶言部也。部,猶今六部之部。……夭下之大,萬事之眾,六部盡之矣。人身之有,百骸之多,六經盡之矣。」並繪製入體示意圖對六經六部受邪加以說明,認為陽病在表自外而內﹕「太陽者,風寒之著人﹒人必皮膚當之,……皮膚在軀殼之外,故曰表,…??表合太陽足膀眺經﹔陽明者,風寒之邪過皮膚而又進,接皮膚者肌肉也,…… 肌肉居五合之中,為軀殼之正,內與陽明足胃經合也﹔少陽者,邪過肌肉而又進,則又進到軀殼之內,臟腑之外,所謂半表半里者,少陽足膽經之合也。」而陰病在里自下而L﹕「太陰,脾也。脾居中而主事,故次少陽而為三陰之先受。少陰,腎也。厥陰,肝也。……且陰道逆,其主下,故肝雖近脾,腎雖遠而居下,腎次脾受,肝最後受。」6.形層說俞根初把人體分成六個層次,說明病邪淺深與進退﹕「太陽經主皮毛,陽明經主肌肉,少陽經主腠理,太陰經主肢末,少陰經主血脈,厥陰經主筋膜。太陽內部主胸中,少陽內部主膈中,陽明內部主中脘,太陰內部主大腹,少陰內部主小腹,厥陰內部主少腹。」並將胸腹部位亦分屬六以利於辯證。7.三焦說何廉臣於(重訂通俗傷寒論)中勘曰﹕「張長沙治傷寒法,雖分六經,亦不外三焦。言六經者,明邪所從入之門,行經之徑,病之所由起所由傳也。不外三焦者,以有形之痰涎水飲瘀血渣滓,為邪所搏結,病之所由成所由變也。竊謂病在軀殼,當分六經形層。病入臟腑,當辨三焦部分。詳審其所夾所邪,分際清晰,庶免頗預之弊。其分析法,首辨三焦部分。」認為傷寒六經辨證中包含著三焦辨證的恩想內容,兩者有機地結合,適用於各種外感及內傷雜病。8.階段說祝味菊【12?根據人體正氣與病邪抗爭的狀態﹒按六經次序分成五個階段﹕「太陽之為病,正氣日受邪激而開始合度之抵抗也。陽明之為病,元氣債張,機能旺盛,而抵抗太過也。少陽之為病,抗能時斷時續,邪機屢進屢退,抵抗之力,未能長相繼也。太陰、少陰之為病,正氣懦怯,全體或局部之抵抗不足也。厥陰之為病,正邪相博,存亡危急之秋,體工最後之反抗也。一切時感,其體工抵抗之情形,不出此五段範圍。此吾卅年來獨有之心得也。」9.病理層次說郭子光引認為﹕「把三陰三陽解釋為疾病變化發展的六個階段是不合適的。」而「三陰三陽實際上是六個大的病理層次的反應。所謂太陽病,屬於人體膚表陰陽的失調﹔陽明病是病在里,多涉及胸中胃腸﹔少陽病在半表半里,多涉及膽和三焦﹔太陰病的病位較深,多涉及脾胃﹔少陰病的病位更深,多涉及心腎﹔厥陰病則多涉及肝經。這六個大的病理層次裡面,又可分為若干較小的病理層次,人們將這種小的病理層次的匠應和針對其治療的方葯聯繫起來,稱為湯證』。10.陰陽勝負說柯雪帆雲﹕「外感熱病的病變部位雖然離不開臟腑、經絡,並且在某個階段有可能主要表現為某一臟腑、經絡的病理變化,但外感熱病畢竟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僅僅用一二個臟腑或一二條經絡,顯然不能作出完滿的解釋。眾所周知﹒邪正鬥爭縣外感病的卞耍矛盾﹒而陰陽勝復是邪正鬥爭的具體表現,它反映了病邪的性質及其變化、人體正氣的變化以及邪正雙方力量的對比,用陰陽勝復來解釋傷寒六經辨證就抓住了邪正鬥爭這個主要矛盾。用陰陽勝復解釋六經辨證,是從整體出發,從動態變化看問題,比較符合外感熱病是全身性疾病汐b感熱病發展有階段性這兩個特點。因此,我認為陰陽勝復是(傷寒論)六經辨證的理論基礎。」時振聲 ?『』?亦云﹕「從陰陽消長結合臟腑、經絡的變化來看六經病,就不會局限在某一經絡、某一臟腑,而是可以看到急性熱病是一個全身性疾病。」11.位向性量說肖德馨?「?「歸納六經含義有四種﹕定位、定向、定性、定量」。定位,即六經有表示病變部位的含義。定向,即六經有表示外感病發生、發展和演化趨向的含義。定性,即六經有表示疾病性質或屬性的含義。定量,即六經有表示病情虛實或盛衰程度的含義。同時強調「只有把四種合義綜合起未,才能比較全面地反映六經的內涵」。12.八綱說日?喜多村直寬說﹕「本經無六經宇面,所謂三陰三陽,不過假以標表裡寒熱虛實之義,因非臟腑經絡相配之謂也。此義討究本論而昭然自彰,前注動輒彼是紐合,與經旨背而馳也。……凡病屬陽、屬熱、屬實者,謂之三陽﹔屬陰、屬寒、屬虛者,謂之三陰。細而析之,則邪在表而熱實者,太陽也﹔邪在半表裡而熱實者,少陽也﹔邪入胃而熱實者,陽明也。又邪在表而虛寒者﹒少陰也﹔邪在半表裡而虛寒者,厥陰也﹔邪入胃而虛寒者,太陰也。」國內有陳遜齋等亦從此說。而張張琪對此說持否認觀點﹕「近人又有捨棄臟腑經絡,以八綱解釋六經,雖然比較簡明易懂,但對六經的實際意義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片面看法,只可作為抽象的概念,不能作具體的分析,所以其結果卻是得半遺全」。13.證侯抽象說牛元起認為﹕「證是六經的基礎,六經是證候的抽象。(傷寒論)採用了列證辨析的寫作手法。……仲景通過對各個證型的分析判別,根據各個證的品格的高低,普遍意義的大小而加以排列分類,從而構成全書的樑柱。各經提綱就是在各種各樣的證中提煉出來的。先實踐,後理論,先提煉,後命名,這是祖國醫學實際的發展過程,也是六經辨證體系實際的創立過程。」而且『把六經理解為證候類型的抽象,並不是否認它與臟腑、經絡、氣血啟衛等有關﹔恰恰相反,它能更正確、更客觀地反映臟腑、經絡、氣血、營衛的病理而不圃於經絡之狹」。14.症群說此說受西醫學理論影響,首先由陸淵雷提出﹕「太陽、陽明等六經之名,……指熱病之證候群,為湯液家所宗,(傷寒論)及(素問?熱肋是也。」50年代黃文東、金壽山、盛國榮、昌敦厚、何雲鶴、孫寶楚等皆執此說。如黃文東曰﹕「所謂六經,就是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就這六個病型的症候群,利用分經辨症,及其診斷方法,以鑒別表、里、寒、熱、虛、實等種種輕重不同的情況,來運用汗、吐、下、和、溫、清、補、澀,以及針灸等種種不同的治法,這就是中醫治療傷寒的基本法則。」何雲鶴追溯了(靈樞)、(素問)六經之含義,與(傷寒論)比較,認為其各有不同。而六經「在(傷寒肋,指熱病侵襲人體後發生的各類型症候群。……症候群的名稱沿用了當時的流行術語,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由此掌握了一般熱病的臨床規例和傳變,更由此創立了執簡馭繁的葯治方法」。15.綜合體說姜春華?『到指出﹕「(傷寒論)六經之名來自(內經),但其內容實質已非經絡之舊,作者融會(內經)全部陰陽概念,包括了表裡寒熱虛實經絡臟腑營衛氣血邪正消長等,成為一個多種概念的高度綜合體。它不是單純的經絡,也不是單純的地區和病程劃分,更不是簡單的症候群。後人不從六經全部精神與(內經)的全部陰陽概念來聯繫體會,而拘於(傷寒)六經中某些符合於(內經)的經絡途徑的證狀為說,因此不能闡明仲景六經的實質。吾人慾認識仲景六經,必須從(內經)的全部陰陽概念(包括經絡臟腑氣血營衛等)來理解,決不可單純地用某些觀點來理解,否則就會陷乾片面。」16.治法說傷寒六經,既是辨證的綱領,又是論治的準則。因此一些醫家對其研究側重於治法方面。錢演認為﹕「大約六經證治中,無非是法,無一字一句非法也。」 又如尤在徑釋《傷寒論)強調治法,認為太陽的治法,不外乎正治、權變、斡旋、救逆、類病、明辨、雜治七種,其它諸經亦各有法,諸法如珠之貫通於全論,故名其著為(傷寒貫珠集)。俞長余『到亦云﹕「學習和研究(傷寒論)的重點應該轉移,不要在條文辨釋上花費過多精力,而應該去研究它的精華所在——診治大法。」並指出「再過幾十年或百餘年,(傷寒論)必將改寫。那時也許『傷寒』、『六經』等名稱將被改換﹒但本論的診治大法精神將與祖國醫學永遠共存。」17.六界說惲鐵樵認為﹕「六經者,就人體所著之病狀,為之六界說者也。是故病然後有六經可言。不病直無其物。」又曰﹕「(傷寒論)之六經所言甚簡,苟知其為病後之界說由屬易解。不必多為曲說,使人墜五里霧中也。」劉渡舟?「?指出﹕「六經辨證……不是空中樓閣。『經者,徑也』,據經則知邪氣來去之路﹔『經者,界也』,據經則知病有範圍,彼此不相混淆。有了範圍,有了界限,就能使我們在辨證時一目了然。」如此界、經結合,以釋六經之「經」字含義,不僅概念明了,而且對臨床具有指導意義。18.六病說劉紹武?『刊認為﹕「在(傷寒論)的原著中找不到『六經』立論的有力依據。相反地倒有137個條文在談『病』,這些條文明白地指出為『太陽病』、 『陽明病』,……況且各篇之標題就是稱『病』而非『經』的,依照原著,稱作『六病』在學習中反倒覺得明白暢曉,應用上敏捷方便。」並強調「經」與「病」的概念有本質區別﹕「六經是生理的,其循行有固定的線路,雖無病,其存在依然﹔(傷寒論)的六病是病理的,是人為的劃分證候類型的方法,無病則『六病』不復存在。」19.環節說孫澤先認為﹕「六經不是六個獨立的病,也不是六個獨立的症候群,它是疾病變化之中具有不同性質的六個環節。這六個環節分別標誌著正邪力量對比的不同情況,它們有機地聯繫起來,構成了疾病由量變到質變、由開始到終結的全部過程,從而概括出疾病發生髮展的一般規律。」其中太陽病的主要矛盾在於相對陽虛 ﹔陽明病的主要矛盾在干過度陽盛﹔少陽病的主要矛盾在干氣鬱不伸﹔太陰病的主要矛盾在於中陽虛衰﹔少陰病的主要矛盾在於元陽衰微﹔厥陰病的主要矛盾在於氣機阻滯。20.時空說岳美中曰﹕「時間和空間,縱橫地交織在一起,才形成宇宙。人在其間,生存下去,繁殖下去,是須臾不能離開它的。」認為「仲景之(傷寒論),在總的辨病上,既審查到病在空間上的客觀存在,又抓住時問上的發展變化」。因此,傷寒六經把外感病分成三陰三陽,旨在空間和時間,不僅明辨了空間上客觀存在的 「證」,而且又認識了在變化發展時間上的「候」。因此各方治的運用亦「都是既掌握了空間,又抓住時間,針對病惰,很仔細地隨機以應付之」。同時指出,(傷寒雜病論)對於急性熱病和慢性雜病「掌握了空間和時間的辨證規律,給我們不少啟示,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繼承、挖掘祖國醫學的精華」。21.陰陽離合說陳治恆認為﹕「(傷寒論》以三陰三陽作為辨證綱領,本於陰陽離合的理論。張仲景撰述的(傷寒雜病論》,在論述外感病部分,以三陰三陽作為辨證綱領、論治準則,正是他根據(內經》陰陽離合理論,結合實踐的具體運用。」如果「只將三陰三陽局限在經絡、臟腑形態結構上看問題,不但與仲景立論不符,而且有刻舟求劍之弊」。由於「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陰陽保持著相對的平衙。在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察見陰陽所屬的絡絡、臟腑及其氣化的不同表現。當人體感受外邪之後,陰陽的相對平衙和協調統一遭到破壞,就會導致陰陽的離而失和,根據所呈現的脈證,本『以常測變』的原則,就可辨其病之所在」。並強調「在研習(傷寒論)時,對三陰三陽開闔樞的關係是不容忽視的」。22.周易太極說王梅竹認為﹕「(傷寒論》之六經辨證體系的形成,是以仲師的平脈辨證之醫療實踐為基礎,遵循(內)(難)之醫理,深究(周易)之哲理,在周易之陰陽的思想指導下而創立起來的。」劉聯群迸一步指出﹕「六經是概括人體陰陽氣血變化規律的綱領,這個綱領本干(周易》太極陰陽。三陽臼屬在太極陽端,三陰歸屬在太極的陰端,但為一個整體,並把人體十二經脈納入六經之中,構成了一個人體與大氣相合的整體循環模式,體現了以陰陽為綱的基本原理。在病理方面,六經是用來觀察、分析和認識疾病的說理工具。…?從總體講,太陽是一切陽性疾病的始發期,陽明是一切陽性疾病的最明顯期,少陽是一切陽性疾病的衰減期,太陰是一切陰性疾病的始發期,少陰是一切陰性疾病的最深重期,厥陰是一切陰性疾病的衰減期。」23.體質說鄭元讓認為﹕「病發於陽、病發於陰是仲景對體質的劃分。」並以機體臟腑功能狀態為依據提出六經人假設﹕認為氣血充盛,臟腑健和者為太陽人﹕胃陽素盛,津液偏欠者為陽明人﹔膽火偏盛,三焦樞機不利者為少陽人﹔脾陽不足,不耐寒濕者為太陰人﹔氣血不足,心腎陽虛者為少陰人﹔肝腎陰虛,相火偏亢者為厥陰人。同時指出﹕「傷寒六經人之假說歸納了人體千差萬別的索質。雖然尚存在介於這些類型之間的體質,但提翠此六種體質,基本上可以駕馭對所有人的辨證論治。」24.系統說張長恩謂﹕「人體是自然界里的一個系統,而六經是人體六個相互聯繫的於系統。」肖德馨【『』儉一步提出﹕「(素問?熱論)就已把六經做為系統柵念,用來概括外感疾病的發展過程。(傷寒論》在此基礎上,總結前人及漢代醫家治療一切外感病的經驗、方法,以六經系統概念做為理論支架,形成了理法方葯完整的六經辨證體系。整個六經系統,是代表整個病人是由六個相互聯繫的部分組成的有機整體,和疾病是有六個相互聯繫的階段組成的總體過程。」而「每個子系統由哪些要素(成分)組成,要視各要素在外感病過程中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關係來決定」。並對六經各系統的要素組成(經絡、臟腑、體形、皮部及官竅)進行了逐一歸納。33.六經非經論王琦認為﹕「(傷寒論)諸多謬說曲解者,皆與這一『經』宇有關。今當力斥其非,撥亂反正。」認為當稱「三陰三陽六病」。閻艷麗亦云﹕「正是『六經辨證』模糊了(傷寒論)的本來面目,縮小了對(傷寒論》研究的視野,拘緊了思路,並招致任意附會仲景書的後果,理當棄去,而代之以原著提示的『六病辨證』。」此說雖與「六病說」論據有相近之處,但以否定傷寒「六經」這一名詞為其主要目的。38.傷寒六經與自然辨證法楊麥青卜引運用自然辯證法探討仲景學說及傷寒六經。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則,是辯證法的最基本的法則。」而「(傷寒論)中的矛盾統一,是通過六經病具體形態互相轉化的對立統一,……(傷寒論)在六經傳變的具體分析基礎上完成了陰陽、虛實、邪正、寒熱的對立統一,顯示了鍺綜複雜的疾病規律在各個不同過程中的矛盾待征」。此外,還結合六經病就有關質量互變律、現象和本質、同一性和差別性等進行了討論。胡希恕的六經辨證觀:一、何謂經方 所謂經方,顧名思義,亦即經驗之方。它是前人在醫療過程中久經實踐反覆驗證的有效方劑。 經方之含義,在中醫界有兩種看法,一是指宋代以前各個醫家所收集和積累起來之有效方劑;一是指漢代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中之方劑。本書所謂之經方,是指後者。 二、張仲景是經方傑出之傳人 考《漢書?藝文志》載「經方十一家」,記述了有關按病歸類之專著和有關方劑理論之專著,如《湯液經法》32卷。這些書雖皆亡佚,但從現存最早的《黃帝內經》里可以窺見有關治療原則、治療方法、遣葯組方和配伍宜忌等方面大量之理論論述。此說明在春秋戰國時期,方劑已經建立了指導實踐的基本理論。直至東漢張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著《傷寒雜病論》,創造性地將理、法、方、葯融為一爐,將亡佚書籍中的經方保留下來。故後世尊該書為「方書之祖」,贊經方為 「對病真方」。從而為方劑學之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經方運用的指導理論是辨證施治 要想正確地使用經方,就必須掌握中醫的辨證施治。何謂辨證施治?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淪》(即《傷寒淪》與《金匱要略方論》)就是辨證施治的典範。考《傷寒淪》,不只是論治傷寒,而是借傷寒之治以示萬病辨證施治的大法。因此,在《傷寒論》中,既有對疾病辨證施治的一般規律,又有對疾病辨證施治具體實施之運用方法。 先說辨證施治的一般規律: 《傷寒論》既以六經分篇,如「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辨陽明病脈證並治」,「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辨少陰病脈證並治」,「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等。而條文中又不斷八綱之辯,如論中第7條(條文序號均依宋本《傷寒論》。下同)。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是陰陽之辨,第70條「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是虛實之辨;第91條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是表裡之辨;第l22條「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谷,以胃中虛冷,故吐也。」是寒熱之辨。如此等等。由此可見,六經和八綱是辨證的一股規律。 何渭八綱?八綱即指表、里、陰、陽、寒、熱、虛、實而言。其實,在表裡中間,還有一個半表半里,按數而論,應該是九綱。由於言表裡,而半表半里即寓其中,所以習慣上仍簡稱為八綱。 表和里及半表半里:表指體表,即由皮膚、肌肉、筋骨所組成的外在軀殼。若病邪集中地反應於此體部時,便稱為表證。里是指人體的裡面,即由:食道、胃、小腸、大腸等所組成的消化道。若病邪集中地反應於此體部時,便稱為里征。半表半里,是指表之內,里之外,即胸腹兩大腔間,為諸臟器所在之地。若病邪集中地反應於此體部時,便稱為半表半里證。以上表、里、半表半里三者,是固定病位的反應。也就是說,不論什麼病,而其病位的反應或為表,或為里,或為半表半里。雖然,有時二者或三者同時出現,但絕對不會超越此三者的範圍。 陰和陽:陰即陰性,陽即陽性。人體得了病,必定影響人體機能的改變。首先是代謝機能的改變。這種改變不是較正常太過,就是較正常不及。如其太過,則病體也必相應要有亢進的、發揚的、興奮的……太過的病徵反映出來,這類太過的病徵,即稱為陽證。如其不及,則病體也必相應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不及的病徵反映出來,這類不及的病徵,便稱為陰證。所以,疾病雖然複雜多變,但概言其為證,不屬於陰,便屬於陽。 寒和熱:寒即寒性,熱即熱性。如果病體反映為寒象者,即稱為寒證。反之,反映為熱象者,便稱為熱證。寒熱與陰陽的關係是:寒為不及,當系陰之屬,故寒者也必朗;而熱為太過,當系陽之屬,故熱者也必陽。請注意;寒與熱是具有一定特性的陰陽。所以,泛言陰不一定必寒;泛言陽,更不一定必熱。由此可知,病有不寒不熱者,但絕無不陰不陽者。 虛和實:虛指人虛,實指病實。如病體未愈,而人的精力已有所不支,病體反映出一派虛衰之象者,即稱為虛證。若病勢在發展,而人的精力未衰,病體反映出一派充實的徵象者,使稱為實證。如上所述,虛實和寒熱一樣,也是陰陽中的一種特性。不過,寒熱有常,而虛實無常。所謂寒熱有常者,是指寒者必陰,熱者必陽,在任何情況下,永不變異。但虛實則不然,當其與寒熱交錯互見時,而競反其陰陽,故謂為無常。如虛而寒者,當然為陰,但虛而熱者,反而為陽;實而熱者,當然為陽,但實而寒者,反而為陰。如此,所謂陽證,可有或熱、或實、或亦熱亦實、或不熱不實、或熱而虛者。所謂陰證,則可有或寒、或虛、或亦寒亦虛、或不寒不虛、或寒而實者。以上為八綱之梗概,必須辨認清楚。 何謂六經?六經是指太陽、陽明、少陽之三陽,太陰、少陰、厥陰之三陰而言。《傷寒淪》之六經,雖稱「之為病」,其實質是證,而且是來自八綱。這是個不容混淆的關鍵問題。因為表、里、半表半里三者,都是病位的反應,而陰、陽、寒、熱、虛、實六者,都是病情的反應。這樣,表陽熱實即是太陽,表陰寒虛則為少陰;里陽熱實即是陽明,里陰寒虛則為太陰;半表半里之陽熱實即是少陽,半表半里之陰寒虛則為厥陰。此為病情必反映於病位,而病位也必因有病情的反應而反映。所以,無病情則無所謂病位,而無病位則也無所謂病情。如此,所謂表、里、半表半里等證,同時必伴有或陰、或陽、或寒、或熱,或虛、或實的為證反映。同理,所謂陰、陽、寒、熱、虛、實等證,同時也都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為證反映。應該注意,由於寒、熱、虛、實是從屬於陰陽的。這樣,無論表、里、半表半里皆具有陰陽兩類不同為證的反映,三而二之為六,即病之見於證者的六種基本類型。這即《傷寒論》所謂的「六經病」。由此可見,六經出自八綱,是勿庸置疑的。 六經與八綱的關係已如上述。其臨床運用是:病見之證,必有病位,復有病情,故八綱只有抽象,而六經乃具實型。正因為如此,臨床辨證宜先從六經開始。《傷寒論》以六經分篇,就是這個道理。六經既辨,則表裡別(定位),而陰陽判(定性)。然後,再進行寒熱虛實之分析(進一步定性)。以明確陰陽為證。至此,則六經、八綱已俱無隱情,依此就可以制定治療準則了。如病在表,治之以汗法;病在里,治之以或清、或下、或消、或溫、或補;病在半表半里,治之以和法。 再說辨證施治的具體措施: 辨證施治的具體措施體現在方證的運用上。什麼是方證呢?方證,即方劑的適應徵,某方的適應證,就稱為某方證。論中有桂枝湯證、柴胡湯證,是以方名證的範例。因此,辨方證是在辨六經八綱一般規律指導下的具體運用。例如,太陽病是病邪反映於表位的陽性證,依法當發其汗。但是,發汗的方劑很多,是否任取一種發汗方劑就能獲效呢?當然不行。此時,還應當仔細地辨認方證,給以適宜的方劑才能取得預期的療效。譬如太陽病,若見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是桂枝湯證,則用桂枝湯即可治癒;若見發熱,無汗,身體疼痛,惡風而喘,脈緊者,是麻黃湯證,則用麻黃湯即可治癒;若見項背強急,無汗,惡風者,是葛根湯證,則用葛根湯即可治癒;若見惡寒,發熱,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是大青龍湯證,則用大青龍湯便能治癒……。以上諸方,雖然都是太陽病的發汗方劑,但各有—定的適應證,如果用得其反,不但無益,而且有害,輕者變證蜂起,重者壞證叢生,此即論中所謂的「常須識此,勿令誤也」。由此可見,辨方證是六經、八綱辨證的繼續,它既是辨證的具體實施,也是辨證的基本功。因此,方證是辨證的尖端。因為中醫治病有無療效,當然因素較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在於方證辨得是否正確。方證為數繁多,均見於《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方論》中的有關條文,潛心玩索,自有所得。四、如何掌握經方 如何掌握經方呢?這個問題涉及到經方如何分類。經方分類形式繁多,約之不越三種。一是原著分類法,均見於《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方論》兩書,這裡勿庸多贅。二是據證分類法。三是按方分類法。以後兩種分類簡便易行,頗為實用,故簡介於下。 (一)據證分類 這裡所謂之證,既不是個別的證,而是固定病位的反應之證。也即表證、里證和半表半里證。對此,依次說明如下: 1.表證類 表證,是指《傷寒論》中的太陽病證和少陰病證。這兩類病證,為何稱為表證呢?分析一下論中有關這方面的條文,答案自然明確。 如《傷寒論》第1條:「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這是說,太陽病,不是指的一種個別的病,而是指以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為特徵的一般的證。即是說無論什麼病,若有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等一系列癥狀者,即稱太陽病。 第2條:「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這是說,上述的太陽病,若同時更見有發熱汗出,惡風而脈按之緩弱者,則名之為中風。 第3條:「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這是說,上述的太陽病,無論是見已經發熱,或還未發熱,但必惡寒,若同時更見有身體疼痛,嘔逆,脈寸關尺各部俱緊者,則名之為傷寒。 由此可見,中風和傷寒為太陽病兩類不同的病證。前者由於汗出而敏於惡風,因名之為中風;後者由於無汗而不惡風,或少惡風,但重於惡寒,因名之為傷寒。不過於風曰中,而於寒曰傷,實亦不無深意。太陽病,原是機體欲借發汗的機轉,自體表以解除其病,但限於自然的良能,或雖得汗出而邪反乘汗出之虛深入於肌腠。中者中於內,名曰中風者,以示在表之邪深也。或不得汗出,病邪郁集於膚表,只是不得其汗而出。傷者傷於外,名為傷寒者,以示在表的邪淺也。中風、傷寒均屬證名,不要以為中風,即真的中於風,傷寒即真的傷於寒。至於「風傷衛」、「寒傷營」之說,是值得商討的,不足為憑。 第4條:「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膿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這是說,初患傷寒病時,大都出現太陽病證,故謂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若脈安靜而不數急,此為較輕的證,則不至於傳里,或傳半表半里。少陽病則欲嘔。陽明病則煩躁,故若其頗有欲吐之情,或躁煩不安,病已有傳人少陽和陽明的徵兆。而脈數急,更是邪盛,病勢正在發展變化,故肯定為必傳之證。 第7條:「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這是說,在表陽病,有發熱而惡寒者,此為發於太陽病;若在表陰病,也有不發熱而惡寒者,此為發於少陰病。 請注意。這裡的發熱惡寒和無熱惡寒為太陽病、少陰病的主要鑒別點。故首先著重提出,以示區別。 第281條:「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這是說,少明病除無熱惡寒與太陽病發熱惡寒顯然不同外,並由於多虛,脈浮之中而有微細之象,而且精神不振,故其人但欲寐也。由此不難看出少陰病為表證的陰性病。其觀點前人沒有明確的指出,故有加以說明的必要。 依據八綱分析,同一病位均有陰陽兩種不同的病證,表證當然自不例外。驗之實踐,老年或體質素虛之人,若患外感,往往見到少陰病這樣的表證,而且《傷寒論》的少陰病篇,自證治論述開始,即首先提出麻黃附子細辛湯和麻黃附子甘草湯等發汗證。尤其於麻黃附子甘草湯條,更明確指出:「以二三日無里證,故微發汗也。」可見少陰病,二三日之前,純屬表證甚明。唯以少陰病本虛,維持在表的時間甚暫,二三日之後即常傳里,而並發嘔吐下利的太陰病。篇中有關四逆輩諸證治,大都屬於並病和合病之類,而非單純的少陰病。凡諸病死,概在胃氣衰敗之後,亦即太陰病的末期階段。少陰死證諸條,亦多系二陰的並病,仲景不於太陰病篇提出,而特出之於少陰病篇者,實亦大有深意。病之初作,即見少陰這種表證,萬不可等閑視之。因其二三日之間即有並發太陰死證的風險,必須抓緊時機及時治療乃可救兇險於未萌。太陽與少陰均屬表證,故均有傳里或傳半表半里的變化。但太陽以傳陽明、少陽為常,而間有傳太陰、厥陰者,故少陰病篇亦夾有大承氣湯和四逆散等證治的出現。少陰病篇本就難讀,如用八綱分析之,尚易明了,因此,略加闡述以供參考。 總之,《傷寒論》所謂太陽病和少陰病,實即同在表位的陽與陰二類不同的證。病在表,法當汗解,但少陰病因虛,發汗不得大過,而且必須配以附子、細辛等溫性亢奮葯。太陽病則不然,若陽熱亢盛,當宜配以沉寒性的石膏,此即二者證治的概要區別。不過,無論太陽或少陰均有自汗和無汗顯然不同的二種證型,雖依法均當汗解,但自汗者必須用桂枝湯法,無汗者必須用麻黃湯法。隨證候的出入變化,而行藥物的加減化裁。因而形成了桂枝劑類和麻黃劑類兩大系列的解表方劑。 2.里證類 里證亦有陰陽兩類,《傷寒論》所說的陽明病,實即里陽證,所說的太陰病,實即里陰證。由於里證的治療陰陽異法,方葯各殊,故應分別討論。 (1)里陽證類:《傷寒論》第180條:「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是說病邪充實於胃腸之里,按之硬滿有抵抗者,即為胃家實。凡病胃家實者,概稱之為陽明病。 第182條:「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是說,陽明病的外證為何?外證,是針對胃家實的腹證說的,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的證候,即為陽明病的外證。凡病見此外證者,亦可確診為陽明病。 對此,應當注意:熱極於里者,勢必迫於外,故陽明病則身蒸蒸而熱.此與太陽病熱郁於體表而翕翕發熱者有別。熱蒸於里,因使汗自出,汗量多而臭味重,與太陽中風證的自汗出,汗量少而臭味輕者不同。由於里熱的強烈刺激,則惡寒感受到抑制,故不惡寒而反惡熱,此與太陽病之必惡寒者更有不同。 第185條:「本太陽病,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戢戢然者,是轉屬陽明也。」是說,本是太陽病,於初發時雖已發其汗,但病並未因先汗出而徹除,因又傳里而轉屬陽明病。又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者,為太陽傷寒已內傳少陽的柴胡證,而反汗出戢戢然者,是又轉屬陽明病了。按:陽明病,有從太陽病直接傳里而發者,亦有太陽病傳入少陽,再從少陽傳里而發者。 第204條:「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傷寒嘔多,則柴胡湯證還未罷,雖已傳里,而有陽明證亦不可以承氣湯以攻里。 第205條:「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心下硬滿,即指心下痞硬言,為胃氣極虛之候,治宜人蔘的配劑。故陽明病,若心下硬滿者,則不可攻之,若誤攻之,致利遂不止而死;幸而利止者,還可救治使愈。 第210條:「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是說,病氣實則譫語,精氣奪則鄭聲。鄭聲即重語不休之謂。精氣竭於上則直視,譫語而又直視,已屆病實正虛之惡候,若再見喘滿或下利者,則已呈虛脫敗象,故主死。 第211條:「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是說,發汗已多,若更發汗亡其陽,則胃中燥必譫語。脈短為津液虛竭之候,病實正虛,故主死;脈不短而自和者,則正氣未衰,故不至於死。按:熱實於里的陽明病,最易耗傷津液,也最怕津液虛竭。以上兩條,皆是說明因此所致的邪實正虛的死證。 第218條:「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里,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里實,久則譫語。」脈沉主里,脈沉而喘滿,當為里熱壅逆所致,醫者競誤為表不解的麻黃湯證,而反發其汗,因使律液大量外越,以至大便為難,表因汗出而虛,里因燥結間實,久則病毒上犯頭腦,因必致譫語。 基於上述,則所謂陽明病,即熱結於里的陽性證。若熱結成實,則即有胃家實的腹證反映,若熱而不實則只可見之於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的外證。此病常由太陽證或少陽證轉屬而來,然亦有自發者。里熱最耗津液,熱實津竭則死。故陽明病最忌發汗。宜下不下亦可致邪實正虛的險惡證侯。以上只是有關陽明病的概要說明,具體證治詳見白虎湯證、承氣湯證等方證。 (2)里陰證類:《傷寒論》第273條:「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是說胃虛飲聚,故腹滿而吐,食不下,胃中不但有寒飲,而且不能收持之,故自利益甚。寒氣下趨少腹則腹自痛,寒氣不下行則痛自止。太陰病宜溫不宜下,若不慎而誤下之,必使胃益虛而飲益聚,甚則惡化出現胸下結硬。這裡提出太陰病的概括特徵,凡病見此特徵者,即可確斷為太陰病,依治太陰病的方法治之便不會錯。 第277條:「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是說凡病自下利而不渴者,均屬太陰病的下利證。其所以不渴者,即因其胃中有寒飲的關係,治以宜服四逆湯這—類的溫中逐寒劑。 總之,陽明和太陰,病位都是在里,為在同一病位的陽證和陰證。陽明多熱多實,太陰多寒多虛,是陰陽相對的證。下利為陽明太陰共有證,熱則必渴,寒則不渴,故特提出以示區別。四逆輩溫中逐寒,不只治太陰病的下利,亦是太陰病的治療準則,合上條即為太陰病的總綱,至於具體細節則詳於以下諸方證條。3.半表半里證類 半表半里證亦和表、里證一樣,而有陰陽兩類。《傷寒淪》所謂少陽病,即其陽證的一類。而所謂厥陰病,即其陰證的—類,今擇其有關論述,簡介如下: 先說陽性的半表半里證。如《傷寒論》第263條說:「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是說熱郁於半表半里,既不得出表,又不得入里,勢必上迫頭腦,則口苦,咽干,目眩,乃是自然的反應,故凡病見有口苦,咽干,目眩者,即可確斷為少陽病。 第264條:「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少陽中風,即指太陽中風而轉屬少陽病的意思。兩耳無所聞,目赤,亦同口苦,咽干,目眩,出於熱邪上迫頭腦所致,熱壅於上故胸滿而心煩。少陽病不可吐下,若誤吐下之,則正虛邪陷更必進而悸且驚。 第255條:「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則煩而悸。」弦細為少陽脈,太陽傷寒脈當浮緊,今脈弦細而頭痛發熱,則已轉屬少陽柴胡證了。少陽病不可發汗,若發汗則胃中燥,必譫語,此宜調胃承氣湯以和其胃即,若不使胃和不但譫語不已,且必更使煩而悸。 再說陰性的半表半里證。如第326條:「厥明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消渴為熱證,陰不應有熱,可能有錯簡,以下大意是說,厥陰病上虛下寒,寒乘虛以上迫,因感氣上撞心,心中疼熱的自覺證,蛔蟲迫於寒而上於膈,故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寒在半表半里,本不下利,與寒在里的太陰病自利益甚者不同,但若下之,則並於太陰而下利不止。 第329條:「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陰證一般多不渴,但虛則引水自救,故厥明病亦有渴者,若渴欲飲水者,可少少與之即愈。 按:這裡少少與水即愈的渴,當然不是消渴。以是可見,上述提綱證必無消渴甚明。歷代各家對厥陰病提綱雖做了多方面的探討,但至今仍存在不少的疑問。現結合篇中的具體證治,對此加一探討,略述如下。 縱觀《傷寒論》厥陰病篇只有四條(除上述兩條外還有兩條,因無關重要,故從略),均有「厥陰病」三字提首,但未出證治。以下雖出證治,但無一條題以「厥陰病」的字樣。《金匱玉函經》別為一篇,題曰:「辨厥利嘔噦病」,按其內容,表裡陰陽俱備,亦確是泛論上述四病的證和治,而非專論厥陰甚明。可知叔和當日以六經病後,出此雜病一篇甚屬不類,而厥陰病篇只了了四條,且無證治,以為即是厥陰續文,乃合為一篇。不過,叔和未嘗無疑,故於《金匱玉函經》仍按原文命題,以供後人參考。惜《金匱玉函經》在元代已少流傳,故後世一些人便認為厥陰篇後都是論述的厥陰病,此又非叔和初意所料及。其實仲景此篇另有深義,約言之可有三點:①胃為水谷之海,氣血之源,胃氣和則治,胃氣衰則死,凡病之治,必須重視胃氣,因取此與胃氣有關的四種常見病,辨其生死緩急,和寒熱虛實之治,為三陽、三陰諸篇做一總結。②同時亦正告醫家,表裡陰陽概括萬病,傷寒雜病大法無殊,故稱《傷寒雜病論》。試看白虎湯、承氣湯、瓜蒂散、四逆湯、大小柴胡湯、桂枝湯等傷寒治方,適證用之亦治雜病。3.此外烏梅九、當歸四逆場等條,雖論治厥,但證屬厥陰,又不無暗為厥陰病的證治略示其范也。 關於《傷寒論》的論述,暫即介紹至此。以下再對於辨證問題略加說明。 由於半表半里為諸臟器所在,病邪郁集此體部則往往影響某一臟器,或某些臟器發作異常的反應,以是證情複雜多變,不似表裡的為證單純,較易提出簡明的概括特徵。如上述少陽病的口苦、咽干、目眩亦只說明陽熱證的必然反應,故對於半表半里的陽證來說,這是不夠概括的。至於厥陰病的提法,就更成問題了,惟其如是,則半表半里陽證、陰證之辨,便不可專憑《傷寒論》所謂少陽和厥陰的提綱為依據。不過,辨之之法,亦很簡易。因為表裡易知,陰陽易判,凡陽性的除外表裡者,當然即屬半表半里的陽證。凡陰證除外表裡者,當然即屬半表半里的陰證。《傷寒論》於三陽病篇先太陽、次陽明、而後少陽。於三陰病篇,先太陰、次少陰而後厥陰,均把半表半里證置於最未,或即暗示人以此意。有的認為其排列次序與《內經》同,因附會《內經》按日主氣之說,謂病依次遞傳,周而復始。不但仲景書中無此證治實例。而實踐證明,亦絕沒有陽明再傳少陽之病。尤其六經傳遍又復回傳太陽,可真稱得起怪哉病了。至於三陽先表而后里,三陰先里而後表。要之,不外以外者為陽,里者為陰,故陽證之辨,當以表始;陰證之辨,當從里始,別無深義。以上所述均屬有關半表半里證的一些原則性問題。關於具體證治,詳見以下小柴胡湯、烏梅丸等方類。傷寒論》六經即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它淵源於《內經》。《內經》所論六經與《傷寒論》的六經之間、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從學術源流看,仲景《傷寒雜病論》序言中說: 「……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葯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合十六卷。」據此,再結合《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陽離合論「、「玉機真藏論」、「生氣通天論、「熱論」、「評熱論」等篇章,所論皆與傷寒六經病的發展有一定的聯繫,其中尤以「熱論」和「評熱論」的關係最為密切,說明傷寒六經來源於《內經》,是無可置疑的。然而,從學術發展看。《傷寒論》六經病的名稱,雖源於《內經》,但其實際涵義,所包括的六經病證治,則與《內經》並不一致。概括地說,《內經?熱論》是以經脈論證為中心,從經脈循行路線和表裡相關來歸納,範圍較窄,有實熱證而無虛寒證;《傷寒論》是以辨證論冶為中心,從病情屬性、邪正消長的情況來歸納,其範圍較廣,有實熱證,亦有虛寒證。前者不能包涵後者的證候,而後者可以概括前者的證候。《內經》所論熱病有論無方,而《傷寒論》有論有方,並賦予六經以新的內容,源於《內經》而又高於《內經》。對於六經的形質,歷代醫家持有不同的爭議,歸納起來,有如下幾種論點:一、臟腑說所謂六經實質即是臟腑,以六經病分屬五臟六腑而立論。太陽分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陽明病分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等等:持此論者,把六經病機械地配臟腑。用此種論點論六經病與臟腑的配合尚可,若用以指導六經分證辨證立法則缺陷甚多。例如古有三陽病多屬腑,三陰病多屬臟之說。如按上說而論,則太陽病發熱惡寒身體疼痛的表證豈能說是小腸的病變?陽明病白虎湯證豈能說是大腸的病變?六經病僅6個提綱,如何與手足十二經搭配?在無法搭配之下,於是對每一經病提出都有經證腑證來硬配,既違仲景原旨,亦屬牽強附會。故單純地認為《傷寒論》六經病可機械地與十二臟腑相搭配,並不能闡明六經病的形質和病理。二、經絡說所謂經絡說者,即認為六經病變均與十二經脈有關。如尤在涇:「人身十二經脈,本相連貫,而各有畔界,是以邪氣之中,必有所見之證與可據之脈。仲景首定太陽脈證曰: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蓋太陽居三陽之表,而其脈上額交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故其初病,無論中風、傷寒,其脈證皆如是也。」尤氏以為六經病病變皆循經絡而為病,這種說法,從六經的部分病證來看是有意義的,而且論中還有「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的明文,所以把六經從經絡作解,也不能說是錯誤。但從全論來看,大多數病證與經絡關係不大,如治太陽病的大、小青龍湯證,陽明病的承氣湯證,少陽病的柴胡湯證,三陰病的脾腎肝的虛寒證(還有三陰病的熱化證,以及寒熱錯雜證)等、可以說與經絡毫不相涉。因此,持經絡說者,認定六經即絡、也就很難盡言。三 氣化說謂氣化說者,即以陰陽消長的規律來認識《傷寒論》六經二且大談「標本中氣」。如陳修園說: 「六氣之標本中氣不明不可以讀《傷寒論》。」他還把「開合樞」也扯進六經病證之中,謂為審證施治的大關鍵。其實,氣化作為臟腑生理、病理的陰陽消長轉化的規律而存在,這是可以成立的。如果把氣化附會於《傷寒論》六經病,三陰三陽的病理變化,統統用氣化和「開合樞」來說理,確實是有點臆想。因為「開合樞」是經絡循行的路徑,陰陽互根的變化規律,而不是研究生理、病理的重要依據。《內經》的「陰陽離合論」討論陰陽變化,從天地陰陽開始.乃至四時生長收藏等,說明三陰三陽升降出入的道理,並不是為《傷寒論》六經專設;《靈樞》所謂某折即某疾起,取之某經,不已,又取之某經等,與《傷寒論》六經病毫無共同之處。從這個學術淵源來推論,仲景撰用素問九卷,豈有不知三陰三陽「開合樞」之說,而《傷寒論》中隻字不提,可見仲景是不強調「開合樞」的。後世醫家以「開合樞」的氣化關係來解釋《傷寒論》白;原文精神,顯然是不貼切的。四、階段說所謂階段說者,即認為六經病是幾個不同的疾病階段,如胡友梅說:「傷寒的六經,系病程劃分的標誌」,又說:「按病證發生,其過程普通分為潛伏、前驅、增進、極進、稽留、減退、恢復各期。」胡氏視《傷寒論》六經病順序只不過是疾病的不同階段,拋開臟腑、經絡、氣化而不問,無疑是失去了六經病辨證的本來意義;且階段說者是以現代醫學的病理階段來套六經病,不能不說是相去更遠。五、區域說所謂區域說,乃是以六經病的經脈循行,把軀體分成6個區域,劃分各自的疆界。這樣無形中把六經病分割開來,成了6個不同的區域,不但是失去了整體性,而且忽視了六經病理的內在聯繫。這種看法也嫌其太簡單而膚淺。此外,陳邦賢等認為「傷寒六經,實際上是6個不同的綜合。把六經病視為六群不同的證候,以至有的學者把六經病證視為「六病」等,凡此種種對六經的不同見解,應當說是各執一端,存在著某些片面性。總之,《傷寒論》六經病是仲景繼承《內經》六經,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辨證論治綱領,對六經病要有比較全面的認識,才能更深地領悟《傷寒論》六經病辨證施治的精神實質。筆者體會「臟腑是物質的基礎,經絡是絡屬聯繫,氣化是功能活動。氣化就是反映經絡的生理功能活動和病理現象。氣化離開了臟腑、經絡就失去了物質基礎。臟腑經絡離開了氣化,就反映不出其功能活動。以六經病實質即是臟腑、經絡、氣化三者的有機結合。六經病辨證是從宏觀著眼論證疾病的概括,用八綱來統括臟腑、經絡、氣化所反映出來的病證,有其嚴密的統一觀。用電腦作為比喻來解釋臟腑、經絡、氣化的關係。臟腑,好比是電腦主機,裡面包括有底板、cpu,內存,光碟機等物質基礎。經絡就是各種的軟體。氣化尤如顯示屏。沒有主機,什麼也不用談了,等如一個死人,談什麼,經絡、氣化?光有一台主機而沒有軟體,主機是沒法工作的。人沒有了經絡的正常運作,此人必是一個植物人或一名白痴而已。沒有顯示屏的存在,有主機或軟體又如何?什麼精彩的聲光畫面也無法表現出來、我們也無控制它。只有三件東西同時存在,且正常運作,我把們才可以上網、打機、玩多數媒體和文字處理。人有了臟腑、經絡、氣化這三件東西,並且正常運作,這個人才能健康地生活。《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是我國古代醫家研究《傷寒論》的重要學說。其基本內容是根據《素問》運氣七篇大論中六經標本中氣理論及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念,經移植與發揮用來分析闡述《傷寒論》六經病發生髮展及證治規律。這一學說推動了《傷寒論》的研究及學術思想的發展。1、氣化學說的淵源氣化學說淵源於《素問》中由王冰補充的運氣七篇大論,《素問?六微至大論》載:「帝曰:願聞天道六六之節盛衰何也?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紀。故少陽之右,陽明治之;陽明之右,太陽治之;太陽之右,厥陰治之;厥陰之右,少陰治之;少陰之右,太陰治之;太陰之右,少陽治之。此所謂氣之標,蓋南面而待之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謂也。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本標不同,氣應異象。」《素問?至真要大論》載:「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本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故從本者化生於本,從標本者有標本之化,從中者以中氣為化也。」闡述了自然界六氣陰陽消長生克制化的規律,即三陰三陽以六氣為本,六氣以三陰三陽為標。其六氣標本中氣從化規律,即具有互為陰陽表裡制約相配關係的六氣如何從標從本從中氣運化。後世醫家在《內經》基礎上又有闡發,如金?劉河間《素問玄機原病式》指出「大凡治病,必先明標本,……六氣為本,三陰三陽為標。故病氣為本,受病經絡臟腑謂之標也。」張子和《儒門事親》編成「標本中氣歌」:「少陽從本為相火,太陰從本濕上坐;厥陰從中火是家,陽明從中濕是我;太陽少陰標本從,陰陽二氣相包裹;風從火斷汗之宜,燥與濕兼下之可。萬病能將火濕分,徹開軒岐無縫鎖。」明?張景岳《類經圖翼》描繪了「標本中氣圖」,以臟腑為本居里,十二經為標居表,表裡相絡者為中氣居中,六經六氣各有所從所主不同。論述了人身經絡臟腑與六氣標本中氣相應的關係。歷代醫家對於陰陽標本中氣理論的論述,對後學研究人體生理和治療具有啟迪和指導作用。2、《傷寒論》的六經氣化學說《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的創始人為清代張志聰與張令韶二人,而以張志聰為主。張氏將《內經》標本中氣的氣化學說與天人相應等理論用來闡釋《傷寒論》的六經病。如他在《傷寒論集注?凡例》中指出:「三陽三陰謂之六氣。天有此六氣,人亦有此六氣。」在《侶山堂類辯?傷寒論編次辯》中也指出「天有六氣,地有五行,人秉天地之氣而生,兼有此五行六氣。」強調三陽三陰之氣與天之六氣相應的觀點。張氏論述了六氣與六經病的關係,其曰:「無病則六氣運行,上合於天。外感風寒則以邪傷正,始則氣與氣相感,繼則從氣而入於經。世醫不明經氣,言太陽便曰膀胱,言陽明便曰胃,言少陽便曰膽。跡其有形,亡乎無形,從其小者,失其大者。」又指出「所謂六經傷寒者,病在六氣而見於脈,不入於經俞,有從氣分而入於經者,什止二三。」也就是說張氏所說的六經病,早期大多是「氣與氣相感」的六經之氣為病,而不是經絡本身的病變。繼則才從氣分入於經絡,但只是十之二三。張氏認為人身之六氣,內生於臟腑,外佈於體表,「君相二火發原在腎,太陽之氣生於膀胱,風氣本於肝木,濕氣本於脾土,燥氣本於胃金。」而後各循其經,分主所屬皮部:太陽在背,陽明在胸,少陽在脅,太陰在腹,少陰在臍下,厥陰在季脅少腹之際。在六氣中惟太陽之氣不僅主皮部,還主通體。蓋太陽之氣外統一身之皮毛,內合五臟六腑,為膚表之第一層。六氣運行於皮膚肌腠之間為第二層。太陽之氣應天道運於三陰三陽之外有衛外之功。六氣應三陰三陽,運於天體之中,總歸太陽而近於毫毛。故外邪中人,病先發於太陽者固多,但也有不傷太陽之氣而入於里者,則是六經直中之風寒。按照通體與分部的觀點解釋太陽病則惡寒發熱、身疼脈浮等是通體太陽為病,頭項強痛、項背強几几等是分部太陽為病,兩者上下相貫,表裡相通,相互轉化。按張氏六經氣化為病的觀點解釋《傷寒論》的六經病則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謂太陽主寒水之氣;陽明病胃家實,謂陽明主燥熱之氣;少陽病口苦、咽干、目眩,謂少陽主相火之氣;太陰病腹滿而吐,謂太陰主濕土之氣;少陰病脈微細,但欲寐,謂少陰有標本寒熱之氣化;厥陰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謂厥陰從中見少陽之火化。張氏用六氣標本中氣學說從生理病理上闡述了《傷寒論》的六經病。3、清代醫家對《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的論述《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在前人論述的基礎上另闢新徑,獨具一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陳修園對於張氏的學說極為服膺,他在《傷寒論淺注?凡例》中說張志聰張令韶「闡發五運六氣、陰陽交會之理,恰與仲景自序撰用《素問》、《九卷》、《陰陽大論》之旨吻合,余最佩服。」因而強調「六氣之本標中氣不明,不可以讀《傷寒論》。」並在張景岳「本標中氣圖」的基礎上將六經標本中氣與臟腑經絡結合起來論述。唐容川在《傷寒論淺注補正》中對張志聰過分強調六經氣化形氣相離的觀點提出了批評,指出「二張力求精深,於理頗詳,而於形未悉。不知形以附氣,離形論氣,決非確解。」強調六經氣化與六經所屬經絡臟腑的關係。陸九芝也推崇張氏之說,以氣化學說進一步闡述了六經病的病理特點和治療大法。眾多醫家的論述豐富和發展了傷寒六經氣化學說。4、現代醫家對《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的認識現代醫家對《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的討論十分激烈,反對者有之,贊同者亦有之。4.1 反對《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章太炎氏認為張志聰、陳修園之傷寒六經氣化學說「假借運氣,附會歲露,以實效之書變為玄談」<1> 。趙恩儉氏認為「以六氣解六經,其弊在於虛,使六經平脈辨證之實在學問成為『膚泛空虛』之談」 <2> 。陳亦人氏認為「氣化派注家的共同特點是把『六氣本標中氣』學說貫穿於《傷寒論》中的全部內容中。由於大多強詞奪理,玄奧難深,因此對於理解《傷寒論》 『辨證論治』的理論,不僅沒有幫助,相反會造成人為的障礙,增加學習的困難,降低學習的效果,甚至把學者引入機械唯心論的歧途。」指出「《傷寒論》的理論並非源於運氣學說,儘管六經病的性質與六氣有一定的關聯,而與運氣學說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3>4.2 贊同《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萬友生氏認為三陰三陽的氣化理論是《傷寒論》的靈魂,如果離開了它,就會變成一部僵硬的教條,應把三陰三陽落實在氣化理論上才有意義 <4> 。戴玉氏認為六經氣化學說明確了形與氣的辨證關係,認識到氣化有生理病理之別,比較滿意地解釋了《傷寒論》六經證治的基本規律,對《傷寒論》的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作出了貢獻。劉渡舟氏認為六經標本中見氣化學說是傷寒學中一門湛深的理論,有辨證法思想和唯物論的觀點。它能系統地分析六經的生理病理以及發病之規律而指導於臨床,並為歷代醫家所重視。<6>4.3 《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的淵源與形成戴氏認為《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淵源於《素問》運氣七篇,金元四大家中的劉完素、張子和等曾對《傷寒論》六經與六氣的關係有所論述。張志聰、張令韶等據《內經》的有關理論運用本標中氣理論全面地解釋《傷寒論》,至此氣化學說已系統形成 <5> <7> 。郝印卿氏認為「《素問》、《靈樞》尋不出天六氣和人六氣相應與同構的確證,傷寒六經氣化學說就一定是產生於《傷寒論》研究過程中。談論六經氣化,拘泥其出諸《素問》運氣七篇大論,張仲景創立《傷寒論》三陰三陽病脈證並治體系承襲沿用了它等論點,顯然是道在邇而求諸遠了 <8> 。4.4 《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與《內經》氣化學說的關係松濤氏認為《六微旨大論》中的氣化學說本是就自然界氣化而言,和人體臟腑經絡並不是一回事。但後世醫家在天人相應的思想支配下逐漸把它結合到人體臟腑經絡上來,並具體地運用《傷寒論》的理法方葯來驗證它,與《內經》意義有所不同了 <9> 。劉氏認為《內經》陰陽氣化學說是古人觀察自然界氣候知識的說理工具,經過傷寒家們的移植與發揮用以說明六經六氣標本中見之理,以反映六經為病的生理病理特點而指導於臨床<6>。郝氏認為《內經》只論述有①天六氣氣化,②人體六經命名,③天人相應與同構。學術上可以把這三者說做是六經氣化學說賴以形成發展的基礎,但還不能認為它們就是六經氣化學說,因為兩者概念內涵尚有距離。六經氣化學說是部分研究《傷寒論》的醫家在天人相應與同構理論指導下,將《素問》六氣氣化和《傷寒論》三陰三陽病脈證並治體系具體結合的結果,是中醫學術的發展 <8> 。4.5 《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與臟腑經絡陰陽消長等的關係針對張志聰離形論氣的不足,現代醫家強調了氣化與臟腑經絡的相關性,很少有人單純從標本中氣理論來探討《傷寒論》六經病的。如戴氏認為形與氣之間具有辨證關係,臟腑經絡、營衛氣血等是六經氣化的物質基礎,陰陽消長勝復是六經氣化的基本動力<5> <7>。郝氏認為六經以臟腑經絡為基礎,六經氣化是有關臟腑經絡功能活動的概括,強調不能離經言氣<8> 。程希賢氏認為陰陽表裡、六氣盛衰、五行生剋是標本中氣與六經氣化的基本傳變規律<10>。童增華氏認為運用氣化理論解釋六經病變時,亦必須結合八綱、臟腑、經絡、部位等理論,才不致顧此失彼,庶幾更為全面<11>。4.6 《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與六經病證治松濤氏 <9>、戴玉氏 <5> 、劉渡舟氏<6>、程希賢氏<10>、扶兆民氏<12>、吳勇氏<13>、童增華氏<11>等運用六經標本中氣學說對《傷寒論》六經病的發生髮展、臨床表現、病機、治法等問題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論述。4.7 《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與臨床實踐陸鴻濱氏通過臨床病例對六經氣化學說進行探討,認為六經氣化學說的主要內容是六經營衛氣血在正常及遭受外邪侵襲時的變化規律,六經的開闔樞及標本中見是氣化學說的中心。六經氣化可能是指有關機體適合外界溫度變化的一系列調節機制。傷寒六經氣化主要涉及體溫調節機制,與自然界陰陽密切相關。病例說明六經氣化涉及的病理生理是複雜的,諸如神經內分泌的生物釧機制、免疫機制等<14> 。5、結語古代醫家在人與天地相應的整體觀指導下,將運氣學說中的標本中氣理論運用於《傷寒論》六經證治規律的分析,概括解釋人體臟腑、經絡、氣血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為《傷寒論》的理論研究開闢了一條比較廣闊的道路,對《傷寒論》的臨床實踐亦有重要意義。但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這一學說尚有不少片面及牽強附會之處,少數醫家過於強調了氣化,忽視了它的臟腑經絡物質基礎。臟腑經絡、陰陽氣血等是《傷寒論》六經辨證的物質基礎,氣化是臟腑經絡功能活動的概括,氣化離開了臟腑經絡,就失去了物質基礎;臟腑經絡離開了氣化,就反應不出功能活動。因此,研究《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應該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只有這樣,六經氣化理論才比較完善,六經氣化學說也才有意義。六經實質研究的再認識朱鶴飛《傷寒論》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是「六經」的實質,歷代注家對其研究立論眾多,見仁見智。1「六經」概念的起源「六經」,亦稱三陰三陽。《傷寒論》中的 「六經」源於內經,《內經》中的「六經」源於《易經》。三陰三陽的產生是由八卦中的陰交(- -)、陽爻(一)排列順序的變化衍化而來。乾卦(三)代表天,以父稱之。坤卦(三三)代表地,以母稱之。父為男,為陽,坤為女,為陰。震卦得到乾卦的初爻為長男,坎卦得乾卦的中爻為中男,艮卦得乾卦的上爻為少男。巽卦得坤卦的初爻為長女,離卦得坤卦的中爻為中女,兌卦得坤卦的上爻為少女。長、中、少三男三女的劃分是由陰爻、陽爻的移動而劃分的,這種劃分怡好是六個,為三陰三陽的產生給予了啟迪。在先天八卦的排列順序中,從巽到艮卦,再到坤卦,是太陽乾卦由陽逐漸轉陰的過程,巽卦為一陰初生,艮卦為二陰至壯,坤卦為三陰至盛,即為太陰。從震卦到兌卦,再到乾卦,是太陰坤卦由陰逐漸轉陽的過程,震卦為一陽初生,兌卦為二陽至壯,乾卦為三陽至盛,即為太陽。這種由乾卦到坤卦,由坤卦到乾卦的陰陽盛衰的變化過程,亦是六個,為三陰三陽的產生提供了思想方法。歷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科學家根據《易經》提供的思想和理論數據,建立起自己的學派體系和學科體系,出現了儒家易、道家易、醫學易、術家易等,使《易經》的學術思想和理論不斷豐富與發展。中醫學的經典著作就是醫學易的學科體系中的典範。《黃帝內經》中的《陰陽應象大論》、《金眨真言論》以及五運六氣等篇章中,其理論體系和思想內容的發揮,雖然沒有直言《易經》的文字,但是其思想仍沒有離開《易經》的範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的「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陰陽離合論》中的「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可以證明。明朝的張景岳在《類經附翼?醫易義》中說:「易之為書,一言一字,皆藏醫學之指南」「易具醫之理,醫得易之用,學醫不學易,必謂醫學無難,……知易不知醫,必謂醫理探玄。……醫不可以無易,易不可以無醫,設能兼而有之,則易之變化出乎夭,醫之運用由乎我。,充分說明了《易經》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內經》中的太少陰陽理論,在《易經》的基礎上演變出「陽明」和「厥陰」,為三陰三陽的產生確定了格局。《素問?金匱真言論》中說:「帝曰:善。願聞陰陽之三何謂也?歧伯日:氣有多少異用也。帝日:陽明何謂也?歧伯日:兩陽合明也。帝日:厥陰何謂也?歧伯日:兩陰交盡也。」不僅使《易經》中的三陰三陽的思想得到了體現,而且也使三陰中的「厥陰」,三陽中的「陽明」的涵義及位置得到了肯定和確認。這種三陰三陽的理論和思想,引用到中醫學的各個領域內,諸如十二經脈的命各,臟腑功能活動的表現「?…。尤其是《素問?熱論》中的六經分證,將三陰三陽的理論用於外感病的辨證上,為《傷寒論》的六經辨證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傷寒論》的六經辨證論治理論和思想體系,不難從條文中看到是受《易經》和《內經》影響的。它將這種理論和思想進一步發展演變,運用到外感病的具休辨證和論治上,使《易經》、《內經》的三陰三陽理論更加具體,更加實用,再也不是抽象的概念和隨意替代的符號。由於《傷寒論》的注家所處的歷史時期、社會環境、科學技術水平、觀察問題的角度以及研究的方式方法和實踐經驗的不同,對《傷寒論》六經的實質問題,提出了種種觀點,為《傷寒論》的研究及其臨床價值提供了豐富而有益的數據。這些觀點可以用三大體系加以概括,而且彼此之間有著血肉的聯繫。2六經實質研究的三大體系2.1人體組織結構體系這個體系認為,《傷寒論》的六經實際上就是人體組織結構的病變。它包括經絡說、臟腑經絡說、六區地面說、六經形層說等。經絡說:宋朝的朱脆在《類證活人書》中說.「洽傷寒先須識經絡,不識經絡,觸途冥行,不知邪氣之所在,往往證在太陽,反攻少陰,證是厥陰,乃和少陽,寒邪未除,真氣受斃。」這是經絡說的代表。金元時期的成無已在《註解傷寒論》中也持此觀點。他們認為《傷寒論》的六經病證就是經絡的病變。臟腑經絡說: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麻黃湯雖為太陽發汗重劑,實為發散肺經火郁之葯也,……桂枝湯雖為太陽解肌輕劑,實為理肺救肺之葯也。」清初高學山在《傷寒尚論辨似》中說:「足太陽與手太陰同洽皮毛之合,則肺部所轄之胸中,原為太陰陽氣之公署。」他在《太陽經總說》中又說:「按太陽本氣,從腎中之真陽,溫胃儲胸,乘肺德而外托於周身,以御冬令寒氣。至腎陽之分貫於他臟腑者,各另開門,而自出其經絡,與太陽之表氣相會,以分御三時不正之氣。要皆從太陽之化而俱謂之曰衛氣者,護衛之義也。其陰則從胃府之津液,化赤為血,又盡血中之精華,與氣俱行,而貫於經脈之內,故不日血而日營者,蓋經營於血中,環周而不休也」這是典型的臟腑經絡說。六區地面說:經絡說和臟腑經絡說是從人體內部的組織結構來看待外部癥狀表現而形成的觀點。但是,經絡的循行是有一定的部位的,其功能活動又與臟腑的功能活動有關,都有一定的區域和範圍,所以當經絡和臟腑發生病變時,必然使其所轄的範圍發生不正常現象,這樣就形成了六區地面說。柯韻伯在《傷寒論翼?六經正義第二》中說:「夫仲景之六經是分六區地面,所賅者廣,雖以脈為經絡,而不專在經絡上立說。凡風寒溫熱,內傷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熱,或虛或實,無乎不包,故以傷寒、雜病合為一書,而總名《傷寒雜病論》。所以,六經提綱各立一局,不為經絡所拘,弗為風寒劃定也。」尤在徑在《傷寒貫珠集》中也說:「人身十二經絡,本相聯貫,而各有畔界。是以邪氣之中,必有所見之證與可據之脈。」柯尤二氏的觀點是從外部橫向、大面積地看待六經病證的。六經形層說:程郊倩在《傷寒論後條辨》中說:「經,猶言界也。經界既正,則彼此輒可分疆。經,猶言常也。經常既定,則徙更輒可窮變。六經署而表裡分,陰陽劃矣。凡虛實寒溫之來,雖不一其病,務使經署分明,則統轄在我,不難從經氣淺而淺之,深而深之,亦不難從經氣淺而深之,深而淺之可也。」程氏的觀點是從外部縱向、小面積地看待每一經7證,由六區地面說演化成六經形層說。2.2病理機制體系這個體系雖然仍從人體組織結構上著眼,但其研究方法不再是形態學而是機能學。這個休系包括氣化說、邪正鬥爭說、陰陽消長說等。氣化說:張子和、張志聰、張令韶、陳修園、唐容川等人認為:人類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其經絡、臟腑、氣血等無不受自然界的影響。而人類的經絡、臟腑的功能活動則以氣化的形式進行著,氣化活動能夠適應自然界的變化則無病,不能適應則發病,其病變的表現就是六經病證。所以陳修園在《傷寒論淺注》中說:六氣本標中氣不明,不可以讀傷寒論」一,這不僅把經絡、臟腑的病變包括在內,而且將六經病證提高到天人相應的高度,使經絡、臟腑經絡等觀點更深化了一步。邪正鬥爭說:祝味菊在《傷寒質難》中說:「太陽之為病,正氣因受邪激而開始合度之抵抗也,陽明之為病,元氣債張,機能旺盛而抵抗太過也,少陽之為病,機能時斷時續,邪機屢進屢退,抵抗之力不能長相濟也,太陰少陰之為病,正氣怯儒,全部或局部之抵抗不足也,厥陰之為病,正氣相搏,存亡危急之秋,體工最後之抵抗也。」把六經病的發病歸結於正氣抗邪能力有六種不同的程度上。陰陽消長說:時振聲在《傷寒論的六經與六經病》中說:「六經辨證是從大量的臨床實踐中,以陰陽相互消長來說明急性熱性病的動態變化,同時貫穿於整個急性熱性病的全過程。不應單獨局限在某個臟腑,或某條經絡的損害上來看問題,否則就不能全面地反映出急性熱性病的辨證規律。」病理機制體系的出發點是從人體內部的病理變化,認為六經不是單純的臟腑經絡的損傷,而是臟腑經絡在外邪的作用下引起的應激反應,因其應激的程度不同而有六經病證的劃分。2 .3辨證綱領體系這個體系是學者的目光又返回到外部觀察的角度,只是其研究法不僅涉及外部的癥狀,而且也涉及內部的病理變化。既有獨立的證候分析,又有相互間的聯繫,使一般的辨證法發展成邏輯思維的方法。這個體系包括八綱說、六病說、辨證綱領說等。八綱說:明朝方隅在《醫林繩墨?卷一傷寒又論》中說:「抑嘗考之仲景治傷寒著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觀其問難,明分經絡施治之序,緩急之宜,無不反覆辨論,首尾貫賅,如日月之並明,山石之不移也。雖後世千方萬論,終難違越矩度。然究其大要,無出乎表裡、虛實、陰陽、寒熱八者而己。若能究其的,則三百九十七法,撩然於胸中也。」這種八綱說將傷寒病歸入了八綱辨證的範疇。六病說:趙錫武認為「六經當為六病」。這是因為經絡是組成人體的一部分,而「病」是機體陰陽失調的結果。經絡的六經是生理的,其循行的路線是固定的,無病也依然存在。六病是病理的,是人為劃分的,無病則不存在。經絡的病象只出現於循行部位及其所屬的臟腑,六病的表現則是全身的。經絡的陰陽是用以說明人體組織結構的屬性,它是由臟腑的不同及其循行於體表部位的不同而決定的,六病的陰陽是用以說明疾病的屬性,它是由病勢、病位、病體決定的,包括表裡、寒熱、虛實的內容。這種觀點是在八綱說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而成的,涉及了經絡病變、臟腑病變的位置、屬性等問題。辨證綱領說:中醫院校教材《傷寒論選讀》及其以後的修改本認為:《傷寒論》的六經,就是辨證的綱領,又是施治的準則。認為六經是通過對各種證侯的分析、歸納、綜合,找出病變的部位、證候的特點、損及的臟腑、寒熱的趨向、邪正的消長等,使之系統化,形成六個辨證綱領。通過辨識這六個綱領可以了解到抗病能力的強弱、病理生理及病因的特性,病勢的進退緩急等,從而確定相應的治法和選擇恰當的處方。六經辨證體系說:楊育周氏在其近著《傷寒六經病變》中提出了「六經辨證體系」說。這個學說綜合了形態學、生理病理學、癥候診斷學的概念,提出六經「是以臟腑、經絡為中心」對人體部位的劃分,由於這些部位與臟腑及臟腑氣化功能所涉及的組織、器官的不同,在外邪侵入後,邪正交爭的狀況各有自己的特點,為臨床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依據。部位的劃分因深淺層次的不同,病邪侵入後亦自然具有深淺的差異。深淺的差異與生理病理有關。陽明與太陰同居中土,為三陰之表」、「厥陰為少陽表裡之臟,為陽熱內布外達的樞紐」、「少陰為人體一身陽熱之本原,是邪正相爭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所以六經排列的順序應該是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厥陰、少陰。六經不僅涉及因風寒而引起的病證的辨證問題,而且也涉及到八綱、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的辨證問題。因此,楊氏認為《傷寒論》的六經辨證不僅是「辨證綱領」,而且更應該是「辨證體系」。楊氏還認為六經辨證雖然是一個辨證體系,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表現在只適於風寒外襲引起的外感病,而不適用於婦科中的經、帶、胎、產及兒科的辨證,《傷寒論》中提出的施洽原則在臟腑、經脈,氣血津液的恢復等論述的不足,所以,楊氏認為這個辨證體系雖然有廣泛的臨床指導意義,但不能取代其它辨證方法,尤其是不能取代溫病學中的衛氣營血、三焦辨證而用於溫熱病中。但是六經辨證體系因其本身的辨證特點和特殊性,其它辨證方法也不能取代它。六經辨證體系說使六經實質的研究涉及的內容又有了擴展,既指出了六經與生理病理有關,又指出了與部位、診斷、治療、其它辨證有關。由臟腑經絡氣血的實質性研究,擴展到辨證的各個方面。這種研究不僅為今後的研究給予了啟示,而且也為落腳於臨床實際提供了思維的線索。3六經研究間的相互關係3.1六經概念研究的關係。歷經了一二千年。陰陽概念的產生為六經概念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周易》在闡述陰陽的概念時,又將陰陽的運動變化抽象地概括為太極、兩儀。四象、八卦的演變過程。這種演變過程為六經概念的產生提供了雛形。《黃帝內經》中的六經概念及其應用就是在《周易》陰陽概念及其理論的基礎上,根據四象、八卦提供的思維方法加以擴大和發展的,確定了三陰三陽的基本內涵和 「陽明」「厥陰」的基本位置。在運用到人體的臟腑、經絡、生理、病理、辨證、論治、預防、養生等各個方面時,又根據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內涵。在生理方面根據臟腑經絡的功能特性給予新的含義,既有部位的劃分又有功能特性的劃分。在病理上根據邪正交爭的狀態,癥狀的表現等而有不同於生理的含義,從而形成了「醫學易」的六經概念和學科體系。《傷寒論》的六經,不僅繼承了《周易》的陰陽概念和理論體系、思維方法,而且還根據《黃帝內經》有關陰陽的闡發、六經概念的內涵應用到外感風寒而引起的疾病的辨證論治上,使六經的概念更加廣泛,更加具體,更加實用。3.2六經實質研究間的關係六經實質的研究自《傷寒論》成書後經過歷代醫家的艱苦努力,逐漸形成了三大體系。其中人體組織結構體系屬形態學的研究,病理機能體系屬機能學的研究,辨證綱領體系屬邏輯思維的研究。人體組織結構體系著眼於人體的臟腑經絡的組織結構,自里而外或自外而里地觀察、研究、分析《傷寒論》的內含,認為六經是臟腑經絡在外邪的作用下,引起生理病理的變化。因其程度的不同而有六種不同的類型,這六種類型就是《傷寒論》的六經實質。這種研究為後人的研究奠定了「六經,是有物質性的理論基礎。病理機制體系在人體結構體系的基礎上著眼於病理方面進行研究,認為《傷寒論》的六經實際上就是臟腑經絡在外邪的作用下產生的應激反應。這種應激反應影響到氣化功能,陰陽的消長以及邪氣與正氣的鬥爭關係,因這些病理上的應激反應不同,而有六經的表現。這種病理機制體系的研究只涉及了其中的一個方面,並將這個方面向縱深處發展,為六經實質的研究提供了動態思維的方式。辨證論治體系綜合了前二個體系研究的成果進行了高度地概括,指出了《傷寒論》的六經既有物質性,又有邏輯思維性,是認識疾病、治療疾病的原則、綱領和實施的手段。由此可見,六經實質的研究自古至今都沒有離開物質是第一性的認識,這與《周易》對陰陽、四象的理論形成沒有脫離世界是物質性的觀點完全一致。這些研究都承認臟腑經絡在外邪的作用下,引起生理病理上的改變,這種研究又是人體是有機的整體,人與自然界的關係是統一的整體觀念。其研究雖然彼此觀點有所差異,但是相互之間仍然是相互補充,相互發展的,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雖然目前對六經的實質問題仍在深入地研究,但是輕率地否認或肯定前人的研究或某個體系中的某個觀點都是不利於對六經實質的認識和研究的。劉渡舟教授談《傷寒論》與經絡關於《傷寒論》的經絡大家有些問題。到底經絡是有還是沒有啊?現在學術界有爭論,有的說有,有的說沒有,也有的公然寫文章叫《六經非經論》,認為六經是有的,但不是經絡。所以我今天主要講經絡這個問題。經絡的問題,不是《傷寒論》單有的問題,那是中醫的基礎理論,學內科的要學經絡,學外科的要學經絡,學婦科的要學經絡,學兒科的也要學經絡。我十幾歲作學徒,跟著老師學醫,老師開頭就給我們講經絡,他說這就是基礎。所以說經絡並不是《傷寒論》所獨有的,凡是學中醫的,為了給以後的學術打下很好的基礎,首先得先學好經絡。"手太陰肺中焦生,下絡大腸出賁門,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中行……"就得背這個,念這個。如果有人提出來經絡學說在中醫上沒有實用意義,可以叫它退出了,那就不只《傷寒論》的經絡方面給廢除了,所有的中醫學基礎都給廢除了,這個關係是很大的。《內經》中有臟腑經絡,講臟腑就得講經絡,中醫的整體觀、辨證觀,都得用經絡學說加以說明。如果把經絡給廢了,"六經非經"了,那中醫的理論-中醫的整體觀,一分為二、分陰分陽的辨證法,六經為體、八綱為用,體用的關係,不就都廢了嗎?我曾經寫過一篇有關經絡的文章,在中醫學院發表了,無形之中就出現了對立面,有一些議論,說我憑老資格。經絡是有的!不光因為我是搞傷寒的,那是中國醫藥學的基礎理論,大家想想是不是這麼回事。《傷寒論》也是中醫學,當然就得取法於經絡學說了,怎麼能說是"六經非經"呢?好,一句話把所有中醫的基礎理論、臟腑經絡都給廢掉了,那將來臟腑還能建立關係嗎?臟腑得有經絡,沒有經絡,臟腑就是死東西了,有經絡才能活呀!要懂得這個道理,就得要求對中醫有所體會,得有點入木三分的功夫,才能知道它的利害關係。否則的話,思想簡單,圖省事,認為經絡就這麼一條線,解剖學也看不出來,從哪兒到哪兒誰知道,他也不往細里去研究,就一哄而起,又一鬨而散,這是不行的!"醫之始,本岐黃",臟腑經絡是基礎,你不是要學中醫嗎,就得學這個,不學這個怎麼叫中醫?同學們可能要問我了,劉老您這話說得太武斷了,那還非學不可?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臨床上來了病人叫你看,要辨證,辨證裡頭就有經絡辨證,要是沒有經絡了,怎麼去辨?有一年我去大同,正值暑假,住在賓館裡,他那兒管後勤的部長姓張,聽說是北京中醫學院來了老教授,就找我來看病了。我一見他就覺得納悶:這位張部長穿著老式的涼鞋,可前邊一大條都被剪掉了,露出個大趾在外面,通紅鋥亮,又不敢碰,很疼。他說:"您看我連涼鞋都不敢穿了,疼得厲害。西醫叫它丹毒,越到晚上疼得越厲害。"我一看,大腳趾,正是大敦穴。號號脈吧,脈弦而滑,弦為肝脈,滑是熱象。大、浮、數、滑主陽,陽主熱。大趾上有三根毛,是大敦穴的位置,"厥陰足脈肝所終,大趾之端毛際叢"。那地方有毛,古人就看出來了,還看清了有三根,你說古人的眼睛是不是比咱們看得都清楚,咱們還天天戴著眼鏡,看東西都看不清。我就給他開了個方,"龍膽瀉肝湯"加上十四克地丁、十四克公英。"濕熱毒火,首遇肝經"。張部長問我:"劉老,這到底是什麼病,是丹毒嗎?"我說:"這叫"大趾發"。大趾,就是大腳趾,發呢,你看你這個又紅又腫,發了。"七副"龍膽瀉肝湯",他晚上就能睡覺了,不疼了。你說這經絡在臨床是不是管用啊。"龍膽瀉肝湯"加公英、地丁,清熱解毒,肝經的火毒一清,不就見好了嗎?再說一個例子,是後背疼、脖子疼的。在臨床,現在這種病很多,尤其是婦女,脖子疼,來醫院一看就是頸椎病,治又治不好。這個病,我們用《傷寒論》太陽經病來辨證。"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就指出了"頭項強痛"了。那麼足太陽膀胱經它走在什麼地方呢?脖子。所以古人註解《傷寒論》說:"項,為太陽之專位;頭,為三陽之通位。"頭痛有少陽病因、陽明病因、太陽病因,所以頭是"通位"。脖子痛,這個就是太陽經的病,所以是"專位"。該怎麼辦呢?我想大家都知道,有汗的用桂枝加葛根湯,無汗的用桂枝加麻黃加葛根湯。葛根是治脖子疼的神葯,很有效,一吃就好。記住,這是指中央一帶,脖子甚至到後背都管用。但是,如果你說後背、脖子疼,兩邊到肩胛也疼,這樣再用以前的方子就不管用了。為什麼呢?因為這兩側屬少陽。太陽行於後,陽明行於前,少陽行於側,要用小柴胡湯。跟我實習的學生知道,我治後背和肩胛痛,好用柴胡桂枝湯,小柴胡湯加上桂枝、白芍,吃了就好。你看怪不怪,加上柴胡就管兩肩,不加就不行,這就是經絡,經絡辨證嘛,沒有這個怎麼行呢?再舉一個例子,有一位婦女來看病,一來就見她滿臉的怨氣:"我都吃了那麼多葯了,怎麼就不見好呢?我不怕花錢,您給我弄點好葯。"她得的就是西醫說的三叉神經痛,也不是多麼重,可怎麼也治不好。病人來找我,我說:"你說一說到底怎麼個疼法?"她就說後頭痛、偏頭痛,到肩膀頭兒再往下一點,就是耳角的上面一點往下來,這裡痛。我一看,就用基礎醫學和經絡學說辨證,這叫三陽經結氣。脈象浮弦,稍微有點滑,我就給這個病人開了柴葛解肌湯,柴胡、葛根,還有點羌活、防風,三經風邪一起治,"柴葛解肌三陽病,頭痛發熱還不眠"。吃了葯,病就減輕了,女同志也破涕為笑:"老大夫,我就吃您的葯見效,不疼了。" 所以說學經絡這個事兒,不是一個一般的問題,可以說是中醫學的一個偉大的組成部分。我帶研究生的時候,有人腿疼來看病,我給他辨證,首先要辨經絡,不辨經絡怎麼能下藥開方呢?一條腿有左側、右側、前方、後方,有陰經、陽經,就要用經絡給劃一划。這人腿疼,晚上疼得都哭,我就問他:"你把腿擱在凳子上,給我指一指哪個地方疼啊?"他說就是大腿外側。外側都屬陽,內側都屬陰。外側少陽經痛,我說:"你這裡面經脈不通。""足脈少陽膽之經,始從兩目銳眥生,抵頭循角下耳後,腦空風池次第行。"正好行於大腿外側。疼是因為少陽經的氣火、相火被風寒凝滯了。然後我就給他開了張藥方,有雙花、陳皮、赤芍、穿山甲,吃了就好了。這些例子多了,不可勝數,所以我跟同學們說這個道理,經絡學說是中醫偉大的組成部分,有了經絡學說,臟腑學說就活了,要不,臟腑怎麼結合呢?太陽膀胱經,腎與膀胱相表裡,它是一個表一個里,一陰一陽,它們是怎麼結合的呢?我們說是有機的結合,不是生搬硬套的結合,也不是強加的結合,是內在的、有機的結合,這個有機結合就是經絡。足太陽膀胱經到腎,腎的經絡到膀胱,所以它們才能結合。氣是相通的,腎與膀胱相表裡,要沒有經絡學說了,把它一腳踢到門外,那腎與膀胱怎麼辦呢?怎麼結合呢?為什麼膀胱病變成少陰病了呢?為什麼腎病可以出現膀胱病呢?沒有經絡了,就沒有了一個傳導的、聯繫的、互為影響的、物質的東西,那就不是中醫的理論了。你看太陽病變有很多,用梔子豉湯、四逆湯來治,用熱葯來治,因為他已經發現了太陽與少陰的理論,實在太陽,虛在少陰,腎陽不足出現了少陰證。在臨床上,給老年人、體虛的人看病,頭疼、發熱,體溫三十九攝氏度,這時病在太陽,渾身疼,得按陽經來治,肯定好。感冒頭疼,脈不浮了,變遲了,總想睡覺,打不起精神來,一摸,手腳發涼,這是病由太陽轉入少陰了,叫少陰傷寒。怎麼辦?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就是一方面用麻黃來發散寒邪,一方面用附子溫理少陰陽氣,驅邪培本,兩方面來治,才能取得效果。所以說經絡學說是臟腑學說的一個必然的輔助理論。再說說《傷寒論》這部書,它分外科、內科、婦科、兒科,著重於講理,理法方葯嘛,它的理論性很高。所以張仲景書中有幾個重點要掌握的,一個是辨證論治。學《傷寒論》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學《傷寒論》?除了辨證論治,還有沒有了呢?到這兒就停止了嗎?不知道的話,就困難了。這第二個就是辨證知機。辨證論治是講處百病的,很多疾病,我憑辨證論治就能治好。辨證知機,通過辨證知道病機。機者,事物之先兆也,是事物剛發生,表露在外有那麼一點痕迹,這一點情況抓住了,我就知道它如何如何。辨證知機者,決死生也。當大夫看病,不能忙活了半天的辨證論治,剛一出門病人就死了,那是你這大夫沒醫術。為什麼張仲景《傷寒論》序開頭就說:"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張仲景就是告訴你《傷寒論》不完全是講辨證論治的,那辨證知機也是奧妙的,現在不研究這個行嗎?好,辨證論治是講六經的,辨證知機是講五髒的,記住了,這是口傳。見什麼證,見什麼脈,然後按五行生剋之理,琢磨這病有沒有危險,什麼時候會出現危險。一次有一個姓鄭的人,兒子出麻疹轉成肺炎了,叫我去看。我到那一看,這孩子喘得厲害,見絕證了,所以我拿了包就走。姓鄭的出來問我用什麼葯治,我說不用用藥了,危險就在眼前。什麼樣子呢?這孩子喘如魚口不能閉,肺氣絕也,五臟里的肺,所以決死生。治傷寒雜病,辨證知機在於五臟,辨證論治在於六經,這要分開了。所以在《傷寒論》里要學辨證知機,就得看他的平脈篇、辨脈篇。春脈弦,如果不弦了,沒有胃氣了,就危險了。《傷寒論》是一部上知天、下知地,無所不包的偉大著作,能小中見大,所以我寫文章,對張仲景的《傷寒論》有那麼一句話:"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寶王剎就是佛廟,出現在毛端上,小中有大。他這種境界怎麼達到的呢?他用的是經絡學說。經絡的功用是能產生聯繫,經絡之間互相聯繫,你連著我,我連著你,連成一片,連成一體。手太陰下絡大腸,就聯繫到大腸。總而言之,五臟六腑由經絡來聯繫,這樣,看來孤立的事物就成了有機的客觀實體,互相聯繫,互相影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上臨床,就看見有這樣的情況,西醫沒有辦法治的病都來看中醫,中醫就有辦法。現代醫學、X光、驗血,找不出原因,最後找老中醫,就能給他治好,因為老中醫的聯繫性廣泛,能找出原因。一個人咳嗽,什麼法子也治不好,查結核,沒有,什麼也查不出來,為什麼還咳?找中醫大夫看,木火刑金,你老愛生氣,以後不生氣了,病就好了。用海蛤殼20克,青黛10克,泡水喝了就好了。怎麼現代醫學沒研究到海蛤殼能治木火刑金呢?這些道理就是中醫的特長。現在,我也帶博士生,整天在實驗室里研究小耗子,打一針然後得出結論,當然這也是一種科學的方法,但怎麼不能好好把木火刑金研究研究,看它是什麼道理。同學們,張仲景他必然得用經絡學說,不用經絡學說有些問題就不好解釋了。什麼叫整體觀,什麼叫辯證法,張仲景他的葯本來治陽證的,一下子變成陰證了,尤其是《傷寒論》的三十條:"傷寒脈浮緩,小便利,桂枝湯發汗,得之便覺咽中干,煩躁,吐逆,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重與芍藥甘草湯。"那病機變化之快,治療方法之多,不用經絡學說的廣泛歸納是不行的。同時《傷寒論》是以六經為體,八綱為用,表裡、陰陽、寒熱、虛實的變化二分法,二分法就是由陰陽而來的。陰陽就六經中分陰陽,三陰經,三陽經,一些基礎知識都來自經絡學說。要是《傷寒論》"六經非經"了,這些道理怎麼交代呢?所以總的來說,我們不能像日本人,在古籍上他們得出結論說《傷寒論》是實踐醫學。日本朋友對《傷寒論》很推崇,對《黃帝內經》卻不重視,說《內經》是思辯,是花言巧語,沒什麼實際作用。我去日本講學,他們說《內經》不如張仲景的藥方,看病治病,百發百中,《內經》中的經絡是哲學的東西,是"思辯",可是他們就不知道這裡面有很多是醫學的根本。中國重視《內經》,而日本只重視《傷寒論》,這也是一個特點。從運氣學說的角度論傷寒論中的六經 昔人有言:不懂十二經絡,舉手動口便錯,不懂五運六氣,檢遍方書何濟唐宗海在其傷寒論淺注補正序里說:竊見中國,皆今人不及古人,西洋則今人更勝古人,製作之巧,格致之精,實為中國所不及,則其醫學亦當高出於中國,乃於醫院藥房留心咨訪,求其論證,考其方書器具則精妙無比,治法則顢頇異常,始知尚形跡而略氣化,凡五運六氣之神妙,西醫概未能曉於中醫.以上兩例說明了運氣學說的重要性,甚至是它在中醫中的重要性既然它是如此的重要,又為何不被重視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 時代背景自從進入科學化時代,凡有關五行以及氣化方面的學說一概被視為迷信不加以探討,不作深入研究.不知科學發展的規律是先提假設,再做實驗,再得到結論,奉為定律現在只要隨便翻開一本傷寒論著作,在一開頭談六經時就先否定氣化學說的準確性,雖然避免大家走入玄之又玄的巫醫,亦塞斷後學從五運六氣啟悟之路二 現代的迷失與誤解中醫是說理的,理通則物明,若不掌握源頭,成千成萬的方書,各有悟處,若不知其從何而悟,只懂依樣畫壺蘆,亦是禪宗所說的野狐禪,,難怪近代有廢醫存葯之見五運者即是五行運,即金水木火土六氣者即是風 寒 熱 濕 火 燥陳修園說:六氣之本標中氣不明,不可以讀傷寒論所以我們只談六氣這個部份那麼什麼是六氣的本呢?本就是指六種天上的氣沒錯,我想聰明的各位已經知道是哪六種了就是風氣 寒氣 熱氣 濕氣 火氣 燥氣 那什麼是標呢就是傷寒論講的六經啦分別是 太陽 少陽 陽明 太陰 少陰 厥陰 那什麼是中氣呢中氣就是指互為表裡的陰與陽如和太陰相對的是陽明厥陰相對的是少陽少陰相對的是太陽彼此互為對方的中氣 接下來我們要把標和本搭配起來為了讓各位好背我再用一次上面的圖 太陰(濕)土相對的是陽明(燥)金厥陰(風)木相對的是少陽相(火)少陰(熱)氣相對的是太陽(寒)水 所以陳修園才說太陽為寒水之經這樣只要熟悉上面的表,陳修園就會允許你讀傷寒論了請大家把它記起來吧 接下來補充一下中西結合的概念在近代黃竹齋的<傷寒雜病論會通>里講到太陽是身體表部軀殼的術語陽明是軀殼之內,水穀道路,始於口而終於二陰,六府部位的術語少陽是軀殼之內,腸胃之外,五臟膜原,三焦部位的術語太陰是榮養系統之術語,其氣則榮衛,津液 其質則肌肉 脂膏皆其所屬少陰是血脈循環系統之術語,五臟皆其機官,經絡毛脈皆其所屬厥陰是精神系統之術語,腦髓是其中樞, 志意是其妙用,而主宰全體知覺運動之機官這樣全身都講到了,以後如果知道是西醫的啥病,也可以在六經中找到其歸屬,當然運用之妙,存乎各人 至於開 闔 樞不知道大家把表背熟了沒,再用一次太陰(濕)土 主開 相對的是陽明(燥)金 主闔厥陰(風)木 主闔 相對的是少陽相(火) 主樞少陰(熱)氣 主樞 相對的是太陽(寒)水 主開 至於為何會是這樣就請大家自己想了因為開闔樞的運用不是很大 只是順便一提 不知道學到這裡大家還有興趣往下學嗎???如果覺得夠了就不要往下看了因為劉老(劉渡舟)說下面的不是絕對的運用要看個人內經的至真要大論說:氣有從本者,有從標本者,有不從標本者再用一次圖 配屬分別為下里 太陰(濕)土 從本 表 相對的是陽明(燥)金 從乎中厥陰(風)木 從乎中 相對的是少陽相(火) 從本少陰(熱)氣 從本從標 相對的是太陽(寒)水 從本從標 其中的從乎中 ,指的是要看其表裡相對的配屬也就是說,治厥陰病要注意到少陽治陽明病要注意到太陰 其實也就是說,要注意相互間的關係<靈樞>衛氣篇說:能知六經之標本者,可以無惑於天下六經辨證中大家可以看到也有五行在裡面六經不只是單純的配屬十二經絡其額外的含意要大家多運用與思索才會有所得希望大家除了臟府辨證外還能多揣摩六經辨證若要深入研究請參考六經辨證實即八綱辨證--胡稀恕第1條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註解:太陽病,即表陽證,它是以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等一系列的證侯為特徵的,既是說,無論什麼病,若見有以上一系列的證侯者,既可確斷為太陽病。 按:這裡應當注意到,太陽病的提綱是以臨床證侯為據,不是以經絡走向、分布為據,更與肺主之表無關。第180條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註解:陽明病,即里陽證。胃家實,指病邪充實與腸胃之里,按之硬滿而有抵抗和壓痛的意思。胃家實為陽明病的特徵,故凡病胃家實者,即可確診為陽明病。 按:陽明病也是以證候為提綱,不是以經絡為提綱。更突出的是,提綱強調胃家實,而臟腑經絡的陽明病要包括胃家虛、胃家實等。第263條 少陽病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註解:少陽病,即半表半里的陽證,它上以口苦、咽干、目眩等一系列證候為特徵的,凡病見此特徵者,即可確診為少陽病。 按:口苦、咽干、目眩,可是肝膽病的部分癥狀,但做為半表半里陽證,它有廣泛的概括意義,咽炎、肺炎、腸胃炎等急慢性病常出現此類證侯。第273條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註解:太陰病,即里陰證。它是以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等一系列的證侯為特徵的,凡病見此特徵者,即可確斷為太陰病。此腹滿為虛滿,與陽明病的胃家實滿有別,若誤為實滿而下之,則必致胸下結硬之變。第281條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註解:少陰病,即表陰證。這是對照太陽病說的,意思是說,若太陽病而脈微細,並其人但欲寐者,即可確斷為少陰病。第326條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痛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註解:厥陰病,即半表半里陰證。它是以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痛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等一系列特徵的,凡病見此特徵者,即可確斷為厥陰病。半表半里證不可下,尤其是陰證更不可下,若不慎而誤下之,則必致下利不止之禍。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桂枝湯在傷寒論中的地位
※劉渡舟《傷寒論/平脈法》2
※從混天圖看《傷寒論》條文一則
※(6)《傷寒論》脈理簡略分析
※論《傷寒論》之「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