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正文顯示頁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浩瀚如海的中國典籍里,有著許多古聖先賢遺留下來的經驗與教訓。這些經驗與教訓可供當今的管理者們當做「知興替」與「明行失」的借鑒。古今中外,成功者普遍都具有善於藉助別人之「勢」的本領。王之煥的名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說的就是為了看得更遠,就得去登高;為了涉水過河就得去打造船隻;為了跑得更快、走得更遠,就需要藉助於車馬這些交通工具,否則,就不能獲得優勢。後來,人們把這種借勢拓展到政治、軍事和商業貿易上。如歷史上的「水淹七軍」就是藉助水勢;「借東風」就是藉助風勢;清朝的大貪官和坤之所以敢於胡作非為,就是藉助乾隆皇帝的寵愛之勢;胡雪岩之所以能夠從一個被錢莊解僱的小夥計,發展為一代「紅頂商人」,某種程度上也是藉助了左宗棠、王有齡等這些人的權勢。三國時代的孔明更是位善借勢、借力的能手,「草船借箭」正是「借」字的最好詮釋。一個人能竭盡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一項事業,這是難能可貴的。但是,在當今社會科學技術高度發達、門類眾多、社會分工精細的情況下,一個人或一個企業團體所掌握的科學技術知識是極其有限的。在某些科學技術乃至具體工作環節上,哪怕是最傑出人物或團體,都不可能獨自完成,必須要藉助別人的力量才能攻克難關。更值得注意的是,人的智慧力量是無窮無盡的,盡人之力遠不如盡人之智,所以古人已道出了很多的策略,如「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天。」一個人或一個企業團體,只要善於藉助別人的力量,就可事半功倍,更容易快捷地達到成功的彼岸。借勢「會運籌,不邀功」劉邦稱帝後問百官:「你們老實告訴我,為何我能得天下,而項羽卻失去天下,請不要保留!」底下的人答道:「你平常雖然傲慢無禮,動不動就發脾氣,但是你賞罰分明,屬下攻城略地之後,你都會論功行賞,所以將士都願意為你效命。反觀項羽,他雖然表面上非常仁慈,可是事實上他卻是剛愎自用。他將所有的好處往自己身上攬,最後弄到眾叛親離。這是你得天下而項羽失天下的理由。」劉邦說:「你們只知其一,卻不知其二。就運籌帷幄這類策略規劃而言,我的能力遠不如張良;就安撫民心,提供糧餉供前線官兵作戰這類行政作業而言,我的能力遠不如蕭何;再就統率大軍、衝鋒陷陣的帶兵術而言,我的能力遠不如韓信。這三人都是人中豪傑,我之所以能得天下,那是因為我能器重他們的專長。至於項羽,他連一個范增都不能重用,這是他失去天下的主要理由。」如果我們對「領導」這個概念進行認真分析,就可以看出,「因勢利導」恰恰是「領導」的本質內容之一。因為「領導」即要遵循多數人的願望,按照大多數人的意志,對他們加以正確引導,使他們的前進方向更加明確、少走彎路、少受挫折。具有自信心的上司是不會邀功的,反之,欠缺自信心的上司容易將部屬的功勞據為己有,甚至還要妒忌部屬的才華和良好表現。與這類上司相處,部屬必然產生「伴君如伴虎」的強烈感覺。身為上司,一切成就均來自屬下的鼎力支持與配合。上司對下屬良好的工作表現表示認知與讚賞,是對屬下的一種莫大的激勵,因此,與屬下分享榮耀是必要的。正人正己備「三面鏡子」唐太宗在臨朝問政的時候,曾經對身邊的群臣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常常保有這三面鏡子,以防自己犯錯。」「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瓶頸總是位於瓶的上端」這些話發人深省。基於此,企業管理者都應該效法唐太宗,經常保有三面鏡子,以防止自己犯錯。假如管理者本身是個二流的領導,管理者的知識、見識與膽識都相當平庸。那麼,他將欠缺良好的鑒賞力與敏銳的判斷力,其所選用的、培植的或是器重的人員,很有可能都是三流或不入流的那一類。管理者將付不起昂貴的代價來網羅一流或二流的人才。管理者更無法提供一個寬廣的空間讓他們發揮所長和施展潛力。同時,如果管理者是個二流的領導,將不敢重用或借勢那些有潛力且足以取代自己的部屬,更不用說重用一流的部屬了。就算管理者底下有一群一流的部屬存在,這些部屬也不可能長期待在管理者底下。他們很可能會飛掉,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的道理。倘若他們不飛掉,要不也變得平庸,要不就會通過努力取管理者之位而代之。因此,領導必須不斷地透過「三面鏡子」自我學習和成長,把自己提升到一流的層次,這樣才能真正「敢借勢、借到勢」。同時,還要樹立「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用前瞻性的目光建立績效評估制度或激勵制度,以便為事前控制提供高度獎賞,為事中控制提供中度獎賞,為事後控制提供低度獎賞。發掘人才的專長齊國的一位著名辯士淳于昆一天之內推薦了七個賢士給齊宣王,齊宣王對於這種情況說:「寡人曾聽說在千里之內倘若能找到一位賢士,賢士就很多了。如今,你在一天之內給我推薦了七個賢士,賢士是不是太多了?」淳于昆答:「話不應該這麼說。羽毛相同的鳥才會聚在一起,腳爪相同的野獸才會走在一起。在低洼的地方去尋找柴胡和桔梗,費一輩子的時間都無法找到,但是到澤黍與梁父兩座山的北面尋找,則柴胡與桔梗多到必須用車來裝載。天下的事物都是同類相聚,我也算是賢這一類的,君王要我舉薦賢士,這件事對我來說,就像到河裡去提水、用火石去打火一樣容易。」不論是治理國家還是經營企業,只要經營者能夠重視賢才的發掘賢才的網羅與賢才的重用,賢才將不斷地引進賢才。只有引進和發掘賢才專長,才會被企業領導「借勢」。美國鋼鐵之父卡內基是被公認為最善於用人的人。他知道如何去發掘賢能的人;發掘了賢能的人之後,他會任用他們;任用之後,他會推心置腹地信賴他們。所以,他的墓碑刻著:墓內躺著的是一位知道選用比自己能力強的人來為他服務的人。正如有高峰必有深谷那樣,有長處的人必有短處。要借勢一個人的長處時,根本不可能不接納(或不忍受)這個人的短處。因此,嚴格說來,企業組織中實際擁有的只是「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能幹的人」。用人的基本原則在於藉助並發揮人之長處,而不在於迴避人之短處。人才是用來做事的,而非用來投領導之所好。經營者需要根據企業組織各種機制,讓人的長處得以充分發揮,並且讓人的短處受到中和,從而減少其危害程度。因勢利導,以勢取勝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孫丑問孟子,如果您當政於齊國,您能夠取得像管仲那樣的成就嗎?孟子說:你們齊國人,只知道管仲如何有本事,而不研究當時各國的形勢,那怎麼能治理好國家呢?要知道,就是武王、周公那樣的明君賢相,遇到不利的形勢,也同樣治理不好國家。所以,這正如你們齊國人說的:「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孟子這句話的意思是,擁有智慧,不如很好地運用形勢;就算有好的犁鋤,也不如等待農時再耕作。儒家的這句名言,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及其自覺運用,比如「水到渠成」,如果推而廣之,也就是「功到自然成」。它既反對了人在自然界面前的主觀蠻幹,也否定了人在自然界面前的消極無為態度。「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這裡的「智慧」,自然是指人的知識和能力結合而形成的聰明才智,而所謂「勢」,就是客觀事物運動的基本趨勢、方向等等,這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管理者均認同這樣的一個理念:最好的控制便是避免失去控制。而在借勢中的過程管理就顯得十分必要。就借勢控制所發揮的效果而言,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企業組織之所以多重視事後控制與事中控制,而疏於事前控制。原因主要在於:孫子認為,戰略的最高準則是以「勢」取勝,而不是苛責部下,以苦戰取勝。他並未給「勢」下定義,而是巧借自然現象作比喻,說:「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意思是說,激流飛下,能夠沖走石頭,正是因為迅猛的水勢所造成的,所以成語中有「勢不可擋」一說。善於借勢者,一順百順,事事如意;不善取勢者,處處掣肘,舉步維艱,凄風苦雨。沒有勢就沒有利,沒有利就沒有勢。正所謂「理有所至,勢所必然;與其待時,不如乘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推薦閱讀:

不懼「炸機門」:數據顯示很多用戶仍在使用三星Note 7手機
調查顯示八成女性擇偶要求男性收入五千起
小指頭的這三節,竟然顯示你的一生命格!怎麼辦….準到我想立刻燒香拜佛了!
調查顯示:男人40女人37最易出軌
研究顯示:每天早睡覺的小孩大腦發育更好

TAG:顯示 | 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