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民主化浪潮下的中美博弈
2011年已經進入尾聲,即將成為過去。回顧這一年來世界局勢的風雲變化,有太多讓我們銘記的重大事件,從2月份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到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的下台,再到阿利比亞獨裁者卡扎菲的身死國滅,直到現在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風雨飄搖。在中東地區掀起的全球新一輪民主化浪潮既有當事國國內正反兩方面力量的此消彼長,又牽涉到了世界中、美兩大國的暗地裡博弈——既基於國家利益的博弈,又包含了意識形態之爭。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國家利益時各個主權國家追求的首要目標。從傳統上看,埃及穆巴拉克政權一直和中國保持著不錯的關係,中共黨報《人民日報》也曾將穆巴拉克視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從中東地區進口的石油中絕大部分要經過埃及的蘇伊士運河,可以說埃及也扼住了中國石油進口的咽喉。因此,中埃關係的友好穩定對中國來說比較重要。但如今,埃及「強人總統」穆巴拉克已經被埃及人民推下台,埃及迎來了政治民主化的曙光,而這恰恰是美國所樂見的。美國一直在全球範圍內推銷其「價值觀外交」,推動全球政治民主化的進程。一旦經過選舉後的埃及民主政權倒向美國,中國的利益無疑將受損,在中國無法阻擋埃及的民主潮流的歷史條件下,儘力保持與埃及新政權的接觸與合作,不讓其完完全全地倒向西方是目前中國外交所要面臨的一個課題。而同樣是「中國人民老朋友」的前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也已在這一輪民主化浪潮下倒台,最終被反對派的一名士兵所擊斃。利比亞作為中國在中東地區重要的石油進口國,對保障中國的能源安全意義巨大。此外,中國在利比亞還有上千億元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確保我們的投資安全也是中國外交的努力方向。利比亞內戰伊始,中國政府對利比亞局勢預計明顯不足,原先以為卡扎菲政權能夠很快平息國內的叛亂,結果利比亞反對派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就解放了全國,中國政府在局勢變得相當明朗時才承認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顯得匆忙。從現在的情形來看,利比亞新政府親西方的趨勢已經不可避免,爭取利比亞新政權確保中國利益受損最小化,防止美國勢力在利比亞過度滲透又是中國外交面臨的新難題。
在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條件下,意識形態之爭仍然是中美關係的一個繞不開的絆腳石。中國和美國分別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兩國社會基本制度的巨大差異導致了意識形態領域的巨大分歧。1949年新中國建立以後,由於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地區建立了一個與資本主義政權相對立的共產主義政權,在美蘇兩極格局下,中國倒向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中美兩國由蔣介石時代的盟友關係走向了對抗。之後,由於中蘇交惡,中美關係一度得到改善,這包括尼克松訪華以及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這期間,雖然中美關係基於國家利益的選擇而得以改善,但兩國在共同的威脅——蘇聯面前仍然沒有結成同盟。當蘇聯解體後,「中國牌」在美國手中也就沒什麼價值了,美國開始在民主、人權、自由方面對中國的批評不斷增多,意識形態之爭也更為凸顯。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美國又開始將中國視為主要威脅之一,小布希總統在當選之後還一度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不料,「9?11事件」發生後,美國的主要精力開始轉移到中東地區以及反恐戰爭上,給中國的壓力減輕了不少。而當今年本拉登被擊斃後,美國又開始「重返亞洲」了,中國所面臨的美國壓力已經增大。在年初掀起的新一輪民主化浪潮下,中國的態度顯得猶豫不決,既想維持中東的現狀,但又無法阻擋民主化浪潮,而美國則對中東的民主化表現的很積極,並在推動這一民主化進程,推銷其「價值觀外交」。而與此同時,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也在本年度內多次高調批評中國的人權問題,更令中美意識形態之爭添了一把火。
由於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且國力正在不斷上升,美國對中國發展的擔憂不斷增加,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的博弈將會同時變得比以前更加激烈起來。從長遠來看,中美兩國將處於一個競爭多於合作但不至於破裂的關係階段。中美關係將在更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對普世價值的接受程度以及自身政治的改革。
南昌大學 劉春城
推薦閱讀:
※2008-11-01舉國出口的復秦體制-耕戰
※中美博弈之烏克蘭篇(續)
※未來十年的中國經濟趨勢
※預測美國再度崛起,中國經濟奇蹟的結束!
※中美博弈下的 中國西進戰略(一帶一路)與美國重心東移(亞太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