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原生態婚禮

正月里來喜事多,土家女兒迎嫁娶。新春佳節,在湘西土家族地區,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在外努力拚搏的土家後生和姑娘回到家中,按照土家族習俗走向婚禮的殿堂,綻放出土家族兒女結婚的獨特魅力。

湘西土家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十分複雜和隆重的婚禮多層次禮儀,保持著「嫁女之家三夜不熄燭,娶婦之家三日應舉樂」等古老遺風。在經過求親、定親後,便是最隆重的結婚。土家族結婚一般有求婚、送日子、忙嫁、過禮、哭嫁、戴花酒、接親、拜堂、鬧新房、敬茶、回門等程序。

男方準備出發

(一)求婚。男方要求結婚時,婚前那年農曆正月初,選擇吉日要到女方家拜年。拜年時的禮物中要送一隻連豬尾巴的豬腿。女方若同意該年結婚,就收下連尾巴的豬腿,若不同意,則將豬尾巴割下退回男方,表示推遲婚期。達成結婚協議之後,娘家準備嫁妝,婆家準備衣服等物,雙方籌辦兒女喜事。

接親隊伍出發

(二)送日子。女方同意這年出嫁後,男方就擇定結婿吉日,並取得女家同意之後,男方則請媒人帶上酒肉和衣服等禮物,到女方家「送日子」,正式決定婚期。若女方不同意,男方則要另擇日子,再定佳期。

(三)忙嫁。婚期確定後,男方要作好接親的準備,備好過禮的酒肉、禮布和送給新娘的衣服、首飾等,而女方則要準備「嫁奩」。女兒出嫁時,無論貧富都要準備一、二床「西蘭卡普」(土家織錦)被蓋,其他嫁妝量力而為,一般都要陪柜子、箱子等用具和四、五床被蓋。經濟條件較好的要陪櫃、桌、椅、箱等全套傢具和十二床被蓋,這叫「單陪單嫁」,富裕人家要陪二十四床以上被蓋和雙套傢具,謂之「雙陪雙嫁」。姑、舅、伯、叔、姨等近親也要送一床被蓋等陪嫁禮品,儘力相助。土家族之女子,在出嫁之年一般不從事田間勞動,全力忙嫁。

接親路上

(四)過禮。婚前三天,男方請人到女方家送禮,俗叫「過禮」。男方為女方送去準備嫁女用的酒、肉、衣服、首飾、被裡子等禮物。同時,還問清楚,迎親那天要多少人,幾乘轎子,還有什麼未盡事宜,女方完全答覆後,就準備迎親。 "

女方哭嫁

(五)哭嫁。婚前一月或半月,新姑娘按習俗規矩每夜晚要哭嫁,出嫁前夕要連續哭三至七個夜晚。新娘哭嫁時,全村寨相好的姐妹都要來陪哭、對哭。哭嫁的內容十分豐富,有「哭父母」、「哭戴花」、「哭吃離娘飯」、「哭離閨門」、「哭上轎」等等。到出嫁時新娘哭得眼皮紅腫,聲音嘶啞;哭得越狠,人說這姑娘有出息;哭得越好,人說那姑娘有才華。哭嫁期間,嫡親叔伯,請侄女做客吃飯,叫吃「送嫁飯」。

(六)戴花酒。結婚頭天,為女方的「戴花」日,親朋至友都來慶賀。吃「戴花酒」,給新娘戴花。戴花前,請裏手而賢德和有子女的婦女給新娘「開臉」,即扯去汗毛、修好眉毛,將長髮辮子綰成「粑粑髻」。髻心纏紅頭繩,插上銀簪、蓮蓬、戴上青絲帕、牙籤、手圈、耳環等頭飾。開臉畢,舉行戴花儀式。

儀式開始,新娘入中堂,鳴炮,奏樂、拜天地、祖先,而後,給新娘戴花。當司儀者喊到某某親戚給新娘帶花時,新娘予以哭謝。如喊到外公外婆戴花時,新娘便哭道:「我的阿公阿婆啊!孫女是個下賤人,頭上戴花花不香,身披紅綾也不紅」。哭謝舅舅、舅娘時:「我的舅舅、舅娘呀!賤人戴花花不開,花插滿頭也不紅。」哭謝姑母:「我的麻媽姑娘啊!花開花謝花又分,各到他鄉成生人。」哭謝叔伯:「伯伯、伯娘!叔叔、嬸娘呀!賤人出嫁離親人,您們的恩情記在心。」

攔門禮

「三茶六禮」

接親隊伍進屋

(七)接親。男子方派花轎子和樂隊等接親隊伍,由「頭嘎」、「二嘎」、「摸米」帶隊到女家迎親。「頭嘎」即媒人或媒人的代理人,手拿一把雨傘,是迎親隊伍的領隊。「二嘎」身背一個花背籠,專背執事人所需的「三茶」「六禮」(「三茶」即用紅紙包好三封錢幣,關給女方辦飯、菜廚的師傅和燒茶的禮品;「六禮」即六封紅包送給女方作四名抬花轎和兩名打火把人的禮物。)「摸米」是代替新郎迎親的人選,專搬新房的蚊帳和睡墊的人。

接親隊伍到女方大門口,女方便在朝門口擺一張大桌子攔門,桌上燃燭點香,擺三個酒杯,女方執事人過來講攔門禮。內云:

喜盈盈來笑盈盈,攔門桌子擺朝門;

燃香三柱蠟九品,主東請我來攔門;

我今攔門無別事,要請禮官先生報個名。

外答:

耳聽貴府先生請,在下****來報名。

望乞先生原諒我,請問高姓和大名。

內云:

愚某久聞先生的大名

是當地賢良才子大文人

學識廣博明八方,

胸藏萬卷通古今。

今天紅門大喜事,

先生帶來多少人?

吹吹打打,炮火連天,

從何而來?從何而行?

從水路來,過了多少潭和灘?

從旱路來,走了多少嶺和彎?

外答:

承蒙先生來提問,

愚下是個山裡人,

出生家境貧寒微,

少讀詩書言辭頓。

帶來馬匹一十二雙,

隨行隊伍七十二人;

先從水路來,只見波浪滾滾,

分不清是潭和灘。

後從旱路走,到處雲霧蒙蒙,

看不清是嶺是彎……

接著,內外雙方的執事人,相互盤問和解答「婚姻根把」。若內面的執事人講輸了,就得無條件的開門,請接親隊伍進屋。若外面的執事人講輸了,就得拿出「三茶」、「六禮」等禮品,請求內面執事人開門進屋。向內請求道:

在下愚昧無知,甘拜先生為師,

現把「禮性」(即禮物)奉敬,

請開方便之門。

內云:

笑納「禮性」,打開中門。

有請先生,請進中庭。

雙方謙遜一番,清點「三茶」、「六禮」和梳頭油罐、報曉雞、露水裙、蒙帕、背親布……等。清好後,便搬開大桌子,請接親人進屋。由禮官先生帶領手提燈籠的執事先生與女方主人見面。男方執事先生高聲喊道:「向親家道喜!」女方主人說:「謝喜!」此時「摸米」上前代替新郎叩頭,女方主人一手扶起,說:「人到禮到」。然後由執事先生設香案、放鞭炮、鎦子、嗩吶、土號齊奏。「摸米」對女方祖先神龕三叩頭,禮畢。

天將麻黑,陪嫁的姑娘們在手板上摸滿漆黑的鍋底灰,去尋找「摸米,向她們認為是「摸米」的人臉上抹去。姑娘並不想尋找真正的「摸米」,而是想找她心裡喜歡的對象。姑娘往「摸米"臉上抹黑,有時一個抹一個,有時幾個人抹一個,因此,「摸米」往往躲避不及,被鍋底灰抹成個大黑花臉。那些前來接親的年輕人,也樂意受摸。不過也有「摸米」故意讓姑娘摸幾下,然後用手板將臉上的鍋底灰抹下來又反往姑娘雌上抹去。男男女女扭成一團,互相戲謔,興高采烈。看熱鬧的人也笑得前仰後翻。真正不願意受摸的「摸米」卻躲在花轎邊或老人背後。因為未婚的毛頭姑娘,是不能接近花轎和打擾老人的。

金雞三啼到良晨,天朦朦亮時,禮官先生向內請求發轎。抬轎人將花轎抬到大門外正中間,轎門向內。在點著明亮的四個火把(轎前兩把,轎後兩把俗叫「喜把」)下,由土老司咬雞冠漫血退轎煞、祭轎神。祭畢,轎內鋪好坐褥,等待新娘上轎。

女方哥哥背新娘上轎

踩四方斗

新娘身穿露水衣、裙,頭戴「蒙帕」(即蒙面絲帕,下同),從閨房內哭嫁出門,哭別公婆、父母、兄嫂、姐妹後,手拿兩把筷子,由兩個女人陪伴著攙扶出房,拜過天地、祖先,再踩四方斗,把筷子朝前後各丟一把,然後由哥哥肩搭背親布,背新娘上轎。新娘在進轎前,用腳連登轎桿三下,而後進轎關門。於是抬轎人將轎抬起,陪嫁的姑娘們手攀轎桿,向前後來回推拉三次,以示惜別。花轎出門時,女方家用掃帚從太門口向堂屋內掃三下,以示女子沒有帶走家裡的福祿。送親客數人手拿雨傘,隨同花轎前往。上等送親客(如姑娘、嬸娘)要乘坐「蓬轎」前往。接親隊伍一路上打著鎦子,吹起嗩吶,連放「三眼銃」和鞭炮,熱鬧異常。

出發回男方家

抬轎人一路上小心翼翼,行路間隨時前呼後應。前面喊:「上有茨蓬掛頂」。後面應:「彎腰不掛。」前面說:「下有岩頭凸起」,後面說:「高高舉起」。前面說:「左邊有個之字拐」,後邊說:「往右擺。」任憑抬抬轎人一路上笑話百出,或與新姑娘取笑,但新娘總不開口說話。

花轎抬到男方家門口,連同喜把一起擺在院壩里。送親客也陪著花轎等著。此時,隨花轎來的木匠師傅在新房內安床,他看酬謝的禮物不如意時,便喊:「恭喜,恭喜,步步高升。」示意主人加禮錢,直到木匠師傅滿意時為止。安床就緒,請一個夫妻雙全,家庭和睦,子女興旺,聲望較高的婦女開鋪。開鋪畢,選擇一個公婆健在,夫妻雙全之人的男孩童,抱在床上滾幾次,叫「放引窩蛋」。

一切就緒,堂屋中燈火輝煌,人聲鼎沸,爭著看新郎、新娘拜堂。

拜天地

拜父母

夫妻對拜

(八)拜堂。拜堂之前,請土老司先退轎煞。退煞後,由裡面預先安排兩名夫婦和睦、有子女的婦女(圓親娘),一個用米篩端七星燈(此燈用一隻清油碗,裡面放七根燈草,分點七個燈,放在大門檻內地下),另一個從轎內將新姑娘扶出來,新娘從燈上跨過去。新娘進入堂屋中央,向祖先神龕恭恭敬敬地作一個揖以後,立即拜堂。行拜堂禮,叫「交拜合巹」,相當隆重。祖先神龕上點一對大紅雙喜蠟燭,三柱福壽香,大桌子上擺供品,地上鋪一床睡簟,睡簟上鋪著新被蓋,這就是拜席。同樣找一個條件好的中年婦女引新娘,一個男的引新郎,男左女右並立。拜堂開始,禮生喊:「奏大樂(打鎦子,吹嗩吶)!升炮拜天地(新郎、新娘向外拜四拜)!拜祖宗!」新郎從新娘前面穿過來,二人向祖先神位前齊拜四拜後,跪著。禮生喊:「大樂止,細樂興。」遂按排好的名字,以班輩和年齡大小,順序喊起。首先喊:「父親大人,母親大人,千辛萬苦,新人下禮。」新人便恭恭敬敬地磕一個頭。執事人便喊。「禮性」,喊到誰誰就要掏錢贈「禮性」,等「禮性」到位,再喊第二個……。最後喊:「男女老少,內外幫忙人等辛苦!」新人向四周拜一禮。禮畢後,作大樂,鳴炮。這是結婚最大的禮。俗話說:「大登科,金榜題名,小登科,洞房花燭。」此時,鎦子聲、嗩吶聲、土號聲以及三眼統,響徹庭院。新郎搶先入洞房,坐在床邊,待新娘進門,新郎用手揭去新娘頭上的「蒙帕」,互相嫣然一笑,順手又搶新娘頭上的插花,表示愛新娘如愛花。新娘則摘去胸前的護身鏡,以示一身清潔如鏡,樂意來到婆家。送親娘子隨即進房,向新郎祝賀。新郎出房以後,送親娘子關上房門,讓新娘脫去露水衣,露水裙、露水鞋,換上新裝,與眾見面。接著,新郎新娘在「正酒席」上向親友敬酒。

(九)鬧新房。「交拜合巹」的當晚,全村寨青年男女鬧新房,前後可鬧三天,有「三天不分大小」之說。俗話說:「越鬧越發,人財兩旺。」鬧新房時,「主要是開新男、新娘的玩笑,要新郎、新娘裝煙倒茶,講「四言八句」。小字輩要給新娘請安,要核桃、板栗、糖果及小手帕。凡向新娘要禮物的,都要講根古。俗說:「核桃皮子薄,金牙咬不破,會講的吃兩顆,不會講的旁邊坐。」

鬧房時,有的隨聲附和,有的故意刁難。總之,鬧新房是青年人的一件有趣活動,鬧得人人歡喜,個個高興,直到新娘將已準備的各種物品給大家送完為止。夜深人靜,鬧新房的人逐漸散去,圓親娘引來一個童男兒,要童男兒親手揭開用紅紙封蓋的馬桶蓋子,抓出放在裡面的糖果。然後扯出「小雞公」往裡面撒一泡尿。土家族人以為「童子尿」是世界上最純潔之物,可以引出一個吉祥的結果來。

(十)敬茶。婚後次晨,新郎、新娘還要給宿客長輩敬茶,新郎端一個內若干碗團饊的茶盤,新娘另端一個內放若干雙布鞋的茶盤,夫妻雙雙為長輩敬茶、送鞋,受用者,圓贈茶禮,鞋禮。

(十一)回門。新婚三朝,新郎新娘則要回娘家省親,俗叫「三朝回門」。回門要帶豬腿、團饊、糖食、酒等禮物孝敬父母。回門,不論遠近,一般要當天去,當天圓。回時,女方父母要給新婚夫婦打發錢,並教他們興家立業,夫唱婦隨,白頭偕老。

推薦閱讀:

作為一個土家族人是一個什麼體驗?
明清時期澧水流域土家族衛所機構新論(下)
白族,土家族是不是源於氐族?

TAG:婚禮 | 家族 | 生態 | 土家族 | 湘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