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東大杖子的今生與後世
在東北發現2000多年以前如此規模的古墓群實屬罕見,這一發現將改寫「考古不出關」和東北古代文明的歷史,更打破了山海關外無春秋戰國時期古迹的傳統說法。——遼寧考古文物研究所副所長、東大杖子古墓項目發掘領隊華玉冰。
東大杖子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的西南部,臨近河北;背靠燕山余脈,面臨大凌河川,地處華北通往東北的交通要道上。自「10·28」案後,在東大杖子戰國古墓群已發掘的43座墓葬中,其中2011年發掘的M40「2槨1棺」大墓,出土了大量的仿銅陶禮器。再加上以往發掘發現的各類文物千餘件,使東大杖子戰國古墓群名列2011「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第八次進入「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是指在中國境內年度新發現的,具有突出歷史、藝術及研究價值的十大文化遺產項目。這是一項競爭激烈、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權威文化評選活動,以往已舉辦了21屆,遼寧省先後有牛河梁紅山文化積石冢、姜女石秦始皇行宮等7個項目入選。
其中,遼寧省最近一次獲得全國考古十大發現,還要追溯到2004年的遼寧朝陽十六國三燕龍城宮城南門遺址。
2003年,遼寧省朝陽市政府對朝陽市老城區內的北大街及周邊地區進行拆遷改造,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改造工程,進行了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從2003年7月—2004年12月,共發掘11個地點,發掘面積1萬餘平方米,揭露出多處十六國時期至清代的重要遺迹,出土了包括北燕紀年陶瓮在內的大量重要遺物。其中3號地點即朝陽北大街城門遺址的發掘,是本次考古工作最大的收穫之一。
考古發掘表明,這座門址坐北朝南,始建於前燕,徹底廢棄於元代,共經歷了前燕、後北燕、北魏、唐、遼和金元6個時期的建築和改建,歷時1000餘年,這在我國城市考古中是極為罕見的發現。三燕時期的城門是首次在朝陽城內發現,其門道結構保存完好,建築風貌獨特,為研究十六國時期北方城市的城門形制提供了實物資料。
更重要的是,這座城門遺址位於朝陽老城區的中軸線上偏北處,根據其位置判斷,應為三燕龍城宮城的南門,這為研究三燕龍城的布局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坐標點。尋找和確定三燕都城龍城遺址,是十六國時期考古的重大課題,也是遼寧西部地區歷史時期考古的一項主要任務,雖不斷有有關遺迹現象顯露,但都較為零散。此次考古發掘有較好的解決,為遼寧城市考古積累了經驗,是學術上的一次突破。
在此後的7年多的時間裡,遼寧乃至東北地區的考古發現都與當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擦肩而過。能夠再獲得這一稱號,成為遼寧考古工作者的肩頭重任。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項目申報工作自當年年底開始,獲得國家文物局評選的2011年度重要考古發現項目以及在文物報報道過的發掘項目共48項進入初評,經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組成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全國65家考古發掘資質單位參與投票,2012年3月評出終評項目25項,東大杖子墓地排名第四。
4月13日,經過一天半的演示彙報,由國家文物局領導及考古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故宮博物院、光明日報等單位組成的21位評委經過認真評議並進行無記名投票,公眾關注持續月余的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其中,遼寧省建昌縣鹼廠鄉東大杖子戰國墓地力拔頭籌(公布時按年代順序排列)。
「遼寧建昌東大杖子戰國墓地的考古新發現,是遼寧乃至東北地區前所未有的等級高、保存好的戰國時代大型墓地,它們對於研究公元前3至5世紀燕文化與東北及東北亞古代民族的融合、秦漢時代中央集權的多民族國家在這裡的建立之歷史必然,有著極為重要的學術價值及特殊的政治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先生這樣形容東大杖子戰國古墓群的價值。
考古挖掘在艱難中前行
自從東大杖子發現戰國古墓後,2000年,遼寧省文物考古所會同葫蘆島市博物館、建昌縣文物管理所對東大杖子墓葬群進行了多次勘探,並做了5次搶救性挖掘,共清理出墓葬42座,出土了精美的燕文化銅禮器、銅車馬器、銅兵器等。特別是出土的配以金柄套的曲刃青銅短劍以及作為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古代銅戈祖型的異形銅戈,引起考古界的極大關注。
考古,這個讓當地人感覺生疏的辭彙,從此和他們的生活密切地連在了一起。
但是,由於許多大墓位與該村村民居住地周圍,有的在門樓下,有的在豬圈裡,還有的在大牆下,在動遷問題上出現了與村民無法協調的情況,考古挖掘工作被迫停了下來。直到2011年4月12日,考古挖掘工作才有了新的進展。
這一天,遼寧省文化廳周連科廳長帶隊到葫蘆島市調研,在談到葫蘆島重點文物保護項目興城古城、綏中長城、姜女石秦漢遺址等項目時提出,東大杖子戰國墓地是燕文化向東北地區發展的中心,墓地發掘工作因佔地問題難以解決,一直沒有大的進展。希望地方政府做好考古發掘的配合工作,發掘經費由省文化廳向國家文物局申請。
「葫蘆島市市長都本偉對此事極為重視,當時就要求建昌縣政府做好墓地上面民居的動遷工作,並多次召開協調會予以落實。如果沒有都本偉市長的大力支持,這項工作根本無法重新啟動。」當時陪同周連科廳長的遼寧考古文物研究所副所長、東大杖子古墓項目發掘領隊華玉冰研究員這樣告訴記者。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2011年7月,考古勘探工作結束後,計劃對一座編號為M40的「兩槨一棺」大型墓葬進行發掘。用華玉冰領隊的話說,建昌縣政府自籌資金動遷了四戶居民,動遷過程極不順利,建昌縣委、縣政府克服了很多困難,做了大量的工作,保證了發掘工作的如期進行。
「凡事抓住關鍵,一箭穿心,只有把高檔次的東西拿出來,才能充分體現價值,展示全貌。這個大墓等級和身份最高,代表性更強,反映的文化信息更多,更能傳遞出極具價值的各種元素。」華玉冰說。
2011年11月16日,萬眾期盼的M40號大墓內棺徐徐開啟。
「棺內屍骨無存!墓主人只有幾顆牙齒殘存,墓主人頭部位置只有一堆黏稠的黃土。內棺陪葬品現已發掘出的有一把小環首刀、一個暗紅色的瑪瑙環,還有兩個帶鉤,墓葬東側的二層台及稍偏西處陪葬有大量的動物頭骨,經仔細辨認,種類有牛、羊、豬、狗。葬具為二槨一棺,隨葬品多數位於內外槨之間,以陶器為主,有鼎、豆、壺、盤等,多數陶器為彩繪陶。在此之前,『五牲俱全』的陪葬規格在北方地區從未發現。大墓內槨東側一朽爛的大木箱中盛滿了色彩斑斕的仿鼎陶器及陶豆、陶壺。陶壺紅黑相間繪有雲紋,製作精美,是難得一見的戰國時期陶器。」說起當時的情景,華玉冰仍然記憶如新。
「這是戰國時期燕國的一個大墓,在中原和北方地區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是不是唯一的,只能在這個村子裡找,別的地方沒有。建昌古墓數量多、種類全、性質雜、級別高。所以說,大墓傳導的文化信號是多方面的,其價值和意義是極其重大的。」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華玉冰這樣說。
考古挖掘要打一場持久戰
華玉冰談起建昌古墓的發現眉飛色舞,說起保護與開發一臉的嚴肅。
「當前最主要的困難是動遷問題。」華玉冰說,人們已經深刻認識到東大杖子遺址的重要歷史價值,並且也注意到目前構成對東大杖子遺址破壞最大的就是現代村落的發展與建設。如何協調二者的矛盾,專家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儘快動遷東大杖子村舍,系統規劃、全面保護這個遺址,這也是包括秦始皇兵馬俑在內的諸多國內外文化遺產保護的成功工作經驗。
「東大杖子村舍有300戶農家、1000多口人,硬覆蓋著200多座古墓群,只有全面動遷,才能全面認識、通盤把握這個遺址的規模、範圍、性質以及特點,進而才能制定更為合理的保護方案,才能開發利用好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文化遺產,才能達到遺產保護與美好生活相統一的和諧局面。」華玉冰說。
2011年11月17日,國家文物局文保司文物處張磊副處長帶隊,由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前故宮院長張忠培教授,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北方考古專家徐光冀教授,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組成員王巍教授,國家文物局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北方考古專家朱延平教授,遼寧省文物保護專家組組長、著名考古學家、前文化廳副廳長郭大順研究員等專家現場考察後,對東大杖子墓地的文化內涵、價值及相關保護工作進行了論證。
據葫蘆島市博物館館長孫建軍介紹,目前通過考古勘探得知,整個墓地被覆壓於村落之下,由於硬復蓋地面及民居無法勘探,僅在村落空地中發現的墓葬就有137座。為了更好地保護墓地,需要對其上居民進行動遷,地方政府已做出了一個初步動遷方案及經費估算;而後典型示範制定墓地、遺址保護規劃及展示方案,設計、完成具有考古發掘研究、文物修復保護、墓地及遺址安保、對外陳列展覽多功能的考古工作站。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將村民動遷。今年我們將對已動遷的四座小墓進行挖掘。同時,有墓群,就有城址,目前我們已與吉林大學等單位合作,以此墓地為核心,外延到15公里的半徑,在古墓群周圍尋找活人居住的城址。這裡是燕國在此地的重要據點,尋找到城址後,把城址區、墓葬遺址區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進行綜合性保護和展示。」華玉冰說。
「這裡是個墓地,周圍還有窯廠,要堅持對周圍進行廣泛的調查與勘探,有窯,有沒有城?城的規模怎麼樣?這裡有這麼大的一個高規模的墓地,周圍一定有一個高規格的居住地。要搞清這個地方,不是十年八年,就按照幾十年來算吧。」從張忠培教授的話里,不難看出東大杖子戰國古墓群考古挖掘的長期性和艱巨性。
但入選「201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後的東大杖子戰國古墓群,今後還會帶來人們怎樣的驚喜,讓我們共同拭目以待。
推薦閱讀:
※IS在中東大勢已去 庫爾德人或成新「以色列」
※土敘戰爭或引發中東大動亂
※廣東大埔——赤水紙窩蔡氏世系
※高祖貴:中東大變局艱難演進
※濟寧東大寺(國六)
TAG: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