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輸與贏的距離,只是「一盎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53c44110100pq9v.html 輸與贏的距離,只是「一盎司」

美國著名投資家約翰·坦普爾頓研究了大量案例後發現:那些取得突出成就的人與取得中等成就的人,或成功人士與一般人士,他們的付出其實沒有很大的差別,前者可能就比後者多了「一盎司」的努力。這就是著名的「一盎司」定律。

「一盎司」是非常微小的分量,相當於2.8克,黃金等貴重物品一般用盎司作為計量單位。然而恰如那個著名的蝴蝶效應:初始的微小差別在事物演變過程中的效應呈幾何級放大。因此,有人贏在「一盎司」,有人輸在「一盎司」。

你是「開」出租,還是「經營」出租?

上海有一位「博客的哥」,開車時與客人聊如何快樂開車。他的一番高論,觸動了坐他車的微軟中國公司的一位白領,於是在自己博客上寫了一篇《計程車司機給我上的MBA課》。一時間,這位「的哥」成了的哥們乃至市民的熱議,於是他開始通過網路與人們交流工作、生活與學習。在博文《計程車司機也是CEO》中,「的哥」寫到:「很多計程車司機在地鐵、超市門口排隊等候,用時間買油錢,我認為從成本核算的角度看是不科學的。我提出用油錢去買時間。」他還給「的哥」們洗腦:「我們不是開計程車的,我們是經營計程車的。」一個開計程車的人,沒有大學學歷,也沒有參加過MBA班,卻生動演繹了經濟學原理,這就是對當下學習力最好的註解!

工作是學習力歷練的最好舞台。「博客的哥」的故事,更深層涉及人們應當怎樣看待自己的工作。開計程車是社會上普通的「藍領」,一般都認為開車就是四個輪子滾來滾去,從朝到晚,天天如此,年復一年。有人因工作而快樂,有人因工作而煩惱;有人視它是天堂,有人視它是地獄。無論「的哥」還是「計程車CEO」,天壤之別的幸福感充分驗證了人的心靈與價值觀、智慧的關聯,這也是人對生活和生命意義的體悟:人的價值在於創造,即為自己和社會創造生活和幸福,而不是等待或埋怨。無論開計程車還是開飛機,職業並不決定人生的精彩。在任何職場,人通過內在的心智,即對工作賦予的意義解讀,從而寫下迥然不同的人生故事和命運旋律。

你是滿足「完成」,還是追求「創造」?

英國十七世紀詩人彌爾頓說:「心靈有他自己的地盤。在這裡,地獄可以變成天堂,天堂也可以變成地獄。」心靈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卸下世俗給予心靈的累贅,令心靈趨於質樸簡單,智慧之門就會隨之打開。

這樣的案例生活中俯拾皆是。某賓館的總經理經常收到客人寫來的表揚信,這些來信大多是讚揚25號客房女服務員的。為了弄清緣由,總經理有意到這個服務員服務過的客房去實地觀察,他一走進這些房間,就聞到一股幽香。原來在衛生間的小花瓶里插著一朵鮮花。「咦,本賓館並沒有這樣的服務規定呀!」他很快就明白了25號服務員受到客人讚揚的原因。這個「一盎司」的差別,區分出不同的工作觀。有人滿足於「完成」,有人追求「創造」。工作就是你自己耕耘的土地,一分辛勞,收穫一分碩果;憫惜付出,你的田園會荒蕪,你的思想也會凝固。工作是一種責任,對工作負起責任,就是做自己的最好。放棄這種責任,最後受到傷害的是你自己。因為你失去了自己發展的機會。責任,不但是職業素養,更是做人的素養。

你是挖掘機會,還是尋找託辭?

在人生漫漫長途中,勝與敗的基因,其實全部深藏在心靈之中。勝者看到的是問題的答案,敗者看到的是答案的問題;勝者做事挖掘機會,敗者做事尋找託辭;勝者習慣說「我來幫助你」,敗者常說「那不關我的事」!勝者對困難說「我會戰勝你」,敗者對困難說「我向你投降!」

曾經,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為了培養優秀的推銷員,設立了一個「金鞋獎」。本意是鼓勵推銷員邁開雙腳、踏破鐵鞋去尋覓客戶。終考題是向美國現任總統成功推銷一個產品。小布希時代,學院設置的考題是向布希總統推銷一把斧子。經過艱難的嘗試,眾多學員中只有赫伯特一人勇於擔當,完成了別人認為難以完成的推銷任務,最終奪得了「金鞋獎」。令所有人嘩然的是,在所有學員中,赫伯特並不突出,顯然不是一個佼佼者,但他源自內心深處的熱情、信心、責任感和智慧,成為贏得勝利的「一盎司」。

「一盎司」,奏出不同的生活旋律,描繪不同的事業軌跡,顯現不同的生命寬度,畫出不同的人生曲線。如果你是一粒石子,仰高山之巍峨,也不必自慚形穢;如果你是一棵小草,慕白楊之偉岸,也不必妄自菲薄;如果你是一澗小溪,對滔滔大海,也不必自嘆弗如,發掘與創造你比別人多的「一盎司」吧,贏得人生的精彩!

<<上一篇文章: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下一篇文章: 4W原則:點燃你的氣場

推薦閱讀:

心累了的句子 最心痛的距離
主人近距離拍下兩隻貓緊緊相擁時的照片,實太虐了,連...
【緣】人與人的距離,就是心與心的距離
有種愛輸給距離

TAG: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