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和他的《正氣歌》
文天祥和他的《正氣歌》
最近偶讀文天祥《正氣歌》,六十年前祖父一字一句教讀的情景浮現眼前。祖父曾經教過書塾,他說讀書人都要讀這首詩,和《幼學故事瓊林》同樣重要,裡面有很多知識和道理,要做個有正氣的人。當時,我讀歸讀,對那些典故仍是不甚了了。當局不是強調愛國主義教育,強調傳統文化的傳承嗎?好奇心使我冒出一個想法,了解一下現在知道首詩,懂得這首詩的文學青年多不多。於是,我到一個聚集了較多古詩詞愛好者而且水平較高的網上社區發帖調查,有12人接受調查,其中熟悉的1人,知道,懂得但不是很熟悉的5人,不知道的6人,佔一半,不接受調查的應該是不感興趣,也就是說多數人是不知,也不想知。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上述教育的失缺。 文天祥20歲上京赴考,皇帝在殿試時欽點為第一名。後來,委任為簽書鎮南郡(今江西南昌)節度判官廳公事,鑒於朝廷腐敗,投降派當道,他認為「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因而不願赴任請求「祠祿」,朝廷隨後給了他一個南昌仙都觀主管的虛名。其後幾年,皇帝知道他是個忠心耿耿的難得人才,曾幾次任用,但是,他在任職期間力主抗戰,反對屈膝求和,希望皇帝勵精圖治,親君子而遠小人,整頓朝綱。寫文章批駁投降派的主張,斥責奸臣為了自己的私利出賣國家利益,曆數投降主張喪權辱國的罪狀。毫無疑問,身處腐朽的政治環境,結果必然是得罪當道奸臣,說他口出狂言漫罵權貴而被免官。體現了他的品格正直,保國心切,不鑽營個人名利,不同流合污的凜然正氣。 文天祥38歲時,元軍20萬兩路進攻南宋,陷武昌,京城杭州危在旦夕,太后下《哀痛詔》,懇請各地文臣武將、豪傑義士共赴國難。各地將官大都從自己的私利出發,觀望自保,只有文天祥和張世傑兩人響應,起兵勤王。他捐出全部家財作軍費,把母親和家人送到弟弟處贍養,以示毀家紓難。「所以不自量力,以身赴難,希望天下忠義之士聞風而起,聚集眾人力量,也許能保存社稷。」文天祥這樣回答那些勸他不要螳臂擋車的人,在江西組建了以農民為主的3萬人救國隊伍,開赴前線。無奈力量太懸殊,加上另一部的統兵將領觀望自保,首戰失利,朝廷見大勢已去,要「奉表(降書)稱臣」、「乞存境土」、「封為小國」。面對宋朝行將覆亡的形勢,張世傑到南方招兵,以圖東山再起;文天祥也準備回江西再次組織救國力量。當元軍圍困臨安時,朝臣降的降、逃的逃,太皇太后命文天祥為右丞相收拾殘局。文天祥臨危受命,決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出使元營談判時,被對方強行拘留,太后失去依靠,只得向元朝投降。 被押往北京途中,文天祥在鎮江伺機逃脫,在元軍四處追捕,地方軍閥拒絕收留幫助的情況下,他經歷千辛萬苦才逃回嶺南,計劃在閩、廣重舉義旗。這時,張世傑擁益王在福州登位,任文天祥為樞密使兼都督諸路軍馬。但這些殘部和未經訓練的農民隊伍怎敵元軍的精銳大部隊呢,在元軍的攻擊下,朝廷又一次登舟入海流亡。文天祥率部退到廣東梅州整頓後,揮師贛南,收復了不少失地。後來元軍再次發起大規模進攻,他兵敗退到廣東惠州的陸豐繼續與敵周旋,一天,在五坡嶺午飯時,被偷襲的元軍包圍俘虜。為徹底消滅南宋流亡政府,元軍水陸兩路軍隊直下廣東,文天祥被他們用戰船押解到珠江口外的伶仃洋(在深圳西南方的海區),以殺頭相威脅,逼他寫信招降,文天祥略一思索,揮筆寫了一首言志詩,表明自己寧願受死也不勸降,這就是著名的《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開頭就表示自己久經磨鍊,無論什麼艱難困苦都無所畏懼,接著追述在極其險惡環境里度過的四年戰鬥生涯。三四句承上從國家和個人兩個方面,繼續抒寫事態的發展和深沉的憂憤。五六句喟嘆更深,而且一語雙關語地展示詩人因國家覆滅的痛苦心情。結尾兩句以寧死不屈的態度,義正辭嚴地回答了敵人的殺頭威脅,以磅礴的氣勢寫出了為國捐軀雖死猶榮的壯烈誓詞。最後張世傑統領宋軍戰敗身亡,陸秀夫背負小皇帝蹈海殉難(在深圳南山區的海邊仍有座宋少帝墓),宋朝徹底滅亡。 文天祥被押到廣州,元軍主帥對他說:「宋朝滅亡,忠孝之事已盡,即使殺身成仁,又有誰把你寫入國史?文丞相如願轉而效力大元,一定會受到重用。」文天祥回答道:「國亡不能救,作為臣子,死有餘罪,怎能再懷二心?」。對於他的才華出眾,正義忠烈,連侵略者也十分佩服,一心要他為元朝效用,又取得收服民心的效果。於是押到北京,想通過長期監禁使他就範。囚禁期間,他受盡種種折磨。侵略者軟硬兼施,又捉到他的女兒,以此進行威脅,期間連元世祖都親自出馬,許他宰相之職誘降,都被他嚴辭拒絕,堅定地說:「但願一死!」。經過三年多較量,侵略者可折磨他的肉體,但征服不了他的意志,最後老羞成怒地將他殺害。對文天祥的英勇就義,知者無不感動落淚,他以自己的滿腔熱血,宣告了侵略者誘降計劃破產。在囚禁的第二年,他寫下了《正氣歌》這首傳誦千古的絕唱。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闐鬼火,春院閉天黑。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正氣歌》可分成二部分進行閱讀理解,上部是他內心秉持的世界觀即正氣,以歷史上的英雄自勉。後部寫他面對的苦難和從容態度。我譯成白話文如下: 宇宙存在著一種氣,賦予萬物紛雜的形體。在大地是江河與山嶽,在天上則是日月和繁星。對於人,會造就一種浩然正氣,這天地人三才的正氣充塞環宇滿盈盈。如果生逢清明聖世,人可以安穩平和地報效朝廷。如果國難當頭,浩然正氣之人就會顯現出英雄氣節,他們個個都將永垂青史。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君子,他們都是我的榜樣:齊國的太史,前赴後繼維護史實真相,雖兄弟三人接連被殺,仍堅持把「
推薦閱讀:
※哪些人物也可以列為正氣歌中的例子?
※傅斯鴻: 從此世間再無文天祥
※【南宋】文天祥詩詞集 詩卷六
※民族英雄文天祥(三)
TAG:文天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