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蜈蚣咬傷之後,親歷「美式」醫療 然後選擇回國

《瞭望東方周刊》刊登題為《親歷 | 我在美國被蜈蚣咬傷之後 》,作者杜白羽敘述了自己被蜈蚣咬傷,而美國醫生不當回事,後來傷口複發。痛陳美國買葯難、看病難、看病貴,最後只能回國治療。

傳說中的先看病後付賬

2015年12月,我在夏威夷大學校園散步時被一隻蟲子咬了腳,腳面瞬間麻痹刺痛。宿舍前台的值班阿姨問我,「叫救護車還是計程車?不過,救護車會很貴。」(多貴?後來才知道至少一千美元)。她給我寫下附近兩家醫院的地址,囑咐我拿好護照、醫療卡和錢包。

乘計程車到醫院急診,護士詢問了我的醫保、住址、過敏史等基本信息後,給我一個冰袋。

等了十幾分鐘,一位瘦瘦的光頭男醫生走進來,看了一眼我的腳傷,悠悠地說:「給你吃片止疼葯,12個小時後會不痛,24小時以後消紅消腫。」醫生告訴我,99%的可能性是被蜈蚣咬了。「至於會不會感染,要再觀察了。感染比例很低,千分之一吧。」

等了十幾分鐘,又進來一護士,拿了止痛藥讓我吃。「吃完之後四小時,如果還疼,就去藥店買葯繼續吃。」傷口未作任何清理,看病三分鐘,等待半小時。我問,看病多少錢?接診護士回答說:「我們也不知道。以後會給你寄賬單。」

打車回學校路上,我去了longs drugs 藥店買葯。在美國,實行醫藥分家。醫生開的處方葯,只有5粒止疼片。

第二天,我找出醫保網站信息,給急診打電話,告知醫保賬號。這就是傳說中的先看病後付賬,只是你不知道,你這次看病花了多少錢。

開了藥方,卻未必能及時買到葯

被咬傷後的五天里,傷勢漸好。不料第七天爬山後,傷口複發。正值聖誕節,校園診所放假關門。我只好去上次看病的急診。醫生說是細菌感染,需要吃抗生素消炎。「大概幾天能好呢?」他回答:「你讓我預測未來,我可做不到。」「不過,如果過兩天加重的話,一定要再來醫院。」

醫生開了處方藥頭孢氨苄,我叫車往longs drugs藥店超市趕。恰逢聖誕節,藥店下午3點就提前下班了。醫藥分離的假期效應,是病人可能會無葯可吃。

第二天一早,腳傷愈加嚴重,更腫了。我只好第三次打車去醫院,醫生這次開的是藥效強的克林黴素。等了15分鐘後,進來一位護士說:「不好意思,葯還在路上,藥店正在往醫院送。」整個醫院連一粒克林黴素都沒有。又等了10分鐘,護士給我送來一粒獨立包裝的克林黴素,讓我吃下。而剩下的處方,需要自己去藥店取。

看病貴,看病難,還給耽誤了

後來一個美國朋友Vernon說:「你要早點告訴我,我會告訴你不要去急診。你還去了三次急診!一次少說也要1000美元,而你們學生保險也未必會包括這類賠付。」

Vernon算美國中產階級了,在檀香山市中心有整幢樓的房產。他給我講述了看病難的經歷。那次,他突然鼻子發炎,第二天起來整個臉腫了一半」,家庭醫生推薦他去看專業的耳鼻喉專家,「我給三個專家打電話預約,都不接收。我幾乎是乞求著,給第四個醫生打電話。他的護士看我可憐,網開一面,讓我加塞,給安排上了。」

Pamela點頭苦笑:「如果你不買保險,萬一病了那就得傾家蕩產;買了保險也一樣病不起,除非你的保險月繳額度很大,涵蓋保險範圍廣。我們一般也都不輕易去看醫生,感冒什麼的就扛著,哪疼了就吃止疼片。」

美國醫院收費高的原因,在於其醫療體系私有化、壟斷化導致醫藥定價缺乏透明度。全美護士聯合工會公布的資料顯示,美國部分醫院向病患收取的費用,比實際治療成本高出10倍。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78%的個人破產,是因為付不起醫療賬單。付不起醫療費的窮人,信用也將嚴重受損,社會生活將舉步維艱。

先看病後寄賬單的流程,至少說明美國急診不會見死不救。但實際上這種秋後算賬、缺乏透明度的方式,導致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第二、第三次仍去看急診,以至付出更多的高額診費。

打飛的回國治療

吃藥卧床休息到第十天,仍不見好轉。咬傷處依然紅腫,越發大面積發熱刺癢,瘙癢面積擴展到左腳腳踝以上,疹子起得像雞皮疙瘩。

親友在國內找了六七家專家門診,拿手機拍的圖片給專家看,結論不一。他們希望我回國治療,一來國內醫生不會不當回事而誤診;二來我行動不便,一人在外連買菜做飯都成問題;三來,按照一次急診千元的收費,往返國際機票算下來,未必比留在美國看病的醫藥費貴。綜合考慮後,我迅速向學校請假,買了回國機票。

同學說他釣魚時劃破手,在夏威夷一家公立醫院急症室給手背傷口縫了一針,打了針破傷風,等了兩個小時,最後醫院收費2500多美元,半年後,醫院又寄來600多美元的賬單,說急診室的醫生不屬於醫院的員工……更多在美就醫的悲慘經歷,堅定了我回國治療決定的正確。

從北京轉機到家,直奔醫院。醫生判斷是由於傷口發炎引起的過敏癥狀。住院輸水5天、局部敷中藥,紅腫漸消,一周後走路依然發麻,變成小瘸子。醫生說色素沉澱、皮膚消淤更新需一兩個月,完全恢復仍需數月。

賠付系統難纏

儘管美國的醫療技術、醫護素質,資源和水平世界領先,但並未轉化為醫療系統的高效和公民的健康。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191個國家中,美國國民總體健康水平排名72位,醫療籌資分配的公平性排名55位。

在美國做醫療諮詢的宋婉說:急診不是最優選擇,救急不治病。建議上所買的醫保套餐官網,查詢附近的家庭醫生,緊急情況下可去看Urgent Care ,接受醫保,便宜很多。

宋婉說,中美醫療體系理念也不同。美國實行分診原則,醫生專業化水平高,收費也高。而且美國的醫患比例遠不如中國高。中國醫生一上午看十幾甚至幾十個病人,而美國醫生一上午最多看三四個病人。

通過醫保公司的網站可以找到需要支付很少費用(通常幾十美元)的家庭醫生。家庭醫生起到「看門人」的角色,看不了的病,才會推薦給專科醫生,這時「保險」的門才打開,因為專科醫生更貴,保險公司賠付額度更大。

病人要想找名醫看病,預約確實要等上三五個月,但病人還可以有其他選擇,比如選擇更便宜的醫生,或有預約空擋的醫生。說白了,還是「有多少錢看多大病」。

病人需要治療,本來是兩點一線的距離,但是在美國,病人卻要穿過複雜的醫療機制線路圖。


推薦閱讀:

醫療器械價格虛高調查:高值耗材被濫用|醫療器械|價格|回扣
2018年醫療建康哪些領域最被看好?我們和幾位知名投資人聊了聊【年終盤點】
世界首例「換頭術」真的在中國完成了嗎?
醫院過錯診療致患者終身殘疾,醫院承擔輕微責任
肺癌患者有哪些常見癥狀及表現?

TAG:醫療 | 選擇 | 蜈蚣 | 回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