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靈魂是量子現象,離開肉體後將重回宇宙?

人的靈魂是量子現象,離開肉體後將重回宇宙?

初中物理教育在線2016-11-1830評

人真的有靈魂,離開肉體後將重新回到宇宙!

跟我學物理網賈蘭華老師說:看到這裡,肯定有人以為小編瘋了,這個觀點不是迷信就是科幻,怎麼弄到教育欄目來了?各位親,不要著急,這不是賈老師他老人家胡思亂想、精神錯亂的結果,而是一些物理學家、心理學家正在努力論證的東西。

把把量子力學和意識(靈魂)研究結合起來的觀點產生於20世紀初,這一構想受到當時物理大鱷普朗克、玻爾、薛定諤等早期量子力學研究者的力捧。20世紀30年代,馮諾依曼(J. von Neumann)首次把量子力學中的相關理論用來描述神經生理學過程,他指出,自然的量子力學方面似乎是為了將意識重新納入我們現有的物質概念而為意識量身訂做的,它以獨特的形式體系與演算法規則,對原子物理學、化學、固體物理學、生物學甚至神經科學等學科中的許多物理效應和物理現象作出了說明與預言,已經成為科學家認識與討論微觀現象的一種普遍有效的概念與語言工具。

支持用量子理論來研究意識的量子力學哲學家和心靈哲學家普遍認為,意識是一種發生在大腦微觀世界中的特殊的量子力學現象。如馮諾依曼在《量子理論的數學基礎》一書中提出,意識是大腦內部量子行為的結果。斯塔普認為:「意識是一種對神經反射的直接認識,這種神經反射是由已知的大腦中的量子事件突然實現的。」

英國南安普頓大學進行的腦電圖實驗證實,思維過程本質上是量子化的,如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能夠用來說明意識高度整合性的形成機制。愛因斯坦凝聚態是指,一類活動水平不同的原子,在溫度達到極低的水平時,會突然凝聚在一起產生一種具有相同活動水平的全新物質狀態,新形成的物質態中的原子活動在任何時候和任何容器中都具有統一的整體協調性,凝聚之前的原子活動水平差異性消失。這是一種典型的量子特徵,並且,這種整體協調性也被看作是在傳統神經科學中的意識關聯物。神經科學研究發現,生物組織的細胞壁中包含了無數個電極化的蛋白質和脂肪分子,當這些細胞處於靜止狀態時,這些蛋白質和脂肪分子以雜亂無章的方式排列,並且具有個體差異性,一旦它們受到外界的刺激,細胞的能量達到某個臨界水平時,所有細胞壁分子就會在突然間發生一致地激活。這種神經元的激活能夠擴展到整個大腦的不同腦區,併產生一個具有整體一致性的量子電場,這個量子電場就是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在過去幾年,漢姆拉夫教授和英國物理學家羅傑斯·龐羅斯爵士更是把這一觀點發展到了極致,提出 了「調諧客觀還原理論」。他們認為,人類的靈魂存在於大腦細胞中一個很小的量子單元,稱為「微管」,當人死後,「微管」中本身存在的信息卻沒有失去,這些意識會離開人的身體,重新回到宇宙中,這種存在於肉體外的量子信息,就是平常我們所討論的靈魂。

對此,賈蘭華老師認為意識的量子力學觀點,無疑有助於澄清意識產生的物理機制以及它如何產生的物理效應,但對於量子力學是否能夠完美解釋所謂的「靈魂現象」,還是應該保持謹慎的態度。

點擊展開全文
推薦閱讀:

離開幻想 即得真空
讓人心酸的句子 等待,只是為了找個借口不離開
你會因「尺寸」不合而離開他嗎?
很多女人離開男人是因為這些!
何炅為了謝娜不願離開快樂大本營

TAG:宇宙 | 靈魂 | 量子 | 現象 | 離開 | 肉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