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與張大千的晚宴》,
1981年農曆新年,張大千在台北外雙溪的摩耶精舍設家宴邀請張學良夫婦吃飯,還有張群等一幫老朋友作陪。於是張大千擬定菜單準備親自下廚做菜,卻遇到了重重阻礙,並被多方猜疑。最終,在元宵節後這次聚會才得以實現。張大千先生親自配料下廚掌勺,留下系列經典菜肴。
摘自《張學良與張大千的晚宴》,張國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有刪節
二張的年夜飯
七十號兩公尺多高的圍牆與木門後方是個庭院,進門後中央是通往二樓的樓梯,旁邊掛著張大千畫的《黃山九龍瀑》,藍與黑的山嶺上有一間農舍與一處涼亭,畫的右上方題著許多字,其中有「漢卿先生」四個字。
樓梯將一樓區隔為兩個部分,右邊是客廳,左邊是書房,書架上堆著歪七扭八顯然經常被抽出來又隨手放回去的書籍。書、紙張與雜物之間有一個很大的長方形鬧鐘,分針指著它右邊的《孫子兵法》。而《孫子兵法》與桌子前沿一摞疊得高高的書,幾乎遮住了牆上署名「經國」寫的一幅字:「森森君子節,奕奕古人風。」
面對書桌的牆面中央是個看起來入冬後從未使用過的壁爐,上面擺著四幀老夫妻合照的像片夾、蔣介石的紀念金幣、蔣介石與蔣宋美齡合照所製成的瓷盤,另有三座寫著致贈單位名稱的座鐘。最引人注意的還是掛在壁爐上方牆壁正中,有著蔣宋美齡簽名的國畫,兩側另各掛一幅長形的國畫。
張學良穿件暗紅格子毛料厚襯衫,戴著黑色毛線帽坐在書桌後,他剛放下電話,便對著客廳喊:「小妹,大千來電話,請我們過年去他家吃飯。」張學良笑著說,「張大帥請張少帥。」傳來趙四小姐的聲音:「你們三張一王轉轉會又到吃飯的時候啦?哪天?」
「預定大年初二,跟張岳公、王新衡約好了他再打來。」仍是趙四小姐的回應:「你怎麼老喊他張大帥?」
「要怪去怪記者,大千那年回台灣,一家報紙把他的稱呼少寫一橫,張大師就成了張大帥,跟我,同行,他大,我少。」「你們這二張喲。」趙四小姐帶著點嬌嗲的聲音。
張大千精心設計菜譜
士林外雙溪的摩耶精舍內,進大門後有個池塘,假山假水配著座小橋,池裡種了荷花,池邊有芭蕉。往右手邊,玄關左手是客廳,兩排木頭沙發麵對面,最裡面靠牆的木櫃里則擺著從各地搜集來的奇木怪石。再往裡,天井處又有兩個小池子,假山上流下潺潺的泉水。
天井周圍恰分出四個房間,西邊是畫室,北邊是夫人的待客室,不過郭小庄的聲音卻從東邊的飯廳傳來。飯廳後的廚房內走出在摩耶精舍幫忙的小乙,他邊走邊念著手中的一張紙,後面跟著的是張大千的四川內江口音:「找南門市場地下層左手邊第一家。烏參買回來我自己發,明蝦要大要新鮮,先訂八隻,要他們除夕送來。」
小乙應了聲,將紙條收進口袋,到門外騎上川崎機車離去。張大千扶著眼鏡追出來,小乙已不見人影,他順了長須一把:「成天急急忙忙的,忙什麼忙。」
他折身進屋,隨著郭小庄的歌聲哼了兩句,進畫室。張大千坐下後拿起筆,舔舔墨,正想在畫紙上落筆,忽然停下,他找出張較小的紙,一筆筆工整地寫下:乾貝鴨掌、紅油豬蹄、菜薹臘肉、蚝油肚條。他停下筆略為思考,再寫:干燒鰉翅、六一絲、蔥燒烏參、紹酒燜筍、干燒明蝦。又停下筆,用筆頭搔著遮掩在長須裡面的臉頰,思考一下,再寫。寫著寫著,他嘆口大氣,自言自語:「哎,老糊塗了,漢卿東北人,過年怎能漏了餃子……菜夠了,該包個什麼餃子……」
張大千又陷入他的菜單里,這次想的時間較長,然後露出微笑。「給他甜的,豆泥蒸餃。」
說著,筆已朝紙落下。
遲來的晚宴
1981年2月20日正月十六。
張大千夫婦在門口迎接客人,見到張群和張學良、趙四小姐就張開兩手迎上去:「鄉長、漢卿,酒菜齊備,就等諸位。」
張群露出淺淺微笑:「又麻煩你了,大千,你家門前很熱鬧。」「年前就開始了。」「我們吃我們的,幾副老骨頭,他們還能怎麼樣。」
說是這麼說,一行人垮著臉地走進屋內的飯廳,一張圓餐桌已擺滿了菜,張大千招呼大家坐下,喊著:「先上鴨掌、豬蹄、酒,熱菜慢點來。」
客廳內的電話直響,雯波夫人去接。「哪位?喔,大千請朋友吃飯,三張一王轉轉會,客人到了,馬上開飯。沒別的人,再說一次,您哪個單位的呀?」講著,雯波夫人朝張大千眨眨眼。張群沒說話,舉起杯子朝其他人比,沾了沾唇。
梁如雪站在屋子外,聽見張學良的聲音念著:「乾貝鴨掌、紅油豬蹄、菜薹臘肉、蚝油肚條、干燒鰉翅、六一絲、蔥燒烏參、紹酒燜筍、干燒明蝦,大千,你今晚準備的菜真不少。」張大千的笑聲,他說:「過年,總不能請你吃牛肉麵。」又傳來眾人的笑聲。
「這道西瓜盅倒很別緻。」張學良的聲音。「喏,我發明的菜,這道西瓜盅,先把瓜肉挖出來,菜呀肉的放進去,用半個西瓜皮當鍋子去蒸。」張大千的四川口音里充滿熱情。又傳出來一陣笑聲和誇讚聲。
「大千的夫人好,這麼多年都幫他夾菜,體貼。」這是張群的聲音。「免得他大褂的袖子沾到菜,打翻了杯碗。」雯波夫人說。「也是,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張大千笑著說,「她不讓我吃的就不夾。」「醫生規定的。」雯波夫人說。又是一陣笑聲。
一位穿著花布衣服的歐巴桑走出屋,見到院子里的梁如雪,朝她比比手,梁如雪上前解釋。「我是隨張漢公來的,在外面等就可以。」「張漢公交代,外面冷,你到客廳里坐。」梁如雪不好再堅持,隨著歐巴桑進客廳,找張椅子便坐下,歐巴桑端來一杯茶,另一個盤子里有些炒得還冒著煙的菜。
「大師自己炒的六一絲,說請你也嘗嘗。」「不好意思──」「大師的規定,在摩耶精舍,沒人餓著。」梁如雪恭敬地又接下一碗飯和一碗湯。梁如雪小口吃著飯菜,屋內的談話聲音很大,她坐著也能聽得很清楚。
「漢卿,有餃子,我做的豆泥蒸餃。」張大千的聲音,「當點心,燙,先吹吹。你跟我夫人求求情,我,只吃一隻。」又是一片笑聲。
這時門外傳來腳步聲,梁如雪站起來,主任帶著五六個幹員進來,雯波夫人聞聲出來。「是周主任,吃過飯沒,來,一起吃。」「來給張大師拜年。」主任冷冰冰的聲音。「都正月十六了,燈籠都放過,年過完啰。」雯波夫人笑眯眯地回道。「那──」主任看了梁如雪一眼。
裡面的飯廳傳來一陣吃東西的聲音,然後再傳出張大千的聲音:「這頓飯原來年初二要吃的,東搞西搞,要不是張岳公出面,還不知道哪天才能吃成。今天大年十六了,過了元宵,不過對我們這幫子老朋友,照樣算過年。」
傳出鼓掌聲,張學良也喊著:「過年,照樣過年。」
「所以,我準備了元宵。」張大千說,「幫我把瓦斯爐拿到這邊來,我在桌邊給大家煮元宵。」
主任連再見也沒說,領著人大步出去了。
雯波夫人朝梁如雪笑笑,慢慢走回飯廳。梁如雪聽不見室內有人講話,突然間摩耶精舍安靜得如同深夜般──不,她聽見開水的噗噗聲,聽見下元宵的聲音,聽見輕微的碗匙碰撞聲音,然後是張大千的聲音:「來,今晚不管糖尿病、血壓高、心臟病,每人一碗兩顆元宵。」
屋內一片沉寂,只聽到吃元宵的窸窸窣窣聲音。似乎元宵很燙,有人吱吱吱吸著元宵里的芝麻,也有人呼呼吹著湯,沒人說話,很久沒人說話,似乎那是碗好吃得不得了的湯,所有人忘記了說話。
幾分鐘後,是張學良的聲音:「兩字任人呼不肖,一生誤我是聰明。」聲音停頓了好一會兒,「我有幾句話,小妹,辛苦了,記得我寫過的那幾句吧,大廈即傾、樹倒猢猻散之後,仍有紅顏知己,捨命相從,坐通牢底,生死不渝。我張學良這一生,何其有幸,何其有幸。」
沒人應聲,但所有吃元宵、喝湯、碗匙的聲音全都停止。
推薦閱讀:
※他是看淡江山社稷的「舊王孫」,連張大千都對他的畫讚譽有加
※張大千《溪岸圖》鑒賞
※曠世墨緣 — 張大千晏濟元作品展
※張大千語錄:畫不撫古,為之俗畫
※張大千50幅經典潑彩山水,如夢如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