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四 (2)
申二、總明意樂 (分三科) 酉一、標
如是菩薩於三寶所由十種相興供養時,應緣如來發起六種增上意樂。
這是第二科,總明意樂,前面第一科別顯供養說完了,現在是第二科,總明意樂,分三科;第一科是標。「如是菩薩」,這位菩薩於佛法僧三寶的地方,「由十種相,興供養時」,就是前面說的十種相貌興起供養心的時候,「應緣如來發起六種增上意樂」。供養的時候你內心裏面,怎麼樣思想這件事?「應緣如來」,應該觀察佛陀,「發起六種增上意樂」,增上就是殊勝、有力量的意思,「意樂」是對於佛法僧有的清凈信心,當然這個清凈的信心,是建立在清凈的智慧上,所以叫做「增上意樂」。
酉二、列
一者、無上大功德田,增上意樂。
第二科是列,列出來六種增上信心。第一種增上意樂是什麼呢?「無上大功德田」,就是佛陀是「無上大功德田」的建立處,從佛陀這裡我們能夠栽培無上的大功德,這「田」是農夫種的田,它能夠令你收穫很多的米,很多的谷,很多的糧食;佛陀是良福田,使令我們能成就無上的大功德。「增上意樂」你應該建立這樣的信心,應緣如來發起這樣的信心,所以叫做「無上大功德田,增上意樂」。
看《披尋記》一四七二頁:
「無上大功德田者:謂於三寶所起隨念行」,就是我們應對於佛、法、僧三寶,起隨念的觀行、觀想,這念,就是憶念。你以前學習了什麼是佛!什麼是法!什麼是僧!你現在心裏面憶念,佛陀是無上大功德田,要憶念這件事,「能生無上大功德故」,因為我們要在佛陀這裡興供養的事,就能引生我們將來得無上菩提大功德故,應該做如是觀。
二者、無上有大恩德,增上意樂。
第二個觀想,就是佛陀對於我們有大恩德,這裡說「無上」,就是指佛陀說的,這個無上覺者佛陀對於我們有大恩德,我們要有這樣的增上意樂。
看《披尋記》一四七二頁:
「無上有大恩德者:謂念諸佛菩薩為我等故」諸佛、菩薩有大悲心,為了我們「行於無量難行苦行」,做了很多無量無邊不容易做的苦行。他不怕苦,為我們行難行苦行,來救度我們,「為說正法,能令證得一切義利」為我們宣說,十二部經、名為正法,也就是生死緣起,和涅槃的緣起,為我們宣說這樣的正法。「能令證得一切義利」,能夠使令我們發出離心,「證得」就是成就,成就一切出世間的聖道,這是對於我們有這樣的恩德,「行於無量難行苦行,為說正法,能令證得一切義利,是名無上有大恩德」。
三者、一切無足、二足、及多足等有情中尊,增上意樂。
第三種觀想應該這樣想,在一切眾生裡邊,有無足的眾生,有二足的眾生,有多足等的眾生,在這麼多的眾生裡邊,佛陀是最尊貴的,要有這樣的增上意樂。
看《披尋記》一四七三頁:
「一切無足二足及多足等有情中尊者:《攝異門分》說:無足有情者:如蛇等」,蛇是沒有足的。「二足有情者」,是指什麼說的呢?「謂人等」,人、天是二足眾生,「四足有情者:如牛等」,他是四個足,「多足有情者:如百足等」,就是那些蟲子,百足蟲。這是《攝異門分》上說的,《攝義門分》在那裡呢?在(陵本八十三卷四頁)金陵刻經處刻的,《瑜伽師地論》的本子,在陵本八十三卷四頁那裡說這件事。「又復等言、等取有色」,及多足等,這個「等」是怎麼說的呢?「取有色無色有情」,取欲界的眾生,和色界的眾生,他們的果報都是有地水火風的色的,另外無色界天的有情,他們的生命體上,沒有地、水、火、風的組織,有想的眾生、無想的眾生、非有想非無想的眾生。有想的眾生,欲界、色界除了無想天,都是有想的眾生;「無想」就是無想天的眾生、或者人間的人悶絕了第六識不動,也算是無想;「非有想非無想有情」,就是無色界天,最高的那一層天,他也不是有想可也不是無想,就是沒有顯著的明了心,叫做「非有想」。「非無想」,還不是沒有想,微細的明了心他還是有的,「及多足等」就指這些有情說的。「如來於此一切有情三種第一」,在這麼多的有情裡面,佛陀是最殊勝的,怎麼叫做三種呢?「謂由蠢動故」,這個蠢動的「蠢」我們講過,就是那小小的蟲子活動的相貌,就叫做蠢動,這個蠢是指蟲子說的。其他的眾生都會動,是因為有足的關係,無足他也會蠢動,二足、多足都會動,這就叫做蠢動,這是第一種眾生。「由依止故」,就是指有色、無色這方面說的,怎樣講「依止」呢?就是生理的組織是由地水火風組成的,這是我們內心明了性的依止處,因為「由依止故」,叫做有色、無色等。「由心故」,下面說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有情,這是從內心上說的,這是三種,「亦如《攝異門分》說是名一切有情中尊」。
四者、猶如鄔曇妙華極難值遇,增上意樂。五者、獨一出現三千大千世界,增上意樂。六者、一切世出世間功德圓滿一切義依,增上意樂。
第四種觀想,觀想佛陀的出現世間,就像鄔曇妙華,翻到中國話,翻為「靈瑞」,靈瑞華,有說這種華,三千年才出現一次,這比喻佛「極難值遇」,要遇見佛很不容易,要看見這鄔曇華也是不容易,這樣意思。我們對於佛陀應該有這樣的信心,這樣的增上意樂,不容易遇見佛的,遇見佛法也不容易,遇見僧也不容易,說我遇見聖僧不容易,遇見凡夫僧也不容易,也不是容易的。「極難值遇、增上意樂」,沒有善根的眾生,百千萬劫都不能遇見三寶的。「五者、獨一出現三千大千世界,增上意樂」,佛陀有這種因緣的時候,會出現世間度化眾生,但是出現的時候,只是一位佛出現在三千大千世界之內,這麼廣大的世界裡面,只有一位佛出現,不是有兩位佛出現,獨一的出現三千大千世界,佛有這種境界,「增上意樂」要有這樣的信心。「六者、一切世出世間功德圓滿一切義依、增上意樂」,佛陀是一切世間的功德、出世間的功德,都圓滿的具足了這是一切功德圓滿的人,「一切義依」,一切眾生想要成就世出世間的功德,要依賴佛陀,一切世出世間功德圓滿的佛陀,為我們栽培善根的依止處,佛陀要不出現世間,我們沒有辦法能栽培善根的,這是唯一的栽培善根的依止處,我們要有這樣的增上意樂。
看《披尋記》一四七三頁:
「一切世出世間功德圓滿等者:《攝異門分》說:言第一者:於欲行善得圓滿故」,說這個人在欲界裡面所做的善法,已經到圓滿的程度了,所以叫做第一。「所言尊者」,這個「尊」字怎麼講呢?「於色行善得圓滿故」,在色界天上所做的功德都圓滿了,這叫做尊。「所言勝者:無色行善得圓滿故」,無色界天所行的善法,他也圓滿,也具足了叫做勝,這三種解釋都是屬於世間的功德。「所言上者」,還有一個讚歎佛的名相,叫做「上」,上者、什麼意思呢?「超過一切三界世間善圓滿故」,超過了欲界、色界、無色界,世間的善法這位聖者也圓滿了,所以叫做上。「言無上者:出世間善得圓滿故」,前面說是超過三界的世間善法,那應該是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言無上者:出世間善」這應該是菩薩以上的功德得圓滿故,這一切的功德,世間的功德分三種;出世間的功德分兩種,就是小乘佛法的功德,大乘佛法的功德,菩薩的功德還沒有圓滿,唯有佛陀究竟圓滿了,這是(陵本八十三卷四頁)上面這麼樣解釋的。「此說一切世、出世間功德圓滿,義應准知」這個功德圓滿的義,應該准照八十三卷四頁說的去理解。「由是能作有情一切義利。是名一切義依」,由於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功德都圓滿了,所以他有堪能,作為一切眾生成就聖道的義利,他有這種堪能性,其他的人都不具足,是名一切義依。
酉三、結
由是六種增上意樂,於如來所、若於如來法所、僧所,少分思惟而興供養,尚獲無量大功德果;何況其多。
這是第三科,第一科是標,第二科是列,現在是第三科,結束這一段文。「由是六種增上意樂」的信心,「於如來所」,這位菩薩於如來所,於佛陀這裡,若於如來所說法的地方。「僧所」,隨佛修學聖道小乘的四果聲聞和辟支佛,出世間的十地菩薩,應該是指聖僧說的,「少份思惟而興供養」,這六種增上意樂,六種思惟,現在不要說具足六種增上意樂,你其中有少份的思惟,用這樣的恭敬心、歡喜心,發起供養三寶,「尚獲無量大功德果」,何況你能多多的,增上意樂的思惟呢!功德是更多了,這是六種增上意樂,由這六種增上意樂,發動十種相的供養。
未二、親善友 (分二科) 申一、總征
複次菩薩成就幾相能為善友?由幾種相善友不虛?成就幾相,令善友性作信依處?復有幾種善友菩薩於所化生為善友事?菩薩幾種親近善友,由幾種想於善友所聽聞正法?由幾種處於善友所聽聞法時,於說法師不作異意?
前面第一科,是供養三寶,現在第二科親近善友,分兩科;第一科,總征。「複次菩薩」,這又說到菩薩,成就幾種相貌,能為眾生做好朋友呢?就是要有幾種功德,他才算是眾生的好朋友,這是第一個問題。「由幾種相善友不虛」,你具足多少功德,才是真實的好朋友,不虛妄,「成就幾相、令善友性作信依處」,你成就幾種功德相,使令你善友的體性做眾生的「信」,生起信心,你是一個有道德的人,我相信你是有道德的人,我相信你能夠栽培我也有道德,叫做信。你成就幾種功德,能為眾生信心的依止處呢?這是第三個問題?「復有幾種善友菩薩、於所化生為善友事」?又有幾種的善友菩薩,於所教化的眾生,你能為眾生做一件好朋友的事情?你是他的好朋友,你為他做多少事情,才稱之為好朋友呢?「菩薩幾種親近善友」?這個菩薩親近善友的時候,要有幾種方法,才算是親近善友呢?「由幾種想、於善友所聽聞正法」?你在好朋友這裡聽聞正法的時候,你內心裏面,應該有幾種觀想。「由幾種處、於善友所聽聞法時、於說法師不作異意」?不會引起其他的虛妄分別。這是提出來七個問題,這是總征,下面第二科是別辨,別辨這七種,分七科;第一科是眾相圓滿,分兩科;第一科總標。
申二、別辨 (分七科) 酉一、眾相圓滿 (分二科) 戌一、總標
當知菩薩成就八支、能為善友眾相圓滿。
你成就這八種功德,就可以稱之為好朋友了,這八種眾相圓滿,你就真實是好朋友了,這是總標,第二科是列釋,分八科;第一科是住戒。
戌二、列釋 (分八科) 亥一、住戒
一者、住戒。於諸菩薩律儀戒中,妙善安住,無缺無穿。
第一個相貌,也就是第一種德性,這位好朋友,他是安住戒上面,「於諸菩薩律儀戒中」,就是對於菩薩的律儀戒,菩薩的律儀戒是什麼?也就是七眾弟子所受的律儀戒,但是發無上菩提心了,如果沒有發無上菩提心,不可以稱之為菩薩戒。「妙善安住」,他很微妙,很好的安住在清凈的戒法上,「無缺無穿」沒有違犯,對於重戒沒有違犯就叫「無缺」,輕戒沒有違犯叫「無穿」,這是做善友的一個相貌。
亥二、多聞
二者、多聞。覺慧成就。
有戒就是根本上的一個功德,一種德性,第二種相貌呢?是「多聞」,這個人不但持戒清凈,他還博學多聞,「博學多聞」,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這句話所含的意思是什麼?就是有智慧,是覺慧成就了、成就智慧了,說多聞是多聞,我聽了很多的佛法,三藏十二部藏經都看過,然而你對佛法一無所知,那不算多聞。
看《披尋記》一四七四頁:
「覺慧成就者:堪能簡擇俱生之慧,是名為覺」,堪能就是能,能簡擇,就是能觀察思惟的智慧,所接觸到的,若事、若理他能觀察思惟通達,叫做堪能、簡擇,這個俱生就是與生俱來的,他生來了以後就有這種智慧,不是學習來的,還沒有學習,他就有這種智慧,也叫做:「生得慧」,「是名為覺」,這個覺就是這個意思,這個「生得慧」,也是有高低的,有的人很高,有的人就是很笨。「勤修習故即於彼義轉更明了」,他要以「俱生慧」為基礎,還要不懈怠,精勤的學習佛法,當然世間法也在學習之列,但主要應指佛法說,「即於彼義轉更明了」,因為天天的修習,常常的學習,他就對那件事的道理,展轉的智慧增長,更深一層的明了那一個道理,「是名為慧」這覺和慧是這樣分別,慧是修得慧,覺是生得慧。「由此覺慧,於善說法能善受持」,由於你有這兩種智慧,一個覺、一個慧,「於善說法」,於佛陀善巧所說的佛法,「能善受持」,你能很好的受持於心,這個「受持」,應該指有文也有義,能受持文義而不忘失,通達其義,就叫受持,「由此覺慧,於善說法能善受持」,怎麼叫做能善受持呢?這下面解釋:「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言善通利就是聞慧,能詮顯一切義利這些文句、語言,你能善巧的通利、通達無礙,文字上的佛法,你能通達無礙這是聞所成慧。「意善尋思」,這個意也可說是義理的義,就是文裡面的義,譬如說這段文說的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個「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佛陀這段文講的沒有這個四相,那用意是叫你這樣學習,第二段又說了,阿羅漢也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那什麼意思呢?和前一段就不同了,前一段是叫你這麼學習,第二段是證明的意思,阿羅漢也是這樣學習,「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第三段也說菩薩他也學習,「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菩薩也是觀察一切法「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是引證的意思,用意不同。所以這「意善尋思」,的意也包括義理的義,就是文裡面的大意能夠善巧的尋思、觀察思惟,那麼就是閑居靜處專精思惟,這就是思所成慧。「見善通達」,就是修所成慧,修所成慧,就是你的智慧進一步了,高過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你的智慧更增長,對於所見的道理更分明了,所以是「見善通達」,這個地方通於有漏慧,也通達於無漏慧,「是名覺慧成就」。覺慧成就,這個成就是這樣意思,成就了聞所成慧,進一步又有思所成慧,再進一步是修所成慧,修所成慧後面就是得無生法忍了,得無生法忍是聖人的境界,那要由凡夫到佛才圓滿,所以覺慧成就這句話,含意是很廣的。
亥三、具證
三者、具證。得修所成隨一勝善,逮奢摩他、毗缽舍那。
這是第三段,它有八種功德,前面第一種功德是住戒,第二是多聞,第三種是具證,「具證」具足了因緣,也證悟第一義諦了,具證這個名詞是標,下面是解釋。「得修所成隨一勝善」,你這個時候,覺慧成就的時候,你獲得修所成慧所成就的這些善法,「隨一勝善」,隨順一一勝善,一樣一樣的功德,或者是得了三昧、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或者又進一步得到滅盡定,這是說定又得到各式各樣無量無邊的法門的智慧,得到無量無邊的解脫,各式各樣的殊勝善法。「逮奢摩他毗缽舍那」,這個逮也就是成就,成就了奢摩他。前面說「隨一勝善」,再加一個一,隨順一一勝善都成就了,成就什麼善,總而言之兩種善法,一個是定,一個是慧,成就了奢摩他,但是奢摩他也有有漏、也有無漏;毗缽舍那也有有漏,也有無漏,也有深也有淺,那麼這就叫做「具證」。
看《披尋記》一四七四頁:
「得修所成隨一勝善等者:〈聲聞地〉說能有所證,即此具證」,這〈聲聞地〉上說:這個聲聞學者依戒定慧,修學能有所證悟,也就是這裡說的具證,怎麼叫做「具證」呢?「謂能證得勝無常想」,就是你成就了殊勝的無常想,諸法都是生滅變化的無常想。我們那一天說:「生滅同時」,在這裡講一講生滅同時,我小時候是鄉村的孩子,鄉村的孩子不像城市的孩子,有很多節目可以玩,鄉村的孩子沒有那麼多事情。有什麼遊戲的事情呢?就是在河流,不是很大的河流,可也不小,夏天沒有凍冰,小孩子拿小石頭,丟到那河面上去,他用點力量,我們也可以說加持,用力量加持這個石頭,這石頭就會飛,在水面上向前飄動,它會跳,到了水面就跳起來……到最後停下來。用這件事來說「生滅同時」。開始丟這個石頭,到最後停下來,假設前後是三分鐘吧!這三分鐘剎那剎那的向前進,這石頭向前進是剎那剎那生,同時也是剎那剎那滅,就是即生即滅,生滅是同時的,可以講的通吧!可以想一想!從丟這個石頭它向前進,我們可思惟觀察,應該是生滅同時的。它剎那生、剎那滅,滅和生是同時的,我們用秒來說吧!這個剎那剎那向前進,也可以說一秒一秒向前進,這個秒向前進的時候,同時也就有滅,等到最後的時候,這個小石頭它不動了,也就不生不滅了,也沒有生也沒有滅,用這件事來推論其他的事情,譬如說:這間房子,是一九○○年一月一日開始造,它那時候就開始生也開始滅,說這房子能住五百年,就是剎那即生即滅五百年,最後的時候這個房子沒有了,也就不生不滅了。我們如果說:這房子在造的時候到造好了叫做生,造好了以後開始滅,這樣講是不對的,開始生的一剎那即開始滅,所以生滅是同時的,這個生滅同時就是無常。「謂能證得勝無常想」,這個勝無常想不是一般人能夠思惟的。這要學習佛法的佛教徒,能做如是觀,所以叫做「勝」,殊勝的無常相,這個無常本身有勝義,而學習無常觀的人名之為聖者,人、法都是聖者,「謂能證得勝無常想」。「無常苦想」,無常所以是苦想,苦所以是無我想,我們頭幾天講過這個道理,「乃至廣說能善為他現三神變教授教誡」,就是你能成就,「勝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這是一種成就。這個若是在奢摩他里做如是觀,這就是毗缽舍那想,「乃至廣說能善為他現三神變」,那當然你可能會無常想成就了,連無我想都成就了,那初開始應該是初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這是聖者都成就了,乃至成就三明六通,辟支佛的功德,得無生法忍的大菩薩的功德,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功德,「乃至廣說能善為他現三神變」,這就是佛陀的境界了,三種神變來教授、教誡一切眾生、這(陵本二十五卷一頁),「是名證得隨一勝善」論文上面說隨一勝善是這樣意思。「如是勝善修所成故」,這樣的勝善,殊勝的功德是修所成慧所成就的,「由此說言逮奢摩他毗缽舍那」,那麼這位善友,第一個功德是住戒,第二個功德是多聞,第三個功德是具證,這就非常廣大了。
亥四、哀愍
四者、哀愍。內具慈悲,能舍自己現法樂住,精勤無怠,饒益於他。
說這位善友他有哀愍心,就是內心裏面有慈悲,怎麼叫做有慈悲呢?「能舍自己現法樂住」,他能棄捨自己的現法樂住,就是色界四禪,或者這麼說:這位菩薩,這位好朋友,他成就了色界四禪,他可以到色界天上去,在那裡生活。但是他看見欲界的眾生多諸苦惱,也容易接受佛、菩薩的教化,所以他棄捨了色界四禪又來到欲界,所以叫做「能舍自己現法樂住」,這個現法就是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裡面,有色界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所以叫做樂住,這是一個非常喜樂的事情,「精勤無怠」,他舍掉色界四禪來到欲界,做什麼呢?「精勤無怠」,精進勇猛的修學聖道,不懈怠來饒益一切眾生,來利益教化眾生,這就叫做哀愍,哀愍是這樣意思,這也是善友的功德之一。
看《披尋記》一四七四頁:
「能舍自己現法樂住者:謂為利他舍靜慮樂」,為了利益眾生,棄捨了色界四靜慮的喜樂,「故意思擇還生欲界故」,這個故意思擇,在《大智度論》上解釋:成就了色界四靜慮的人是沒有欲了,那他要來到欲界是沒有因緣的,他自己沒有欲了,就不能來到欲界。他為了度化眾生就「故意思擇」,特別的故意思擇欲,就好像有欲心似的,這樣才能來到欲界,有父母,還生欲界,他若不動這個心,他若不故意思擇就不能來到欲界,這是他的慈悲心,慈悲心就是他的願,有願而生到欲界來教化眾生,是這樣的意思。
亥五、無畏
五者、無畏。為他宣說正法教時,非由恐怖,忘失念辯。
「五者、無畏」,第五樣功德就是沒有恐怖。怎麼叫做「無畏」呢?「為他宣說正法教時」,就是為眾生宣揚正法教的時候。這「正法」怎麼講?「正」是聖人,聖人才稱之為「正」。當然主要是指佛。佛陀所宣說的法,教化眾生的這些聖道,這叫「正法教」,不是凡夫能說的。「非由恐怖,忘失念辯」,他宣布正法教化眾生的時候,不會因為有恐怖心,他沒有恐怖心。會忘失了「念辯」,就是這一段佛法要講的時候忘掉了,沒有念,就不能憶念了。沒有念,也就沒有辯了,就不能宣揚了。這位菩薩沒有這回事情。
《披尋記》一四七四頁:
「非由恐怖忘失念辯者:〈〈聲聞地〉〉說無有怖畏」,沒有怖畏,「即此無畏。由無畏故」,由沒有恐怖故,「於一切法能正憶念」,「辯才」是無窮盡的,「故作是釋。」
亥六、堪忍
六者、堪忍。於他輕笑調弄鄙言違拒等事,非愛言語種種惡行,皆悉能忍。
第六個。這位好朋友,他來到我們這個世界來教化我們,他這容忍的力量也是很大的。「於他輕笑」,眾生對菩薩、對這好朋友,輕視、譏笑他。「調弄」,欺誑、戲弄他。「鄙言」,用鄙陋的語言來毀辱菩薩,這些事情。「違拒等事」,這個好朋友他是慈悲來教化我們,我們不聽他教,違背他,拒絕他的教導。「非愛言語」,還有很多不可愛的言語對菩薩說,還有種種的惡行,這些事情。「皆悉能忍」,菩薩都能容忍,還是有耐心地教化我們、不棄捨我們。這是「好朋友」的一種功德。
亥七、無倦
七者、無倦。其力克強能多思擇,處在四眾說正法時,言無謇澀心不疲厭。
「七者、無卷」,第七種功德就是這個菩薩他不疲倦。「其力克強能多思擇」,他的體力特別健康,心力也健康,「能多思擇」,能很廣博地、很深奧地去思惟勝義。「處在四眾」說正法的時候,在大眾裡面為眾生說法的時候,「言無謇澀」,他說出的語言很流利的,「心不疲厭」,他的心不感覺疲倦,也不厭煩這件事,這是第七種功德。
亥八、善辭
八者、善辭。語具圓滿,不壞法性,言辭辯了。
「八者、善辭」,第八善於言辭。「語具圓滿」,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時候,他的言語所具足的因緣都具足了,非常圓滿,也「不壞法性,言辭辯了」,「言辭辯了」就是言辭明了。
《披尋記》一四七四頁:
「語具圓滿等者:謂若成就最上首語,極美妙語」,就是這位菩薩,他成就最上首的語言,這「最上首」語言,就是以涅槃為上首,就是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時候,他這一段佛法里,以涅槃為中心,就叫做「上首」,他不會勸我們去放逸,他這一段話里勸我們發出離心,趣向涅槃,就是以涅槃為中心思想。這樣,我們可以遠離、厭離生死之苦,發出離心、趣向涅槃。這是他的中心思想。他說法的時候有中心思想的,不會說「所有的宗教都一樣的」,不會說這句話。「極美妙語」,就是菩薩說話的時候音聲非常美妙,所以那語言也隨著美妙了,就是「極美妙語」。
「甚顯了語」,就是佛法有能詮的名句,有所詮的義。這所詮的義隱藏在那言句裡面,菩薩的大智慧,把隱藏的勝義能很明了地顯示出來,叫「顯了語」。「易悟解語」,他說出來的話你容易明白。「樂欲聞語」,你歡喜聽菩薩說法,因為他裡面有勝義,不是戲論,所以你歡喜聽聞。「無違逆語」,你不會違逆。不高興聽他說話、那就是違逆了。現在菩薩說法的時候,菩薩知量,知道這個時候就說這麼多就好了,不要說太多,說太多人家厭煩了,知道量,所以「無違逆語」。
「無所依語」,什麼叫「有所依」?就是他說這一段佛法的用意,希望你們對我有信心、不是對法有信心,對我有信心、我就得到名聞利養了。這叫「有所依」。菩薩沒有這回事,沒有希求對他個人有信心,沒有這種想法,是「無所依語」。「無邊際語」,菩薩的大智慧,所說的佛法是無窮無盡的,是「無邊際語」。「如是名為語具圓滿」,這「語具圓滿」是這樣意思。「如〈〈聲聞地〉〉說」,這幾句話都是〈〈聲聞地〉〉的論文。(陵本二十五卷三頁)那裡說的。
「於實無事離增益執,於實有事離損滅執,是名不壞法性」。這「不壞法性」怎麼講?「於實無事離增益執」,實在沒有這件事,就是「言說法性是畢竟空的」,沒有這件事。「離增益執」,我們不會執著有這件事。「離增益執」這四個字,看起來好像也沒有什麼,但還不是容易明白的。「言說法性是自性空的」,我們認為是「自性有」就是「增益執」了。前面我們講過,這得無生法忍,就是明白了「言說法性是自性空」,你成就了這樣的智慧就是無生法忍。這《中觀》的思想「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你成就這個智慧,那就是無生法忍。但是〈唯識〉的經論說「言說法性是自性空的」你能忍可這個道理,那就是無生法忍。這叫做「離增益執」。這樣,「離增益執」不是凡夫,這是成就聖道的人。要經過多少時間的聞思修,你才能達到這個境界呀!所以叫「於實無事離增益執」。
「於實有事離損減執,是名不壞法性」,實在是有,這是說什麼?那就是圓成實性和依他起,這是有。但是在我們凡夫就看不見這件事。譬如說那個譬喻;光線不太好,有一堆繩子盤在那裡,我們眼睛不好、光線也不好,看成是一條蛇,另外沒有看見繩子,那些事統統沒看見,只看見蛇。看見蛇是「增益執」,不看見有繩子就是「損減執」。我們沒有看見這一切阿賴耶識為種子所現行的這一切的識,和這個識的寂滅相,都沒看見,那叫做「損減執」。「損減執」實在是個凡夫境界。現在說「於實有事離損減執」,他得到無分別智,能見到第一義諦了,那他當然也能見到一切法如幻如化的境界,這是聖人才這樣子,不是凡夫。「於實有事離損減執,是名不壞法性」,我們沒能看見一切法如幻如化,這就是「損減執」。也沒能見一切法寂滅相,這是「損減執」。「於實有事離損減執,是名不壞法性」,這「不壞法性」這麼講。「離增益執」、「離損減執」,這叫「不壞法性」。
「八者、善辭。語具圓滿,不壞法性」,那看出這個好朋友是聖人呀!不是凡夫。「真實實義品說」,三十六卷那個「真實義品」,「二種人於佛所說法毗奈耶俱為失壞」,有兩種人對於佛所說的法和毗奈耶都失壞了。「兩種人」就是前面說有「增益執」的、和有「損減執」的這兩種人,這兩種人對於佛的正法都破壞了。佛說:「言說法性是自性空的」,我們不認可這件事,那就是於佛的法毗奈耶都失壞了,你不能住持、弘揚佛陀的正法。(陵本三十六卷十五頁)在那上說的。「翻彼應知此所說義」,把那段文翻過來,就是這裡說的這個「詞具圓滿不壞法性」的道理。
下面再解釋「言辭辯了」。什麼叫「言辭辯了」?「語工圓滿是名言辭辯了」,這「工」是「巧」、善巧的意思,你的語言裡面有善巧的智慧,說得非常圓滿,那就叫「言辭辯了」。「謂由文句等相應,乃至常委分資糧故,能說正法,是名語工圓滿」,「謂由文句等相應」,就是你為眾生說法的時候,所說的文句,能詮勝義的文句、所詮的勝義,這些事情,像前面說的「最上首語、極美妙語」等這些,「乃至常委分資糧等」,這「常委分資糧」是什麼?這「常」是你常常這樣做,沒有間斷地用功這樣做。「委」是周備的意思,你修止觀的時候,修的非常圓滿,叫「委」。這「常委分」,這「分」是「因」的意思。「因」是正見,你先得到正見以後,你才能有「常委」,你才能如法地、無間斷地修學止觀,沒得正見的人,談不到止觀這件事。「能說正法」,你具足了這麼多的條件,你能為眾生宣揚正法,是名叫「語工圓滿」。「如〈攝釋分〉別釋應知。(陵本八十一卷三頁)」說的。
這是八種功德。八種功德是眾相圓滿了,你為眾生做好朋友的功德圓滿。下面所作不虛,分兩科。第一科,標。
酉二、所作不虛(分二科) 戌一、標
若諸菩薩具五種相,眾德相應,能為善友所作不虛。
「若諸菩薩」具五種的德相,這五種的德相相應了「眾德相應」,「能為善友所作不虛」,那這個人能為眾生作好朋友,這個好朋友能為眾生栽培善根,不會徒勞的。他和你作好朋友,你是能得到功德的,你和他作朋友、不會白作的。這五種相是什麼呢?下面列出來。
戌二、列
一者、於他先欲求作利益安樂。二者、於彼利益安樂,如實了知,無顛倒覺。
「一者、於他先欲求作利益安樂」,這是第一個。這位菩薩,不是你向他有所求,他才來滿你所願,來和你作好朋友,不是。在這以前,他就有這慈悲心了。「於他」對所化的眾生的他,「先欲求作利益安樂」,那位菩薩的慈悲心,在你想要離苦得樂的願望之前,他就計劃,他那慈悲心就想給你做什麼樣的利益安樂,就準備好了,是這樣意思。這「利益安樂」前面〈施品〉也說了,「安樂」是果,「利益」是因,你先修學聖道、戒定慧的時候叫「利益」,以後一定得到「安樂」。這是指出世間的事情說的。世間上的利益安樂,菩薩也做,就是為出世間聖道的利益安樂作前方便。
「二者、於彼利益安樂,如實了知,無顛倒覺。」前面是說菩薩的慈悲,在你還沒有求時候,他就這樣給你計划了。第二,「於彼」,這個菩薩對於所教化的眾生的利益安樂「如實了知」,是真實的知道這件事,知道怎麼樣令你得到利益安樂,菩薩完全看得清清楚楚的,真實的知道。這凡夫做不到,沒有能力做這件事。這可見,菩薩發了無上菩提心,你一定要自己先修學聖道,得無生法忍以後才能利益眾生,不然你度化眾生的能力不夠。「如實了知、無顛倒覺」,沒有錯誤,不會搞錯了這件事。凡夫也可以發菩提心,也可以弘揚佛法,但是,是不及格的。
《披尋記》一四七五頁:
「於彼利益安樂如實了知等者:〈自他利品〉中說:菩薩念與眾生有利益品所有安樂,終不念與無利益品所有安樂。」菩薩那大悲心在憶念這件事,與眾生有利益品的所有安樂,他讓你修學戒定慧,然後得四禪八定,得無生法忍,一切聖道,你會得到安樂的。「終不念與無利益品」,對你沒有利益,說是我給你很多美鈔,那不見得就有利益,我給你蓋個好房子也不見得有利益,所以「終不念與無利益品所有安樂」。「菩薩於此無利益品所有安樂,以無倒慧如實了知。」對於你實在沒有利益的事情你可能會感覺到安樂,但菩薩對這件事「以無倒慧如實了知」,無顛倒的智慧,就是聖人清凈的智慧,真實知道這件事,「無利益品的所有安樂」菩薩會知道的。「乃至廣說,(陵本三十五卷二十一頁)」此應准知。
三者、於彼善權方便,順儀說法,隨眾堪受調伏事中,有能有力。
前面是從菩薩的內心來說明這件事,還沒有付諸行動。這第三是事實上的行動。菩薩於彼所化眾生,菩薩採取行動了,「善權方便,順儀說法」,「善權」就是善巧方便,那方便權巧的智慧「順儀而說」,隨順威儀為你說法的,不會搞錯了。「隨眾堪受調伏事中」,隨順所化的眾生,能接受菩薩這樣說法來調伏的這些事情,就是為你說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來調伏你的煩惱那些事中,「有能有力」。菩薩有這個能力,有這個智慧力量,心力、智慧力,有這力量能做這件事,能應機說法,菩薩有這個智慧。
《披尋記》一四七五頁:
「順儀說法者:〈力種性品〉說:菩薩應當安住如法的威儀而為眾生說法,非不安住如法威儀。」菩薩說法的時候,有一定的規則、一定的儀軌。「不為無病處高座者而說正法」,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時候,不給那個沒有病而坐在高座上的人說法,你若有病,非要坐高座,那菩薩也可以給你說法。若沒有病,你坐高座,菩薩坐在矮座上說法,菩薩不這樣做。「不為坐者立說正法」,聽法的人坐在那裡,菩薩站著說法,這是不威儀的,這是解釋「善權方便、順儀說法」的。「不為坐者立說正法」。「不應居後為前行者而說正法」,聽法的人在前面走,菩薩在後面走,菩薩不為前行的人說法。「不為覆頭而說正法」有人用什麼東西蓋著頭,這個人菩薩不為他說法。「(陵本三十八卷十六頁)此應准知。」這個在我們的戒上已經說了這件事。
四者、饒益心無厭倦。五者、具足平等大悲,於諸有情劣中勝品,心無偏黨。
「四者、饒益心無厭倦。」第四,菩薩為眾生說法,令眾生得大饒益這件事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圓滿的,要長時期教化眾生,但是菩薩心沒有厭倦,不怕辛苦。「五者、具足平等大悲」,菩薩對眾生說法,在菩薩內心裏面具足了平等的大悲心為眾生說法的,怎麼叫「平等大悲」呢?「於諸有情劣中勝品」,對於所教化的眾生里有劣中勝的差別,或者智慧有劣中勝,福報也有劣中勝,「心無偏黨」菩薩對所教化的眾生有這樣的差別,但是菩薩的慈悲心是平等的,不會偏於某一個人,不會那樣做。這是列出來五種。
酉三、作信依處 (分二科) 戌一、總標
若諸菩薩成就五相,令善友性作信依處,令他遠聞極生凈信;何況親睹。
這是第三科。前面第二科是所作不虛,第一科是眾相圓滿。現在第三科是作信依處。分兩科,第一科是總標。
「若諸菩薩」成就五種相貌,令善友的體性,作眾生信心的建立處,「令他遠聞極生凈信;何況親睹。」菩薩那善友性,能作眾生信的依止處,這句話怎麼講?「令他遠聞,極生凈信」,眾生不是和菩薩在一起,他們距離的很遠,只是聞名,聞菩薩的名的時候,就「極生凈信」能生清凈的信心,「何況親睹?」何況你到他面前看見他的時候,那當然你的信心更會建立了。
《披尋記》一四七五頁:
「令善友性作信依處者:前說成就八支善友,眾相圓滿,名善友性。〈聲聞地〉說:八因緣故,應知一切種圓滿善友性。(陵本二十五卷一頁)彼八因緣,即此八支。由是令他未信生信,已信增長,名信依處。」就是令你生信,「已信」還能增長,這叫「信依處」。
前面是總標,下面第二科,列釋。分五科,第一科是勝妙。
戌二、列釋 (分五科) 亥一、勝妙
一者、勝妙。威儀圓滿、威儀寂靜、威儀具足,一切支分,皆無躁動。
「一者、勝妙。」第一個作信依處的相貌,就是「勝妙」。什麼叫「勝妙」?「威儀圓滿、威儀寂靜、威儀具足,一切支分,皆無躁動。」就是菩薩的威儀特別的殊勝微妙。怎麼叫做勝妙?「威儀圓滿」菩薩行住坐卧的威儀沒有欠缺,都是非常圓滿的。「威儀寂靜」,菩薩不是那麼慌張、躁動的,不是那樣。「威儀具足,一切支分,皆無躁動」,菩薩的眼耳鼻舌身意,各部分都是沒有躁動,都是寂靜的。
《披尋記》一四七六頁:
「威儀圓滿等者:〈聲聞地〉說:於威儀路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威儀路」就是行住坐卧顯現威儀的過程,叫「威儀路」。「成就軌則」,就是可以為人作軌則的,可以學習的。「隨順世間,不越世間」,世間上這些有智慧的人,他們的威儀也是可觀察的,菩薩也隨順世間的威儀,他不超越世間的常軌。「隨順毗奈耶,不越毗奈耶」,菩薩隨順世間,但也不違背出世間佛法的威儀。「毗奈耶」就是佛所規定的威儀,菩薩是隨順的,不超越毗奈耶,不違犯毗奈耶所規定的。(陵本二十二卷三頁)「是名威儀圓滿」。
「又說成就離欲者相;謂離欲者,身業安住諸根無動」,〈聲聞地〉里又說「成就離欲者相」,就是由未到地定修七種作意,成就了色界四禪的人,他就離欲了。未到地定還沒能離欲。現在說「成就離欲」就是說得色界四禪的人,他心裏面離欲了,表現於外的相貌也是離欲的,「成就離欲者相」。「謂離欲者,身業安住」,他的身體表現出來的境界就是安住、安靜。「諸根無動」,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不掉動。「威儀進止,無有躁擾」,他的威儀或者向前進,或者不進、在寂靜的時候,「無有躁擾」,他的身體表現出來的,沒有躁動、沒有擾亂。「無躁」、表現於外的相貌是寂靜,「無擾」、內心也是寂靜的。「於一威儀,能經時久」,行住坐卧的一種威儀,或者他坐在那裡,他經過時間很久。一種威儀能經過很久,他都是寂靜住的。「不少驚懼」,沒有少少的驚懼的事情。「終不數數易脫威儀」,不會一次又一次的變動,坐在那兩分鐘,又要跑一跑,跑一跑回來又要躺一會,沒有這些事情。(陵本三十三卷二十頁)「是名威儀寂靜」。
「行時住時身所作業正知而住」,他身體表現於外的相貌,有的時候是行,有的時候是住,這是屬於身所作的行動。但內心裡,不管是行、是住,行住坐卧,不管是進、是止,他心裏面是「正知而住」,長時的清凈而住,不會有虛妄分別的事情。「一切成辦無所減少」,這些威儀的功德他都成辦,不會減少的。「是名威儀具足。〈聲聞地〉說不應搖身搖臂」,這我們出家人的戒律上也有這個。不應該「搖身」,身體搖動。或者「搖臂」,當然不是運動的時候。也不會「搖頭跳擲攜手叉腰竦肩入施主家」,入施主家的時候不會有這些不威儀的事情。「不應輒坐所不許座」,不應該隨便地;那施主所不許坐的座位,不會坐在這個座位上。「不應不審觀座而坐」,你要坐在一個座位上,你先要注意地觀察這個座位,然後再坐,「不應不審觀座而坐」。「不應放縱一切身分」,不應該這樣子。「不應翹足」,腿不可以翹起來。「不應交足」,不應該這樣子。「不太狹足」,這足與足太狹也不是。「不太廣足」,足和足也不距離的太寬。「端嚴而坐」,應該這樣坐。「於此一切所不應行不起毀犯,是名一切支分皆無躁動」。
前面是勝妙,下面第二科是敦肅。
亥二、敦肅
二者、敦肅。三業現行,無掉無擾。
「二者、敦肅」,這個「敦」是敦厚誠實,這個「肅」是恭敬嚴肅。菩薩是這樣的。「三業現行,無掉無擾」,他的身口意三業表現出來的行相,不會掉擾,剛才解釋過。
《披尋記》一四七六頁:
「三業現行無掉無擾者:〈聲聞地〉說:離欲者相,如次顯示」,如其次第,如身語意的次第都是無掉無擾的這樣表現出來。「(陵本三十三卷二十頁)此應准釋」。
亥三、無矯
三者、無矯。不為誑他,故思詐現嚴整威儀。
第三件事情是「無矯」,這「矯」是虛偽的意思。「不為誑他」,這位菩薩在那裡所現出來的威儀沒有欺誑別人的意思,不會「故思」故意的心裏面思惟「我要欺騙他們」,詐現出嚴整的威儀,嚴肅的威儀,不會這樣子。
亥四、無嫉 (分二科) 天一、無不堪忍
四者、無嫉。終不於他說法所得利養恭敬,生不堪忍,而常自勵,請他說法;復恆勸余於彼廣施利養恭敬,無諂偽心。
「四者、無嫉」,第四個無嫉,就是不嫉妒。「終不於他說法所得利養恭敬,生不堪忍」,別人為眾生說法的時候,得到利養恭敬了,這位菩薩心裏面就不高興了,「生不堪忍」,別人得到利養恭敬,他心裏面不能容忍。菩薩「終不於他說法所得利養恭敬生不堪忍」。「而常自勵,請他說法」,而菩薩自己也是有能力為眾生說法,但是常自己勉勵自己,請他人為眾生說法。「復恆勸余於彼廣施利養恭敬」,又菩薩常常勸別的補特伽羅「於彼」菩薩「廣施利養恭敬」,「無諂偽心」,菩薩是用誠實心來做這件事,不是諂媚虛偽的意思。
這嫉妒障礙這件事,凡夫都是有的。但是在這上面看,菩薩沒有這件事。菩薩為什麼沒有這件事?就是他修止觀成功了。他修奢摩他、毗缽舍那,主要就是修我空觀、法空觀,他把貪瞋痴的煩惱滅掉了。滅掉了,他遇見這些事情,很自然的、就不會有嫉妒心。如果我們不修習止觀,你與生俱來的煩惱就要活動。但是我們學習了佛法的人,要能反省的話,「哎呀!我現在有了嫉妒心,不對!」你明知道不對,你作不得主,因為你沒有止觀,你這煩惱就會現行。那個時候;明知道不對、但是還作不得主,作不得主、又知道是不對,是很苦惱的一件事。若是你常常…這個時間我是做學生,什麼時候才不做學生?我看很久很久要做學生,要到佛的時候才是為人做老師的,不然都是做學生。他常常的修止觀來調伏自己。你這樣子;不要說得聖道,你的止觀修得有點力量,能調伏煩惱了,這個嫉妒心就沒有。那時候心情也自在一點,就沒那個苦惱。「你叫我修止觀,我就不修、你能怎麼地呢?」如果你這樣子,你到時候又苦惱的。這幾天我也和同學說過,修止觀不是很難的事情,是很容易的事情,不是難事。說:「我就是不歡喜」,就是有業障。拜大悲懺的時候,你誠懇的拜懺。求求菩薩,嘴若不好意思說出來,你心裏面默念,你向菩薩坦白:「我很苦惱,菩薩慈悲幫助我,叫我心裏面不嫉妒障礙」,你誠懇的求菩薩,誠懇的念大悲咒,一心不亂的念大悲咒,誠懇的拜佛,他就有效的。
所以這上面說,「四者、無嫉。終不於他說法所得利養恭敬,生不堪忍,而常自勵,請他說法。」「請他說法」也不簡單的,我姑且這麼說,若是自己沒有學習佛法,我們在一個地方也做了住持,有可能還請別人來講經說法。如果自己學習了以後,你肯請別人講經說法嗎?那不容易。這上面說「而常自勵請他說法」,不過,這麼高位的菩薩,他請另外的法師來說法,我感覺那個法師可是不簡單,一定不是平常人。「而常自勵請他說法,復恆勸余於彼廣施利養恭敬,無諂偽心」他是真實誠實的。
這是無不堪忍,下面第二科,倍生歡喜。
天二、倍生歡喜
又常於他其心純凈,見彼說法及得財敬,深生隨喜。如自所獲利養恭敬,心生歡喜,見他所得利養恭敬,其心歡喜,復過於是。
「又常於他」不是短時期的,他的心很清凈,怎麼叫「清凈」呢?見彼菩薩為眾生說法,及得到名聞利養的恭敬的時候「深生隨喜」,心裡生歡喜心。「如自所獲利養恭敬,心生歡喜」就像自己得到名聞利養,得到恭敬的時候心生歡喜,別人得到名聞利養,得到恭敬的時候,他心生歡喜。「見他所得利養恭敬,其心歡喜,復過於是」,超過自己得到名聞利養恭敬。
亥五、儉約
五者、儉約。尟儲器物,隨得隨舍。
就是他儉約,他自己得到的利養,他很少儲藏起來,「隨得隨舍」能這樣子。這叫做「儉約」。
推薦閱讀:
※練習瑜伽的第幾年考教練證比較好?
※腰越來越粗?就練這5個瑜伽體式,讓你夏天秀出小蠻腰
※《瑜伽師地論》第四十二卷 本地分中菩薩地初持瑜伽處精進品第十二
※對於初學者瑜伽磚如何使用?
※學習佛法是否應該像佛陀那樣,先學瑜伽再學苦行最後再學佛法?
TAG:瑜伽 |